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兰州某高层采暖设计说明

兰州某高层采暖设计说明

兰州某高层采暖设计说明
兰州某高层采暖设计说明

1. 绪论

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都需要使用大量的热能。将自然界的能源直接或间接

地转化为热能,以满足人们需要的科学技术,称为热能工程。供暖就是用人工方法向室内供给热量,使保持一定的室内温度,以创造适宜的生活条件或工作条件的技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室内温度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因而供暖在人们的生活中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望21世纪采暖行业的发展,必将走向一个稳步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采暖是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大户,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生态环境。全国城镇建筑能耗(含采暖、通风、空调能耗)占社会商品能源总消费的比例已从1987年的10%上升到目前的26%,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的比例将继续增长。我国消耗的能源结构中,绝大部分是不可再生的石化燃料,主要是煤炭。因此采暖通风的发展也意味着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增长,同时也污染了环境。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烟尘,不仅导致地球变暖对大气造成污染,也改变了地球的生态环境。从事采暖通风行业的人士,无论是从事研究、工程设计、系统管理、设备开发,都应该有可持续发展观,提高节能和环保意识,使这个行业健康的发展。

分户采暖的产生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处于计划经济时期,供热一直作为职工的福利,采取“包烧制”,即冬季采暖费用由政府或职工所在单位承担。之后,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相应的住户分配制度也进行了改革。职工购买了本属单位的公有住房或住房分配实现了商品化。加之所有制变革、行业结构调整、企业重组与人员优化等改革措施,职工所属单位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经济结构下的福利用热制度已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要求,严重困扰城镇供热的正常运行与发展。因为在旧供热体制下,采暖能耗多少与热用户经济利益无关,用户一般不考虑供热节能,室温高开窗放,室温低就告状,能源浪费严重,采暖能耗居高不下。节能增效刻不容缓,分户采暖势在必行。

分户采暖是以经济手段促进节能。采暖系统节能的关键是改变热用户的现有“室温高,开窗放”的用热习惯,这就要求采暖系统在用户侧具有调节手段,先实现分户控制与调节,为下一步分户计量创造条件。

对于民用建筑的住宅用户,分采暖就是改变传统的一幢建筑一个系统的“大采暖”系统的形式,实现分别向各个单元具有独立产权的热用户供暖并具有调节与控制功能的

采暖系统形式。

本工程为某小区的20#高层住宅楼,地下二层,地上十六层,地下一层、二层为核六级

甲类人防地下室,平时为戌类物品库房,地上一~十六层为住宅。建筑总高度为51.8米,建筑总面积为13166.3平方米。本设计主要负责地上十六层的采暖,采用分户采暖热水供暖系统,户内管道连接形式采用水平单管跨越式,热源供/回水温度为95℃/70℃。

2. 设计原始资料

2.1设计题目

兰州市某高层住宅楼供暖系统设计

2.2原始资料

2.2.1. 建筑物概况

本工程为某小区的20#高层住宅楼,地下二层,地上十六层,地下一层、二层

为核六级甲类人防地下室,平时为戌类物品库房,地上一~十六层为住宅。建筑总高度为51.8 米,建筑总面积为 13166.3 平方米。

2.2. 2. 设计提供图纸

建筑物平面、剖面、立面图及其尺寸,详见附图。

2.2.

3. 室内外设计参数

1) 室外设计参数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11℃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0.4m/s ;

冬季主导风向: 东、北 。

2) 室内设计参数

室内供暖计算温度按房间用途取值。

2.2. 4. 室外热水网路热力资料

1) 外网供水温度:951='τ℃

2) 外网回水温度:702='τ℃

3) 外网资用压力:p=6500毫米水柱

4) 热水流量:外网可保证供应

5) 引入口位置:由建筑物北向引至地下一层换热间

.2.2.5. 围护结构资料

1) 屋面:60厚挤塑聚苯乙烯泡沫保温层,k=0.73w/m 2.k ;

2) 外墙:300厚非承重烧结粘土空心砖,外抹20厚水泥砂浆,内贴30厚挤塑聚苯板;

3) 内墙:200厚非承重烧结粘土空心砖,两侧各抹20厚水泥砂浆;

4) 楼板:120厚钢筋混凝土楼板,40厚水泥珍珠岩砂浆垫层,k=2.0 w/m 2.k ;底层与地下一层之间的楼板设保温层,k=0.45 w/m 2.k 。

5) 楼梯间:为封闭不采暖楼梯间;

6) 外窗:采用塑钢窗,中空玻璃,k=3.9 w/m2.k;

7) 门:分户门采用钢制保温防盗门,k=4.7 w/m2.k,内门为单层木制门,阳台门

芯板加30厚岩棉保温,k=1.7 w/m2.k;

8) 地面:150厚炉渣保温垫层。

2.2.6.设计内容

1) 熟悉设计图纸。

2) 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

3) 系统形式的比选和确定,布置系统管道。

4) 绘制供暖系统水力计算草图。

5) 各房间散热器面积及片数选择计算。

6) 供暖系统的水力计算。

7) 换热设备选择计算。

8) 定压、补水、除垢设备选择计算。

9) 换热间设备、管道布置。

2.3设计依据

2.3.1.与本专业有关的法规和标准

1) 设计任务书

2)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3)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

4) 《采暖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GB62/T25-3033-2006)

5)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

6) 《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GJ173-2009)

7) 《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

8) 《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50114-2001)

9)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3.2.房间编号

为了设计方便,要对所有采暖房间进行编号,考虑到本设计进行的分户热计量,本设计进行编号时,以同属一户的房间进行连续编号,一般为连续的4~5个房间为一户。编号采用四位数,前面两位表示所在楼层数,后两位表示房间编号,如0301表示

三楼01号房间。

2.3.3.设计参数

根据建筑物所在城市------兰州 查出当地的气象资料如下[1]:

1).北纬36度03分;东经103度53分;海拔1517.2米

2).大气压力:冬季P b =851.4 hPa ;夏季P b =843.1 hPa ;

3).冬季供暖室外计算温度:-11℃;

4).冬季最低日平均: -21.7℃;

5).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0.4 m/s ;

6).根据房间用途确定供暖计算温度如下:

客厅、卧室:18℃

厨房:15℃

卫生间:18℃

门厅、楼梯间、储藏室、电梯间等不采暖

7).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① 屋面:60厚挤塑聚苯乙烯泡沫保温层,k=0.73w/m 2.k ;

② 外墙:300厚非承重烧结粘土空心砖,外抹20厚水泥砂浆,内贴30厚挤塑聚苯板;墙的传热系数由以下公式求出: 1

1

1i n i w K δαλα=++∑ W/(2m ·℃) (2—1)

n α----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换热系数,W/(2m ·

℃); w α----围护结构外表面的换热系数,W/(2m ·

℃)。 由式(2-1)求出K=0.977 W/(2m ·℃)

③ 内墙:200厚非承重烧结粘土空心砖,两侧各抹20厚水泥砂浆;由式(2—1)求出K=1.394 W/(2m ·℃)

④ 楼板:120厚钢筋混凝土楼板,40厚水泥珍珠岩砂浆垫层,k=2.0 w/m 2.k ;底层与地下一层之间的楼板设保温层,k=0.45 w/m 2.k 。

⑤ 楼梯间:为封闭不采暖楼梯间;

⑥ 外窗:采用塑钢窗,中空玻璃,k=3.9 w/m 2.k ;

⑦ 门:分户门采用钢制保温防盗门,k=4.7 w/m 2.k ,内门为单层木制门,阳台门芯板加30厚岩棉保温,k=1.7 w/m 2.k ;

3 供暖设计热负荷

3.1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冬季,人们为了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往往要求室内或者工作地区保持一定的温度,为了使房间内的空气温度,在某一段时间能达到要求的数值,必须有散热设备补给热量,此热量称为该房间的供暖热负荷。一个供暖系统往往要担负若干个房间的供暖,因而一个供暖系统的热负荷和各个房间的供暖热负荷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房间采暖热负荷是供暖设计中最基本的数据,这个数据计算的正确是否,将直接影响着供暖设备的大小、供暖方案的选择及供暖系统的使用效果。

一般情况下,房间供暖热负荷应根据房间的热平衡来计算。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是指在设计室外温度t w下,为达到室内温度t n

量Q。它是供暖系统的最基本依据。

冬季供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应根据建筑物或者房间的得、失热量确定。

房间的失热量包括:

1.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Q1;

2.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耗热量Q2,称冷风渗透耗热量;

