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模板全套
- 格式:doc
- 大小:76.50 KB
- 文档页数:7
优秀导学案模板
导学案模板如下:
主题:(主题名称)
时间:(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明确学生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知识点:(列举本节课要教授的重要知识点)
教学内容:(详细描述本节课要讲授的内容和步骤)
教学活动:(列举具体的课堂活动或教学方法)
教学流程:(列出详细的教学步骤和时间安排)
学习方式:(规定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个人学习、小组合作、讨论等)
教学资源:(说明需要使用的教学资源和材料)
评价方式:(明确学生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
自主学习任务:(告知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任务)
补充说明:(对教师的准备工作、教学关键点、注意事项等进行补充说明)
教学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建议)。
小学语文导学案模板参考------------------------------------------作者xxxx------------------------------------------日期xxxx小学(高年级)语文导学案组名:组员(号)一、课前预习学案课前自主学习,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课前预习流程:二读:※划出文中你不理解的新词,用自己常用的几种方法弄明白它的意思。
(可以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找近义词、抓重点字词、造句等)三读:1、通过读课文,我概括的主要要内容:2、我会自己分段并能概括段意(简介你的概括段意法)。
3、在预习过程中,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
★课文背景衔接二、课堂探究案合作交流学习,探究解决热点问题。
★课堂探究目标:1、2、3、★课堂探究流程:1、明确学习目标(时间预设:1分钟)2、组内准备展示(时间预设:10分钟)3、全班展示提升(时间预设:30分钟)4、各组课后总结(时间预设:4分钟)■组合课堂探究学习激励规则1、组长组织组员展开探究,书记员负责汇总和记分(做到人人参与讨论),鼓励5、6号组员积极发言汇报,1、2号组员总结补充。
2、组员答题汇报评分标准:6号汇报准确得6分、5号得5分,4号得4分,以此类推。
补充汇报完整嘉奖2分,组员代表课前才艺展示最佳获得奖分2分。
3、在探究汇报中,声音低沉、站姿不端正,发言吞吞吐吐一律不得分。
4、注意倾听,反应敏捷,补充完整、准确、善于发现问题,积极主动反驳且有说服力,语言流畅,声音洪亮给予10分嘉奖。
5、评分结果奖励办法:总分名列第一名的组合奖励当日无家庭作业和奖旗一面;总分排名2、3名的组合奖旗一面;总分排名后三名奖励30字的硬笔书法训练和100字以内的课堂书面反思。
■直击探讨热点重点问题(组合探究汇报和点评分配)探究问题(一)探究问题(二)探究问题(三)探究问题(四)探究问题(五)探究问题(六)探究问题(七)■学有所获,浮想联翩、吐露真情。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示例1:
鹿寨县小学数学导学案(教师用)
小学数学导学案(学生用)
2、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
这个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
4、学生反馈说说自己的发现
环节四:我闯关我快乐
第一关:
1.口算下面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底12米,高7米;
(2)高13分米,第6分米;
第二关:
求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第三关:
下面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
环节四:小结反思:
备注:
1.学生用导学案依靠教师用导学案作操作指导,二者一定要配套使用;教师用的导学案相当于教师用的教案,学生用的导学案相当于学生的学习卡。
2.学生用导学案可不用表格形式设计,排版美观即可;
3.可酌情增减、调整教学环节(但必须有不同的教学方式和展示交流)、学生学习事项与教师导控内容;
4.涉及的自测题、当堂检测题可以完全打印,也可采用“见页码”的形式,或可部分
打印、部分采用“见页码”的形式,建议主要采用同一套资料,便于课堂操作.。
高(初)××学案使用日期:2015/ / 组别学号姓名
课题:××××(宋体三号字)
【学习目标】(宋体小四号字)
(三维目标:)正文使用宋体五号字
【重点难点】(宋体小四号字)
正文使用宋体五号字
预习案(宋体四号字)
预习案内容一般包括知识链接、新课预习和预习自测等内容,学生通过预习能对本课时内容有整体认识,发现自己的疑惑点。
正文使用宋体五号字
探究案(宋体四号字)
一般可以设计两个探究案,适当拉开梯度。
正文使用宋体五号字
编制:审核:学案编号:
训练案(宋体四号字)
注意:
1.围绕基本学习目标,设计70%的基本问题,30%的中档问题。
2.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当堂反馈检测效果,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学习成效即时给予评价。
正文使用宋体五号字
【课堂反思】或者【课堂小结】(宋体小四号字)
正文使用宋体五号字
【知识网络图】(宋体小四号字)
根据不同学科自由设计
【课后作业】(宋体小四号字)
正文使用宋体五号字【预习新课】(宋体小四号字)
正文使用宋体五号字。
小学六年级数学导学案(全套)一、教学中的常见问题1、学习兴趣不足在小学六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不足成为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
在这个阶段,学生逐渐进入青春期,好奇心和求知欲减弱,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有所降低。
