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黔之驴》比较阅读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78 KB
- 文档页数:1
黔之驴古诗阅读答案在语文考试中,占分最高的两大模块就是作文和阅读,往往这两点也是影响孩子能不能拿到高分的关键。
下面是xx整理的黔之驴古诗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黔之驴古诗阅读答案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悯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黔之驴》阅读题目(一):1.(1)偷看(2)渐渐(3)咬(4)逐渐或更加(2分。
答对两个给1分。
意思对即可。
)2.老虎因此而高兴,盘算着驴的本领,心想:“它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
(2分,意思对即可。
)3.(虎)益习其声,又近出(其或驴)前后,终不敢搏(之或驴)。
(3分,对1处1分。
)4.稍出近之——往来视之——又近出前后——(稍近)荡倚冲冒(4分,对1处1分。
)5.驴虽为庞然大物,却只有黔驴之技,面对聪明的老虎黔驴技穷,最终被吃掉。
(2分,运用到每个成语,意思对即可。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1)虎大骇( ) (2)觉无异能者( )(3)驴不胜怒( ) (4)计之曰( )7.用现代汉语写出“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的意思。
(2分)8.读了课文,写出文中表现黔驴之技的词语。
(2分)9.本文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虎的一系列动作,试举一例,并说说刻画了虎怎样的心理?(2分)10.本文的寓意可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解。
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任选角度(至少从两个方面)谈谈你的感受。
(4分)《黔之驴》阅读答案:6、(1)受到惊吓(2)本领(3)禁得住(4)盘算(2分,对两个得1分。
意对即可。
)7、运到之后却没有什么用途,就把它(驴)放在山脚下。
(2分)8、一鸣,一蹄。
(2分,一处1分。
)9、不设统一答案,例:(1)虎初见驴时,“蔽”“窥”勾画出虎既好奇,急于摸底,又害怕的心情。
《黔之驴》阅读答案了关于《黔之驴》原文及译和《黔之驴》,希望对于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希望对于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黔之驴》阅读答案以供大家参考!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那么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1)偷看 (2)渐渐(3)咬(4)逐渐或更加(2分。
答对两个给1分。
意思对即可。
)2.老虎因此而快乐,盘算着驴的本领,心想:“它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
(2分,意思对即可。
)3.(虎)益习其声,又近出(其或驴)前后,终不敢搏(之或驴)。
(3分,对1处1分。
)4.稍出近之——往来视之——又近出前后——(稍近)荡倚冲冒(4分,对1处1分。
)5.驴虽为庞然大物,却只有黔驴之技,面对聪明的老虎黔驴技穷,最终被吃掉。
(2分,运用到每个成语,意思对即可。
)6.解释以下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1)虎大骇 ( ) (2)觉无异能者( )(3)驴不胜怒( ) (4)计之曰 ( )7.用现代汉语写出“至那么无可用,放之山下”的意思。
(2分)8.读了,写出文中表现黔驴之技的。
(2分)9.本文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虎的一系列动作,试举一例,并说说刻画了虎怎样的心理?(2分)10.本文的寓意可从多个角度进展理解。
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任选角度(至少从两个方面)谈谈你的感受。
(4分)6、(1)受到惊吓 (2)本领 (3)禁得住 (4)盘算 (2分,对两个得1分。
意对即可。
)7、运到之后却没有什么用途,就把它(驴)放在山脚下。
(2分)8、一鸣,一蹄。
(2分,一处1分。
)9、不设统一答案,例:(1)虎初见驴时,“蔽”“窥”勾画出虎既好奇,急于摸底,又害怕的心情。
(2)“驴一鸣”,虎“骇”“遁”,进一步刻画了虎的恐惧心理。
黔之驴阅读附答案比较文言选段,回答问题。
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曾有老妪山行,见一兽如大虫,羸然跬①步而不进,若伤其足者。
妪因即之,而虎举恩者。
及归,翌日,自外掷麋鹿狐兔至于庭者,日无阙③焉。
妪登垣视之,乃前伤虎也,因为亲族具言其事,而心异之。
一旦,忽掷一死人,血肉狼藉,乃被村人凶者呵捕,云杀人。
妪具说其由,始得释缚。
乃登垣伺其虎至,而语之曰:“感则感矣,叩头大王,已后更莫抛人来也!”【注释】①跬:半步。
②媿:通“愧”,这里有谢的意思。
③阙:同“缺”,空缺。
1.理解加粗词语的含义。
莫相知稍近益狎而心异之妪具说其由2.下列加粗虚词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以为神而虎举前足以示妪B.然往来视之羸然跬步而不进C.计之曰妪因即之D.别妪而去而语之曰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则感矣,叩头大王,已后更莫抛人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这句话运用对老虎进行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两文中的描写的老虎的形象有哪些异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甲】文中“驴”和【乙】文中的“老虎”,你从它们身上分别懂得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偏指一方,一般指对方。
亲近而不庄重。
《黔之驴》《狼子野心》比较阅读答案文言文阅读(12分)(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譀,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唐]柳宗元《黔之驴》)(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
