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严重精神障碍方案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11
严重精神障碍方案____字一、背景介绍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随着社会压力的持续加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以及信息时代的迅猛冲击,严重精神障碍的发病率呈现出不断攀升的趋势。
此类疾病深刻影响着患者的思维、情感及行为模式,不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也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构成了潜在威胁。
因此,制定并实施一套科学、合理、高效的严重精神障碍应对方案,已成为当前社会亟需解决的重要议题。
二、目标与原则(一)目标1. 致力于提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社会功能的全面恢复。
2. 缩短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等待时间,确保患者能够及时获得有效治疗。
3. 强化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支持体系,完善康复服务网络。
(二)原则1. 全面性原则:整合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领域知识,构建全方位的治疗与康复框架。
2. 个体化原则: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与个性化需求,量身定制治疗方案。
3. 综合管理原则:建立健全的医疗与社会服务网络,实现治疗、康复、社会保障等多维度的综合管理。
4. 社会参与原则:鼓励社区、家庭及患者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形成强大的社会支持合力。
三、主要措施1. 深化宣传与教育力度,提升公众对严重精神障碍的认知与理解。
(1)广泛开展防治知识宣传活动,提高社会整体的认知水平。
(2)加强学校、企事业单位的专项教育,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
(3)定期举办研讨会、讲座等活动,促进专业知识的交流与传播。
2. 加强早期识别与干预能力,缩短患者治疗等待时间。
(1)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其识别与初步干预能力。
(2)建立健全筛查机制,对高风险人群实施定期监测与评估。
(3)推广使用临床评估工具,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与时效性。
3. 构建完善的治疗体系,确保患者获得高质量治疗。
(1)建立区域性诊疗中心,集中优质医疗资源。
(2)制定统一的治疗规范与操作流程,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
(3)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实现药物、心理、康复等多种治疗手段的有机结合。
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8年版)严重精神障碍是指精神疾病症状严重,导致患者社会适应等功能严重损害、对自身健康状况或者客观现实不能完整认识,或者不能处理自身事务的精神障碍。
为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发现、治疗、管理、服务,促进患者康复、回归社会,充分发挥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精神卫生防治技术管理机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含精神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精神/心理科,下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工作中的作用,明确各自职责、任务和工作流程,提高防治效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的相关要求,制定本工作规范。
本规范的服务对象为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等六种严重精神障碍的确诊患者。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三十条第二款第二项情形并经诊断、病情评估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不限于上述六种疾病。
1.机构、职责及保障条件1.1 精神卫生工作领导与协调制度县级以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主动配合当地人民政府建立精神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或部门协调工作机制,每年至少召开2次例会,研究制定辖区精神卫生政策和相关制度,统筹协调解决综合管理、救治救助、人才培养、机构运行、保障等问题,负责组织辖区精神卫生工作的开展与督导。
探索建立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社区康复机构、社会组织和家庭相互支持的精神康复服务模式,完善医院康复和社区康复相衔接的服务机制。
结合辖区实际建立“对口帮扶”等工作制度,在辖区组织开展精神卫生科普宣传、患者诊断复核、病情评估、调整治疗方案等。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主动与同级政法部门协调,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服药率纳入当地平安建设的考核指标,提高患者救治管理水平。
县级及乡镇(街道)卫生健康部门要与政法、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残联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定期交换患者相关信息。
严重精神障碍实施方案严重精神障碍实施方案旨在提供精神障碍患者的全面护理和支持,以便他们能够获得最佳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个1200字的严重精神障碍实施方案的示例:一、背景严重精神障碍是一种严重影响个体心理和行为功能的疾病,如精神分裂症、重度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等。
这些疾病会对患者的生活和社交功能产生严重影响,需要全面的护理和治疗方案。
二、目标1. 提供个体化的全面护理,以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的症状和提高其生活质量。
2. 支持患者与家人的沟通和理解,以便建立稳定的互动关系。
3. 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对精神障碍的认知和理解,并减少对患者的歧视和偏见。
4. 促进患者的康复,使他们能够重返社会并积极参与社区生活。
三、实施措施1. 个体化护理计划a. 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症状评估、功能评估和生活环境评估,以便为他们制定合适的护理计划。
b. 设计并实施个体化的治疗计划,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等。
c. 提供持续的监测和评估,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护理计划。
