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的生活化
- 格式:docx
- 大小:15.99 KB
- 文档页数:1
艺术源于生活,美术与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把美术课程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近年来,笔者在教学中实施生活化的美术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美术,并把所学的美术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真正让美术这门课程成为学生喜爱的学科。
一、课程内容的生活化1.课程内容与特殊事件相联系小学美术的课程内容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把教材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如传统佳节、学校运动会、春游、社会实践等,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当时的情景,同学之间交流感受。
当学生迫不及待想要倾诉自己的欢乐时,教师引导他们把当时的情景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这样,学生美术创作的愿望就很强烈,情感自然也随着笔尖流淌在画面上。
2.课程内容与生活中常见的材料相联系废旧材料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大多数成了垃圾,还会污染环境。
在美术教学中,如果能够变废为宝,把这些废旧材料变成美术教学活动中的材料,不但能够使美术生活化教学落到实处,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寻找可利用的废旧材料,巧妙构思,合理创造,根据废旧材料的属性与特点巧借造型,发挥想象,或绘画或装饰,或折叠或剪贴,把废旧材料回收再创造,将一件件艺术品呈现在大家面前。
这样的教学真正体现了生活化教学的精髓,让学生潜移默化地认识到生活中处处可以发现美、创造美。
3.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联系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生活占据了大部分时间。
将小学美术与其他学科相联系,这样就可以通过美术学习巩固这些学科的相关知识,使美术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融合;也可以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和视角充实美术教材的内容,从而让美术教学事半功倍,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体验美术学习的生活感受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能够加深学生对生活的认识,感受生活的情感。
鉴于小学美术学科的特点,美术教师要把生动活泼的生活场景在美术课堂上展示出来,让学生体验生活感受和学习中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
关于生活化视角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探微一、前言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美术教学更是构建其审美情感、想象力、创造力的基石。
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传统的课堂模式、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脱节、学习乏味等。
本文试从生活化视角出发,就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进行探微,为小学美术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力量。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呈现1. 打破传统教学桎梏小学美术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纸上谈兵,而是应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捕捉素材,将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融入到美术教学当中,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2. 创设艺术情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实践活动、参观画展、举办美术作品展等形式,创设多样性的艺术情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艺术启发和文化学习的机会。
通过多元的艺术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学生创作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3. 结合社会现实小学美术教学应该通过结合社会现实,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发现美的力量,让学生通过美术创作表达对社会的思考和情感体验。
可以通过展示社会现实中的艺术作品、进行社会公益美术创作等方式,将美术教学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生活化设计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在生活化视角下,教师可以设计丰富多彩的观察活动,如户外写生、城市风景、校园风物等,引导学生真实观察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和糖,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2. 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师生互动、小组合作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性的完成作品。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在美术创作中体验无限的乐趣。
3. 多媒体融合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绘画、影像处理等,教师可以将多媒体融入美术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升教学效果。
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探讨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是指将美术课程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中,通过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运用美术知识和技能进行创作和表达。
在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跨学科学习、跨文化交流和创新设计等方面的核心素养。
本文将从美术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跨文化交流能力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核心素养。
通过生活化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和体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达方式和审美观念,培养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与欣赏。
在学习剪纸时,学生可以了解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的起源和发展,通过互相交流自己的文化背景和艺术创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创新设计能力成为一个重要的核心素养。
通过生活化教学,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艺术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在学习手工制作时,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思考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运用美术知识和技巧进行创造和设计,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设计水平和能力。
在实施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注意课程设置和内容选择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兴趣特点,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主题和内容进行教学,使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和具体。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
通过采用实地观察、实物模型制作、实地考察等方法,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美术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
要注重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的培养。
通过小组合作和互动交流的方式,让学生互相借鉴和启发,共同完成艺术作品的创作和表达,培养他们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生活化的策略美术教育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传统的美术教育普遍存在着内容枯燥、缺乏生活化、难以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
为了让小学美术教育更加生活化,需要采取一些策略,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愉悦地感受生活、创造生活、享受生活。
一、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要让小学美术教育更加生活化,首先需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
传统的美术教育大多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技能,很少有机会参与实际的创作和实践操作。
而生活化的美术教育应该是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艺术创作主题,鼓励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悟,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美术知识,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
二、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生活化的美术教育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美术作品是学生情感的抒发和表达,而情感是美术教育的灵魂所在。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鼓励学生通过画画、制作手工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主题,使学生在创作中可以更好地抒发情感、体验生活,增加与生活的亲近感和感受力。
