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历史文化名城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3
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思考与建议
摘要:南京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名城,在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护。本文分析了南京名城保护工作中的现状和不足,从分析城市总体布局、古城特色入手,对于保护名城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南京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与北京、西安、洛阳并称“四大古都”,有着2500年的建城历史和500年的建都历史,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在现代化的进程下,如何协调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是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回顾总结过去,不论是保护规划还是在实施建设中,都出现某种不足和认识上的分岐。主要的不足之处是,重视了名城保护。但突出古都在城市中的地位不够重视有形的文物,忽视了埋入地下的重要遗址的保护和对隐形文化的体现。南京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如何深人和进一步完善,如何更好地体现城市性质,突出古都内涵,许多地方仍要提高认识。一、在修订城市总体规划时保护提供更好的前提条件
《南京城市规划纲要》草案对城市性质提为“著名古都、江苏省省会、长江下游流域性中心城市”。古都和中心城市两者如何在一个现代化城市中兼容互补,纲要草案提出“中心城市圈”的布局构想。这个圈,以主城为主体,同沿江两岸的工业、交通卫星城及县城共同组成城市群体,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分散城市职能,第二产业主要由各卫星城承担。
主城是旧城所在,是历代都城发展的基本空间,应让它更好地发展科技、文化、旅游和国际交往、金融贸易、信息等第三产业。主城同卫星城之间,在空间上保持一定间隔,为保护古都四周的山川环境风貌,保护与建设城市大生态环境创造条件。
二、保护规划要从城市的整体出发,把握特色
我国的四大古都各具特色,无一雷同,它们的布局都是以《周礼》的哲学思想为基础,都有皇宫、中轴线、布局严谨的街巷、里坊,气势恢宏的都城城池组成城市的主要物质要素,各类建筑无论是单体还是建筑群,虽然基本相似,但结合不同地形条件,经过不同组合,产生完全不同的城市面貌。甚至当年建设的都城也许相似,据传北京明代皇宫格局,是以南京故宫为蓝本,但由于后续的历史不同,破坏的程度不同,现在这两个城市已没有相似之处。有人说北京具帝王之气概,南京则归于恬淡朴实。因此不论是古都还是名城,一定要把握住自己的个性,从全部历史,整个空间,纵向横向,全方位地审视剖析,才能真正保护好它的特色,继承好它的文脉。保护规划还要面对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应用科技新成就、艺术新创造,为城市发展留下新的历史文化积淀,起到继往开来的接力棒作用。这样才能创造出有历史渊源,有丰富的城市人文景观和地方特色,兼容并蓄古今中外多元文化,受人欢迎的名城。以南京为例,完善名城保护规划有以下几点设想。
1、在城市布局中突出古都格局及环境特色
南京几经兴废,城区内经不断的更新改造,已很难领略各个朝代的风采。南京旧城是以明代都城为基础,它包含了以前各个朝代的都城遗址。旧城内大致由三个不同朝代形成的以中轴线为骨架的道路网,汇集成现代城市道路体系。其中城南的路网以六朝、南唐的中轴线
为主干道,北依鸡笼山,南对牛首山和韩府山之间的空缺,走向为南偏西城东的路网以明故宫的中轴线为主干道,北靠富贵山,南对方山,和静龙山之间的开阔地,走向为磁极正南北南偏西。城中、城北是在民国时期开辟的新市区,以正南北子午线方向为主干道。使得南京的路网格局非常有特色。
珍惜和保护好古代都城建设实物,组织到现代城市环境中来,在城市的不同地段,显出不同历史时期的格局,成为城市环境中特色部分,揭示城市发展历史,但不应滥用仿古建筑来“创造”历史环境。
2、重视文化积淀揭示隐形文化创造有个性的城市景观
城市的特色,不仅是看得见的有形的物质的形式特征,还有其特定的地域性、历史和文化性的内涵。一历史事件发生地、历代名人留下的无数诗词名篇,代代相传,蕴含着民族文化无穷的魅力。充分重视利用这类隐形文化与有形的建筑相互因借,是医治城市景观千篇一律的良药。南京由于战乱频繁,史籍记载、诗词歌赋、各个朝代辉煌的宫馆楼阁等实物荡然无存。因此就尤其需要借重隐形文化所赋予的丰富历史信息,去发掘其意境和神韵,结合现代的城市生活要求,创造出有特定个性的新景观。这方面其他城市已经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
3、对重要的历史遗址特别是已埋入地下的遗址,要加强研究考证
南京的旧城已被建筑填满大量的遗址都未经考古发掘,我们应总结80年代旧城改造中出现的教训。某小区开发,发现一段埋入地下约2米左右南唐宫城的西侧护龙河的大块条石驳岸。西侧护龙河的发现,为南唐宫城的西界起了界定性标志,是极可贵的已有900多年历史的实物,受到各方有识之士的重视。正当有关部门研究保护办法,协调处理之时,却被建设单位连夜把巨石吊离原地,填平空槽,把这一历史遗址永远地毁没了。鉴于这一惨痛教训,要对有遗址的地段划出控制范围。凡今后计划在这一地段进行旧城改造的,一定要在拆除现有建筑后,经过发掘钻探,证实地下确无遗址文物,才准新建建筑。凡有地下遗址文物的地段,一定要保护好实物,新建项目要甘当配角。
4、具有典型意义的不同风格的历史地段,要划定保护范围,保护其特定的建筑环境
历史悠久的古城从古代走向近现代它的建筑风格、建筑材料、使用要求、设计思想都有明显的变化,越到近代,演变的节奏越快。面对这一形势,若不及时划定小块保护地段,将会失去城市发展的历史延续性的实证。
南京城南的明清风格的旧民居与建于20年代的一批公共建筑和独院式别墅型住宅区是两类有典型意义的历史地段。现在,在旧城改造成片拆迁中,传统民居有灭绝的危险。民国时期由早期著名建筑师设计建造的公共建筑,分布在干道两侧,一般临街都有庭院,使得道路绿化与庭院绿化溶为一体,给人以“绿”的深刻印象。要避免占用庭院绿地,沿街建门面房,从而隔断历史形成的这一绿色景观特色。独院式别墅区需要严格控制见缝插针,以免破坏整体环境。
三、名城保护规划是一个多学科、多专业的具有综合性的规划
保护规划不仅需规划建筑、文管、园林这几个部门的协作,还渺及到城市交通、社会经济、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居民的生活习惯、民风民俗、文化素养等等精神文明的培养和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