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字文化学 资料

汉字文化学 资料

汉字文化学  资料
汉字文化学  资料

评《汉字文化论稿》

2009年9月,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暴希明先生的《汉字文化论稿》。该书选取独特视角,从多方面揭示了汉字本身所隐含的历史文化信息,正如编者所言:“汉字是世界上寿命最长、使用最多的一种文字,作为东方的表意文字,它和西方的表音文字不同。汉字不仅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发挥着语言交际以外的文化功能,进而形成了绚烂辉煌的汉字文化景观。”[1]作者正是从这一角度入手,一方面从六书和异体字的角度分析了许多汉字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另一方面又从姓氏、名字、避讳、谥号、庙号、年号、婚嫁产育等方面论述了和这类汉字相关的文化现象,对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汉字和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都大有裨益。

一、潜心钻研,新见迭出

作为一部严肃意义上的学术著作,《汉字文化论稿》不是人云亦云、可有可无的重复,而是作者多年潜心钻研的科研成果。其中有许多前人所未言及的思想观点,对于汉字文化的研究具有创新意义。如书中第三章“汉字与汉民族的名字文化”就是如此。古代汉民族的上层人士,往往既有名又有字,且两者之间在意义上常常有联系,甚至被古人归结为“五体六例”;人们又常常称人以字,称己以名,以示尊谦。这是尽人皆知的常识,但何以如此又往往语焉不详。而作者却通过对名、字二字语源和构形的深入分析,发现了其中的因由。在作者看来,人的名之所以叫名,是因为名是个人的代表符号,可以供人鸣呼,同时在古人深层的文化意念中,它又关乎人的命运,所谓“名之为言,鸣与命也”。“名”字构形中的“夕”,既可以指自然界的冥夕,也可以指冥冥之中的上苍。而人的字之所以叫“字”,是因为它是由名滋生的,“字”的本义是生育、滋生,“所以古人将汉语书写符号中独体象形的,如人、目、日、月等,叫作‘文’,而由‘文’组合、滋生出来的符号,如武、信、江、河等,叫作‘字’。人的字是由名滋生出来的,当然也就叫‘字’了。字由名而滋生,它对名有表述、阐明的作用,和名互为表里,所以又叫‘表字’。”字由名而滋生,对名有表述、阐明的作用,当然在意义上就有联系了。至于为何称字是尊称,称名是谦称,作者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作者指出,名是年幼时父母给取的,它从小就在家庭中被长辈呼来唤去;而字则由名滋生,是成年后取的,它和加冠一样,也是人成年的一种标志,“由于字是一个人取得成年资格的标志,对成年人,人们自应以成人礼相待,表现出应有的尊重,故名和字相比,字是具有尊重意义的名字”:另外,在上古时期,取字也是贵族阶层的一种特权,而一般下层劳动人民是不得染指的。因为“字以表德”,在文人士大夫看来,“只有贵族和文化人才有‘德’,一般平民百姓是没有‘德’的。”“有字者一般都是贵族和文化人等有身份的人,更使字和名相比多了一层尊贵的色彩,成了身份的象征。”这样的分析不仅道出了名和字的区别,揭示出了名和字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因由,而且结合特殊历史阶段的价值观念,深刻挖掘了它们区分尊与谦的文化内涵,令人信服。

作者在异体字的研究上也是独辟蹊径。与大多数研究者关注异体字的定义和构造方式有所不同,作者从异体字文化成因这一独特的角度切入,着重探讨异体字形成的文化因素,有理有据地深入分析了部分异体字的构形理据,令人信服地发掘出了异体字原本隐而不现的文化信息,使淹没在历史深处的许多史实得到文化语言学意义上的再度确认。作者认为,影响异体字形成的文化因素主要有三,即造字者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文化视角和帝王的文化专制。作者并在每一类下都选了若干例字作为典型进行剖析,如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的异体字下,作者选取了葬、礮砲炮等几组字,研究我国丧葬制度的沿革和炮这种武器的演进历史;在不同的文化视角形成的异体字下,选取了冠、车等几组字,研究古代和冠礼有关的各种礼俗以及车在古代的主要功用等;

在帝王的文化专制形成的异体字下,选取了洛雒、曡疊、辠罪等几组字,研究国人对汉字的迷信与崇拜以及帝王的文化专制。作者的这些新见,既有方法论意义上的宏观开拓,也有一些是微观、具体实践意义上的探索。那些宏观意义上的开拓固然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之为创新,而微观的、实践意义上的具体考释也不可小觑。因为,如果没有大量具体的考释提供坚实的基础,所谓的方法论,也就沦为大而无当的空谈了。《汉字文化论稿》这种两者兼备,在方法论指引下进行具体研究的路径是一种卓有成效的尝试,也是作者认真的治学态度和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的凝结。

二、资料翔实,考释精当

作为一部学术著作,该书最突出的特点是资料翔实,考释精当。首先,作者以严谨治学的态度,用数年时间翻阅了大量资料,构建出了一个与论题有关的广博的知识性平台。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资料实际形成了一个精华与糟粕共存的资源库,它们既相互印证,又相互抵牾相互矛盾,需要认真爬梳。正如清代著名的文字学家戴震所指出的那样:“淹博难,识断难,精审难。”[2]作者以多年潜心治学所形成的学术眼光,在去伪存真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发现那些真实的历史资料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认真反复推敲和深入研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观点。第六章“汉字与婚姻生殖”中对“好”字的考释就是这样。为了考释“好”字的形义关系,发掘其中所蕴涵的生殖崇拜文化内涵,作者先是引用了《说文》、《方言》、《战国策》、《陌上桑》、《汉字字源字典》、《汉字与人生风俗》等古今多种书籍对“好”字的解释与用法,证明“好”字的本义是女子貌美,其构形从女从子,是表示妇女生育而有子的意思,其深层的文化蕴涵是古人对生殖的崇拜。由于“好”字的形义关系具有高度争议,作者并不满足于仅仅引用前人的观点,而是在此基础上展开更进一步的论证,主要从三个方面作了深入探讨:一是和“好”字构形理据相同的、孔等字,二是“好”的异体字“”,三是“好”字在甲骨文中的用法。其中单是甲骨卜辞就引用了十多条,还引用了郭沫若、李孝定、胡厚宣、刘志基、杨潜斋等学者的相关论述。这些探讨不仅显示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更重要的是得出了科学的、令人信服的结论:“‘好’字的造义确为女有子或女产子。而以妇女产子或有子的形象来记录语言中表示貌美的‘好’这个词,则充分说明在先民的观念里,生育已具有审美的价值。”[5]

到此为止,对“好”字所承载的女性生殖崇拜的文化含义已经考释的非常充分了。但作者又进一步指出:这种“带有狂热性的生殖崇拜”的原因,是“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与地理生态环境”,——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频繁的战争。这些精当的论述,已经突破了以往对汉字本身音形义孤立分析与解释的窠臼,将汉字置于历史与文化的宏阔背景之上,不仅凸现出汉字作为表意文字的本质特点,更重要的是突出了其民族性特征。又如第二章中对“姓”“氏”的考释论述也是如此,绝不以空言、孤证立论,而是对原始资料经过了识断精审,求远求闳,体现了其宽阔的学术视野和精当的学术洞见。

二、质朴平实,绵密劲健

与该书学术性内容相得益彰的,是作者质朴平实的表述方式。

表述方式的选择,一方面取决于作者的禀赋和文化积淀,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作者的理性选择,体现了作者的理念与追求。与时下许多故弄玄虚的“学术著作”不同,作者的表述极为朴素。这种朴素首先表现在结构方面。从宏观上看,《汉字文化论稿》的各个章节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又相对独立成篇。这种专题式的讨论方式是由其内容所决定的。“文化”是一个能够包罗万象的大概念,其具体内涵至今未能完全形成共识。但与此同时,人们对于文化的能指又似乎有大致相同的认定,有约定俗成的共识,这一方面为作者的论题提供了足够的运作空间;但另一方面,作为负载文化内涵的单个汉字,既千姿百态,又相互独立,星辰一样散落在浩瀚的文化宇宙中,这无疑增加了作者谋篇布局的难度。作者没有强求学术著作所常有的那种环环相扣、逻辑论证的所谓“内在联系”,使之成为牵强堆砌之嫌的生硬之作;

而是针对研究对象本身的特点,将科学性和逻辑性体现在对一组组汉字的深入分析中,而整部著作则采用分章节进行专题论述的结构方式。章与章之间是明晰的并列关系,各自的切入方式和研究角度根据实际需要有所不同,但起承转合之间的连缀又顺理成章。这种谋篇布局的方式,实际上已经隐含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同时也隐含了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坚定的学术自信。

