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完整版)
- 格式:doc
- 大小:324.50 KB
- 文档页数:128
第一单元(课文)
1. 《小蝌蚪找妈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塘、群、灰、捕、迎、龟、裳、碧、鼓”这9 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联系课文内容辨析“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三个词语及所处句子的意思。
3.理解课文中描写青蛙样子的句子,及句子中的动词如
“披”“露”“鼓”。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一)重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二)难点:
1.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的不同用法。
3.理解小青蛙在寻找妈妈过程中心情及身体上的变化。
4.通过教师引导学习第二段,掌握自学三、四段的方法。
(三)疑点:了解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当成妈妈。
(四)解决方法:通过读鲤鱼妈妈的话及描绘青蛙样子的句子,使学生了解到乌龟与青蛙不同,不能根据身体的部分的特征就去判断,也就是说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了解,同时通过朗读使学生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十分急切,所以错把乌龟当妈妈。
三、课时安排: 3 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将本课应掌握的字、应理解的词、句训练到位。
2.进行朗读训练及指导。
3.结合挂图,学习课文内容。
解决重、难、疑点。
4.进行保护青蛙的教育。
(二)重点:
1.学会会认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难点:
1.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的不同用法。
3.理解小青蛙在寻找妈妈过程中心情及身体上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解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小蝌蚪吗?它长得什么样?(挂图出示,认识小蝌蚪),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它的妈妈是谁?学习了这一课我们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
二、看图,了解图意:
1.出示挂图,学生从左至右观察,边看边想:这几幅图向我们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2.利用挂图出示,看图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看第一幅图着重观察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看第二幅图说说小蝌蚪遇见了谁?会说些什么?它的身体有什么变化?
用观察第二幅图的方法自己观察三、四幅图,自由说说图意,适当进行想象,
教师予以指导点拨。
三、借助拼音,结合图画,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1.借助拼音认识生字,标出自然段,在文中画出生字新词,练习读并读准字音。
2.在认识生字新词的基础上,借助拼音读课文,要读通每一句话。
3.检查自读效果,逐段指名读课文,并领读生字词,其余学生注意认真听,读
后师生议论,予以评价,注意指导下面几个字的读音:“塘”,
“迎”“顶”这几个字是后鼻韵母,要读准。
捕:声母b,不能读成p 。
顶:读三声头顶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
四、结合看图,读讲第一段:
1.读第一段,看第一幅图,问:
(1)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2)结合课文,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3)自由读第一段,说说你能够读懂那些词?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注意指导以下几个重点词语:
一群:指许多小蝌蚪聚在一起,结合学生平时生活实际还可以说“人群,建筑群”。
对“甩着”、“快活”、“游来游去”几个词的理解要对照画面,启发学生想
象。
最好通过观察实物或录像。
在朗读中体会“甩”这里是摆动的意思,例如“牛甩着尾巴”。
快活,游来游去能够说明小蝌蚪的心情很高兴。
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着。
2.指导朗读第一段,要读出有趣、高兴的语气。
3.完成课后读读记记。
五、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分角色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学会生字、生词。
2、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图文对照,读讲第二段。
1.出示第二幅图问:过了几天,小蝌蚪有什么变化?再结合课文,说一说。
2.继续观察:小蝌蚪遇见了谁?它会说些什么?会怎样想?再结合课文阅读,找出有关句子,再回答。
理解这一段着重领会“长出了两条后腿”“捕食”“迎上去”以及鲤鱼妈妈讲的青蛙特征“四条腿”“宽嘴巴”。
(1)结合看图,弄清蝌蚪先长出两条腿的位置。
(2)捕食:捉取食物。
(3)迎上去:正面主动上前叫“迎”,在这里表示有礼貌,也表示鲤鱼是迎面而来。
3.指导朗读:要读出孩子问话那种天真的语气。
鲤鱼妈妈要读出切、长辈式的语气。
4.过渡语: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以后,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妈妈?
