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
- 格式:docx
- 大小:943.19 KB
- 文档页数:3
一、独立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问题和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
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门年轻的、发展前景广阔、有较强的应用性及实践性的专业,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更对应用这些知识的基本技能及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出要求。培养的是能够适应文教、科技、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对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而实践教学也是独立学院培养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关键环节和必要手段,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上很重要的作用。探讨改革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1.1.1 转变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迫切要求
实践教学一直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独立学院下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也不例外。实践教学存在着投入不足,实践教学评估体系欠缺、师资力量的提高、实习基地建设滞后等问题。实践教学环节的薄弱直接影响到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经济发展对复合型高科技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挑战,因此,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1.1.2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身的内在要求
公共事业管理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而且要求学生具备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沟通、决策等能力。而能力的培养仅靠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实践教学。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了解社会,接触公共事业部门,参与公共事业管理的具体实务环节,从而更好地将理论联系实际。
1.1.3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客观要求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就是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转换,培养高素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多种形式的旨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增强学生人际交往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弥补其工作经验不足的缺陷,增强社会竞争力。
1.2 独立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很快,然而,其实践教学环节普遍较为薄弱,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1.2.1 实践课程体系不科学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时间相对较短,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计划都在不断地探索和完善中,如实践教学的时间在教学计划中偏少,据调查,目前高校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课时包括军训和实习等在内仅占总课时的10% 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在美国,高等学校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为3: 1,英国为2: 1。实践教学的内容比较单一,以论文和实习报告为主,理论多, 联系实践较少;实践教学时间与就业招聘、考研、考公务员等时间相冲突,时间不集中,影响到实践的效果。
1.2.2 实习基地建设工作滞后
实习基地建设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选择和建立基地时,有专业自身的特殊性,需要选择合适的政府部门、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等。这就需要校方有关部门的人、财、物等大力支持,不断做好和实习基地的沟通和协调工作。避免实习基地开发单一,实习环节只能走马观花,没有理想足够的实习场所而让学生自行联系,没有将实习基地落到实处。
1.2.3 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足、实践教学投入不足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较为兴起,专职教师较为年轻、职称较低,缺乏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管理实践,教师自身实践教学能力不足。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特别是在专业初建阶段。聘请有关学者、公共部门人员作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到公共部门参观,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软件等均需大量的资金投入。
1.3 实践性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
1.3.1 适应市场经济行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要求
市场经济,随着就业政策改变,即人才录用体制发生了改变,由学校包分配到学生和企业的双向选择。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培养符合现代组织的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学校及社会开展实践性教学就迫在眉睫。
1.3.2 独立学院本身发展的取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