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献综述评论 (2)

文献综述评论 (2)

文献综述评论 (2)
文献综述评论 (2)

家庭金融研究综述评论

本文对《家庭金融研究综述》进行评论,该文章于2011年4月发表在管理科学学报第14卷4期74-85页。首先对于期刊来说,管理科学学报属于我校对管理类学术刊物划分的A类期刊,同时其复合影响因子为2.344和综合影响因子为1.375,影响因子水平很高,属于管理类较高水平的期刊。其次作者李心丹为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教授。南京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九校联盟成员,“珠峰计划”首批11所名校之一,为中国著名学府之一。而作者现任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院长,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等等,是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金融管理、金融工程、行为金融、商业银行管理、公司金融、创业投资和产业投资的研究和发展工作,出版相关学术著作8本,在著名学术刊物中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代表这篇综述是作者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储备了大量相关知识,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之后得出的成果,值得我们去借鉴。

最后对于文章来说,文章来源项目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70932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901037);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资助项目(09YJZCH061)。

1.摘要和引言

摘要中清晰地给出文章的主要脉络、框架、基础和视角,以个体金融决策和家庭金融为基础,视角为行为金融学。通过对家庭投资决策、家庭消费决策、中国市场家庭金融等研究的回顾构造家庭金融的理论框架,并指明未来研究方向。对我们的启示是摘要篇幅不易过长,内容应该简洁扼要,一眼就能明白文章的目的、框架和研究结论。

引言部分简单介绍了家庭金融也就是文章的主题,首先介绍了家庭金融兴起的标志及家庭金融在学术界研究中所面临的问题。然后在回答了“什么是家庭金融以及家庭金融的研究框架是什么?”的基础上,剖析了目前国内外对家庭金融领域的研究现状、问题和不足后。最后,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和视角以及本文

立意所在。

2.文献回顾

作者首先将参与者金融决策基本框架及消费资产定价理论作为研究家庭金融的理论模型基础,在这一模型下,结合引言中提出的本文的研究框架,将家庭金融研究分为家庭投资决策研究和家庭消费决策研究两个独立阶段。接着,作者描述了家庭金融决策区别于理想状态下的个体金融决策的几个主要特征:投融资决策的长期性,持有非交易性资产,持有非流动性资产,面临融资约束和税收负责性等。然后,作者分别对家庭投资决策研究和家庭消费决策研究进行了详细回顾,最后对中国市场家庭金融研究进行回顾,内容结果连贯,逻辑严谨。

2.1 家庭投资决策研究回顾

家庭投资决策是家庭金融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主要包括家庭的市场参与决策、投资组合分配决策、具体交易决策等,而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家庭的股票市场投资决策方面。

2.1.1 市场参与决策

在研究决定家庭参与或不参与某个市场或投资项目的因素的问题上,存在着两个研究方面。一方面,部分学者从居民个体特征角度研究了家庭的市场参与问题,具体影响因素包括家庭财富、教育水平、年龄、性别等,对Vissing-Jorgensen,Campbell和Heaton等人的研究经行了回顾;另一方面,部分学者从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角度研究了家庭的市场参与问题,分别列举了Manski、Hong、Guiso 等人的研究角度及成果。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当前文献主要从家庭个体特征和社会群体影响两方面,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对家庭“有限参与之谜”进行了相关解释。

2.1.2 投资组合与分散化决策

家庭在具体每一个市场参与中,如何构建投资组合来实现分散化并消除系

统风险?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表明,家庭通过直接持有个股构建投资组合时存在严重的分散化不足问题。其中Calvet等人验证了家庭投资分散不足现象。部分学者探讨了家庭投资组合分散化不足的原因。Heaton,Ameriks,Stango等人分别从不同角度探究了其原因。作者指出,目前这一领域,现有文献主要围绕“投资分散不足”这一现象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进一步从家庭特征及行为偏差等角度,指出了投资分散化不足的原因。

2.1.3 家庭交易决策

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是利用个人投资者经纪商交易账户记录进行分析,发现家庭在交易决策中存在过度自信,过度交易和处置效应等行为偏差。这一领域的主要问题是交易账户并不能非常理想的反映家庭交易决策。

2.2 家庭消费决策研究回顾

家庭消费决策是家庭在实现最优投资组合决策后,通过储蓄或贷款的方式实现资源跨期优化配置,达到家庭总体消费效用最大化。这一部分主要从家庭储蓄和家庭消费信贷两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回顾。其中消费信贷方面,主要围绕信用卡贷款及住房抵押贷款进行回顾。

2.2.1 家庭储蓄决策

家庭储蓄是放弃现阶段的家庭消费而进行投资,实现财富跨期配置,以追求未来更高的消费来实现总体效用的最大化。作者在回顾了Carrol,Bemheim,Dynan,Jappelli,Karlan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当前领域的早起研究主要集中在预防性动机等理性角度分析家庭储蓄行为。近年来关注的焦点逐步转移到家庭行为偏差及纠正上。

2.2.2 信用卡市场及信用卡贷款

信用卡贷款领域的研究,可以看到,当前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用卡利率粘性,以及信用卡贷款与流动性资产并存这两个问题上,并从家庭行为偏差

等角度进行了一定的解释。

2.2.2 住房抵押贷款

作者在梳理这一领域的文献发现,尽管房地产及住房抵押贷款在家庭资产配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从家庭微观决策角度研究房地产抵押贷款相对很少。目前主要集中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领域的研究,而对家庭住房抵押贷款决策本身的研究相对还较少。

2.3 中国市场家庭金融研究回顾

在中国市场上,随着近年来家庭金融实践活动的快速发展,部分学者对家庭金融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主要包括家庭投资决策、家庭消费/储蓄决策等。

2.3.1 家庭投资决策研究回顾

国内学者主要利用调查访谈数据以及交易账户记录,对中国家庭市场参与、资产配置及交易行为等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发现一些中国家庭投资决策中的行为偏差.然而,这一领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尚缺乏一个类似于美国survey of consumer finance、能够全面深入反映家庭人口统计特征以及资产配置细节的全国性数据库.如何建立这样一个数据库将成为当前家庭投资决策领域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

2.3.1 家庭投资决策研究回顾

目前中国家庭消费决策领域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制度性因素,从预防性动机等角度对中国家庭高储蓄率问题进行了宏观研究.然而,对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消费信贷中的住房抵押贷款、信用卡贷款等问题,尚缺乏足够的关注和研究,同时对居民高储蓄率问题也缺乏微观层面的研究。

3.结束语

作者在回顾了国内外近年来对家庭金融领域研究后,结合中国家庭金融市场近几年来的发展,以及笔者对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提出了中国市场家庭金融的未来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中国家庭高储蓄率问题,中国信用卡贷款问题,住房抵押贷款问题以及金融资产多元化与投资选择问题。并进一步指出,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及金融产品的多元化,加上家庭投资意识不断增强,相信未来中国市场家庭金融理论研究将具有非常广阔的空间,而家庭金融决策中的心理及行为偏差将是家庭金融研究的主要出发点。

4. 参考文献

本文参考文献为74篇,其中外文文献51篇,中文文献23篇,英文文献占70%左右,其中中英文文献来源期刊均为管理类判定标准A类期刊,影响因子很高。

评论市场营销演进及营销管理变革综述(一)文章题目、摘要和关键词

用了简单的文字将论文所研究的关键问题和核心思想表述了出来:市场营销演进及营销管理变革综述;市场营销;营销演进;营销管理;摘要直奔主题直接写根据的理论,透视和阐述的问题,演变过程的分类,及总结和阐述了各时代营销管理的基本特征。

