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给药及用药后观察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1
患者用药后观察制度范文一、患者用药后观察制度的意义和目的患者用药后观察制度是医疗机构为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及时发现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该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及时观察患者用药后的身体状况变化,确保用药过程的安全性,为患者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
二、患者用药后观察制度的实施范围该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的各个科室,包括住院科室、门诊科室、急诊科室等。
无论患者是住院治疗还是门诊就诊,只要涉及用药,都必须按照该制度进行观察。
三、患者用药后观察制度的具体内容1. 患者用药后的观察时间:在患者用药后,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用药情况,制定合理的观察时间,确保能及时观察到用药后的身体状况变化。
一般来说,观察时间应在用药后30分钟到2小时之间。
2. 观察内容和方法: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用药的特点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制定具体的观察内容和方法。
包括但不限于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状况、体温、意识状态等生命体征的观察,以及对特定用药可能引起的特殊反应进行观察,如对抗生素引起的过敏反应等。
同时,医护人员应根据观察内容,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如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等。
3. 观察记录和报告:医护人员应及时、准确地记录患者用药后的观察结果,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报告。
观察记录应包括观察时间、观察内容、观察结果等信息,以便日后参考和分析。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或其他问题,应及时向医疗主管人员汇报,并按照医院的规定进行处理。
4. 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在患者用药后的观察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首先,要随时关注患者的意识状态和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患者的不适。
其次,要确保观察环境的安静和舒适,避免刺激患者的因素影响观察结果。
此外,医护人员还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灵活调整观察时间和观察内容,确保观察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四、患者用药后观察制度的流程1. 注册患者信息:患者来医院就诊时,首先进行患者信息的登记和注册,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病历号、就诊目的等信息。
用药后观察制度及程序用药不良反响的观看制度及程序观看制度一、护士应娴熟把握常用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响。
二、药物不良反响包括口服、肌肉、静脉、外用等途径的用药。
三、加强药物不良反响的观看,一旦发生药物不良反响当班护士应做到:1、马上停顿药物的使用。
2马上报告护士长,同时报告医生。
3、依据医嘱进展处理,状况严峻者应协作医生抢救。
4、按不同的药物使用途径及不良反响的状况,落实相应的护理措施。
5准时记录护理记录单,做好抢救记录。
6、发生输液反响时,应将撤下的输液器形成密闭状态,并用无菌治疗巾包裹,标明时间,冷藏备检。
药物观看程序1、给药前评估:给药前应明确用药目的,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及患者和家属对药物治疗的认知状况,确定有无用药禁忌证存在,并收集用药前各项检查资料。
2、形成与用药有关的护理诊断:护理诊断主要是针对患者因药物治疗而产生的反响及问题。
3、严格查对患者与用药的相符状况,并查对药物名称、剂型、剂量、用法以及留意事项。
4、告知病人和家属将要使用的药品名称,用法用量,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响,留意事项。
5、静脉给药者用药后护士必需按药品说明书规定调整好滴速并留守10分种方可离开。
一组输注后更换下一组输液后同样应观看10分种,方可离开。
其他方式注射给药,在注射完成后,护士也应观看10分钟,在确认病人无药物反响前方可离开。
口服用药应由护士在场指导病人服用,并交待留意事项前方可离开。
6、当班护士30分种巡察病房一次,观看、询问患者用药后状况。
7、消失药物不良反响时,应当暂停赐予药物,马上测量生命体征并准时报告当班医生,并安抚病人、家属,使协作治疗。
8、消失药物不良反响时,应准时上报。
药物不良反响处理流程患者消失发生药物不良反响→即刻通知医生当班护士马上停药↓保存剩余的药液及输液器备检↓执行医嘱、协作抢救↓落实各项护理措施:严密观看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实施各种对症护理措施↓准时记录护理记录单↓做好交接班告知安抚患者、家属篇2:支气管哮喘常用药(个人总结版)支气管哮喘常用药一常用平喘药物1.β肾上腺素受体感动剂这类药物有极强的支气管舒张药物,平喘作用快速,副作用小,是缓解哮喘病症的首选药物,但因其对于气道炎症几乎无作用,长期单独使用。
患者用药后观察制度范文一、患者用药后观察制度概述患者用药后观察制度是为了确保患者使用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而建立的一项重要措施。
通过对患者用药后的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从而保证患者的用药效果和生命安全。
本制度适用于住院患者、门诊患者、急诊患者以及其他各种临床环境下的患者。
二、患者用药后观察制度的具体要求1. 规范药物使用(1)确保药物的品质和来源合法可靠,严格按照医嘱配药,不得随意更换药品或更改剂量。
(2)在给药前对患者必须进行全面的病史询问和身体检查,了解患者的过敏史、用药史等情况,并与药师和医生进行充分沟通和交流。
(3)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病情和生理特征,合理选择药物,明确给药途径和剂量,严禁随意加减药物剂量。
(4)严格执行给药计划,按时给药,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 观察常规(1)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包括给药时间、剂量和频率等,保证用药的规范性和连续性。
