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学习方法指导实践
- 格式:pdf
- 大小:237.14 KB
- 文档页数:1
七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一、活动主题。
“数学大冒险:探索生活中的数学宝藏”二、活动目的。
1. 让七年级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时间。
[具体活动时间,例如:周末的某一天,上午9点下午4点]四、活动地点。
1. 学校操场(活动启动仪式及部分游戏环节)2. 学校周边社区(实地调查环节)五、参与人员。
七年级全体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4 5人),各班数学老师作为活动指导。
六、活动准备。
1. 物资准备。
制作活动道具,如带有数学题目的卡片、测量工具(卷尺、量角器等)、小奖品(数学文具,如带有数学公式的笔记本、几何形状的橡皮等)。
准备活动宣传海报,张贴在学校宣传栏,海报内容包括活动主题、时间、地点和大致流程,用一些有趣的数学元素(如卡通数字、几何图形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知识准备。
数学老师在活动前一周,在课堂上简单介绍一些与活动相关的数学知识,如测量、比例、统计等,并提醒学生复习相关知识点。
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份活动指南,指南中包含活动规则、注意事项以及一些可能用到的数学公式和方法。
七、活动流程。
# (一)活动启动仪式(9:00 9:30)1. 主持人(数学老师担任)开场,用一段幽默的话引入活动主题,比如:“同学们,今天我们就像一群数学小侦探,要在生活这个大舞台上寻找数学的宝藏,准备好开启这场刺激的数学大冒险了吗?”2. 简单介绍活动流程和规则,强调团队合作和安全注意事项。
3. 展示一些有趣的数学现象或数学在生活中的奇妙应用的小视频(如蜜蜂的蜂巢结构与六边形的数学原理、建筑中的黄金比例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 (二)数学游戏大闯关(9:30 11:00)1. 在学校操场设置多个游戏关卡,每个关卡都有一道数学题或者一个数学任务。
数字拼图关卡:将一些简单的数学公式(如一元一次方程)拆分成若干个数字和符号卡片,小组同学要在规定时间内将卡片拼成正确的公式。
第1篇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实践操作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活动,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数学教学中实践操作的指导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实践操作指导原则1. 实践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实践操作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操作应基于数学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分层次、分阶段进行: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将实践操作分为不同层次和阶段,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强调合作与交流:实践操作过程中,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实践操作指导方法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结合生活实例:将数学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数学。
(2)设计趣味活动: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践操作的积极性。
2. 基于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操作(1)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在实践操作前,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明确操作目的和步骤。
(2)示范操作过程:教师示范操作过程,让学生了解操作方法,为自主操作奠定基础。
(3)讲解注意事项: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讲解操作注意事项,确保操作安全、准确。
3. 分层次、分阶段进行实践操作(1)基础层次:通过简单的数学游戏、动手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数学知识。
(2)提高层次:结合数学知识点,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拓展层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 强调合作与交流(1)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实践操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心得交流:实践操作结束后,让学生分享心得体会,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四、实践操作案例1. 案例一:小学数学“测量长度”实践操作(1)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测量长度的工具和方法。
初中数学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阶段,以下是学好初中数学的方法和技巧:
1.制定学习计划: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分配好每天的学习
时间和任务,确保按计划进行学习。
2.掌握基础知识:学好初中数学的关键在于掌握基础知识。
在学
习过程中,要注意理解概念、定理、公式等基础知识点,并不
断进行巩固练习。
3.多做练习:通过多做练习,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解
题能力和思维灵活性。
4.重视错题:对于做错的题目,要认真分析错误原因,找出自己
的薄弱环节,以便更好地进行针对性学习。
5.积极思考: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积极思考,尝试从不同角度去
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6.寻求帮助:如果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不要害羞,可以向老师、
同学请教,或者参加一些数学辅导班,以便得到更好的帮助和
指导。
7.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的重要保障。
要养成认真听课、记笔记、独立完成作业、复习总结等良好的
学习习惯。
8.拓展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适当地拓展学习范围,了解一
些数学文化、数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这有助于增强对数学的
兴趣和认识。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七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教案最新模板那么应该怎么写好教案呢?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广大教师撰写出更为出色的教学设计,我们将从结构、内容和策略三个方面逐一向老师们做详细的介绍,让大家对教学设计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
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于七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教案最新模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教案最新模板1一、学情分析:通过上学期的学习,也有不少学生基本掌握了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对于所学的知识能较好地应用到解题和日常生活中去。
