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跟着节气去探究 通用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4.89 KB
- 文档页数:3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跟着节气去探究一、活动背景现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孩子们失去了很多自然的体验和熟悉环境的机会。
而学校教育往往都是埋头苦学,缺少趣味性。
因此,在三年级上册课程中,我们安排了一些综合实践活动,希望孩子们能够在充满乐趣的学习中探究自己身处的自然环境。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跟着节气去探究”,通过学习和体验不同的节气,让孩子们更加了解自己生活的自然环境,感受大自然的变化,促进对自然的关注和保护意识的培养。
二、活动目的1.帮助孩子了解和认识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培养孩子对于时间的认知。
2.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季节变化,了解季节变化的表现和原因。
3.了解和掌握各个季节的特点和特色,促进孩子全面的发展。
4.通过活动,培养孩子的探究能力、观察和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等.三、活动过程任务一:了解二十四节气1.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特点,让孩子们了解每个节气的特点和表现。
2.通过课件和故事、游戏等方式,让孩子们更加了解二十四节气的背景故事,了解各个节气的含义和历史文化。
任务二:探究地方季节变化1.让孩子们对自己所在的城市进行季节变化观测和记录,比较季节变化的不同之处,探究季节变化的原因和表现。
2.通过课堂展示、小组讨论、问答游戏等方式,让孩子们共同探究当地季节变化。
任务三:体验不同季节的特色活动1.在每个季节中,带领孩子们进行特色活动的体验,如春季踏青、夏季游泳等。
2.让孩子们认识不同季节的义务和禁忌,了解不同季节的注意事项。
任务四:总结和分享1.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和回顾,通过小组分享和个人发言,让孩子们对活动的内容做出自己的总结和认识。
2.通过制作季节变化海报等方式,让孩子们可以把所学到的知识进行综合呈现和展示。
四、教学策略1.提倡探究式学习,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通过情境模拟、游戏等方式,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带给孩子积极向上的体验。
3.结合现实生活,让孩子通过实际体验去探究和认知自然环境。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跟着节气去探究》教学设计活动主题:二十四节气作为我国民俗一直沿用两千多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我国乃至世界气象学范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让孩子们从小了解我国这一传统民俗,了解大自然的规律和变化,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活动内容:1.开展相关主题探究课,老师讲解二十四节气的历史与背景。
告诉孩子们每个节气的天气状况,展示不同节气的资料和图片,带着全班同学朗读二十四节气表。
同时结合实际进行分组讨论,如:在某某节气应该多穿衣服,在某某节气农民伯伯应该播种了,在某某节气动物开始冬眠了等等。
让孩子们体会二十四节气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2.让孩子们去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各个节气所对应的时间、在全国不同地点的习俗,并制成手抄报相互传阅。
提高孩子思考与写作能力,同时也提高动手和协作能力。
3.在课余时间鼓励孩子们多去了解其它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与重大发现,丰富孩子的知识,同时也增强对民族的自豪与认同感。
活动过程:一、导入师:在学习《清明》这首古诗时,同学们了解了清明有祭祖、踏青的习俗,知道了清明不仅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因此对接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近一个月的探究,下面来汇报展示:我是今天的主持人--李佳雪,我们先来做个小调查吧:(1)你以前听过二十四节气吗?你会背二十四节气歌吗?学生说自已知道的节气,背24节气歌;(2)每个季节有几个节气,每个月呢?每个季节有6个节气,每个月有两个。
(3)算一算相邻节气相隔多少天?A 15B 20主持人:对,就是A。
看来同学们对节气有一定的了解,那么气节是怎么产生的呢?下面我们请(缤纷)小组来为我们介绍:环节一:节气的由来(幻灯片展示)主持人:哦,原来节气说的是阳历呀,同学们也知道了吧。
其实有关节气农谚也不少呢?如: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瑞雪兆丰年等,下面请(闪电)小组为大家展示;环节二:介绍和节气有关的谚语主持人:这些农谚指引着农民伯伯何时播种,何时收获.真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有关节气的古诗也不少,请(希望之星)小组来展示。
《跟着节气去探究—大雪》(教案)综合实践活动大雪纷飞的日子,咱们来聊聊大雪这个节气吧!这不仅仅是个季节的转换,更是一次亲近自然、感受天地变化的奇妙旅程。
想象一下,窗外雪花飘飘,咱们围炉而坐,一边品尝热腾腾的美食,一边探讨大雪的奥秘,多有趣呢!大雪时节,天寒地冻,雪花成了这季节的主角。
走在街头巷尾,脚下是“咯吱咯吱”作响的积雪,头顶是漫天飞舞的雪花,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洁白的纱幔轻轻覆盖。
这时候,孩子们最开心了,他们堆雪人、打雪仗,欢声笑语充满了每一个角落。