摘要只有138个字,很精练。能让读者在阅读之后,基本了解了文章所要研究的关键问题,主要的研究对象以及最关键的结果。

市场营销;营销演进;营销管理;这几个关键词是文章中关键的、

出现频率较高的概念。

(二)引言

引言提出要研究的问题:总结出市场营销演进的规律与特征。

论证研究的必要性:在这漫长的百年发展史中,不管是市场营销的内容还是整个现实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市场营销研究成果。

(三)文献回顾及发现

一.研究方法

作者通过文献回顾发现不管是初期的关于分销的看法,还是中期关于交换的观点,还是近期关于价值递送的理念,市场营销都脱离不开三个基本要素,即:企业(或非盈利组织)、客户(前期为消费者)和产品。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市场营销管理要素模型。

根据这种要素内容和要素之间关系变化的阶段性,提出三个假设:

假设1:1900年到1950年,属于大众营销时代,即以面向所有购买者进行大规模生产、大规模分销和大规模促销某个产品为特征;

假设2:1950年到1990年,属于目标营销时代,其特征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市场划分为若干的细分市场,并选择其中某个或某几个作为企业目标市场;

假设3:从1990年开始,属于定制营销时代,其特征是关注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面向市场提供客户可接受价格下的定制化产品然后作者从涉及三个阶段的营销管理要素内容的文献出发,探讨不同阶段的特征,

进而验证假设的正确性。

二.产品导向大众营销时代的营销管理特征

作者根据最具综合影响力的营销期刊JournalofMar-keting(Baumgartner和Pieters,2003)中在ResearchinMarketing部分总结的同类市场营销研究所涉及的主题发表的比例,笔者按照市场营销管理要素模型中所包括的要素,将其整理成图3。

作者发现这个阶段营销研究的主线是以产品为中心,围绕着把产品(从农产品到工业品)如何从生产商的手中销售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进行讨论,其根本内容就是分销,以及在分销的过程中所涉及的批发、零售、广告、价格、人员销售和促销等。

根据对营销管理三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的总结,作者得到如下结论:

1.1900-1950年的这段时间属于市场营销的大众营销时代。

2.大众营销时代是以产品为导向的,主要研究内容都集中在产品和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上。

3.在该时代,企业认为市场上的消费者是一样的,没有差异,不管是对农产品,还是后来对工业品,都具有相同的需求。

4.企业和客户之间主要通过产品联系起来。

5.企业和客户之间没有直接联系,企业和产品之间只是生产的关系。

并且作者对采用“大众营销”这个概率进行了解释:之所以采用

“大众营销”这个概念是由于它以面向所有购买者进行大规模生产、大规模分销和大规模促销某个产品为特征。当时由于交通和交流设施的发展,许多行业开始把全国看作一个单一的市场,导致大型的、更强大的公司开始采用规模经济的方式,销售大量的、无差异的、利润很低的产品。

三、市场导向的目标营销时代

作者根据JM所统计的“MarketingAbstracts”一类文献的主题、结构比例以及相关论文数量,在这个时期,针对产品(差异化产品的概念、新产品的开发)、产品和客户之间的联系(促销、渠道)、消费者研究、企业营销管理和营销决策制定的文章大量出现。总结出表1.

作者发现本时代在营销管理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方面与前一时代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区别:

1.学者开始认识到消费者的差异,不再以整个市场作为企业的营销目标,而是研究如何按照一定的指标将市场划分为若干细分市场,再从中选择若干个作为企业的目标市场并制定对应的营销组合策略

2.目标营销时代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所进行的市场细分及目标市场选择、定位的研究都是从客户相关特征出发的,尽管较大众营销时代考虑了更多的客户需求,但是还是受企业的条件所限,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客户需求而已,严格地说,是“营销+销售”的模式,所以以市场为导向,还没有达到以客户为中心的水平。

3.在目标营销战略的指导下,企业以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为主,面向

目标市场提供有差异化的产品或者面向单一市场提供低成本标准化的产品(以工业品为主)。

4.消费者需求出现显著差异且出现多样化的趋势,由于消费者的经济收入提高,因此有能力支付较高的产品价格,同时消费者开始掌握一定的消费知识。

5.企业和客户之间仍然主要通过产品联系起来,但是这个产品概念和上一个阶段的产品概念不同;同时市场营销的学者们开始研究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试图通过关系建立与客户之间更深层次的纽带,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

四、客户中心的定制营销时代

(一)时代背景

作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回顾发生的环境变化:

(1)出现了“网络消费者”。

(2)网络B2B产业凸现。

(3)商场日益复杂、动荡和混乱。

(4)新型商务模式蚕食着传统的经营方式。定制和它的“感知—响应”商务模式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考虑。

(5)以客户为中心,客户被视为企业创造价值过程中的伙伴。

(二)营销研究趋势

作者发现到了20世纪90年代,营销的学者们认识到:市场营销的含义远非只是经济学的延伸(即只注重管理交换关系)(Webster,1992)。市场营销概念从围绕企业的能力进行定义发展成围绕环境

需要(尤其是客户需求)来定义。这种认识是建立在两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1)关系营销的研究;

(2)网络,尤其是互联网发展的潜在影响。

作者还发现在“20世纪的大众市场已经让位于个人市场———大规模定制”的思想热潮下,个性化市场或者说单个消费者的市场越来越受到学者和实践者的重视。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有关营销新变化和个性化市场下营销应如何应对的文献数量增多,主要体现在:

1.营销最根本的变化是从卖方的代理转变为买方的代理。

2.营销成为企业由产品中心向客户中心转化的重要工具。

3.营销成为企业的内部信息日志。

4.营销的研究重心由交换向关系转移。

5.营销不再只是少数专家的职责。

6.大规模定制对市场营销产生根本性影响。

(三)营销管理特征

作者根据1990年到2004年JM“MarketingLitera-tureReview”摘录的文献主题及数量分布统计(详见表2),我们可以看出本时代在营销管理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方面与前一时代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区别,呈现出如下特征:

1.从1990年开始,由于客户在交易过程中的地位提高,企业不得不从根本上重视客户的需求,客户成为影响企业决策的核心力量,良好的客户关系成为企业制胜的法宝,实施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成为必然。

2.客户需求个性化,希望能够以可接受的价格获得定制产品。

3.在大规模定制的先进生产模式下,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客户个性化的定制需求。

4.在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发展的影响下,企业能够建立更便捷的与信息沟通的渠道,如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呼叫中心、网站,从而实现销售自动化和营销自动化。

5.产品从企业到客户之间的渠道变短,企业甚至可以通过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实现门到门的产品递送服务(YoramJerryWind等,1999)。

6.营销管理的关键是营销管理人员对现实生产或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发现未满足的需求和潜在顾客,进而通过交流证实和修改自己的判断,与顾客建立关系并达成合作意向,最后根据已确认的需求和定制价格组织配送或研发设计产品及服务,即实现定制营销(王云峰