2. 家人支持a. 提供家属培训和咨询服务,增强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b. 组织家庭教育和支持团体,促进互动和信息交流。
c. 定期与家人进行沟通,评估家庭支持的效果和需求。
3. 社会认知和宣传a. 开展公众教育活动,提高社会对精神障碍的认知和理解。
b. 向媒体和公众传达积极的精神健康信息,减少歧视和偏见。
c. 加强与社区组织和机构的合作,推动精神健康意识的普及。
4. 康复和重返社会a. 设计并实施康复计划,包括职业康复、社交技能训练和生活技能培训等。
b. 提供社区资源和支持,以帮助患者逐步重返社会并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c. 定期评估康复进展和需求,调整康复计划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四、资源和支持1. 提供专业的医疗团队,包括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和社会工作者等。
2. 制定并提供相关的教育和培训课程,以提高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者的专业水平。
3. 建立合作机制,与社区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共同提供精神障碍患者的支持和服务。
严重精神障碍实施方案严重精神障碍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的疾病。
为了帮助患者重返社会,提高其生活质量,需要制定一套全面的严重精神障碍实施方案。
该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医疗治疗:患者首先需要接受专业的医学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可以通过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等来帮助患者控制病情。
心理治疗可以采用个体心理治疗、家庭治疗、群体治疗等方式,帮助患者调节情绪、改善人际关系及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2. 康复训练:在医疗治疗的基础上,需要加强康复训练,以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
康复训练可以包括职业康复、社交能力训练、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等。
通过这些训练,帮助患者提高自理能力、学习适应社会生活技能,最终实现社会融入。
3. 社会支持:为了保障患者的康复过程顺利进行,需要提供全面的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可以包括提供就业机会、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建立患者康复之家等。
通过这些支持,患者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关心,提高康复的成功率。
4. 家庭教育:患者的康复与家庭的支持密不可分。
因此,需要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提高患者家庭对疾病的认知和理解,提供正确的照护和支持,帮助患者更好地融入家庭和社会。
5. 社会宣传:为促进社会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理解和关心,需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教育。
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向公众普及相关知识,消除对精神障碍的误解和歧视,促进社会对患者的支持。
总之,严重精神障碍实施方案应该是一套多领域、多角度的综合方案。
通过医疗治疗、康复训练、社会支持、家庭教育和社会宣传等措施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同时,也需要政府、医疗机构、社会组织等多方合作,共同推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工作。
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2018年版)严重精神障碍是指精神疾病症状严重,导致患者社会适应等功能严重损害、对自身健康状况或者客观现实不能完整认识,或者不能处理自身事务的精神障碍。
为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发现、治疗、管理、服务,促进患者康复、回归社会,充分发挥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精神卫生防治技术管理机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含精神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精神/心理科,下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工作中的作用,明确各自职责、任务和工作流程,提高防治效果,根据《中华人民国精神卫生法》《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的相关要求,制定本工作规。
本规的服务对象为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等六种严重精神障碍的确诊患者。
符合《中华人民国精神卫生法》第三十条第二款第二项情形并经诊断、病情评估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不限于上述六种疾病。
1.机构、职责及保障条件1.1 精神卫生工作领导与协调制度县级以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主动配合当地人民政府建立精神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或部门协调工作机制,每年至少召开2次例会,研究制定辖区精神卫生政策和相关制度,统筹协调解决综合管理、救治救助、人才培养、机构运行、保障等问题,负责组织辖区精神卫生工作的开展与督导。
探索建立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社区康复机构、社会组织和家庭相互支持的精神康复服务模式,完善医院康复和社区康复相衔接的服务机制。
结合辖区实际建立“对口帮扶”等工作制度,在辖区组织开展精神卫生科普宣传、患者诊断复核、病情评估、调整治疗方案等。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主动与同级政法部门协调,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管理率、服药率纳入当地平安建设的考核指标,提高患者救治管理水平。
县级及乡镇(街道)卫生健康部门要与政法、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残联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定期交换患者相关信息。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工作实施方案范文哎呀,这可是个大问题啊!咱们得想个办法,让那些精神病患者也能顺利地融入社会,找到工作,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咋办呢?别着急,听我慢慢道来。
我们要明确一点,精神病患者并不是一无是处的。
他们只是在某方面出现了问题,需要我们的理解和帮助。
所以,我们不能把他们当回事,更不能歧视他们。
咱们要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们知道,他们也是可以做好工作的。
接下来,我们要制定一个详细的实施方案。