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尽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
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
乃伪睡以俟①,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乃杀而取其革。
“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②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③患耶?([清]纪昀《狼子野心》)注:俟(sì):等待。
遁逸:原指逃跑,这里有“隐藏”之意。
贻(yí):这里是“遗留”的意思。
1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4分)⑴以为神( ) ⑵技止此耳( )⑶再就枕,将寐( ) ⑷乃杀而取其革( )15、翻译下列句子。
(4分)(1)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2)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16、读了柳宗元的《黔之驴》这篇寓言,你有哪些收获?(2分)17、乙文中划线句子除了对狼表示谴责以外,还表达了什么意思?(从主人方面来理解)(2分)参考答案:14.(4分)⑴把……当作⑵同“只”,仅仅⑶睡觉⑷代词,指狼15.(4分)⑴贵州这个地方本没有驴,有一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进一头驴来。
⑵渐渐长大,也非常温驯,竟然忘记了它们是狼。
16.(2分)如:(1)对于那些貌似强大的东西,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会取得胜利;(2)人一定要有真才实学;(3)做事一定要知己知彼;(4)做事要持之以恒。
(答到两点即可)17.(2分)对主人不识狼的阴险本性表示嘲讽。
《黔之驴》中考阅读答案黔之驴柳宗元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憫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5.(3分)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或对句子的翻译有误的是A.船载以入(用船)虎见之,庞然大物也——老虎看见了驴,(发现它)是个庞然大物。
B.蔽林间窥之(偷看)稍出近之,憫然,莫相知——(老虎)悄悄走出树林,来接近它,不能互相了解。
C.益习其声(渐渐,更)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又靠近(它)前前后后地走动,但(老虎)始终不敢与它搏斗。
D.驴不胜怒,蹄之(用蹄子踢)断其喉,尽其肉,乃去——(老虎)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驴的肉,才离开。
6.(3分)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是A.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应该认识事物本质,克服畏惧,从而征服客观事物;也告诫人们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重要性。
B.第一段开头写“好事者”用船运进一头驴后,发现没有用处,就放在山下,这是行文的铺垫,为虎和驴的相见准备了条件。
C.第二段写“虎”与“驴”较量的过程和结果。
最后用“虎”的胜利说明:实力是决定成败的因素,但外形、声势更应重视。
D.本文作者采用拟人化的写法,细腻生动地刻画了外强中干、虚张声势的“驴”和知己知彼、做事谨慎的“虎”,引人入胜。
二、(6分)5.B(老虎渐渐走出树林,靠近驴,小心谨慎地,不了解驴是什么东西)(3分)6.C(曲解文意。
实力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而不是更应该重视“外形、声势”)(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18 《狼》对比阅读最新完全版(含2019年真题)《狼》对比阅读一(《狼三则》以外的篇目比较阅读)一、(8分)【2016·山东省东营卷】【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乙】苏子夜坐,有鼠方啮。
拊①床而止之,既止复作。
使童子烛之,有橐②中空。
嘐嘐聱聱③,声在橐中。
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
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吾闻有生,莫智于人。
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
乌在其为智也。
”……若有告余者曰:“……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
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④:此不一之患也。
言出于汝,而忘之耶?”……——苏轼《黠鼠赋》【注】①拊(fǔ):拍。
②橐(tuó):袋子。
③嘐嘐(jiāo)聱(áo)聱:象声词,形容鼠咬物的声音。
④虿(chài):蝎子一类的毒虫。
苏子在夜里坐着,有只老鼠在咬(东西)。
苏子拍击床板,声音就停止了,停止了又响起一次。
(苏子)命令童子拿蜡烛照床下,有一个空的箱型器具,老鼠咬东西的声音从里面发出。
童子说“啊,这只老鼠被关住就不能离开了。
”(童子)打开箱子来看里面,空空的一无所有。
(童子)举起蜡烛来搜索,箱子中有一只死老鼠,……(童子)把箱子翻过来倒出老鼠,老鼠一落地就逃走了。
就是再敏捷的人也措手不及。
苏子叹了口气说:“怪了,这是老鼠的狡猾!(老鼠)被关在箱子里,箱子是坚硬的、老鼠不能够钻透的。
黔之驴阅读附答案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来往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先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解释以下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1)虎大骇 ( ) (2)觉无异能者( )(3)驴不胜怒( ) (4)计之曰 ( )2.用现代汉语写出“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的意思。
(2分)3.读了课文,写出文中表现黔驴之技的词语。
(2分)4.本文生动形象地描述了虎的一系列动作,试举一例,并说说刻划了虎怎么的心理?(2分)5. 写出这个故事的两个成语。
6.本文的寄意可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解。