从语言风格看,作者总是选取最简洁的句式和最朴素的词表达自己的见解,良好的语感和选词的准确无意之中显示了作者良好的语言功底。“每一义类收字的多少,反映了这一领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是否密切,而某一义类的字成批出现或死亡,也是由于文化的演进。”“牲畜与古人生活的密切程度远胜于今人,而古汉语中与牲畜有关的汉字远比现代汉语为多”。[7]这两句话分别置于同一章节的不同段落中,两者之间有从属关系。这种简单明快、直截了当的语言风格没有故弄玄虚者的所谓“高深莫测”,却自有一种既绵密简洁又朴素劲健的力量。这种“质胜于文”的朴素表达,和《汉字文化论稿》中所表达的内容可谓相得益彰。

“汉字的起源”陈列了甲骨文这一成熟文字出现之前汉字的种种表意符号;

“汉字的创造”描述了古人创造汉字的具体方法;

“汉字的演变”细数汉字从岩画、刻符等图画文字生发,到甲骨文这一古汉字的正式出现,再到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相继出现,直至今天的简化字这一完整的发展过程;

“汉字的书写工具与载体”展现了汉字发展史中书写工具与载体的演变;

“汉字的艺术”讲述了汉字的艺术成就;

“汉字的贡献”详细记录了汉字的发展对中华文明及世界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

感受妙趣横生的汉字文化

■由明智

《汉字文化大观》汇集了目前国内40余位权威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曾被誉为我国“第一部汉字文化的百科全书”。如果说当初编写《汉字文化大观》更多地缘于学术研究的推动,那么如今修订再版《汉字文化大观》则可归于全社会对汉字文化的极大关注。

《汉字文化大观》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汉字文化的16个方面的内容,如汉字的起源,汉字形体的演变,汉字的书写工具与载体,汉字的规范、注音和简化,汉字与年号、姓氏、避讳,汉字与意识形态、思维方式等。该书肇始于1990年,距今整整20年了。以《中国汉字文化大观》之名初版于1995年,距今已15年了。在这十几年里,我国的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国民文化素质得到不断提升,国家语言文字的相关法律法规相继颁布实施,汉字文化与国民日常生活的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在这十几年里,我国的国际影响不断扩大,国际地位持续提高,汉字已经成为我国文化的特定标志,正在引起国际人士的广泛兴趣。

20年来,与汉字文化相关的某些科学,如汉字学、考古学、文献学、中文信息处理等,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产生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该书及时吸收了这些成果。例如,“汉字的起源”一章大量补充了近些年来考古发现的我国多个远古文化遗址的有关文物资料,对原始汉字的起源年代进行了科学的推断,对西周甲骨文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这些成果不仅充实了汉字史的研究,而且促进了汉字起源、甲骨学、上古史等的理论研究。再如,“汉字在越南”一节大量补充了汉字在越南的传播历史与越南喃字的研究近况,丰富了我国喃字研究的成果。

学术性始终是该书的灵魂,作者们介绍了自己或者他人的最新研究成果。有的研究成果甚至是首次披露。该书作者中有著名语言学家何九盈、曹先擢、王宁、蒋绍愚先生,有著名文史专家白化文、吉常宏先生,有著名中文信息处理专家冯志伟先生,有著名韩语研究专家韩振乾先生,有著名越南语研究专家马克承先生,有著名女书研究专家赵丽明先生,等等。

有评论指出,“该书吸引我的首先在于她不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写就,而是俯下身来,牵着读者的手走进妙趣横生的汉字文化学的大观园”,“全书虽成于众手,文风各异,但都平易可读,这也应是《大观》一书吸引人之所在”。

作者们凭着对汉字文化的满腔热忱,凭着自身深厚的学术功底,最终探索出了一条“知识普及”之道路。例如,“汉字与诗歌”一节,作者紧紧抓住汉字的形音义对诗歌形式的影响,运用有关的文字、语音、句法知识旁征博引,让人读后对诗歌的形式美、意境美有了切实的体会。

该书修订过程中,主编何九盈先生年近八旬,主持繁重的修订工作。他亲手拟定修订计划,安排修订进度,组织修订会议,谋划出版事宜……操心的事情一件也没落下。令人难忘的是2009年6月26、27日,该书审稿会在沙滩华育宾馆举行。何九盈、曹先擢、王宁、胡双宝、张猛诸位先生冒着盛夏的酷热,与编辑人员一道认真讨论,反复协商。曹先擢、胡双宝两位先生与何先生同岁,他们不顾重病缠身,依然挑起审读原稿、制作附录的重任。70多岁的王宁先生,日常的教学与科研任务十分繁重,但为了该书,也毅然放弃了休息。张猛先生即使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也依然审读稿件。远在济南已年过八旬的作者吉常宏先生,远在厦门已年近八旬的作者何耿镛先生,都及时寄来了认真修订过的稿件;远在德国的冯志伟、加拿大的康加深、美国的李燕、日本的梁晓虹也都给编辑部发来了电子邮件;马克承先生多次亲赴编辑部修改校样……

20年前,该书的作者们是我国汉字文化研究的中坚;20年过去了,他们已经成为我国汉字文化研究的领军人物。同时,我们也将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即未来的修订工作依靠谁?

《汉字文化学简论》指出,汉字文化研究中“理论思维贫乏,概念模式贫乏,方法论贫乏”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另外,青年后辈的研究水平跟老一辈学者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为此,该书主编、顾问、特约审订人专门设置了“汉字文化笔谈”栏目,用自由的形式、通俗的言语向广大普通读者谈理论,谈方法,学术引领之意、殷殷期盼之情溢于言表。

《汉字文化大观》,何九盈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09年11月出版

中国汉字文化大观

应用也作了系统研究。本书附彩色黑白图片数百幅,装帧精美。本书既具学术理论价值,又有工具书的收藏价值。本书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40多位专家、学者撰稿,为国家“八五”重点图书。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何九盈

湖南安仁人,1932年生。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汉字文化学》《音韵丛稿》《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下代汉语音韵学述要》《上古音》《中国现代语言学史》《古汉语词汇讲话》《古韵通晓》。主要论文有《上夏天并定从群不送气考》《先秦诸子的语言理论》《乾嘉时代的语言学》《尔雅的性质和年代》《古韵三十部归字总论》《中国语言学史的研究方法》《上古音节的结构问题》《说文省声研究》等多篇。名列《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学者大辞典》等辞书。

胡双宝

山西文水人,1932年生。现任北京大学出版社编审。主要著作有《文水方言志》《简化字繁体字异体字辩析手册》《易混易错词语辩析》。与人合著、合编有《古谚语辞典》《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全汉赋》《汉语史论集》等。主要论文有《山西文水话和普通话的语音、词汇的比较》《文水话的若干语法现象》《文水话的量词、代词和名词》《文字问题三议》《声旁的表义作用》《关于汉字的性质和特点》《王安石<字说>辑佚》《说“哥”》《同形词说略》《语言分析中的零概念》等。

张猛

字济宽,江西南昌人。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为传统文字训诂学、汉语史。1978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1985年获文学硕士后,到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工作,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2002年任日本京都女子大学外国人专任教师。2009年4月到北京语言大学任教。主要业绩有专著《〈左传〉谓语动词研究》、《〈左传〉精注本》;编著《中华古诗文读本(戌集)》;

张猛

合作主编《中国汉字文化大观》、《汉语史论文集》;合作《文言文要览》、《传统语言学辞典》、《汉字形义分析字典》、《中国语言学大辞典》、《中华文明史》等,以及中央电视台电视专题片《中华文明之光》、《语林趣话》等。在《中国语文》、《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北京大学学报》、《古汉语研究》、《语文建设》、《学人》、《人文论丛》(日本)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在《长江日报》、《南方周末》、《21世纪经济报道》等报刊上发表散文随笔40余篇。曾获北京大学首届“光华青年科研成果奖”、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教委“首届全国优秀教育音像出版物一等奖”、北京大学第二届“中国文化奖”特别奖,北京大学“吴瑞熹奖教金”(大学语文)、北京大学“优秀主干基础课(古代汉语)”奖。多次获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训诂学、《左传》选读、古代汉语)和北京大学“优秀班级主任”奖。

