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对提高农民收入的启示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6
Market modernization中央级·全国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商场现代化·学术版 2005.148一、刘易斯(1ewls) 二元经济理论模型1954年,刘易斯发表了题为《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的文章,提出了关于发展中国家经济二元结构的理论模型,为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使用古典经济学理论,简明清晰地勾勒了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经过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演进过程,因而成为工业化理论的经典模型。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具有如下的特征:第一,技术可以分成使用资本的技术(由现代工业部门采用)和不使用资本的技术(由传统的农业手工业部门采用)。
第二,刘易斯把农业部门看成发展中国家传统生产部门的代表。
因为传统非农业部门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大,因此可以忽略不计。
第三,传统的农业部门劳动者收入水平很低,一般只能维持自己和家庭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
由于传统部门劳动力十分丰富,随时可能流入城市。
这就决定了城市中现代工业的工资水平只能保持在略高于农村生存收入的不变的工资水平上。
城乡收入水平的差距取决于城乡生活费用的差距、农业劳动者迁入城市的理论成本和用以引导农村劳动力流入现代工业部门的额外净收入。
第四,从生产率和劳动供给看,现代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远远高于传统部门。
由于传统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低甚至等于零,所以在一定的工资率下,传统部门的劳动供给是无限弹性的。
二、二元经济体制对中国农民增收的阻碍我国二元经济由来以久,建国以来农民在组建新中国工业体系时作出了巨大牺牲。
城市化过程中,农业对工业的支持也不可估量。
然而正因为此,农民正在、并且还将继续为工业“作贡献”。
这种我们明知不对还要继续下去的非理性选择被叫做“诺斯悖论”。
诺斯认为这是一种“路径依赖”,即在制度的变迁中,它的既定方向在往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
他认为“人们过去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的选择”。
这是因为已选择制度强化了现存制度的刺激和惯性,沿着原有的制度路径和既定方向走,总比另辟蹊径方便得多。
Ξ从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看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史方倩(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摘 要: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经济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二元结构特征十分明显。
刘易斯等人的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有启示作用。
我们可以看到,在我国不仅存在着刘易斯所描述的那类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而且存在着市场经济与农村自给半自给经济、计划经济并存的“组织上的二元结构”。
因此,化解我国二元性经济结构中的矛盾必须走城市化道路。
关键词:二元经济;城市化;三农问题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Ο5587(2006)06Ο0038Ο05 所谓经济结构的二元性,是指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包括现代工业部门与传统农业部门并存在内的生产和组织的不对称性。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是由现代化的工业部门和传统落后的农业部门组成。
传统部门的人均产量大都低于现代工业部门,但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就保证了现代工业部门规模扩大所需要的劳动力。
由于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且农村的平均收入低,工资可以保持在低水平上,从而使现代工业部门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
这些高利润再投资,又能使现代工业部门越来越扩大。
因此,现代工业部门相对于落后的农业部门不断扩大,形成了发展中的二元结构。
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经济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二元结构特征十分明显。
刘易斯等人的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我们可以看到,在我国不仅存在着刘易斯所描述的那类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而且存在着市场经济与农村自给半自给经济、计划经济并存的“组织上的二元结构”。
因此,如何化解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的矛盾,塑造新型的经济运行机制,将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经济现代化的水平。
一、中国二元性经济结构的形成原因1.历史原因:殖民化构成的二元化的畸形发展在中国近代史开端的19世纪40年代,产生并发展了一批近代城市。
浅析刘易斯拐点对农村养老保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论文论文关键词:刘易斯转折;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论文摘要:随着中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变化,不同农民群体出现不同的养老保降需求。
加强农村养老保津制度的建设,是我国社会保障的重中之重。
农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构建思路要注意考虑四个方面:农村社会养老保津制度的特殊性;保费标准的合理性;保障层砍的多样性;养老保津制度的统一性。