二、讲读理解第三段。
1.用学习第二段的方法试着说说学学第三段,先试说图意然后图文对照,读读第三段,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和哪些句子?最后小组讨论,交流意见。
2.体会:“追上去”表明小蝌蚪和乌龟前进的方向相同,也表现了小蝌蚪知道妈妈的特征和位置后急于找妈妈的心情。
3.解决疑点:为什么小蝌蚪错把乌龟当妈妈?联系第二段鲤鱼妈妈介绍的特征来体会。
主要原因是小蝌蚪了解妈妈的特征不全面。
4.引申扩展:我们平时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否则就会闹笑话。
5.听老师读课文,指导朗读第三段。
要读出小蝌蚪找妈妈那种急切的心情,要读出乌龟和蔼可亲的语气。
三、学习理解四、五段。
1.小组讨论:通过看图和朗读四、五段,你又学会了什么?小蝌蚪怎样找到妈妈的?它们的妈妈是谁?
2.品析重点词语:比较“游过去”与“迎上去”“追上去”的不同,体会小蝌蚪找到妈妈那种高兴的心情。
表明青蛙是“蹲”在荷叶上,小蝌蚪不急着追赶,也说明小蝌蚪认准了青蛙是自己的妈妈,已对妈妈的长相有了全面了解,相信自己不会认错了,所以不慌不忙。
3.引导学生思考小蝌蚪是怎样认出妈妈的?回顾鲤鱼和乌龟所介绍的特征与青蛙妈妈的样子相符合,这回小蝌蚪了解全面了,所以找到了妈妈。
4.说说这两段主要讲什么?(要多问多想)
5.学生自由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练习朗读。
6.进行思想教育,引申扩展,通过学习第五段,你懂得了什么?(进行保护青蛙的教育)
四、练习,巩固:
投影出示练习题:
1.小蝌蚪先长出两条________,过了几天,长出两条________,又过了几天,________变短了,成了________。
正确答案:后腿、前腿、尾巴、青蛙。
2.青蛙四条腿,________嘴巴,________一对大眼睛,披着________,露着________。
正确答案:宽、鼓着、碧绿的衣裳、雪白的肚皮。
2.完成当堂练第3页第四五题。
五、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板书设计:
长出后腿四条腿、宽嘴巴
长出前腿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
尾巴变短→不见
绿衣裳、雪白的肚皮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学会生字、生词。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读全文,小结课文内容。
1.拿出己打乱顺序的青蛙各个生活阶段的照片、卡片或图片依次排列,小声说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
2.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分析生字、识记字形、组成词语、指导书写:
1.请学生在黑板前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2.注意指导学习以下生字。
哪、顶、肚:左右结构。
两:独体字,与“雨”字相比较,里面有两个“人”要看清,不要写错
睛:共13 画,左边是“目”不是“日”。
:共13 画,下边是“衣”不是“”
跳:13 画,第7笔是“提”,不是“乀”
三、指导学生戴头饰表演这一课的小故事。
四、布置作业:
1.写生字。
2.朗读课文。
3.在实践中观察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4.当堂练第1页第二三题。
五、板书设计:
小蝌蚪→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变短了、不见了→青蛙(妈妈)
2. 我是什么
学情分析:
水,是生命之源。
对于水,学生是再熟悉不过了,对于水的各种形态也有一定的了解,然而他们却很少会去琢磨其中的规律和科学道理。
所以,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根据课文的结构,以读为本,积极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然后再用多媒体课件重现学生的生活经验,那么,本篇课文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就浅显易懂了。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变化。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本课“我会读”中的生字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我会读”中的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云、雨、雹子是怎样变化而成的。
教学重、难点:了解水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一)猜谜游戏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要来考考你们了,看看谁最聪明。
忽然不见忽然有,像龙像虎又像狗,
太阳出来它不怕,大风一吹它就走。
(云)
线儿有粗又有细,上接天来下接地,
落在水中无踪影,庄稼见了笑嘻嘻。
(雨)
白色花儿无人栽,一夜北风遍地开,
无根无枝又无叶,此花原自天上来。
(雪)
小珍珠光又亮,噼里啪啦从天降,
小孩新奇捧在手,慢慢变成水一汪。
(雹子)
师:大家仔细想一想这几样,你们发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特点?
