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第3章产业组织理论概述
- 格式:pptx
- 大小:440.27 KB
- 文档页数:52
《产业组织理论》讲义第3章策略行为 3.3 动态价格竞争和合谋聂辉华_《产业组织理论》讲义第3章策略行为 3.3 动态价格竞争和合谋到目前为止,我们研究的博弈都是一次性的,尽管包括“动态”。
但是现实中的企业通常是进行重复博弈,因此研究在重复博弈的情况下,前述结论——特别是伯川德均衡——是否成立,就是本节的主要内容。
直观地看,寡头企业在进行价格竞争时,肯定会考虑合谋(collusion)。
这种合谋包括显性(如卡特尔/cartel),也包括隐性的或默契的(tacit)——如果法律严格阻止任何明显的串通行为的话。
Chamberlin就认为,垄断价格是最可能的结果。
IO研究的合谋主要是组织之间的合谋,而契约理论研究的合谋通常是组织内的合谋。
由于权力配置不同,因此治理合谋的手段也不相同。
治理组织内部合谋的手段,主要包括赎买、分权和官僚政策,而治理组织之间的合谋主要依赖反垄断法以及建立在重复博弈基础上的消费者信念,后者涉及不完美信号的公共均衡。
3.3.1 传统解释在动态博弈工具发明以前,早期的相关研究都是静态框架下进行的。
典型的是所谓的扭结需求曲线(kinked demand curve)模型。
假定两个企业的边际成本均为c。
如果两个企mm业一开始实行垄断定价p,那么每个企业得到利润∏/2。
企业对其对手的反应有如下推mm测:如果对手价格在p以上,仍然收取p价格;如果它削价,那么也削价,直到价格为c。
m因为任何∏(p)/2≤∏/2,所以实行垄断定价构成一个均衡。
更一般地,我们可以找到一f个聚点价格(focal price)p,使得默契合谋成立。
但是上述静态模型有一些缺陷。
成功的合谋必须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时间滞后。
不是所有的秘密削价都可以被观察到,而且一旦面临大客户冲击,卡特尔瓦解的概率很高。
现实中,由于距离、折扣等方式可能给秘密削价带来便利。
这也许可以通过建立行业协会、转售价格维持以及代表性价格等方式来解决。
产业组织理论理论的研究方法与工具的演进一、产业组织的定义与理论渊源(一)产业组织的定义所谓产业组织(Industrialorganization),通常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
这种企业之间的市场关系主要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
经济学中的组织概念是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首先提出的。
马歇尔在其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把组织列为一种能够强化知识作用的新的生产要素,其内容包括企业内部组织、同一产业中各种企业间的组织、不同产业间的组织形态以及政府组织等。
*产业组织(Industrial Organization)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
*这种市场关系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
*对产业组织研究主要是以竞争和垄断及规模经济的关系和矛盾为基本线索,对企业之间的这种现实市场关系进行具体描述和说明。
“组织”通常包括三种含义:第一,指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予以编制,如作为企业管理职能之一的组织,某项工程建设或某项活动的组织等。
在这里,组织通常是作动词用;第二,指形成的形式。
如各种党派、团体、企业、学校、医院、家庭、军队和国家政权等等;第三,指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竞争机制与市场秩序* 竞争是商品生产者(交换者)之间进行经济实力较量和利益争夺的一种关系,它使市场经济规律的内在强制成为对商品生产者的外在强制而得到贯彻。
*竞争机制被视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进步的最大动因,竞争活力被作为信条而成为市场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马歇尔冲突”与不完全竞争“马歇尔冲突”: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使这些企业的产品单位成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
(二)产业组织的理论渊源包括早期思想、萌芽阶段、奠基阶段、最终体系的形成阶段。
产业组织理论是运用微观经济学理论分析厂商和市场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是研究企业结构与行为、市场结构与组织,以及市场与厂商相互作用和影响的一门新兴应用经济学分支。
第一节SCP分析框架:理论渊源与方法论特征一、产业组织l 产业组织理论研究产业内部各企业间的资源配置问题l 从竞争状态来说明产业内部企业间的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核心是产业组织间竞争与垄断的关系l 提问:竞争与垄断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二、竞争机制与资源配置效率l 长期以来,竞争机制一直被认为是市场经济体制下解决各种经济问题的最好方式;保护和促进竞争的政策,就成了各国经济政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l 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国富论》最早论述了竞争机制促使社会福利的增加,通过“invisible hand”自发调节经济运行。
l 从产业经济学角度来说,这实际上隐含了产业组织理论的雏形即市场自发调节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以及这一条件下厂商的市场行为。
l 亚当·斯密认为,通过“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能创造出一个理想的市场秩序和最优的经济社会,由于这只无形的手的作用,人、财、物等资源会自动地从资源分配过多、价格下跌的产业向资源分配不足、价格上涨的产业转移,同时又不断地从经济不善、效率低下的生产者向效率更高的生产者转移。
