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练习题及详解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32.50 KB
- 文档页数:7
高二政治下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基础复习训练题(附答案)2.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能力提升一、单项选择题1.有人提出:“地位越高、权力越大,就越能掌握真理。
”这种观点错在没有认识到()A.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B.人能认识世界,但认识总是有限的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D.客观世界与实践都是无限变化发展的答案]A解析]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不能以地位、权力作为划分真理的标准,A 项符合题意。
2.历时4年多建设的中国大陆第一条海底隧道——厦门翔安海底隧道贯通。
翔安海底隧道从前期论证到动工建设,花了10年时间。
各方面曾围绕建桥还是建隧道有过激烈争论,经过严格的考察、勘探和论证,综合比较,确定建隧道优于建桥。
这一过程告诉我们()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应B.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C.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D.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答案]C解析]围绕建桥还是建隧道,经过严格的考察、勘探和论证,综合比较,确定建隧道优于建桥,这一过程体现了工程学家对客观现实的认识不断深化和上升,所以C项正确。
A、B、D三项说法正确,但都没有准确反映题意,排除。
3.(2011年上海静安调研)传统的“木桶理论”认为,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
但最新的“木桶理论”认为,如果把木桶倾斜放置(向最长的木板倾斜),木桶的容量则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
这说明真理是()①客观的②具体的③因人而异的④有条件的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答案]D解析]木桶的放置方法不同,“木桶理论”就会发生变化,体现了真理是有条件的,④入选。
“传统”“现代”的对比,说明“木桶理论”的真理性是相对于特定的历史过程来说的,体现了真理的具体性,②入选。
①与材料无关。
③说法错误,真理不会因人而异,而是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4.正在编制的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人口问题已不仅仅是“人数”问题,而主要的是“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要更加重视提高人口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高二政治下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基础复习训练题(有答案)2.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基础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A.唯一性B.条件性C.实践性D.客观性答案]D2.“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对我有价值。
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能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段话表明()A.失败和成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B.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C.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把握重点D.真理和谬误是无法分开的答案]B3.“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
德国诗人莱辛的这一著名诗句所包含的哲理是()A.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占有真理没有意义B.认识的目的是掌握真理C.认识具有无限性,应该不断扩展和深化D.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答案]C4.“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就像登山运动员登山一样,每登高一步,就接近顶峰一步。
与登山不同的是,人们永远不可能达到真理的顶峰。
”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A.它揭示了真理的客观性B.它揭示了真理是无限发展的C.它否认了人的认识能力D.它否认了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答案]B5.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A.一概而论B.三人成虎C.百感交集D.千虑一得答案]D6.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一定的学习压力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但是,如果压力过大,反而会影响学习效果。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说明() A.真理是有条件的B.同一个对象有多个真理C.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统一D.真理与谬误无法区分答案]A二、非选择题7.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组织数百位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测、调查、实验和分析研究,先后发布了四个“气候评估报告”。
1990年报告称“近百年气候变化可能是自然波动,或人为活动,或二者共同影响的结果”;1995年报告指出,人类活动对地球气候和气候系统的影响已经可以“被检测出来”;2001年报告认为,“新的更强证据表明,过去50年观测到的大部分气候变暖可能归因于人类活动”;2007年报告强调,“人类活动很可能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并将这种可能性从2001年的约66%提升到90%以上。
第2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一、选择题1.即使像1+1=2这样简单的公式,也有它不成立的地方。
例如在布尔代数中,1+1=0。
而布尔代数在电子线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这说明( )A.人的认识只能是近似正确的B.真理的客观性是相对的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D.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答案】C【解析】材料“即使像1+1=2这样简单的公式,也有它不成立的地方”,表明真理是有条件的,故C符合题意;A中观点否认了人类能够正确认识世界,是错误的;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它在形式上是主观的,但它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故B表述错误;D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2.爱迪生说:“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对我有价值。