一、刘易斯拐点及其影响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是劳动力和其他资源由传统部门不断向现代部门转移的工业化过程。
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部门的逐渐转移,滞留在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少,剩余劳动力转移完毕之日,就是所谓的“刘易斯拐点”到来之时。
如果把刘易斯拐点看成一个区域的话,我们已经生活在刘易斯转折区域了。
首先,劳动力市场的阶段性转折体现在就业增长加快,失业率下降,劳动参与率回升。
这里的失业率不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登记失业率,而是真实的调查失业率。
2004年中国的实际失业率只有%。
仅仅失业率还不能确切表达劳动力市场状况,应该结合劳动参与率来考察。
劳动参与率下降也是劳动力市场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意味着有相当多的人对劳动力市场失去了信心,被迫退出了劳动力市场。
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参与率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也一直是下降的,但是2006年也开始回升。
第二个体现是民工荒。
从2004年开始,沿海地区出现“民工荒”。
当时我自己也和大多数人一样,认为这是周期性的现象。
但是后来我们发现,从那个时候到现在,民工荒的问题丝毫没有得到解决,反而从珠三角地区转移到长三角地区,再转移到中部劳动力输出省份。
而且不是技工荒,缺的全是普通工人。
此外,工资上涨和劳资关系(以及政府立场)向有利于劳动方的变化也表明劳动力市场的阶段性转折。
以前我们都在呼吁给农民工涨工资,但是没有用。
政府不能给农民工涨工资,企业家不听我们的。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引言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是20世纪50年代由英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Arthur Lewis)提出的一种发展经济学理论模型。
该模型旨在解释发展中国家中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现象,并探讨这种转移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模型概述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基于以下两个基本假设:1.农村部门:农村劳动力存在剩余就业,即农村劳动力供给超过了农村部门所需劳动力。
2.城市部门:城市部门存在结构性失业,即城市部门需求的劳动力超过了城市部门可以提供的就业机会。
根据这两个假设,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将发展中国家分为两个部门:农村部门和城市部门。
农村部门主要从事传统农业生产,而城市部门则涉及工业化和现代服务行业。
模型分析农民工转移根据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城市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而农村部门的剩余劳动力逐渐减少。
这导致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条件。
农民工转移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农民工转移提供了城市部门所需的廉价劳动力,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其次,农民工转移带来了城市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促使企业改善生产效率和工资待遇。
此外,农民工转移还带来了人口流动、文化交流和社会变革等方面的影响。
城乡差距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也揭示了发展中国家中存在的城乡差距问题。
由于城市部门对劳动力需求较大而农村部门剩余劳动力较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城乡差距不仅体现在经济收入上,还表现为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领域的不平衡发展。
这种不平衡发展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和不公平现象的产生,因此需要政府采取相应的政策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可持续发展。
发展战略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对发展中国家制定发展战略也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该模型,发展中国家应该重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生产效率和生活水平。
同时,发展中国家还应该推动工业化进程,提供更多的城市就业机会,并改善城市劳动力市场条件。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是经济学家Arthur Lewis提出的一种经济
模型,用于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
该模型将经济分为两个部门: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
在模型中,传统农业部门以农业为主,劳动力占据大部分比例,但生产效率低下。
现代工业部门则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生产效率较高。
劳动力从传统农业部门逐渐流动到现代工业部门,从而推动经济结构转型。
根据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经济发展初期,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有剩余,导致农业工资较低,资源主要用于现代工业部门的积累。
随着现代工业部门的发展壮大,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增加,导致农业工资上升。
最终,农业部门的劳动力转移到现代工业部门,农业部门逐渐衰退,经济结构实现改变。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指出,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现代工业部门的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
然而,该模型也存在一些限制,例如忽视了土地等其他生产要素的重要性,以及现代工业部门的发展可能受到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的限制。