三、多元化的教学内容生活化的美术教育要求教学内容更加多元化,使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感受到来自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美术作品。
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世界各地的著名美术作品、以及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艺术作品,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同时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四、融入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为了使美术教育更加生活化,教师可以将一些生活化的教学活动融入到教学中,增加学生对美术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可以组织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环境中,进行素描写生、场景写生等活动,使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和表达生活中的美。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美术作品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关怀,使学生在创作中不仅可以感受到生活、表达生活,还可以通过艺术作品来传播对生活的热情、对自然的热爱。
第1篇摘要:本文从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背景、意义、实施策略和案例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通过分析生活化教学的特点,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提出了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以期为小学美术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美术教学越来越注重与生活的联系,提倡将生活元素融入美术教学。
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策略,以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二、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背景与意义1. 背景(1)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科间的融合,倡导生活化、情境化的教学。
美术教学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2)学生发展的需求。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生活充满好奇心。
生活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意义(1)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生活化教学将美术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美、发现美,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生活化教学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美术作品。
(3)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生活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三、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1. 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1)结合教材内容,挖掘生活中的美术元素。
例如,在教授《家乡的景色》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自然风光、建筑特色等,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生活化教学资源。
例如,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展示生活中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感受美术的魅力。
2. 培养学生的生活观察力(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察校园、家庭等环境,发现生活中的美术元素。
(2)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等场所,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生活观察力。
3. 鼓励学生创新实践(1)开展美术创作比赛。
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研究【摘要】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美术教学提供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最大可能,因此,在教学应把生活世界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学习美术,感悟生活。
【关键词】小学美术;生活化;学生众所周知,艺术均来自生活现实。
雕塑家罗丹说:“对于我们来说,自然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如何以生活为中心开展美术课堂教学,发现生活中的美,有效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值得广大教师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话题。
本文针对生活化美术教学着重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
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
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
新课改的《美术课程标准解读》中明确指出:“我们在中小学进行的美术教育只是一种国民教育,我们的教育对象中绝大多数人目前不可能将主要精力放在美术上,将来也不一定以美术专业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
我们对学生所实施的不是专业美术教育,而应该是生活美术教育。
”然而以往美术教育在以下几个方面不适应素质教育:课程的综合性与多样性不足;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对小学生所实施的不是专业美术教育,而是生活美术教育。
我们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对学生未来生活有帮助的,有利于他们身心发展的。
在教学中要更多地从教育的角度来认识美术课程,而不是从美术的角度来看待美术教育。
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更多地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组织课程内容,才会淡化学科中心,才会关注课程的综合性和多样性,才会努力将美术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会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所以,开展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研究是一个十分必要的课题。
小学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美术课是小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通过美术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提升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过于注重技法和作品的完成,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生活经验。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潜能,教师在美术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生活化教学策略的使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以期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美术教学工作。
一、通过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创作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事物来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在教学静物写生时,可以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或者水果蔬菜作为写生对象,让学生在写生的过程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他们对绘画的兴趣。
在彩绘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取家庭生活中的场景或者人物作为创作素材,让学生体验到创作是生活的延伸,使学生的作品更具有生活化的特点。
二、激发学生的创意想象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启发性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创意想象力。
在素描教学中,可以利用抽象线条训练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根据线条的抽象形状来发挥自己的创意,画出自己脑海中的形象。
在色彩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情境,让学生根据情境来选择和运用色彩,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和表现能力。
三、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美术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实践和体验。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进行教学设计,比如通过亲子活动让学生在家中和家人一起制作手工艺品,或者通过校园环境进行写生创作等。
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术的魅力,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喜爱和兴趣。
四、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可以通过讲解名家名作、举办画展、观赏艺术作品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通过赏析名作,让学生学会用艺术的眼光来观察和理解生活中的美好,从而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
五、开展手工制作活动手工制作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在美术课上引入一些手工制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美术的乐趣。