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能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段话表明( )A.真理和谬误不容混淆B.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C.真理和谬误相互转化D.真理与谬误是无法分开的【答案】B【解析】A不符合题意。
C、D表述错误,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是可以分开的。
B正确且符合题意。
3.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是我们的不懈追求和永恒使命。
关于真理和认识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认识是不断变化的,而真理是永恒不变的②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认识的内容是主观的③二者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④真理属于认识,认识不一定是真理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答案】B【解析】真理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排除①;认识的内容也是客观的,排除②;③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B。
4.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否定了前人的大陆均衡说、路桥说,却被大多数科学家斥为“荒诞的怪论”。
20世纪50年代,支持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越来越多,大陆漂移说重新活跃起来。
在此基础上,科学家通过进一步探讨,创立了后来成为主流的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标导读:1、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B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B3、坚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C问题导思:1.如何理解真理的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既然真理是客观的,就不能说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2.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不止一个?3.怎样认识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无限性,所以人们始终不能达到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例题导练:1、真理是客观与主观、实践与理论的具体、历史的统一。
(错)2、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两次反复就能完成。
(错)3、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对)3、实用主义者詹姆士认为,有用的观点就是真理。
“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的”,或者说,“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
”上述观点的错误在于( A )①否认了真理是有条件的②否认了真理都是具体的③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④歪曲了判断真理的标准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否定了前人的大陆均衡说、陆桥说,却被大多数学者斥为“荒诞的怪论”。
20世纪50年代,支持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越来越多,大陆漂移说重新活跃起来。
在此基础上,科学家通过进一步探讨,创立了后来成为主流的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
人们对大陆漂移说认识的转变佐证了( A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总是曲折的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③认识具有创新性,认识的进步以推翻已有理论为前提④认识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5、“绕”、“落”、“回”,是中国探月工程在2020年前设定的三大目标,并由此划分为三期阶段。
“绕”——2007年,嫦娥一号卫星首次实施中国人的绕月探测,是为一期工程;“落”——嫦娥二号、三号、四号卫星陆续出发,在2013年前后,实现首次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测并开展月基天文观测,是为二期工程;“回”——2020年前进行首次月球样品自动取样,在现场分析取样的基础上,采集关键样品返回地球,是为三期工程。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知识点一:真理是客观的1.(2010江西上高二中月考)温家宝总理指出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指导2010年的各项工作,其中科学发展观属于①意识②认识③真理④科学理论A.①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下列关于真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B.真理是人的思维结果C.真理是对规律的反映D.真理是主观的知识点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3.(2010福建厦门六中期中)上海迪士尼项目获国家有关部门核准,“米老鼠和唐老鸭”等动漫产品将对以“喜羊羊和灰太狼”等为代表的国产动漫业构成严峻挑战。
业内专家表示,在美国曾经有过“沃尔玛定律”,即一般超市难以在沃尔玛超市的周边地区生存下来,但这条定律在中国并未得到印证。
因此,我国民族动漫产业也有望与上海迪士尼形成“竞争共存”的态势。
“沃尔玛定律”现象,表明A.真理是具体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C.正确的认识只有一种,应当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D.真理具有普遍性,必须把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运用于另一条件中4.(2010福建厦门六中期中)有人在网上发帖《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短短两天内回复数达30多万条,点击人数超过760多万。
而真实的贾君鹏本是一个普通的正常人。
网友对他展开了“人肉搜索”,他的家庭等隐私在网上被披露,许多网民张冠李戴,还常常添油加醋,致使贾君鹏被公司除名、亲人离他远去,最后被逼疯进了精神病院。
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件事给我们的深刻教训是A.网络上的言论毫无真理可言,必须远离网络B.在利用网络信息时,必须正确甄别真理和谬误C.人们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总是难免的D.真理是有条件的,超出一定条件,真理会变成谬误知识点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5.(2010浙江温州二中期中)2010年楼市“疯狂”,房价将继续上涨,房价将彻底崩盘,房价将深度调整,业内人士莫衷一是。
