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发展历程PPT

  • 格式:ppt
  • 大小:17.43 MB
  • 文档页数:7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 特点是以“仁”为学说核 心,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 重视血亲人伦,重人事、轻 鬼神,重视入世建功,重视 道德修养。
孔子(春秋)
《论语》所记述的内容比较广泛,举凡读书学习、安身立
命、修心养性、言行举止、为人处世,应有尽有,其核心内
容主要是关于古代知识分子内在修养和外在事功的讨论。
名句欣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 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 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儒家
儒在古代指的是精通六艺的知识阶层的“士”,也就是 学者或教师。孔子开战国私学之先河,培养了一大批弟子 。孔子死后,儒学传播并不顺利,直到战国中期由于孟子 的大力倡导,才使儒学成为与墨学齐名的显学,因此,儒 家学说被称为“孔孟之道”。
现存孔府、孔庙、孔林建造于明清两朝,1994年已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
泉州清源山老君岩(宋)
道教名山
湖北武当山 四川青城山
江西龙虎山
1、五言诗
其它文化成就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陶渊明《归园田居》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煮豆燃萁》
2、书法
其它文化成就
中国汉字形体的演变,大体为: 图形文字→甲骨文→金文(大篆)→ 小篆(李斯)→隶书→隶草→今草→ 今隶(楷书)→行书→行草→狂草
倡导“无为”。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 不召而自来。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主张“出世”。个人对社会 的超脱,出世为仙。
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韩非子(战国)
法家
先驱人物是齐国管仲和郑 国子产,申不害、慎到相继 提出重术、重势的思想。韩 非子则集法、术、势之大成, 建构起完备的法家理论,是 秦朝统治天下的理论基础。
文化一统
(一)书同文
李斯在周代大篆基础 上创制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篆,又称小篆, 颁行全国。
小篆体十六字砖(秦) 海内皆臣歲登成熟道毋飢人
(二)车同轨
首先拆除原各诸侯国交通 障碍,大修道路,又定车 辆形制,统一车轨轨距为 六尺。
铜车马(秦)
(三)度同制
魏国布币
西周钱币
齐国刀币
(三)度同制
(四)行同伦。为了统一全国的文化心理和日常行为准则,推 行严刑峻罚,并在各地设置专管教化的乡官。
第二讲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
中国文化发展历程
一、上古三代:中国文化的发祥 二、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和而不同 三、秦汉:思想文化大一统 四、魏晋南北朝:文化大融合 五、隋唐:中国传统文化的鼎盛时期 六、宋元:当农耕文化遭遇游牧文化 七、明清:帝国文化的晚期——总结与反省
中国人的起源
在中国,从人类直系远祖腊玛古猿到直立人(猿人)到智 人的各个发展阶段都发现了大量的考古资料,这是迄今为止世 界上在人类起源中唯一一个没有中间缺断的国家。从古猿转变 到人类,这是自然物质形态向人化物质形态的转变,是生命所 实现的质的飞跃,人类的文化在这一转变中开始孕育。
四、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融合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秦汉的大一统之后紧接着是魏晋南北朝近400年(220581)的分裂。分裂也是文化发展的一个契机,大一统的
文化再次走向多元化。
佛教东来
东汉明帝永平八年(公元 65年),明帝派 蔡愔、秦景 到印度访求佛法。两年后即 公元67年,使者带回印度僧 人和一批佛经,并在洛阳建 白马寺,佛教正式传入中国, 白马寺成为中国佛教祖庭。
西周墙盘 毛公鼎
殷商西周:从神到人
神本位
商人观念中的神,地
王占曰
位最高是帝。它统率
各种自然力,也主宰
人间事务。甲骨文就
是记录占卜的文献资
料,占卜的目的就是
为了按帝的意旨办事
。甲骨文中,凡占曰