咱们大人呢,也别闲着,不妨带着孩子们一起,走进这银装素裹的世界,去探寻大雪背后的故事。
说到大雪,就不得不提它的气候特点了。
这时候,气温骤降,寒风凛冽,咱们得赶紧穿上厚厚的棉衣,戴上手套、帽子,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
可别小看了这寒冷的天气,它可是大自然的一种调节机制,能让土地得到充分的休息,为来年的丰收做好准备。
而且,大雪还能净化空气,减少病菌的传播,让咱们呼吸到更加清新的空气呢!大雪时节,不仅气候有变化,动植物也都在悄悄地适应着新的环境。
你看那树枝,被厚厚的积雪压弯了腰,却依然坚韧不拔地挺立着;再看那小动物们,有的躲进了温暖的巢穴,有的则披上了厚厚的绒毛,抵御着严寒的侵袭。
这种生命力,真是让人敬佩不已啊!在咱们中国,大雪还有很多传统的习俗和美食呢!比如说,有的地方会在这个时候腌制腊肉、香肠等美食,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做准备;还有的地方会举行一些庆祝活动,比如赏雪、滑雪等,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天里也能感受到节日的温暖和快乐。
说到美食,我可是馋得直流口水了!想象一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热腾腾的火锅,聊着家常,那该是多么温馨和幸福的场景啊!当然啦,大雪也是个学习和探索的好时机。
咱们可以带着孩子们一起观察雪花的形状和颜色,了解它们的形成过程;还可以动手做一些小实验,比如测量雪花的重量和密度等,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
这样一来,孩子们不仅能增长见识,还能培养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呢!大雪还是个诗情画意的节气。
跟着节气去探究(小学综合实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二十四节气基本知识;在农历的天空下,诵读古诗词,探索节气习俗等文化内涵,运用信息技术支持来深入学习并传承民族文化,去收获“时间即粮食”,成为孩子们一生精神的营养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掌握节气相关知识,诵读古诗词,运用信息技术支持来深入学习,并能将所学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3.情感和态度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在现今社会依然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体会节气及相关知识的中国文明价值。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二十四节气基本常识、诵读古诗词,探索节气习俗等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激发学习传统文化兴趣,体会节气及相关知识的中国文明价值,培养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学习者特征分析】基础:学生知道一些简单的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学习过《二十四节气歌》。
学困点:二十四节气意义的理解。
学困点产生原因:虽然会诵读《二十四节气歌》,但生活中没有过多地关注过这些传统文化,更是很少将它们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境地尴尬:民众日用而不知,就是才子学者也少有知道其功能意义的,所以对学生更难。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策略:采用情境设问,课中探究,小组合作,课堂趣味练习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学习资源:教师课件、自己收集的资料、同伴和老师。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收集二十四节气相关资料,绘制关于节气的思维导图。
教师准备:PPT课件、二十四节气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揭示课题师提问:1、现在是什么季节呢?2、你是怎么知道的?3、除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你还知道类似的词汇有哪些?揭示课题并板书:诸如立夏、春分、小雪、白露等我们把它们统称为节气,那么什么是节气呢?(板书“节气”)二、新授知识,传承经典1、什么是节气?节气是传统中国最广为人知的生活和文明现象,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是要靠天吃饭的,所以古人才讲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
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业活动的补充历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文明的独特贡献。
《跟着节气去探究》教案活动背景: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以黄河流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200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03年11月30日正式被列入非遗名录。
教学目标:1、了解二十四节气。
2、结合生活观察二十四节气身边的植物、动物、景物的变化,认真做好记录。
3、制作二十四节气手抄报4、传承民俗文化,建立起对祖国传统文化浓厚的感情。
教学重点:1、了解二十四节气的特点2、了解各地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民族风俗和有关的中国神话故事。
教学难点:传承民俗文化,建立起对祖国传统文化浓厚的感情。
