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摄影的理解

  • 格式:docx
  • 大小:27.63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像摄影的理解

镜头,不仅可以记录世界,使瞬息万变的事物静止下来;同时也可以发现世界,让世界静止下来,供我们观照赏玩——这正是摄影的魅力之所在,它存在于对镜头下的事物的本质的揭示之中。但是摄影并不是人们了解事物的一种简单工具,人们通过观看不同的瞬间,了解到不同瞬间的意义,它还改变着观看者本身,让观看的人试图弄清摄影家的真实意图。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已经有过断言:“不是你们照相,而是相照你们。”摄影的巨大吸引力,正在于它除了反映镜头下的世界,同时也反映摄影家本人。

把最大限度的酷肖与逼真当作艺术追求目标,是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实践指南。在此期间,我尊重客观事实,重理性,重认知,一如卡蒂埃·布勒松所说:“照相机对于我们是一种记录我们所看到的社会现象的眼睛。对我来说,它就是我的日记……我们对于自己所报道的事物来说,不是‘发明者’,而是‘发现者’。”

但在另外一方面,作为艺术的摄影,无疑应该更能体现摄影家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此过程中,提炼、选择和注重形式感等等,成为摄影家必须考虑的艺术元素。它主要体现在根据自己的艺术判断,重新将影像组织、排列、整合在一起,去表达自己的意义归属,而通过对作品进行筛选、整理、重组,可以在随意或有意的作品中重新“发现”其本质和意义。

摄影不仅是一种具有高度艺术价值,而且具有高度社会价值、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的艺术形式。

对于人像摄影来说,正像人的命运与人的性格千差万别一样,每张面孔都带有不同的印记。伟人与百姓的面孔,代表了不同的生活阅历与人生经验,能够在一张照片中反映出文化意识、社会意识、命运意识,不仅可以丰富人像摄影的内涵,同时也会促使人像摄影形成了特有的表现形式。能够体现出这种审美特性,在于摄影家对于人类特别是普通人生存状况、生活环境的真切观照。

人像摄影可以充分显示镜头的“发现”的魅力。因为它不是借助于社会题材的轰动,不是依靠于历史题材的辉煌,而是人的日常生活揭示人性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这无疑最能考验摄影家对生活的观察、对人生的体味、对瞬间的把握,也即他的“发现”能力。

正像丰富多彩的画卷一样,人像摄影有着无限的生命力,因为人像摄影就是“关注人的摄影”。通过人像摄影,我们从社会的人、自然的人、历史的人、现实的人中探究和“发现”人的本性。人性是发展变化的,人像摄影是发展变化的,我们对人性探究和“发现”,也是永无止境的。

像摄影创作意识的再认识人像摄影的创作意识,就是摄影者自我对客观人物生活形象,进行摄影造型成为艺术形象的物化过程中各种认识的反映。摄影者的创作意识是创作过程中的一种精神活动。其创作观念要更新,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并不断增新思维,巩固原有思维之运用,同时深化思维和活化思维,使创作思维增加新的活力。且要出新审美认识,及确认人像摄影的美学价值。·关键词:人像摄影创作意识审美认识人是社会的主体,它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没有人的活动就没有社会的一切。因此,人像摄影在摄影创作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也是摄影实践的一大门类。1839年,摄影术正式问世。19世纪40年代,人像摄影开始形成,在起步上,它晚于建筑和风光类的摄影门类。当时人像摄影使用最广泛的是达盖尔式的摄影法,卡罗法(碘化银纸法)由于成像质量低而未能获得普及。那个时期拍摄的人像,神态比较刻板。到了50年代后,随着社会、科技和摄影术、摄影器械的发展人像摄影也迅速得到普及。20世纪20年代后,人像摄影与社会更加贴近,各个时期人们对人像摄影的探讨都未停息过。当前,在探讨人像摄影技艺的继承与创新问题的争鸣中,逐步趋向纵深发展,议题也越来越多,综合国内外人像摄影的讨论方向,其中关于人像摄影的创作意识,我觉得是重要的议题之一。摄影者进行摄影创作,不论作品表现得一般或优秀,总是受制于摄影者自我的创作意识。所谓意识,是人们对客观物质世界有了理性认识的反映。它受摄影者的艺术修养、审美能力、生活经历、思维想象能力、摄影的艺术风格等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而人像摄影的创作意识,就是摄影者自我对客观人物生活形象,进行摄影造型成为艺术形象的物化过程中各种认识的反映。虽然,根据唯物论“物质先于意识”的论述,人像摄影创作并不能改变人物形象的原貌。但是,“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却能左右创作过程和物化手段,决定人像摄影画面形象的艺术表现。也就是从平凡的人物中看到其不平凡的一面。将人物的形象通过艺术进行加工要原于人物本身,高于人物本身。摄影者的创作意识是创作实践的产物,是创作过程中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是十分复杂的,因为它决定了摄影者的创作态度。它在整个创作中起着主导作用,因为他自始至终指导着造型方法的选择与采用。既然它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就必然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时代的前进而前进。我们正处于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中,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促进了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各方面的变革,这就要求反映生活、反映时代的人像摄影创作意识随着有所变革。其中,更新创作观念,增新创作思维和出新审美认识是目前亟待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一、更新创作观念什么是创作观念?观念是对事物的看法和想法,它是对客观事物有了理性认识而形成的。我们在社会实践中的理性认识,都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感性认识的素材积累多了,就会升华为理性认识,并逐步地在头脑里产生自己的观念。在人像摄影创作中,摄影者从观察人的行神和人的生活开始,直至考虑如何赋予作品以内涵和如何表现人物形象等等的全过程中,始终反映了自己对生活、对社会、对时代的主观评价。换句话说就是由自己的观念指使着摄影者组织什么样的形态和神态来塑造形象,选择什么样的生活素材来表达作品内涵的意义,这个观念就是创作观念。所以创作观念主宰着摄影者的整个创作活动,摄影作品的内容和艺术形象的造型,都是创作观念的物化结果,体现了摄影者对人物的感情和对生活的爱憎,以及对人物所处的社会和时代的表态。