4.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同步练习)一、选择题(本题有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1.哲学上的真理是指人们对()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B.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感性认识C.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理性认识D.客观事物系统化理论化的认识2.无规矩不成方圆,有敬畏才知行止。
作为公民,要从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角度出发,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对编造、传播网络谣言的行为及时举报,坚决不做网络谣言制造者的“帮凶”。
这是因为谣言违背了()A.真理的具体性B.真理的多样性C.真理的条件性D.真理的客观性3.向日葵的花盘总是向着太阳,长期以来人们总以为向日葵喜欢阳光。
但科学研究发现,在向日葵花盘和茎的结合处含有一种厌光性极强的生长素,所以每当太阳升起时,向日葵花盘和茎的结合处自然会躲到背光的一面,看起来花盘正面就总是向着太阳了。
由此可见()①对任何真理的追求都需要一个过程②真理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③只有实践才能剔除真理中的谬误成分④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4.毛泽东指出:“世界上只有唯心论和形而上学最省力,因为它可以由人们瞎说一气,不要根据客观实际,也不受客观实际检查的。
”这告诉我们的是()①唯心论和形而上学都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②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和检验真理的标准③真理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④不以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有位哲人说过:“人们说得好,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
”他主张打破“偶像”,铲除各种偏见和幻想。
这表明()A.真理和权威是相互排斥的B.真理要靠科学理论来检验C.只有服从真理,才能具有权威D.真理面前人人平等6.18世纪,科学在发现自然规律方面成就斐然,以至于很多人认为,已经没有什么真理可以发现了……像钟表一样有序运转的世界观完全取代了混乱的世界观。
该观点()①肯定了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②肯定了自然科学已完成发现真理的任务③否认了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④否认了真理会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离不开计时,而要做到准确方便计时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4.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同步检测)一、选择题(本题有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1.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度,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
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
但是,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度。
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度。
这说明真理是()①因人而异的②具体的③有条件的④客观的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2.“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这是中国外科医学奠基人裘法祖院士的座右铭。
“做学问要不知足”的原因是()A.真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B.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C.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D.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3.英国的罗伦兹教授用计算机模拟天气预报实验时,仅仅是输入的两个数据相差了一个小小数值,其结果却大相径庭:一个是晴空万里,一个是倾盆大雨。
这种细微的误差造成巨大差异的结果会反复重演,真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这一事实表明()A.真理和谬误是截然对立的B.真理和谬误的转化是无条件的C.真理超出自己的适用范围就会转化为谬误D.真理可以转化为谬误,谬误不能转化为真理4.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A.唯一性B.多样性C.客观性D.绝对性5.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因权力而真理”的现象。
谁掌握至高无上的皇权,谁就是真理的化身,其言论都被奉为绝对真理,“历史”甚至因此被改写。
“因权力而真理”的观点()A.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B.承认了真理是永恒的C.说明真理与谬误同在D.说明了真理是具体的6.在生活中,当我们伤风感冒时,医生经常建议多喝水。
但澳大利亚的医学家们却指出,对某些特定的呼吸道疾病来说,多喝水甚至会对身体有害。
这说明()A.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绝对的无条件的B.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C.不同的立场会影响人们对真理的认识D.真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7.一位诗人曾用生动的语言表述了“错误”的自白:“我不是恶魔,不是恶棍,每个喜欢探索和追求的人都是我终身的情人。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2课时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之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基于互联网发展的实际情况,推动制定各方普遍接受的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共同维护网络空间和平安全,世界互联网大会主题由第三届的“创新驱动造福人类——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发展为第四届的“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开放共享——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大会主题”的发展演变体现了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③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④认识具有客观性、上升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考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一般】2.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曾经说过:“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