师:你们真聪明,这节课我们就要来认识一下云、雨、雪、雹子共同的朋友,听老师读课文,看看他是怎样介绍自己的。
(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猜“我是什么”。
)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猜谜游戏”导入课题能激发学生强
烈的学习欲望。
此时,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必定会集中注意力,积极开动脑筋,最终猜出谜底,分析出“我”就是水,并因此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
(二)板书课题
学生书空,齐读课题两遍。
二、初读课文
(一)自由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标出文章的自然段;3课文中圈出的字要多读几遍。
【设计意图:明确读书要求,对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有益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
(二)齐读本课“我会认”的生字
师:现在,老师要把课文中的生字宝宝请出来,我们来跟他们打声招呼,大家一起叫一叫它们的名字吧。
(三)指名读生字
师:同学们一起读读的真棒,现在老师想单独请几位同学来叫一叫这些生字宝宝的名字,谁敢挑战一下?
(四)交流识字方法
师:同学们读的这么准确,那么能和同学交流一下你们的识字方法吗?
加一加:日+西=晒人+旁=傍
换一换:样—洋还—坏
较难的字:滴、溪、洋、淹都与水有关,暴可以用组词的方法来记忆,毁,毁灭。
(五)开火车检测生字
师:同学们的办法可真多啊,那现在老师要把生字宝宝的拼音小帽去掉,你们还能认识他们吗?咱们来开两组小火车,看看哪组的小火车开的最顺利。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分析,交流识字方法,积累识字经验,体会识字规律,以小组竞争的开火车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
(六)学生读词语
师:大家的生字记的真牢固。
老师给这些生字宝宝找了小伙伴,老师让他们和自己的小伙伴站在一起你们还能读好吗?老师请几位小老师来读一读,如果他读对了,你们要跟读两遍。
三、品读课文
(一)小组接读课文
师:同学们的生词读的真好。
现在老师要把这些生词放进课文中请你们来读一读。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大家要思考一个问题:“我”到底是怎样变化的?
【设计意图:阅读以读为本。
只有在充分朗的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对新接触的课文有一定的整体感知。
】
(二)导读1、2自然。
1.齐读课文1、2自然段。
思考:水都可以变成什么?
师:多么可爱的小水珠啊,它还会变呢。
谁愿意做小水珠来读一读课文啊?这么多同学都愿意啊,那我们就都是小水珠了。
小水珠们,齐读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
看看我们都能变成什么呀?
2.师:谁来告诉老师,小水珠可以变成什么呀?
汽——云——雨——雹子——雪(老师相机贴图画)
师:看,我们大家多会变啊!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师:这是一些多么可爱的小水珠啊,你们仔细看,小水珠去哪里了呀?它变成什么了?谁能用书上的句子告诉大家呀?(你可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小水珠)
2.师:小水珠还可以变成云呢,它是怎么变的呢?谁来读一读这几句。
(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漂浮。
)学生读,师范读。
3.师:谁还愿意变成云呢?(指名读)
师:咱们学着他的样子,一起变成云好不好?(学生齐读)
(二)学习第二个自然段
1.师:学完了第一个自然段,我们知道了水可以变成汽、变成云,那么它还能变成什么呢?我们来看看第二个自然段,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2.师范读。
师:你们能像老师这样读一读吗?最好加上动作。
(学生齐读)
3.完成填空。
师:通过刚才的朗读,你知道文中的括号里该填什么字吗?
师:他填的是落、打、飘,这几个字是表示什么的?(动作)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能说说理由吗?
(提示:雨有什么特点?雹子有什么特点?雪有什么特点?)
师:哦,这么一会儿工夫,我们就有了这么多的变化。
我们来看,水可以变成汽,它是靠什么变成汽的?(太阳晒的)汽上升凝聚变成云,云怎样才会变成雨、变成雹子、变成雪呢?想一想。
(四)学习第三个自然段
1.女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师:雨、雹子、雪落下来,又变成了水。
我们水就是这样在自然界里循环变化的。
那你们想知道平时水都做些什么吗?我们一起来看第三个自然段。
老师想请女生来读一读这一段。
(女生读的真流利,声音像百灵鸟一样好听。
)2.老师范读。
3.完成当堂练第7页第五题。
4.男生齐读第三个自然段。
(五)学习第4个自然段
师:我们水不仅会变,而且还会做好多事情呢。
请同学们自由的读一读第四个自然段,思考:我们都做过哪些事情呢?