前的主语多半是王。
周人的人本文化:敬天法祖、宗法建构和制礼作乐
礼:一是“亲亲”,贯彻血缘宗族原则,强调父子、兄弟关系 来维系宗族。 二是“尊尊”,执行政治关系的等级原则,分清君臣上下的 等级。
生殖—祖先崇拜。 图腾崇拜(totemism )。印第安语,“它的亲族”,用动植物 来作为一个氏族的徽号。
上古文化分布
华夏集团:发源于黄土高原,散布在中国中部和北部部分 地区。内部又分黄帝、炎帝两支。
东夷集团:大致分布在今山东、河南东南、安徽中部、淮 河流域一带。蚩尤、后羿属于这一集团。
苗蛮(三苗)集团:分布在今湖北、湖南、江西一带,即 长江流域。伏羲、女娲在这一集团。
共译佛经500部1000余卷,梁武帝时有寺院2846所僧尼10
万人。北朝译经100余部300多卷,寺院有3万所左右,僧
尼200万人之多。
寺院建筑和石窟艺术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浙江普陀山 安徽九华山 四川峨眉山 山西五台山
九华山(池州市青阳县)
名刹大寺
嵩山少林寺、北京法源寺、杭 州灵隐寺、五台山佛光寺、西 安法门寺、峨眉山万年寺(有 普贤骑青铜像,高6.2米,重62 吨)、开封相国寺(有7米高 木雕千手千眼观音像)、大同 华严寺(中国现存最大的佛殿, 面积1559平方米)、天津蓟县 独乐寺(有16米高的观音像) 等。
中 华 民 族 远 祖 分 布 图
殷商西周:从神到人
甲骨青铜文化和汉字的起源 甲骨文,19世纪末发现于安阳殷墟,刻画在龟甲、牛骨上。 今天能够见到的或已出土的青铜器有约1万件,基本上是20 世纪上半叶出土的,大多数为礼器、乐器和兵器。 到了周朝,金文发达起来,一件青铜器上百十来字的不少。 西周中期的墙盘,上有284字;西周晚期的散氏盘铭有357字;毛 公鼎更是多达497字,是今见最长的青铜器铭文。
道家
道家是道德家的简称。道,本 意为道路,引申为规律或宇宙本源 ;德,与得相近,指具体事物从“ 道”中得到的特殊规律或性质。以 “道”为核心内容的学派称道家。
老子(春秋)
道家的特点
尊崇“天”、“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向往自然,道法自然,朴素 自然就是艺术的最高生命和审 美的最高标准。
(五)地同域。打破地区壁垒,在全国实行郡县制,将辽阔的 版图纳入中央朝政的统一政令和军令之下,又通过大规模的 移民,开发边境地区,传播中原文化。
(六)罚同律。在秦国原有刑法基础上汲纳六国有关法律条文 ,制订秦律,颁行全国,作为执行刑法的标准。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思想大一统的需要,儒家思想符合 汉武帝无上至尊的心理。董仲舒的 建议和推行,使文化儒学变成了政 治儒学。儒学成了运行于庙堂宗社 和江湖的显学与精神轴心,法家学 说成了统治的辅助工具,道家开始 向民间转化,并逐步朝宗教方向发 展。“入则仕,出则隐”的中国主 流文化格局被确定下来。
长安城里坊复原图
建筑:东西两都、帝陵和运河
东都洛阳。唐洛阳城由宫城、皇城 、东城、都城(外廓城)等几个城组 成,周长27.5公里。隋唐两朝帝王时 常往来于西、东两都之间,在很长一 段时期,如隋炀帝、唐太宗、高宗、 武则天、玄宗、昭宗等时期,都城实 际上都在洛阳。
洛阳平面图
建筑:帝陵
唐朝陵寝的特点是:因山 为陵,天人合一。唐朝21位皇 帝有20座皇陵,18座坐落在咸 阳附近,史称“关中十八陵”。 连绵延亘200多里。有名的是 昭陵(唐太宗,陕西礼泉县) 和乾陵(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 昭陵和六骏图(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乾县)。
墨家
墨家创立者是鲁国墨翟,信徒多是 下层群众。墨家强调尚贤,节用,兼 爱、非攻,强调尊崇天神(“天之爱 民之厚”)。
墨子(战国)
三、秦汉:思想文化大一统
天下一统,四海一家
公元前221年,经过多年兼并战争,秦王赢政终于完成统一大业,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君主集权的一统帝国秦王朝建立。15年后被 汉取代。经过秦汉王朝的统一整合,中国文化儒道互补的主潮流被确定 下来。秦帝国是与地中海的罗马并立的世界性大国,开拓进取、宏阔包 容的精神成为秦汉文化的主旋律,秦汉长城,阿房宫,气势磅礴的秦始 皇陵,汉赋,《史记》,无一不是在秦汉宏阔文化精神的统摄下产生出 来的辉煌制作物,带有明显的傲视和霸道特征。
书圣王羲之
《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五、隋唐:中国传统文化的鼎盛时期
唐朝历20帝290年(618—907),东临日本海,西抵中亚阿姆河、
锡尔河流域,北达西伯利亚南部,南至中印半岛,是与7—8世纪间
横跨亚、非、欧三洲的阿拉伯帝国,继承西罗马帝国版图的加洛林
帝国并立而三的世界性大国。就文化的先进性而言,唐帝国所达到