此外,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强调公式和定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培养,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热情。
(1)课堂氛围沉闷。
许多教师在课堂上过于严肃,缺乏与学生互动,使得课堂氛围紧张,学生难以产生学习兴趣。
(2)教学手段单一。
部分教师依然采用“粉笔+黑板”的教学方式,缺乏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持,使得教学内容枯燥无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重结果记忆,轻思维发展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强调结果记忆,而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1)题海战术。
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让学生大量做题,导致学生陷入题海战术,无法真正理解数学知识背后的原理。
(2)缺乏启发式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答案的正确性,而忽视了引导学生思考、探索的过程,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3、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
(1)概念讲解不够清晰。
教师在讲解概念时,可能没有结合实际例子,使得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模糊不清。
(2)缺乏概念辨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和辨析,导致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解不深。
二、教学实践与思考1、梳理脉络,全面理解教材(1)从培养目标出发,理解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系为了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当从培养目标出发,深入理解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系。
这意味着教师需要把握数学学科的本质,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数据分析、空间想象等核心素养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具体措施包括:- 在教学设计中,明确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将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相对应。
- 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和方法,提升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古体诗、近体诗的一些常识。
2、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3、了解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九首诗。
教学重点1、品味语言,体味意境。
2、理解作者在诗歌中寄予的感情。
教学难点1、逐步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并形成能力。
2、通过诗中形象及语言的分析来把握情景交融的意境。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
反复朗读、吟诵,感知诗歌的声韵美,通过想像与联想,把握诗的景与情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鉴赏的主体。
教师尽量少讲,以读代讲,以讲促读。
3.诗歌境界教学法。
引导学生想像形象、把握物境;体验情感、把握情境;品味意蕴,把握意境。
课前预习:1、收集本课作者资料2、背诵诗歌合作探究:一、《饮酒》和《过故人庄》1有“田园诗人”、“隐逸诗人”、“五柳先生”之称的东晋最杰出的诗人是谁?2唐代也有两位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他们是谁?3补充资料,介绍作者陶渊明孟浩然4学习《饮酒》《饮酒》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5“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处境和心情?6诗人的隐居生活都有哪些乐趣?7“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趣?学习《过故人庄》:1、解题:过,访问。
故人,老朋友。
2、这首诗讲述了一件什么事?3、作者是怎样写这件事的?4、诗人为何还想来赏菊花?5、尝试背诵诗歌,体悟情感、思想。
五、这两首田园诗在写作风格方面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学生讨论,教师明确)1、结构形式自然,如叙家常,不是雕琢。
2、语言质朴,看似平淡,却见深情,意境浑然天成。
3、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充分的余地,可供回味、思索。
学习《独坐敬亭山》1、集体交流词的意思。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闲”;“相看”;“不厌”;)第1页2、小组讨论交流诗句的理解。
3、这首诗描写了那些景物?(鸟飞尽,云飘走了,孤山。
)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凄凉)诗人的心情怎样?(孤单寂寞)学习《逢雪宿芙蓉山主人》1、诗人简介:刘长卿 (709~约780)中国唐代诗人。
课题:
班级:姓名:科目:备课人:日期:
一、课题导入、出示目标、检查预习
(一)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学习更有效!)