但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作业问题。
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主动纠正错误的习惯,还需要加强,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好。
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面向全体学生,整体提高水平,全面培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5章:相交线和平行线;第6章:实数;第7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9章: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本章主要在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的基础上,探索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①、相交②、平行。
本章重点:垂线的概念和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本章难点:推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逐步深入地学会说理。
第六章、实数;本章主要包括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以及实数的有关概念、运算和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等内容。
本章的重点是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以及实数的概念,难点是平方根和实数的概念。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本章主要内容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其简单的应用。
本章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理解与建立及点的坐标的确定。
本章难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及点的位置的确定。
第1篇一、实习背景为了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教育工作,我于2021年秋季学期参加了初中数学的教研实习。
实习期间,我深入了解了初中数学的教学工作,与指导教师和同学们共同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
二、实习内容1. 参与备课在实习期间,我积极参与备课工作,与指导教师一起探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我们共同分析了教材内容,明确了教学目标,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2. 课堂观摩为了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我观摩了多位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
通过观摩,我学习到了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方法,对初中数学的教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 课堂教学实践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我进行了多次课堂教学实践。
在课堂上,我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4. 课后辅导课后,我主动为学生提供辅导,解答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我了解到了他们的学习需求,并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给予个性化的辅导。
5. 教学反思在实习过程中,我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实习感悟1. 教学要有明确的目标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教学要有明确的目标。
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
2. 注重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堂上,我尝试运用启发式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在实习过程中,我努力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4. 加强师生沟通师生沟通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
在实习过程中,我注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
5. 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作为一名教师,终身学习是必备的品质。
七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引言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次七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
活动目的本次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分析问题,巩固和应用他们在数学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提高数学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活动,学生将学会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问题相连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活动内容本次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组队学生将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由四至五名学生组成。
组队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促进彼此之间的互助和学习。
开展调查每个小组将根据老师的指导选择一个实际问题作为调查的对象,例如学校食堂的饮食情况、同学喜欢的运动项目等。
小组成员需使用数学的调查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数据分析小组成员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可以利用图表、统计学方法等进行数据展示和分析,探索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通过数据分析,学生能够提取有用的信息,并运用数学知识对问题进行解决和探索。
报告撰写每个小组根据调查和数据分析的结果,撰写一份有关问题的报告。
报告应包括问题的背景和重要性、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数据分析的方法和结果等。
学生需要运用数学知识,清晰地表达问题的解决思路和结论。
分享和讨论每个小组完成报告后,将在班级内进行分享和讨论。
学生可以互相借鉴和学习其他小组的研究成果,并进行深入讨论和思考。
老师可以组织讨论环节,引导学生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