编辑本段目录

总序走向新的世纪

前言汉字文化学简论

上编东方魔块

一、文明的晨曦——汉字的起源

二、方块的奥秘——汉字形体的演变

三、文房纵古今——汉字的书写工具与载体

四、字林独一枝——汉字的特点

五、华夏书同文——汉字的规范、注音和简化

六、字学创新篇——汉字的研究与应用

下编字里乾坤

一、唇齿两相依——汉字与汉民族文化

二、文语结良缘——汉字与汉语及兄弟民族文字

三、神韵夺天工——汉字与文学艺术

四、必也正名乎——汉字与年号、姓氏、避讳

五、斯文存古道——汉字与意识形态、思维方式

六、竹帛血泪痕——汉字与兵、法、吏

七、点画解民旆——汉字与衣食住行

八、字说农工商——汉字与经济活动

九、究源法自然——汉字与动物、植物

十、四海有遗泽——汉字在海外

附录主要参考书目

跋原则与思考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09年11月出版的《汉字文化大观》已经正式向海内外公开发行。此书由何九盈、胡双宝、张猛担任主编,由曹先擢、王宁分别担任顾问与特约审订人。全书汇集了我国当代四十余位汉字文化权威研究专家的最新成果,全面阐释了汉字文化的主要内容,代表了目前我国汉字文化研究的最高水平,被誉为“第一部汉字文化的百科全书”,对科学了解与研究汉字与汉字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对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也都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全书具有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特点,在内容上分成十六个相对独立的专题,集中阐释了汉字的起源,汉字形体的演变,汉字的书写工具与载体,汉字的特点,汉字的规范、注音和简化,汉字的研究与应用,汉字与汉民族文化,汉字与汉语及兄弟民族文字,汉字与文学艺术,汉字与年号、姓氏、避讳,汉字与意识形态、思维方式,汉字与兵、法、吏,汉字与衣食住行,汉字与经济活动,汉字与动物、植物,汉字在海外等重要内容。书中的不少文章还提供了大量的最新研究资料。

全书在正文前首次设置了汉字文化笔谈专栏,由何九盈、曹先擢、王宁、胡双宝、张猛等五位先生分别撰文,围绕汉字文化这一主题各抒己见,形式自由,语言活泼,与书中的《汉字文化学简论》一文共同具有学术引领的作用。全书还罗列了的主要参考文献,编制了名词术语索引,进一步提升了全书的学术价值,加强了全书的查检功能。

《汉字文化大观》的出版发行正值人民教育出版社建社六十周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愿借此书的出版发行回馈海内外的广大读者多年来对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厚爱与支持。

目录主编的

话作者简介

推荐给朋友

收藏本页

汉字文化笔谈

汉字文化学简论

汉字文化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汉字的性质和汉字文化

谈汉字与文化的互证关系

仓颉作书今说

独立·变易·中庸·和谐

《汉字文化大观》正式出版发行

与时俱进,继往开来待后生

美丽的汉字值得我们一辈子去体味

汉字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汉字:透过历史看当前

打开汉字构筑的文化窗口,展示久远的华夏文明之根

权威全面通俗实用

汉语教学的良师益友

汉字文化学的奠基之作

浅谈文化对字体发展的促进及汉字的应变性

汉字文化学的奠基之作

浅谈文化对字体发展的促进及汉字的应变性

读《汉字文化大观》

简评《汉字文化大观》的价值

开汉字构筑的文化窗口,顺应文化兴国的思路

新修订的《汉字文化大观》(以下简称“《大观》”)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这部巨著由国内各界四十多位资深专家、学者精心编纂,其出版是汉字文化学界的一件喜事,是当代汉字学研究的圭臬,也是文化学、社会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在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今天,经过修订的《大观》的出版体现了重要的学术和应用价值,意义尤为突出。

当前社会,人们前所未有地重视如何保护和挖掘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社会文化、语言文化。语言的书写符号是文字,语言文字既是一种文化类型,又是其他类型文化的表达载体。几万汉字的形体与字义内涵构筑起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示窗口,将抽象的文化信息变得具体可见;同时,这些文化积淀凝固于汉字载体,才能得以薪火相传。

《大观》虽定位于中级文化水平,但在借用汉字载体整合中华文化方面,却覆盖面广,知识丰富,几乎涉及到了汉字文化的所有重要方面,展卷则汉字所关联的文化现象和文化精髓毕现。不管是汉民族还是其他民族人员,都可以借这个窗口看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中国人思维方式中独特的民族性特点。

例如,《大观》从民众最熟悉的衣食住行中的汉字文化说起,谈到了姓、氏、名、字等用字文化以及汉字避讳文化,进而扩展至民俗、婚姻家庭、服饰、烹调、医疗、建筑、交通、地理等领域中的汉字文化;再从身边的汉字文化现象过渡到了解与社会相关的汉字文化现象,如汉字与传统意识,与家族宗法制度,与刑法、军事、职官,与经济、手工业等的关系;又从具体的物质生活、制度生活扩展到抽象的精神文化生活,谈到了汉字与书法、篆刻、对联等艺术形式之间的联系,谈到了审美层面的汉字与文学、与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之间的文化关联(如“乐”字的释义,加深了人们对音乐艺术的审美特点及陶冶功能的深刻认识)。这些内容大大提高了民众的审美水平。

汉字文化渗透于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无处不在,无处不用。《大观》对汉字文化的执要说详,鲜明地展现了华夏文明之辉煌。

二、以汉字文化为突破口,顺应世界文化大交流的趋势

《大观》详细介绍了汉字与各兄弟民族文字之间的关系(借用汉字、效法汉字、译音和借用汉字等),还介绍了汉字在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传播路线及其对当地语言的影响。其中,汉字与女书关系的介绍更具文化上的神秘感。

这些介绍从历史上爬梳了汉字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关系,使分布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使用汉字的华人产生一种同源同宗的亲近感,使受过汉字影响的其他民族的读者产生一衣带水的文化相近感。在国际交往中,汉字文化成为所有使用或接触过汉字的人的共同的交流话

题,加深了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体现了世界文明的交融性特点。在这方面,《大观》的出版必将发挥其文化资源方面的优势。

三、有助于民众理性看待当前汉字领域有争议的问题

当前,汉字问题被社会各层面广泛关注。一百多年来,关于汉字的争论不绝于耳,有两个声音值得关注:一是提出汉字的拼音化,极端的观点是要彻底消灭汉字,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声音基本消失;二是恢复繁体字,较理性的提法是“识繁写简”,较极端的是以弘扬文化的名义取消简化字,全面恢复繁体字。另外,社会上还存在商标、地名、人名、科技等方面的用字规范以及汉字印刷字形统一等方面的争议。

这些关于汉字问题的争议根源于汉字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汉字的任何一项改革或规范,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民众的生活,因此在媒体上出现关于汉字的百家争鸣是很正常的,不过,其中有些是偏颇的,主要是因为对汉字的特点、职能了解得并不全面,对文字改革与汉字历史也缺乏足够的认识。

《大观》在“华夏书同文”部分详细介绍了汉字的规范、注音、简化等文字管理和改革的原则和方法,并向民众展示了大陆通行的简化字产生的历史背景,展示了汉字书写工具的简便性、字理的科学性、内涵的文化性以及汉字使用的约定俗成性四方面之间复杂的矛盾纠葛,并介绍了众多专家在汉字改革过程中为协调这四方面之间的矛盾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这些介绍让人们既了解了汉字规范与汉字改革的必要性,同时也看出其存在的不足、缺点以及走过的弯路,有助于人们客观、公正地看待当前的文字规范工作。

四、当代汉字学史的一个阶段性大总结

《大观》以汉字文化为核心,全面系联起汉字学的相关研究,是当代汉字学研究成果的大集合、大展示,是对汉字学近几十年研究的总结。

在内容方面,《大观》涉及汉字学的方方面面,不但将汉字本体、汉字文化与汉字应用三个研究平面紧密结合,还将汉字形音义演变史与汉字的教学、计算机处理、规范等当前应用紧密结合,体现了学科覆盖面的广泛性。

在理论思维上,《大观》厘清了汉字与文化的统一性和矛盾性关系,界定了汉字文化的界域,提出了汉字文化研究中的历史观、群众观和科学观。这些介绍是得当的,结论是可靠的。

在概念模式上,《大观》集中了几十位国内一线学术权威和专家,将他们所在的语言文字学、文化语言学、计算机信息处理、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中最成熟的概念体系展示出来,围绕“汉字文化”这个中心点整合在一起,体现出汉字文化研究的交叉性特点。

在方法论方面,《大观》全面体现出了经验方法所侧重的考据思路、历史方法所看重的古今演变思路、结构方法所看重的文化结构处理和分析的思路;此外,《大观》中还包含了比较文字学的研究思路,把汉字放在世界文字文化的大框架中进行介绍,不但涉及了汉字文化圈,还涉及了与兄弟民族文字文化、西方文字文化之间的关系,体现了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在方法论上,《大观》还特别重视对汉字文化研究工具和研究手段的介绍。书中全面介绍了汉字的研究与应用方法,例如汉字心理、汉字数理统计、汉字计算机处理、工具书编排等。其中,计算机的编码是汉字文化在新时代传播最重要的工具;汉字的心理学研究巧妙地将汉字的文化内涵与人的心理反映与思维机制结合在一起,这对感知汉字文化规律、对汉字教学大有帮助;汉字的工具书排检法,特别是按意义和部首编排,其实是将汉字文化进行了分类,如《说文解字》中的“马”部字,根据马的颜色、岁数、体态、动作、神态、驾驭和使役、乘骑等类别共收120字,仅就颜色分就有:“骓,马苍黑杂毛;骃,马阴白杂毛黑;骠,黄马发白色,一曰白髦尾也;骝,赤马黑毛尾也;騩,马浅黑色……”等等,较全面地反映了上古农耕社会中关于“马”的文化信息。这些介绍都体现出汉字文化研究手段的前沿性。

