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31.50 KB
- 文档页数:36
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 1.亲历科学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能从“为什么会这样”的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1.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学习的基本过程。过程方法从自然和社会科学生活现象入手,引起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思考现象背后的原因,学习提出问题。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1.态度情感能对周围的常见现象产生好奇的心理。
2.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
教学过程设计
预设教学内容预设学生活动备择方案
一.引入活动:
1.通过观察课本上的三个插图,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对探究周围事物中的奥秘的好奇心。
2.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把自己关于电视最想知道的问题记录下来,比一比哪个小组问题多。
观察“风雨雷电是怎样形成的?”“秋天里书页为什么会飘落”“人为什么不会掉下来”三幅插图。小组讨论“关于电视的若干个问题”。
通过组织学生对生活常见的电视机提出的问题活动,训练学生学习提出问题的方法和意识。注重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预设教学内容预设学生活动备择方案
二.吹纸片:
1.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说出这个活动的现象和空气的流动有关系,允许学生对此现象有不同的解释方法。
二.吹乒乓球
1.这个活动要求学生均匀,快速,连续吹气。
2.这个实验大概要10分钟左右完成,一般选择在课上完成,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
3.教师在组织这个活动的时候,可以在乒乓球下面放一个盆,使球掉到盆里,避免学生四处找球。
学生在此活动进行的时候可分组完成,一般两人一组,一人进行实验,一人进行记录。接着再变换角色重复一次实验。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
总结本活动的难点是对实验现象原理的解释。教师不必要纠缠学生回答的“对与错”。
本活动的重点是学生通过实验认识这个有趣的现象与空气流动有关,不要求学生解释这个现象的原理。
板书设计
亲历科学
1.回答课本上的三个问题
2.“吹纸片”猜测、交流。
3.吹乒乓球,解释道理。
教学随笔
本课内容是学生进入《科学》课的导入课。教材引用了大
量的距离学生生活比较近的活动。学生在进行活动之前的预测
和进行活动以后的结果出入很大。从而,引起了学生对《科学》
课的兴趣。活动时课堂气氛很活跃。
2、认识自己
3、《寻找动物和植物》
4、蚯蚓
5、凤仙花
凤仙花
种子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
6、观察土壤
科学探究目标:1、能想出了解土壤成分的办法,并利用简单工具动手试一试。
2、能将对土样的观察和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3、能猜想哪些物体在土壤中能腐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分工对土壤进行研究。
2、愿意把本组探究土壤成分的方法与其他组交流。
3、能持之以恒地进行科学观察。
科学知识目标:能具体说出土壤的主要构成。
其他目标:能联系实际,举例说明不能腐烂的垃圾对土壤和环境的影响。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准备:采集工具:小塑料桶、塑料袋、小铲子、放大镜,大玻璃缸,卫生纸,记录纸等。
分析土壤成分工具:小塑盒、小筛子、纱布、放大镜、小烧杯、水等。
教学进程:第一课时观察采集土壤
一、活动前的组织工作。
1、向学生交待户外活动的目的、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
2、分发器材。每组两个小铲子、一个小塑桶、三个小塑料袋、两个放大镜、一卷卫生纸、一份记录纸。
二、户外活动:采集土壤。
将学生带到校园内一块还未开发的草地。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采集活动,组长负责,分工合作。教师到各个小组予以指导。
采集的土样中如果有小动物,应把土样放进带孔的塑料袋里,观察完土壤后再把小动物放回大自然;如果没有小动物的,应把土样放进无孔的塑料袋中。
三、观察土壤。
将采集的土样放在教室的阳台上晒干。课下随时进行观察。
填写观察报告。
第二课时找出土壤中的沙和粘土
一、引疑提出问题:怎样将土壤中的沙和粘土分开?
二、启发学生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工具,设计实验操作的过程。鼓励学生想出多种方法区分沙和粘土。
1、筛选:注意选择合适的筛子和纱布进行操作。
2、沉降:注意按顺序操作。
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方法实验,时间充足的小组可以做两个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三、交流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1、引导学生讨论——区分开的沙和粘土有什么不同?沉降物大致分成几层?每层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这与用小筛子做的实验结果是否相同?
2、比较:沙和粘土的不同特性。
3、你发现土壤中还有什么?你有哪些新问题?
沉降杯中为什么有气泡向上冒?浮在水面上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了解:树叶、树根、或小动物的尸体、垃圾等腐烂后就是腐殖质。它是植物生长所需的肥料。
四、组织“埋垃圾”活动。
准备两个大的透明玻璃缸装土埋垃圾,其中一个在土壤中放入一些蚯蚓。几周后观察垃圾的变化及两个玻璃缸内的不同情况。
课外参考资料:自然土壤做盆土种植植物:自然土壤根据其质地大小,分为沙土、粘土和壤土三种。
(1)沙土。结构松散,通气透水性好,但保水、保肥能力差,容易干燥。因此,用沙土作为盆栽基质时,应多施有机肥料,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沙土性质。
(2)粘土。质地细密,通气性差,容易积水、板结。用这种土壤作盆栽基质,不利于根系生长,必须要掺入适量的腐殖土、沙土或腐熟煤灰,经改良后才能利用。
(3)壤土。壤土是介于沙土和粘土之间的土壤,具有较理想的团粒结构,通气性好,保水保肥能力强,土温和肥效发挥稳定,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盆栽基质。可在菜园地、瓜地里选取。
7、《土壤的保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1)能猜想出黄河水变黄的原因,并能用实验证实自己的猜想。(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2.情感态度目标:(1)愿意了解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2)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进行实验。(3)能对自己做出正确客观的评价。3.STSE目标:能意识到土壤遭到破坏对我们的环境、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教学重点:1.利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界水土流失的原因。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教学难点:利用模拟实验探究水土流失的原因。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组实验用具:壤土、2个浅盒子、由教师事先种好草皮,水、自制喷壶、砖块、2个大的托盘、脸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欣赏诗歌:师:放眼大自然,无尽视野使你的心情舒畅悠然;无数绿野让大地充满勃勃生机!细心赏千遍:远山花开彩蝶飞,鸟声唧唧遍传神。感谢肥厚的土壤承载着生命和希望!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土壤是许多动物和植物的家。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土壤保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