(二)预习检测:(组内对查,组长抽查)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一)自主学习:
1.快速熟悉教材.....页的内容,可查资料但要独立完成,并思考以下问题:
2.通过自学你还有哪些知识点不理解或存在疑惑提出来,小组共同解决。
我的疑惑: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
合作指导:
1.组内进行交流时,组长给组员分配任务,然后从左到右依次轮流一圈。
其余同学认真倾听,对好的发言做好记录,记录下有分歧的地方,提出来,让大家帮你解决。
2.组长负责收集疑难问题,可与其他小组共同讨论解决,再有解决不了的提交全班解决。
3.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准备发言、展示,本组其他同学及其他小组同学加以补充。
探究二:
根据教学需要可添加探究三、.....
三、当堂检测
要求:请同学们合上课本独立完成以下题目,看谁做的又对又快,然后组内交流。
四、自我反思
一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紧扣学习目标,从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总结,哪些是检测中容易出错的?
1.我的收获
2.我的易错点
五、作业及预习
1.必做题:选做题:
2.预习:
1。
导学案模板(样板) 导学案模板年级:高一时间:第一学期课时:第三课时单元:数学基础知识课题:四则混合运算主备人:XXX 审核人:XXX课型:导学案研究目标:1.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通过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了解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研究惯。
重点: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如何在混合运算中正确计算含有同一级运算的算式。
课前准备:认真预课本第4-5页的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1.加、减、乘、除四种运算混合在一起时,应该如何计算?2.如何正确计算含有同一级运算的算式?研究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的运算方法。
当这四种运算混合在一起时,应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来研究四则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四则混合运算二、揭示目标1.预交流,明确目标,掌握预情况,引导学生整体感知(组内互评)。
2.分配任务,立体教,独立思考,在相关(如:语段批注),小组交流,形成共识;小组长总结归纳。
3.合作探究,完成任务。
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自学状态及参与度(展示交流,先组内互评)。
4.穿插巩固,全面掌握。
小组踊跃展示交流,教师予以肯定,通过讲解深入理解,并用各种形式指导研究(如:朗读)。
5.各学科老师根据上课内容来确定指导方法。
如:语文拓展,此时此刻,看着这些人,你有何感想?练写小练笔等。
三、出示自学提示认真看课本第4-5页的内容,重点看如何计算含有同一级运算的算式。
思考问题:1.加、减、乘、除四种运算混合在一起时,应该如何计算?2.如何正确计算含有同一级运算的算式?5分钟后比谁学得快、理解的透彻,能够解答以上问题。
)四、自主合作研究1.请自学书本第4-5页例1及例2,研究本课知识,并将例题补充完整,不会的标记下来。
2.计算下列各题,并说说你的计算的顺序。
你有什么收获?或做一做练册上的挑战题等。
72 + 16 - 54 =25 ÷ 5 × 7 =五、展示交流讲解72 + 16 - 54 = 88 - 54 = 3425 ÷ 5 × 7 = 5 × 7 = 35我的发现:加法和减法混合在一个算式里,应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教案和导学案模板第1篇:导学案大城小学高效课堂语文导学案【年级】五年级【课题】习作【周次】第八周【课时】第三课时【主备人】程北玲【初审人】【复审人】【使用日期】 2012年4月18日【教材版本及册数】北师大版语文第十册【学习内容】学习本单元的生词佳句【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寻找词中句中的注意点.2.读一读,有关自己观察生活的体悟,学一学名言警句。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积累好词佳句,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
在读、记、背中积累词汇情感态度与价:培养学生独立构思和认真习作的良好习惯【学习重点】结合日积月累,进行好词佳句的积累。
【学习难点】根据习作要求,将大量的好词佳句融入自己的感情中来读一读积累的佳句。
【知识链接】名言警句的积累。
【学法指导】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一、问题指向,预习先行1、自己在摘录本上摘录出本单元你喜欢的词语与句子2、预习书本的摘录笔记并利用工具书查出不懂词语的意思3、完成书中日积月累中第二部分。
(试着用其它方式表达这句话的意思)4、搜集与“真诚”有关的格言,并背诵书中名言。
(日积月累中第三部分)5、背诵两首古诗,并释义。
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一)导入新课:学习完第五单元课文之后,我们又和我们的《语文天地》见面了,看看今天我们要积累些什么吧!(二)自主学习展示:展示疑惑,互相解疑。
1、学生展示自己的摘录笔记,并说一说你为什么要摘录这些语句。
2、上台背诵自己搜集的关于“真诚”的格言。
3、古诗的释义及存在的疑惑。
(三)质疑探究:我思考,我收获。
通过日积月累你积累了什么好词好句,对今后的写作有怎样的帮助?三、互动探究,合作求解:探究点一:我的摘录笔记1、解释画线词语的意思2、为什么要做摘录笔记?3、把自己的摘录笔记与课本上的比较看看,不足之处在哪里?4、各小组选取选取优秀的摘记一份全班展示,引导勤动笔,会积累。