3.加热由门、孔洞及相邻房间侵入的冷空气的耗热量Q3,称冷风侵入耗热量;

4.水分蒸发的耗热量Q4;

5.加热由外部运入的冷物料和运输工具的耗热量Q5;

6.通风耗热量。通风系统将空气从室内排到室外所带走的热量Q6;

房间的得热量包括:

7.生产车间最小负荷班的工艺设备散热量Q7;

8.非供暖通风系统的其他管道和热表面的散热量Q8;

9.热物料的散热量Q 9;

10.太阳辐射进入室内的热量Q10。

从得失热平衡式可以算出:

房间供暖热负荷=房间是热量总和-房间得热量总和=房间内散热设备的散热量然而,在供暖工程设计时,并不逐项详细计算得热量和失热量,尤其对于一般民用建筑来说,通常只计算两类热损失:

1.经过墙、屋顶、地面、门、窗和其他表面传出的热量;

2.加热进入室内的冷空气耗热量。

因此,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一般可分几部分进行计算

Q′=Q′1.j+Q′1.x+Q′2+Q′3(3—1)

式中:Q′——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W

Q′1.j——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

Q′1.x——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W

Q′2——冷风渗透耗热量,W

Q′3——冷风侵入耗热量,W

3.2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Q′1.j

在工程设计中,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是按一维稳定传热过程进行计算的,即假设在计算时间内,室内、室外空气温度和其他传热过程参数都不随时间变化。实际上,室内散热设备散热不稳定,室外空气温度随季节和昼夜变化不断波动,这是一个不稳定传热过程。但不稳定传热计算复杂,所以对室内温度容许有一定波动幅度的一般建筑物来说,采用稳定传热计算可以简化计算方法并能基本满足要求。

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可按下式计算:

Q′1.j =KF(t n-t w)αW (3—2) 式中K——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

F——围护结构的面积, m2;

t n——供暖室内计算温度, ℃;

t w——冬季室外计算温度, ℃;

α——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

温差修正系数:对供暖房间围护结构外侧不是与室外空气直接接触,而中间隔者不供暖房间或空间的场合,本设计卫生间不采暖。故有温差修正系数。根据《供热

α。

工程》第四版的附录1-2 知修正系数为7.0

=

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见表1.

3.3围护结构的附加(修正)耗热量Q′1.x

按稳定传热计算出的房间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并不是该供暖房间的全部耗热

量。因为房间的耗热量还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它的形状等因素(如高度、风向、风速等)有关。这些因素是很复杂的,不可能进行非常细致的计算。工程计算中,是根据多年经验按基本耗热量的百分率进行附加予以修正。其中包括:朝向修正、风力修正、高度修正,、窗墙面积修正等。

3.3.1朝向修正

不同朝向的围护结构所得的太阳辐射人是不同的。显然,受到日照的围护结构也就相应地减少了它的供暖耗热量。我国采暖通风设计规范给出的徐州地区修正率如下:南- 25%

东、西-5%

北0%

3.3.2风力修正

外围护结构外表面的传热主要有对流和辐射两部分,其中对流换热与室外风速有关,即风速愈大,则传热愈快。计算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时,所选用的传热系数K o值。它是对应欲某个固定室外风速值得来的。因为我国给地冬季平均风速相差不大,所以对传热的影响也不显著,故一般情况下可忽略。但是对于建筑在不避风的高地、河边、海岸、旷野上的建筑物,以及城镇、厂区内特别高出的建筑物,垂直的外围护结构应附加5-10%。

本设计的建筑物在兰州市区,不考虑风力修正。

3.3.3高度修正

计算基本耗热量中的室内计算温度是指房间内工作区的温度,即指地面上2m以下的空气平均温度。对于一般的民用建筑和一般车间内部发热量小于23w/m2的工业厂房,当净空高度在4m以下时,可不考虑修正。本设计的房间高度为2.9m。故高度修正不予考虑。

3.3.

4.窗墙面积修正

窗墙面积比是窗户洞口面积与房间墙体面积的比值,按规定,当窗墙面积比超过1:l时,对窗附的基本耗热量增大10%计算。

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见表1.

3.4冷风渗透耗热量Q′2

在风压和热压的作用下,室外的冷空气通过门、窗等缝隙渗入室内,被加热后逸出。

当未对采暖房间的门、窗缝隙采取密封措施时,冷空气就会通过门、窗缝隙渗入到室内,把这部分冷空气从室外温度加热到室内温度所消耗的热量,称为冷风渗透耗热量。

在各类建筑物特别是工业建筑的耗热量中,冷风渗透耗热量所占比例是相当大的,有时高达30%左右,所以门窗缝隙渗透冷空气耗热量的计算显得尤为重要。

计算冷风渗透耗热量的常用方法有缝隙法、换气次数法和百分比法。

对于高层建筑,由于建筑物高度增加,热压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在计算冷风渗透耗热量时要考虑风压和热压的综合作用。对于高层建筑的冷风渗透耗热量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Q′2 =0.278C p Ll(t′n-t′W) ρW m (3—3) 式中Q3——门窗的冷风渗透耗热量,W

C p——冷空气的定压比热,C p=1KJ/(kg*℃)

L——基准风速V0作用下的单位缝隙长空气渗透量,经查兰州市推拉塑钢窗L=0.25m3/(m*h)

l——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

t′n——建筑物内形成热压的的空气柱温度,简称竖井温度。由于本设计楼梯间不采暖,因此竖井温度取t′n=5℃

t′w——-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ρw——兰州市大气密度,取1.34kg/m3

m——考虑计算门窗所处的高度,朝向和热压差的存在而引入的风量综合修正系数,按式(3—4)确定

m=C h[n+(1+C)b-1] (3—4)

C h=(0.4h0.4)b(3—5)

C=[50C r(h z-h)/(C f h0.4V20)][ (t′n-t′W)/(273+ t′n)] (3—6) 式中C h——计算门窗中心线标高为h时的渗透空气量对于基准渗透量得高度修正系数(当h<10m时,按基准高度10m计算),按(3—5)计算。

h——计算门窗的中心线标高,m(当h<10m时,按基准高度10m计算)。

h z——中和面标高,m,一般设中和面标高在建筑物高度的一半位置上。

n——渗透空气量的朝向修正系数。

b——与门窗构造有关的特性常数,本设计b=0.67。

C——作用在计算门窗上的有效热压差与有效风压差之比,简称压差比,按式(3—6)计算

C r——作用于门窗上的热压差相对于理论热压的百分比,简称热压差系数,本设计取C r=0.5

C f——作用于门窗上的风压差相对于理论风压的百分比,简称风压差系数,本设计取C f=0.7

V0——室外平均风速,m/s

冷风渗透耗热量的计算见附表2.

计算m和C值时应注意:

1.如计算得出C≤-1时,即(1+C)≤0时,则表示在计算层处,即使处于主导风向朝向(n=1)的门窗也无冷风渗入,或已有室内空气渗出,此时,同一楼层所有朝向门窗冷风渗透量均取0值。

2.如计算得出C>-1时,即(1+C)>0时,根据式(2-5)计算出m≤0时,所计算的给定朝向的门窗已无冷空气侵入,或已有室内空气渗出,此时,处于该朝向的门窗冷风渗透量,取为0值。

3.如计算得出m>0,该朝向的门窗冷风渗透量,可按式(2-4)计算。

3.5冷风侵入耗热量Q′3

在冬季受风压和热压作用下,冷空气由开启的外门侵入室内。把这部分冷空气加热到室内温度所消耗的热量称为冷风侵入耗热量,由于本设计只有一楼大门与外界直接相通,但是一楼门厅不采暖,所以无冷风侵入耗热量。

3.6户间传热量:

本设计做的是分户热计量采暖系统,考虑到周围房间不供暖而本房间供暖时,热量会通过相邻房间间的围护结构传向不采暖的一侧,造成采暖房间的热损失。因此在计算散热器片数以及确定管径时必须考虑户间传热量。

户间传热量的计算方法:

Q〞=KFΔtα W (3—7)

式中Q〞——户间传热量,W

K——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

F——户间相隔围护结构的面积, m2;

Δt——户间传热温差,本设计取6 ℃;

a——户间传热量修正系数,一层、顶层取70%,2-15层取50% 在计算整栋建筑的总耗热量时,户间传热量不计算在内。

户间传热量见附表1.