小学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美术课程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生活化教学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美术知识,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生活化教学策略,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创设一种逼真、具体、生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
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现实生活中的艺术作品,或者组织学生参观文化艺术展览,让学生感受到美术与生活的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创作,通过身临其境的情景,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想象和创造能力。
二、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是指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置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实践。
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创造性的任务,如设计海报、制作手工艺品等,让学生从实践中发展自己的美术技巧和创造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和特长,开展一些个性化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
三、艺术创造教学法艺术创造教学法是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实践,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艺术活动。
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些艺术作品,解释其中的创作思路和技巧,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实践。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提高美术技巧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和思维能力。
四、游戏化教学法游戏化教学法是通过游戏元素的引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色彩配对游戏、线条追踪游戏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实践美术知识。
教师还可以利用故事情节、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表达美术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生活化教学策略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价值与策略研究美术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是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生活化教学”则是指以生活为载体,以生活为内容,以生活为教材,以生活为背景,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
生活化教学与美术教学的结合,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本文将围绕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价值和策略展开研究。
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生活化教学能够使美术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和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生活化教学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创造性的想象,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促进学生对生活的积极认知和理解。
3. 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生活化教学注重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培养,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情趣。
4. 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生活化教学将美术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美术知识更加具有实用性,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5. 增进师生情感沟通通过生活化教学,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1. 选材有特色在生活化教学中,选材是关键。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需求,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题材作为美术教学内容,如家居用品、食物、街景等,必须使学生认识到艺术不仅存在于自然和人文环境之中,更存在于日常的生活之中。
2. 进行实地教学实地教学是生活化教学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内外进行实地写生或创作,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热情。
3. 联系生活进行教学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常可根据不同的生活场景设计不同的美术教学内容,如街头、家里、学校等。
小学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学美术课堂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认识、体验、欣赏和创造艺术的平台。
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往往以学习技法和模仿作品为主,缺乏对学生生活情境和个体感知的关注,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动力和兴趣。
如何将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生活化是当前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也在不断改变。
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需要通过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艺术创作。
通过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更加主动、积极和富有创造性。
小学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探索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为小学美术教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策略,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
1.2 问题提出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生活化教学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一些老师可能存在着如何有效地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困惑。
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有效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美术知识,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和艺术素养?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探索出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生在美术课堂上获得更加丰富和有意义的学习体验,为他们的美术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生活化教学策略的重要性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生活化教学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在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兴趣的情况下,学生更容易产生认同感和投入感,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生活化教学策略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新理念下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初探摘要“生活即教育”,我们的美术教学应构建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让美术与生活沟通起来,营造广阔的美术教学空间。
发展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审美能力,提高生活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引导学生体验生活,认识人的生存状态及人的生命价值。
关键词美术教学价值体验生活一、新课程理念下我们的美术教学一直也在不断创新这也使得美术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素质人才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日,基础美术教育以形象的可塑性、动手操作性、非语言的物质造型性以及对形象感受力、记忆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及创造力进行培养和提高、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大作用。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着脱离学生生活与经验的现象。
这种现象尤其反映在一些学校等各类部门组织的比赛作品之中。
学生没有展现自己的生活情趣,没有实际生活依托,表现的都是空洞的、呆板的内容。
有时甚至是一种程式化的表现。
学生对美术的学习越来越不知道需要表现什么,应该表现什么和如何表现。
因此,学生渐渐失去了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如此严重影响了学生个体美术学习的健康发展。
基于此种原因,本文立求美术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探讨美术教育生活化的方法,指导美术教学。
二、探讨美术教学生活化的方向(一)美术教学的生活化以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如果我们把基础教育中的美术活动当作专业的技术教育,就会偏离儿童美术教育的宗旨。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应该把儿童的视野局限在课本上及课堂里,而是要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整合儿童生活经验,组织趣味美术活动,有意识地拓展他们的视野,发展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化的美术教学能使儿童的美术欣赏能力、创造能力都得到培养和提高,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二)美术教学的生活化要充分利用身边的生活资源首先我们要鼓励学生寻找生活题材,做生活的有心人。