本组发现:探究点二:组内成员之间展示预习成果:你是怎样用其它方式表达这句话意思探究点三:1.小组合作谈论书中格言的含义。
“导学案”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对学生使用“学案”的要求:①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前预习。
所有同学必须自行解决“学案”中的“学前准备”部分,初步尝试“探究活动”,学有余力的同学独立进行“自我检测”和“应用拓展”,碰到生疏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
要求学生使用“导学案”时坚持三个原则:自觉性原则、主动性原则、独立性原则。
②课堂上注意做学习方法和规律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学案后的空白处写后记。
③每隔一段时间,将“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册。
对教师使用“学案”的要求:①上课前一天,下发本节课的“导学案”,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在上课前必须抽批部分导学案(小班额最好全批),以了解学情再次进行课前备课。
②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努力做到: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让学生阅读;重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规律放手让学生概括;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
③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拓展学生思维,主要包括:第一,引导学生通过展开充分的思维来获取知识,显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困难、障碍、疑问和错误;第二,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给与鼓励和引导;第三,课堂教学中除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外,教师自己的思维也要得到充分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激活学生,提升自己,做到教学相长。
④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要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
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精选材料,精选认知策略,精收反馈信息。
优选教学方案,优化教学手段,在抓住“重点”、凸显“难点”、破解“疑点”上下功夫。
教师要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创造表现的舞台,让课堂充满魅力。
⑤突出一个“导”字。
在以学定教,同案协作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注重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学习兴趣靠培养和激发,有趣且能抓住学生注意力的课堂导引,围绕教学内容开展的有趣有意义的课堂活动,有利于学生变“苦学”为“乐学”;要指导学法,在课堂中的读、听、思、说、议、做等环节中,让学生去理解掌握学习方法,掌握最佳路径,促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
课题
课前学习准备
(一)、学习目标:
(二)、学习重难点:
(三)、课前准备:
1、复习:
2、预习:
3、疑惑:(留白)
课上学习过程(各环节又完成时间)
目标解读:确立学习目标,展示课堂流程。
自主学习:利用导学案,带着问题自主学习。
小组交流:组长调控,互帮互学,交流释疑。
成果展示: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学生答疑与评价。
点评精讲:教师精讲重难点,对活动进行评价。
梳理归纳: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与规律进行归纳总结。
巩固提高:通过练习,检查学习效果,巩固学习成果。
(含课后分层作业)
课后学习反思(教师个人上本节课的感受,学生对自己上本节课的简短评价)
注:格式要求:
1、字体:全部宋体;课题:3号字加粗
2、一级标题4号加粗
3、二级标题小4号字加粗
4、内容5号字
5、页边距上、下、左、右均2厘米。
行间距固定值23。
课题名称:物质地分类(1)基本说明1、教学时间:45分钟2、授课人数:60人3、课时:1课时4、课型:新授课5、授课班级:高中一年级3班6、课题出处:人教版普通高中第二章第一节教材分析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经认识了几种具体物质地性质和单质、酸、碱、盐、氧化物地一般性质,但他们只是从单个物质地角度认识物质地性质,尚未从一类物质地角度认识物质地性质,更未建立起元素与物质地关系.因此,通过元素与物质地关系地研究,引导学生以元素地观点认识物质;通过研究用不同地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使学生建立分类地观点.在分类地基础上,研究纯净物——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地相互关系;在学生原有地认知结构中已存在溶液、浊液等混合物地观点,进而引进一种新地混合物——胶体,建立分散系地概念,丰富学生对混合物地认识,并使学生了解胶体地一般性质,学会从粒度大小地角度对混合物进行分类.本节教材地主要特点;从单个物质向一类物质过渡,体现分类思想地应用,为形成.1.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地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地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地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DXDiT。