(2)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及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的表现和症状,并及时向医生和药师反馈。
(3)根据药物的特点和患者的病情,依据患者的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3. 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与处理(1)根据药物的不良反应机制和患者的临床情况,观察和评估患者的不良反应,包括药物过敏、药物依赖、药物滥用等。
(2)细致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包括症状的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并记录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
(3)按照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护理和处理措施,如停药、换药、减量等,并及时向医生和药师进行汇报。
4. 药物相互作用的观察与处理(1)了解患者的其他用药情况,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保健品等,同时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2)针对患者的用药情况,对可能发生的药物相互作用进行评估和预防,及时向医生和药师汇报。
(3)对患者的用药方案进行调整,避免不必要的药物相互作用,并给予患者相应的解释和指导。
用药后观察制度药品的正确使用和观察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疗效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患者在用药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医疗机构应建立起用药后观察制度。
首先,在用药后观察制度中,严格执行药品的使用原则。
医生在处方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药品,并告知患者正确的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患者在购买药品时,也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购买正规渠道的药品,并按照药品说明书中的用药规定进行使用。
同时,医疗机构应加强对药品的管理,保证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其次,在用药后观察制度中,医护人员应定期进行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的评估。
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开展患者的随访服务、电话回访等方式来了解患者的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
对于存在用药不合理、不良反应严重等问题的患者,医护人员应及时采取对策,调整药物的剂量或换用其他药物,并告知患者应注意的事项和监测指标。
再次,在用药后观察制度中,医疗机构应建立并完善用药后不良反应的报告制度。
医护人员在发现患者可能出现不良反应时,应立即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不良反应的表现和处理措施,并填写报告表上报给医疗机构的上级部门。
医疗机构在收到报告后,应对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和评估,评估成因、分析病人群体、制定相关措施,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和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
此外,在用药后观察制度中,医疗机构应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与教育。
医护人员应接受针对用药安全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用药知识和观察能力。
医护人员还应通过学习案例分析和临床研究等方式,了解最新的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临床决策水平。
总之,用药后观察制度的建立对于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严格执行药品使用原则、定期评估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建立药物不良反应的报告制度、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与教育等举措,可以提高患者对药品的正确使用和不良反应的监测,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同时,医疗机构也应建立起与药品管理相关的政策和制度,加强对药品的监管,提高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患者用药后观察制度引言:患者用药后的观察非常重要,不仅可以及时了解药物的效果和患者的身体状况,还可以发现药物的潜在风险和不良反应,从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因此,建立一个科学严谨的患者用药后观察制度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患者用药后观察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方法。
一、患者用药后观察的目的和意义患者用药后观察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和提供科学的依据,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同时,通过患者用药后观察,还可以提供医学数据支持,为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和指导。
患者用药后观察制度的意义在于:1. 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及时观察和了解药物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可以让患者更好地理解药物治疗的重要性,提高用药的依从性。
2. 避免潜在风险和药物不良反应:某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对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时观察可以发现潜在风险和药物不良反应,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3. 提供医学数据支持:通过患者用药后观察,可以收集大量的医学数据,并对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估,为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和指导。
