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五课
- 格式:pps
- 大小:4.79 MB
- 文档页数:33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一课,主要讲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特点及其对世界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影响。
本节课内容较为丰富,涉及到众多发明和创新,如电灯、电话、汽车、飞机等,这些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工业革命的概念和影响已有初步了解。
但第二次工业革命相较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涉及领域更广,技术更为先进,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特点及其对世界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影响;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和创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技进步的认同感,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追求创新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特点及其影响。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和创新。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和氛围。
2.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发明和创新为例,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源。
2.相关历史资料和图片。
3.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
4.分组讨论的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回顾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引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特点及其对世界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影响。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二次工业》是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5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第二次工业的发生时间、主要发明及对世界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第二次工业的主要成果,认识第二次工业对世界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工业有一定的了解。
但第二次工业的内容相对复杂,涉及到的发明和技术较多,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已学知识,分析第二次工业的特点和影响,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二次工业的发生时间、主要发明及对世界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第二次工业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二次工业的主要发明及对世界的影响。
2.难点:第二次工业的特点和意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第二次工业的历史场景。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第一次工业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第二次工业的发生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第二次工业的主要发明及对世界的影响。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第二次工业的特点和意义,引导学生通过已学知识,分析第二次工业的历史背景。
4.讲解与展示:教师讲解第二次工业的主要成果,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发明和技术的图片、地图等资料。
5.课堂互动: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第二次工业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课知识点总结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1.19世纪中期,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经济迅速发展,为第二次工业革命
提供了物质基础。
2.自然科学的发展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
1.电力的广泛应用:电灯、电话、电报等电气产品的出现,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内燃机代替了蒸汽机,成为新的动力来源,推动了交通运
输工具的发展。
3.化学工业诞生: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新材料的出现,为人类生活带来了
便利。
4.传统工业也有了新的发展:钢铁、纺织、采矿等工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3.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要人物
1.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留声机等电气产品,为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做出了重要贡献。
2.卡尔·本茨:发明了内燃机,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
3.贝尔:发明电话,使人类的通讯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的一课,本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时间、主要发明和创新,以及这一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包括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加速世界殖民扩张等。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生动地展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场景。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对工业革命的概念和影响有一定的认识。
但第二次工业革命相较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涉及的技术领域更广,发明创新更多,对学生来说,需要进一步深化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本课涉及的历史人物和发明创新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时间、主要发明和创新,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技发展的关注和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追求创新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创新。
2.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3.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方式,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讲解法: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视频、文字等资料,展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场景。
2.教案:编写详细的教学方案,明确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等。
3.学生活动材料:准备相关问题和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
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班级:姓名:主备人:执行人:时间:【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识记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及内外政策,了解德国纳党迫害犹太人的简况。
能力目标:通过对“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和经过”的思考,培养学生客观,具体地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认识到法西斯势力的恐布统治严重地威胁世界和平,现在和平局面的来之不易,争当维护世界和平的使者。
【学习重点】: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学习难点】:经济危机与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关系。
一、自主学习夯实基础(一).纳粹政权的建立1.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德国,激化了社会矛盾。
以为首的法西斯组织,利用社会各个阶层的不满,趁势发展壮大。
2.1933年上台,逐渐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于一身,称为_________,着手建立法西斯统治,标志世界大战洲策源地的形成。
3.法西斯恐怖专政:⑴利用“”,打击德国共产党,逮捕和迫害大批共产党人士。
⑵解散一切工会,取缔了除党以外的所有政党,独裁专制。
(3)希特勒还强化专政机器,镇压、迫害_____和_______。
(4)加强思想控制,焚烧大量,妄图毁灭人类先进的思想文化成果。
(5)掀起反犹狂潮:希特勒早在《》中,就叫嚣犹太人是德国的“”。
4、希特勒对犹太人迫害的表现:剥夺了身份,不得,不许_______,不能从事________,限制从事________;不得_____;严禁与人通婚;拒绝向犹太人出售商品;对犹太人发动袭击,捣毁他们的住宅和商店,强迫他们清扫街道。
(二)意大利和日本法西斯的暴行1、20世纪二三十年代,意大利和日本也先后出现了野蛮的政权。
2、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1922年标志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
3、墨索里尼对内政策______________ 对外政策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1936年“二二六兵变”后军部的强硬派控制了政府,标志着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世界大战的洲策源地的形成。
2020部编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创新优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第二单元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单元主要内容是世界近代史,讲述了19世纪晚期,资本主义世界兴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类自此进入电气时代。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步入工业化强国行列,其社会结构、基础设施、公共教育、生活环境等方面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代科学文化蓬勃发展,逐渐繁荣起来。
围绕上述内容本单元共安排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近代科学与文化》三课教学。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世界近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并理解世界逐渐形成一个整体;初步学会对同类的历史事物进行比较、概括和综合;理解和分析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初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历史进步意识、历史正义感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本课教学承载着实现上述内容和目标的任务,为此,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和准备、板书设计等全方面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部编版)要求:“通过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等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二、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是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的第1课。
今天,我们用电话联得远方的亲期好友,在电灯下学习,坐汽车去上班,乘飞机出行……这一切使生活、学习和工作越来越便利。
本课主要介绍了这些东西是何时出现的及出现的历史背景。
本课由“电的应用”、“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和“化学工业和新材料”三部分构成。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等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说课稿:第5课《第二次工业》一. 教材分析《第二次工业》这一课,主要介绍了第二次工业的发生、发展及其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
教材从科技、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展示了第二次工业的伟大成就,同时,也揭示了这一时期科技进步背后的历史规律。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第一次工业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第二次工业的发生、发展及其影响,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分析、理解第二次工业。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第二次工业的发生、发展过程,掌握其主要成就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第二次工业的发生、发展过程。
2.第二次工业的主要成就和影响。