总的来说,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提供了一种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的理论框架,有助于理解农业和工业之间相互关系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引言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Arthur Lewis)于1954年提出的,它是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的一种模型。
该模型旨在解释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原因和影响,以及这种转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模型假设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基于以下几个假设:1.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劳动力流动的可能性,即农民可以选择离开农村前往城市就业。
2.城市经济部门的劳动力需求是弹性的,可以吸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
3.农村经济部门的劳动力需求是有限的,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
4.城市经济部门的工资水平较高,而农村经济部门的工资水平较低。
模型分析根据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农村劳动力供给过剩和农村经济部门的就业机会不足。
在农村,由于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和劳动力过剩,导致农业部门的劳动力需求有限,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
而城市经济部门的劳动力需求相对较高,可以吸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
因此,农村劳动力将选择离开农村前往城市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对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可以缓解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减少了农村劳动力的闲置和浪费。
其次,城市经济部门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可以满足城市经济部门的劳动力需求,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此外,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还可以带来城市的人口增长和消费需求的增加,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
然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可能导致城市就业压力增大和工资水平下降。
其次,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住房供应可能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人口需求,导致城市的社会问题和不平等加剧。
此外,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可能导致农村人口减少,农业生产的减少和农村经济的衰退。
实证研究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在发展中国家的实证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验证。
摘要: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对于提升我国综合实力有着重要的意义,限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客观存在,劳动力转移一直是困扰我国民族地区综合发展的一个难题。
“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式作为解释发展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均衡发展的重要理论模式,其对于分析我国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问题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
本文运用规范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式理论基础上,同时结合我国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如何优化我国民族地区的劳动力转移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一、“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式的基本内容(一)刘易斯模型1、模型的基本假设(1)二元经济结构假设——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一个明显特征是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
需要明白的是,刘易斯所假设的二元经济结构和现实的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式两码事。
根据这个假设,资本主义部门和非资本主义部门组成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体部门。
这两个部门具有完全不同的再生产规律,也决定了它们具有自身的特点。
1、现代部门的代表是工业部门(资本主义部门)。
这个部门的经济发展有以下几个特征:经济部门追求利润最大化;经济增长受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制约;经济增长部分利润用于储蓄和投资;持续的技术进步会存在。
2、传统部门的代表是农业部门(非资本主义部门)。
这个部门有以下几个特点:生产要素主要是劳动力、土地和技术;受土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制约;农业人口在达到某个极限之前,具有持续增长的性质,但不可能降低到最低生存费用水平以下;存在人均收入低水平均衡陷阱—不充分就业劳动力和零值劳动力。
(2)传统部门劳动边际零生产率假设刘易斯(1954)认为不发达国家的“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很小或等于零,甚至为负数[1]”。