4. 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通过及时观察和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可以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二、患者用药后观察制度的内容患者用药后观察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基础信息的记录:记录患者的个人信息、病史和病情等基础信息,建立患者档案,方便日后的观察和评估。
2. 药物的监测和评估:通过对患者用药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和评估,了解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3. 不良反应的报告和处理:及时发现和报告药物的不良反应,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减轻患者的痛苦和风险。
4. 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估:通过观察和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提供科学的依据,调整药物的治疗方案,保证治疗的成功率。
5. 专业患者教育和宣传:通过对患者进行专业的教育和宣传,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安全意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用药后察看制度药物治疗是目前很多疾病治疗的紧要手段之一,但同时也存在肯定的风险和副作用。
为了确保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医疗机构需要建立用药后察看制度,适时检测并处理药物治疗可能显现的问题。
用药后察看制度是指在医生开具药物处方后,从患者服用药物开始,到治疗结束,经过医护人员多方面、全方位的察看,以确保药物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这种制度不仅能够对各种药物副作用进行适时监测,同时也可以提高患者的药物依从性,避开由于差错或疏忽而给治疗过程造成影响。
用药后察看的重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 药品的配药和发药环节:当医生处方后,药房工作人员依据处方精准配药,确保药品制剂、数量、标签正确无误。
发药时,通过核对患者的身份、处方项目、药物的名称、剂量等信息确保患者领取正确的药品。
2. 药物的生成环节:药品制造企业应依据批准的药品生产工艺、工艺、药品质量标准、药品检验规范等要求生产药品并检验合格后成品出厂。
3. 药物的访视:医护人员要全程为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访视,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和用药后的反应情况。
4. 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处理:医护人员对患者使用药物后的反应进行适时监测,若显现不良反应应适时报告,并依据需要实行相应措施。
5. 药物治疗效果的评估:治疗期间,医护人员需要适时记录药物治疗效果,收集有关数据,依据需要进行修改或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用药后察看制度的实施会有肯定的挑战和困难,其关键点是对患者全程的操作和监测标准要求高,要建立完善的记录系统,以便分析数据,并形成有效的管理措施。
同时,要培育专业的医师和护士队伍,精通药物治疗技术,并能够完成对药物治疗的全面监测和管理工作。
在用药后察看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心态,随时准备应对不良反应和治疗方案的更改,同时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信任,为患者供给全面而贴切的药物治疗服务。
总之,用药后察看制度是药物治疗过程中的紧要环节。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用药后察看制度,严格执行标准要求,确保药物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从而为患者供给更加牢靠和有效的药物治疗服务。
患者用药后观察制度引言:患者用药后观察制度是指医疗机构或医生制定的一套有关患者在用药后进行观察和反馈的程序和规定。
它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并发症,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本文将详细探讨患者用药后观察制度的重要性、实施方式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效果。
1. 患者用药后观察制度的重要性患者用药后观察制度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用药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并发症,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加重,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通过规范、系统的观察和反馈,医护人员可以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和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调整用药方案,避免用药失灵、用药过量等问题的发生。
2. 患者用药后观察制度的实施方式(1)健全制度体系:医疗机构或医生应建立完善的患者用药后观察制度,包括制定相关政策和守则、明确责任和职责、培养相关人员的观察和反馈能力等。
(2)患者用药监测:在患者接受治疗前,医生应详细介绍药物的名称、用法、用量、用时和不良反应等信息,并告知患者要密切观察和反馈药物的反应和不适。
同时,医护人员应仔细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用药情况和生命体征变化等。
(3)患者自我观察:患者本人也应密切观察和记录用药反应和不适,如出现药物过敏、耐受性降低等情况,及时向医生报告并寻求帮助。
(4)定期随访和评估:医生和护士应定期与患者进行随访和评估,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和疗效,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和治疗计划,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3.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患者缺乏用药知识:很多患者缺乏对药物的了解和正确的用药观念,容易出现用药错误和不良反应。
医生应在患者接受治疗前充分告知患者有关药物的知识,如名称、成分、用法、不良反应等,并提供详细的用药说明书。