活动目标通过这次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对学生的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问题相联系,掌握数学知识的应用技巧,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合理竞争和分工合作。
7年级上册数学学习指导答案
7年级上册数学学习指导答案
1. 如何有效学习数学:
- 熟悉数学基础知识:初中数学是在小学数学基础上的进阶学科,因此必须先了解小学数学的基本知识,如加减乘除、小数、分数、百分数等。
- 注重理解概念:数学是一门理性科学,因此注重理解和掌握基础概念和定理,这将有助于后续学习和运用。
- 练习题和例题:练习是检验学习效果的关键步骤,通过练习题和例题的反复练习,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 背公式和定理:数学有很多公式和定理需要掌握,可以通过多次背诵熟记并且在练习中实践。
2. 数学学习方法:
- 温故知新:回顾已经学过的知识,加深对已知知识的理解,并扩充其内容与应用。
- 多做练习题:题中含义不断实践。
可以尝试多做一些习题,这样有利于检测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 学会分类整合:数学中大量的知识点,所以需要分类整合,可以清晰的归纳掌握。
- 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面对不同的学生会遇到不同的难点和问题,
需要找到自己不足的地方,明确的解决问题,并及时纠正。
3. 怎样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 注重逻辑思维训练:逻辑思维是数学思维的基础,可以通过口算、比赛、脑力游戏等方式锻炼逻辑思维。
- 提升数感:数感是指数学思维的敏感性,包括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直觉,数学常常需要顶尖的数感才能解决。
- 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数学思维需要的一个重要特质就是善于发现问题,学生可以从好奇心,搜索实现来培养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 积累经验:数学是一门需要不断积累经验的科学,只有在实际问题中不断磨砺和提高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以上就是7年级上册数学学习指导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生数学学习方法详解
一、初中生数学学习方法详解
对于许多初中生来说,数学可能是最具挑战性的学科之一。
然而,通过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取得成功。
下面
将详细介绍一些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帮助初中生提高数学成绩。
首先,建议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要保持专注。
专注是取得成功的
关键,因为数学需要逻辑思维和精确性。
在学习数学时,学生应该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远离干扰,集中精力完成作业或练习题。
其次,重要的是要理解概念,而不是死记硬背。
数学是一门需
要理解和应用的学科,而不仅仅是记忆公式和定理。
学生应该努力
理解每个概念背后的原理,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另外,建议学生多做练习题。
练习是掌握数学的关键,通过不
断练习,学生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
同时,做
练习题还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补充和提高。
最后,建议学生多与同学讨论,相互学习。
与同学讨论问题可
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发现不同的解题方法,拓展思维。
此外,还可以在讨论中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为将来的学
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通过以上方法的实践和坚持,相信每位初中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出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希望每位初中生都能享受数学学习的过程,不断进步,取得优异的成绩。
“四度六步”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摘要】教学重点应是重视学生身心健康的持续发展,素质教育新课程中的学生全面发展,而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课堂教学。
为进一步全面创新发展数学优质高效教育,扎实深入开展数学"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验活动,深入探究引入数学新方法的创新课程理念,全面推进提高了课堂整体教学工作效益,因此,综合全面分析评价了当前学校数学的教学现状,决定在数学部分引入"六步"模块。
本文就"四度六步"法在初中数学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应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四度六步";初中数学;教学理念;素质教育【正文】所谓"四度六步"的情境教学法就是指教师力求学生始终以自主感受和课堂温度、梯度、深度感和自主思考的广度等来作为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活动方式,依照"温故"原则(复习提问,温故孕新)、和"引新"法则(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和"探究"原则(引导师生主动合作探究,活动领悟)、"变式"(师生互动,变式深化)、"尝试"(尝试练习,巩固和提高)、"提升"(适时小结,兴趣延伸)共六个小环节,包括三步"四度"的课堂教学理念,六步"一个环节在实践建筑学,四个六步"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创造了最好教育的课堂。
一、分析初中数学教学运用"四度六步"的必要性课堂有效教学模式是我们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研究创新和切实改进课堂效率教学工作的主要手段。
优化教学实践过程,提高本科教学整体质量都具有极重要意义。
六步教学法旨在增加知识的获取和应用,并通过编写教材达到一定的实验水平,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特别注意反馈结果,以加强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质量。
初一数学的学习方法(45篇)初一数学的学习方法1初一的同学刚进入一个新阶段学习,那到底该如何掌握课堂学习方法,才能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呢全国著名的中学数学培训教师范士闯提醒中学生们,数学课学习要坚持做到“五到”即耳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耳到:在听课的过程中,听老师讲的知识重点和难点,又要听同学回答问题的内容。
眼到:把书上知识与老师课堂讲的知识联系起来。
口到:是自己预习时没有掌握的,课堂上新生的疑问,提出来。
心到:课堂上要认真思考,注意理解课堂的知识,主动积极。
手到:就是在听,看,思的同时,要适当地动手做一些笔记。
一、掌握练习方法,提高解答数学题的能力。
1、端正态度,充分认识到数学练习的重要性。
实际练习不仅可以提高解答速度,掌握解答技能技巧,而且,许多的新问题常在练习中出现。
2、要有自信心与意志力。
数学练习常有繁杂的计算,深奥的证明,自己应有充足的信心,顽强的意志,耐心细致的习惯。
3、要养成先思考,后解答,再检查的良好习惯,认真思考,抓住关键,再作解答。
4、细观察、活运用、寻规律、成技巧。
二、掌握复习方法,提高数学综合能力。
复习巩固应注意掌握以下方法:1、合理安排复习时间,“趁热打铁”,当天学习的功课当天必须复习,要巩固复习,一定要克服不看书复习就做作业,把书当成工具书查阅的不良习惯。
2、广泛采用综合复习方法,即通过找出知识的左右关系和纵横之间的内在联系。