刘易斯从发展中国家里发现,由于迫于家庭土地不多的压力,导致了部分家庭成员离开土地去寻找其他生存方式,剩下的家庭成员就算愿意再追加对土地的投入,土地的边际生产率也不会提高。
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引言: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中存在着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即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
这种经济结构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是由于工业化进程中工业部门的快速发展与农业部门的相对滞后所导致的。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原因、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历史背景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得名于英国经济学家刘易斯,他在20世纪50年代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进行了研究。
当时,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进行工业化进程,但由于种种原因,农业部门的发展滞后,导致了农村人口过剩和农村贫困问题的加剧。
二、原因分析1. 农业部门的低生产率:由于传统农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劳动力过剩以及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导致农业部门的生产率相对较低,难以满足人口快速增长的需求。
2. 工业部门的快速发展:工业部门的发展通常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资本投入,而发展中国家通常拥有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为工业部门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3.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向城市,增加了城市的人口规模和劳动力供给,同时也加剧了城市的社会问题。
三、影响分析1. 农村人口过剩:由于农业部门的低生产率和农村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了农村的人口过剩问题。
这不仅给农村社会带来了压力,也加剧了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
2. 城市工人的剩余劳动力:由于城市工业部门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民工涌向城市就业。
由于工业部门的生产力较高,导致城市工人的剩余劳动力相对较多,这使得城市工人的工资相对较低。
3. 农村贫困问题的加剧:农村人口过剩和农业部门的滞后发展导致了农村贫困问题的加剧。
农民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生活条件较为困难。
四、对策建议1. 优化农业结构: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力,增加农业部门的竞争力,减少农民的剩余劳动力。
2.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农村的生产和居住条件,吸引农村人口留在农村发展,减缓农村人口过剩问题。
刘易斯二元经济论读后感篇一刘易斯二元经济论读后感哎呀,读了刘易斯二元经济论,我这脑子真是像被搅了个天翻地覆!你说这理论,到底是神来之笔还是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呢?一开始,我觉得这理论就像是给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它把经济分成农业和工业两个部分,还说农业里有好多剩余劳动力,能往工业里跑,促进经济发展。
我就想,这不是挺有道理的嘛,也许咱们身边的那些农村小伙伴跑去城里打工,就是这么个道理?可再细想,我又觉得有点不对劲儿。
难道说农业就只能给工业当“垫脚石”?那农业自身的发展咋办?这让我很纠结,可能刘易斯先生没考虑周全?我想起老家的那些农田,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也赚不了几个钱。
难道就因为这理论,就得把大家都赶到城里的工厂去?我觉得吧,也许农业也有它独特的价值和发展空间,不能说丢就丢。
不过话说回来,这理论也确实让我看到了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关键问题。
比如工业的崛起可能带来的变化,以及城乡之间的差距等等。
总之,读了刘易斯二元经济论,我是又爱又恨,又觉得有启发又觉得有疑问。
这感觉,就像坐过山车,忽上忽下的,你们能懂不?篇二刘易斯二元经济论读后感嘿,朋友们!今天我要和你们唠唠我读刘易斯二元经济论的那些事儿。
刚开始接触这理论的时候,我心里那叫一个懵啊,啥是二元经济?搞不懂!但读着读着,好像有点眉目了。
刘易斯说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不一样,农业里人多钱少,工业里人少钱多。
我就在想,这是不是有点太简单粗暴啦?难道农村人就注定要往城里跑,把老家扔一边?不过呢,回头看看现实,好像还真有点那么个意思。
咱村里好多年轻人都去城里打工了,过年才回来一趟。
也许这就是刘易斯说的劳动力转移?但我又琢磨着,这转移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呀!城里的生活压力多大,房子贵,消费高,可能还受排挤。
难道留在农村就没出路?我觉得未必!比如说搞搞特色农业,发展乡村旅游,说不定也能赚大钱呢!刘易斯先生是不是忽略了这些可能性呢?读这个理论,我心情那叫一个复杂,一会儿觉得挺有道理,一会儿又觉得不全对。
刘易斯二元经济论读后感篇一刘易斯二元经济论读后感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这可真是让我脑袋里炸开了锅!说实在的,刚开始接触这玩意儿,我觉得简直就是天书,什么农业部门、工业部门,听得我云里雾里的。
但是吧,硬着头皮读下去,好像又咂摸出了点滋味。
刘易斯说农业部门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工业部门能不断吸纳这些人,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这听起来好像挺有道理的,可我又在想,真的就这么简单吗?也许在某些地方是行得通的,但放到咱们身边的具体情况,可能就没那么顺溜了。
就拿我们老家来说,好多年轻人都跑去城里打工了,老家的农田有的都荒了。
这是不是就像刘易斯说的那种转移呢?可问题是,那些在城里打工的人,真的都过上好日子了吗?我觉得未必。