(2)医护人员观察不足:由于工作压力和工作量等原因,医护人员可能对患者用药后的观察和反馈不够重视,导致问题的延误或忽视。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责任感。
临床护理管理制度(28)
患者用药与治疗反应的观察、处置制度
一、医务人员掌握常用药物作用、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对易发生过敏的药物和特殊人群(婴幼儿、儿童、老年人、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密切观察。
二、应用微量泵或特殊药物时应密切观察。
如甘露醇、钙剂、吠塞米、西地兰、化疗药物等。
三、观察药物与治疗反应。
根据病情和药物性质调整输液滴数,观察有无发热、皮疹、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四、做好患者的用药指导。
使其了解药物的一般作用和不良反应,指导正确用药。
五、发现给药错误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处理。
六、一旦发生药物与治疗反应应做到:
(一)立即停止药物的使用。
(二)立即告知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上报护士长及科主任。
(三)医务人员立即抢救,落实相应的诊疗护理措施。
(四)及时记录护理记录单,做好抢救观察记录。
(五)发生输液反应时,应将撤下的输液器形成密闭状态,进行封存,冷藏备检。
(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参照《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执行,并填写药剂科下发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并及时交药剂科,由药剂科专人负责存档,再由药剂科监测员把情况及时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其中新的或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应于发现之日起15日内将“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报给药剂科,死亡病例须立即报给药剂科。
其他药品不良反应应当在30日内将“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报给药剂科。
卫生院护士给药及用药后观察制度
1、护士必须严格遵医嘱给药,不得擅自更改,对有疑问的医嘱,应了解清楚后方可给药。
2、了解患者病情及治疗目的,熟悉各种常用药物的性能、用法、用量及副作用,向患者进行药物知识的介绍。
3、取、发放药物时应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制度。
4、特殊用药应密切观察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如有异常反应立即停止用药,并报告医师,必要时封存药物或液体,做好检验、抢救等相关工作,及时记录。
5、使用输液泵、注射泵或化疗药物时,应加强巡视,根据病情和医嘱调整输液速度,确保用药安全。
6、给药前,要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需要时做过敏试验)并向患者解释以取得合作。
用药后,要注意观察药物反应及治疗效果,如有不良反应要及时报告医师。
7、安全正确用药,合理掌握给药时间、方法,药物要做到现配现用,避免久置引起药物污染或药效降低。
8、如发现给药错误,应及时报告、处理,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向患者做好解释。
患者用药后观察制度一、目的和背景为了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减少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制定本制度以规范患者用药后的观察工作。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
三、责任与义务1. 医疗机构的责任与义务•提供培训:医疗机构应确保医务人员接受相关用药后观察的培训,包括药物知识、用药风险等方面的内容。
•提供工具和设备:医疗机构应提供必要的工具和设备,以便医务人员记录和观察患者用药后的情况。
•确保信息安全:医疗机构应采取措施确保患者用药信息的安全和保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 医务人员的责任与义务•详细记录:医务人员应详细记录患者用药后的情况,包括给药时间、用量、途径等信息,并及时汇报给上级主管或相关部门。
•观察并评估: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观察并评估用药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必要时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及时沟通:医务人员应与患者保持及时的沟通,解答患者的疑问,并向患者提供用药后观察的一般指导和注意事项。
四、用药后观察的管理标准1.用药后观察时间:医务人员应按照医疗机构规定的时间节点,对患者进行用药后观察,一般包括用药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4小时、6小时等时间点。
2.观察内容:医务人员应及时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生命体征、不适症状、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评估和措施调整。
3.异常处理:医务人员在观察过程中如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如调整用药剂量、停药、更换治疗方案等,并向上级汇报。
4.紧急情况处理:医务人员在观察过程中如发现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需要紧急处理的情况,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通知上级主管或紧急医疗救援部门。
五、用药后观察的考核标准为了提高医务人员的用药观察能力和工作效率,医疗机构将根据以下标准对医务人员进行考核:1.观察记录准确性:医务人员的观察记录应准确、完整,包括用药时间、用量、途径等信息,以及患者的一般情况、生命体征、不适症状、药物不良反应等相关内容。
医院用药后病情观察制度
第一条规范安全地使用药物治疗患者是医务人员的职责,为保障临床药物使用的合理与安全性,特制订用药后病情观察制度。
第二条临床医师用药前,应对该药的适应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副作用、禁忌证等有充分的了解,以保证用药的合理、安全。
第三条医护人员在患者用药后应对其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
密切注意用药后的反应,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特别是合用药物所致的不良相互作用,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应尽快采取正确有效的救治措施。