3.7计算实例

以0203房间为例:

1.房间的设计热负荷

房间与外界有一面北外墙直接相通,北外墙面积为7.32m2,传热系数为0.977 W/m2·℃,北外窗面积为2.25m2,传热系数为3.9W/m2·℃.房间采暖温度为18℃,室外计算温度为-11℃,温差修正系数为1。窗户缝隙长度7.5m,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Q′1.j:由式(3—2)得

北外墙的基本耗热量为Q′1.j=7.32*0.977*(18+11)*1=207.4W

北外窗的基本耗热量为Q′1.j=2.25*3.9*(18+11)*1=254.4W

房间与外界有一面北外墙直接相通,北向朝向修正率为0,风力附加为0,高度修正为0,窗墙面积比小于1,则无附加,即附加耗热量为〞Q′1.x=0

房间0203的的冷风渗透耗热量Q′2.由式(3—3) 、(3—4)、(3—5)、(3—6)得:

C=[50*0.5(23.2-10)/(0.7*100.40.42)][ (5+11)/(273+ 5)]=96.4

C h=(0.4*100.4)0.67=1.003

m=1.003[1+(1+96.4)b-1]=21.56

Q′2= Q′2 =0.278*025*1.34*21.56*7.5*29=436.7W

房间0203的的冷风渗透耗热量Q′3.=0.

由式(3—1)得房间的总耗热量为:Q′=207.4+254.4+436+7=898.6W

2.户间传热量Q〞

房间有一面内墙与邻户相隔,面积为12.8m2。与楼上、楼下相隔的屋顶、地面面积均为14.52 m2,则房间的户间传热量为:

Q〞=(1.394*16.82*6+2*14.52*6+2*14.52*6)*0.5=227.6W

3.8供暖面积热指标:

整个建筑物供暖热负荷: Q =702052 W。

根据本建筑物的特点知: 建筑面积F=13166.32

m

所以供暖面积热指标:X=Q/F=702052/13166.3=53.3W/(m2℃),符合民用建筑(住宅)的面积热指标标准。

4 散热器的选择计算

4.1散热器分类

供暖散热器是室内建筑设备。它与室内装修和家具想配合,与房间使用者朝夕相处。因此,供暖散热器的选择,除了散热器本身的技术品质之外,还必须符合地区使用习惯、使用者爱好、热网及群体建筑物的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制约。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会越来越愿意接受新、美、好的产品。并且,随着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会不断地改善和提高散热器的工作条件,开拓它们的适用范围。下面所谈的供暖散热器选用原则,系指一般而广泛的常用原则。对有特殊要求的工程项目,可以按各自的特殊要求进行选择。

散热器的类型比较

散热器按制造材质的不同分为铸铁、钢制、铝质和其他材质散热器;

按结构形式的不同分为柱型、翼型、管型和板型散热器;

按传热方式的不同,分为对流型(对流散热量占总散热量的60%以上)和辐射型(辐射散热量占总散热量的50%以上)散热器。

(1)铸铁散热器常用的铸铁散热器有翼型和柱形两种形式。

a.翼型散热器:翼型散热器又分为长翼型和圆冀型两种。

长翼型散热器,其外表面上有许多竖向肋片,内部为扁盒状空间,高度通常为60㎜.常称为60型散热器。每片的标准长度有280㎜(大60)和200㎜(小60)两种规格,宽度为115㎜。

圆翼型散热器是一根内径为DN=75㎜的管子,其外表面带有许多圆形肋片。圆翼型散热器的长度有750㎜和100㎜两种,两端带有法兰盘,可将数根并联成散热器组。

翼型散热器制造工艺简单,造价较低,但金属耗量大,传热性能不如柱型散热器,外型不美观,不易恰好组成所需面积,翼型散热器现已逐渐被柱型散热器取代。

b.柱型散热器:柱型散热器是单片的柱状连通体,每片各有几个中空的立柱相互连通,可根据散热面积的需要,把各个单片组对成一组。

柱型散热器常用的有二柱M132型、二柱700型和四柱640型等。

M—132型散热器的宽度是132㎜,两边为柱状.中间有波浪形的纵向肋片。

四柱散热器的规格以高度表示,如四柱640型,其高度为640㎜。四拄散热器有带足片和不带足片两种片形,可将带足片作为端片,不带足片作为中间片,组对成一组,直接落地安装。

柱型散热器传热系数高,散出同样热量时金属耗量少,易消除积灰,外形也比较美观,每片散热面积少,易组成所需散热面积。

铸铁散热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散热器,它结构简单,耐腐蚀,使用寿命长,造价低,但其金属耗量大,承压能力低,制造、安装和运转劳动繁重。在有些安装了热量表和恒温阀的热水采暖系统中,普通方法生产的铸铁散热器。内壁常有“粘砂”现象,易于造成热量表和恒温阀的堵塞,使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因此《规范》规定:安装热量表和恒温阀的热水采暖系统不宜采用水流通道内古有粘砂的散热器,这就对铸铁散热器内腔的清砂工艺提出了特殊要求,应采取可靠的质量控制措施。目前我国已有了内腔干净无砂,外表喷塑或烤漆的灰铸铁散热器,美观漂亮,档次高,完全可用于分户热计量系统中。

(2)钢制散热器

a.闭式钢串片式:闭式钢串片式散热器由钢管、钢片、联箱及管接头组成。钢片串在钢管外面,两端折边90度形成封闭的竖直空气通道,具有较强的对流散热能力。但使用时间较长会出现串片与钢管连接不紧或松动,影响传热效果。

b.板型散热器:由面板、背板、进出口接头、放水门固定套及上下支架组成。面板、背板多用1.2~1.5 ㎜厚的冷轧钢板冲压成型,其流通断面呈圆弧形或梯形,背板有带对流片的和不带对流片的两种规格。

c.钢制柱型散热器:其结构形式与铸铁柱型相似,它是用1.25~1.5㎜厚的冷轧钢板经冲压加工焊制而成。

d.扁管散热器:这种散热器是由数根50㎜x11㎜x 1 5㎜(宽x高x厚)的矩形扁管叠加焊接在一起,两端加上连箱制成的。高度有三种规格:416mm(8根)、520㎜(10根)和624㎜(12根)。长度有600~2000㎜以200㎜进位的八种规格。

扁管散热器的板形有单板、双板、单板带对流片、双板带对流片4种形式。单、双板扁管散热器两面均为光板,板面温度较高,有较多的辐射热。带对流片的单、双板扁管散热器在对流片内形成空气流通通道,除辐射散热量外,还有大量的对流散热量。

e.钢制光面管散热器:又叫光排管散热器,是在现场或工厂用钢管焊接而成的。因其耗钢量大,造价高,外形尺寸大,不美观,一般只用在工业厂房内。、(3)铝制散热器铝制散热器的材质为耐腐蚀的铝合金,经过特殊的内防腐处理,采用焊接连接形式加工而成。铝制散热器重量轻,热工性能好,承压能力高,使用寿命长,其外形美观大方,造型多变,可做到采暖、装饰合二为一。使用时应注意产品对水质的要求。应选用内防腐型散热器,并应满足产品对水质的要求。散热器内腔应严格按涂装

工艺要求由机械程序化操作,以防止简易手工操作的不稳定性。应采用可靠的覆膜涂层或其他物理保护措施,以保证散热器长期稳定地工作。

20世纪开始采用的铸铁散热器用灰口铸铁浇铸而成。由于结构简单、耐腐蚀、使用寿命长、水容量大而沿用至今。在我国的民用建筑及公共建筑中,如果承压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普遍采用的是铸铁散热器中的翼型散热器和柱型散热器。

4.2对散热器的要求

供暖散热器是建筑物供暖系统的末端装置,它与供暖系统的管道连为一体,构成热媒循环的系统。安全可靠是对供暖系统(包括散热器在内)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 散热器的工作压力应能满足供暖系统工作压力的要求,并且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安全可靠。从降低工程造价的角度考虑,散热器的工作压力只要能满足(保证)供暖系统运行时的工作压力即可,并不是越高越好。但对同一类型的散热器而言,如其他条件均相同,那么,承压能力高就是优点之一。因为并未以成本的增加或金属的增加去换取承压能力的提高。我国目供暖散热器的工作压力多为0.5~8MPa。也有的大型集中供热系统要求更高的工作压力。在高层建筑中,由于供暖系统多按40m上下的高度分区设置、所以对散热器本身的承压能力并没有更高的要求。小型家用热水供暖装置的散热器只要在系统灌满水后不渗不漏即可,可以选取壁薄、价低、承压能力低的散热器。