在人像摄影创作中,根据社会发展规律的观念进行创作的是正确的创作观念,它对创作实践起到促进作

用,因为它使摄影者经由正确的创作途径而加强和提高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相反而言,凡是不根据社会发展规律或不符合客观人物、事物本质的观念进行创作的,则是错误的创作观念,它必然导致摄影者不能拍出成功的照片。观念的正确与否,主要在于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如果观念不跟着社会发展而发展,正确的观念就要成为陈旧的观念,不变的旧观念就要转化为错误的观念。对人像摄影创作观念来说,由于物化结果是可视性的画面形象,这种转化更是十分明显的。因此,际此社会变革迅猛,时代面貌日新的今日,创作观念的更新确属势在必行。否则的话,阻碍人像摄影发展,危及人像摄影事业,当非“危言耸听”之辞吧。由此而说,首先,要清除不正确的创作观念。人像摄影者宜回顾一下自己的创作历程,把旧作重新进行一番审察、反思和判断,作一次对当时的创作观念的再认识。其次,创作观念决定了采用的创作方法。当前,艺术创作正向多元化的创作方法发展,人像摄影创作也不例外地需要突破封闭的、单一的、旧的创作方法,采用开放的,多元的、新的创作方法。人像摄影者既要走自己的路,强调创作的民族化,也要学习和借鉴各方面有益的经验,丰富、充实和提高自己的创作方法,追求作品的现代化表现,更好地,全面地发展人像摄影艺术,冲破国界,走向世界。第三,正确的创作观念应深刻时代生活和大众需求的反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搞活的政策深入实施,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起了变化,对精神产品的感情、爱好和需求也有了改变。这些变化就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反映,也是创作观念更新的主要对应内容。总之,更新创作观念,要点在于清楚错误观念,丢弃陈旧观念,树立紧跟时代的观念。那么,人像摄影者就有可能发挥自己的创作个性,突破形式格调的单一,克服表现概念化、雷同化,排除题材狭窄、内容肤浅等现象,提高人像摄影作品的艺术深度、广度和力度,满足群众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喜爱的多样化需求。二、更新创作思维人类依靠思维活动来认识客观世界,创作人像摄影,也要运用思维来指导造型实践,以提高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人像摄影创作过程大致分为观察生活、立意构思和造型表现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存在需要认识、分析、理解、判断等的思维活动,因此整个人像摄影创作过程,就是人像创作思维不断活动的过程。由于人像摄影是一项科技性和形象性相结合的创作活动,它的创作思维应由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交织运用来完成。近年来,摄影科技方面迅猛发展,摄影艺术方面日益提高,原有的思维内容如不加以更新,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影响所及,将阻碍人像摄影艺术的创新和发展。增新思维,应在巩固原有思维之运用的前提下,进行深化思维和活化思维的活动,使创作思维增加新的活力。 [1] [2] [3] 下一页创作思维,简略来说就是以形象思维为基础,逻辑思维为主导,两种方式交织配合运用,在整个创作过程中起到,自觉地按对象特征适应的艺术规律,进行各种创作活动的作用。所谓逻辑思维,就是运用推理、分析、综合、判断等思维方式,得出理性的概念性结论,以利于摄影者通过比较、选择、提炼、决定作品的题材和主题;对对象特征作好观察、理解,选出最优化的造型手段;综合镜头、感光片的性能和光线、色彩的情况,确定光圈、速度等的选用等等。至于形象思维,则是自始至终不离开具体的、生动的人物形象的思维。它的活动是加深对生活中人物形象的认识,从感性观察提高到艺术理解,从外貌形态觉察内心世界,从外在表象辨出内在本质,促使造型的以形传神和提高作品的内涵意义。它的过程是从对人物形象有感性印象开始,经过艺术理解后在胸中转化成为理想性意象,摄影者或加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