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应立即抢救。
第四条对易过敏的药物及有过敏史的患者,用药后应就地观察≥30分钟。
第五条医护人员对用药后病情观察应记录在病历中,尤其是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对不良反应的处理及抢救。
第六条药师要深入临床,直接了解和观察患者的用药情况。
掌握药物治疗和不良反应等第一手资料,及时反馈药品质量及临床患者情况,作到及时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用药帮助,在患者药疗的过程中承担一定的义务。
第七条严格执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制度》,积极收集不良反应资料,做好分析、总结和上报工作。
1。
用药后观察及处置护理制度在医疗护理工作中,用药是经常碰到的工作环节之一。
患者在接受医疗护理时,可能需要使用各种药物,而用药后观察及处置则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和有效的重要程序之一。
本文将重点讨论用药后观察及处置护理制度。
一、用药后观察的重要性用药后观察是指在给药之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和药物反应情况。
通过用药后观察,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或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从而保护患者的身体健康。
1.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在用药后观察中,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
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提供重要的信息,帮助护士判断患者是否对药物产生了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
2.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用药后,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有时候,患者可能会出现新的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
通过及时观察和记录,护士可以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调整用药方案或采取其他护理措施。
3. 注重药物反应情况不同的药物可能产生不同的药物反应。
有些药物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皮肤瘙痒等,有些药物可能引起胃肠不适、头晕等。
护士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药物反应情况,并及时处理和记录。
二、用药后观察的护理措施为了确保用药后观察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护士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
1. 建立观察表格护士可以根据不同的药物类型和患者的病情,建立观察表格,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药物反应等信息。
观察表格可以帮助护士系统地观察和记录,提高观察的准确性。
2. 培训护理人员护士需要对用药后观察及处置的护理制度进行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观察方法、观察指标的判读和处理方法等。
通过培训,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观察能力和处置能力。
3. 建立沟通机制护士需要与医生和其他护理人员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时,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或采取其他措施。
同时,护士之间也要加强交流,共享观察和处置的经验。
三、用药后观察及处置的注意事项在进行用药后观察及处置时,护士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患者用药治疗反应观察制度
一、为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护士应熟练掌握常用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二、对易发生过敏反应的药物、特殊用药和特殊(婴幼儿、儿童、老年人、孕产妇、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等)应密切观察,如有过敏、中毒反应立即停止用药,报告医生,做好记录,必要时封存实物协助检验工作。
三、应用输液泵、微量泵或化疗药物时,要密切观察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现问题及时停止用药,逐级报告护士长、药剂科,确保用药安全。
四、定时巡视病房,根据病情和药物性质调整输液滴速,观察有无发热、皮疹、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五、做好患者的用药指导,使患者了解所用药物的一般作用和不良反应,指导正确用药和注意事项。
六、发现给药错误时,应及时停药、报告,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避免引起纠纷。
七、护士长要随时检查患者药物的使用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八、实施临床用药监控,加强药品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的检测上报。
药剂科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对所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登记,分析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九、护士用药前查看药物使用说明书,告知患者药物的作用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十、加强病房巡视,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
十一、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时,应及时报告医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督促医生填写药物不良反应上报表,上报临床药剂科。
十二、科室专人收集药品使用说明书,定期组织护士学习。
患者用药后观察制度背景在医疗过程中,用药是最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
合理用药和规范用药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而且可以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和药品滥用等问题。
