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观潮说课稿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5
《观潮》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大文豪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知,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秘密。”语文教学就是要在理解语言、内容的基础上,品味、推敲语言表达的形式,领悟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实现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同构共生。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今天,我借《观潮》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做出粗浅的尝试。
一、文本解读
《观潮》是人教版小学语文4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1篇课文,本组课文的主题是“自然奇观”。本文是以写景为主的散文。主要描写了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的浙江钱塘江大潮的胸围壮观的景象。课文先写了潮来前江面风平浪静、人们焦急盼望的情景,再写潮来时那雄伟壮观、惊心动魄的景象,最后写潮过后余波奔涌,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通过阅读感受钱塘江大潮之“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二是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象画面,并通过品味重点词句、重点语段,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
都说成功的教育要以学生的认知为前提,也就是说,教学要根据学情出发,四年级的重点是理解字、词、句。对于刚步入四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其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上还存在较大的难度。此外,钱塘江大潮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较难感受和体会其奇
特、壮观的奖项,这就要求教师创设好情境,设计好句子理解的坡度,激发学生的想象,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感知大潮的奇特、壮观、雄伟。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文本的正确解读,并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将本课文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认知目标: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等词语。识记生字词,抓重点词句进行品味,注重语言积累。
2.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3.情感目标: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感情。
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教学难点为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词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四、教法与学法
针对本课的特点,结合四年级的认知特点,我立足工具,弘扬人文,精心预设,注重生成。力求通过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练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为此采取了读悟结合、品读析句、读写并行等方法灵活机动的组织教学,着重培养学生感知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能力,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从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
五、教学流程
我将本块内容分为4个流程:导、读、品、练。
第一板块:导(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5分钟】
富于情趣的导入,就像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心距,通过桥梁,师生之间的心距也拉近了,对于这一课的教学,我将这样导入:
1.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潮”吗?你在哪儿见到过?
2.世界上涨潮的地方不计其数,然而我国的钱塘江大潮却被称为“天下奇观”。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观赏这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的钱塘江大潮吧!(播放钱塘江大潮壮观景象的课件,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本环节通过情境的创设与课件的播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自主质疑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将教学目标转换为学生的学习期待,形成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课堂基调。】
第二板块:读(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15分钟】
1.请同学们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2.质疑:如果你在读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请用“∆”标出来。
3.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检查字词。
重点指导书写“蒙”、“薄”、“贯”三个字。
4.回应质疑。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了解课文内容。
潮来前
潮来时
潮来后
【本环节前有要求,后有反馈,将教学落到了实处,而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本环节通过字词的教学,为学生深入学习和后续研读打下了基础,可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