综合复习具体可分“三步走”:首先是统观全局,浏览全部内容,通过唤起回忆,初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印象,其次是加深理解,对所学内容进行综合分析,最后是整理巩固。
3、重视实际应用的复习方法。
通过“完成实际作业”来实现对数学的复习,范士闯老师明确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意把知识的实际应用作为重要的复习方法”,例如复习一元二次方程可做以下四道题:(1)方程3x2-5x+a=0的一根大于-2而小于0,另一根大于1而小于3。
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方程2mx2-4mx+3(m-1)=0有两个实数根,确定实数m的范围。
7.3 实践与探索教学示例4(问题2)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知识去探索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2.让学生经历由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过程,领悟数学建模思想,体会如何寻找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来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3.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方程组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交流互动,逐步培养合作的意识及严谨的治学精神.二、教学过程师:现在老师这儿有三个完全一样的小长方形,你是否可以利用它们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那组长方形,动手拼一下,有几种不同的拼法?同学们开始动手拼,并将不同的拼法贴到了黑板上.图(1)图(2)图(3)师:你是否还有不同的拼法?请同学们看黑板上三位同学拼的,图(1)、图(3)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图(2)拼得比较特殊一些,这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图形.(板题)师:从图形(2)中你能发现什么?为了说话方便,我们设小长方形的长为x ,小长方形的宽为y .生1:y x 2=.师:你还能发现什么?以前我们研究长方形主要研究它的什么?生齐答:长方形的长、宽、周长、面积.师:那么新长方形的长、宽、周长、面积与y x 、是否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生2:小长方形的长y x +=生3:小长方形的宽x =或y 2.师:还有什么发现?生4:大长方形的面积xy 3=.师:你可以解释一下吗?生5:大长方形是由三个小长方形组成的,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xy ,那么大长方形的面积为xy 3.师:同学们还有什么发现?现在有这样一个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是否任意三个完全一样的小长方形一定能够拼成如图(2)所示的图形?生齐答:不一定.师:那么什么样的长方形一定可以拼成这样的图形?(师手指黑板上的图) 生6:长与宽的比为2:1.师:现在老师这儿还有一组小长方形,同学们一起来看一下.教师从中拿出三个长方形在黑板上仿照拼好的模式拼.师:这样的三个长方形就拼不成那样的图形,说明这个长方形有什么特性? 生7:长与宽的比不是2:1.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现在老师想接着拼,拼成图(2)那样的模式,同学们估算一下横着还需放几个?竖着还需放几个?生8:横着还需放三个,竖着还需放两个.师:请同学们拿出手中较小那组长方形,动手拼一下,验证你的猜想.哪位同学到黑板上接着拼完这个图形?同学们从袋中拿出小长方形动手拼图,验证猜想.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接着演示.师:你们猜的与拼的一样吗?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电脑的演示.师生一起看电脑演示下图.师:从这个图中你又能发现什么?为了说话方便,我们设小长方形的长为x ,宽为y .生9:y x 53=.师:同意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电脑演示.你是否还有其他的发现?生10:大长方形的长x 3=或y 5.师:我们接着来看演示,你还有其他发现吗?生11:大长方形的宽y x +=.师:好,我们接着来看演示,还有什么不同发现?生12:大长方形的面积xy 8=.师:同意吗?我们一起来看演示.屏幕上还有一种表示:大长方形面积x y x 3)(⨯+=对不对?怎么解释?生13:大长方形的长为x 3,宽为y x +,所以面积为x y x 3)(⨯+.师:很好,你还有什么发现?师:刚才拼图的时候我们使用了8个完全一样的小长方形,现在同样是这8个小长方形,老师还有这样一种拼法,清同学们仔细观察,从中你又能发现什么?师生一起看电脑演示,学生仔细观察.生14:我发现八个小长方形拼成了一个大正方形.师:你能简要说明一下为什么是正方形吗?生15:每条边长都是y x 2+,相等.师:很好,你还能发现什么?在拼的过程中中间有个空,你观察一下是什么形状? 生齐答:正方形.师:为什么?生16:每条边长都为x y -2.师:好,现在老师附加一个条件:已知小正方形边长为2cm ,你又能发现什么等量关系? 生17:22=-x y师:刚才我们是两个图形分开看的,而构成两个图形的基本元素一样,都是相同的小长方形,现在我们将两个图形放在一起联系起来考虑问题,你又能发现什么?生18:长方形的面积=+22正方形面积.师:是否可以用含y x 、的式子表示这个等式,如何表示?咱们一个一个来,长方形面积怎么表示?生19:x y x 3)(⨯+.师:那正方形面积怎么表示?生20:2)2(y x +.师:那么这个等式可以表示为22)2(23)(y x x y x +=+⨯+(电脑演示),这样表示行不行?生齐答:可以.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了这么多问题,现在你是否可以从数学的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讨论,在讨论中不同小组得出了不同结论.小组甲:可以求小长方形的长、宽.小组乙:可以求大长方形的周长、面积.小组丙:可以求大正方形的周长、面积.师:那么请同学们拿出作业本,一起求解一下小长方形的长、宽,求得快的同学接着求周长等,哪位同学可以上黑板板书?一位同学板书,其余同学动笔求解.教师巡视指导方法.师:好,请同学们停笔,一起来看一下黑板上这位同学做的,你能讲解一下吗?生21:根据拼法(1)有y x 53=,根据拼法(2)有22=-x y ,求出6,10==y x .师:同学们听清了吗?刚才老师在下面看见有的同学列了这样的方程:22)2(23)(y x x y x +=+⨯+。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公平、教育质量等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在基础教育阶段,如何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案例以某中学七年级数学教学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分层教学策略,改进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养。
二、案例分析1. 问题提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按照统一的教学进度和内容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部分学生因学习基础薄弱,跟不上教学进度,导致学习成绩下滑;而部分学生因教学内容过于简单,缺乏挑战性,学习兴趣不高。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尝试采用分层教学策略,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2. 改进措施(1)分析学生差异,实施分层教学首先,教师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
A层为优等生,学习能力强,基础扎实;B层为中等生,学习基础一般,需加强巩固;C层为后进生,学习基础薄弱,需重点辅导。