为了加强药物安全管理,对于患者用药后的观察工作也非常重要。
目的患者用药后的观察工作是指对于患者使用某种药物后,对其病情的变化、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全面记录,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通过对患者用药后的观察和记录,既可以及时应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和药物副作用等问题,也可以为后续的病情判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从而达到保障患者安全的目的。
操作步骤1. 观察时间根据用药的类型和患者的情况,设置不同的观察时间。
通常情况下,对于大部分常用药物,需要观察患者至少2小时,对于一些具有副作用的药物,需要观察患者至少4小时。
对于一些需要特殊监测的药物,需要采取更长时间的观察方式。
在观察过程中,记录观察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2. 观察内容在观察过程中,需要对以下内容进行记录:(1) 用药前病情记录患者在用药前的病情,包括患者的症状、病史、用药记录等信息。
(2) 用药后病情记录患者在用药后的病情,包括疗效和不良反应等方面的情况。
需要询问患者的感受,检查相关生命体征,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检验等。
(3) 药物使用情况记录药物使用的方式、剂量和次数等信息,对于使用的特殊方法和注意事项,也需要进行记录。
3.记录方式为了方便观察和记录,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记录:(1) 纸质记录将观察内容逐条记录在纸质记录表上,便于查看和整理。
此方法适用于病情比较稳定,每次观察需要记录的内容相对较少的情况。
(2) 电子记录采用电子化的记录方式,可以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操作效率和数据质量。
此方法适用于病情复杂,每次观察需要记录的内容较多的情况。
注意事项•对于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式,必须根据医嘱进行使用。
•对于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等情况,必须及时反馈给医生或药师。
•在药物使用过程中,一旦患者出现过敏反应、意识改变、呼吸困难等严重情况,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并保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医院用药后观察制度及流程万能版药品的使用是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在医院中,为了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疗效,医院普遍实行用药后观察制度。
本文将为你介绍医院用药后观察制度的流程及其重要性。
一、用药后观察制度的重要性用药后观察制度是指在患者使用药物后,医院对其进行严密的观察和监测。
这一制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疗效评估:用药后观察可以检验药物是否有效,进一步评估疗效。
如果药物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医院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证患者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
2. 不良反应监测:部分药物可能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药物依赖等。
通过用药后观察制度,医院可以及早发现并处理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有效避免潜在的危害。
3. 药物安全评估:用药后观察有助于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包括剂量是否合理、是否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等。
通过对药物安全性的监测,医院可以确保患者在用药过程中的安全性。
4. 治疗效果预测:通过用药后观察制度,医院可以根据患者对药物的反应预测其未来的治疗效果,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二、用药后观察制度的流程1. 用药前咨询:在医院用药前,医生会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询问过敏史和其他相关信息,以便为其选择合适的药物。
2. 用药方案制定: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用药方案,包括药物名称、用法、用量等。
3. 药物发放:医院会根据用药方案,为患者提供所需的药物。
医护人员会向患者说明用药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4. 用药后观察:患者在用药期间或用药后会接受医院的观察和监测。
医院会定期与患者沟通,了解用药的效果和患者的病情变化。
5. 用药调整:如果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或疗效不佳,医院会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再次观察和监测。
6. 用药评估:根据观察和监测结果,医院会对患者的用药疗效进行评估,及时反馈给患者并调整治疗方案。
7. 用药记录:医院会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用药剂量、频次、用药期限等。
重点药物观察制度
1. 医护人员应掌握重点观察药物品种,见重点药物观察品种目录。
2. 用药前向病人或家属询问是否使用过该类药物,是否有不良反应;并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
3.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人状况。
注射给药时,在开始30分钟内要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尤其对于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患者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的患者应加强观察。
当班护理人员应30-60分钟巡视一次,观察和询问病人用药情况。
4. 用药后患者出现药品不良反应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妥善处理,并填写不良反应报告表上报。
5. 交班时,交班护士应向接班护士介绍病房内使用重点药物患者的情况,以便继续执行用药后观察。
6. 各临床科室应比对医院重点药物目录,执行本科室重点观察药物的管理。
附:海军安庆医院重点药物观察品种目录。
用药后观察制度