(六)学习第5个自然段
四、课文小结
师:今天,我们结识了“水”这位好朋友,在生活中,我们天天离不开水,它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美丽、可爱的世界。
而面对现在人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越来越贫乏,面对现在水资源污染越来越严重的现实,我们更应该重视如何保护它,这样才能让它多做好事,不做坏事。
五、布置作业:
1.画一幅水的变化的连环画,分别画出水的不同样子,并在这幅画下面写
一段话。
2.读课文。
六、板书设计
30我是什么
雨
水汽云雹子
雪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读课文,学习生字
课时目标:
1. 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培养识字能力。
2. 指导书写10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复习要求会认的生字。
1.齐读要求会认的生字。
2.小老师领读生词。
飘浮灾害机器冲毁池子黑衣服
【设计意图:复习上节课内容,为学习新课做准备。
】
二、学习本课生字、生词
(一)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2.指名读生字。
3.全班齐读生字。
4.动脑筋想一想,怎样记住这几个字,把好方法讲给伙伴听。
5.交流较难记的生字,老师加以点拨。
(一)指导书写
1.学生认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
2.师范写生字,重点指导
3.学生描红,仿写。
4.学生口头组词。
5.出示新词卡片,认读新词。
漂浮机器冲毁暴躁灌溉电器
毁坏风暴灾害乐器毁灭暴风雪
(1)请小老师领读。
(2)全班齐读。
(3)用“漂浮”一词造句。
三、巩固练习
1、全班齐读课文,巩固所学生字、新词
2、用下面的词说一句话。
落打飘
四、师总结
五、作业设计
1.抄写本课生字。
2.积累本课好词佳句。
3.预习新课。
六、板书设计
2 我是什么
shài fú zāi hài qì
晒浮灾害器
3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文;
1、由秋天植物的种子成熟引入,设问导入课文。
2、齐读课题:
(1)知道“植物妈妈”“孩子”分别指植物和它们的种子。
(2)用补充课题的方法了解课文大意。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指名分节读课文,其余学生听、辨,纠正字音。
2、学生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为”是多音字)
3、学生自己读课文,要求:
(1)勾画交流:课文中讲到了哪几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
(2)提出自己没有读懂的地方,并作上符号。
4、教师和学生一起整理出需要重点解答的问题。
三、带着问题,在朗读中感悟;
1、读第1节
启发提问:谁读懂了“四海为家“这个词语?学生结合上下文说说自己的看法。
练习读好问句。
2、朗读2、
3、4节
(1)说一说:你最欣赏哪一位妈妈的办法?为什么?