等,2004)。

7.企业与产品之间的联系绝大多数还是自产自销的方式,但是已经出现一些从事定制营销的企业,他们并不拥有生产能力,而是通过集成相关企业的研发、生产和配送能力,为客户提供相应的定制产品(王云峰等,2004)。根据上述结论,作者认为这个时代体现出了与目标营销时代不同的根本特征,即作为客户“代理”的、建立在一对一沟通基础上的定制式的营销管理方式,因此可以称这个时代为“定制营销时代”,由此验证了假设3。

五结论与启示

作者通过对上百年市场营销演进史以及营销管理变革所进行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与启示:

1.细分市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还占有相当的分量,但是已经出现了向个人市场转移的迹象,而且由于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的普及,个性化市场必将成为下一代市场发展的趋势。

2.企业产品所面向的市场也不断发生变化,从以面向所有购买者进行大规模生产、大规模分销和大规模促销某个产品,发展到根据一定的特征将市场划分为若干的细分市场、并为其中某个或某几个选中的目标市场提供特定产品,现在已经出现根据个体市场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与标准化的产品成本相近的定制化产品,而且成为市场发展的新趋势。

3.企业的营销模式从以生产为导向,经过以客户为导向,发展到以客户为中心,这个变化历程显示了客户在交易中地位的不断提高,从交易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交易的合作创造者;

4.信息技术对于营销管理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不但改变了客户在交易中的地位,而且改变了企业与客户之间沟通的机制,改变了企业影响客户的途径和方式,因此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将会使企业的营销效率和效果大大增加。

(六)参考文献:

作者列举了国外10篇核心文献,文章中重点引用。格式严谨。

关于多类顾客排队系统的综述

本篇综述是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论文,是关于多类顾客排队系统近年来发展的综述。综述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对经典的排队如泊松输入,指数、PH或一般服务的处理方法和求解的思路;第二部分主要介绍的是由马尔可夫所产生的新型排队模型的处理方法。

第一章多类顾客经典排队系统的发展

详细介绍了经典排队系统的概念以及类型,说明了多类顾客排队系统的研究没有经典的一类顾客排队进展的快的主要原因。并且总结了经典的多类顾客排队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突破:(l)顾客类型的数量上;(2)服务台的个数; (3)服务时间分布。同时也点出了其存在的一些局限:到目前为止,研究经典的多类顾客排队都还是局限在泊松到达.

1.1优先排队

多类顾客经典的排队系统中人们最熟悉就是优先排队,60年代后期,一些著作的结果都是针对于具有固定优先权的单服务台排队而言的,系统实施抢先和非抢先规则.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已经对一个服务台M/G/1类型的优先排队系统有了很好的结果。九十年代末,人们开始热衷于研究多个服务台的优先排队,分析多个服务台的优先排队系统的文章很多,但大大多数文章都是针对州州k优先系统,主要方法有以下三种:(l)逼近,聚集或截断;(2)矩阵分析法;(3)生成函数方法.

作者发现基本上所有用来分析M/M/k两个优先级排队系统的文章都用了马氏链,这样的马氏链有两维是无穷的(每维表示每个优先级的顾客数),为了克服这一点,研究人员们用各种方法简化这个马氏链。方法有:(1)通过限制高优先级的顾客数或低优先级的顾客数来截断原马氏链;(2)把状态合并得到一个粗略的逼近;(3)给出一个有限排队系统的模型。这些方法的缺陷:一般当接近1时,聚合或是截断都不能把握系统的性能指标。

针对上面的缺陷,作者又介绍了用矩阵分析方法的文章,然而这类文章得到复杂的数学表达式,当很大时,数值结果也不稳定。Sleptchenko在这方面作了一些突破性的工作,在延续前人思路的同时,直接考虑排队系统边缘的平稳分布,而不构造马氏链。他的突破性工作在于他们对每个优先级的顾客中含有不止一类

顾客的优先排队系统作了分析。

研究发现对于两个以上优先级的排队系统,只有粗糙的逼近结果。作者详细介绍了Bondi-Buzen的逼近结果,并对公式进行了详细说明。并总结当所有类型的顾客的服务时间都是相同的指数分布时这种关系是非常明确成立的,但是除了这种情况,结果又是如何还没有人研究。

作者将Mitrani、King和Nishida所用的逼近研究方法总结为MK-N逼近,该方法与Bondi-Buzen的逼近不同,MK-N聚合为两类,被聚合的顾客的服务时间用一个与原服务时间有相同一阶矩的指数分布逼近,这种逼近显然是不够精确的。由此,作者很自然的提到了Mor Harchol-Balter和Takayuki Osogami的一个新的研究方法RDR。RDR的思想是延续了MK-N的聚类思想,他们在降低维数的同时并没有截断,而是通过在马氏链中引入“忙期转移”来降低维数。.理论上,RDR 方法能够解决任意多个服务台,任意多个优先级尸H服务时间的系统。另外,RDR 效率很高,计算时间非常的短.由于该方法的这个优点,作者详细的介绍了该方法的内容和研究过程。

1.2 M/M/k多类顾客排队系统

在这节,作者主要讲M/M/k多类顾客排队系统的研究过程,以及一些重要文献的研究内容,并提出一些突破点,还详细的写出模型进行分析。通过De Smit 和Cohen用相位向量,利用LS变换和Wiener-Hopf分解技术求解,对多类顾客GI/M/k排队系统的分析,得到了等待时间和队长平稳分布的显示解,并且平稳等待时间符合混合指数分布。后来De Smit又得到了数值界,但是也仅限于两类顾客的排队系统而已。由此作者引出研究该类系统的主要方法:逼近技术或渐进方法。接着都是按着时间及研究发展为线索,一一提出研究人员及研究程度,并提出其不足之处。A.V.Harten和A.Sleptchenko在这方面的研究做出了突破:他们打破了传统的思想,不是通过构造马氏链找平稳解,而是直接从平稳状态的边缘分布出发,找到边缘分布的平衡方程,再求解。所写文章的突破在于:(l)他们对顾客的类型数和服务台的个数都没有限制;(2)打破传统,另辟途径;(3)找到了精确解得特殊结构。

由于该方法和文章的重要性,作者详细的介绍了他们的模型及方法。在求出精确解的基础上还得到平均队长、平均等待时间,并且可以轻松的计算队长和系

统中各类顾客数的高阶矩,甚至可以得到系统中不同类型顾客数之间的相关系数等等.然而其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优先排队系统只考虑了两个优先级的排队,对于两个以上优先级情况没有给出结果。

1.3 多类顾客拟可逆排队系统

作者简单的介绍了拟可逆排队系统的产生到发展,关于拟可逆排队(网络)的参考文献有很多,但是一般建立在以前的框架之上没有太大的突破。.由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人们一直也没有停止对这类排队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拟可逆排队模型:MSCCC,MSHCC以及比较新的OI排队。由于OI排队包括了对称排队的很大一部分,而且还包括了我们前面提到的MSCCC和MSHCC,具有比较一般的性质,所以作者详细地介绍了OI排队模型。

1.4 多类顾客带重试的排队系统

多类顾客带重试的排队系统的基本模型:到达过程与服务时间以及重试间隔分布是独立的,到达过程!服务时间以及重试间隔分布依顾客的类型而定。作者介绍了该系统中简单的模型形式,并介绍了Grishechkin用分支过程来分析原重试过程,该方法用来研究批量到达的多类顾客重试排队系统与分支过程的内在联系。作者对该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另一方面在电话!传真以及数字网络的实际应用中,当服务台忙时,输入和输出并不是“平等的”:不能输入,也就是拒绝输入信号,要输出的信号排队等待服务,直到服务台不忙输入才被允许.于是人们又开始研究带优先级的重试排队。作者详细介绍了由Falin等人提出的这类系统的最一般模型。近年来,对多类顾客的重试排队系统研究的不是很多,并且就我们所知人们对多类顾客重试排队系统的研究仅限于一个服务台情形,而对于带优先级的重试排队也仅限于两类优先。