目的:“别贵贱,序尊卑”。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
二、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和而不同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在犬戎的围攻下被杀,西周灭亡。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西),是为东周。 770-221年,是诸侯争霸的时代,仅战国250余年间,发生大 小战争220余次。诸侯争霸、各自为政的政治环境造就了中 国文化的多元繁荣,各派竞相著书立说,呈现出诸子“百家 争鸣”的灿烂景观。
一、云南元谋人 二、陕西蓝田人 三、北京人 四、广东马坝人
五、山西丁村人 六、广西柳江人 七、山顶洞人 八、四川资阳人
北京猿人
山顶洞人
原始物质文化
人类最早创造的原始物质文化是制造并使用工具,同 时会使用火。从距今7000年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出现了 农业和畜牧业,实现了文化史上的一大飞跃。与熟食相对 应,产生了耐烧炊具陶器(陶鼎、陶盉、陶壶、陶盆)。
16米高观音像
石窟艺术
甘肃敦煌莫高窟
晋太和元年(366年)始建, 晚至元朝还在开凿。现存石 窟492个。1987年被列入世 界遗产名录。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北魏和平元年至大和十八年 (460—494)修建,历时只 30余年。现存洞窟共有53个, 造像51000余尊。2001年被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始凿于北魏大和十 八年,延续到唐代。现 存洞窟2137个,造像约 10万尊。2000年被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
重庆大足石刻
凿于唐宋时期,分布在重庆 大足县全境,石窟总数70多 个,造像10万余尊。1999 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本土道教创立
道教渊源有三:一是古代的鬼魂崇 拜和民间巫术;二是战国以来的神 仙方术,尤其是庄子在《逍遥游》 中描写的“不食五谷,吸风饮露, 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的神仙说;三是道家思想。奉老子 为教主,尊老子为太上老君。有长 生不死的神仙思想、洞天福地神仙 世界,主张养生(辟谷)、符箓、 方术。
的水平则是阿拉伯帝国和加洛林帝国所无法比拟的。建立在国家统
一、经济繁荣、汉胡融汇、中外交通发达基础上的隋唐文化,规制
宏伟、气氛宽松、创造力活跃,达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鼎盛。
(一)建筑:东西两都、帝陵和运河
西都长安城。除了后来加建的大 明宫和西内苑外,共108坊组成,呈 规整长方形,周长36.7公里,南北 长8651米,东西宽9721米,面积约 84平方公里,若加上后面的一苑一 宫,约90平方公里,相当于今天的 西安市市区,加上城外郊区,则规 模比今西安市大得多。
法显(约337—约423),东晋旅行家,佛经翻译家,
山西人。中国僧人到天竺留学的先驱者,为了佛教在中国
的广泛传播而西行取经。历时14年,回国后译经6部63卷
。撰《佛国记》,为重要史籍。
南朝宋文帝和梁武帝大力倡导。梁武帝时有位云光法
师讲经,感动了上天,居然天花纷纷坠落——“天花乱坠
”是也。两晋共译佛经250部约1300卷,僧尼3万人。南朝
建筑:京杭大运河
运河开凿始于隋文帝, 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 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 5000多里。是世界上最伟大 的工程之一,也成为世界上 最长的运河。
(二)东西、胡汉文化交流
唐代开放的社会环境为东 西文化的交流创造了良好的 条件。 627年,玄奘西行取经。
630年,日本派出第一批遣唐 使,学习唐朝文化。日本国都 奈良,完全模仿长安城建设。 法律、儒学、佛教、唐诗、唐 服、书法,全面吸取。
新石器文化遗址迄今为止已经发现了8000多处,著名的 有河南仰韶文化、辽宁红山文化、山东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 化、浙江河姆渡文化、江苏良渚文化、甘肃马家窑文化、湖 北屈家岭文化等,相继出现在距今7000—4300年之间。
原始观念文化
自然崇拜。 “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 曰神。”——《礼记.祭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