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这主要表明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B.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C.认识的目的是追求终极真理D.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答案】D【解析】材料说明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D符合题意;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是强调认识的反复性,不符合题意;认识的目的是指导实践,C错误。
【考点】在实践中发展真理【难度】容易3.我国是个地震活跃地带,地震经常发生。
自从汶川地震发生以来,国家事实上加强了对地震监控,但地震仍然很难精确预报。
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答案】D【考点】真理的发展【难度】一般4.据报道,天文学家分析150光年外一颗白矮星周围的岩石碎片发现,他们可能是含有大量水分的一颗行星留下的残骸。
这是首次在太阳系外发现含水行星的残骸,表明很久以前那里可能有类似地球的宜居行星。
这一发现进一步佐证①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②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③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断超越历史条件的制约④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①错误,否认了实践决定认识;③错误,人们的认识水平受历史条件的制约,不能超越历史条件;②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前言:转变观念,端正态度,思想是行动的指针,态度的端正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
由于学校、考试等因素的差异,在很多学校尤其是初中,政治学科是不被重视的,有些地方在中考中政治学科还实行开卷考试,于是在很多同学的眼中,政治是一门副科,可学可不学。
3但是进入高中以后,政治成了一门必修课,而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完相应内容,否则势必影响毕业和升学,因此,进入高中以后,同学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端正学习态度,对政治学科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因为只有思想观念转变了、学习态度端正了,才有学好政治的可能,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制定计划,明确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人区别于物的特点就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活动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能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是学好思想政治的基本保证。
5如对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的什么时间看政治、看几遍、要掌握哪些内容、要解决什么问题等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目中有书,千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尤其是要转变那种认为“政治学科只要考试之前突击看一看背一背就行了”的错误观念。
6养成习惯,掌握方法“细节决定成败”,良好的习惯往往会让人终身受益,能够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学习更是如此。
7定期总结,查漏补缺,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经说过:“温故而知新。
”这句话告诉我们,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内容也就越来越多,而且有很多内容会容易产生混淆。
这时及时进行总结反思、查漏补缺就显得非常必要。
因此作者整理了政治学习的课件提供大家使用学习。
6. 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一、选择题1.英国哲人培根说过:“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
”他主张打破“偶像”,铲除各种偏见和幻想。
这表明( )A.真理与权威是相互排斥的B.真理要靠科学理论来检验C.只有服从真理,才能具有权威D.真理面前人人平等2.“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课时训练1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对于认识与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认识的内容是主观的②两者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③认识是对现象的反映,真理是对本质和规律的反映④真理是认识,认识不一定是真理A.①② B.②③ C.②④D.①④答案:C解析:真理属于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
据此不难作出判断。
2.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基本要素。
以往人们通过食物获取这些微量元素,科学的发展使人们能够通过服用某种或某几种维生素来弥补食物摄取方式的不足。
一些科学家认为,大量服用某些维生素有益于身体健康,但另一些科学家警告说,服用过量的维生素可能对健康造成损害。
关于维生素问题的争论表明( )①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总是有条件和不完善的②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仅在一定时期内是真理③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不具有终极真理的性质④人们的认识不能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B解析:①③正确地揭示了真理的相对性;②主要错在“仅在一定时期内”,应为“在一定条件下和范围内”;④明显错误,故应选B项。
3.下面漫画中“谎言重复千遍便成了真理”的说法( )A.是正确的,看到了量的积累的重要性B.是正确的,看到了认识具有反复性C.是错误的,否认了真理的条件性D.是错误的,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答案:D解析: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谎言属于谬误,即使重复千遍也不可能变成真理,题中观点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是错误的。
故答案选D项。
4.中国古代的天文观测水平是发达的。
我国最早用甲骨文记录了超新星的爆发,但我们没有进一步研究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爆发。