有时候我就在想,刘易斯的理论是不是太理想化了?难道就没有其他的因素会影响这个过程?比如政策啦、文化啦、教育水平啦等等。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理论也让我明白了,经济的发展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不是拍拍脑袋就能搞定的。
它需要综合考虑好多好多的东西。
你们觉得呢?难道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就真的能解释一切经济现象吗?篇二刘易斯二元经济论读后感哇塞,读完刘易斯二元经济论,我这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一开始,我被那些复杂的概念和模型搞得晕头转向,心里直犯嘀咕:“这都啥跟啥呀?” 但是,耐着性子读下去,我好像有点开窍了。
刘易斯说的二元经济,就好像是一场拔河比赛。
农业这边拉着一群人,工业那边也拼命拽。
这中间的拉扯,决定着经济的走向。
我就琢磨着,这理论在一些地方确实能解释得通。
比如说那些快速发展的工业城市,不就是靠着从农村吸引劳动力发展起来的吗?可再仔细一想,不对呀!难道农村就只能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被工业“剥削”劳动力?也许农村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和发展潜力,只是我们没有好好去挖掘。
而且,刘易斯的理论是不是忽略了人的情感和意愿呢?那些离开农村去城市打工的人,他们真的都心甘情愿吗?他们在城市里能找到归属感吗?我觉得这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刘易斯二元经济论读后感篇一刘易斯二元经济论读后感哎呀妈呀,读了这个刘易斯二元经济论,我这脑袋瓜子都快被搅成浆糊啦!不过呢,也确实让我有了不少想法。
说真的,一开始我觉得这理论咋这么复杂呢?又是农业部门又是工业部门的,搞得我晕头转向。
但仔细琢磨琢磨,好像还真有点意思。
你看哈,农业部门里那么多人,辛辛苦苦干活,收入却少得可怜。
工业部门呢,发展得热火朝天,能赚大钱。
这是不是有点不公平?也许这就是发展的代价?我觉得吧,刘易斯说的这个二元经济,在咱们现实生活中到处都能看到影子。
就像咱们老家,好多年轻人都跑去城里打工,老家的农田都没人种啦。
这是不是就是农业向工业的转移?可转念一想,那农村咋办?都没人种地了,大家吃啥?这问题可太让人头疼啦!难道就任由农村衰落下去?我觉得刘易斯的理论可能有道理,但也不是完全能解决所有问题。
也许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办法,来平衡农业和工业的发展,不能顾此失彼,对吧?反正读了这个理论,我这心里是五味杂陈,又觉得有启发,又觉得问题多多。
这一路思考下来,可真不容易啊!篇二刘易斯二元经济论读后感嘿,朋友们!今天我要跟你们唠唠我读刘易斯二元经济论的感受。
刚接触这玩意儿的时候,我心里直犯嘀咕:“这是啥高深莫测的东西啊?”可当我硬着头皮读下去,还真发现了一些门道。
你想啊,刘易斯说的农业和工业的二元结构,不就像我们身边的那些现象吗?比如说,农村的叔叔阿姨们一年到头在地里忙活,累得够呛,挣的钱却不多。
而城里的工厂,机器轰鸣,工人们的工资好像要高不少。
这难道不是一种不平衡?我就在想,这种不平衡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可能对于工业发展来说是好事,能带来更多的财富和进步。
但对于农村和农民来说,是不是太不公平啦?而且啊,按照这个理论,农村的劳动力不断往城市跑。
那以后农村谁来建设?难道就变成一片荒芜?这可不行啊!不过呢,也许这也是发展的必然阶段。
也许经过一段时间,工业发展好了,又能反哺农业。
但这“也许”到底靠不靠谱呢?我心里也没底。
二元经济论读后感刘易斯提出的这个二元经济理论,感觉就像是在给经济的复杂拼图分类。
一边是传统的农业部门,那是一种很古老、很质朴的经济存在。
在这个部门里,人们就像被绑在土地上的小蚂蚁,日复一日地劳作,技术进步慢得像蜗牛爬,生产方式也没啥大变化,收入呢,低得可怜巴巴的。
这部分就像是经济舞台上的“老古董”,但却有着庞大的人口基础。
另一边就是现代工业部门啦,这可就是经济界的“时尚潮人”。
充满了新技术、新设备,效率高得不像话,工资也比农业部门高一些。
这里像是一个有魔力的吸铁石,吸引着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涌进来。
我就想啊,那些从农业部门跑出来的人,就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因为在工业部门他们看到了改变命运的曙光。
不过呢,这二元经济之间的互动也挺有趣的。
农业部门给工业部门提供劳动力,就像一个默默付出的“奶妈”,自己的孩子(劳动力)养大了就送到工业部门这个“大城市”去闯荡。
而工业部门呢,发展起来后又能反哺农业部门,像是一个发达了的孩子回来孝顺老妈一样,带动农业的发展,比如提供更好的农机具啦,新的种植技术啦。
但是这个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就像两个人跳舞,刚开始总是会踩到对方的脚。
大量的劳动力涌入工业部门,也会带来一些麻烦事儿,住房不够啦,城市变得拥挤不堪啦,教育和医疗资源突然变得紧张起来。
这就好比是一场大迁徙,动物们从一个地方涌到另一个地方,肯定会造成一些混乱。
我从这个理论里还感觉到一种经济发展的希望和方向。
要是能好好地协调这二元经济,就像指挥家指挥乐队一样,让每个乐手(部门)都发挥出自己的作用,那整个经济就能演奏出美妙的乐章。
比如说,合理规划工业部门的发展速度,让它能够稳定地吸纳农业劳动力,同时又不被撑坏;在农业部门这边呢,也不能让它太落寞,得给它注入新的活力,让它也能跟上现代经济的步伐。
刘易斯二元经济论读后感篇一刘易斯二元经济论读后感哎呀,读了刘易斯二元经济论,我这脑袋瓜里真是像被塞进了一团乱麻,纠结得很呐!一开始,我觉得这理论好像挺高大上的,说什么现代工业部门和传统农业部门的事儿。
可仔细一琢磨,我就懵圈了,这跟咱现实生活到底有多大关系呢?也许,对于那些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来说,这是个宝贝,能指导发展啥的。
但对于我这个小老百姓,我就想问问,能让我兜里的钱变多不?不过呢,我又觉得这理论也不是一无是处。
它就像一盏灯,可能照亮了一些我们平常没注意到的角落。
比如说,它让我们看到了城乡差距的根源,难道不是吗?但我又在想,知道了根源又能咋样?改变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就拿我老家来说吧,好多年轻人都跑去城里打工了,村子里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小孩。
这是不是就是刘易斯说的那种劳动力转移?也许是吧。
可那些留在农村的人,日子过得可不轻松。
这二元经济论能解决他们的问题吗?我觉得悬!读这理论的时候,我一会儿觉得挺有道理,一会儿又怀疑它是不是太理想化了。
这感觉就像坐过山车,忽上忽下的。
反正啊,对这刘易斯二元经济论,我还得再好好琢磨琢磨,说不定能看出更多门道来!你们觉得呢?篇二刘易斯二元经济论读后感嘿,朋友们!今天来跟你们唠唠我读刘易斯二元经济论的那些事儿。
刚开始接触这玩意儿,我简直一个头两个大!什么工业农业,什么劳动力转移,感觉就像在听外星语。
我就寻思着,这能跟我有啥关系?但读着读着,我好像有点开窍了。
也许这理论就像一个神秘的密码,能解开经济发展中的一些谜团。