值得强调的是,散热器要在有效使用期内长期工作的条件下都具有稳定的承压能力,保证长期运行的安全可靠。有的散热器因材质或其他原因不能保证这一要求,那就很值得注意。

b 漏水(汽)的可能少。主要是指散热器的接口要少及其本身腐蚀漏水的可能性少。铸铁散热器由于弱环节往往在片与片组合的接口处,所以接口越少,漏水的可能性越少。钢板散热器,也因型式不同,其腐蚀漏水的严重性不同。

c 耐腐蚀。包括散热器外腐蚀和内腐蚀。对潮湿房间,或有腐蚀性气体的房间,应选用防腐能力亦较高的产品。

d 无划伤或碰伤人体的尖角棱刃,壳应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

f 无毒、无害、无爆炸可能。包括散热器的专用工质及外表面处理。这一问题,对目前还在研究的热管型散热器(亦称相变换热散热器)以及电热、煤气散热器等,就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4.3散热器选择:

由于铸铁柱型散热器外形美观,传热系数较大,单片散热量小,容易组对成所需散热面积,积灰较易清除。并且其四柱760型散热器为小水道设计,节水节能,散热效果好。层次分明,立体感强,所以本设计采用比较传统的铸铁四柱760型散热器即可。 四柱760型铸铁散热器

型号 : 四柱760型铸铁散热器SC(WS)TZ4-6-8(10)

规格:单片主要尺寸(mm) 高度760mm 宽度 143 mm 长度 60mm

同侧进出口中心距 600 mm

暖气片重量(kg) 5.6 kg

暖气片水容量(L) 0.93 L

暖气片散热面积(m 2) 0.235 m 2

单片散热量(W ) 134 W

工作热媒:热水

工作压力 普压 0.8 Mpa 高压 1.0Mpa

散热器的传热系数K=2.503Δt 0.298

4.4散热器的计算

1、散热器面积计算公:

12()

pj n Q F K t t βββ=- m 2 (4—1) 式中:F ——散热器散热面积,2m ;

Q ——散热器的散热量, W ;

pj t ——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

n t ——供暖室内计算温度,℃;,

K ——散热器的传热系数,2/o W m C ?;

1β——散热器组装片数修正系数;

2β——散热器组连接形式修正系数;

3β——散热器组安装形式修正系数。

β=1.004。

由于系统采用的为异侧上进下出式,故

2

β=1.02。

选取A=100m;

3

在热水供暖系统中,

t散热器进出口水温的算术平均值;

pj

t pj=(t供-t回)/2 ℃(4—2)

式中t

——散热器进水温度,℃;

t回——散热器出水温度,℃。

2.计算各组散热器进、出口水温

t:(以0301—0305为例)

i

t1=t-(Q1/∑Q)*Δt=95-(2812/8052)*25=86.3℃

t2= t1-(Q2/∑Q)*Δt=86.3-(1156/8052)*25=82.7℃

t3= t2-(Q3/∑Q)*Δt=82.7-(1308/8052)*25=78.6℃

t4= t3-(Q4/∑Q)*Δt=78.6-(159/8052)*25=78.1℃

t5= t4-(Q5/∑Q)*Δt=78.1-(2617/8052)*25=70℃

其中高区Δt=25℃

3.计算各层散热器的传热系数K值,查《供热工程》附录7知,四柱760型散热器

K=2.503Δt0.298(4—3)

Δt---散热器平均进出温度与室内采暖温度的温差。℃

4.拟算散热器片数n,

查《供热工程》附录2-1知f=0.2352

m/片

n=F/f (4—4)

β,代入式(4—1)计算散热器实际面根据拟算散热器片数,选择散热器的片数修正系数

1

积,然后根据(4—4)计算出各组散热器的实际片数。

4.5散热器的布置与安装

布置散热器时,应符合《设计规范》中的有关规定,除了教材中的一些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l、散热器宜安装在外墙窗台下,这样,沿散热器上升的对流热气流能阻止和改善从玻璃窗下降的冷气六和玻璃冷辐射的影响,是流经室内的气流比较暖和。当安装或布置管道有困难时,也可靠内墙安装。如设在窗台下时,医院、托幼、学校、老弱病残者住

宅中,散热器的长度不应小于窗宽度的75%;商店橱窗下的散热器应按窗的全长布置,内部装修要求较高的民用建筑可暗装。

2、为防止冻裂散热器,两道外门之间,不准设置散热器。在陋习建或其它有冻结危险的场合,应由单独的立,支管供热,且不得装设调解阀。

3、散热器在布置时,不能与室内卫生设备、工艺设备、电气设备冲突。暖气壁龛应比散热器的实际宽度多350~400毫米。台下的高度应能满足散热器的安装要求,非置地式散热器顶部离窗台板下面高度应≥50毫米,离地可为100~200毫米。底层散热器安装高度应考虑回水管及跑坡、支管连接等要求。

4、在垂直单管或双管供暖系统中,同一房间的两组散热器可以串联连接;贮藏室、盥洗室、厕所和厨房等辅助用室及走廊的散热器,可同临室串联连接。

5、公共建筑楼梯间的散热器,宜分配在底层或按一定比例分配在下部各层,住宅楼梯间一般可不设置散热器。把散热器布置在楼梯间的底层,可以利用热压作用,使加热了的空气自行上到楼梯间的上部补偿其耗热量。

6、在楼梯间布置散热器时,考虑楼梯间热流上升的特点,应尽量布置在底层。

7、散热器组对后,以及整组出厂的散热器在安装之前应作水压试验。

8、散热器宜明装。暗装时装饰罩应由合理的气流通道、足够的通道面积并方便维修。这是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考虑有利于散热器放热、安全、适应室内装修要求以及维护管理等方面考虑的。

9、幼儿园的散热器必须暗装或加防护罩。

10、考虑到组装的方便,铸铁散热器的组装片数,不宜超过下列数值:

粗柱型(包括柱翼型) 2 0片;

细柱型 2 5片;

K翼型7片。

11、双管采暖系统,同一房问的两组散热器可串联连接;贮藏室、盥洗室、厕所和厨房等辅助用室及走廊的散热器,亦可同邻室串联连接,主要是考虑在有些情况下单独设支立管有困难或不经济。但注意,热水采暖系统两组散热器串联时,有在管道水力计算完毕得出每根立管的温降之后,才能根据各立管的温降去计算散热可采用同侧连接,但上、下串联管道直接应与散热器接口直径相同。

12、冻结危险的楼梯间或其他有冻结危险的场所,应由单独的立、支管供暖。一般

不应将其散热器同临室连接,以防影响临室的采暖效果,甚至冻裂散热器。散热器前不得设置调节阀。随着建筑水平和物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及采暖区域的扩大,有的楼梯问已经无冻结危险,因此,对楼梯间也不能一概而论。

5 系统形式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高层建筑的兴起,适应高层建筑的采暖系统也发展起来。近年来节能问题在供暖系统设计中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因此有必要在新建住宅中采用更合适的供暖系统形式来满足热费按户计量的需要。在节能问题上,尤其要特别重视能源利用过程前的处理,即在规划设计整个供暖系统时,应该考虑该系统的节能前景及经济效益。在进行住宅室内采暖系统设计时,设计人员应考虑热用户分户及分室控制温度的需要。据初步测算,采取供暖分户计量,可以实现采暖节能20%以上。

分户计量采暖系统的特点是对每个采暖用户进行单独控制,即每户独立采用一个供回水系统,一户一表制,可以单独对用户进行调节、关断、计量,不会影响其他用户。达到分户计量目的的根本方法是对用户独立系统的控制,具体做法是在每户供水入口处设置热表及散热器上安设调节阀。通过调节散热器使采暖房间的室温满足人体热舒适性的要求。

5.1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

5.1.1.室内热水系统的分类

1).按系统循环动力的不同,分为重力循环换和机械循环系统,靠水的密度差进行循环的的系统,称为重力循环系统。靠机械(水泵)力进行循环的的系统,称为机械循环。

2).按系统管道敷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垂直式和水平式。垂直供暖系统是指不同楼层的各散热器用垂直立管连接的系统。水平式供暖系统是指同一楼层的各散热器用水平管线连接的系统。

3).按散热器供回水方式的不同,分为单管系统和双管系统。热水经立管或水平供水管顺序流经多组散热器,并顺序地在各散热器中冷却的系统,称为单管系统。热水经立管或水平供水管平行地分配给多组散热器,冷却后的回水自每组散热器直接沿回水立管或水平回水管流回热源的系统,称为双管系统。