五、对汉字教学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汉字是母语和二语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大观》不但全面介绍了汉字的构形、构词、字族、标音等本体性教学内容,还将大量现代生活中的基本汉字的文化信息考证类聚起来,形成一部趣味性、多样性、丰富性等特点鲜明的文化资料集,建立在对这些汉字文化全面了解基础上的汉字教学,将更充实、更生动,教学效果将大幅度提高。

总而言之,《大观》对汉字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其内容博大精深,其体系严密完整,其解说执要说详,其风格通俗易懂,不但是汉字研究,也是汉字教学、语言文字政策制订的重要参考文献。此次修订不但改正了原版的一些失误,同时改写、增写了很多内容,适时反映出汉字文化的最新研究成果。书前新增加的笔谈、书后新增的名词术语索引,都使本书的学术价值和检索的方便性得到进一步提升,值得向社会广泛推介。(本文作者王东海单位:鲁东大学文学院)

来源:出版发

《汉字文化大观》:值得一辈子去体味

https://www.doczj.com/doc/5e17986301.html, 2010年08月24日作者:金安辉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主编:何九盈胡双宝张猛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年,北大出版社出版了一套《中国文化大观系列》丛书,其中有一本《中国汉字文化大观》。因为这本书的问世,坊间有了“汉字文化学”这一称谓与学科,并且不久后衍生出众多的相关著作,掀起了汉字文化学研究的热潮。15年过去了,这本书又从当年的系列中“脱颖而出”,“重现江湖”,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修订再版——时间证明了她非明日黄花,而是一本积厚流光之作。

此书原本就叫《汉字文化大观》,后因纳入北大版的《中国文化大观系列》丛书,按体例一律以“中国”二字冠首,故加上了“中国”二字,以与“系列”各书取得一致。现在恢复原名,显得不似以前那样冗赘。全书共分16章,前6章介绍汉字的基本理论,后10章则重点论述汉字与其他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如果说前面部分是概述综览,起的作用是开源导流的话,后面部分可堪称是集其大成了。

该书吸引我的首先在于她不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写就,而是俯下身来,牵着读者的手走进妙趣横生的汉字文化学的大观园。如在介绍汉字与文学艺术的一章,作者特意拈出回文诗、离合诗、神智体3种文字游戏,以介绍汉字与诗歌的关系;在汉字与对联一节中作者则特意介绍了诗钟这一近现代文人热衷的娱乐形式。诸如此类,皆为游戏之体,但汉字的妙趣即潜藏其中。

《汉字文化大观》的另一特点是往往在读者习焉不察的地方能别出手眼拨云开雾。如我们一般都想当然地认为“甘”字作为味觉意为“甜美”,事实上,“中国古代的味感,是以‘甘’与其他表示味觉的词对立的。‘甘’是不带任何刺激的正味。《春秋繁露》说‘甘者,五味之本也。’汉代五行配五味,总是用中央‘土’来配甘。《素问》说:‘物之味甘者,皆土气之所生也’。《淮南子·原道》:‘味者,甘立而五味亭矣。’《庄子·外物》:‘口彻为甘’。都是说,‘甘’是一种不带任何刺激的,对口舌非常适应因而通畅无阻的味道。从汉字的构形可以看出,其他表示味感的字都从‘酉’、从‘鹵’、从‘草’,是从某种植物、矿物或酒中体会出来的,唯有‘甘’字从‘口’,中间的‘一’《说文解字》说:‘一,道也。’这个‘道’就是‘味道’的‘道’,也就是通行的滋味。其实,‘一’不过是个指事符号,指出味在口中”。(《汉字与烹食文化》)如此,我们不但对于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的理解自能更加深入,更有会心,对于汉字字义的古今嬗变亦能知其所以然。

《汉字文化大观》一书兼具学理性与工具性的特点,书中的资料异常丰富。一卷在握,直似《世说新语》中所谓“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不可不提的是,全书各个章节的标题都很有诗意,如“唇齿两相依——汉字与汉民族文化”、“文明的晨曦——汉字的起源”、“方块的奥秘——汉字形体的演变”、“神韵夺天工——汉字与文学艺术”等,莫不读之口颊生香,惬然于心。全书虽成于众手,文风各异,但都雅驯畅达,平易可读,这也应是此书吸引人之所在。

新版的《汉字文化大观》前面增加了“汉字文化笔谈”一节,分别是何九盈的《汉字文化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曹先擢的《汉字的性质和汉字文化》、王宁的《谈汉字与文化的互证关系》、胡双宝的《仓颉作书今说》、张猛的《独立·变易·中庸·和谐——汉字文化问题的几个视点》等5篇文章。20年前,几位先生提出“汉字文化学”的说法,20年后,他们再搦管陈言,自当胜义叠见、新见杂陈了。

《汉字文化大观》的作者都是各自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因而该书体现出浓厚的“守正出新”的风格做派,即使有些写出来的文字并非“定数”,但一定都是一家之言,经得起检验与推敲。现在,很多大学的中文专业已将《汉字文化大观》作为本科、研究生的专业必读书,“从研究室进入了教室”,这是诸位撰者最乐于见到的景观。

行文至此,想起了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汉字整形”,近期正在热议的电视荧屏不得使用缩略英文字母而应用完整的汉语来表达之新规,这些无不说明了每一个小小的方块字牵动着所有国人的神经,因为她是辨认我们文化身份的DNA。古老的汉字是神秘的,古老的汉字又是美丽的,她值得我们用一生去亲近、去体味。(金安辉)

打开汉字构筑的文化窗口,展示久远的华夏文明之根——评《汉字文化大观》的价值

作品简介:重新修订的《汉字文化大观》(以下简称“《大观》”)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这部巨著由国内各界四十多位资深专家、学者精心编纂,其出版是汉字文化学界的一件喜事,是当代汉字学研究的圭臬,也是文化学、社会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在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今天,经过修订的《大观》的出版体现了重要的学术和应用价值,意义尤为突出。

英语入门基础知识集锦

英语入门基础知识集锦初级篇目录 1、英语字母 2、英语音标 3、基础词法 4、基础时态与语态 5、基础句式 6、基础短语 7、基础造句 8、基础写作 9、基础阅读 高级篇目录 1、词法 2、句式 3、倒装 4、主谓一致 5、定语从句 6、名词性从句 7、状语从句 8、动词不定式 9、动名词

10、分词 11、独立主格 12、虚拟语气 13、重点短语搭配 14、造句 15、写作 16、阅读

初级篇 一、英语字母 英语字母共有26 个。在具体书写的时候分为大写和小写两种格式。1、26个英文字母的大小写与顺序(印刷体): 大写顺序: A、B、C、D、E、F、G、H、I、J、K、L、M、N、O、P、Q、R S、T、U、V、W、X、Y、Z; 小写顺序: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2、26个英文字母的大小写与顺序(手写体): 说明:从上表可以看出来,所有大写字母都占据了上面两格,而小写字母中只有f占据了三个格子,g,j,p,q,y 占据了下两格。 英文字母书写顺口溜:

字母书写有规则,倾斜5度正适合, 大写总在上两格,高低一致不会错。 小写字母也不难,请你记住这几点 有头就用上两格,b d h i k l 和t 有尾就占下两格,g p q y 要记着: 无头无尾写中格,多练几遍就不错, 剩下j f 不一般,三个格子全部占。 3、英语26个字母的读音: 注解: 如果一个单词,处于句子的开头位置,那最前面的字母需要大写 人名、地名、国名、城市名、某些专有名词,开头的字母需要大写两个单词之间,在书写的时候,必须有一个字母的空隙隔开

