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松江区 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解析高二命科学

松江区 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解析高二命科学

松江区 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解析高二命科学
松江区 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解析高二命科学

松江区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解析高二生

命科学

2019.01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甲、乙、丙分别代表三类生物基本结构或部分结构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甲乙丙

A.甲为原核细胞 B.乙一定是真核细胞

C.丙是真核生物细胞核 D.甲和丙是乙的细胞器

【解析】乙为真核细胞具有复杂细胞器,甲为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丙为原核细胞

【答案】B

2.右图示蛋白质合成过程,遗传密码位于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遗传密码子为mRNA上的核糖核苷酸序列

【答案】A

3. 右图描述了某种微生物传染病在某地区流行时,甲、具有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病例这三类人群之间的变化

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为易感人群

B.①最有效的办法是接种疫苗

C.②③分别是患病和痊愈过程 1

D.具特异性免疫力的人数上升,群体免疫下降

【解析】具有特异性免疫力的人数上升,群体免疫力是上升的

【答案】D

4.右图是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显微照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细胞处于细胞分裂后期

B.乙细胞处于细胞分裂末期

C.甲细胞处于细胞分裂间期

D.乙细胞处于细胞分裂后期

【解析】乙细胞中的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为细胞分裂后期特征

【答案】D

5.下列是动物减数分裂各期的示意图,正确表示分裂过程顺序的是

A.○3 →○6 →○4 →○1 →○2 →○5

B.○6 →○3 →○2 →○4 →○1

→○5

C.○3 →○6 →○4 →○2 →○1

→○5

D.○3 →○6 →○2 →○4 →○1 →○5

【解析】③为减I前期,⑥为减I中期,②为减I后期,④为减II前期,①为减II后期,⑤为减II末期【答案】D

6.下图表示小萌同学在实验室培养大肠杆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③步骤需要在酒精火焰旁操作

B.培养基中必须含碳源、氮源、无机盐和水

C.③步骤接种环多方向划线便于估计细菌数量

D.接种结束后,将④倒置后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解析】③为平板划线法,用于形成单个菌落,不能用于估计细菌数量

【答案】C

7.右图为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具有①的一侧为细胞膜的外侧,①是糖蛋白

B.细胞膜的基本支架为磷脂双分子层

C.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主要与②有关

D.细胞膜中的②及绝大多数③都是可以运动的

【解析】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载体蛋白有关

【答案】C

8.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只能在体内起催化作用

C.所有的酶都含有辅酶

D.能改变化学反应和调节化学反应

【解析】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量为RNA,体内体外都有催化作用

【答案】A

9.右图中里面空白且有黑边的圆形结构是小萌同学在显微镜视野内发现的,用镊子尖轻轻压一下盖玻片,它能变形和移动,该结构是

A.气泡 B.液泡2

C.细胞 D.细胞核

【解析】黑边圆形结构是气泡,不具备细胞结构

【答案】A

10.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A.鉴定还原性糖时,加入班氏试剂后产生砖红色沉淀

B.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不需要加热

C.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脂肪

D.可用碘液鉴定淀粉

【解析】鉴定还原性糖时,加入班氏试剂需要水浴加热可以产生砖红色沉淀

【答案】A

11.右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图中①是感受器

B.甲图⑥中信号的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兴奋

部位

D.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因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

【解析】兴奋区膜电位的分布是内正外负,所以b为兴奋部位

【答案】C

12.某二倍体生物细胞中分别出现下图①至④系列状况,则对图的解释正确的是

A B C d F e H G

变化

A B C K L e H G

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

A.①为基因突变,②为倒位 B.③可能是重复,④为染色体组加倍

C.①为易位,③可能是缺失 D.②为基因突变,④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解析】染色体易位是非同源染色体的交换,③可能是缺失,也可能是重复和易位

【答案】C

13.右图是中心法则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和②过程都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B.能进行④或⑤过程的生物不含DNA

C.①过程发生在细胞的分裂期

D.③过程不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场所是核糖体

【解析】④和⑤分别是RNA复制与逆转录,是RNA病毒所具有的特征,不含DNA

【答案】B

14.细菌抗药性基因频率升高的原因是

A.定向变异 B.用进废退 C.自然选择 D.大量繁殖

【解析】自然选择会导致某基因频率升高

【答案】C

15.正常情况下,子女血型不可能为O型的婚配方式是

A.A型×O型 B.B型×O型 C.A型×B型 D.AB型×O型

【解析】AB型不含i,子代不会出现O型(ii)

【答案】D

16.下图为血脂正常参考值和某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脂检验结果。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该患者血液中甘油三酯正常

B.因高密度脂蛋白偏低,外周组织中多余胆固醇不能及时运到

肝脏加工排出所致

C.因低密度脂蛋白偏高,较多胆固醇被携带运往全身组织所致

D.胆固醇升高,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心脏供血不足等

【解析】据图分析,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正常

【答案】C

17.右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分别为

A.a和b

B.b和c

C.b和a

D.c和b

【解析】生长素表现的特征是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侧芽的生长是处于被抑制状态

【答案】B

18.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

B.抗利尿激素增加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解析】长时间未饮水,机体内的抗利尿激素会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加强