(2)制定分层教学目标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制定分层教学目标。
A层学生要求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B层学生要求掌握基本知识,提高学习兴趣;C层学生要求跟上教学进度,逐步提高学习成绩。
(3)采用分层教学策略①A层学生:教师采用探究式、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增加难度,提高学生的挑战性。
②B层学生:教师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巩固,通过讲解例题、习题,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
同时,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给予鼓励和表扬,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③C层学生:教师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适当降低难度,让学生逐步跟上教学进度。
(4)实施分层教学评价教师根据分层教学目标,设计不同层次的测试题,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教案综合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中的个性内容、体验内容和反思内容,与传统教育片面追求教育个体的发展、共性和知识有所不同。
一起看看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教案!欢迎查阅!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教案1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位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在充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体会平行线的三种判定方法,它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是《相交线与平行线》的重点,学习它会为后面的学行线性质、三角形、四边形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石”。
同时,本节学习将为加深“角与平行线”的认识,建立空间观念,发展思维,并能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交流分享探索的成果,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运用数学的能力。
2、教学重难点重点三种位置关系的角的特征;会根据三种位置关系的角来判断两直线平行的方法。
难点“转化”的数学思想的培养。
由“说点儿理”到“用符号表示推理”的逐层加深。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等角的特征,认识“直线平行”的三个充分条件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①通过观察、思考探索等活动归纳出三种判定方法,培养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动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活动及实际问题的研究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探索、研究和解决问题。
情感目标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敢想、敢说、敢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习惯。
通过学生体验、猜想并证明,让学生体会数学充满着探索和创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②通过“转化”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让学生认识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三、教学方法1、采用指导探究法进行教学,主要通过二个师生双边活动:①动——师生互动,共同探索。
②导——知识类比,合理引导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动口参与数学活动,经历问题的发生、发展和解决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教学目标。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与分析第一篇范文教育是国家的根本,而数学教育则是培养国家未来建设者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深入探讨初中数学教学的案例与分析,以期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案例在教学案例中,我们将以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有理数》为例,分析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的处理方法。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理解有理数的定义,掌握有理数的分类。
2.学会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并能熟练运用。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温度、身高等,引导学生认识到有理数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新课:详细讲解有理数的定义,通过示例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分类。
在讲解有理数的运算时,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练习巩固:布置具有代表性的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4.拓展应用:选取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分析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注重知识体系构建: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数学教学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关注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策略为了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和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3.分层教学法: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初中数学教学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教师应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国家未来的人才贡献力量。
七年八班数学综合实践课王树全课题:生活中的数学美活动目的:1、利用考察、查阅资料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美,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数学美,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加深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美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通过活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学习技能,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参与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形成团结合作的精神,提高与人合作及与外界交往的能力。