1.5 BRI算法

在这一节作者介绍了由史定华老师给出的一个新的算法:BRI算法,这个算法使得我们能够对有特殊结构的多类顾客排队系统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非常精确的数值解.两类顾客排两队、两个服务台、相互支持的排队系统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BRI算法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比较好的结果,但是遗憾的是这种算法对无穷小生成元的结构要求太严格,因此对多类顾客排队系统的贡献是非常有限的,作者通过一个例子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使读者能够清晰明了。

第二章多类顾客新型排队系统的发展

马尔可夫到达过程(MAP)的提出对排队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得人们可以利用矩阵方法对随机环境下的排队系统进行分析。由MAP又引出的一系列新的到达过程如批量到达的马尔可夫到达过程(BMAP)、离散时间马尔可夫到达过程(DMAP)、带标记的马尔可夫到达过程(MMAP[K])等。通过分析MMAP[K]的重要性,作者在这一章的第一节在上面分析的基础上详细的介绍MMAP[K],第二节对近年来具有MMAP[K]输入的排队系统所取得的成果作简要的介绍。

2.1 MMAP[K]

文章开头首先给出了Neuts对MMAP[K]的定义,并介绍了不同类型之间的转换,并通过推导过程总结出这一模型的四条性质。

2.2 MMAP[K]输人的排队系统的一些研究成果

近十几年来,研究人员们对具有MMAP[K]输入过程的排队系统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其中何启明和Takine做了很多的工作。1994年R.W.Yeung和B.Sengupta 得到了有树形结构的马氏链具有乘积形式的平稳解。接下来说了定理,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2000年,何启明利用这个结果研究了MMAP[K]/PH[K] /N/LCFS非抢占优先的排队系统,并利用树形结构的拟生灭过程的结果给出了求每一个节点的平稳概率的有效的算法,作者具体的介绍了有树形结构的拟生灭过程。2001年何启明研究了MMAP[K]/G[K]/1系统,利用拉普拉斯变换得到了平稳解。2002年, Takine研究了非批量到达的MMAP[K]/ G[K]/1/LCFS-PR排队系统。最近B.vanHoudt和C.Blondia研究了离散时间、多类顾客的排队的等待时间和逗留时间。2005年Takine考虑了一个在随机环境下的单服务台、多类顾客排队,即顾客的到达和服务速率都是由一个有限状态的连续时间马氏链(我们称之为基础马氏链)决定。

总结:

通过研读本篇综述,我对文献综述的整体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研究某个方面的理论,需要抓住重点,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

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本篇文献引用的都是核心期刊的英文文献,影响因为非常高。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国内外研究综述范文国内外文献综述写

国内外研究综述范文国内外文献综述写你的文献综述具体准备往哪个方向写,题目老师同意了没,具体有要求要求,需要多少字呢? 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文献综述想写好,先要在图书馆找好相关资料,确定好题目与写作方向。老师同意后在下笔,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可以直接问我,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写作过程顺利。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 2) 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 1、文献综述的格式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 ___。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

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 ___和作者自己的见解。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小结,是结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 2、文献综述规定 为了使选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 2. 在文献综述时,研究生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文献。通常阅读文献不少于30篇,且文献搜集要客观全面 3. 在文献综述中,研究生应说明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

文献综述范文 (2)

xxx问题研究文献综述(标题) xx(作者) 摘要:XXXX (摘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简短概括你本文的主要研究的内容是什么。一般1,2句话即可。第二部分写:“国内学者对xx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以及“本文从xxx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之类的总结性套话,最好能稍作总结。 其中第一部分,如果你不会写又或者懒得写,个人建议可以拷贝他人相关论文的摘要部分,然后做适当修改和调整即可。毕竟你研究的主题和你网上下载的相关论文的主题是基本一致的,故可以借鉴网上论文的摘要。但是请注意别一字不动的全拷贝,适当整合,修改。别让我发现你一个字都没改动过! 第二部分,如同我上面所说的写。若能简短总结下你接下来打算从哪几个方面来综述,那是最好了;如果不能,我也不勉强了,写两句套话也行。 以下给出个摘要的例子,仅供参考。其中绿色代表我所说的第一部分;黄色代表第二部分。 例一: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为城市繁荣和农村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他们的社会保障程度低, 近乎游离于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近年来理论与实务界对此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在对这些成果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 简要评析了总体研究现状, 并指出当前亟待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 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例二:我国当代大学生自杀问题文献综述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校自杀率呈上升趋势,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国内学者对大

学生自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主要对2003-2007 五年间大学生自杀问题的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内容涉及自杀态度、自杀原因、自杀意念、自杀量表、大学生自杀预防与危机干预等方面的研究。 例三: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文献综述 摘要:自比较优势理论创立以来,该理论一直都是指导国际贸易活动的准则、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然而面对新的经济形势时,比较优势理论也不断经受着其反对者理论和经验验证上的挑战。在其追随者们不懈地努力下,比较优势理论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使得即使在贸易理论辈出的今天它依然在国际贸易中保持着其毫无争议的主流地位。本文就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过程进行简单的梳理,勾勒了比较优势理论演进的大概脉络,最后简要讨论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实践意义。 ) 关键词:xxx (找几个关键词;3,4个差不多了。彼此之间用分号“;”隔开。) 前言(或称为导言) ( 前言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争论焦点,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前言分两部分写。 第一部分是介绍研究的主题,目的,以及相关概念,定义等。这部分我建议你们完全拷贝黏贴别人的论文的前言部分。比如你想写电力系统改革方面的文献综述,那么就在网上论文数据库中输入电力系统改革这几个关键字样后,会弹出许多的与此主题相关的论文。随便找其中的一篇,它的前言部分都会介绍电力系统改革方面的相关情况。这部分你们选择一

文献综述教师评语

文献综述教师评语 篇一:文献综述封面——(教师意见) 附件10: 重庆科技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题目连铸板坯中间包控流装置的 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院(系)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冶金普20XX-01 学生姓名陈开宏学号20XX440245 指导教师(签字) 文献综述要求 1.文献综述是要求学生对所进行的课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综合分析而写出的一种学术论文。其特点“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 使材料更加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描述和评价。 2.文献综述中引用的中外文资料,内容必须与课题或专业方向紧密相关,理工类不得少于10篇,其它不少于12篇。 3.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其所附注释、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同正文。

文献综述的评阅 评阅要求:应根据学校“文献综述要求”,对学生的文献综述内容的相关性、阅读数量以及综述的文字表述情况等作具体的评价。 指导教师的评语: 该生通过大量搜集和查阅文献资料,对与板坯结晶器内钢液流场/连铸中间包控流装置相关的国内外前人工作较好地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归纳整理,并针对某一学者具体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和系统的描述与评价,语言简洁,层次清楚。达到了学校“文献综述要求”。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篇二:论文文献综述评价 论文文献综述评价 一、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在开题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综述的目的是反映某一课题的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从其历史到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都要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评论。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预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为选题和开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文献综述的格式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

