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练习题及详解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32.50 KB
- 文档页数:7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练习题及详解答案
1. (2013 •) 该漫画(作者:周锐) 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对事物的认识受主体差异的影响
②认识和改变规律是克服困难的条件
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之间相互的否定
④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围
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 ②④
1. B
2. (2013 .) 正如当初无人能预测1450年的印刷术、1750年的蒸汽机、1950年的晶体管会带来何等影响,而今我们仍然无法预测3D打印将在未来漫长的时间里如何改变世界。这说明()
A. 新代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B.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D. 通过实践可以把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 C
3. (2013 •) 莫言的文学创作拥有深厚的地域和民间渊源,他以丰富的想象力,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融会在一起,从“高密东北乡”的历史与现实中提炼出富有力的“民间深层经验”。这表明()
A. 丰富的想象力对文学创作起决定作用
B. 文学创作是可以脱离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
C. “民间深层经验”体现文学创作的主观性与社会的物质性的统一
D. 莫言作品中的“高密东北乡”是对其家乡历史与现实的客观描述
3. C
4. (2013 •天津) 在《集安高句丽壁画》一书中,作者称图为“剁肉图”,把古人右手所持工具看作菜刀;后有研究者结合该书图二“烤肉串”和图三“厨师煽风”,认为古人右手拿的都是史称“便面”的中国古扇,因此图一应叫“烤肉图”。对文物图像命名中存( )
A. 真理是客观的,是对客观对象的认识
B. 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
C. 真理是有条件的,都有自己的适用围
D. 真理是具体的,是相对特定的过程而言的
4. B
1. (2015 .模拟) 下列对“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在对同一对象的不同认识中,真理只有一个
B. 真理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C. 任何人都必须承认认识的真理性
D. 在真理面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1. A
2. 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围,这说明了()
A. 真理是普遍的
B. 真理是有条件的
C. 真理是主观的
D. 真理是绝对的
2. B
3. (2013 .全国大纲) 说:“邀集一堆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须知这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打出什么好主意的。”这段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真实和可靠
②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是形成“好主意”的前提条件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冥思苦索无助于“好办法”“好主意”的产生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③④
3. C
4. (2013 .)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各地要大力扶持和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为破解当前家庭经营中存在的“低、小、散”难题,推动传统农业升级,党和政府强调要发挥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作用。这表明认识是
()
①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
②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
③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④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A.①②
B.①④C②③ D. ③④
4. B
5. (2013 •) 十年前,科学家只把几十种基因突变与疾病挂上钩,现在已经把三千种左右基因突变与疾病对上号,但要搞清所有基因突变与疾病的关系尚需时日。这是因为()
①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认识对象的本质的暴露与展现有一个过程
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5. D
6. (2013 •) 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离不开计时,而要做到准确方便计时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时”到“立杆测影,划分一日”,从“滴漏计时”到机械钟,从石英钟到原子钟……人类对时间计量技术和方法的探索历程表明()
①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
②真理的发展是一个超越自身而不断完善的过程
③人类认识的反复性决定了真理探索的过程性
④人类认识的无限性决定了人能够获得全部真理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 A
7. (2015 •模拟)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髙一级的程度。”对毛泽东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②认识运动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③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④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7. B
8. (2015 .模拟) 鲁迅先生说,假如我们设立一个“肚子饿了怎么办”的题目,拖出古人来质问罢,倘说“肚子饿了,应该争食吃”,则即使这人是桧,我赞成他,倘说‘应该打嘴巴’那就是岳飞,也必须反对。如果诸亮出来说明,道是“吃饭不过是要发生温热,现在打起嘴巴来,因为摩擦,也有温热发生,所以等于吃饭”,则我们必须撕掉他假科学的面子,先前的品行如何,是不必计算的。这段论述表明()
A.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B. 主体在认识真理的过程中不起任何作用
C. 真理等于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 真理是无法判断和证明的
8. A
9. (2015 •模拟) 1912年,德国科学家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否定了前人的大陆均衡说、陆桥说,却被大多数学者斥为“荒诞的怪论”。20世纪50年代,支持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越来越多,大陆漂移说重新活跃起来。在此基础上,科学家通过进一步探讨,创立了后来成为主流的海底扩说和板块构造说。人们对大陆漂移说认识的转变佐证了()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总是曲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