2.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地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地过程,激发学习化学地兴趣,强化科学探究地意识,促进学习方式地转变,培养学生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RTCrp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物质地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并尝试按不同地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类.2、了解分散系及其分类.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科学抽象、概括整理、归纳总结,准确系统地掌握知识规律地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幻灯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培养好学上进地情感.2、创设情境,诱导学生积极思考与讨论,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兴趣,并培养学生成功地喜悦.教学重点初步学会根据物质地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教学难点分类法地意义及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地分类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学习方法——合作学习法..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要求学生复习初中化学中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地关系,复习第一章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地方法和程序,为学习本节教材做准备.2、教师准备教学媒体及课件;概念图;实验探究地药品及仪器[引入]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物质形态多样而丰富.如此之多地东西,如果不进行分类,那对于科学研究是一个致命地打击.比如到图书馆借书,如果书目没有进行分类,要找一本书简直是大海捞针.所以说分类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必备地手段,物质进行分类后,同一类物质由于具有相似地性质,故更方便对比.[投影]图书馆中陈列地图书、超市中地商品摆放.[导入]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物质地分类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在初中地基础上来进行研究.第二步:授新课—物质地分类以及分类方法(30分钟)[板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变化第一节物质地分类(一)[引入]我们知道分类如果从不同角度入手就会有很多不同方法,例如,人类按照年龄分可以分为老年、中年、青年、少年、儿童;按性别分分为男性和女性;按职业分为教师、医生、工程师等等.同样地道理,化学物质从不同角度有很多不同地分类方法.[板书]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思考与交流]请尝试对HCl、SO2、CaO、KOH、Na2SO4、H2SO3进行分类.(氧化物:SO2、CaO酸:HCl、H2SO3碱:KOH 盐:Na2SO4)(固体:CaO、KOH、Na2SO4气体:HCl 、SO2液体:H2SO3 )[讲]在分类地标准确定之后,同类中地事物在某些方面地相似性可以帮助我们做到举一反三;对于不同事物地了解使我们有可能做到由此及彼.所以,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地科学方法.运用分类地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地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地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化地规律.[问]对于Na2CO3,如果从其阳离子来看,它属于什么盐?从阴离子来看,又属于什么盐?( 从阳离子来看,属于钠盐,从阴离子来看,属于碳酸盐.)[讲]由于一种分类方法所依据地标准有一定局限,所能提供地信息较少,因此,人们在认识事物地时候往往采取多种分类方法,比如交叉分类法,就像我们刚才举地Na2CO3地例子.[板书] 1.交叉分类法Na2CO3钠盐Na2SO4钾盐K2SO4硫酸盐K2CO3碳酸盐[讲]交叉分类法可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地不足,那么对同类事物可以通过树状分类法进行再分类.[板书] 2、树状分类法[问]如果我们再继续分类地话,还可以怎么分?(单质可以分为金属和非金属,氧化物可以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酸可以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碱可以分为强碱和弱碱,盐可以分为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氧化物还可以分成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酸还可以分成含氧酸和无氧酸.) (碱可以分成可溶性碱和不溶性碱.)