论文文献综述范文

论文文献综述范文 导读:本文是关于论文文献综述范文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刑法论文文献综述范文】 一、有许多学者认为我国现行仲裁法中的“其它财产权益纠纷”的规定应当更加明确化。谭兵在《中国仲裁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一书中认为:调整中国现行仲裁范围的主要思路是明确、统一、扩大和规范。对于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中的“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应有更加明确的解释。其认为“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解释,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首先,“财产权益争议”一词,是指交付仲裁的事项应是与财产有关的事项,与财产无关的争议则不可以仲裁。其次,对“其他财产权益纠纷”中的“财产权益”的范围,存在着界定不清的情况。为有利于仲裁实践,建议在修改仲裁法前,司法机关及时对“其他财产权益纠纷”作出统一的司法解释。 二、现行的仲裁实践中所通用的有关“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界定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仲裁制度本身的发展。许多的学者建议将更多的民事纠纷纳入到仲裁中来。 乔欣、李莉在《争议可仲裁性研究》一文中提到破产程序中的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纠纷具有可仲裁性。认为争议的可仲裁性不因破产而改变,仲裁协议仍可执行,裁决所确定的权益可作为破产财产或破产债权向法院申报。同时还认为应将因侵权行为产生的争

议纳入到仲裁。其认为:民事权利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侵权行为也是一个开放型的概念。由侵权行为而产生的争议,当事人双方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争议不涉及财产权益,但涉及的权利内容是当事人可以自由处分或可以和解的,这样的争议应具有可仲裁性。 同时,很多学者建议将知识产权中的更多纠纷纳入到仲裁中来。郑书前、宋新宇在《论知识产权侵权纠纷之可仲裁性》一文中谈到:目前我国有关法律只规定了“著作权合同纠纷”可以申请仲裁。但对于其他的知识产权纠纷如专利权、商标权有关的纠纷并未规定其可以提请仲裁。仲裁方式在解决知识产权纠纷方面和其他方式相比有其独到的优势。如果不充分利用这种优势,会造成知识产权保护的成本增加、资源浪费。其认为:长远的考虑是在对《仲裁法》进行修改时扩充仲裁的受案范围,明确规定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的一部分事项可以仲裁;鉴于《仲裁法》的修改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以及立法者对修改时机会合理把握,目前可先由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相关司法解释,明确任命法院在对仲裁裁决进行司法审查时,不得将裁决事项时知识产权纠纷作为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的情形而裁定撤销或不予执行该知识产权侵权纠纷仲裁裁决,应当执行该裁决结果,这是可采取的权宜之计。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国家对于民商事案件可仲裁性的态度将变的更为开放,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被仲裁机制所扩充容纳,承认其具有可仲裁性将在我们的意料之中。马明虎在《论我国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的可仲裁性》一文中谈到,承认更多的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的可仲裁性符合世界仲裁立法的发展趋势。其认为:按照我

文献综述怎么才能写好 如何读外国文献

为什么读文献? 但最重要的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读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一合上就什么都不知道,这是读文献的大忌,既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导致以后不愿意读文献。 1. 每次读完文献 (不管是细读还是粗读),合上文献后,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关键信息(take home message)是什么,如果不知道,就从abstract,conclusion里找,并且从discuss论述里最好确认一下。这样一来,一篇文章就过关了。take home message其实都不会很多,基本上是一些concepts,如果你发现你需要记得很多,那往往是没有读到重点。 2. 扩充知识面的读法,重点读introduction,看人家提出的问题,以及目前的进展类似的文章,每天读一两篇,一个月内就基本上对这个领域的某个方向有个大概的了解。 3. 为了写文章的读法,读文章的时候,尤其是看discussion 的时候,看到好的英文句型, 最好有意识的记一下,看一下作者是谁,哪篇文章,哪个期刊,这样以后照猫画虎写的时候,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里半天琢磨出一个句子强的多。当然,读的多,写的多,你需要记得句型就越少。其实很简单,有意识的去总结和记亿, 就不容易忘记。 怎么看文献,怎么写论文 一、先看综述 先读综述,可以更好地认识课题,知道已经做出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对于国内文献一般批评的声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领域的入口,在此之后,你再看外文文献会比一开始直接看外文文献理解的快得多。而国外的综述多为本学科的资深人士撰写,涉及范围广,可以让人事半功倍。 二、有针对地选择文献 针对你自己的方向,找相近的论文来读,从中理解文章中回答什么问题,通过哪些技术手段来证明,有哪些结论?从这些文章中,了解研究思路,逻辑推论,学习技术方法。 1.关键词、主题词检索: 关键词、主题词一定要选好,这样,才能保证你所要的内容的全面。因为,换个主题词,可以有新的内容出现。 2. 检索某个学者: 查SCI,知道了某个在这个领域有建树的学者,找他近期发表的文章。 3. 参考综述检索: 如果有与自己课题相关或有切入点的综述,可以根据相应的参考文献找到那些原始的研究论文。 4. 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 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 三、如何阅读文献 1.注重摘要:摘要可以说是一个论文的窗口。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多数文章题目、摘要简单浏览后,直接把几个Figure 及Title 与legend 一看,一般能掌握大部分。 2.通读全文:读第一遍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争取明白每句的大意,能不查字典最好先不查字典。因为

机器视觉技术发展现状文献综述 (2)

机器视觉技术发展现状 人类认识外界信息的80%来自于视觉,而机器视觉就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机器视觉的最终目标就是使计算机像人一样,通过视觉观察和理解世界,具有自主适应环境的能力。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同时也是一个交叉学科,机器视觉是通过对相关的理论和技术进行研究,从而建立由图像或多维数据中获取“信息”的人工智能系统,其特点是可提高生产的柔性和自动化程度。目前机器视觉技术已经在很多工业制造领域得到了应用,并逐渐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一、机器视觉简介 机器视觉就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机器视觉主要利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视觉功能,再现于人类视觉有关的某些智能行为,从客观事物的图像中提取信息进行处理,并加以理解,最终用于实际检测和控制。机器视觉是一项综合技术,其包括数字处理、机械工程技术、控制、光源照明技术、光学成像、传感器技术、模拟与数字视频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人机接口技术等,这些技术相互协调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机器视觉系统[1]。 机器视觉强调实用性,要能适应工业现场恶劣的环境,并要有合理的性价比、通用的通讯接口、较高的容错能力和安全性、较强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其更强调的是实时性,要求高速度和高精度,且具有非接触性、实时性、自动化和智能高等优点,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1]。 一个典型的工业机器人视觉应用系统包括光源、光学成像系统、图像捕捉系统、图像采集与数字化模块、智能图像处理与决策模块以及控制执行模块。通过CCD或CMOS摄像机将被测目标转换为图像信号,然后通过A/D 转换成数字信号传送给专用的图像处理系统,并根据像素分布、亮度和颜色等信息,将其转换成数字化信息。图像系统对这些信号进行各种运算来抽取目标的特征,如面积、数量、位置和长度等,进而根据判别的结果来控制现场的设备动作[1]。 机器视觉一般都包括下面四个过程:

老师作文之文献综述指导老师评语

文献综述指导老师评语 【篇一:文献综述封面——(教师意见)】 附件10: 重庆科技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题目连铸板坯中间包控流装置的 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院(系)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冶金普2006-01 学生姓名陈开宏学号 2006440245 指导教师(签字) 文献综述要求 1.文献综述是要求学生对所进行的课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综合分 析而写出的一种学术论文。其特点“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 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加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 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 的描述和评价。 2.文献综述中引用的中外文资料,内容必须与课题或专业方向紧密 相关,理工类不得少于10篇,其它不少于12篇。 3.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其所附注释、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同正文。文献综述的评阅 评阅要求:应根据学校“文献综述要求”,对学生的文献综述内容的 相关性、阅读数量以及综述的文字表述情况等作具体的评价。 指导教师的评语: 该生通过大量搜集和查阅文献资料,对与板坯结晶器内钢液流场/连 铸中间包控流装置相关的国内外前人工作较好地进行了综合分析和 归纳整理,并针对某一学者具体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比较专门的、全 面的、深入的和系统的描述与评价,语言简洁,层次清楚。达到了 学校“文献综述要求”。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篇二: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评语及答辩教师评语集锦】

评语:1、论文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能够达到综合训练目标,题 目有一定难度,工作量一般。选题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2、该生查阅文献资料能力一般,能收集关于论文的资料,写作过程 中基本能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全面分析问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一般。 3、文章篇幅完全符合学院规定,内容基本完整,层次结构安排一般,主要观点集中有一定的逻辑性,但缺乏个人见解。 4、文题基本相符,论点比较突出,论述能较好地服务于论点。 5、语言表达一般,格式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参考了一定的文献资料,其时效性一般;未见明显抄袭现象。 评语:本文研究了xxxx.对处理会计信息失真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提供了新的依据。作者思路清晰,论述过程严谨,分析合理,结果 于实际应用性较强。论文写作规范,语句通顺,达到了学校对学位 论文的各种要求。 评语:论文题与论文的内容基本相符,结构完整,语言比较流畅。 即或在初稿中除了分段过细外,也没有发现多少严重的语法或拼写 错误。作者试图从列夫?托尔斯泰和曹禺的作品中寻找其小说中某个 人物的关联。从内容看,作者对原著比较了解,也收集到了相关的 资料,如何通过分析资料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是论文写作应达到的目的,而恰恰在这一点上,作者下了苦功夫。 评语:论文结构完整,各部分基本符合xxxxx论文的写作规范。论 文的选题很好,有创意。为了写好这篇论文,作者作了一定研究, 特别是斯坦贝克的原著。从作者对原著的引用情况不难看出,作者 对原著的内容是相当熟悉的。语言也非常犀利,论文条理清晰、说 理充分,观点具有独创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失为一篇好文章。评语:论文选题有意义,在吸收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自己 的心得体会,提出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论述观点正确,材料比 较充实,叙述层次分明,有较强的逻辑性。文字通顺、流畅。行文 符合学术规范。今后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对音乐教育模式进行比较,这样可以把音乐教学教得更好。论文能按时交稿,经过认真修改, 已经达到本科论文的要求。评语:本论文选题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文献材料收集详实,综合运用了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所得数据合理,结论正确,有创新见解。另外论文格式正确,书写规范,条理清晰,语言流

文献综述范本

文献综述 姓名 .. 学号 .. 班级 .. 论文题目: 前言 菜名既不同菜肴能反应其特色并且为大众所能接受和理解的名称。菜名翻译从奥运会举办以来才备受关注。菜名的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内涵的传递。菜名翻译是翻译研究的新领域,也是我国翻译界的一项紧急而迫切的任务。本文旨在目的论的基础上探讨并系统地归纳出川菜菜名翻译中所使用的翻译技巧与策略,希望使具有中国特色的菜名的翻译最大限度的保留中国的特色,并让人们具体认识目的论在文体翻译中的作用,进而为菜名翻译或类似的应用型文本翻译提供启示。 正文 菜名翻译是翻译研究的新领域,近年来,关于菜名翻译的文章屡见不鲜,其研究总的来说是从文化内涵和翻译理论的角度这两个方面展开。 从文化内涵角度的讨论主要是围绕文化差异的角度来讨论中式菜名的英译接受度。阐述中式菜名音译的文章有:冯炜成的《浅析语义和交际翻译在川菜菜名翻译中的作用》依据川菜的特点,讲川菜菜名可分为两类,分别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非文化菜名,由于其直截了当地传递菜肴本身的信息,因此适用语义翻译;容易引发误解的菜名,由于菜名中含有很多西方人的禁忌,因此可运用交际翻译法,适当地选词和意译,使西方人能够最大程度地理解;有文化内涵的菜名 ,因本身表达较为含蓄,故适宜先用交际翻译将菜肴本身的特色翻译出,后用语义翻译,解释名称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秦艳容的《中国菜谱的文化内涵与翻译》从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入手,分析中餐菜单英译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中餐菜单英译的方法。从中式菜名特点角度进行分析菜名英译的文章及观点的有刘琪的《论中式菜名英译》,分别从中国特色文化翻译的三项基本原则、翻译的技巧将中式菜名进行分类分析。 从翻译理论的角度进行菜名研究的主要是以功能翻译理论为主导。功能派翻译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德国。其发展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跨文化交际的工具是它的重要功能之一。加强词汇教学的策略研究是当前小学英语课改的要求之一。国家教育部于2011年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斯说“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 Wilkins 1976 。”有研究表明,词汇水平对英语写作有直接影响,高水平的英语写作者都掌握了大量的英语词汇。掌握词汇量的多少与阅读速度成正比,词汇量越大,阅读中遇到的生词越少,理解程度就越高,返之亦然。(杨梅珍,1997)。词汇的习得,无论是母语还是第二语言,是一个终身的认知过程,没有人能掌握英语或汉语的全部词汇。(戴曼纯,2002)但习得足够多的词汇是语言问题的核心。因此,对于一个英语学习者来说,扩大语言词汇量是永无止境的。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投提出的一种完整的独特的智力理论。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引起了世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它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在于个体智能是高是低,而在于每个人的智能组合不同,他们是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学习方式。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帮助每个学生找到最合适他们的天性和意愿发展、成长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得到充分的发展,并使其利用自己的智能强项来带动和发展其他领域的智能,尤其是他们智能弱项的发展。 五、研究目标 本课题组把本阶段的研究目标确定为: 1.通过教学理论学习与英语教学实际相结合,通过分析研究词汇的特点,优化词汇教学方法。通过课题的研究,教师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有效的教授学生英语单词记忆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单词教学水平。 2.研究学生的记忆特点,教授学生英语单词的记忆的方法,学生根据自身记忆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效的英语单词记忆方法。通过多元化的词汇教学提高学生对英语单词的学习兴趣。 3.通过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组成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提高教师开发和拓展英语语教学资源的能力,锻炼培养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意识,有探索、创新精神,教学形式多样、教学方法灵活的英语教师队伍,活跃我校活动教学的研究并形成特色。 六、研究内容 1.改变创新词汇教学模式,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数学效率; 2.探究多种词汇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生词汇学习的主动性与兴趣; 3.加强学法指导,注重学生调汇学习策略的培养; 4.课外巩固记忆的系统化指导方法。 七、研究重难点 研究重点:调查整理五、六年级英语教材中的词汇教学内容,研究这些词汇教学与学生识记词汇的方法和习惯为切入点,研究高年级英语语汇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研究难点:研究五、六年级英语教学的模式和方法,研究一套适合高年级词汇识记和运用效果的课堂评价机制。 八、研究的创新点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不仅关注学生个体、教师个体、学生群体间的多向作用,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合作情况,更加关注的是“互动场”这个“整体生活空间”的营造,追求词汇教学多向互动所形成的整体性、和谐性、有效性。 九、研究方法