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例谈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一切艺术皆来源于生活。
因此生活自然是美术教育的起点,也是美术教育的归宿。
美术教学生活化就是将“美的本身”还原为“生活的本身”进行教学。
美术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美术课程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应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技能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因此,教师必须珍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引导儿童在生活中观察、体验、感悟,从而学会运用美术,提高学生的美术基本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何才能使美术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呢?一、内容生活化教材是引领教学的指挥棒。
小学美术课教学要做到生活化,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再从课堂走向生活。
浙江人美版的小学美术教材在贴近儿童生活方面有明显的特点。
整套教材都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按照儿童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家乡(社区)生活,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
每学期刚拿到美术书,笔者都让学生从头到尾先翻阅一遍,说说这学期的学习内容有哪些和自己的生活有关,需要提前让学生留心观察。
于是身边的一草一木、人文趣事、星星月亮、蝴蝶蜻蜓、小猫小狗、自己的爸爸妈妈、伙伴、老师……都成为学生热衷观察的对象,学生渐渐地养成了善于观察的习惯,再加上课前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学生形成了正确的观察方法,渐渐学会了用艺术的眼光去观察事物、认识事物,发现了生活中处处都有美,为学生的创造、表现奠定了基础。
例如,在教学“春天来了”一课时,课前笔者让学生去仔细观察一下身边的景物,思考一个问题:从哪里看出春天来了?上课时,以一首轻松愉快的歌曲《春天在哪里》导入,学生将这几天观察到的情景一一描述。
让学生在讲、听、议中,体验到春天就在身边。
这样,通过从生活到课堂,将教材内容与儿童现实生活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情境生活化教学情境生活化也是一种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在美术课上根据教学目标,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创设一种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特点的环境和条件,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吸引学生身心参与,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活动中来。
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价值与策略研究一、引言美术是小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而且还可以提升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目前在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中,往往存在着脱离生活、缺乏实践的问题,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和理解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而缺乏对生活的感知和理解。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价值与策略,以期能够为小学美术教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和价值1.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观察和理解生活中的美,激发他们的审美情感,提高他们对美的敏感度和感知能力。
通过观察和描绘生活中的事物,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美的存在,而且还可以培养出对于美的欣赏和表达的能力。
生活化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在观察和描绘之中发现新的美和新的灵感,从而培养出艺术创作的兴趣和能力。
2. 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生活化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可以找到美的存在,而美术教学正是通过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来启发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让他们学会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感受,并且通过手的表达来呈现出自己的所见所感。
这种观察和表达的能力不仅对于美术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学生的其他学科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3. 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生活化教学可以增加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更加热爱美术、享受美术。
相比于枯燥的理论知识和抽象的绘画技法,通过生活中的实物和情景让学生亲身感受美术的魅力,会让他们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持续的动力,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美术学习中去。
1. 培养教师的生活化意识教师需要树立生活化的意识,认识到生活是美术教学的灵感来源,教学的过程是生活的延伸。
教师需要注重观察生活,留心生活中的美,从而可以将生活中的美和感知带入到课堂教学中去,让学生从简单的线条、色彩等美术元素中发现生活的美,感受到生活中的美。
生活化视界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探究在生活化视界下,小学美术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创作能力和艺术素养为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从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评价策略三个方面探究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
首先,小学美术的教学目标应当明确。
生活化视界下的小学美术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为目标,使学生能够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中蕴含的艺术语言和情感。
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激发他们对艺术创作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最后,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让他们了解和尊重不同的艺术文化,培养他们的审美素养和文化素养。
其次,小学美术的教学策略应多样化和灵活性。
在生活化视界下,教师可以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如通过游戏、音乐、绘本等形式来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启发性教学,通过提问和让学生参与讨论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性的活动,如实地考察、实验等,让学生亲自参与艺术创作,感受艺术的乐趣和魅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学习资源。
最后,小学美术的评价策略应多样化和综合性。
在生活化视界下,评价应注重学生的过程和结果,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作品完成情况、表达能力等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让学生从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艺术能力。
此外,教师还应注重评价的综合性,将学生的艺术成绩与他们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综合起来考虑,做出全面的评价。
总之,生活化视界下的小学美术教学策略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创作能力和艺术素养。
教学目标应明确,教学策略应多样化和灵活性,评价策略应多样化和综合性。
通过合理运用这些策略,相信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美术学习效果。
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美术学科中的应用我们都知道,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是一切创造活动的基础。
生活与美术是分不开的,我们把生活比作“土壤”,美术比作“植物”,离开了土壤植物又怎么能“无土栽培”呢?我们的教学,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画成的作品是同一模式的,在长期的训练后,学生的个性被抹杀,创造力被压制,美术作品与生活脱离。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针对所教的班级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经过这一段时间来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也有了一些收获。
一、美术课堂上的“生活化”(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兴趣创设情境是生活化美术教学的前提和条件,其目的是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生活与美术的关系,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我在课堂中精心设计生活情境的创设,调动多种教学手段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创设生活情境采用的方法有讲故事、做游戏、唱儿歌、表演、变魔术等。
让学生在生活情境的创设中真正体验到“在玩中学”的乐趣。
例如我在上《大海上的船》一课时,在课前精心设计绘制了一幅大海的淡彩画,并设置了小机关把一个小岛藏在画的后面,授课时用小美人鱼的故事引出小岛,当我“变”出小岛时,孩子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这个惊喜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让课堂教学达到了一个高潮。
(二)浓缩生活场景,设计环节这是行之有效的开展生活化美术教学方法之一,能培养学生交流能力、实践能力、审美能力。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态度都有积极的意义。