3.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第二次工业的基本情况。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第二次工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事例,使学生深入理解第二次工业的特点。
4.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第二次工业的成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第一次工业,引出第二次工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详细讲解第二次工业的发生、发展过程,展示其主要成就和影响。
3.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第二次工业的影响,分享讨论成果。
4.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事例,深入理解第二次工业的特点。
5.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6.布置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第二次工业一、发生、发展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2.地点:欧美各国二、主要成就1.电力应用:照明、交通、通讯等领域2.内燃机:汽车、飞机的发明3.钢铁工业:产量的大幅提升4.化学工业:化肥、农药的研制5.科技发展:推动了科技的快速发展6.经济变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7.社会进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8.殖民扩张:加剧了殖民地的剥削和压迫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对第二次工业的发生、发展过程的掌握程度。
九下第五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电的应用1、背景: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步。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它们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
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条件:加剧对亚非拉地区的殖民掠夺以及西方各国对本国进行改革市场条件:国内统一市场的开辟和国外市场的开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不断刺激工业大的发展2、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3、最显著的成就: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年9月22日~1867年8月25日),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也是著名的自学成才的科学家,出生于萨里郡纽因顿一个贫苦铁匠家庭,仅上过小学。
1831年,他作出了关于电力场的关键性突破,永远改变了人类文明。
迈克尔·法拉第是英国著名化学家戴维的学生和助手,他的发现奠定了电磁学的基础,是麦克斯韦的先导。
1831年10月17日,法拉第首次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并进而得到产生交流电的方法。
1831年10月28日法拉第发明了圆盘发电机,是人类创造出的第一个发电机。
由于他在电磁学方面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电学之父"和"交流电之父"。
4、爱迪生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米兰镇,逝世于美国新泽西州西奥兰治。
发明家、企业家。
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提供了能源,促进了电灯的广泛使用。
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1、内燃机的发明: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了煤气内燃机;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成汽油内燃机;1892年,德国工程师狄赛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2、新的交通工具:卡尔·本茨和他制造的汽车德国的卡尔·本茨——19世纪80年代发明汽车卡尔·本茨先生是世界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1844-1929),被称为“汽车之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二次工业》是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第二次工业的发生、主要成就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文字和数据,生动地展现了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变革和科技进步。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工业有一定的了解。
但第二次工业的相关内容较为复杂,涉及众多领域和人物,学生可能难以全面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二次工业的发生、主要成就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认识第二次工业与第一次工业的区别和联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以及历史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引导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的发生、主要成就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与第一次工业的区别和联系,以及第二次工业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授法、提问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数据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第二次工业的历史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第一次工业的历史成就,引出本课主题——第二次工业。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第二次工业的发生、主要成就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第二次工业与第一次工业的区别和联系,分享学习心得。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课程标准】通过对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课前收集、课堂展示有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就,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布置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展馆并解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而培养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导入新课展示:上海世博会会徽、中国馆设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教师讲述: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以汉字“世”为书法创意原形,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会徽图案从形象上看犹如一个三人合臂相拥,好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家庭,也可抽象为“你、我、他”的广义人类,对美好和谐的生活追求,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突显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
而中国馆展馆的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欧美国家再一次兴起科技革新的浪潮,历史上称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
今天我们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为内容来策划一次博览会。
●探究新知活动一:确立博览会的主题、举办的时间和地点,以及设置的展馆。
1.请同学们阅读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找到答案和依据。
2.讨论得出结果。
第2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法西斯头子希特勒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一、纳粹政权的建立
历史背景:①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也严重打击了德国。
德国的经济危
机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德国的经济危机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德国的经济危机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②经济危机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政治危机
对内:需要压制国内日益发
展的革命力量。
对外:打破《凡尔赛和约》,
重获殖民地。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反动理论
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复仇主义及妄图建立日耳曼大帝国的扩张野心。
测定人
种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鉴别犹太人图
示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纳粹势力的发展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给希特勒和纳粹的崛起提供了契机。
希特勒演
说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希特勒的宣
传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希特勒的宣传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①骗取中下层人民的信任,获得统治阶级和大垄断资本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大力支持。
银行家支持希特
勒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②加深勾结军队,煽动民族复仇主义和种族狂热等,纳粹成为国会中的大党。
军队支持希特
勒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标志: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
•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
希特勒上
台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希特勒一上台,就着手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
①逐渐将总统,总理两个职务合并为一,集党、政、军权于一身,称国家元首。
②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
共产党和进步人士。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国会纵火案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③解散一切工会组织和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
④焚毁进步书籍,加强思想控制。
焚
书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焚
书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原因:①历史原因:欧洲有久远的反犹传统。
②个人原因:希特勒从小就从心理、思想上及其厌恶犹太人。
二、反犹狂潮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希特勒的书《我的奋斗
》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③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使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不断升级。
驱逐犹太
人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残杀犹太人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犹太人离开德国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表现:①犹太人被剥夺了德国公民身份。
②不得经商,不许担任公职,不得从事教育职业,限制从事自由职业。
③不得参军。
④严禁与雅利安人通婚。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三、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的暴行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意大利和日本也
先后出现了野蛮的法西斯政权。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墨索里尼进军罗马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不可一世的墨索里
尼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时间:1936年
支持者和集中地:军部
结果: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了。
•
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日本法西斯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德意日同盟
“柏林—罗马—
东京轴心”的形成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轴心国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从背景、目的、方式、阶级矛盾、对内对外政策等方面比较德、意、日法
西斯政权建立过程的异同。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推荐书目:《世界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