这个方案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训和教育为了让精神病患者能够胜任工作,我们要对他们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教育。
这个过程要循序渐进,从简单的技能开始学起,逐渐提高难度。
我们还要教给他们一些与人沟通、处理压力的方法,让他们能够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心态。
2. 心理辅导精神病患者在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情绪波动、人际关系等。
这时候,我们要给他们提供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调整心态,解决问题。
我们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定期进行心理评估,确保他们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3. 就业指导为了让精神病患者更好地找到工作,我们要给他们提供就业指导。
这个过程包括了解市场需求、制定职业规划、提高求职技巧等。
我们还要利用各种渠道,为他们推荐合适的工作机会,让他们能够顺利地进入职场。
4. 社会支持精神病患者的家庭和社会都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
家庭要给予关爱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温暖;社会要消除歧视,为他们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地融入社会,过上幸福的生活。
实施这个方案还需要很多具体的措施。
比如,我们可以成立专门的工作培训机构,邀请专业人士为精神病患者授课;我们还可以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平台,让雇主了解精神病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他们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工作环境。
让精神病患者顺利地工作,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问题。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充满阳光的未来吧!。
严重精神障碍方案严重精神障碍是一种严重影响个人心理和社会功能的精神疾病。
包括精神分裂症、情感性障碍、焦虑障碍等。
对于这些疾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个针对严重精神障碍的综合治疗方案,供参考。
一、综合评估和诊断1.全面了解患者个人和家族病史,包括精神疾病、职业史、社交史等方面的信息。
2.进行临床观察,包括精神状况、行为表现、情绪状态等方面的评估。
3.进行心理测评和认知功能评估,以了解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智力状况。
4.进行传统医学检查,包括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方面的检查,以排除其他病因可能。
二、药物治疗1.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疾病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包括氯丙嗪、奋乃静等。
2.药物治疗的剂量要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3.药物治疗需要定期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
三、心理治疗1.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不良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提高应对能力。
2.心理动力治疗:通过探究患者的内心体验,帮助患者理解和解决心理冲突。
3.支持性治疗:提供情感支持和关怀,帮助患者面对挑战和困难。
四、社会支持和康复1.建立康复计划,包括社交技能训练、职业培训和家庭支持等。
2.提供社会资源,如社会保障、住房和就业支持等。
3.家庭成员的参与和支持,促进患者康复和社会融入。
五、特殊治疗1.对于自杀倾向较高的患者,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2.对于伴有药物滥用的患者,需要进行戒毒治疗和康复。
六、定期复诊和追踪1.制定定期复诊计划,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2.建立长期的追踪机制,保证患者持续稳定的康复。
综上所述,严重精神障碍疾病的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社会支持和康复等。
其中,个体化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是核心。
通过综合的治疗方案,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此外,建立长期的复诊和追踪机制,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康复效果。
仲卫字【2018】8号关于印发大仲村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政府综治办、各村委会、院各科室、各卫生室:为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方案》以及相关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为确保我镇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项目顺利开展,逐步建立综合预防和控制重性精神病患者危险行为的有效机制。
根据卫生部《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办法》和《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技术指导方案》等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订本方案,现将《大仲村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0一八年一月十三日大仲村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实施方案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居民中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
二、服务内容(一)患者信息管理在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纳入管理时,需由家属提供或直接转自原承担治疗任务的专业医疗卫生机构的疾病诊疗相关信息,同时为患者进行一次全面评估,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按照要求填写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
(二)随访评估对应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每次随访应对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检查患者的精神状况,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自知力等;询问和评估患者的躯体疾病、社会功能情况、用药情况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其中,危险性评估分为6级。