比如说,为啥城市越来越繁华,农村却发展缓慢?这刘易斯不是说了嘛,劳动力都往城里跑啦!不过,我又在想,这真的全怪农村留不住人吗?城市的机会那么多,谁不想去闯一闯?难道农村就只能被甩在后面?这可不一定!也许我们应该多给农村一些机会,多投入一些资源,说不定能有大变化。
我还想到了我们村的李大爷,一辈子在田里辛苦劳作,也没过上富裕的日子。
这是不是就是二元经济造成的呢?可能是吧。
二元经济理论视野下的乡村振兴摘要: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存在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发展经济学家提出了二元经济理论模型,但是现实却存在许多更具体的问题,回顾我国自建国以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历程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可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明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历史的要求,进入新时代,“三农”问题依然突出,农村依然是我国发展的短板,坚持乡村振兴战略是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二元经济结构;剩余劳动力;乡村振兴一、古典二元经济理论(一)刘易斯模型刘易斯模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法来解释在经济发展初期国内储蓄占国民收入的份额快速提高的原因。
刘易斯认为储蓄的主要来源是利润,因此他根据利润的情况把整个国家的经济分为两个部门,即资本主义部门和非资本主义部门。
资本主义部门主要是工业,非资本主义部门即生存部门的主体是传统农业。
他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前提条件是无限劳动供给。
刘易斯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存在着现代工业部门和传统农业部门这种二元经济状态,在传统农业部门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使得超过供给的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几乎等于零,因而劳动力的供给弹性是无限的,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在现行的一个工资水平上能够得到所需的任何数量的劳动供给。
(二)拉尼斯-费景汉模型该模型认为现代部门不仅要靠传统部门提供劳动力,而且要靠传统部门提供农产品和储蓄。
他认为因农业生产率提高而出现农业剩余是农业劳动力流入工业部门的先决条件。
农业剩余的多少,对于现代部门能否顺利扩张具有重要意义。
该模型关注工业与农业的平衡发展,强调农业部门必须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与工业部门平衡发展,并主张“通过市场进行发展”,弥补了刘易斯模型忽视农业的不足。
拉尼斯-费景汉模型将农业劳动力的流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剩余劳动力阶段,是劳动生产率等于零的那部分劳动力的流出,劳动力无限供给;第二个阶段是隐蔽性失业阶段,边际生产率大于零但小于不变制度工资的劳动力的流出,农产品价格上升,工业工资开始上涨,到达“第一个转折点”;第三个阶段是农业商业化阶段,劳动的边际产品的价值大于不变制度工资的劳动流出,引起工资上涨的“第二个转折点”,转折过后便进入一元经济。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对我国解决农业问题的启示作者:代基余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21期[摘要]西方发展经济学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揭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结构变化规律,在指导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实践中曾经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
本文以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为根据,分析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工农业均衡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国家保护角度提出了一些发展农业经济、缩小二元差距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农业问题市场经济作者简介:代基余(1974-),山东东明县人,上海大学社科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
一、发展经济学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于1954年提出了著名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刘易斯认为二元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包括“传统的”和“现代的”两个部门,现代部门依靠自身的高额利润和资本积累,从传统部门获得劳动剩余并取得不断发展。
现代城市工业发展起来以后,在市场经济的调节下,不断通过对传统农业的影响,促使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转化,并最终实现二元经济结构的一元化和国民经济的整体现代化。
由此可见,按照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现代化大致可分为两步实现:第一步,首先是“现代的”部门即工业部门的现代化,第二步,“传统的”部门即农业部门的现代化,尔后最终实现工农业部门的一元化和国民经济整体的现代化。
需要强调提出的是刘易斯对经济现代化过程的这种描述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前提之下的。
二、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和固化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其前期的发展过程中,基本上是按照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描述的发展轨迹进行的。
建国初,我国工业力量薄弱,工业固定资产仅有100多亿元,工业年净产值也仅有45亿元,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只占12.6%。