教学准备:二十四节气有关故事、PPT 课件、绘画纸、彩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出主题1.激情导入,活跃气氛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都有哪些吗?那你们知道第五大发明是什么吗?(PPT出示谜底“二十四节气”)提问:(1).你以前听过二十四节气吗?(2)每个季度有几个节气?每个月呢?(3)算一算相邻节气相隔多少天。
谁来举手说一说(发言的同学给小组争取到一朵小红花)2.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二十四节气。
幻灯片出示“二十四节气”的民俗故事及图片。
师:同学们来观察一下“二十四节气”有哪些特点?3.师生共同确立探究重点师:同学们,你们想了解二十四节气哪个节气的特点?把你们想了解的节气和它的特点小组合作一起探究。
最后把你们探究的结果制作成一张手抄报。
我们最后来看看哪个小组的手抄报最能体现“二十四节气”的特点!展示汇报1.师:哪个小组先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手抄报?其余小组看看有哪些优点,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可以补充。
2.学生展示,组长上前讲解。
3.其他小组成员完善并提出建议。
4.教师指导评价。
5.小组修改完善。
活动总结这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二十四节气”。
通过交流我们培养了信息收集与分析能力,还有的同学交流了自己在提问题方面的进步。
小学综合实践《跟着节气去探究》教案活动介绍: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让孩子结合二十四节气,观察身边的植物、动物、天气等物候变化,做好记录。
理解农业生产与物候变化的关系,关注自然现象,探索自然变化,初步树立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活动目标:1.知道二十四节气划分的依据,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
2.通过观察记录、查阅资料,了解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的联系。
3.通过讨论交流,进一步学习,深入了解二十四节气,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准备:师:课件、视频生:观察记录单、查阅的相关资料活动过程:活动一:节气歌1.老师背诵小时候的一首儿歌。
2.学生背诵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3.歌曲《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1)说一说你听到的与你们的节气歌不一样的地方。
(2)指名汇报,交流并确定节气在时间上的排列规律,活动二:观看视频,了解节气的产生。
1.二十四节气的确定与什么相关呢?2.一起观看视频《科普中国》。
3.介绍二十四节气的起源。
活动三:探讨节气与生活的关系1.听《节令歌》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沥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五月节夏至不纳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无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进腊月大寒又一年2.小组讨论:展示你观察记录或收集到的相关节气知识。
(1)从《节令歌》中你听懂了什么?说说你的理解。
(2)你观察记录到的相关节气身边动物、植物、气候变化(3)二十四节气与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跟着节气去探究在小学教育中,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一环节结合了学科知识和生活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而在教学中,结合节气的教学活动将会更具启发性和趣味性。
本篇文章将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的设计为基础,借助不同的节气,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全面提升他们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首先,假设我们选取了春节这个节气。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维度了解春节的来历、习俗和民俗,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在综合素质活动方面,我们可以开展春节民俗文化展示活动。
让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不同的春节文化元素,如年画、剪纸、舞龙等,进行深入研究和展示。
通过学习和展示,学生将不仅了解春节的各种民俗活动,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此外,我们可以进行春节美食制作活动。
学生可以学习春节期间常见的美食制作方法,如包饺子、炸年糕等。
通过亲自动手制作,在实践中学习食物的原料、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美食,让学生感受到春节食物的独特魅力。
在科学探究方面,我们可以组织春节天气变化观察活动。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春节前后的天气变化,了解春节期间的气候特点。
同时,他们还可以利用科学测量器材,记录和比较春节前后的温度、湿度等数据变化。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既能够学习气象知识,又能够培养科学观察和数据分析能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开展关于春节节日习俗的探究活动。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和采访家长、长辈,了解他们所在地区春节的独特习俗。