【答案】B

19.在降压反射中,不会出现

A.副交感神经占优势 B.血管外周阻力降低4

C.交感神经兴奋 D.心排血量减少【解析】交感神经兴奋会引起升压

【答案】C

20.如果环境剧变或某种植物病毒爆发,据图分析,生存几率最大的植物是

A.栽培小麦

B.野生小麦

C.栽培玉米

D.野生玉米

【解析】野生小麦的遗传多样性最大,更适应环境

【答案】B二.综合题(共60分)

(一)细胞结构及培养(12分)

21.(2分)右图为酵母菌细胞结构示意图。该细胞

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酵母菌

没有;与蓝藻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

别是酵母菌有。

22.(2分)图中⑦是,是合成的

场所。

23.(2分)能发生氧化分解反应的场所是。

(用图中编号作答)。

24.(2分)酵母菌是进行生命科学研究的典型材

料。小萌同学也想在实验室培养酵母菌,他从

网上抄来一份培养基配方,你觉得可行吗?理

是:。

蔗糖K2HPO4KCl MgSO4.7H2O FeSO4蒸馏水

培养基成

质量3克0.1克0.05克0.05克0.001克100ml

器官在的诱导下,脱分化后形成组织,有同学说可以用该组织进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你同意吗?理由是。

【答案】

21.叶绿体成型的细胞核 22.核糖体蛋白质

23.④⑧(写对一个给1分,多答不给分)

24.不可行,培养基配方中缺少氮素(2分,单回答可行或不可行不给分)

25.植物激素愈伤同意,因为愈伤组织细胞是未分化的细胞,具强分裂能力(1分),可观察到分裂期的染色体(1分,单回答同意或不同意不给分)

(二)内环境调节(12 分)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图一表示组织细胞与内环境的物质交换关

系,其中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图二表示人体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字母a-e表示信息分子,数字表示相关生理过程。

26.(3分)图一中的Y为;图二中的信息分子b为,c为。

27.(2分)可通过途径Y→X→组织细胞发挥作用的信息分子有。(多选)5

A.a B.b C.c D.d

(四)遗传和遗传病(13分)

血友病是伴 X 隐性遗传病。现有一对非血友病的夫妇生了两个正常的非双胞胎女儿。大女儿与一个非血友病的男子结婚,生了一个患血友病的男孩。小女儿与一个非血友病的男子结婚,并已怀孕。

36.(2分)用“”表示尚未出生的孩子,请画出该家系的系谱图,以表示该家系成员血友病的患病情况。

37.(2分)大女儿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该

家庭的父亲和大女儿已经做了相关基因的检测,其电泳结果

见右图:

38.(2分)小女儿的检测结果可能是。

A.情况一或情况二 B.情况一或情况三

C.情况二或情况三 D.情况一、情况二或情况三

39.(4 分)如果检测结果是情况一,从优生优育的角度分析,若胎儿是女孩,是否需要做进一步检查?理由是;若胎儿是男孩,是否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测?理由是。

40.(3分)右图中的基因(填数字)可能为血

友病的基因位点。红绿色盲

是伴X染色体连锁的隐性遗传病,试分析这两种致

病基因在遗传时是否遵循基

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理由是。

【答案】

36.系谱图关系对给1分,表现型对给1分

37.3/4 38.A

39.不需要(1分),因为父亲正常,生女孩,则肯定正常(1分);需要(1分),如果是男孩,仍有1 / 2

患病概率,则可进一步做基因检测。(1分)

40. 1 不遵循(1分)血友病和红绿色盲基因均位于 X 染色体上,遗传时它们应遵循基因的连锁和交换

定律(或者:当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时,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分)

(五)现代生物学技术(12分)科研人员采用转基因体细胞克隆技术获得转基因绵羊,以便通过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凝血因子 IX 医用蛋白,其技术路线如图。

7

41.(3 分)不直接将人的凝血因子IX基因导入绵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的原因是。由过程①获得的A 称为。

42.(1 分)除转基因动物,通常还可以利用基因工程生产人凝血因子IX医用蛋白。

43.(2 分)在过程①-④中,需依赖于碱基互补配对方能完成的是。(多选)

44.(2分)从下列选项中选出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并排序。

①动物细胞融合

②目的基因与运载体重组

③显微注射

④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

⑤获取目的基因

⑥细胞核移植

⑦筛选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核移植技术不单可以应用于克隆动物的培育,也可以培育“三亲婴儿”。英国议会下院已通过一项历史性法案,允许以医学手段培育“三亲婴儿”,其培育过程如下。

45.(2 分)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多选)

A.母亲卵母细胞中含有与体细胞相同的遗传物质

B.捐献者携带的红绿色盲基因可能会遗传给三亲婴儿

C.三亲婴儿的染色体由母亲和父亲提供

D.三亲婴儿的培育还需要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

46.(2 分)利用核移植技术诞生的三亲婴儿是否会产生伦理问题?你的观点是。

【答案】

41. 目的基因很难直接导入(1分);即便导入,也会被受体细胞的核酸酶分解(1分)重组质粒

42.微生物 43.AC(2分)44.⑤②④⑦(2分) 45.AB(2分,错选不给分)

46.不产生:人类的遗传以核遗传为主,虽然捐献者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少量的 DNA,但婴儿的遗传物质主要由孩子的父亲和母亲提供。产生:三亲婴儿的遗传物质由捐献者的细胞质遗传物质、母亲和父亲核遗传物质共同提供,虽然捐献者的质

遗传中含有的DNA是少量,但也涉及到孩子的母亲有两人。8

(2分,单回答产生或不产生不给分;其他合理观点及解释也给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