《墨经》对所有的几何光学现象都有记载,但没有人问“光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往往强调“用”,能管用就好了,止步于应用,没有进一步进行哲学思考,理论的思维,往往停留在感性的阶段。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1.下面漫画《强行封口》(作者:尹正义)中,地方官员试图用“封口费”隐瞒真相,是因为其以为( )A.真理是主观的B.真理是客观的C.真理是具体的D.真理是唯一的解析:地方官员试图用“封口费”隐瞒真相,是因为其以为真理是主观的,可以任由自己歪曲,A 符合题意。
B、C、D均排除。
答案: A2.新世纪以来13个中央“一号文件”连续锁定“三农”。
过去一直提“支农”,后来发展到“支农”“惠农”。
这说明中央对“三农”问题的认识( )①是克服谬误、接近真理的循环往复过程②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③是从实际出发,主观对客观的能动反映④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解析:①错误,人的认识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中央对“三农”问题的认识是根据农业发展状况不断发展着的,②③符合题意。
④错误,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答案: D3.“开车时打开空调油耗会增加”,这是很多开车人坚信的“真理”。
其实,这一理论并不完全正确。
有关专家表示,在气温适宜、时速小于60千米时,通过开窗通风比打开空调更省油,但当时速高于80千米时,开窗会增加车辆风阻,此时,关窗开着空调反而更省油。
从哲学角度看,这反映了( ) 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B.真理和谬误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C.真理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D.追求真理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目的解析:在不同条件下,开车时打开空调的油耗不同,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A正确。
B、C、D 观点错误。
答案: A4.歌德说:“我们对于真理必须经常反复地说,因为错误也有人在反复地宣传,并且不是有个别的人而是有大批的人宣传。
”这说明( )A.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B.少数人的意见才是真理C.真理与谬误是相互融合的关系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解析:“我们对于真理必须经常反复地说,因为错误也有人在反复地宣传”,说明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A正确。
B、C、D观点错误。
6.2 在实践中追乞降发展真谛一、选择题1.英国圣人培根说过:“真谛是时间的女儿,不是威望的女儿。
”他主张打破“偶像”,铲除各样成见和幻想。
这表示 ()A.真谛与威望是互相排挤的B.真谛要靠科学理论来查验C.只有听从真谛,才能拥有威望D.真谛眼古人人同等2.“追求真谛比据有真谛更可贵”。
德国诗人莱辛的这一有名诗句包括的真谛是()A.认识的动力来自实践B.认识的目的在于追求真谛C.认识不可以阻滞,而应不停发展D.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3.中国古代天文观察是发达的。
我国最早用甲骨文记录了超新星的迸发,但我们没有进一步研究为何会产生这样的迸发。
《墨经》对全部的几何光学现象都有记录,但没有人问“光的实质是什么?”我们常常重申“用”,能管用就好了,止步于应用,没有进一步进行哲学思虑,理论的思想,常常逗留在感性的阶段。
这启迪我们() A.应在探究真谛的过程中正确对待错误B.应在实践中追乞降发展真谛C.应在实践中提升自己判断和推理的能力D.答允仔细理是人们对事物实质和规律的认识4.马克思主义以为:真谛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应,这表示真谛最基本的属性是()A.物质性 B .能动性C.客观性 D .主观性8.真谛与错误的关系是对峙一致的,所以真谛()A.永久不行能变为错误B.在必定条件下能够变为错误C.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D.和错误之间不存在严格的界线9.地球外存在着智慧生命是人类很早就提出的一个假说,可到现在也没有获取证明。
美国科学家在 20 世纪 70 年月发射了携带着地球人多种信息的宇宙飞船,希望有朝一日能被太阳系以外可能存在的智慧生命收到并发回音讯。
可据专家们预计,飞船要飞到距太阳系近来的恒星系统,需要八万年的时间。
这说明()A.科学有时能成为查验认识的真谛性的标准B.因为实践的限制性,人类不拥有完全认识世界的能力C.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类的认识拥有有限性D.有些认识不可以依赖实践查验,只好依赖逻辑推导证明10.新中国建立 60 多年来,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公正问题,在领导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经历了从否认按劳分派,片面重申公正,到战胜均匀主义;从兼备效率与公正,到效率优先、兼备公正,再到把提升效率同更为着重社会公正联合起来的嬗变过程。
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一、选择题1.“真理就是人与人之间达成的共识。
”这句话否认了真理的(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C项应入选;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A、D两项说法错误;B项材料体现不出。
2.列宁说过:“真理再往前跨一步就会成为谬误。
”这主要说明( ),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朝同一方向迈出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故A项入选;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B项说法错误;真理都是有条件的,只要真理在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内,就不会变成谬误,C项说法错误;真理与谬误有严格的界限,D项说法错误。
3.近一个时期以来,共享单车迅速成为城市大街小巷靓丽的风景。
有人认为,人们不用再忍受停车难、坐车难的痛苦,共享单车方便了众多上班族的快节奏生活。
也有人对单车收费、随意停放等表示出自己的担心。
由此可见( )①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②人们的意识归根到底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③人们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具有主体差异性④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对事物的态度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导致不同人对共享单车认识不同,体现了人们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具有主体差异性,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②③符合题意;①违背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④说法不准确。
4.科学研究表明,地球的“体温”比过去2 000年来的任何时候都要高,气候问题越来越严峻地摆在全人类面前。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气候问题,《巴黎协定》倡议认识到必须根据现有的科学知识,对气候变化的紧迫威胁作出有效的应对;认识到根据现有的技术部署和推广工作,缔约方应加强技术开发和转让方面的合作行动等。