他们可以制作海报、写作、演讲等方式,将所了解到的春节习俗进行展示。
通过展示和分享,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春节的认识和理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调研和表达能力。
除了春节,我们还可以选取其他节气,如清明、端午、中秋等,设计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
例如,在清明节这个节气,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陵园、祭拜先人,让他们了解中国传统的思念和纪念方式。
《跟着节气去探究》教学设计一、活动目标:1、价值体认:通过亲历观察生活实际的过程,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情,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2、责任担当:围绕日常生活开展调查、探究活动,初步养成自理能力、自立精神、热爱生活的态度,具有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生活的意愿。
3、问题解决:了解问题来源于日常生活,来源于学习生活,来源于家庭生活,能围绕日常生活提出问题,养成能自主提出问题的能力,具有积极参与学习和生活的意愿。
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学校、家庭生活中的现象,发现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能将问题转化为研究小课题,实验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提出自己的想法,形成对问题的初步解释。
二、教学重难点学生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进行归类整理,简单了解有关节气的知识三、教学准备:教师:搜集学生拍摄的照片,搜集摄影师作品学生:拍摄照片四、教学过程:(一)、揭示主题1、孩子们,美丽浪漫的春天到了,想一想上学路上,校园内外你都看到了什么?2、现在你想去干什么呀?(想出去春游,挖野菜……)3、视频展示: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小视频通过视频的播放,你对哪张照片最感兴趣呢?(孩子们春夏秋冬玩耍的照片)是的,同学们的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春天姹紫嫣红,夏天郁郁葱葱,秋天落英缤纷,冬季白雪皑皑,一年四季都有独属于她的美。
4、同学们,还记得四月五日是什么节日吗?(清明)清明也是一个节气,那春天还有什么节气,你们知道吗?(在黑板粘贴二十四节气的名称)5、微课展示。
节气有哪些特点,又有哪些习俗呢?我们来看一段小微课。
6、揭示主题:一年有好多节气,同学们看了这段微课之后,你们想不想去探究啊,今天我们的这节课,就走进大主题:跟着节气去探究。
(二)、了解节气1、我们学过的知识和我们生活是紧密相连的。
老师听说你们学过二十四节气歌,谁愿意大家能背一下?2、老师还听说在古诗词吟诵唱方面特别有特长,今天你们想不想也现场创作一下二十四节气歌?3、小组活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主题一跟着节气去探究随着孩子们的成长,他们需要更多的综合实践活动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其中,以跟着节气去探究为主题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大自然的变化,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本教案主要以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为重点,让孩子们通过实践的方式,逐渐了解和掌握每个季节的特点和变化。
一、教学目标1. 认识和了解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和变化;2. 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3. 培养孩子们热爱大自然、探索世界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图片、书籍、显微镜等;2. 教学工具:计时器、相机、实验器具等;3. 小学生绘画工具:彩色纸、颜料、画笔等。
三、教学过程1. 春:花开的季节(1)介绍春季的特点及与其他季节的区别,并引导学生观察春季的现象,如草木绿化、花卉盛开等;(2)组织学生在校园里进行春季观察活动,拍摄春季美景,并引导学生进行现场观察;(3)让学生在课堂上绘制他们观察到的春季画面,并鼓励他们用文字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2. 夏:酷暑的季节(1)介绍夏季的特点及与其他季节的区别,并引导学生观察夏季的现象,如高温、瓜果成熟等;(2)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夏季实地探索活动,让他们亲手采摘夏季水果,并进行观察和记录;(3)让学生进行夏季绘画创作,绘制他们在实地活动中观察到的夏季景象。
3. 秋:收获的季节(1)介绍秋季的特点及与其他季节的区别,并引导学生观察秋季的现象,如树叶变色、果实累累等;(2)组织学生进行秋季采摘活动,让他们亲身经历秋季的收获,并引导他们观察和记录;(3)让学生使用彩色纸、颜料等绘制秋季画面,展示他们在采摘活动中观察到的景象。
4. 冬:寒冷的季节(1)介绍冬季的特点及与其他季节的区别,并引导学生观察冬季的现象,如寒冷、雪花纷飞等;(2)组织学生进行冬季实地观察活动,让他们亲自触摸雪花、制作雪人等;(3)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用雪花做手工创作,展示他们在实地活动中观察到的冬季景象。
(三年级上)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时间10月22日——26日课时第一课时
课题跟着节气去探究—落叶知多少
课
型
实践体验课
活动目标1.学生能对植物的叶子实行比较细致的观察,并对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实行比较和分类。