例如《别致的小花瓶》的活动体验部分,我设计这样的活动内容:a.布置拍卖会。
b.“拍卖花瓶”,请一些同学上台推销“产品”(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花瓶)。
c.“买花瓶”,学生互相欣赏评价作品。
d.评出最佳设计师。
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在特定的生活场景中,让学生体会不同的生活片段,并在活动中参与了组织、评价,培养了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与实践能力。
(三)课外延伸,拓展思维这一方法是指在课堂教学后鼓励学生寻找课堂与生活的联系点,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一、引言美术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其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想象力都有着重要作用。
而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实际生活中,使他们对美术有更深入的理解和体验,也是美术教师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的运用。
二、生活化教学的理论依据生活化教学是指将教学内容和形式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生活化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将课堂变成活动空间,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参与观察、思考、创作和表现,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三、生活化教学策略的运用1.关注学生的兴趣与需求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可以通过开展问卷调查、设置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
例如,了解到学生对动物感兴趣,可以设计以动物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2.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观察和思考。
例如,在户外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观察周围的景物,如花草植物、建筑物等,并引导学生用手绘、素描等方式记录所见。
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结合生活实践,加强实践操作美术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就需要加强实践操作。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设计一些实践性的活动,如制作手工艺品、绘制明信片等。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
4.引导学生表达情感和观点美术是一种表达情感和观点的方式,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美术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可以通过观看名画、欣赏优秀美术作品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到艺术家们是如何运用色彩、构图、线条等要素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的,并鼓励学生在创作中展示自己的想法。
关于生活化视角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探微小学生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综合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融入生活,将生活与美术相结合,成为了现今美术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以生活为基础,运用生活中的教材和题材,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下面将从生活化视角下的小学美术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一、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设计在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中,应该注重融入生活元素,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素材。
这一点对于小学生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和热情。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生活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去观察和记录生活中的美好,从而在实际中体验到美术的魅力。
1. 创设生活情境针对不同的年级和季节,教师可以在教室内外创设不同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知生活中的美好。
比如在秋天可以组织学生去采集落叶,然后用这些落叶进行创作;在春天可以到户外写生,观察自然界的万物复苏。
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和自发地参与到美术创作中。
2. 教材与生活的联系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注意选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教材。
可以以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家乡景物等内容作为教学素材,让学生真正融入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也可以通过生活中的日常用品、食物等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观察中获取灵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二、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对于小学美术教学的成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1. 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以启发性问题和情境负责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生活化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去观察和思考,从而在实践中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
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艺术作品,然后发现其中的美术要素和技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 实践性教学美术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实践性教学的方法。
生活化视角下的小学美术教学探究导语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小学阶段,通过美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表达力等综合素质。
本文从生活化视角出发,探讨了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性、目标、内容和方法,旨在提升小学美术教学的实效性和生活化特点。
小学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生活化视角下,小学美术教学的目标可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 培养观察力和感知力: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各种事物的观察力和感知力,提高学生对细节的敏感度,培养学生的观察美、发现美的能力。
2. 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美术教学,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学生形成独特的审美标准和艺术创作风格。
3. 培养表达力和沟通能力:通过美术教学,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使学生能够通过艺术作品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在生活化视角下,小学美术教学的内容可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结合学生的日常经验和感受,选择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和场景作为教学内容。
例如:1. 生活中的自然景观: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身边的自然景观,如花草、树木、河流等,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通过选择这些生活化的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美术知识,促进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艺术表达能力的提升。
在生活化视角下,小学美术教学可以采用一些生动有趣、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1. 观察实践法: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观察实践机会,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描绘具体事物,从实践中感知美并通过实际操作提高技能。
3.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活动和团体作品创作,帮助学生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合作共同完成一件艺术作品。
4.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音视频等多种表达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生活化视角下的小学美术教学旨在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美术学习相结合,通过观察、想象和表达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提高美术教学的实效性和生活化特点。
精心整理
小学美术教学的生活化
感受,比较主观。
教师不能把自己眼中观察到的强加在孩子的身上。
教师应该试着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孩子的世界,感受他们的体验,读懂孩子的创造,与他们产生共鸣。
注重实践生活──在生活中体验美的存在。
实践是认知的基础,是体验性学习的基本方式。
体验性学习就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从而获得感知认识,完成对客体的认知。
可让学生通过调查活动,接触社会,初步探索有关“美术”的知识,进而深化为获得搜集、整理、归纳、分析信息的方法。
应让学生明白,知识本身源自于生活,只有在生活中不断地探索,我们思维的能力才会不断提高。
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我们在生活·应用,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