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任选角度(最少从两个方面)谈谈你的感受。
(4分)参考答案:1、(1)遭到惊吓 (2)本领 (3)禁得住 (4)盘算 (2分,对两个得1分。
意对便可。
)2、运到以后却没有甚么用处,就把它(驴)放在山脚下。
(2分)3、一鸣,一蹄。
(2分,一处1分。
)4、不设统一答案,例:(1)虎初见驴时,“蔽”“窥”勾勒出虎既好奇,急于摸底,又惧怕的心境。
(2)“驴一鸣”,虎“骇”“遁”,进一步刻划了虎的恐惧心理。
(3)“近之”、“视之”、“近出先后”直至“荡倚冲冒”,写虎一再摸索,可见虎的生性勇敢和工于心计。
(4)“跳踉大闭”、“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等语句,写出虎干脆利落,得意知足的心态。
(2分。
意对便可。
)5、庞然大物、黔驴技穷。
6.不设统一答案。
例:(1)从“驴被虎吃掉”的角度谈:讥刺那些无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2)联络作者的政治遭受谈,本文所讥刺的是当时统治团体中官高位显、恃强凌弱而又无才无德、色厉内荏的上层人物。
(3)从“虎吃掉驴”这一角度来理解本文寄意:必需以课文内容为根据,有自己的见解。
【推荐】《黔之驴》阅读附答案-精选word文档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黔之驴》阅读附答案
阅读《黔之驴》一文,完成小题。
(8 分)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
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日:“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①益习其声( ) ②稍近益押( )
③驴不胜怒( ) ④尽其肉( )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2分) ( ) A.非显者刺《于园》B.驴不胜怒,蹄之
C.遂以名楼《黄鹤楼》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小题3:寓言常借简单的故事寄予深刻的启示。
对于本文人们往往从老虎的角度
得出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能取得胜利的道埋。
如果从驴的角度分析,你会得出怎样的寓意。
(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渐渐逐渐禁得住吃完
小题2:D
小题3:贴合文本,言之有理即可。
试题分析:。
《黔之驴》阅读优选(附答案)《黔之驴》阅读优选(附答案)阅读《黔之驴》一文,达成1-5题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认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改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认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来往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解说以下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1)蔽林间窥之()(2)稍出近之()(3)认为且噬己也()(4)益习其声()2.用现代汉语写出以下句子的意思。
(2分)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3.请补出“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句中省略的词语。
(3分)4.请用原文语句在下边空格上写出老虎逐渐靠近驴的过程。
(4分)虎见之————————5.成语“黔驴技穷、江郎才尽、庞然大物”均是由这则故事中演化出来的成语,请运用三个成语,简短地归纳本文的故事内容。
(2分)参照答案1.(1)偷看(2)逐渐(3)咬(4)逐渐或更为(2分。
答对两个给1分。
意思对即可。
)2.老虎所以而快乐,筹算着驴的本事,心想:“它的本事只可是这样罢了”。
(2分,意思对即可。
)3.(虎)益习其声,又近出(其或驴)前后,终不敢搏(之或驴)。
(3分,对1处1分。
)4.稍出近之——来往视之——又近出前后——(稍近)荡倚冲冒(4分,对1处1分。
)5.驴虽为庞然大物,却只有黔驴技穷,面对聪慧的老虎江郎才尽,最后被吃掉。
(2分,运用到每个成语,意思对即可。
)6.解说以下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1)虎大骇()(2)觉无异能者()(3)驴不胜怒()(4)计之曰()7.用现代汉语写出“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的意思。
(2分)8.读了课文,写出文中表现黔驴技穷的词语。
(2分)9.本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虎的一系列动作,试举一例,并谈谈刻画了虎如何的心理?(2分)10.本文的寓意可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解。
《黔之驴》阅读精选(附答案)篇一:《黔之驴》中考阅读练习(延伸、有)《黔之驴》中考阅读练习(有拓展、有答案)(一)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4分)【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生而眇(miǎo,瞎)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
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
”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
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
”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摸)籥(yua,像笛子的管乐器),以为日也。
(节选自苏轼《日喻说》)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4分)(1)蔽林间窥之()(2)稍近益狎()(3)驴不胜怒,蹄之()(4)扪烛而得其形()2.甲乙两文中共有四个含“者”字,其中一个“者”的意思和用法与其它三个不同。
这个句子是(2分)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4分)(1)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译文:(2)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