0级:无符合以下1-5级中的任何行为。
1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
2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
3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4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包括自伤、自杀)。
5级:持械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
(三)分类干预根据患者的危险性评估分级、社会功能状况、精神症状评估、自知力判断,以及患者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疾病情况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
金石镇白沙卫生院201 8年严重精神障碍患
者管理工作年计划
根据卫生部《严重精神障碍疾病监管治疗项目办法》的相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目标
1、功能完善对严重精神障碍疾病患者的管理
2、普及严重精神障碍的防治知识
二、项目范围和内容
(一)、全镇范围内实施
(二)、实施内容
1、按照实施方案和技术规范要求,做好宣传并做好入户访视工作,了解病人
身体情况,收集没有明确诊断但有危险倾向的人员信息,建议其到专业机构诊断
治疗的同时,上报上级精防机构。
2、收集确诊病例资料,统计在档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病例信息。
3、为诊断明确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并填写完整的个人基本信息补充表和网
络管理知情同意书。
4、定期随访、对纳入管理的患者,每年最少随访4次,对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建议其到专科医院治疗。
5、健康教育、健康指导:加强宣传鼓励和帮助患者进行生活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参与社会活动,与病人家属进行交流,发放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护理科普
资料,讲解护理知识,消除社会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疾病的歧视和误解。
金石镇白沙卫生院
2018年01月。
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等6种严重精神障碍诊疗方案(2018版)一、严重精神障碍诊疗(一)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多在青壮年缓慢或亚急性起病,临床上往往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
患者一般意识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在疾病过程中会出现认知功能的损害。
病程一般迁延,呈反复发作、加重或恶化,部分患者最终出现衰退和精神残疾,但有的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1.诊断。
采用WHO的国际疾病分类手册ICD-10的诊断标准。
ICD-10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1)症状标准:具备下述(1)-(4)中的任何一组(如不甚明确常需两个或多个症状)或(5)-(9)至少两组症状群中的十分明确的症状。
①思维鸣响、思维插入、思维被撤走及思维广播。
②明确涉及躯体或四肢运动,或特殊思维、行动或感觉的被影响、被控制或被动妄想、妄想性知觉。
③对患者的行为进行跟踪性评论,或彼此对患者加以讨论的幻听,或来源于身体某一部分的其他类型的幻听。
④与文化不相称且根本不可能的其他类型的持续性妄想,如具有某种宗教或政治身份,或超人的力量和能力。
⑤伴转瞬即逝或未充分形成的无明显情感内容的妄想,或伴有持久的超价观念,或连续数周或数月每日均出现的任何感官的幻觉。
⑥思潮断裂或无关的插入语,导致言语不连贯,或不中肯或语词新作。
⑦紧张性行为,如兴奋、摆姿势,或蜡样屈曲、违拗、缄默及木僵。
⑧阴性症状,如显著情感淡漠、言语贫乏、情感迟钝或不协调,常导致社会退缩及社会功能下降,但需澄清这些症状并非由抑郁症或神经阻滞剂治疗所致。
⑨个人行为的某些方面发生显著而持久的总体性质的改变,表现为丧失兴趣、缺乏目的懒散、自我专注及社会退缩。
(2)病程标准。
特征性症状在至少1个月或以上时期的大部分时间内肯定存在以上1-4症状至少1个,或5-10至少2组症状群中的十分明确的症状。
甘肃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6种严重精神障碍诊疗方案(2018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甘肃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甘肃省卫生厅)
•【公布日期】2018.09.14
•【字号】甘卫疾控函〔2018〕572号
•【施行日期】2018.09.1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精神卫生
正文
关于印发6种严重精神障碍诊疗方案(2018版)的通知
各市州卫生计生委,甘肃矿区卫生计生委,兰州新区卫计和食药监局,委属各医疗机构,兰州大学第一、二医院,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省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根据省卫生计生委、省综治办、省公安厅、省人社厅、省食药监局、省公共资源交易局《关于印发甘肃省严重精神障碍防治管理实施方案(2018年版)的通知》(甘卫发〔2018〕343号)要求,省卫生计生委组织制定了《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等6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诊疗方案(2018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遵照执行。
附:《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
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等6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诊疗方案(2018版)》
甘肃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8年9月14日。
2018年**卫生院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工作计划为确保我辖区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项目顺利开展,逐步建立综合预防和控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行为的有效机制。
并落实《精神卫生法》、《卫生部、财政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根据《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服务规范》(山东2017年版)之《严重精神障碍治疗管理工作规范》以及省、市各级工作要求,结合辖区实际,制定本年度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一)促进精神卫生服务网络建设。
通过培训、督导、考核等方式,促进我区精神卫生服务网络的进一步完善,实现区、街道、社区、镇、村全面覆盖。