3、使学生从现实生活出发,运用多种感官品味生活,发现数学几何知识,从网络等多方位搜集并利用PPT来展示自己的搜集成果,展示自己的发现。
这一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并检验理论的探讨方式,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受到美的熏陶,使学生主动地全方位参与学习,深层认识所学的平面对称图形的本质特征,了解对称在当今各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及发展,并创造性地设计出自己满意的轴对称图案、美化生活。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特长,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渐学会学习、利用数学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活动过程设计(一)准备阶段1、明确活动目标向学生展示活动目标,使学生明确本次活动的活动目标,了解活动主题、活动内容及活动方式。
2、分组:根据合作的原则,全班同学自由组合成几个个小组,每组约几人,并选出小组长,根据分组情况对各小组进行合理调配。
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及活动要求进行分工,确定活动工作岗位。
(二)活动的实施阶段1、选定考察对象:小组讨论,根据服从大多数的原则选定自己小组感兴趣的一个考察对象。
确定实地考察日期,尽量避免项目重复。
2、实地考察: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对生活中有关数学的交通图标、商标、汽车品牌图标、建筑图标、动植物及现象有关问题进行考察,并摄影留为资料。
怎样学习初中数学初中数学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不仅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还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数学成为了每个学生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学习初中数学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要掌握好基础知识。
初中数学是建立在小学数学基础之上的,所以要想学好初中数学,首先要掌握好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
比如加减乘除、分数、百分数等基本运算,以及几何图形的性质等。
只有打好基础,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初中数学的知识。
其次,要多做练习。
数学是一门需要不断练习的学科,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提高解题能力。
可以通过做课后习题、模拟试题、历年真题等方式进行练习,不断巩固知识点,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另外,要注重理解和掌握解题方法。
初中数学的题目种类繁多,解题方法也各不相同,所以要注重理解和掌握不同类型题目的解题方法。
可以通过学习教材、参加数学辅导班、请教老师等方式来提高解题能力。
此外,要注重思维训练。
初中数学不仅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在学习初中数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思维训练,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数学题目。
总之,学习初中数学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练习和思考,才能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提高解题能力。
希望以上分享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帮助到大家,让大家在学习初中数学的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初中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方法一、培养兴趣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学科,很多初中生对其感到枯燥乏味。
因此,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趣味数学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
二、理解概念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理解概念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学生应该注重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和逻辑关系,而不是死记硬背。
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和应用场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三、掌握方法掌握解题方法是学习数学的关键。
学生应该注重掌握各种解题方法的原理和应用场景,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同时,要注重练习,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四、合理规划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分配精力。
可以制定学习计划,每天保持一定的学习时间,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同时,要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避免遗忘。
五、寻求帮助在学习数学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学生应该及时寻求帮助。
可以向老师请教,与同学讨论,或者寻找相关的学习资料。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讨论,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六、实践应用最后,学生应该注重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
可以通过参加数学竞赛、解决实际问题等方式,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以上几点方法,相信初中生在数学学习中会取得更好的成绩,提高学习兴趣,掌握解题方法,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寻求帮助,实践应用数学知识,从而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七年级数学学习方法技巧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
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也是要记、要背、要讲练的。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七年级数学学习方法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数学学习方法一、如何进行数学学习方法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预习方法”、“听课方法”、“复习巩固方法”与“作业方法”以及“总结方法”等分层次、分步骤指导。