汉字文化课

《汉字文化课——“人”字家族》教学设计 作者:陈宁教师频道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36 更新时间:2014-12-5 板块一:导入 复习旧知:出示三组字(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了解造字法。 导入新课:温故而知新,我们不禁发现,咱们中国的汉字文化真是博大精深,难怪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都要来学习有趣的汉字。要想了解汉字背后更多的奥秘,就得有一双会发现的小眼睛和一个聪明的小脑袋,孩子们,你们准备好了吗?今天,咱们就来上一堂有趣的汉字文化课,齐读课题(生:“人”字家族)。上课! 板块二:单立人、千、化 (一)单立人 出示“单立人”,讨论:为什么带有“单立人”的字跟“人”有关系? 观察图画和古体字,了解“作揖”这种传统礼节。 说一说“单立人”的字跟“人”的关系。 (二)千 出示“千”,请生组词,读带“千”的成语,说说成语里的“千”是什么意思。 出示带“千”的诗句。 (三)化 师:“千”表示数量多,表示变化多是哪个成语?(生:千变万化)找一找“化”字里面有没有藏着“人”。 板书“化”的古体字,说说你的发现。 板块三:人、从、众 出示:人、从、众),读一读。这三个字有什么联系? 过度:有些“人”很容易找,但有些“人”却因为汉字的不断演变而发生着变化,需要小朋友们去观察、去发现。想看看“人”字变魔术吗? 板块四:大、夭 (一)大 请生模仿演一演。请生练习写一写。 (一)夭 人头一歪是个什么字?能组词吗?说说它的意思。 板块五:天、夫 还想继续变吗?这回变成了“天”和“夫”。说说它们的不同。 比较“天”和“夫”头上一横的不同。 板块六:危 分解“危”字,猜一猜哪一部分表示“人”。 串讲故事,理解“危险”。 板块七:爽、聚 了解“爽”字中间四个叉叉的意思,点明“爽”本意是“亮”。 找一找“聚”中的“人”,三个人让你想到了什么?认识“变众底”。 板块八:小结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大全200篇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大全200篇 提供最新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大全200篇,供各位教师参考学习,我们会定期更新增加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文章,欢迎收藏!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家》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金色的房子》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微笑》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恐龙妈妈藏蛋》 中班语言优秀公开课教案《甜甜的棒棒糖》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小老鼠吃西瓜》 中班公开课语言教案详案《小兔分萝卜》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特别的我》 中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教案反思《迪迪医生》 中班语言公开课优秀教案《小狐狸的枪炮》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快乐的阿嘟》 中班公开课语言教案《会跳舞的小树叶》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春雨的吉他》 中班语言公开课优秀教案《雷公公和啄木鸟》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大灰狼的新娘》 中班公开课语言教案《新年》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鹅妈妈买鞋》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小鸡和小鸭》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反思《动物伞》 中班公开课语言教案《啪啦啪啦嘭》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胖胖减肥》 中班公开课语言教案《好朋友》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大树和小鸟》3篇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蜗牛搬家》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怪脾气的小乌龟》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哭和笑》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说课稿《变废为宝》 中班语言公开课优秀教案《冬天和夏天》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珍惜粮食不浪费》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亮晶晶的泡泡》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人人从我做起来》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月亮》 幼儿园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救生圈扔给谁》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伞》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哈哈镜》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晒太阳》 中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教案《红灯笼》 中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案例《云朵面包》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青蛙飞行员》

现代汉语基础的知识点,

几种常用句式 (一)“把”字句(处置式) 在谓语动词前用介词“把”受事,对受事加以处置的一种主动句。 例如:我把水喝了。 四个特点: 1、动词前后常常有别的成分,动词一般不能单独出现,尤其不能出现单音节 动词。通常后面有补语、宾语、动态助词、动词的重叠式。 例如:把书放在桌子上 把水喝了 把情况谈谈 2、“把”的宾语一般说在意念上是有定的、已知的人或事,因此前面常带上“这、那”一类修饰语。 例如: 把那本书拿来 把这杯水喝了 把那只笔带上 3、谓语动词一般都有处置性,就是动词对受事要有积极影响。因此,不及物 动词、能愿动词、判断动词、趋向动词和“有、没有”等不能用来做谓语动词。 4、“把”字短语和动词之间一般不能加能愿动词、否定词,这些词只能置于 “把”字前。 例如: 他愿意把笔借给你。 我没有把书弄坏。 为什么不把这消息告诉他。 (二)“被”字句 是指在谓语动词前面,用介词“被(给、叫、让)”引出施事或单用“被”的被动句。 例如: 水被我喝了。 他被同学打了。 在书面语,还有“被、、、所”的格式,口语里有“让(叫)、、、给”的格式。例如: 一切困难都将被全国人民所战胜。 他让人家给撵走了。 杯子叫我给打碎了。 其中“所、给”是助词。 (ps:“被”字句表示受事主语“被处置”,被处置的结果多数带有遭受、不如意的语用色彩,少数是如意的和中性的。例如:他被批评了。他被表扬了。他被调走了。——中性) “被”字句构成特点: (1)动词一般都是处置性的,跟“把”字句里的动词差不多。动词后面多有补语或别的成分。如果只用一个双音节动词,前面就要有能愿动词、时间词语等状语。

例如: 自行车叫我弟弟骑<走>了。 这句话[可能]被人误解。 (2)主语所表示的受事必须是有定的。例如: 这本书被他撕破了。 (3)能愿动词和表否定、时间等等副词只能置于“被”字前。例如:一切丑恶的现象[应该]被消灭。 他[没有]被困难吓倒。 这件事[已经]被人传出去了。 他[大概]让朋友留下吃午饭了。 (三)“比”字句 指有“比”字介词短语做状语的句子。(如“甲比乙好”。)其中心语是谓词或谓词短语,用来表示甲乙两无或两事在数量、性质、程度的差别,又叫差比句。 1、A+B+形容词 他比我高。 手机比书本贵。 上海比昆明大。(ps:形容词不受程度副词的修饰,不能说上海比昆明很大。)2、A比B+动词+宾语 他比我喜欢音乐。 我比他爱看书。 (四)存现句 存现句表示什么地方存在、出现或消失了什么人或物,是用来描写环境或景物的一种特定句式。可以细分为三种: 1、存在句式表示何处存在何人或何物的句式。例如: 山上有个庙。 台上坐着主席团。 2、出现句式表示何处出现何物的句式。 老师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 烟囱里飘出一阵黑烟。 3、消失句式表示何处消失了何物的句式。 昨天村里死了两头牛。 (ps:存现句句式:处所段+动作段『着、了、趋向补语』+存现宾语段)(五)疑问句 具有疑问句调、表示提问的句子叫疑问句。(句调是不可或缺的。) 1、是非问(去掉疑问词,则为陈述句) 它的结构像陈述句,只是要用疑问语调或兼用语气词“吧、吗”等『不能用“呢”』。回答时用“是、对、恩”或“不、没有”等作答复,或用点头、摇头来回答,例如: 你真要带我走? 你明天能来吧? 你要丢掉这本书,是吗? 2、特指问(就疑问代词来回答,常用语气词“呢、啊”但是不能用“吗”)用疑问代词(如“谁、什么、怎样”等)和由它组成的短语(如“为什么”)来表示疑问点,说话者希望对方就疑问点做出答复,句子往往用升调。例如:

土地资源学 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目的 土地资源学是研究土地资源的组成要素、类型特征、时空变异规律、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资源整治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等的应用型基础学科。通过课程讲授,使学生掌握土地资源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了解我国及世界土地资源分布的规律和特点,提高分析解决土地资源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三、实践性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室内试验 要求:掌握学时:8学时 包括认读土地资源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评价图、土地利用规划图、遥感图片相关系列图件;土地自然条件与利用现状调查;模拟开展土地适宜性评价训练。 野外综合练习 要求:掌握学时:8学时 认识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及其组合关系,掌握土壤要素观察和样品采集方法。引导学生实地感知土地资源类型,以及不同地形地貌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加深学生对土地资源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培养基本技能及学习兴趣。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及分工 该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学科,是其他专业课如土地政策与法规、地籍管理、土地资源遥感、不动产估价、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市场与房地产开发等课程的前导课。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地质地貌学、土壤学等基础知识。 五、教学方式 录像讲授、章节自学、实验模拟、野外实习(录像演示)相结合。 六、成绩评定办法 章节自测、实验或实习报告、在线综合练习(或测试)考试加权评定。 七、教材及教参,期刊名称 教材: 王秋兵.土地资源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推荐使用教参: 刘黎明.土地资源学(第四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期刊: 1.《中国土地科学》 2.《资源科学》 3. 《自然资源学报》 4. 《 Land Use Policy》