(二)按国家《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服务规范》(山东2017年版)之《严重精神障碍治疗管理工作规范》为患者提供免费建档、健康查体、随访服务等,提高检出率、管理率及规范管理率。
(三)加强精神卫生机构的建设,并建立和完善全区精神卫生信息管理系统,促进山东省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正常运转。
(四)加强精神疾病防治知识宣传。
提高人群精神疾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消除群众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与偏见,开展重点人群的心理健康干预。
(五)加强贫困精神障碍患者的医疗救助,切实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二、成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工作小组(一)工作小组组长:**成员:** ** ** 各村卫生室负责人(二)工作小组分工**负责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统筹安排工作;**负责协助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及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开展乡村医生精神疾病防治知识培训;**负责承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信息收集与报告工作,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线索调查并登记,出院信息单录入工作;对村卫生室严重精神障碍健康管理的督导工作;**负责辖区内所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山东省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的体检表及随访信息录入工作;各村卫生室负责人负责管理各自村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建档和随访工作。
三、范围和内容(一)范围:全辖区范围内实施。
(二)实施内容1、培训:按照实施方案和技术规范要求,做好人员培训。
淮阳县2018年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项目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强我县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健全完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根据《周口市2018年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特制订本方案。
一、项目总体目标(一) 建立以各县综治、卫生计生、公安、民政、财政、残联等部门为主导的精神卫生工作领导与部门协调机制。
各部门要明确职责分工,强化责任与措施落实,加强部门间协作与配合,2018年继续落实与公安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每月进行系统信息交换。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切实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治疗工作,减少和避免肇事肇祸事件发生。
(二) 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的原则,逐步建立较为完备的综合预防和控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行为的有效机制。
(三)搭建全县精神卫生信息化平台,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网络。
在县卫生计生委统一部署下,建成县级依托县人民医院和可能精神病医院、乡级依托社区乡镇卫生院、村级依托一体化村卫生室的三级精神卫生信息化医疗服务平台。
进一步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逐步完善“县一乡-村”三级精神卫生防治网络体系。
(四)提升弱项指标。
根据省项目办要求,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主要指标为: 患者的系统录入情况、在册患者的规范管理情况(规范管理率、面访率)、在册患者服药情况(平均服药率、规律服药率、精神分裂症服药率)及数据质量控制等(无身份证号患者比例和患者家庭经济状况不祥比例应尽可能降低)。
我县弱项指标主要是在册患者的规范管理率、服药率及规律服药率严重偏低。
2018年要求规范管理率达到达90%; 服药率达70%,规范服药率达50%。
各乡(镇)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录入、随访、规范管理及服药情况任务分配见附表1。
(五) 落实好各项任务。
2018年完成确诊新增患者530例,2-5级危险行为病人应急处置及随访技术指导47例,家属护理教3800例,等目标任务。
各乡(镇)具体任务分配见附表2。
严重精神障碍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严重精神障碍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社会交往和工作能力的精神疾病,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功能。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严重精神障碍包括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
在我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和治疗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二、实施方案1. 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网络,包括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中心、精神康复医院等,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康复、护理服务。
同时,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和服务,提高社区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2. 提供心理疏导和康复治疗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和康复治疗,帮助其重建自信、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开展心理治疗、职业康复、社交技能训练等项目,帮助患者逐步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3. 加强家庭支持和社会关怀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家庭支持和关爱。
同时,社会各界应加大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关注和帮助,减少社会歧视,为患者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4. 加强法律保障和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利益。