(2)通过观察课文,帮助学生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学生在书上勾出关键词语。
(3)指导朗读,重点读好关键词语。
3、自由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读、表演读。
分小组进行朗读比赛。
4、试着背诵课文。
四、实践活动:
读课后“泡泡”里的话,说一说除了课文中讲到的,自己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预习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
教学目标:
1、巩固朗读背诵,进行字词训练。
2、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学习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巩固朗读、背诵;
1、齐读课文,回忆课文内容;
2、分组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3、学生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一节进行背诵,提高背诵兴趣。
4、“接龙”方式检查背诵情况;
二、进行字词训练,识记生字;
1、读“读读抄抄”里的词语。
(1)强调词语重叠时轻声的读法;
(2)仔细观察:这些词语有什么相同点?只观察不回答。
(3)学生试着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2、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卡,读生字,练习口头组词;(“知识”中的“识”读轻声)
(2)学生交流:我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一个字?(区别“己”“已”的不同;)(3)教师小结学生的识字方法,肯定学生的思维方式;
(4)巩固:在网站中通过文字游戏了解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3、指导书写;
(1)重点示范独体字的写法:(通过横中线和竖中线确定笔画位置)
(2)示范三个女字旁的字的写法(指名在黑板上写,然后进行笔画整理)
4、练习写一写生字,教师课堂巡视,看笔顺及写字姿势是否正确。
5、小结书写情况。
三.总结
四、布置作业
1、写生字。
2、当堂练第九页第2、
3、4题。
语文园地一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
能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来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
2、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
3、熟读并背诵古诗《梅花》,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梅花的精神。
4、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
2、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1、小黑板。
(教师)
2、制作生字词卡片。
(学生)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一:有趣的动物
教学目标:
1、能和他人流利交际。
2、了解动物。
【魔力话题】
同学们,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动物是我们人类最好的朋友。
你们知道吗?动物王国,那可是一个充满奥秘,有趣的王国。
比如:鹦鹉会说话;萤火虫会发光;松鼠的尾巴,像降落伞。
今天,让我们走进动物世界,去了解、探究、发现动物们那些绝技和有趣的地方。
我们今天的话题是:有趣的动物。
【思维爆破】
说说你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绝技和有趣的地方。
【交际魔方】
模仿一:借助思维导图,观察发现动物的特点。
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观察动物(实物、视频),发现动物的某特殊本领与奥秘,以及有趣的地方。
说说自己喜欢什么动物,再说说它有趣的地方。
二、说说动物的外形+有趣的地方。
三、观察、发现、小组讨论,说说动物外形+有趣的地方。
有趣的猫
大家好!我最喜欢的动物是(猫)。
我觉得猫最有趣啦!
传说猫还是()的师傅呢!你知道吗?猫的胡须可以(),猫的瞳孔(),猫的脚掌下面还有(),走起路来(),这样就可以(出其不意)地抓老鼠。
哈哈!黑猫警长够神吧!有趣吗?
资料袋袋库:奇趣动物王国
世界动物之最
最大的动物:蓝鲸。
(最大的亚种南蓝鲸雌性的平均长26米,重达120吨,其中最大的个体长33.58米,重239吨。
)
最大的陆上动物:非洲象(平均重达8吨)
最高的陆上动物:长颈鹿(平均高5米)
现在最原始的哺乳卵生动物:鸭嘴兽
皮毛最保暖的动物:北极熊
现在陆地最大的食肉动物:北极熊
现在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西伯利亚虎
有史以来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美洲拟狮(又名残暴狮)
嘴巴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河马
最聪明的动物:海豚(人除外,海豚的脑子甚至比人还大)
最大的鸟纲类动物:鸵鸟(平均高2.5米,最重可达155千克)
体积最大的飞鸟:
柯利鸟(体长1米多,体重约18千克,生活在非洲东南部)
翅膀最长的鸟类:信天翁(翅展2~3米)
最早的鸟:孔子鸟、辽宁鸟(距今2~3亿年前,两者属同一时代,皆比始祖鸟早上几千万年。
)
嘴巴最大的鸟:巨嘴鸟(嘴长24厘米,宽9厘米)
形体最小的鸟:蜂鸟
飞得最高的鸟:天鹅(最高能达17000米)
最耐寒的鸟:企鹅
产蛋最大的鸟:鸵鸟(宽8公分,重量可达1.5公斤。
蛋壳纵径长约15~16厘米,横径长约11~13厘米)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
教学目标: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
能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来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
2、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
3、熟读并背诵古诗《梅花》,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梅花的精神。
重点难点: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
2、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1、小黑板。
(教师)
2、制作生字词卡片。
(学生)
一、识字加油站。
1、发现识字方法,激趣识字。
学生反复自读每组词语,说一说从这几组字中你发现了什么?指名说一说,然后小组采用不同行式进行熟读这些字词。
2、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3、识字游戏“开火车”。
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
迎上去穿衣裳甩甩头追上去披红袍摇摇头
2、在小组内演一演。
3、每一组词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上台演示。
4、句子练习。
(1)学生自由读一读书上的两个句子。
(2)同桌互相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来说一句话。
(3)请同学在全班交流练习说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