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资料

汉字与中国文化王蒙 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的根基,是解决许多麻烦问题,实现持续发展、和平崛起与国家整合的依托。没有中华文化的人类文化,将是多么残缺的文化! 历史是一个粗线条的大师,它勾勒了全球化的进程,却忽略了人们为这个发展和进步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幸好,历史又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大师,当今世界的趋势并不是单向度的。 中国的长项在于文化。中国文化近二百年来遭受了严峻的考验,已经和正在获得新生。近代以降,中华文化不但暴露了它的封闭愚昧落后挨打的一面,更显示了它的坚韧性、包容性、吸纳性,自省能力、应变能力与自我更新能力。 中国的目标应该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建设文化大国。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的根基,是我们中国的形象,是解决许多麻烦问题,实现持续发展、和平崛起与国家整合的依托。中华文化是全体华人的骄傲和共同资源。中华文化是当今世界上的强势文化的最重要的比照与补充系统之一,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没有中华文化的人类文化,将是多么残缺的文化! 这里,我着重就一些个人的感受、经验谈一谈汉语汉字(海外习惯通称为华文华语)与我们的人文文化传统与现状的某些关系。 对于大多数民族来说,她们的独特的语言与文字是她们的文化的基石。尤其是使用人数最多,延续传统最久,语音语词语法文字最为独特的汉语汉字更是我们的命脉,我们的灵魂,我们的根基。 汉语属于词根语,汉藏语系。我的小说《夜的眼》译成了英、德、俄等印欧语系许多文字。所有的译者都向我提出过一个问题:“眼”是单数还是复数,是“eye”还是“eyes”? 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汉语是字本位的,“眼”是一个有着自己的独立性的字,它的单数和复数决定于它与其他字的搭配。汉字“眼”给了我以比“eye”或者“eyes”更高的概括性与灵活性:它可以代表主人公的双眼,它可以象征黑夜的或有的某个无法区分单数与复数的神性的形而上的而非此岸的形而下的眼睛,它可以指向文本里写到的孤独的电灯泡。 汉语培养了这样一种追本溯源、层层推演的思想方法。眼是本,第二位的问题才是一只眼或多只眼的考量——那是关于眼的数量认知。眼派生出来眼神、眼球、眼界、眼力、眼光等概念,再转用或发挥作心眼、慧眼、开眼、天眼、钉子眼、打眼(放炮)、眼皮子底下等意思。 动词与系动词也是如此,华文里的“是”字,既是“tobe”也是“am”,又是“was”,还是“were”,包括了“havebeen”、“hasbeen”和“usedtobe”等。 组词造词也是如此,有了牛的概念,再分乳牛母牛公牛,黄牛水牛牦牛野牛,牛奶牛肉牛油牛皮牛角。这与例如英语里的cattle——牛、calf——小牛、beef——牛肉、veal ——小牛肉、cow——母牛、bull或者ox——公牛、buffalo——水牛、milk——牛奶、butter ——牛油……大异其趣。这些与牛有关的词,在华文里,是以牛字为本位,为本质,为纲,其余则是派生出来的“目”。这样的牛字本位,则难以从英语中看出来。 所以中华传统典籍注重最根本的概念,多半也是字本位的:如哲学里的天、地、乾、坤、有、无、阴、阳、道、理、器、一、元、真、否、泰……伦理里的仁、义、德、道、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实词:意义较实在,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加上一定的语气语调,一般可独立成句。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除了个别副词,一般不能独立成句。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一、实词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有人物名词: 如学生、群众、老头、妇女、同志、叔叔、维吾尔族、酒鬼等; 有事物名词: 如笔、杉木、蜗牛、猎豹、奥托、棒球、战斗机、冥王星、思想、中学、物理、过程等; 有时间名词: 如上午、过去、将来、午夜、三更、甲戊、世纪等; 有方位名词: 如东南、上面、前方、内部、中间等。 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及发展变化的词。 有行为动词:如跑、唱、喝、敲、吆喝、盯、踢、闻、听、摸; 有发展动词:如生长、枯萎、发芽、结果、产卵; 有心理动词:如喜欢、恨、气愤、觉得、思考、厌恶; 有存现动词:如消失、显现、有、丢失、幻灭;

有使令动词:如使、让、令、禁止、勒令; 有能愿动词:如会、愿意、可以、能够、宁可; 有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 有判断动词:如是、为、乃。 3.形容词,表示事物性质、状貌特征的词。 有表形状的:如大、高、胖、瘪、细、壮; 有表性质的:如甜、好、香、漂亮、圆滑、机智、单调; 有表示状态的:如快、浓、满、多、迅速、静悄悄。 4.数词,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有确数:如1、2、3、一、二、三、壹、贰、叁、二分之一、; 有概数:如几、一些、左右、以下、余; 有序数:如第一、第二、老大、老三、初九、初十。 5.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 有名量词:如尺、寸、里、公里、斤、两、辆、角、元; 有动量词:如把、次、趟、下、回、声、脚、座。 6.代词,能代替事物名称的词。 有人称代词:如我、你、它、她们、大家、咱们; 有疑问代词:如谁、什么、怎么、哪里、为什么、何以; 有指示代词:这、那、那里、那边。 二、虚词 1.副词,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范围、时间、否定、语气、频率等。

《土地利用与规划》教学大纲

课程内容简介 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教育课程,也是土壤学、资源环境管理等专业的重要骨干课 程。本课程系统地阐述了土地利用以及土地规划发展历史、现状、研究实践的进展和发展趋势。重点讲授土地规划的基础理论;从土地规划思想发展的角度,介绍了土地规划的哲学观以及自然-空间—人类社会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思想。分别选取代表性规划内容,介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的规划模式、规划内容和编制方法。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配合课程讲授,安排了 大量的实验、实习内容。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讲授部分

(二)实验、实习部分 本地典型土地利用类型调查 目的:在学习相关内容后,通过该实践,学生能更好地关注土地利用的现实状况。 内容:通过直接观察,区分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选择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典型样本;总结、描述其用地特征,并拍照。 要求:同学们在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过程中,找到符合下列要求的土地利用类型,描述其特征,拍摄照片,并填写下表。至少要完成8种类型。 本地典型土地利用系统描述 目的:在学习相关内容后,通过本次实践,使同学们能更好地关注土地利用系统。 内容:通过直接观察,找出当地典型的土地利用类型;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上的资本情况;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上的劳动情况;总结、描述其特征,分析其构成要素; 要求:同学们在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过程中,找出本地典型的土地利用类型,并根据土地利用系统的构成,描述其特征,分析其构成要素。 本省土地利用系统分析 目的:在学习相关内容后,通过本次实践,使同学们能更好地关注土地利用的现实状况。实践原理。目前,各省市的土地利用规划均已编制完成并公布实施。通过阅读本省土地利用规划报告,可以了解本省的土地利用系统及分析结果,并根据给定材料进行分析训练。 内容:找到本省的土地利用规划;阅读本省土地利用规划报告,找出土地利用现状、人口与土地利用需求的情况;根据教学内容,进一步了解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人口预测与土地利用需求预测的方法;根据给定材料,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人口预测与土地利用需求预测;填写相关表格,完成相关报告。

小学汉语拼音基础知识归纳

一年级语文知识电子版 一年级拼音基础知识归纳 一、声母表(23个)............................................................ 2 1、双唇音(3个):b p m ................................................ 2 2、唇齿音(1个):f ...................................................... 2 3、舌根音(3个):ɡ k h ................................................ 2 4、舌面音(3个):j q x ................................................ 2 5、其中翘舌音(3个):zh ch sh r ...................................... 2 6、平舌音(3个): z c s ............................................... 2 7、声母书写顺序.......................................................... 2 二、韵母表(24个)............................................................ 3 1、单韵母(6个):α o e i u ü..................................... 3 2、复韵母(8个):ɑi ei ui ɑo ou iu ie üe er ..................... 3 3、特殊韵母(1个):er ................................................... 3 4、前鼻韵母(5个):ɑn e n in u n ü n ................................ 3 5、后鼻韵母(4个):ɑnɡ enɡ inɡ onɡ................................... 3 6、ü..................................................................... 3 7、韵母书写顺序.......................................................... 3 三、整体认读音节表(16个).................................................... 4 四、音节的拼读................................................................. 4 1.零声母音节:........................................................... 4 2.两拼音节:声母+韵母.................................................. 4 3.三拼音节:声母+介母+韵母............................................... 4 五、声调....................................................................... 5 1、声调歌................................................................ 5 2、标音歌................................................................ 5一年级汉语拼音练习题........................................................... 6 1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优秀篇】(1)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优秀篇】 学习活动:各种各样的汽车 活动要求: 1、通过观察和比较等形式,知道汽车的功用及外形特征。 2、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水平。 活动准备:几中常见车的图片及玩具汽车。 关键点:幼儿独立得观察和比较,并分析出不同的车有不同的功用。 活动环节:操作要点 一、听各种车的声音 让幼儿仔细听,辨别出几种不同的汽车(有消防车、救护车、警 车和卡车等) 二、观察比较 1、出示自行车、消防车、警车、洒水车,让幼儿观察这些车的构造,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哪些地方又是不一样的? 2、小结:这些车都有圆圆的车轮。消防车和警车的叫声不一样,消防车是红色的,上面有水箱、管子和梯子,专门用来救火的。警车 上白色的,专门用来抓坏人的。洒水车有水箱,用来清洁马路的。 3、说说这些车的功用,知道每种车都有不同的功用,所以有不 同的名字。 4、观察这些车的车轮,知道不一样的车车轮数也是不一样的, 有的有两个、三个或者四个、六个等。 三、说说你还看见过哪种车

幼儿说出和别人不一样的车,比比谁说得又对又多,并能说出它 们的功用。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二:风 活动内容:风 涉及领域:科学、语言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记录和动手操作活动,容幼儿尝试产生风的各种方法,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2、初步了解风力有大小之分,风力大小与人们的关系。 重点、难点:产生风的各种方法,风力的大小。 活动准备:幼儿感受过风,并有过观察记录,提供产生风的相关 操作材料,风与人们关系的图片。 活动过程: 1、看看说说,风在哪里? 教师:“前几天,我们到户外去寻找风娃娃,并画了观察记录。 请你轻轻地告诉旁边的朋友,你在哪里找到风娃娃?”张贴个别幼儿 的观察记录,请幼儿说出记录的内容。 小结:当我们看到树叶摇、红旗飘的时候就知道风吹来了,还能 够听到“呼呼”的声音,风吹到我们的身上感觉是凉凉的。 2、探索感受风的产生。 1)出示静止的纸条和风车,引导幼儿思考:“怎样才能使纸条、风车动起来呢?”“你有什么办法变出风娃娃来呢?”