1.预习方法的指导初一学生不懂得什么叫预习,为什么要预习,以致于教师布置了预习,学生只是多看了一遍或几遍书而已,起不到什么效果。
因此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结构体系。
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
先进行单元预习粗读过程,随后进行单课预习精读过程。
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
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关键所在,它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听课方法的指导听课习惯直接影响听课效果,所以一定要养成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注意处理好以下环节:首先指导学生注意听学习要求、听知识引入以及知识形成过程,听重点、难点剖析,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听好课后小结。
这就要求教师讲课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把握讲授时间,使学生听之有效。
其次要指导学生认真“思”。
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所以要求多思、勤思,随听随思;深思、善思与反思。
可以说“听”是“思”的基础关键,“思”是“听”的深化,会听才会思,会思才会学。
最后要指导学生去“记”。
初一学生一般不记笔记或者是不会合理记笔记,不会记表现在把教师板书的复制,往往是用“记”代替“听”和“思”,记得很全,却耽误了“听”和“思”。
因此在指导学生作笔记时应要求学生记笔记服从听讲,适时“记”;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
探究式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研究方案一、问题的提出:《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通过教学内容的“问题化”组织,将教学内容转化为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问题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与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是我们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必究之路。
现代教学教育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行动口号,新课程改革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只有教师在凸现“主动探究”教法的同时才能来引导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改进,才能真正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可持续性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共同探究尝试学习知识的乐趣。
在当今,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理论研究较多,而其中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方面的教法与学法指导的实践与研究较少,现在的教学中仍存在着学生不敢自主探究、不愿自主探究和不会自主探究的普遍现象。
为此,我们进行了初中数学“自主探索式”教与学方法的实践与研究,旨在强化学生学习经历,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面有一个突破。
二、研究的意义: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以“三个面向”和新时期的教育方针要求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让学生在体验、探究、合作交流中自主学习,以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完成新知识的构建。
其中,学生学习的能力和方法是构建新知识的核心和灵魂。
因此,在目前二期课改的背景下,探讨数学学习活动中指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尤为必要和重要。
新课程标准提倡在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结果的同时,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现行大纲中已有的“了解、理解、掌握、能(会)、熟练”等行为目标外,特别的提出了“经历、体验(感受)、探索”等过程性目标。
数学课堂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构建自己有效的数学理解场所;数学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主题:七年级上册数学综合实践课教案一、课程背景1. 七年级上册数学综合实践课是七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 通过数学综合实践课,学生可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3. 此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平行线与相交线的相关知识,理解和运用相应的定理和推论。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性质及相关定理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在实践中理解和运用平行线与相交线的相关知识,以及如何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安排1. 引入(10分钟)讲师通过实际例子引出平行线与相交线的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
2. 知识讲解与学习(30分钟)a. 讲解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性质,引导学生掌握相关概念和定理。
b. 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平行线与相交线的相关应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3. 实践操作(60分钟)a.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验证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性质。
b. 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街道道路设计、建筑物结构布局等。
4. 总结与讨论(20分钟)学生展示实践成果,共享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让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手段与评价1. 教学手段:板书、多媒体教学、实际操作工具(如尺子、直尺、量角器等)。
2.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实践成果和讨论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延伸拓展1. 学生可结合实际情况,自行寻找并解决与平行线和相交线相关的实际问题。
2. 学生可进行小组合作,设计并实际制作与平行线与相交线相关的手工制品。
七年级数学学习方法指导实践
发表时间:2013-03-14T11:26:01.030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2012-2013学年24期供稿作者:王晓彬
[导读] 因材施教,帮助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这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王晓彬四川省仁寿汪洋镇中