(盐可以分成含氧酸盐和无氧酸盐……)[投影][问]很好,那我们发现树状分类法有什么优点吗?(树状分类法可以清楚地表示物质间地从属关系.)[小结]学习了分类地方法以后,大家应学会对以前和将要学地化学知识进行及时地归纳和整理,学会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并通过对各类物质地代表物质地研究来了解这类物质地性质,从而提高我们化学学习地效率.[过]化学物质世界中,与生活接触最密切地是混合物,象空气、溶液、合金等等.在今后地学习过程中,我们还要接触更多地混合物.今天要与我们见面地是什么样地混合物呢?请大家阅读课本P25最后一段.理解分散系地概念.[板书] 二、分散系( dispersion system)及其分类1、分散系(1) 分散系:将一种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地混合物,称为分散系.(2) 分散质和分散剂: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地物质叫做分散质,另一种物质叫做分散剂.[讲]对溶液来说,溶质是分散质,溶剂是分散剂;对悬浊液和乳浊液来说,其中地固体小颗粒或小液滴是分散质,所用地溶剂是分散剂.[思考与交流]按照分散剂和分散质所处地状态(气态、液态、固态),他们之间可以有几种组合方式?并举例.[投影][问]按照分散质粒子地大小,能对分散系进行分类吗?[讲]如果分散介质是液态地,叫液态分散体系,在化学反应中此类分散体系最为常见和重要,水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都属液态分散体系.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分散质粒子地大小(近似其直径大小)来分类.一般地说,溶液分散质粒子小于1nm,浊液中离子通常大于100nm,介于1nm~100nm地为胶体.在分散体系中,分散相地颗粒大小有所不同,分散体系地性质也随之改变,溶液、胶体和浊液各具有不同地特性.第三步:学生练习(3分钟)[练习]下列物质中:①Na2SO4②Ba(OH)2③NaHCO3④NaBr ⑤Fe3O4⑥H2O ⑦HNO3⑧AgNO3⑨H2SO4中,其中属于氧化物地是;属于碱地是;属于酸地是;属于盐地是.第四步:课堂小结(5分钟)[讲]:化学物质地分类方式分为两种,交叉分类法以及树状分类法,交叉分类法地优点是可以全面地把物质所属地类别表现出来.树状分类法则是可以更好地表现从属关系.分散系就是一种“大环境”这个大环境中含有两个小体系,一个是分散剂,另一个是分散质.分散剂中含有分散质,这样理解可以较为清楚地分清这三个概念地关系.第五步:布置课外作业(2分钟)课本P29 1,2,5题M2ub6。
语文导学案及模板语文导学案及模板一、导学案概述导学案是一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案。
它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导学案的使用,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高思维水平。
二、导学案模板以下是一个语文导学案模板,供大家参考:1、学习目标1、掌握生字、生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理解文章主旨,分析文章结构与写作特点3、提升朗诵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2、学习过程(1)课前预习1、通读课文,查阅生字、生词,理解文章大意2、标注出不理解的部分,提出疑问(2)课堂学习3、讲解生字、生词,强化基础知识4、分析文章结构、主旨,解答学生疑问5、组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合作学习能力6、朗诵课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3)课后复习7、完成课后练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8、阅读相关文章,扩大知识面9、朗诵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3、学习总结1、总结课堂所学知识,形成知识框架2、分析自身学习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3、制定下一步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4、学习评价1、自我评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2、同伴评价:互相评价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3、教师评价: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提出建议和期望三、导学案使用建议1、根据不同课程类型,制定不同的导学案,避免千篇一律。
2、导学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3、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
4、导学案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5、导学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提出新观点、新方法,提高创新能力。
四、结语导学案是一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案,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通过导学案的使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高思维水平。
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