2.学生能巧妙地利用手中的落叶,制作出比较规范、具有美感的落叶贴画。
3.通过制作展示环节,学生收集、处理、整合信息的水平和活动组织、语言表达、交往沟通等水平得到培养。
活动重点学生能巧妙地利用手中的落叶,制作出比较规范、具有美感的落叶贴画。
活动难点通过制作展示环节,学生收集、处理、整合信息的水平和活动组织、语言表达、交往沟通等水平得到培养。
活动准备PPT课件、微课及有关图片及音乐。
活动过程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前几天我走进了一座公园。
在那里我发现了一群大自然美的精灵,今天我把这个群小精灵请到了我们的课堂上。
大家想看吗?(课件出示叶子图,配乐。
)
2、看完这群大自然的精灵,同学们你们都有哪些感受
【设计意图】: 用视频播放秋天到来的情境,引人入胜,能够让学生更快进入文本的学习,也培养了孩子们的审美水平,这个环节能够做到审美的鉴赏与创造。
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跟着节气去探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秋分这个节气的来历、时间、气候特点和习俗。
(2)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关注时令变化的能力。
(3)学会用日记的形式记录节气变化和自己的感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观察、实践等方法,了解秋分的节气特点。
(2)学会合作探究,培养团队精神。
(3)学会整理资料,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2)培养学生尊重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节气知识:秋分的来历、时间、气候特点和习俗。
2. 实践活动:观察秋分时节的自然变化,体验传统习俗,如:竖蛋、赏月、采摘等。
3. 写作指导:以日记形式记录节气变化和自己的感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秋分节气及相关知识,学会观察自然、关注时令变化。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发现生活中的节气之美,以及用日记形式记录节气变化和感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笔记本、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2. 学具:调查表、日记本、画笔、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PPT,展示秋分节气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秋分的自然特点。
(2)教师简要介绍秋分的来历、时间、气候特点和习俗。
2. 探究活动:(1)分组讨论:让学生交流自己对秋分的认识,分享观察到的自然变化。
(2)小组汇报: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展示调查成果。
3. 实践活动:(1)竖蛋比赛: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秋分习俗。
(2)赏月、采摘:组织学生走出教室,欣赏秋夜明月,采摘应季果实。
4. 写作指导:(1)教师示范:以日记形式记录节气变化和自己的感受。
(2)学生实践:让学生结合实践活动,用日记记录秋分的所见所闻所感。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秋分节气1. 秋分来历2. 时间3. 气候特点4. 习俗5. 观察自然6. 记录感受七、作业设计1. 完成秋分节气调查表。
《跟着节气去探究》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联丰教育集团欧洲城校区张敬华活动设计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几大传统节日,知道人们在过传统节日时各地的风俗。
2.通过搜集、交流、汇报传统节日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诵读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歌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活动准备:活动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民族传统节日传说及习俗的资料;教师搜集相关的资料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一、创设活动情境:师: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过春节,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
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北京的春节》一课中老舍先生是怎样描述北京过春节的情景?生:师:那么在我国的其他地方是怎样过春节的呢?同学们想不想去看看?(播放课件:快乐春节回味)。
生:描绘看到的情景和知道的春节习俗。
师:春节是我国最盛大、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有许多,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去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风情吧。
二、探究活动主题(一)传统节日知多少1.师:悠悠五千年的中国历史长河,创造了举世瞩目、灿烂古老的东方文化,也形成了许多各具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漫长的、带有浓厚中国文化韵味的节日。
大家所知道的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说说这些传统节日的时间。
(中国的传统节日一般以农历计算。