为保证用药安全、合理、有效,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医务人员应熟练掌握药品的疗效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2、临床药师应向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提供合理用药方法的指导。
3、临床药师、临床医师应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药品可能存在的严重的不良反应、用药后的观察方法。
4、加强输液安全管理,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医院《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执行。
5、输液室和病区护士应加强巡视,严密观察患者用药后的用药效果、有无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及输液反应等,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必要时上报科主任、护士长、药剂科。
6、对于易发生过敏的药品和婴幼儿等特殊人群输液用药后应密切观察,如有过敏、输液、中毒反应等应立即停止用药,报告医师给予对症治疗,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工作,做好记录,必要时封存实物协助检验工作。
7、药剂科应实施临床用药监控,加强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上报管理。
8、药剂科临床药学室负责全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收集、整理、评价、上报工作。
医院护士给药及用药后观察制度一、护士须严格遵医嘱给药,不得擅自更改,对有疑问的医嘱,应了解清楚后方可给药。
二、给药前应评估患者病情、过敏史、用药史、不良反应史。
了解患者所服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以及某些药物服用的特殊要求。
告知患者/家属药物相关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护士使用新用的药物前应认真、仔细阅读说明书。
三、取、发放药时应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制度,给药时,如患者提出疑问,查清后方可执行。
四、备药前检查药品批号、质量。
注意水剂、片剂有无变质,安瓿有无裂痕,液体有无瓶口松动、混浊、沉淀、絮状物,不符合要求与标签不清不得使用。
五、摆药后须经第二人查对方可执行。
六、口服药做到看服到口,如为鼻饲患者应将药物碾碎溶解后由胃管注入。
若患者不在病房或因故暂不能服药,暂不发药,患者床头放提示牌,并做好交班。
七、特殊用药应密切观察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如有异常反应立即停药,报告医师,并按照医院《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监测报告管理的制度与程序实施细则》要求及时上报。
八、护士进行高危药品调配、发放和使用时需实行双人复核,核对患者姓名、床号、药品名称、药物剂量,确保发放准确无误;应严格按照规定的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手工签字。
九、使用高浓度的电解质溶液(10%KCL、10%NaCL)时,严格按照说明的要求和医嘱要求使用,并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
十、应用输液泵、注射泵或化疗药物时,应加强巡视,根据病情和医嘱调整输液滴速,确保用药安全。
十一、安全正确给药,合理掌握给药时间、方法,药物要做到现配现用。
十二、如发生给药错误,应及时报告、处理,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并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用药后观察制度
药物是用来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不一样,因此在服用药物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严格的用药后观察制度,以确保安全有效地治疗疾病。
首先,用药后观察应该有专人负责,这个人可以是药师、医生或者护士,他们应该熟悉各种药物的使用方法、副作用和禁忌症等信息,对药物的使用进行监控,并根据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其次,在用药后观察中,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身体反应。
这些反应可能包括药物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以及治疗效果的好坏等。
特别是对于一些需要长期服用的药物,如抗生素、降压药等,需要定期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及副作用。
第三,用药后观察还应该注意患者的心理变化。
某些药物可能会对患者的情绪产生影响,如抑郁和焦虑等。
因此,我们也应该小心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并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
最后,用药后观察的记录也非常重要,这些记录能够记录药物的使用情况、剂量以及患者的反应。
这些记录可以作为医生诊断和治疗的依据,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保障。
总之,用药后观察制度的重要性在于及时发现和处理药物的不良反应、副作用以及心理变化等情况,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好的保障。
我们应该认识到用药后观察的重要性,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更好的服务。
护士给药及用药后观察制度
1.护士必须严格遵医嘱给药,不得擅自更改,对有疑问的医嘱,应了解清晰后可给药。
2.了解患者病情及治疗目的,熟悉各种常用药物的性能,用法,用量及副作用,向患者进行药物知识的介绍。
3.取,发,发药物时应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制度。
4.特殊用药应密切观察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如要异常反应立即停止用药,并报告医师,必要是封存药物或液体,做好检验,抢救等相关工作,及时记录。
5.使用输液泵,注射泵或化疗药物时,应加强巡视,根据病情和医嘱调整树叶速度,确保用药安全。
6.给药前,要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需要时做过敏试验)并向患者解释以取得合作。
用药后,要注意观察药物反应及治疗效果,如有不良反应要及时报告医师。
7.安全正确用药,合理掌握给药时间,方法,药物要做到现配用,避免久置引起药物污染或药效降低。
8.如发现给药错误,应及时报告,处理,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