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使教与学有机的结合,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才能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题”。
因此,必须注意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指导。
真正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鱼”
一、数学学习方法的意念
对初中学生进行学习数学方法指导必须从七年级开始抓紧抓好,这是因为七年级年级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科目少,知识内容前,并多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所需要的学习方法简单。
进入七年级以后,科目增加。
内容扩宽,知识深化。
由于七年级年级的学生年纪较小,加之一部分学生还没有脱离教师“哺育”期,导致学生因学习不当或学习不得法而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对数学的兴趣与信心,这也是在初二阶段明显出现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
因此,从七年级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二、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的内容
1.预习方法的指导。
七年级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到什么作用,是预习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书,看不出什么问题和疑点。
在指导学学生学习预习时要求学生做到,先粗略的浏览数学术的有关章节内容,掌握本章节知识面貌。
对重要的知识的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对于难理解的问题做出标记,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
方法上先采用随课预习,在单元复习,然后进行章节复习,预习前教师先拟订教学提纲,使学生预习有的放矢。
养成预习习惯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高效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桥梁和纽带。
2.听课方法的指导。
在听课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
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1)听每节课的学习目标要求;(2)听知识的引入及知识的发生即形成过程;(3)听教师对重点难点的剖析;(4)听课堂小结,教师应坚持启发式教育,防止“填鸭式”“满堂灌”,掌握最佳的讲授时机,使学生听之有效。
思,是指学生的思维,学生不积极思维,就发挥不了其主体作用。
在思维方法指导时,应是学生注意(1)多思勤思随听随思;(2)深思,即追根溯源的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3)善思,由听和观察联想,猜想,归纳;(4)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
可以说听是思的基础和关键,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本质和核心,会思考才会学习。
记,是指学生及课堂笔记。
在学生记笔记时要求学生:(1 )记笔记应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2)记要点、记疑点、记解题思路和方法;(3)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
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
正确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就能使课堂这一数学学习的主要阵地达到较为完美的境界。
课堂学习方法指导是学法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3.课后复习巩固及作业方法的指导。
七年级学生课后往往急于完成书面作业,而忽视必要的复习巩固和记忆,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甚至抄袭,为交作业而做作业。
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科书,结合笔记所记录的重点、难点和解题的思维方式,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思想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性质、法则(记忆的方法有类比记忆、联想记忆、直观记忆等)。
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
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格式,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字迹要清晰。
指导时应交会学生:(1)如何实施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之间的互相转换(互译);(2)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3)由已知条件画出正确规范的图形,开始可有意让学生模仿,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4.小结或总结方法的指导。
从七年级开始就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学会自我总结的方法。
在具体指导时可以给出一些复习总结的方法和途径。
要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的知识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进行分类、归纳,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在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最后归纳出解题方法。
学生总结与教师总结相结合,教师总结要达到精炼和升华知识、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目的,使学生的学习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形式
1.讲授式。
包括课程式和讲座式。
课程式是在七年级新生入学时安排几次课向学生介绍学习中学数学的方法,提出数学学习常规要求,作为七年级新生数学课的入学教育。
讲座式可分专题进行,可没月搞一至二次。
如介绍怎样听课、如何记课堂笔记内容等。
2.交流式。
让学生互相交谈,介绍各自的学习方法。
可请本班、本年级或高年级的学生介绍数学学习的方法、体会和经验。
这种方式学生易于接受,气氛活跃,不求大而全,只求有一得,使交流真正起到相互学习和促进的作用。
3.辅导式。
主要是针对个别学生的指导和咨询。
对不同的学生的学习方法作不同的指导或咨询。
尤其是对后进生更应特别关注。
许多后进生由于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一般指导对他们收获甚微。
因此必须对他们采取个别重点辅导,既辅导知识又辅导学法。
因材施教,帮助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这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任务,从七年级年级开始,抓好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对今后的学习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让学生学会学习,将使之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