l 这样就能自然而然地达到资源在产业间和产业内企业间的合理分配,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和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三、规模经济、垄断与“马歇尔冲突”l 20世纪初英经济学家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在萨伊的生产三要素(劳动、资本和土地)基础上,将组织作为第四种生产要素引入经济分析。
l 马歇尔重点研究了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规模经济l 规模经济(长期平均总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减少):n 生产量的扩大推动生产标准化、专业化和简单化,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质量n 管理费用和交易费用的节约n 生存能力的增强n 竞争会促使资源向效率更高的企业集中导致生产集中和企业规模扩大,从而导致垄断因素的增强——与竞争的初衷是矛盾的n “马歇尔冲突”: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其结果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加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
产业经济学复习要点1、产业组织理论、定义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就是产业组织,专指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范畴。
这里的企业关系包括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资源占有关系、利益关系和行为关系等。
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是为了解决所谓的“马歇尔冲突”的难题,即产业内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活力的冲突。
(产业经济学1)2、SCP分析框架内容、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分析框架(SCP框架).市场结构是决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基础;市场行为取决于市场结构,而市场行为又决定了市场绩效;市场绩效受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共同制约,是反映产业资源配置优劣的最终评估标志;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又会反作用于市场结构,影响未来的市场结构.(产业经济学1)3、衡量市场集中度的指标、行业集中度,洛仑兹曲线,基尼系数,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产业经济学3) 4、马歇尔冲突、是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中所提出的关于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的二难选择命题。
认为规模经济是非常必要而且极为有用,但这又容易导致垄断,反过来就会使经济运行缺乏原动力,企业缺乏竞争活力。
5、衡量市场绩效的指标(1)利润率(收益率)指标:R=(π-T)/E式中:R-—税后资本收益率;π-—税前利润;T-—税收总额;E——自有资本。
(2)勒纳指数(Lener index) 勒纳指数度量市场绩效是通过价格与边际成本的偏离率的计算进行的。
其计算公式为:• L=(P-MC)/P•式中:L为勒纳指数;P是价格;MC为边际成本。
•可以看出,勒纳指数越小,则竞争程度高,垄断程度低,市场绩效显著,资源配置效率就越高;勒纳指数越大,则市场竞争程度越低,垄断性越强,市场绩效越差,资源配置效率就越低。
•勒纳指数本身反映的是当市场存在支配能力时,价格与边际成本的偏高程度,但是却难以反映企业为了谋取巩固垄断地位而采取的限制性定价和掠夺性定价行为所产生的结果。
•(3)贝恩指数(Bain index)贝恩把利润分为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两种,这样就克服了简单利润率计算所存在的弊端.•会计利润计算公式为:πα=R-C-D (9。
I n d u s t r i a l E c o n o m i c s 产业经济学第3章产业组织理论(1)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组织理论的演变1、产业组织的定义与理论渊源2、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3、产业组织理论发展1一、产业组织的定义产业组织指的是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
这种企业之间的市场关系主要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
对产业组织的研究主要是以竞争和垄断及规模经济的关系和矛盾为基本线索的。
2需要指出的是,产业组织考察的是同一产业的企业,即处于同一商品市场的企业之间的市场关系。
这里所指的商品同一性,主要指企业之间或同一企业生产的商品的主要性能、必须基本相同,商品之间具有高度的替代关系。
由此可见,产业组织理论中的产业,通常是指以同一商品市场为单位划分的狭义的产业或市场。
3二、竞争机制与市场秩序竞争是商品生产者之间进行经济实力较量和利益争夺的一种关系。
竞争机制被西方古典经济学认为是对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各种问题,能给出最优解决的组织形式,它能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
自由竞争的力量来自于自发决定的价格体系。
4Adam Smith亚当·斯密认为,通过“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能创造出一个理想的市场秩序和最优的经济社会,由于这只无形的手的作用,人、财、物等资源会自动地从资源分配过多、价格下跌的产业向资源分配不足、价格上涨的产业转移,同时又不断地从经济不善、效率低下的生产者向效率更高的生产者转移。
这样就能自然而然地达到资源在产业间和产业内企业间的合理分配,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和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5因此长时间以来,许多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政府不应过多地干预经济活动。
