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原植物来源鉴别》课程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122.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材原植物来源鉴别》课程大纲

一、教学目的

该课程是在学科化课程《药用植物学》和能力本位课程《药用植物识别技术》基础上,根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典型工作任务“中药材鉴别”进行任务分解,根据目标唯一原理和经验递进原理确定为《中药材原植物来源鉴别》。

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能认识当地常见药用植物300种以上,并学会药用植物标本制作方法,运用植物学分类知识,具备药用植物鉴别技能和中草药资源调查能力;在学习任务的实施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质量意识和吃苦耐劳的品德,养成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及时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具有善于和客户沟通,重合同信誉的良好素质。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目标要求

(见下表)

三、实施建议

1.教材编写

①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

②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组织教材内容。要通过设置问题、观看录像、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价,将必须的理论知识,融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③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中药材及其来源鉴别的认识和理解。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④教学内容应体现针对性和适用性,所要鉴别的药材尽可能是地方品种和大宗常用中药材。

⑤教材中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2.教学活动和方法建议

①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行动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

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②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现场和实物教学,应选用典型中药材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和学生分组讨论、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学会药用植物识别和中药材来源鉴别。

③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专业教学环境,加大现场实操的容量,同时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证,加强考证的实操项目的训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使学生掌握中药材来源鉴别能力,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④在教学过程中,所提供的案例是企业的真实案例,贴近企业、贴近生活。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

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3.教学评价

①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过程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②关注评价的多元性,将任务汇报、学生作业、平时测验、项目考核、技能目标考核、学习小组学习报告和学生协作表现作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理论考试作为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30%,技能考核作为职业能力考核,占总成绩的20%。

③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4.资源利用

①注重实训指导书和实训教材的开发和应用。

②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多媒体教室、标本室的应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建议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课

程资源的利用效率。

③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远程教学平台,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

④产学合作开发实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产学合作,实践“工学”交替。满足学生学习、实习和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⑤建立本专业开放式实训中心,使之具备现场教学、实训、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的功能,实现教学与实训合一、教学与培训合一、教学与考证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