”译文:4.老虎和眇者对陌生事物有不同的认识过程和结果。
请加以探究,说说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4分)答:(二)阅读《黔之驴》,完成8~11题。
(10分)黔之驴柳宗元黔①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所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②,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③,以为且噬④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⑤,荡倚冲冒⑥,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⑦大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注释】①黔(qián):地名。
②慭慭(yìn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黔之驴》(乙)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战国策》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以为且噬己也②技止此耳③子无敢食我也④故遂与之行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驴不胜怒,蹄之。
②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3.成语“”出自甲文,比喻仅有的一点本领也用完了。
乙文讲述了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
4.分别说说这两则寓言故事中“虎”的形象特征。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选自柳宗元《黔之驴》)(乙)生而眇(miǎo,瞎)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
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
”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
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
”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摸)籥(yuè,像笛子的管乐器),以为日也。
(节选自苏轼《日喻说》)5.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
(1)蔽林间窥之()(2)稍近益狎()(3)驴不胜怒,蹄之()(4)或告之曰()6.下面各项中“者”的意思和用法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A.有好事者船载以入B.觉无异能者C.生而眇者不识日D.问之有目者7.(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分享:《黔之驴》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现代文阅读及答案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一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加横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老虎心里对驴的两次反抗的评判分别是、。
(原句)4假如“好事者”看到了虎“尽其肉,乃去”的背影,请发挥你的想象,从下面角度任选一个,以“好事者”的口吻在横线上补出具体内容。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句子的意思: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充分表明驴虚弱本质已暴露无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4本文寓意深刻,后来由此演化出了一些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一个并仿照示例写一段话。
示例:狐假虎威,出自《战国策》,本义是说狐狸利用老虎的威力吓唬百兽,后来比喻借别人的威势吓唬或欺压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3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主要写了老虎和驴子斗智斗勇的故事,与黔地有驴无驴无关,因此首句没必要交待“黔无驴”。
B.“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生动地描写出老虎初见驴子的惊恐之状以及想了解对方的心情。
C.“稍近益狎,荡倚冲冒”说明驴不惧怕老虎,对老虎进行百般挑逗、戏弄。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黔之驴
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愁愁然,莫相知。
②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通;以为且噬已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啊,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4.下列对第①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船载以入”意思是用船运载一头驴进入黔地。
B.“以为神”意思是把它当做神奇的东西。
C.“蔽林间窥之”意思是驴躲在林间偷看。
D.“莫相知”意思是不了解驴究竟有多大本领。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以为且噬已也
6.以下是老虎认识驴的心理过程,请用自己的话填空。
最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4.C
5.认为驴子将要吞了自己。
6.敬畏志得意满。
《狼》对比阅读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一】【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止增笑耳【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
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