政府作用及政策的制定,应着眼于如何维护正常的竞争秩序以保证竞争机制的正常运行。
只要市场接近于完全竞争状态,就能自然而然地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和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在他们看来,没有比竞争机制再优越的市场组织形式了。
6三、“马歇尔冲突”与不完全竞争 尽管产业组织理论的思想渊源,可追溯到亚当·斯密关于市场竞争机制的论述,但最初把产业组织概念引入经济学的,是新古典学派经济学家马歇尔。
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产业组织理论是研究产业内企业行为和产业结构的理论框架,旨在解释企业为何会选择某种市场结构和战略行动,以及市场结构如何影响企业的行为和市场效果。
它被广泛运用于产业经济学、战略管理和公共政策等领域。
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市场结构理论、企业行为理论和市场效果理论。
一、市场结构理论市场结构指的是市场中存在的企业数量、市场规模和企业之间的互动方式等特征。
产业组织理论通过研究市场结构,探讨不同市场结构对企业行为和市场效果的影响。
其中,常见的市场结构理论主要有如下几种:1. 竞争市场:竞争市场是指存在大量小规模企业,企业之间没有垄断权力,市场进入门槛较低的市场结构。
在竞争市场中,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较高,价格和产出水平往往较为接近,企业的利润率相对较低。
2. 寡头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市场上存在少数几家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这些企业通过价格竞争、非价格竞争或者合谋行为来影响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
在寡头垄断市场中,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相对较低,但仍然存在一定的竞争压力,企业的利润率相对较高。
3. 垄断市场:垄断市场是指市场上只存在一家企业,该企业对市场拥有绝对的市场支配地位,可以通过控制供给来影响市场价格。
垄断市场下,企业通常会面临较低的市场竞争压力,从而可能获得较高的利润率。
二、企业行为理论企业行为理论研究企业在不同市场结构下的行为选择和竞争策略。
企业行为理论的核心在于解释为何企业会选择某种市场结构、如何制定定价策略以及如何进行非价格竞争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企业行为理论:1. 价格理论:价格理论研究企业在不同市场结构下的定价策略。
在竞争市场中,企业通常会采取较低的价格水平以吸引消费者;而在寡头垄断市场中,企业可能通过价格歧视等方式来获取更多利润。
2. 产能理论:产能理论研究企业在不同市场结构下的产能决策。
在竞争市场中,企业通常会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产能;而在垄断市场中,企业可能会限制产能以保持较高的市场价格。
产业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引言产业经济学是研究经济中的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学科。
在产业经济学中,产业组织理论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分支。
产业组织理论主要研究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旨在揭示企业在各种市场结构下的竞争策略和市场绩效的变化。
产业组织理论的起源与发展产业组织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初,由贝尔曼、简森、刘易斯等学者提出。
随着时间的推移,产业组织理论逐渐得到完善。
20世纪70年代起,产业组织理论开始引入博弈论的研究方法,对市场竞争和企业行为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产业组织理论在实证研究方面取得了更大的进展。
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假设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基于一些基本假设,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市场竞争是基于理性的企业行为进行的,企业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2. 企业的生产技术和成本结构是已知的,企业能够做出最优生产决策。
3. 企业的行为受到法律和制度环境的约束。
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产业组织理论主要研究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之间的关系。
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所有企业的数量、规模和市场份额的分布,而企业行为则是指企业在不同市场结构下所采取的竞争策略和决策。
根据市场结构的不同,企业行为也会发生变化。
在垄断市场中,企业通常会通过垄断定价来获得最大的利润;而在寡头垄断市场中,企业则会通过价格战和非价格竞争来争夺市场份额;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只能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来降低成本,从而获取利润。
市场绩效的评价产业组织理论通过对市场绩效的研究,评价不同市场结构下市场的效率和公平性。
市场绩效可以通过市场的效率和市场的公平性来衡量。
市场效率是指市场能够有效配置资源和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最大福利,而市场公平性是指市场中各方在交易中获得的收益是否公平合理。
产业组织理论的实证研究产业组织理论在实证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通过对不同行业和市场进行观察和数据分析,研究者可以验证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假设,并对市场的结构和企业行为进行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