这些“认识到”可以说明( )①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发展②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推翻已有认识的过程③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的出现推动着认识的发展④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认识到必须根据现有的科学知识”“认识到根据现有的技术部署和推广工作”说明了实践的发展会推动认识的发展,认识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故③④符合题意;①错在“决定”,认识不能决定实践,实践的深化决定认识的完善,①不选;认识的发展是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不是推翻已有的认识,②错误。
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1.读漫画,从哲学角度看,之所以要有容错的氛围,主要是因为( )①谬误中也包含着真理②做任何事情错误总是不可避免的③敢于实践才能不断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④认识在真理与谬误的对立统一中向前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两者不能相互包含,①错误;②说法过于绝对;“容错”的氛围能够鼓舞人们勇于实践,推动认识不断接近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③正确;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发展,④正确。
2.一切罔顾侵略战争历史的态度,一切美化侵略战争性质的言论,不论说了多少遍,不论说得多么冠冕堂皇,都是对人类和平和正义的危害。
这说明( )①真理具有客观性②真理面前人人平等③任何真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要正确对待错误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A.②④B.①③C.①②D.③④,真理面前人人平等,①②符合题意;真理与谬误有着严格的界限,真理中并不包含谬误的成分,③说法错误;材料不涉及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④与题意不符。
3.“感冒了,多喝点水吧。
”在生活中,当我们不小心感冒时,总是会听到医生这样的建议。
但澳大利亚的医学家指出,对于某些特定的呼吸道疾病来说,多喝水甚至会对身体有害。
这说明( ),A项符合题意;B项错误,真理与谬误具有严格的界限,不容混淆;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4.新冠肺炎暴发后,重庆医科大学研究团队立刻启动试剂盒研发工作,实验室内不眠不休,临床验证马不停蹄。
历时一个月,两款新冠病毒IgM、IgG抗体检测试剂盒终于在2020年3月1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许可上市。
这一成功佐证了( )①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③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④真理具有条件性和具体性A.②③B.①②C.①④D.③④,体现了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③正确;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是经过临床验证后才批准上市的,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②正确;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①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真理具有条件性和具体性,④不符合题意。
高考政治专题复习《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真题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2023·阳江高三统考)在有的人眼里,乡下是净土;在有的人眼里,乡下净是土。
漫画表明()①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没有客观标准②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具有主体差异性③立场和角度不同,人们的境界就会不同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024·山东高三期中)近来,人格类型测试在网络走红,并成为很多年轻人的日常交流话题。
还有人将测试结果作为人生参考,指导生活。
尽管该测试备受欢迎,但在学术领域,却一直面临争议。
有学者认为,该测验的信度和效度不理想。
也有人认为,该测验的描述含混,属于“巴纳姆效应”——因为描述模糊而普遍,以至于放诸四海而皆准。
对人格类型测试的讨论表明()①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②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对同一确定对象会产生不同认识③把握事物本质和规律是科研的目的,追求真理永无止境④经过科学理论反复检验的认识可以促进科学研究的推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23·江苏高三统考)“液桥”是连接着两个固体表面之间的一段液体。
地面上的“液桥”通常长度很小,只有2-5mm左右,一旦大于5mm,“桥”的表面张力将小于重力而被破坏。
而在“天宫”空间站的微重力环境中,液体处于“漂浮”状态,便可以形成尺寸较大的液桥。
这是因为,地球引力消失后,表面张力大显神威。
“液桥”实验证明()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B.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C.新问题推动了新的探索研究D.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4.(2024·安徽高三联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党逐步确立了“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和“两步走”的发展战略部署。
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明确提出了“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并设计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部署。
进入新时代,在党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创新突破的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等作了集中论述和深刻阐释,并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同步练习(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
1.2020年是恩格斯诞辰200周年。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在谈到马克思主义产生时说:“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经济的事实中。