加强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监督管理,防止患者因病情恶化而对社会造成危害,保障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5. 开展宣传教育和科普活动加强对严重精神障碍的宣传教育和科普活动,增强社会公众对精神健康的关注和认识,消除对精神疾病的歧视和偏见,促进社会的包容和共融。
三、结语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通过完善的实施方案,我们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社会支持,帮助他们重返社会,重建自信,实现自我价值。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关爱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和谐、包容的社会。
严重精神障碍方案____字一、背景介绍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随着社会压力的持续加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以及信息时代的迅猛冲击,严重精神障碍的发病率呈现出不断攀升的趋势。
此类疾病深刻影响着患者的思维、情感及行为模式,不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也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构成了潜在威胁。
因此,制定并实施一套科学、合理、高效的严重精神障碍应对方案,已成为当前社会亟需解决的重要议题。
二、目标与原则(一)目标1. 致力于提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社会功能的全面恢复。
2. 缩短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等待时间,确保患者能够及时获得有效治疗。
3. 强化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支持体系,完善康复服务网络。
(二)原则1. 全面性原则:整合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领域知识,构建全方位的治疗与康复框架。
2. 个体化原则: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与个性化需求,量身定制治疗方案。
3. 综合管理原则:建立健全的医疗与社会服务网络,实现治疗、康复、社会保障等多维度的综合管理。
4. 社会参与原则:鼓励社区、家庭及患者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形成强大的社会支持合力。
三、主要措施1. 深化宣传与教育力度,提升公众对严重精神障碍的认知与理解。
(1)广泛开展防治知识宣传活动,提高社会整体的认知水平。
(2)加强学校、企事业单位的专项教育,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
(3)定期举办研讨会、讲座等活动,促进专业知识的交流与传播。
2. 加强早期识别与干预能力,缩短患者治疗等待时间。
(1)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其识别与初步干预能力。
(2)建立健全筛查机制,对高风险人群实施定期监测与评估。
(3)推广使用临床评估工具,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与时效性。
3. 构建完善的治疗体系,确保患者获得高质量治疗。
(1)建立区域性诊疗中心,集中优质医疗资源。
(2)制定统一的治疗规范与操作流程,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
(3)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实现药物、心理、康复等多种治疗手段的有机结合。
xxx开展精神障碍患者筛查工作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提高我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发现率,切实做好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预防精神病人肇事肇祸案(事)件发生,根据县卫计委《塔城地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摸底排查工作实施方案》(塔地卫传【2018】57号),沙湾县综治办《关于印发<沙湾县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筛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沙社综办【2018】36号)沙湾县卫《沙湾县卫计系统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筛查工作实施方案》(沙卫计发【2018】78号)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实际,决定集中开展一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排查筛查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按照“全面排查、集中筛查、摸清底数、严格管理、建立长效”的原则,全面开展辖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摸底排查筛查工作,特别是没有明确诊断,并存在一定危险性的患者。
对辖区精神疾病人员进行地毯式排查,彻底摸清底数;为筛查出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建立健康档案,为有效预防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事)件的发生、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合法权益和落实监护人员与责任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
二、组织领导根据职责分工成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排查筛查领导小组:组长:xx成员:xxXxXx积极开展疑似精神障碍患者的筛查工作、登记报告、统计分析,组织专家对疑似患者进行诊断、危险性评估、医疗处置和建立健康档案等工作。
三、时间步骤(一)动员部署阶段(2018年4月15日前)制定排查筛查方案,成立专项筛查组,由高玉荣任组长。
明确筛查工作目标,组织筛查培训,明确保障措施。
评价指标达到:1、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检出率达4‰;2、检出患者规范管理率达90%;3、确诊患者病情评估率达100%;4、病情不稳定或既往有肇事肇祸行为患者个案管理率达100%;5、持续提高面访率。
(二)筛查摸底阶段(2018年4月17日至5月10日)对辖区所有精神或行为异常人员开展地毯式排查(不包含已发现已管理的患者)。
淮阳县2018年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项目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强我县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健全完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根据《周口市2018年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特制订本方案。
一、项目总体目标(一) 建立以各县综治、卫生计生、公安、民政、财政、残联等部门为主导的精神卫生工作领导与部门协调机制。
