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诗经试题汇总

初中诗经试题汇总

初中诗经试题汇总
初中诗经试题汇总

初中诗经试题汇总 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非客观题)两部分,共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得分 题号 11 12 13 14 得分 第I 卷 客观题 1 一、单选题 ( 本大题共1小题; 每小题分,共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沁园春雪》中“风骚”是指《诗经》中的《离骚》和《楚辞》中的《国风》。 B . 《蝈蝈与蛐蛐》这首田园诗,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表达了“大地的诗歌”是永恒的这个主题,歌颂了永远充满生机活力的美好大自然。 C . 《隆中对》和《出师表》两篇文章的作者都是诸葛亮,都表达了诸葛亮对刘备父子的耿耿忠心。 D . 《水浒传》作者是罗贯中,这部章回体小说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第II 卷 主观题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二、填空题 ( 本大题共1小题; 共分.) 2. 分) 窈窕淑女,________。(《诗经关雎) 3. 分)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________。(《诗经》) 4. 分) ________,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5. 分) 蒹葭采采,________。 (《诗经蒹葭》)

学校:_______

_________班级:______

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

--

---

封---

-

--

-

--

-

-

-

-

线-

-

---

---

-

--

--内-

---

---

---

--

-

请-

--

---

---

--

-

-不

-

-

--

-

--

-

-

-

-

--

-

---

---

---

--

-

答-

-

-

--

-

--

-

--

-

-题

-

-

-

----

----------

-------

-------

-----

6. 分) ________,白露未晞。

(《诗经蒹葭》)7. 分) 求之不得,________。悠哉悠哉,________。

(《诗经关雎》)8. 分) 请将下面文段中引用的古诗文补充完整。

撩开青青苇,站在《诗经》的河畔低唱“蒹葭苍苍,①。所谓伊人,在水一方。②,道阻且长……”推开一扇门,走进夫子的讲学聆听:“见贤思齐焉,③。”“岁寒,④。”烽火连天,听诗圣嘨吟:“国破山河在,⑤。感时花溅泪,⑥。”月色入户,随东坡起舞:“人有悲欢离合,⑦,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⑧。”……在文学的河里,流淌着数不尽的风骨与温情。每掬一口,便使生命获得甘露,心灵获得安宁。

9. 分) 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10. 分) 乐器常常在古诗词中或传情达意,或渲染气氛,如《诗经·关雎》中的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_________”传达了青年男女纯洁的爱情;李白的《三段论洛城闻笛》中的“_________”引发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的“_________”烘托了边地送别友人的氛围等。

11. 分) 所谓伊人,________。(《诗经二首》)

12. 分) ________,白露未已。(《诗经》)

三、阅读题(本大题共1小题; 共分.)

13. 分) 呦呦之蒿,中国神药

①"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是《诗经》中的句子。在2015年10月5

日之前,有谁能想到,这句诗竟能和诺贝尔奖联系起来——名字来自《诗经》的中国药物学家屠呦呦,因首次提取出治疗疟疾的“神药”青蒿素,而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青蒿素之母",也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②青蒿素所对抗的疟疾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死亡人数极高的疾病之一,

是一种极为可怕的瘟疫。几千年来,人们深受其害却不知如何防治。自1878年发现其“真凶”--疟原虫开始,全世界的科学家就发起了寻找抗疟药的“攻坚战”。屠呦呦带领她的中草药抗疟研究小组,从古代医术《肘后备急方》中发现治疗疟疾的方法:”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医术中所说的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采用乙醚提取的方法,经过190次的

反复试验,终于在第191次提取出青蒿中的有效抗疟成分-青蒿素。

③青蒿素是一种味苦的无色针状晶体。进入人体后,它首先作用于疟原虫的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并对核内染色质产生一定影响,让疟原虫的细胞内迅速形成自噬泡,并将细胞液不断排出虫体外,是疟原虫损失大量细胞液而死亡。正是这一治疟原理,是青蒿素当之无愧地成为疟疾的“天然克星”。

④青蒿素治疗疟疾效果显著,是抵抗疟疾耐药性最好的药物。中国发现青蒿素时,美国也研制出一种抗疟新药-化学合成的甲氟喹,但疟原虫很快就适应了它,产生耐药性,临床使用后患者还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反应。而对于青蒿素这种从中草药中提取的药物,疟原虫对它完全没有抵抗能力。1976年1月,柬埔寨爆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控制。中国医疗队携带一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显神威,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

⑤但青蒿素也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提取青蒿素的原料贵且稀缺,近十几年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人工合成青蒿素,但收效甚微。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过低,目前难以形成产业化。

⑥中国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神药是我国传统中医药先给世界的礼物。未来,通过不断地深入研究,传统中医药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作者:杨先碧文章有删改)

1、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中国神药”青蒿素的。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3、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④段划线句的表达作用。

1976年1月,柬埔寨爆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控制。中国医疗队携带一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显神威,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

4、阅读第⑤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粗词语的表达作用。

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过低,目前难以形成产业化。

14. 分) 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完成下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

面?

2、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3、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

达效果。

初中诗经试题汇总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分.)

1.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分.)

2.null

3.宛在水中坻

4.窈窕淑女

5.白露未晞

6.蒹葭萋萋

7.寤寐思服,辗转反侧

8.①白露为霜

②溯洄从之

③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④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⑤城春草木深

⑥恨别鸟惊心

⑦月有阴晴圆缺

⑧千里共婵娟

【详解】:

①白露为霜

②溯洄从之

③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④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⑤城春草木深

⑥恨别鸟惊心

⑦月有阴晴圆缺

⑧千里共婵娟

9.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10.琴瑟友之,谁家玉笛暗飞声,胡琴琵琶与羌笛

11.在水一方

12.蒹葭苍苍

三、阅读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分.)

13.1、文章主要从青蒿素的提取之困难、形态和治疟原理、治疟效果显著和局限不足等方面来描写的。

2、点题,与题目呼应,为下文做铺垫,统领全文,引起下文。

3、用举例子的方法表现了青蒿素治疟的效果显著,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更

生动形象,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

4、人工合成青蒿素的研究回报率极低,虽然国内很多化学公司进行了长达30多

年的合成研究,但仍无过多进展,“目前”表现了人工合成青蒿素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详解】:

1、文章主要从青蒿素的提取之困难、形态和治疟原理、治疟效果显著和局限不足

等方面来描写的。

2、点题,与题目呼应,为下文做铺垫,统领全文,引起下文。

3、用举例子的方法表现了青蒿素治疟的效果显著,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更

生动形象,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

4、人工合成青蒿素的研究回报率极低,虽然国内很多化学公司进行了长达30多

年的合成研究,但仍无过多进展,“目前”表现了人工合成青蒿素的工作任重而道远。14.1、(2分)

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

2、(2分)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

(意对即可)

3、(共2分)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

(1分),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1分)。

【详解】:

1、(2分)

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

2、(2分)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

(意对即可)

3、(共2分)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1分),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1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