汉语语法基础知识(完整版)[整理版]

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词类和词性 (一)知识概述 词类是指词在语法上的分类,也就是把汉语里的所有词,根据它们的词汇意义和语法特点进行分类,这样得出的结果就是词类。现代汉语教学系统把词分为十二类: 实词可以分为: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1)表示人:老师、学生、作家、工人、鲁迅 (2)具体事物:天、地、花、草、天空、海洋 (3)抽象概念:方法、科学、法律、事业 (4)处所:北京、青岛、黄河、长江、三味书屋 (5)方位:东、西、南、北、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内、中、间、旁、以前、以南、之下、之后、东边、西面、里头。 (6)时间:早晨、正午、晚上、半夜、上午、白天、夏天、立秋、今天、星期二 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叫动词。 (1) 动作行为:穿、跳、走、纪念、朗诵。 (2) 存在变化:有、增加、缩小、扩大、发生。 (3) 心理活动:想、懊悔、喜欢、担心。 (4) 可能意愿:应该、应当、能够、愿意、必须、敢、肯、会、能、要、可以。 (5) 趋向:上、下、来、去、上去、下去、进来、进去、起来、上来。 (6) 判断:是、就是、正是 (7) 使令:使、让、派、请、叫、要求、命令、推举、允许、鼓动、鼓励。 3、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叫形容词。 (1)形状:大、小、高、圆、长、短、高大、肥胖。 (2)性质:好、坏、镇定、勇敢、乐观、伟大、优秀 (3)状态:愉快、慌张、急躁、迅速、朦胧、桔红 4、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叫数词。 (1)基数(确数)一、二、千、万、亿 (2)序数:第一、三叔、三年级、六楼、初五、老三。 (3)分数:三分之一、九成 (4)倍数:三倍、十倍、翻一番 (5)概数:十几概数、十余人、三十多岁、两三个、成千上万、很多人 5、量词:表示事物单位或行为、动作单位的词叫量词。 无量(表示人或事物单位的词) (1)个体:个、位、尺、只、台、条 (2)集体:批、帮、群、套、双、副、对、类 (3)不定量:些、点

福建农林大学2018年硕士自命题考试说明

福建农林大学2018年硕士自命题考试说明 001作物科学学院 《作物生理学》考察考生对作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涉及的相关生理过程,特别是在逆境条件下作物产量品质形成生理机制的掌握程度,以及如何运用学习的知识分析作物在生产过程中生理现象的能力。 《遗传学》考查考生对遗传学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对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对遗传学历史和发展现状的了解。内容涵盖孟德尔遗传、细胞遗传、分子遗传、群体遗传以及新发展的基因组学等。 《农业知识综合一(作物)》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植物学基础、生态学基础和气象学基础三部分。 《农学概论》考查内容主要包括农学与作物生产、作物的起源与分类、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作物品种改良、作物栽培技术、作物种植制度、现代农业等。 002植物保护学院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考试内容范围说明:植物的水分代谢,矿物质营养的基本原理,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植物生长物质,植物生长、生殖与逆境生理;核酸、蛋白质、酶及维生素等生命基本物质的分子组成、结构、性质和功能,生物氧化,糖、脂类、蛋白质、核酸等的代谢。 《植物保护概论》考试内容范围说明:农业有害生物及其发生发展的基本知识,农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原理与方法。 《植物保护学》考试内容范围说明: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农药学的基本知识,农作物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农业综合知识一(植物保护)》考试内容范围说明:植物学基础知识、植物生理学基础知识、遗传学基础知识。

003园艺学院 学术型: 《园艺植物生理学》:园艺植物物质代谢、能量转化、生长发育生理、环境生理及其生长发育的调节与控制。 《园艺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培养基本设备、基本原理、方法与技术;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领域;植物组织培养在园艺植物(果树或蔬菜或花卉或茶树等)上的应用。 专硕: 《园艺植物生物学》: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环境条件对园艺植物的影响,园艺植物的繁殖,园地选择与建园。 《农业知识综合一(园艺)》: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现代农业基础知识(节水农业、设施农业、生物防治、园产品安全生产等)。 004林学院 《森林生态学》:森林环境,森林能量环境,森林物质环境,森林环境中的干扰因素,森林种群的结构与动态,森林种群内和种群间的关系,森林生物遗传变异与进化,森林群落结构,森林群落演替,森林生态系统,森林地理分布,森林与全球气候变化。 《林业基础知识综合》导论,森林及其分布,主要森林树种概述,森林的功能,林木良种生产与壮苗培育,森林培育基础及育林技术体系,森林健康,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 《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和原理、景观形成因素,景观结构和空间格局,景观生态流与景观功能,景观动态变化,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景观生态规划,景观生态数量化方法。 《数理统计》:概率论、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备注:复试时考《数理统计》考生需带计算器)。 005生命科学学院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专题复习

---------------------------------------------------------------最新资料推荐------------------------------------------------------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专题复习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专题复习第一讲实词一、实词定义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二、名词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 1、表示具体的人或事物,如:工人、农民、教师、学生、河流、山川、树木、桌子、教室等。 2、表示抽象事物,如:思想、道德、理论、会议、程序、品德、经济、科学、发展、规律、信息、关系等。 3、表示专用名称,如:上海、美国、中国、泌阳、驻马店、河南等。 4、表示时间,如:未来、秋天、春天、早晨、傍晚、星期一等。 5、表示方位,如:上面、里边、下面、前面等。 三、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现及发展趋势的词。 1、表示动作行为动词走、坐、看、听、打、拿、批评、宣传、保卫、学习 2、表示心理活动爱、恨、怕、想、喜欢、害怕、想念、觉得 3、表示存在、变化、消失有、在、存、存在、出现、失去、消失 4、判断动词是 5、表示能愿能、会、愿意、敢、应该、要 6、表示趋向上、下、进、出、回、过、起、开、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过来、起来、开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去、回去、过去、开去 7、表示使令使、允许、禁止 8、表示人或 1/ 15

事物的发展变化提高、减少、缩小、降低四、形容词1

---------------------------------------------------------------最新资料推荐------------------------------------------------------ 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的形状,如:高、矮、胖、瘦、宽、窄等;表示事物的性质,如:红、甜、干净、大、小、软、硬等;表示事物情态的,如:飞快、悲伤、高兴等。 五、数词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 表示确数的,如:一、百、千、万等;表示概数的,如:几、少数、大多数等;表示序数的,如:第二、老六等。 六、量词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计量单位的词。 名量词(物量词),表示人或事物的计量单位:一个(人)、一把(鐮刀)、一屋子(人)、这匹(马)、那头(猪)、个、批、类、千克等;动量词表示动作的计量单位:次、遍、一眼、一口、趟、顿、番等;时量词表示时间的计量单位:年、秒、分等。 七、代词用来指代人、事物、状态、过程的词。 人称代词:我、你、他、我们、他们、你们、别人、大家等;疑问代词:谁、什么、哪里、多少、吗、呢等;指示代词:这、这里、这些、这阵子、那、那里、那会儿等。 八、练习1.下列词语中不都属于名词的一组是() A.学生鲁迅上午左右 B.东西星期一英雄黑板 C.风筝红旗保卫高兴D.巴金思想夏季花朵 2.下列词语中都是名词的一组是() A.学校理想这里飞机 B.跑步时间孩子父亲 C.道理学习阳光海洋 D.春天善良南面苹果 3.下列词语中不都属于动词的一组是 3/ 15