(完整版)二语习得文献综述

二语习得的母语迁移研究 引言: 二语习得的母语迁移现象既属于语言学范畴,亦属于心理学范畴。第二语言习得,简称为二语习得,通常指母语习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语言学习。“母语迁移”指的是,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即母语的使用习惯会直接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并对其起到积极促进或消极干扰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学习第二语言,这里主要指的是英语,已经是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然而,在学习第二语言中,人们或多或少的受到母语的影响,导致不理想的结果。“中式英语”现象的出现正是由于母语迁移的负效应的影响,英语学习者由于受到本身母语知识体系的影响,在潜意识中把母语的知识体系移植到英语应用上。对于二语习得中母语迁移的研究,为第二语言学习者提供了新思路;有利于国内英语教学的发展,启发教师帮助学生克服母语迁移的干扰,促进迁移,从而提高外语教学的成效。 1.二语习得母语迁移研究的方面 在相关文献中,大部分专家学者都是从语言迁移的理论,母语迁移的表现形式,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表现以及二语习得母语迁移现象对教与学的启示这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二语习得的母语迁移,下面就从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1.1母语迁移的研究历理论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行为主义控制语言学习以及语言教学;二十世纪六十年代Lado在行为主义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对比分析假说。20 世纪 60 年末到70 年代初,乔姆斯基普遍语法观点,过渡语( inter—language,也称中介语) 理论、错误分析( error analysis,也称偏误分析) 兴起。在对比分析研究中展开了大量实证研究,其中相当一部分研究结果确实证实了 Lado 等人的理论但是,也有一些实证研究指出了“距离 = 难度”理论所不能解释的现象,发现学习者往往是在母语与目的语表面上相似的地方更容易犯错误等,同时对比分析对于学习者错误的预测能力也受到了质疑。1970 年代末、1980 年代初,标记理论被引入母语迁移现象研究领域。1990 年代以来,基于语言共性,一系列新的母语迁移理论涌现出来,如最小树假说,弱迁移假说,全迁移假说,整体损伤说等,但

关于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怎么写 1) 什么是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 2) 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 1、文献综述的格式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 小结,是结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 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对综述类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同杂志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以30条以内为宜,以最近3-5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 2、文献综述规定 1. 为了使选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 2. 在文献综述时,研究生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文献。通常阅读文献不少于30篇,且文献搜集要客观全面 3. 在文献综述中,研究生应说明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 4. 文献综述要条理清晰,文字通顺简练。 5. 资料运用恰当、合理。文献引用用方括号[ ]括起来置于引用词的右上角。 6. 文献综述中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不能混淆作者与文献的观点。鼓励研究生多发现问题、多提出问题、并指出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针对性强。 7. 文献综述不少于3000字。 3、注意事项 ⒈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的综述。 ⒉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⒊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引用文献不过多。文献综述的作者引用间接文献的现象时有所见。如果综述作者从他人引用的参考文献转引过来,这些文献在他人

文献综述范例模板

文献综述 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市场营销 题目关于中华老字号品牌发展的文献综述指导教师 2017 年 6 月

一、前言 中华老字号品牌是我国商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但如今由于消费行为、传播环境的碎片化与多元化、民族意识的回归等因素,给老字号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改变当今老字号面临的逐渐衰亡的现象,重振老字号品牌。本文搜集了20篇相关文献并根据各家学者的观点,整理汇总成一篇文献综述。先是对中华老字号的概念和界定做归纳整理,接着对当今中华老字号发展的现状情况进行了搜集整合,着重分析了当下中华老字号面临的问题,如缺乏创新、品牌传播方式落后、商标保护意识薄弱等问题。同时根据各位学者针对问题提出的相关建议做了整理,以便为今后对中华老字号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作用。 二、正文 (一)、中华老字号的概念和界定 老字号是数百年商业和手工业竞争中留下的珍品,都各自经历了艰苦奋斗的发家史而最终统领一行。中华老字号的定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有不同的解释,以下有几种不同的,具有代表性的概念和界定: 熊长博(2011)在《中医药老字号的现代化之路》中指出:2006年商务部官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定义是指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除此之外,品牌的创建时长不得低于50年。[1]程国鹰(2011)在《中华老字号杏花村“汾酒”品牌创新策略研究》里将中华老字号的界定整理出来,具体为:品牌创立于1956年(含)以前,传承独特的产品、技艺或服务,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企业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内地资本和港澳台地区资本相对控股,经营状况良好,且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2] 刘婧维(2014)在《中华老字号企业网络营销研究》中认为中华老字号是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沿袭和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独特的工艺,历史悠久,取得了社会广泛认同,赢得了良好信誉的产品品牌。[3]

文献综述

学号: 上海海事大学 物流学概论 文献综述 宁波-舟山港船舶管理系统效益现状和发展研究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欧伟为 完成日期:

摘要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大规模的发展和船舶科技的进步,海上运输量迅速增加,船舶日益专业化、大型化和快速化,如何提高通航效率,预防和减少水上交通事故,保障水上交通安全,防止环境污染,一直是世界和各国海运界关注的问题和各国学者研究的重点领域。作为船舶运输端点的港口而言,因为是水上交通的枢纽,亦为交通汇聚的水域,更应优先重视港口船舶交通。 本论文对宁波-舟山港和码头VTS做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分析,揭示了大中型港口安装VTS的必要性;采用港口应用绩效分析和层次分析法对宁波-舟山港船舶通航效益进行了定量化研究:基于对港口绩效的分析和评估,提出了增进港口水域通航效益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VTS,船舶管理系统,宁波-舟山港,绩效分析法。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船舶航行于世界各地,从古自今演变甚多,从以往小型船舶配员众多演变成现今大型船舶配员精简,船舶机械与仪器设备亦因机械革命及计算机革命而起了重大变化。船舶航行于交通频繁的港口中,港口能否承受如此巨大的运量,港口能否维护该水域航行的安全,在更大的商机中寻求更高的利益,变成了所有港口思考的问题,此时船舶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宁波港务局在宁波-舟山港已装设船舶管理系统,成为中国国内最初安装船舶管理系统的港口。船舶管理系统利用VHF高频电话和雷达影象方式,结合ECDIS,按照《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安全监督管理规则》,在所辖水域内实时进行船舶和VTS之间的动、静态航行信息以及其他航行安全相关信息的动态交换,从而为船舶的安全航行提供连续准确的信息及发布一些指令性建议,促进船舶和水域的交通管理,提高交通效率,减少辖区事故的发生。 自宁波-舟山港船舶交通服务系统启用迄今,对于船舶交通服务及航行安全服务已发挥实质功效,港口也跃居国际先进港口。而在研究评价船舶交通服务系统增进宁波-舟山港VTS 水域交通效益的研究后,是否有更好的方法来发挥VTS的最强效用,此为本论文作者进行研究的动机。