”上述论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①理论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②理论只能反映当前事实③理论总是受到客观现实的制约④来源于现实的理论就具有真理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①: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马克思主义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经济的事实中,这说明新的学说与经济现实并不完全同步,反映了理论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①符合题意。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不仅能追溯事物的过去,复制事物的当前,还能预测事物的未来,因此“理论只能反映当前经济事实”说法错误,②排除。
③:实践决定认识,任何真理都是理论与实践具体历史的统一,因此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马克思主义的根子深深扎在经济的事实中,这表明理论总是受到客观现实的制约,③符合题意。
④:来源于现实的理论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不一定都具有真理性,④排除。
故本题选B。
2.2020年5月12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流行病学规律告诉我们,人类面对新冠肺炎的暴发需要一个必要的认知过程政府应对策略的形成也需要时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流行病学将能够进行追潮性研究。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事物是可以认识的,但认识不是一蹴而就的②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③事物本质呈现有一个过程,人们只能静观其变④政府决策应该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A【解析】①②:“人类面对新冠肺炎的暴发需要一个必要的认知过程政府应对策略的形成也需要时间。
”这体现了事物是可以认识的,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练习题及详解答案1. (2013 •) 该漫画(作者:周锐) 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对事物的认识受主体差异的影响②认识和改变规律是克服困难的条件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之间相互的否定④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围A. ①③B.①④C.②③D. ②④1. B2. (2013 .) 正如当初无人能预测1450年的印刷术、1750年的蒸汽机、1950年的晶体管会带来何等影响,而今我们仍然无法预测3D打印将在未来漫长的时间里如何改变世界。
这说明()A. 新代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B.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D. 通过实践可以把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2. C3. (2013 •) 莫言的文学创作拥有深厚的地域和民间渊源,他以丰富的想象力,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融会在一起,从“高密东北乡”的历史与现实中提炼出富有力的“民间深层经验”。
这表明()A. 丰富的想象力对文学创作起决定作用B. 文学创作是可以脱离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C. “民间深层经验”体现文学创作的主观性与社会的物质性的统一D. 莫言作品中的“高密东北乡”是对其家乡历史与现实的客观描述3. C4. (2013 •天津) 在《集安高句丽壁画》一书中,作者称图为“剁肉图”,把古人右手所持工具看作菜刀;后有研究者结合该书图二“烤肉串”和图三“厨师煽风”,认为古人右手拿的都是史称“便面”的中国古扇,因此图一应叫“烤肉图”。
对文物图像命名中存( )A. 真理是客观的,是对客观对象的认识B. 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C. 真理是有条件的,都有自己的适用围D. 真理是具体的,是相对特定的过程而言的4. B1. (2015 .模拟) 下列对“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解,正确的是()A. 在对同一对象的不同认识中,真理只有一个B. 真理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C. 任何人都必须承认认识的真理性D. 在真理面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1. A2. 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围,这说明了()A. 真理是普遍的B. 真理是有条件的C. 真理是主观的D. 真理是绝对的2. B3. (2013 .全国大纲) 说:“邀集一堆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须知这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打出什么好主意的。
”这段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①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真实和可靠②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是形成“好主意”的前提条件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④冥思苦索无助于“好办法”“好主意”的产生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③④3. C4. (2013 .)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各地要大力扶持和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
为破解当前家庭经营中存在的“低、小、散”难题,推动传统农业升级,党和政府强调要发挥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作用。
这表明认识是()①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②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③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④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A.①②B.①④C②③ D. ③④4. B5. (2013 •) 十年前,科学家只把几十种基因突变与疾病挂上钩,现在已经把三千种左右基因突变与疾病对上号,但要搞清所有基因突变与疾病的关系尚需时日。
这是因为()①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认识对象的本质的暴露与展现有一个过程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5. D6. (2013 •) 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离不开计时,而要做到准确方便计时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从“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时”到“立杆测影,划分一日”,从“滴漏计时”到机械钟,从石英钟到原子钟……人类对时间计量技术和方法的探索历程表明()①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②真理的发展是一个超越自身而不断完善的过程③人类认识的反复性决定了真理探索的过程性④人类认识的无限性决定了人能够获得全部真理A.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6. A7. (2015 •模拟)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髙一级的程度。