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
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
前树又鸣,又转奔之。
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
竖下视之,气已绝矣!【注释】①牧竖:牧童。
竖,童仆。
②跑:兽类用足扒土。
同“刨”。
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狼之并驱如故.故.令嗥B.目似瞑,意.暇甚意.甚仓皇C.狼不敢前.跑号如前.状D.相去.数十步一狼径去.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②竖下视之,气已绝矣!3、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
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
D.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
4、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参考答案:1.B 2.①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增加笑料罢了。
析《黔之驴》与《狼》的异曲同工之妙柳宗元的《黔之驴》是一则寓言故事,文中描写老虎惧驴、识驴、吃驴的动作、心理状态,给读者一定的哲理启示。
就这些方面,此文与七年级上册的专题"狼"中蒲松龄的《狼》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狼》中,作者描写了屠夫的动作、心理变化状态:首先,屠夫"投"、"复投"骨给狼,表现了其"惧"狼的心理;其次,屠夫又"顾"麦场,"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写出了屠夫此时,"大窘,恐前后受其敌",从而准备"御狼";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两只狼使阴谋诡计,打算前后攻击,出现了"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的状况。
屠夫当机立断,"暴起""劈"狼头,"毙"狼;临行,看到柴草堆后,另一只狼"洞其中",屠夫便"断其股",也"毙"了这只狼。
从屠夫的"投"至"奔""弛""持"再到"劈""毙"的动作描写,展示了屠夫从"惧"到"窘""恐"到"御狼"的心理状态。
《黔之驴》一文,则以虎的"蔽""窥""远遁"的动作描写来展示其"以为神""慭慭然""大骇"的"惧驴"心理;久而久之,虎"稍近益狎""荡倚冲冒",如此动作得出结论,"技止此耳!":识驴;最终,虎展开反击,"断其喉""尽其肉",结束了这场虎驴之争,也可以说是一场机智与愚蠢(后来成为驴的代名词)的斗争。
文言文《狼》对比阅读比较阅读《狼》一位屠夫晚归,担子里的肉已经被取走,只剩下骨头。
路上遇到两只狼,它们一直跟着他。
屠夫害怕,把骨头扔给了它们。
一只狼停下来吃骨头,但另一只狼还在追赶。
屠夫再次扔骨头,后面的狼停下来了,前面的狼又回来了。
骨头已经被吃光了,但是两只狼还是并排奔跑。
屠夫非常为难,担心被前后夹击。
他看到野外有一个麦场,场主在里面堆了一堆柴火,形成了一个小山丘。
屠夫跑到山丘下面,松开担子拿出刀来。
狼不敢靠近,只是眼神凶狠地对视着他。
不久,一只狼离开了,另一只狼坐在那里。
它的眼睛似乎闭上了,非常放松。
屠夫突然起身,用刀砍了它的头,然后再砍了几刀。
他正准备离开时,发现柴堆后面有一只狼躲在里面,准备从后面攻击他。
那只狼已经半身进去,只露出尾巴。
屠夫从后面砍断了它的腿,也杀了它。
他明白前面的狼是假装睡觉,诱骗他的敌人。
狼也很聪明,但最终两只狼都被杀死了。
这个故事让人不禁笑了起来。
1、C。
狼不敢前和跑号如前状的意思相同,都是形容狼在追逐时的状态。
2、①禽兽变幻莫测,欺骗多端,却只是增加了笑料。
②他们从树上看下去,发现狼已经死了。
3、A。
乙文中的母狼体现了伟大的母爱,而甲文则主要表现了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
二】甲】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只是增加笑料而已。
乙】有一个富人家养了两只小狼,和家犬混在一起,它们也和犬相处得很好。
它们长大了,也变得比较温顺,甚至忘记了自己是狼。
有一天,主人在午睡,听到群犬发出怒声,惊醒了过来,四周看不到任何人。
再次躺下,准备继续睡觉,犬又开始发出声音。
于是他假装睡着等待,结果两只狼趁他不注意,咬住了他的喉咙,但被犬阻止了。
然后他们杀了犬并取下它的皮。
这件事情是从侄子XXX那里听来的:“狼子野心,不可信啊!”但是狼的野心只是逃避而已。
阳光明媚,但是心怀鬼胎,这不仅仅是野心的问题。
野兽不值得一提,这个人又能得到什么呢?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1)目似瞑:闭着眼睛2)眈眈相向:凶恶的眼神对视3)将啮其喉:咬住它的喉咙4)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这个人为什么要自寻烦恼呢?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第11-13题。
(共8分)
【选段一】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选段二】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怒。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⑴其一犬坐于前犬:
⑵以为且噬己也,甚怒怒: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2分)
⑴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译文:
⑵益狎,荡倚冲冒。
译文:
13.整体看这两则材料,我们得知:屠户之所以没有被贪婪、狡诈、凶狠的狼吃掉,是因为他:⑴,⑵;黔之驴之所以避免不了悲剧命运,是因为它:⑶,
⑷。
这充分说明了认清形势的重要性。
(4分)
参考答案:
11.答案:⑴像狗一样。
⑵恐惧。
评分:2分。
每小题1分。
12.答案:⑴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⑵(老虎)态度更加随便,碰擦闯荡、冲撞冒犯它。
评分:共2分。
每小题1分。
其中,第1小题关键词“而”“并”译对,句子基本意思对即可;第2小题关键词“狎”“荡倚冲冒”译对,句子基本意思对即可。
13.答案要点:⑴及时丢掉幻想,早下抵抗决心;⑵勇敢机智。
(或:果断地杀死两狼。
)
⑶过早暴露自己;⑷和老虎相处久,让它熟悉了自己。
(或:无异能。
)
评分:4分,每空1分。
原因三条,答对其中两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