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实行“一五”计划,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至1970年,工农业净产值之比已由1949年的15.5∶84.5变为50.5∶49.5,基本上完成了农业社会向半工业化社会的转变。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及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启示——“成都模式”研究
摘要: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具有二元的性质,即现代城市部门和乡村农业部门并存,并由此形成了二元经济理论,中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着严重的二元结构,而研究二元经济理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同时,本文以成都为样本,对城乡一体化的统筹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二元经济理论城乡一体化成都模式
1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回顾
1954年,刘易斯发表了题为《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的文章,提出了关于发展中国家经济二元结构的理论模型,为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使用古典经济学理论,简明清晰地勾勒了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经过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演进过程,因而成为工业化理论的经典模型。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具有如下的特征:
第一,技术可以分成使用资本的技术(由现代工业部门采用)和不使用资本的技术( 由传统的农业手工业部门采用)。
第二,刘易斯把农业部门看成发展中国家传统生产部门的代表。
因为传统非农业部门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大,因此可以忽略不计。
第三,传统的农业部门劳动者收入水平很低,一般只能维持自己和家庭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
由于传统部门劳动力十分丰富,随时可能流入城市。
这就决定了城市中现代工业的工资水平只能保持在略高于农村生存收入的不变的工资水平上。
城乡收入水平的差距取决于城乡生活费用的差距、农业劳动者迁入城市的理论成本和用以引导农村劳动力流入现代工业部门的额外净收入。
第四,从生产率和劳动供给看,现代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远远高于传统部门。
由于传统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低甚至等于零,所以在一定的工资率下,传统部门的劳动供给是无限弹性的。
2 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验
从2003 年开始,成都立足于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区域实际,启动了全面深入的统筹城乡“自费改革”,破解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矛盾和“三农”问题顽症,推动发展方式根本转变,推进城乡全面现代化。
成都的城乡一体化实践是一场“试图改变中国农民命运”的试验,其核心就是要破除城乡二元体制,让农民享有和城镇居民一样的权利和发展机会。
2007年6月7日,国家批准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求成都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
2009年底,成都市委对城乡一体化实践全面提升和深化,确立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将农田保护、生态环保、现代高端产业、城市先进功能有机融合,以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布局,走出一条科学建设世界级特大城市的新路。
成都市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它在发展中的一些做法对其它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坚持“三个集中”基本原则
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之初,既是工业强县又是人口大县、农业大县的双流,为了解决工业布局分散、农村公共配套欠缺、农地零碎低效生产等问题,探索创造了“三个集中”: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
成都市委、市政府总结推广双流经验,将统筹推进“三个集中”确定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原则、根本方法。
按照“一区一主业”的定位和工业集群发展规律,成都市优化工业布局,将全市分散的116个开发区整合为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打造电子信息、软件、汽车、生物制药、航空航天等11个现代产业集群,积极发展新能源、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
成都市规划了由1个特大中心城市、14 个中等城市、30 个小城市、156个小城镇和数千个农村新型社区构成的城乡体系,梯度引导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
同时,以稳定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成都市稳步推进土地向农业龙头企业、农村集体经营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种植大户集中,大力发展优质粮油、生猪、茶叶、花卉、蔬菜、水果等十大特色优势产业。
土地规模经营总面积万亩,占农村流转土地总面积的%。
农业增加值由2002年的亿元增至2010 年的275亿元,翻了一倍多;带动农民持续增收,2010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29元,比2002 年增长%。
实践证明,成都的“三个集中”不仅适应人多地少的客观市情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迫切要求,避免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粗放式发展弊端,而且符合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有机联系的规律,有效推进了“三化”联动,促进了城乡同发展共繁荣。