5.1.2. 室内热水系统的选择

适合于分户采暖的户内系统进、出散热器的供回水管为水平式安装,一般采用上进下出的方式。水平管道采用暗装,管道连接形式采用水平单管跨越式,其特点是采用一个大系统,可将该系统的供、回水立管设置在管道井内。该方案的优点是:各个散热器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Jilin Jianzhu University 课程设计计算书 设计名称市花园小区采暖设计 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城市燃气工程 班级燃气122班 姓名牛传磊 学号 11 指导教师齐老师 设计时间2015.7.5

摘要 本次设计的是市某住宅采暖系统。本工程为市花园小区住宅楼采暖设计,建筑面积2800㎡,总高度17.4m。针对该住宅的要求和特点,以及该地区气象条件,参考有关文献资料对该楼的采暖系统进行方案设定、负荷计算和水力计算、设备选型。 关键词住宅;采暖;设计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概述 (3) 1.1设计概况 (3) 1.2设计依据 (3) 第二章设计方案确定及计算 (4) 2.1 室外气象参数 (4) 2.2 采暖设备要求和特殊要求 (4) 第三章散热器的选择 (7) 3.1 散热器的布置 (7) 3.2 散热器的安装尺寸应保证 (7) 3.3 散热器的计算 (7) 详细计算见散热器片数表。 (9) 第四章水力计算 (10) 第五章供热管道及附件 (15) 5.1保温管道的确定 (15) 5.2 保温材料的选择 (15) 5.3 管道保温施工 (15) 设计总结 (16) 参考文献 (17) 附录

第一章概述 1.1设计概况 省市花园小区住宅楼采暖设计,建筑面积2800㎡,总高度17.4m共6层,层高2.9m。 1.2 设计依据 《供热设计手册》、《供热工程》(ISBN 978-7-112-02017-1)。

第二章设计方案确定及计算 2.1 室外气象参数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22.5℃,冬季室外平均风速:2.0㎡/s,冬季室外最多风向平均风速1.9m/s冬季最多风向ENE,冬季室外大气压力102333pa。 2.2 采暖设备要求和特殊要求 散热器要求散热性能好,金属热强度大,承压能力高,价格便宜,经久耐用,使用寿命长。 2.3 热负荷计算 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1)、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是指在某一室外温度t′ w 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温度 t n ,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Q′。它是设计供暖系统的最基本依据。 冬季供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应根据建筑物或房间的得失热量确定: 失热量有: a、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Q 1 ; b、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的冷空气的耗热量Q 2 ,称冷风渗透耗热量; 得热量有: a、太阳辐射进入室的热量Q 10 。 Q=Q 1+Q 2 -Q 10 工程设计中,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一般分几部分进行计算: Q′=Q 1.j ′+Q 1.x ′+Q 2 ′+Q 3 式中 Q 1.j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Q 1.x ′——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 (2)围护结构的耗热量 表5-1 通过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按下式计算: (3)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 表5-2 通过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

采暖通风工程施工方案

采暖通风工程施工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 (2) 2、编制依据 (2) 2.1、施工图 (2) 2.2、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标准和手册 (2) 2.3、根据我公司完成的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施工准备 (2) 3.1、技术准备 (2) 3.4、材料准备 (3) 4、采暖系统安装 (4) 4.1、管道及配件安装 (4) 4.2、辅助设备及散热器安装 (9) 4.3、系统水压试验及调试 (10) 5、通风系统制安 (11) 5.1、风管制作 (11) 5.2、风管安装 (12) 5.3、风机安装 (13) 5.4、风机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3) 6、施工质量管理 (14) 6.1、建立工程质量管理小组 (14) 6.2、质量目标 (15) 6.3、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15) 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16) 7.1、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16) 7.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17) 8、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18) 8.1、环境管理目标 (18) 8.2、文明施工的管理制度 (18) 8.3、文明施工措施 (19)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蒙古国乌兰巴托财经学校及银行住宅楼工程,财经学校总建筑面积11364.54平方米,浇筑高度为50米。地上15层,地下1层。银行住宅楼的总建筑面积为21179.73平方米,地上15层,地下一层,本施工方案为采暖、通风及排烟系统。 2、编制依据 2.1、施工图 2.2、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标准和手册 2.2.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2.2.2、《现行建筑安装规范大全》(上、下册) 2.2.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2.2.4、《管道工程安装手册》 3、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3.1.1、明确责任工程师职责,明确个人职责所在。 3.1.2、认真熟悉图纸,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和技术交底工作。

采暖外网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原始资料 1.1气象资料及物理资料 1.2城镇用气量 1.3燃气管网布线 1.4 城镇燃气加臭规定 1.5燃气管网系统 1.6 设计城镇燃气的几种类型 1.7燃气输配方案的比较 1.8燃气输配系统的组成 1.9管道的防腐 1.10管道的保温 第二章城镇燃气的水力计算 2.1用气量及单位长度途泄的计算 2.2城镇燃气计算流量的计算 2.3城镇燃气的水力计算 2.4高压枝状管网水力计算步骤 第三章室内燃气管网水力计算 3.1 管段编号 3.2 管段额定流量的确定 3.3预选管径 3.4当量长度的计算 3.5单位压力降的计算 3.6附加压头的计算 3.7实际压力损失的计算 3.8总压力降的计算 参考文献

燃气课程设计 第一章原始资料 1.1设计题目:北京市半岛国际城燃气输配管网设计 1.2气象资料及物理资料 (1)气温: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8℃;历年极端最低气温:-10℃ (2)年主导风向:西北风 (3)最大冻土深度:0.5m (4)地下水位:2.0米 (5)土质:以沙质粘土为主,地耐力2-2.5kg/㎝2 (6)人工然气物理化学性质 天然气物理化学性质 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kg/kmol)16.9790 v(m2/s)25×10-6 (Kg/m3)0.46 低发热值(kJ/N m3)15100 80-100 室内燃气管道允许压降 △P(Pa) 1.3城镇用气量 (1)在设计燃气系统时,首先要确定燃气管网的计算流量,而计算流量的大小又取决于燃气需用量和需用的不均匀情况,而城镇燃气需用量取决于用户类型,数量和用气量指标居民生活用户用气量取决于居民生活用户用气量指标(用气定额)、气化百分率及城市居民人口数。影响居民生活用户用气量指标的因素很多,如住宅燃气器具的类型和数量,住宅建筑等级和卫生设备的设置水平,采暖方式及热源种类,居民生活用热习惯及生活水平,居民每户平均人口数,气候条件,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的发展情况,燃气价格等。各种影响因素对居民生活用户用气量指标的影响无法精确确定,通常根据居民生活用户用气量实际统计资料,经过综合分析和计算得到用气量指标。当缺乏用气量的实际统计资料时,可

空调通风及采暖工程施工方案

空调通风与采暖工程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1.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施工总承包招标文件。 2、暖通施工图纸”。 1.3工程相关的规范、图集 1、《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2、《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GJ173-2009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6、《山西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41-2006 7、《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8、《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9、图集07K304《空调机房设计与安装》 10、图集K103-1~2《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和设备附件选用与安装》 11、图集05R103《热交换站工程设计施工图集》 12、华北标图集91SB系列(2005年) 2.工程概况 2.1工程概述 1、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 3、建筑概况:

第二章施工部署及准备 3.施工队伍部署和任务划分 3.1施工队伍部署 项目部根据需要配置足够的施工队伍,分别配置电气安装作业队伍、给排水安装作业队伍、通风安装作业队伍。 3.2任务划分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布置情况和各专业的不同,本着有利于施工管理、有利于施工流程加快施工进度的原则,拟将整个合同段施工划分为三个施工阶段:一是预留预埋施工阶段;二是管道安装(水管、风管)施工阶段;三是设备安装、调试施工阶段。 4.施工安排流程和计划进度 4.1流程安排 根据本工程的设计特点、地理位置、工期计划、材料运输等各方方面原因综合考虑,本着科学高效的原则,作出相应的施工流程安排。 下图为施工流程图: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68288电子教案

编号:采暖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某三层办公楼采暖设计 院(系):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专业: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 学生姓名:卢振斌 学号: 0121006230111 指导教师:文远高