幼儿园优质公开课 中班数学课件教案

中班数学活动: 风趣的梯形 (本教案有配套视频,教学PPT) 设计意图: 由于幼儿已经认识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认识梯形,对中班幼儿来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因为梯形是有且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概念比较抽象,是幼儿所要认识的平面图形中最难的一种。因此,中班幼儿认识梯形,只要理解其特征,能找出相应的图形即可,不必要求幼儿用语言描述梯形的特征。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兴趣及探索的欲望。 2、发展幼儿较机敏的观察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让幼儿基本掌握梯形的特征,找出梯形。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 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 2、活动难点: 认识例外摆放位置的、例外的梯形。 活动准备: 音乐、幻灯片、梯形和长方形人手一份、图形石子路、小信封装着各种图形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出主题 1、出示小白兔的幻灯片,引导幼儿观察小白兔的房子是由什么图形组合而成的。 2、感知梯形的特征。(四个角、四条边、上下两条边平行、长短不一) 3、长方形和梯形相比较。 二、观察了解梯形的特征,加深对梯形的认识 1、出示小白兔家其他地方的梯形,让幼儿认识,加深对梯形的了解。 2、出示幻灯片的梯形,让梯形按例外的方向旋转,加深对梯形的了解。 3、教师再次总结。 三、游戏《寻找梯形》 1、出示小白兔设计好的石子路,让幼儿认识设计稿里面的图形。 2、请幼儿帮忙,完成梯形xx的设计。 3、幼儿和教师一起检测梯形xx。 4、放音乐,踩着梯形xx去郊游。 活动反思: 我设计本节活动,主要从幼儿对平面图形认识开始,因为梯形的概念是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但由于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梯形的概念不易理解就不要求幼儿用语言来描述梯形特征。本节活动我通过三个环节来完成。首先让幼儿感知梯形的多样化,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真正理解认识梯形,最后用游戏巩固本节活动。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很高都愿意参与到活动中,互动也可以。我感觉本目标完成的很好。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第一课汉字的结构与演变 一、汉字的性质 根据记录语言的主要角度或主要方式、手段的不同,可以将世界上的文字分为两大类:拼音文字和构意文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 汉字属于构意文字,一般也称为表意文字。 表意文字发展的初期,通过描摹事物形体的外部特点或轮廓来构形的字为数很多。例如“門”,就是早期的象形字。 在发展过程中,由主要描摹事物的外形轮廓来反映词义,发展为用图形或符号的组合来反映词义。这就是汉字中的指事字、会意字。例甲骨文: 指事字:上下刃亦朱 会意字:莫吹啓祝折 构意手段的最高阶段是用义符和声符拼合的方式构造字形。这就是汉字中的形声字。 例:皇煌簧惶蝗江河湖 汉语中的词绝大多数都是多义的,其中有一个义项与记录这个词的字形最为贴切,可以直接解释字形构造的理念,我们这把个义项称为本义。是现有的书面语言材料中可以追溯的最早词义。 二、汉字的结构 需要掌握传统文字学的“六书”,要先掌握一个概念“造意”(见书P9) (一)象形 象形是一种通过勾勒事物的轮廓来构拟字型的造字方法 例: 人大女又目耳口齒 日月草木水戈户門 牛羊犬豕馬鹿弓矢 大凡用象形字记录的词,多是表示具体实物的名词,但有少数例外,它所表示的是这种实物所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还有一种称为“合体象形”(P10) (二)指事 指事是用形体简单的符号记录词义,或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加抽象指事符或区别符号以构成新字。所谓指事,含有表明事物、指明事物的意思。许慎说:“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从结构上看,大多数指事字都是在一个象形字上增加指事性或区别性的笔画构成的,早汉字结构中,指事字是为数最少的。 (三)会意 会意是根据事物间的某种关系而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来构成新字的造字方法。许慎说:“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两种类型: 1、形合会意字:通过部件的象物性的组合来表示新意构成新字。字中构件摆放的位置往往也成为区别构意的手段,不能随意摆放。例:从,牧,莫,舂

《土地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土地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Specialty Introduction 课程编号:08075101 适用专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学时数:16 学分数:1 执笔者:审核人: 修订日期:2008年6月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入学的专业导论课,为必修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管理的主干课程以及相关课程的学习方法。并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并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产生浓的兴趣。 二、课程教学内容 1.土地和土地科学(2学时) 主要内容:土地简介、土地科学简介、土地科学和其他科学的关系以及我国土地科学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 了解土地的概念,土地的属性,掌握土地的科学的学科体系以及与土地科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 2.土地资源学(2学时) 主要内容:土地资源学简介、土地资源的研究简史及发展前景、我国土地资源介绍。 掌握土地资源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 3.土地经济学(2学时) 主要内容:土地的供给与需求,地租与地价理论,土地金融与土地税收,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及规模经济原理。 掌握土地的供给与需求,地租与地价理论;了解土地金融与土地税收,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及规模经济原理。 (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 4.土地利用规划学(2学时) 主要内容: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原理,土地利用规划总述及土地利用专项和详细规划。 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原理;了解土地利用规划总述及土地利用专项和详细规划。 (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 5.土地法学与土地行政学(2学时)

主要内容:土地法学理论与体系、土地法的渊源及其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土地产权制度;土地行政的概念与职能,土地行政组织与土地行政方法。 掌握土地法学理论与体系、土地行政的概念与职能;了解土地行政组织与土地行政方法。 (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 6.地籍学(2学时) 主要内容:地籍制度、土地调查与土地分等定级、不动产登记。 掌握土地调查与土地分等定级;了解地籍制度;理解不动产登记。 (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 7.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2学时) 主要内容:可持续发展理论、土地资源与可持续利用、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理解土地资源与可持续利用;掌握可持续发展理论 (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 8.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土地信息系统(2学时) 主要内容: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土地信息系统构建。 了解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土地信息系统构建。 (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 附:学时安排表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一课堂讲授为主,应根据学生平时听课的情况以及作业情况适当安排课堂讨论与习题课,采用精讲多练、加强课后答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熟练掌握课程内容。 (一)课堂讲授 本课程以土地资源的学科为基础,由于学时比较少,授课时应精讲,重点讲土地资源管理的主干学科。通过有限的学时,使学生尽快掌握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堂讨论

中班优质课教案

中班优质课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 学情分析: 中班幼儿喜欢动物,模仿力强,对音乐节奏也有了初步的理解能力,4——5岁又是游戏活动的黄金时期,针对幼儿这一心理发展特点,我选择了中班下册主题五“奇妙动物”中的一节音乐游戏《小老鼠和泡泡糖》。小老鼠风趣、诙谐的动物形象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活动中通过活泼欢快的AB两段乐曲,形象地表现出小老鼠跑、看、拽等各种动作,并通过模仿老鼠偷偷走、拽泡泡糖、被猫吓倒等有趣的内容,让幼儿感受活动的无限乐趣。 活动目标 1、能根据乐曲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走、左右张望的动作。 2、尝试夸张地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表情和动作. 3、知道泡泡糖会破坏我们的环境,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生活中了解泡泡糖有粘性的特点。 2、音乐课件、图谱。 3、老鼠头饰、老鼠洞。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幼儿根据音乐合拍地做小老鼠走、东张西望的动作表演。(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让幼儿根据音乐合拍做小老鼠走对中班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也失去了小老鼠诙谐动物形象的特点,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我将活动重点放在能根据音乐合拍做小老鼠停下来东张西望的动作表演) 2、难点:尝试夸张地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表情和动作.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设置悬念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礼物(教师出示右手)这是什么?(泡泡糖)你们吃过泡泡糖吗?吃完的泡泡糖拿在手里有什么感觉?(粘粘的)看这是谁呀?(教师出示左手小老鼠)小老鼠和泡泡糖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小朋友想不想知道?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讲的就是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

听吧! 二、基本部分 (一)、通过故事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内容。 (播放音乐) 师:听完了音乐小朋友猜猜小老鼠和泡泡糖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小朋友想了这么多有趣的故事?那小老鼠和泡泡糖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播放音乐动画,教师简单讲故事) 老鼠妈妈睡着了,小老鼠偷偷跑出来玩,它怕被猫发现,跑几步就停下来左看看右看看,突然它踩到一个粘乎乎的东西,哎呀!它拽呀拽!可是越拽越长,粘到手上、头上、腿上到处都是,最后像绳子一样把自己捆了起来,喵,不好了猫来了,小老鼠吓的叽里咕噜地滚回了家。 师:听完了故事小朋友来说一说故事讲了什么?(幼儿回答) 原来小老鼠趁妈妈睡午觉偷偷出来玩,小老鼠在出来玩的时候是怎样走的呢?这次我们边听边看. (二)、出示图谱完整听音乐,帮助幼儿理解音乐节奏,学做动作 1、随图谱完整听音乐,感知音乐节奏。 2、引导幼儿分段学做动作 师:原来小老鼠是在妈妈睡觉时偷偷出来玩的,怎样是偷偷地走?(幼儿模仿)为什么要偷偷的?(怕猫)它怕被猫发现所以呀“小老鼠东走走西看看”,谁来表演一下小老鼠?(幼儿模仿)刚刚我们表演了小老鼠的走,那看看谁来学学?(幼儿表演) 师:哦,原来小老鼠走路的步伐是这样的“小老鼠东走走西看看”(教师师范小老鼠走的节奏)小老鼠东走走西看看是向一个方向看还是向两边看?(两边看)那它是边走边看还是走几步停下来看?在说哪个字的时候停(引导幼儿按节奏做动作)在说西的时候用不用看?看了几次(两次)谁来走走看?好,我们先坐在椅子上试试!小老鼠走了几遍?我刚刚发现有的小老鼠走得太快了,这样很容易被猫发现,再来看看小老鼠是怎样走的?好,现在我们起来走走看!(老师唱旋律幼儿做动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