各部门要明确职责分工,强化责任与措施落实,加强部门间协作与配合,2018年继续落实与公安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每月进行系统信息交换。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切实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治疗工作,减少和避免肇事肇祸事件发生。
(二) 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的原则,逐步建立较为完备的综合预防和控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行为的有效机制。
(三)搭建全县精神卫生信息化平台,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网络。
在县卫生计生委统一部署下,建成县级依托县人民医院和可能精神病医院、乡级依托社区乡镇卫生院、村级依托一体化村卫生室的三级精神卫生信息化医疗服务平台。
进一步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逐步完善“县一乡-村”三级精神卫生防治网络体系。
(四)提升弱项指标。
根据省项目办要求,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主要指标为: 患者的系统录入情况、在册患者的规范管理情况(规范管理率、面访率)、在册患者服药情况(平均服药率、规律服药率、精神分裂症服药率)及数据质量控制等(无身份证号患者比例和患者家庭经济状况不祥比例应尽可能降低)。
我县弱项指标主要是在册患者的规范管理率、服药率及规律服药率严重偏低。
2018年要求规范管理率达到达90%; 服药率达70%,规范服药率达50%。
各乡(镇)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录入、随访、规范管理及服药情况任务分配见附表1。
(五) 落实好各项任务。
2018年完成确诊新增患者530例,2-5级危险行为病人应急处置及随访技术指导47例,家属护理教3800例,等目标任务。
各乡(镇)具体任务分配见附表2。
二、项目范围项目覆盖淮阳县所有(乡、镇)。
三、项目执行时间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四、组织管理(一)建立和完善项目组织领导机制成立领导组织机构。
由各县卫生计生委牵头,成立综治、卫生计生、公安、民政、财政、残联等部门参与的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相关部门,解决精神卫生工作发展的重大问题,讨论确定年度工作重点,协调落实、指导、督促、检查精神卫生各项工作,科学规范地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和管理,防止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二)完善各机构职责,加强项目管理落实工作责任制。
卫生计生委主要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收治管理工作各项任务,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积极做好本辖区精神卫生医疗救治服务工作,统筹安排疾控中心、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相关单位组成若干工作团队,开展对口指导与帮扶,做好严重精神障碍疑似患者诊断、随访技术指导、应急医疗处置、人员培训、技术督导与质控等工作。
五、项目工作内容(一)精神卫生防治综合能力建设。
1.加强精神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卫计委组织评估辖区内精神卫生服务资源,制定完善本县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和具体的工作计划。
定期召开精神卫生工作协调例会,针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2.建立多方参与的患者管理联动机制。
卫计委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建立由综治、卫生计生、公安、民政、财政、残联等部门共同组织的领导部门协调机制。
由卫计委协助,在综治部门的协调推动下,成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基层综合管理小组。
成员包括基层医务人员、派出所民警及居/村委会干部等。
管理小组的职责是:开展患者筛查和分组管理,定期交流、沟通患者康复情况; 帮助监护人履行监护责任,切实落实好居家患者服务与管理任务及“以奖代补”政策(周综治办[2017] 15 号和16号) 文件精神; 参与严重精神障碍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工作; 协助开展严重精神障碍应急处置、线索调查、登记、报告和患者家庭成员护理指导等工作。
3.设立精神卫生防治技术管理与指导机构。
卫计委设立相应的精神卫生防治技术管理与指导机构,承担本辖区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项目的技术指导、人员培训、健康教育、信息采集等工作。
4.完善精神卫生技术管理与指导网络。
建立“县一乡一村”三级技术管理与指导网络,定期派精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
每乡指定一至二名基层医护人员承担相应片区的疑似患者诊断、随访技术指导、应急医疗处置、人员培训、技术督导与质控等项目服务工作。
(二)信息管理与项目质控。
卫计委统筹安排精神卫生相关信息建设工作。
1.信息录入。
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或社区发现确诊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要及时收集和流转患者相关信息,规范填写纸质档案,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录入《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
进一步落实周口市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周口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排查及复核诊断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周卫疾控[2017]19号)文件要求,针对经复核诊断不符合的患者,基层医疗机构人员要及时删除,确保录入信息的准确、真实。
2.信息交换与共享。
按照国家有关要求,进一步落实《周口市公安局周口市卫计委关于进一步做好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信息交换工作的通知X周公通[2016] 300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建立、健全与公安部门的信息互换与共享机制。
建立定期交换制度,每月交换一次,重要信息要随时交换沟通,并做好资料管理与存档工作。
3.信息质控。
县-乡两级配备专业数据质控员,负责项目档案管理和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数据质控等工作,确保各项数据真实、准确、可靠。
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妥善保管患者管理与治疗相关资料,及时完成资料整理、分析、统计和上报等工作。
(三) 患者管理治疗。
1.病例筛查(1)基层卫生医疗机构。
要求每季度对常住人口进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摸底排查,每月上报至疾控中心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进展情况。