2012年12 月30 日 目录 摘要 (3) 引言 (3) 1 设计任务、原始资料及设计依据 (4) 2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的计算 (7) 2.1 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7) 2.2 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 (11) 3 供暖系统散热器的选择 (16) 3.1 散热器的选择原则 (16) 3.2 散热器的计算 (17) 3.3 散热器的布置 (18) 4 系统选择、供暖系统引入口的位置 (19) 4.1 系统选择 (19) 4.2 供暖系统引入口的位置 (19) 5 水力计算以及附件选择 (19) 5.1 水力计算方法及步骤 (19) 5.2 水力计算 (21) 5.3 供暖系统的附件选择 (25) 6 结论 (2) 参考文献 (27)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室内环境温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节能环保、安全性高等因素越发受人们的关注。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供暖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一个建筑物或房间可能有各种得热和散失热量的途径。当建筑物或房间的失热量大于得热量时,为了保持室内在要求温度下的热平衡,需要由供暖通风系统补给热量,以保证室内要求的温度。为了满足现今社会的要求,对工程建筑进行供热采暖设计是更好的达到节能环保目的的重要前提。 本次课程设计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是以热水为热媒的建筑物集中供热系统。本文首先根据基本设计资料计算了某办公大楼的热负荷,然后根据热负荷及建筑物的形式等条件,提出了供暖系统设计方案,选择布置了供暖管网系统,绘制出了该系统的平面图和系统图,还对该系统进行了水力计算,选择管径和流速,使管网系统较好地符合了水力平衡要求。最后还计算了散热器的片数,并布置了散热器。 关键词:环保节能;供热设计;负荷计算 Abstract As people living standard rising, the indoor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afety higher factors by more people's attention. Especially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our country's heating undertakings have developed rapidly. A building or room may have various to heat and heat loss of the way. When building or room heat loss is greater than the heat gain, in order to keep indoor temperature in the requirements of heat balance, the heating ventilation system supply heat, in order to assure indoor temperature requirements.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odern society,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for heating design is the bett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saving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 The curriculum design of the object of study and the main content is hot water for heating medium building centralized heating system. This paper firstly on the basis of the basic design data to calculate the heat load of a certain office building, 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 thermal load and type of building conditions, puts forward the heating system design scheme, the choice to arrange the heating pipe network system, draw out the system plan and system diagram and the system of the hydraulic calculation, select the diameter and flow velocity, pipeline system is well consistent with the hydraulic

公共建筑采暖通风-设计说明.

公共建筑采暖通风 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1、本工程位于某自治区某市如意开发区,地块占地约550亩。地块内建筑包括办公大楼48290平方米(地18层,地下2层)、行政办公楼11000平方米、配套会议中心2000平方米。 2、本工建筑分类为一类高层建筑。 二、设计依据 1、建设单位提供的本工程初步设计要求及任务书; 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2001版); 3、建设单位关于本工程方案的批复意见; 4、建筑专业提供的作业图; 5、工艺专业提供的工艺用房平面布置图及工艺设备散热量; 三、设计范围 地块内的采暖热源、采暖系统、通风系统、防排烟系统及人防通风系统(通风系统、防排烟系统及人防通风系统略),本次设计范围仅为办公大楼。 四、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 1、室外计算参数(某市):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19.0o C; 室外平均风速 1.5m/s; 最大冻土深度 143cm; 冬季主导风向 NW 2、室内设计参数 办公室 18-20o C; 大厅、门厅 13-16o C; 会议用房 18-20o C; 库房 10-15o C; 走道 18-20o C; 卫生间 16-18o C; 卫生间(浴室) 25o C; 五、热源概况 1、本工程冬季热源采用市政热网供热,二次热源共分三个系统: 2、本工程热交换站设在地下层设计容量8400kW;:热交换间容量除考虑本工程冬季采暖容量及其它地块空调新风容量外,同时考虑本地块内其它建筑物的容量。二次热源共分三个系统,六台板式水--水换热器(RJ-1--6,每系统2台)。冬季新风系统热源(RJ-1、2);高区采暖系统热源(RJ-- 3、4)、低区采暖系统热源(RJ--5、6)。换热器容量:冬季新风系统按

采暖设计说明

采暖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1、项目地址:资阳 2、根据甲方要求采暖区为所有包间。 3、采暖面积约为300m2,采暖热负荷为300×165W/ m2=49500W 。 二、设计依据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建筑设备施工安装通用图集》91SBX1. 3、《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三、设计参数 四、设计方案阐述 1、热负荷计算:详见附后《采暖数据表》。 2、本方案设计为“壁挂炉+散热器”采暖系统。 本系统采用同程式与异程式布管,各环路阻力基本平衡,系统开端与末端散热器效果接近,采暖供水和回水路程一样,避免出现热

度不均匀的现象。 五、产品选型 1、壁挂炉选型:本方案选用40KW燃气壁挂炉2台,该产品 是意大利冠霸集团生产的壁挂炉,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创新的美学设计外观,简便且人性化的操作面板,使用维护简单,维修量小,具有多重安全保护功能。 (2)热水产率:在Δt=40℃的情况下为20L/min。 (3)智能型比例阀:使用冠霸和霍尼韦尔共同开发的燃气阀,调节范围更广,稳压性能更好。 (4)采用意大利技术制造的热交换器,使用高导材料无氧铜,换热效率高达98%,换热表面作特殊处理,能耐高温高 压,延长使用寿命。 (5)配备丹麦格兰富水泵,运转平稳,噪音低,内置热保护开关,防止过热及短路,使用寿命长。 (6)采用欧式燃烧器,用补助为转火苗的方式,避免了着火时的噪音,有利于燃气的充分燃烧,更节能。 壁挂炉技术参数如下:

2、管道系统:灵龙采暖专用管,具有耐温耐压性能优异、热 膨胀系数小、隔光阻氧等显著特性,是采暖和中央空调管道系统的理想选择。 (1)耐温耐压,适合高温热水领域 (2)内壁光滑,不结垢、不腐蚀 (3)热膨胀系数小(3×10-5m/m·℃,避免管材变形 (4)导热系数小(0.24 w / m.k) ,保温性能良好 (5)隔光阻氧,避免管材腐蚀堵塞 3、暖气片:本设计采用世界知名品牌欧瑞德(Eurorad),钢制板式结构,升温快,外观经高温喷漆(RAL9016)处理,美观大方。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编号: 采暖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某三层办公楼采暖设计 院(系):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专业: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 学生姓名:卢振斌 学号:0 指导教师:文远高

2012年12 月30 日 目录 摘要3 引言3 1 设计任务、原始资料及设计依据4 2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的计算7 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7 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11 3 供暖系统散热器的选择16 散热器的选择原则16 散热器的计算17 散热器的布置18 4 系统选择、供暖系统引入口的位置19 系统选择19 供暖系统引入口的位置19 5 水力计算以及附件选择19 水力计算方法及步骤19 水力计算21 供暖系统的附件选择25 .2 干管、立管及散热器的安装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9

6 结论2 参考文献 (27)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室内环境温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节能环保、安全性高等因素越发受人们的关注。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供暖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一个建筑物或房间可能有各种得热和散失热量的途径。当建筑物或房间的失热量大于得热量时,为了保持室内在要求温度下的热平衡,需要由供暖通风系统补给热量,以保证室内要求的温度。为了满足现今社会的要求,对工程建筑进行供热采暖设计是更好的达到节能环保目的的重要前提。 本次课程设计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是以热水为热媒的建筑物集中供热系统。本文首先根据基本设计资料计算了某办公大楼的热负荷,然后根据热负荷及建筑物的形式等条件,提出了供暖系统设计方案,选择布置了供暖管网系统,绘制出了该系统的平面图和系统图,还对该系统进行了水力计算,选择管径和流速,使管网系统较好地符合了水力平衡要求。最后还计算了散热器的片数,并布置了散热器。 关键词:环保节能;供热设计;负荷计算 Abstract As people living standard rising, the indoor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afety higher factors by more people's attention. Especially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our country's heating undertakings have developed rapidly. A building or room may have various to heat and heat loss of the way. When building or room heat loss is greater than the heat gain, in order to keep indoor temperature in the requirements of heat balance, the heating ventilation system supply heat, in order to assure indoor temperature requirements.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odern society,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for heating design is the bett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saving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 The curriculum design of the object of study and the main content is hot water for heating medium building centralized heating system. This paper firstly on the basis of the basic design data to calculate the heat load of a certain office building, 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 thermal load and type of building conditions, puts forward the heating system design scheme, the choice to arrange the heating pipe network system, draw out the system plan and system diagram and the system of the hydraulic calculation, select the diameter and flow velocity, pipeline system is well consistent with the hydraulic balancing requirements. Finally, the calculation of radiator piece number and arrangement of the