食品安全国内外文献综述

国内外文献综述 食品安全是一个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问题,它涉及到资源配置与环境保护、需求的满足与社会福利的改善以及社会稳定等方面,也是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不同时期由于食品安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同,研究的侧重点也不相同。本章通过对食品安全相关文献的回顾与比较,以掌握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脉络。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食品安全问题的提出 食品安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国外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侧重食品数量安全(food Sedcurity)到侧重食品质量安全的转变过程。197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等机构举行的世界粮食会议上,将食品安全定义为:所有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维持健康的生存所必需的足够食物。1983年,FAO前总干事爱德华·萨乌马将食品安全最终目标解释为确保 所有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这一概念主要强调了一国的食品供给数量能否满足人口的基本需要,并且更关注社会弱势人群(如穷人、妇女和儿童等)的食品可获得性,以避免和减少饥荒和营养不良现象的发生,因而与缓解和消除贫困问题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题为《品安全在卫生和发展中的作用》的文件中,把“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作为同意语,定义为:“生产、加工、储存、分配和制作食品过程中确保食品安全可靠,有益于健康并且适合人消费的种种必要条件和措施”。1996年,WHO在《加强国家级食品安全性计划指南》中,对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区别,其中食品安全被解释为“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和或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受害的一种担保”,食品卫生则指“为确保食品安全性和适合性在食物链的所有阶段必须采取的一切条件和措施”。 食品安全规制主体 食品安全规制的主体主要有规制机构、企业、用户(消费者)和非政府机构。针对消费者在食品安全规制中的作用,不同学者有不同观点: May Aung(2004)在研究中表明,所有国家必须考虑消费者利益,使消费者能够参加培训、决策以及国家食品安全系统的发展、调整和实施活动; AndrewFearne,JulieA.Caswell和Spence Henson(2007)的研究表明:根据各国食品安全形势、食品行业特征、消费者消费行为模式的不同,各国对食品行业的规制模式也有很大差异。Geoffrey podger(2005)的研究表明世界各国大致形成了两种食品安全规制机构设立模式,即以美国为代表的多部门共同负责的模式和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为代表的由一个独

怎么写文献综述2篇

怎么写文献综述2篇How to write literature review document 编订:JinTai College

怎么写文献综述2篇 前言:论文格式就是指进行论文写作时的样式要求,以及写作标准, 就是论文达到可公之于众的标准样式和内容要求,论文常用来进行科 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文章。本文档根据论文格式内容要求和特点展 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 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 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怎么写文献综述 2、篇章2:文献综述标注文档 篇章1:怎么写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 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通过写作文献综述,至少从以下几方面受益:

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专业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实践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由选题。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

标准文献综述格式及范文

标准文献综述格式及范文 标准文献综述格式及范文一、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1.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指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研究课题或研究题目(初步)确定后,通过搜集、整理、阅读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资料,就与该课题或题目直接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学术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动态、最新进展等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综合分析后所做的简要评述。2.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所评述的学术文献必须与学生所撰写论文保持大体上的一致,必须对可能影响所撰写论文主要论点、政策建议或反驳依据等主要学术结论的相关文献及其主要论断做出清晰、准确、流畅的说明,必须保证综述本身结构的完整性,能够反映学生的利用学术文献的综合能力。3.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在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文献综述必须按学校要求的基本规范撰写;论文类题目提交3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设计类题目提交2000字左右的设计方案报告;文献综述的成绩综合纳入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之中,未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的学生不得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的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1.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一篇相对独立的综述性学术报告,应该包括题目、前言、正文、总结等几个部分。题目:一般应采用《×××研究的文献综述》作为标题,经指导教师批准以所研究题目或主要论题加“文献综述”的方式作为标题。前言:点明毕业论文(设计)的论题、学术意义以及其与所阅读文献的关系,简要说明文献收集的目的、重点、时空范围、文献种类、核心刊物等方面的内容。正文:无固定格式,可以按文献的时空顺序,层次顺序,毕业论文(设计)的论点顺序等展开,总之要根据毕业论文(设计)的具体情况撰写,对毕业论文(设计)所采用的全部参考文献分类、归纳、分析、比较、评述,应特别注意对主流、权威文献学术成果的引用和评述,注意发现已有成果的不足。结论:对全文的评述做出简明扼要的总结,重点说明对毕业论文(设计)具有启示、借鉴或作为毕业论文(设计)重要论述依据的相关文献已有成果的学术意义、应用价值和不足,提出自己的研究目标。2. 文献综述所评述的文献应与毕业论文(设计)的论题相关,与毕业论文(设计)的参考文献数量一致,原则上不少于15篇,并且要有外文文献;重要论点、论据不得以教材、非学术性文献、未发表文献作为参考文献;一般不得以第二手资料作为参考文献。3. 文献综述中所涉及的文献如果在毕业论文(设计)参考文献中已有详细、清楚的说明,只需说明文献的作者和名称,在参考文献中无法说明的与文献的采用有直接关联的问题,如版本问题,翻译问题等,应在文献综述中加以说明。引用文献要加以标注。4. 文献综述的字体、字号、序号等应与毕业论文(设计)完全一致,引用图表、公式等资料的方式也应与毕业论文(设计)保持一致。1. 文献综述应始于选题,要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进行撰写,原则上要在毕业论文(设计)正式开题之前完成。2. 文献综述与毕业论文(设计)同为学生毕业资格审核的基本文献,为保存文档,学生应同时提供纸介和电子文档。摘要:民俗文化本身就带有稳定及和谐的特质,一直是维持社会和谐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此,对民俗文化的开发研究也成为我们急需努力探索的课题。现阶段,我们更应继承、保护和开发利用好我国的民俗文化资源,使之丰富和发展我国的文化建设。而针对当前我国民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如保护力度不够、保护方式不完善、开发方式不合理以及民俗精神淡化等一系列的问题,本文结合各家观点对我国的民俗文化开发研究进行了大量详实的文献综述。关键词:民俗文化;现状;保护;继承;科学开发Overview on our state folk cultural developmentAbstract:Folk custom culture

文献综述范例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简称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专业或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相关资料,然后通过阅读、分析、提炼、整理当前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或建议,对其做出综合性介绍和阐述的一种学术论文。 基本解释: 文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而写成的一种不同于毕业论文的文体。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 检索和阅读文献是撰写综述的重要前提工作。一篇综述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本题相关的最新文献的掌握程度。如果没有做好文献检索和阅读工作,就去撰写综述,是绝不会写出高水平的综述的。 好的文献综述,不但可以为下一步的学位论文写作奠定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提供某种延伸的契机,而且能表明写本综述的作者对既有研究文献的归纳分析和梳理整合的综合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对学

位论文水平的总体评价。 在《怎样做文献综述——六步走向成功》中,劳伦斯·马奇和布伦达·麦克伊沃提出了文献综述的六步模型,将文献综述的过程分为六步:选择主题、文献搜索、展开论证、文献研究、文献批评和综述撰写。 文献综述根据研究的目的不同,可分为基本文献综述和高级文献综述两种。基本文献综述是对有关研究课题的现有知识进行总结和评价,以陈述现有知识的状况;高级文献综述则是在选择研究兴趣和主题之后,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确立研究论题,再提出进一步的研究,从而建立一个研究项目。 相关格式 文献综述 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摘要、引言、主体和参考文献。 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结果、动态和进展。 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限200字以内。摘要要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应出现图表、冗长的公式和非公知的符号、缩略语。摘要后需要给出3-5个关键词,中间应用分号“;”分隔。 引言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研究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