”对毛泽东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①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②认识运动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③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④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7. B8. (2015 .模拟) 鲁迅先生说,假如我们设立一个“肚子饿了怎么办”的题目,拖出古人来质问罢,倘说“肚子饿了,应该争食吃”,则即使这人是桧,我赞成他,倘说‘应该打嘴巴’那就是岳飞,也必须反对。
如果诸亮出来说明,道是“吃饭不过是要发生温热,现在打起嘴巴来,因为摩擦,也有温热发生,所以等于吃饭”,则我们必须撕掉他假科学的面子,先前的品行如何,是不必计算的。
这段论述表明()A.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B. 主体在认识真理的过程中不起任何作用C. 真理等于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 真理是无法判断和证明的8. A9. (2015 •模拟) 1912年,德国科学家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否定了前人的大陆均衡说、陆桥说,却被大多数学者斥为“荒诞的怪论”。
20世纪50年代,支持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越来越多,大陆漂移说重新活跃起来。
在此基础上,科学家通过进一步探讨,创立了后来成为主流的海底扩说和板块构造说。
人们对大陆漂移说认识的转变佐证了()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总是曲折的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DR识具有创新注,认识的进步以推翻已有理论为前提④认识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②③9. A10. (2015 •模拟) 英国哲人培根说过:“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
”他主打破“偶像”,铲除各种偏见和幻想。
这表明()A. 真理和权威是相互排斥的B. 真理要靠科学理论来检验C. 只有服从真理,才能具有权威D.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10. D11. (2015 •模拟)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圆球体”、“扁球体”和“不规则扁球体”的漫长过程。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体现的哲理是()A. 创新是对既有理论的突破B. 认识在实践中多次反复而无限发展C. 意识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D. 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11. B12. (2015 .模拟)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在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里取得的摆脱贫困、加快现代化进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
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少数人因为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企图否认改革开放,这是错误的。
改革开放是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的,它的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
辨析:真理必须得到多数人的承认,这就是真理的条件性。
(18分)12. 解析:本题是一道辨析题。
辨析点有“多数人的承认”和“真理的条件性”,既要肯定真理最终会为多数人承认,又要说明真理一开始常常掌握在少数人手中,需要用全面的、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答案:(1)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畴,真理的正确性决定了它最终一定能得到多数人的承认。
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是正确的选择,不能因为少数人的反对而停止。
(2)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实践。
不能以承认人数的多少作为标准,由于人们知识构成、认识水平的限制,真理一开始常常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3) 真理都是有条件的,真理的条件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围,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因此,要在实践中认识、发现、检验、发展真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题中的观点是不科学的。
13. (2015 •模拟) 民富是一个很悠久的愿望。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民不富则国不强的提法。
把“民富”与“国强”放在一起,大约出自汉朝历史学家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越王实府库,& 其田畴,民富国强,众安道泰。
”他把“民”放在“国”的前面,把“民富”放在“国强”的前面。
“十二五”规划重点和精彩容,就是强调由“国富”到“民富”,这也是一次华丽的转身。
从“国富”到“民富”将人民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
结合材料,说明从把“民富”放在“国富”前面到“十二五”规划的华丽转身是如何体现人类认识过程的。
(18分)13. 解析:本题以“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国富”到“民富”为素材,考查党和国家重视民生的民本思想。
本题知识点非常明确,即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然后根据材料,从古代思想到党的执政思想的变化作答。
答案:(1) 认识受各种条件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从很悠久的愿望直至“十二五”规划的华丽转身,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
(2) 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不断变化,“民富”的涵也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人而不断丰富,体现了认识的无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