对发现的疑似患者,由当地基层医护人员进行初步诊断,对于诊断不明患者应委托上级精神科专业医师进行复核诊断并填写《修改诊断意见书》(见附表3)。
(2)医院。
居民自愿或家属代患者咨询时,医生根据病史考虑有疑似患严重精神障碍可能时,应建议家属带患者到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进行精神检查与诊断。
2.登记和网络报告(1)基层卫生医疗机构。
明确诊断为严重精神障碍的本地常住患者,由基层医护人员参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建立“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并录入《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
当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发现的疑似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复核诊断,完善患者相关信息、确诊后应纳入登记报告范围。
(2)医院。
确诊为严重精神障碍的门诊就诊患者,由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负责登记其相关信息,并组织人员录入系统。
确诊为严重精神障碍的住院患者,在其出院时,由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负责登记其相关信息填写“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出院信息单”并录入《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出院后通过系统将患者的出院信息转移至其所在地( 乡或社区),由基层精防医生核实相关信息,按要求建立或补充患者“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并将相关信息同步录入《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形成医院发病报告、社区随访的完整服务体系模式。
3.随访管理及指导对知情同意参加管理的患者开展随访服务,并及时将随访信息同步录入《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
要求其接受随访服务。
患者随访管理情况以月报表形式逐级上报(见附表4)。
对危险性评估0-5 级的患者,要求基层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真实、规范随访(1年至少6-8次,对于病情严重患者应适当增加随访次数)。
同时由专科医师对基层医护人员提供技术指导,包括精神检查技巧、疑难患者诊治、社区治疗安全评估、患者危险行为评估、居家康复指导、患者家属教育、服药依从性训练等,逐步提高本辖区管理治疗质量。
4.应急医疗处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现有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行为或危险的疑似或确诊精神障碍患者,应立即进行应急医疗处置,必要时可请当地公安机关协助配合。
对病情复发、有抗精神病药相关的急性或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和躯体疾病的精神障碍患者,由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应急医疗处置。
每月以报表形式逐级上报(见附表4),并做好资料留存工作。
5.加强宣传教育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定期开展咨询、举办讲座、培训等方式进行宣传。
充分利用“世界精神卫生日”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及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项目工作内容。
通过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逐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
6.人员培训疾控中心应按照要求组织对项目管理人员、个案管理员、数据质控员、民警、居委会等人员进行培训。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严重精神障碍防治知识培训,提高严重精神障碍的早期识别和转诊处理能力。
要求各县(市、区) 项目办每年培训次数不少于2次,培训应有计划、具体记录及相关资料等。
六、职责与分工(一)疾控中心疾控中心协助本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起草项目实施方案,开展技术督导; 负责对本县项目实施人员进行培训;负责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定期编制信息简报,逐步建立定期例会、督导及反馈机制等。
指定业务管理员及数据质控员,负责辖区内信息系统的管理和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数据质量控制工作,承担本辖区严重精神障碍发病报告的业务管理、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的等工作。
(二)精神专科医院及综合医院精神科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应当承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的疑似患者的诊断、随访技术指导、应急医疗处置、贫困患者的治疗等;提供出院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信息,及时填写发病报告; 定期到乡镇指导患者管理,处理疑难患者,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对基层医护人员开展技术指导和相关培训。
(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承担辖区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线索调查、确诊患者登记和网络报告工作;开展患者随访管理,指导患者服药,监测病情变化,观察并及时处理药物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向患者家属提供护理和康复指导,协助对2-5级有危险行为和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应急医疗处置工作; 填写应急处置记录单并及时录入《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落实(周卫疾控[2016] 41号)精神,积极做好双向转诊工作,必要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协助送院治疗。
(四) 村卫生室村卫生室协助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线索调查、随访管理、应急医疗处置、家属护理教育等工作;积极参加本辖区精防机构组织的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相关培训。
(五) 各项目执行单位卫计委、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严重精神障碍责任报告单位(综合医院、精神专科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实施此项目过程中,均应严格确保患者信息安全。
疾控中心负责本级的系统用户安全管理,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扩大系统使用与查询范围和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