采暖通风施工方案

采暖通风施工方案 1、采暖施工应具备的条件 1)厂房各层间围护结构安装结束,防腐涂料施工完。 2)散热器、暖风机安装部位的墙面抹灰完,当建筑标准较高时,要先作预安装,然后拆下待建筑做完装饰后再进行安装。 3)采暖系统设备、材料、管道附件经检验符合设计要求。 4)落地式散热器的地面已施工完毕。 5)光排管散热器按设计的规格型号制作完成并经过水压试验合格,然后在组合场地进行防腐完。 6)暖风机及散热器按设计的规格型号及数量经检验合格后,全部运到施工现场。 7)采暖管道安装部位的土建结构施工已完成,预留孔洞已按要求尺寸预留并清理干净;地沟内已抹灰,杂物和灰渣已清除干净。 2、采暖施工主要措施 A、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主供回水管道安装→主管安装→采暖设备安装→支管与采暖设备连接→系统水压试验→防腐补涂及绝热保温→系统分部试运 B、施工准备 1)按设计要求,将采暖系统的管道统一除锈刷底漆,要求除锈彻底,刷油前要将外管壁上的浮锈、尘土清扫干净,刷油时不得有漏涂及流淌现象,每根管道两端留出200MM的施工段。 2)按图纸设计进行散热器的组对及光排散热器的加工制作,完成后每组均要作水压试验,合格后置放在指定地点,并做好产品标识。 3)对需要安装使用的阀门进行解体检查、水压试验,合格后存放在指定地点做好标识。 C、管道安装 1)按规范加工制作管道、散热器、暖风机支架,支架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其根部焊接在厂房钢结构上,如没有可供使用的钢结构,也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用其它安装方式。支架安装要稳固。 2)按设计要求进行管道连接,如设计无明确要求,应遵循如下原则,主干管立管采用焊接或法兰连接,分支管采用丝扣连接。丝接管道丝扣破坏长度不得超过总丝长10%,丝接

室内采暖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课程名称:室内采暖 系: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给水排水工程 班级:水 122 学号: 2012306221 学生姓名:郭俊涛 指导教师:马宏雷 职称:副教授 2012年12月24日

目录一.室外参数 二.热负荷计算及其依据 三.散热器 四.管道的布置 五.管道的水利计算六.参考资料

三.散热器 考虑到散热器耐用性和经济性,本工程选用铸铁柱型散热器。结合室内负荷,选择铸铁M132散热器。结合室内负荷,散热片主要参数如下,散热面积0.24m2,水容量1.32L/片,重量7Kg/片,工作压力0.5MPa。多数散热器安装在窗台下的墙龛内,距窗台底80mm,表面喷银粉。 1、散热器的计算 本设计采用M--132型散热器。 (1)、散热器散热面积的计算 散热面积的计算可按《供热手册》\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t的确定。本设计在计算时,不考虑管道散热引起的温降。对于双管热水供暖系统,为系统计算供、回水温度之和的一半,而且对所有散热器都相同。(2)、散热器片数的计算 散热器片数的计算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利用散热器散热面积公式求出房间内所需总散热面积(由于每组片未定,故先按1计算); 2) 得出所需散热器总片数或总长度H; 3) 确定房间内散热器的组数m; 4) 将总片数n分成m组,得出每组片数n`,若均分则n`=n/m(片/组); 5) 对每组片数n`进行片数修正,乘以b,即得到修正后的每组散热器片数,可根据下述原则进行取舍; m; 6) 对柱型及长翼型散热器,散热面积的减少不得超过0.1 2 7) 对圆翼型散热器散热面积的减少不得超过计算面积的10﹪。 2、散热器数量的计算

建筑设计-暖通方案设计说明

暖通设计 一.设计依据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汽车库、停车库、修车厂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 5.《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 6.《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558-88) 7.建设单位提供的批准文件资料及要求 8.土建专业提供的建筑平、立、剖面 二.设计气象参数 1.大气压力:冬季Pd=1020.9hPa 夏季Px=1002.5hPa 2.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冬季通风温度:twf=5.0℃ 冬季空调温度:twk=-2℃ 夏季空调温度:twk=32.0℃ 夏季通风温度twf=30.0℃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tws=27.7℃ 夏季计算日较差:dt=6.0℃ 3.室外风速: 夏季室外平均风速:Vx=3.2m/s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Vd=3.7m/s 三.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筑面积24853m2,除机动车库、设备用房及仓储用房外,均设置舒适性中央空调系统。在满足舒适性要求的前提下,综合应用多种节能技术措施,实现“绿色、环保、节能”目标。 通风系统按照使用要求设置,保证室内空气品质与卫生程度,满足环保、人防等要求。 消防系统均按照一类高层建筑设防,执行《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范。消防排烟系统与通风系统相结合设置,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完成功能转换,以降低工程投资并减少对建筑空间的需求。 四.空调系统设计: 1.本工程剧院与影城空调系统分别独立设置。 2.剧院部分空调系统冷负荷估算为2570kw,空调热负荷估算为1350kw。冷热源系统根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建筑供热与给水排水综合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徐州市某二层建筑供热与给排水综合课程设计 起止日期:2015 年11 月9 日至2015 年11 月27 日 学生姓名李映宇 班级建环设备1203 学号12403200308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土木工程学院(部) 2015年9月7日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室内环境温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节能环保,安全因素等越发收到人们的关注。一个房间的可能有各种得热散失热量的途径,当房间的失热量大于得热量时。为了保持室内在要求温度下的热平衡,需要由供暖通风系统补给热量,以保证室内要求的温度。为了满足现今社会的要求,对工程建筑进行供热采暖设计是更好的达到节能环保目的的重要前提。 本次课程设计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是以热水为热煤的建筑集中供热系统。本文首先根据根据基本设计资料计算了某二层建筑的热负荷,然后根据热负荷及建筑物的形式等条件,提出了供暖系统的设计方案,选择布置了供暖管网系统,绘制出了该系统的平面图和系统图,还对该系统进行了水力计算,选择管径和流速,使管网系统较好地符合了水力平衡要求。最后还计算了散热器的片数,并布置了散热器。 关键词:环保节能,供热设计,负荷计算

目录 第一章概述 (3) 1.1 设计概况 (3) 1.2 设计依据 (3) 第二章设计方案确定及计算 (4) 2.1 室外气象参数 (4) 2.2 采暖设备要求和特殊要求 (4) 2.3 热负荷计算 (4) 2.31校核围护结构传热热阻是否满足最小传热阻要求 (4) 2.32热负荷计算过程 (5) 第三章热水供暖系统设计方案比较与确定 (8) 3.1 循环动力 (8) 3.2 供、回水方式 (8) 3.3 系统敷设方式 (8) 3.4 供、回水管布置方式 (9) 3.5 工程方案确定 (9) 第四章散热器的选择 (10) 4.1 散热器的布置 (10) 4.2 散热器的安装尺寸应保证 (10) 4.3 散热器的计算 (10) 第五章水力计算 (12) 第六章供热管道及附件 (14) 6.1保温管道的确定 (14) 6.2 保温材料的选择 (14) 6.3 管道保温施工 (14) 第七章设计总结 (15) 第八章参考文献 (16)

采暖设计说明书38067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任务:河南郑州某五层办公楼采暖设计 学院:城市建设学院 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年级: 指导教师: 姓名: 学号: 设计时间:

摘要 本工程是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的一栋五层办公楼,设计任务是做采暖系统,主要的内容有:热负荷的计算、散热器型式选择、散热器面积和片数的计算、系统形式的选择、绘图、水力计算。本工程选用的是4柱813型散热器,系统为单管上供下回同程式系统。供水立管从管道井内通向顶层,因本建筑没有地下室,所以底层回水管需设专门的地沟。 关键词:热负荷;散热器;上供下回

目录 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第1章工程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筑设计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第2章采暖热负荷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热负荷计算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热负荷计算表..........................................错误!未定义书签。第3章采暖系统的选择与确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型式的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第4章散热器的选型.......................................错误!未定义书签。 散热器的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各房间散热器计算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散热器的布置.....................................错误!未定义书签。第5章管道的水力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绘制系统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供暖系统水力计算的任务...............................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泵选型.............................................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资料..................................................错误!未定义书签。心得体会..................................................错误!未定义书签。