通过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走集约、集群发展道路,以工业化作为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推动力量,带动城镇和二、三产业发展,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条件;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聚集人气和创造商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为土地规模经营创造条件;通过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进一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比较研究显示,成都是全国唯一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城乡收入差距得到遏制并呈缩小趋势的特大城市。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公共服务
成都市通过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市场体制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管理体制一体化等“六个一体化”,大刀阔斧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全方位构建城乡统筹、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除了规划,成都市对只管城不管乡、重城轻乡或城乡分治的市政公用、交通、财政、农业、水利等30多个部门进行归并调整,实行城乡统筹的“大部制”。
先后三次对户籍制度进行改革和调整,逐步建立起了城乡一元户籍制度。
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培训、就业援助等体制,促进城乡充分就业。
2008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基本实现了无零就业家庭,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新增就业15万人。
基本实现了城乡社会保险制度全覆盖。
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
的投入,促进城乡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均衡发展。
2009年1月出台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实现了城乡完全打通和市级统筹,基本实现社会保险制度城乡全覆盖和相互衔接。
通过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成都市有效推进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就业政策和就业工作覆盖城乡所有劳动者,城乡劳动者实现平等就业。
农村410所中小学、223个乡镇卫生院、2396个村卫生站全部进行了标准化建设,推动城乡教师、医生互动交流,优质教育、卫生资源向农村倾斜。
教师实行“县管校用”,从“同县同酬”逐步向“同城同酬”过渡。
成都的城乡一体化实践,正在成为中国公民权利从城乡二元分割走向城乡一体化的一个现实样本,通过“六个一体化”,形成了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机制,超越了社会公平的范畴。
土地流转是撬动农村经济的关键
成都市城乡统筹工作在2008年的突破主要体现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方面。
通过开展农村集体土地和房屋确权工作,落实了农民对土地和房屋的财产权,对农村集体土地发放所有权和使用权证,对农村房屋发放房屋所有权证。
截至2009年3月,全市共有238个乡镇、1945个村(社区)启动了农村确权工作,涉及农户万户。
在产权确认清晰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产权流转、耕地保护等改革。
成都制定了《成都市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暂行办法》、《成都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促进农用地承包经营权、未利用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出租、作价入股等形式的市场流转。
通过农民宅基地的集中,将节约出来的宅基地通过“指标增减挂钩”的形式,招商引资,用于重建农民住房、配套设施与就业增收。
此外,成都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农村产权交易所,在各区(市)县建立了农村产权交易分所,在乡镇设立了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为农地产权流转提供了正规渠道,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
截至2009年3月,成都市在确权颁证后实现农村产权流转万宗,交易额
亿元。
同时,为了保护耕地,以及避免土地使用权流转后出现耕地非农化的现象,由市、县两级财政设立耕地保护基金,补贴标准为基本农田每年每亩400元、一般耕地每年每亩300元。
并为承担耕地保护责任的农民提供养老保险补贴,调动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刘美平.论中国特色城乡协同发展理论[J].马克思主义研究,.
2 成谢军.农民还是市民——农民就业问题的二元结构分析[J].三农问题研究,.
3 刘凌,李新文.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启示[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4 梁桂全.科学推进我国城乡二元结构转换[J].广东社会科学,2006,(4)
5 刘兴萍.成都市城乡一体化的实践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
6 梁小琴.城乡统筹的改革样本[J].决策导刊,2010,(4)
7 王开泳,陈田等.半城市化地区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2008,(4)
8 戴宾.优化城乡产业布局,促进产业协调[N].成都日报,2007,(7)
9 韩俊.中国:由城乡分割走向城乡协调发展[J].中国经济时报,2004,(3)
10 张金明.关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再思考[J].四川改革,2009,(3)
11 赵海林.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J].宝鸡社会科学,2007,(2)
12 周作翰,张英洪.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破除二元社会结构[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