)生:说出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知道的传统节日,教师适时小结。
)2.(出示课件):下面的节日哪些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劳动节()儿童节()元宵节()植树节()国庆节()中秋节()圣诞节()重阳节()母亲节()清明节()(通过选择学生,学生明确了哪些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3.(出示课件):请你将中国的传统节日按时间排排队。
跟着节气去探究
(小学综合实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二十四节气基本知识;在农历的天空下,诵读古诗词,探索节气习俗等文化内涵,运用信息技术支持来深入学习并传承民族文化,去收获“时间即粮食”,成为孩子们一生精神的营养品。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掌握节气相关知识,诵读古诗词,运用信息技术支持来深入学习,并能将所学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3.情感和态度
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在现今社会依然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体会节气及相关知识的中国文明价值。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二十四节气基本常识、诵读古诗词,探索节气习俗等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激发学习传统文化兴趣,体会节气及相关知识的中国文明价值,培养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学习者特征分析】
基础:学生知道一些简单的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学习过《二十四节气歌》。
学困点:二十四节气意义的理解。
学困点产生原因:虽然会诵读《二十四节气歌》,但生活中没有过多地关注过这些传统文化,更是很少将它们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境地尴尬:民众日用而不知,就是才子学者也少有知道其功能意义的,所以对学生更难。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策略:采用情境设问,课中探究,小组合作,课堂趣味练习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学习资源:教师课件、自己收集的资料、同伴和老师。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收集二十四节气相关资料,绘制关于节气的思维导图。
教师准备:PPT课件、二十四节气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揭示课题师提问:
1、现在是什么季节呢?
2、你是怎么知道的?
3、除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你还知道类似的词汇有哪些?揭示课题并板书:诸如立夏、春分、小雪、白露等我们把它们统称为节气,那么什么是节气呢?
(板书“节气”)
二、新授知识,传承经典
1、什么是节气?
节气是传统中国最广为人知的生活和文明现象,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是要靠天吃饭的,所以古人才讲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
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业活动的补充历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文明的独特贡献。
2、欣赏百度百科网络科普动画:24节气的形成。
二十四节气是十二个中气和十二个节气的总称,中气和节气相间地排列;将二十四节气的每一气分为三候,称为初候、次候、末候。
一候五日稍多。
以每一气的开始为初候,加一候为次候,再加一候为末候。
一年365天共七十二候。
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六气为一时,四时为一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
中国是农业发达的文明古国,对于农业社会,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大事,因此对气候与季节变化,须有一套准则或方法来遵循,以指导农业生产。
二十四节气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制定出来的。
一旦时分两仪四象,如春夏秋冬,我们必然知道自己在春天生发、走出户外,在冬天宅藏,在秋天收敛,在夏天成长。
3、学习二十四节气及节气歌。
PPT动画欣赏学习说唱。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三、合作探究,发现新知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有二十四个节气,那么这二十四个节气是如何指导农业活动
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着节气去探究(板书:跟着节气去探究)。
1、请同学们注意观察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找一找其中的规律,并根据查找的资料小组内互相进行交流,看一看这些节气到底是什么意思,其中蕴含着什么样的信息。
2、小组讨论交流。
3、小组讨论交流结果。
4、教师归纳小结。
①含有立、分、至等字眼的节气表示的含义;
②其它节气所表示的含义。
四、趣味练习,巩固知识
1、看图猜节气;
2、看习俗猜节气;
3、读古诗词猜节气;
4、绘制关于节气的思维导图。
五、归纳小结拓展延伸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小组代表上台汇报,展示绘画作品,展示思维导图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