采暖方案设计说明

采暖方案设计说明 一、设计理念:尊重客户要求科学合理晚膳 二、设计依据:《采暖通风及空调调节设计规范》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国家标准》 《燃气容积式热水器国家标准》 《采暖散热器散热量制定方法》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低温地板辐射采暖应用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142-2004》三、设计参数: 冬季室外温度:-4℃供暖进水温度:60℃ 冬季室内温度:20℃供暖回水温度:45℃ 地表蓄热温度:26-28℃蓄热层厚度:50mm 排管平均管间距:150-200mm 地暖盘管规格DN20 (外径20mm,内径16mm) 高密度挤塑板(厚:20mm,密度30-40kg/cm3 四、系统介绍 地暖系统: 热水地面采暖系统由壁挂炉、分集水器、地暖管及配件构成,以不超过60℃的低温热水为热媒,通过埋设在地面下地暖盘管把地板加热,均匀的向室内辐射热量,使房间达到舒适的温度。 优点: 1.舒适度高、室内空气洁净、有保健作用。 2.节省空间、干净大方。 3.操作简单、分户控制。 4.维护费用低、使用寿命长。 5.节约能源、运行费用低。

五、装潢配合说明 为保证整个系统安装准备无误,为阁下创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我公司设计人员务必于装潢设计师良好沟通,以便为采暖、热水系统预留水电及煤气管路,并避免与家装设计冲突,请务必对此加以重视。 1)地暖施工步骤及安装前要求 一、装修设计施工图纸有关技术文件齐全。签约后业主预约我公司或业务经理,预约时间现场定位。 二、施工安装前要求 1、施工现场具有供水或供电条件,有储放材料的临时设施 2、内部墙体结构改动完毕。 3、厨房,卫生间应做完闭水实验并经过验收。 4、相关水电预埋工程已完毕。 5、如有地面局部抬高,应施工完毕。 6、需按我方提供的采暖炉管道接口示意图,排设水管及煤气管。如有温控装置的,需按我方提供的温控位置示意,预留86暗盒及线槽。 7、请将施工地面清理干净。 三、现场如具备安装采暖炉条件下,致电我公司,我公司会及时安排安装人员上门服务。 2)关于地暖混凝土浇筑的注意事项 一、混凝土的配料 1、用料:水泥、黄沙、豆石(俗称:瓜子片)配比:1:2.5:4 2、水泥标号:C25以上 3、豆石:直径最大不超过12mm 二、铺设厚度 地暖混凝土铺设厚度不低于30mm,最厚不高于50mm 1、同层公寓型:如果房间铺设地板(实木多层板--12mm、15mm)客厅选用抛光砖10mm,另需混凝土沙浆15mm--20mm厚度。铺设混凝土时房间为50mm,客厅为30mm。(防止客厅高于房间) 2、多层别墅或平层公寓的地面为同一种装饰层,混凝土皆为30mm。 3、房间如铺设实木多层板,需抹平,地面平整度为±5mm。 三、地板铺设

长春供热课程设计说明书

室内采暖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长春市时尚新苑小区采暖系统设计 专业年级:建环2008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长春市时尚新苑小区采暖系统设计 二、原始资料 1、建筑物修建地点:长春市。 2、土建资料:建筑物的平、立面图。 3、其他资料: 热源:独立锅炉房; 设计供回水温度:95/70C ; 建筑物周围环境:室内、无遮挡。 三、设计内容和要求 1、设计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计算供暖设计热负荷 (2)布置管道和散热设备、选择计算散热设备 (3)管道的水力计算及附属设备的选择 2、说明书要阐述设计方案主要依据和基本计算公式。说明书的文字要简练,字迹要工整。说明书中要有以下几张表格和附图: (1)房间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表 (2)散热器计算表 (3)管路水力计算表、局部阻力系数统计表 (4)管路水力计算简图 3、绘制的图纸图面要全面,图中各项内容符合制图要求,要有文字说明。要有以下图纸: (1)采暖系统平面图 (2)采暖系统图

目录略。。。

长春市时尚新苑小区采暖系统设计 1 采暖设计热负荷的计算 气象资料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t w =-23℃,冬季室外平均风速v w =s,冬季主导风向及频率:SW, 20%,冬季日照率:66%,冬季大气压力:,最大冻土层深度。土建资料 1)建筑平面图(已知) 2)屋顶构造图: 它的构造是: 1、预制细石混凝土板25mm,表面喷白色水泥浆; 2、通风层≧200mm; 3、卷材防水层; 4、水泥砂浆找平层20mm; 5、保温层,沥青膨胀珍珠岩125mm;

6、隔气层; 7、现浇钢筋混凝土板70mm; 8、内粉刷。 属于Ⅱ型,传热系数K=(㎡·K)。 3)墙体构造 墙的构造是: 1、砖墙 2、泡沫混凝土 3、木丝板 4、白灰粉刷 属于Ι型,传热系数K= W/(㎡·K)。 4)外门窗规格 参见图纸中给定尺寸。 采用双层钢窗传热系数: W/(㎡·K)。 采用双层门(金属框)传热系数: W/(㎡·K)。 计算采暖设计热负荷 采暖设计热负荷的计算应根据房间热平衡来计算。室内供热系统设计时,是按在冬季室外计算温度下连续计算温度下连续供暖来考虑的。首先分房间计算围护结构的耗热量,然后求整个建筑物的热负荷。 1.3.1围护结构耗热量 《规范》中所规定的“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实质上是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量、加热由于外门短时间开启侵入的冷空气的耗热量以及一部分太阳辐射热量的代数和。为了简化计算,《规范》规定,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两部分。 1.3.1.1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新)采暖通风工程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2) 2、编制依据 (2) 2.1、施工图 (2) 2.2、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标准和手册 (2) 2.3、根据我公司完成的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施工准备 (2) 3.1、技术准备 (2) 3.4、材料准备 (3) 4、采暖系统安装 (3) 4.1、管道及配件安装 (4) 4.2、辅助设备及散热器安装 (7) 4.3、系统水压试验及调试 (8) 5、通风系统制安 (9) 5.1、风管制作 (9) 5.2、风管安装 (10) 5.3、风机安装 (11) 5.4、风机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1) 6、施工质量管理 (12) 6.1、建立工程质量管理小组 (12) 6.2、质量目标 (12) 6.3、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12) 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13) 7.1、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13) 7.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14) 8、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14) 8.1、环境管理目标 (14) 8.2、文明施工的管理制度 (15) 8.3、文明施工措施 (15)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蒙古国乌兰巴托财经学校及银行住宅楼工程,财经学校总建筑面积11364.54平方米,浇筑高度为50米。地上15层,地下1层。银行住宅楼的总建筑面积为21179.73平方米,地上15层,地下一层,本施工方案为采暖、通风及排烟系统。 2、编制依据 2.1、施工图 2.2、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标准和手册 2.2.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2.2.2、《现行建筑安装规范大全》(上、下册) 2.2.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 GJ80-91 2.2.4、《管道工程安装手册》 3、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3.1.1、明确责任工程师职责,明确个人职责所在。 3.1.2、认真熟悉图纸,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和技术交底工作。 3.1.3、做好进度计划图,严格控制各个节点。 3.2、设备的验收及搬运 3.2.1、设备必须有装箱清单、图纸说明书、合格证等随机文件。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说明范例施工图

空调与制冷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此工程为住房用途,总建筑面积约为:1350㎡本方案夏季采用风冷冷水机组和地源热泵系统制冷冷源,冬季采用燃气热水锅炉和地源热泵系统为制热热源。本方案设计范围为地源热泵系统和风冷冷水机组系统。 二、设计依据: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5.《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02版 6.《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7.《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动力 9.建设方对本工种的设计要求 三、室外设计气象参数 (1)地理位置:北京北纬39度48分,东经116度28分,海拔31.2米 (2)大气压力:冬季: 1025.7Pa 夏季: 999.87Pa (3)室外计算温度 冬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9.8℃夏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33.6℃ 冬季通风计算干球温度:-7.6℃夏季通风计算干球温度:29.9℃ 冬季供暖计算干球温度:-7.5℃ (4)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6.3℃ (5)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最冷月相对湿度):37﹪ (6)冬季最多风向及其频率:14﹪ (7)冬季最多风向的平均风速:4,5m/s (8)冬季室外平均风速:2.7m/s (9)最大冻土层深度: 85cm 四、空调房间的设计参数

五、空调系统的划分与组成 (1)全空气系统 (2)新风系统 六、负荷指标, 本项目空调总面积为㎡,夏季总设计冷负荷为 W;冬季总热负荷为 W;单位空调建筑面积的冷负荷指标为 W/㎡;单位空调建筑面积的热负荷指标为W/㎡. 七、各空调系统的设计运行工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