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一本书:《名言录》全文及译文「欲不除,如蛾扑灯,焚身乃止」

  • 格式:doc
  • 大小:19.83 KB
  • 文档页数:1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文一本书:《名言录》全文及译文「欲不除,如蛾扑灯,焚身

乃止」

一文一本书:《名言录》全文及译文【原文】古君子之为学也,不在乎禄位而在乎道义而已,用之则从政而惠民,舍之则修身而垂教。宋·王禹稱《送谭尧叟序》【译文】古代君子治学读书,不在乎当官而在乎道义罢了,被任用就管理国家让人民得到好处,不被任用就修养身心而留教后人。【原文】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易·乾》【译文】身居高位、担负要职而不骄矜自傲,未被重用而地位低下也不悲观失望。【原文】治人不治,反其智。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章句上》【译文】管理和领导别人,别人却不服从,便应该反躬自问:是否自己智慧不够。……凡是自己的行为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都要反过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原文】善以不伐为大。三国·魏·刘劭《人物志》【译文】不夸耀自己的优点是最大的优点。【原文】记人之功,忘人之过。《汉书·陈汤传》【译文】对待别人应当记住他的功劳,而忘掉他的过失。【原文】德不广不能使人来,量不宏不能使人安。明·刘基《郁离子·德量》【译文】恩德不广博,则不能招揽人才;气量不宏大,则不能安定人才。【原文】大智似愚而内明。《人物志·八观》【译文】有很高智慧的人,表面上好像愚笨,实际内心对一切都清清楚楚。

【原文】尽己而不以尤人,求身而不以责下。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译文】事情做不好要尽量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埋怨他人和下属。【原文】君子以细行律身,不以细行取人。清·魏源《默觚下·治篇》【译文】君子在小事上严格要求自己,但不以小事来苛求别人。【原文】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群智用,则庶绩不足康也。晋·葛洪《抱朴子·务正》【译文】众多的力量合并在一起,再重的东西也不难举起;充分发挥众多人才的智慧,各项事业的兴办,都不在话下。【原文】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宋·苏轼《贾谊论》【译文】一个有才能的人追求的目标远大,就必须有所等待;要干的事业伟大,就必须有所忍耐。【原文】略以仓卒制,其略不可久;功以侥幸成,其功不可继。宋·陈亮《酌古论·光武》【译文】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制定的策略,这种策略不可能长久施行;侥幸得到的成功,这种事功不可能延续下去。【原文】圣人救世之心虽切,然得做便做,做不得便休。《朱子语类》【译文】圣人拯救天下的心情虽然急切,然而在实践中,只有行得通的事才做,行不通的事则不做。【原文】言多变则不信,令频改则难从。宋·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译文】话语屡次变化,就不能取信于人;政令频繁改动,人民就难以适从。【原文】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宋·程颐《代吕公著应诏上神宗皇帝》【译文】从政的道理、规律,在于以顺民心顺民意为根本。

【原文】为治者不至多言。顾力行何如耳! 《资治通鉴·汉纪九》【译文】施政的人不在于多说话,主要看他实际事做得怎么样。【原文】人臣之谊,宜直言正论,非苟阿意顺指。《资治通鉴·汉纪十六》【译文】作臣子的道理,应当是直言无隐,陈述正当的观点,决不苟且地逢迎和顺从上级的意图。【原文】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资治通鉴·魏纪》【译文】参预办事的人,应集中大家的智慧,扩大为国家尽心效益。【原文】当官力争,不为面从。《资治通鉴·唐纪》【译文】面对上司要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而不要当面唯唯诺诺。【原文】时未可而进,谓之躁,躁则事不审而上必疑;时可进而不进,谓之缓,缓则事不及而上必违。宋·王安石《上蒋侍郎书》【译文】时机尚未成熟就干,叫做急躁,急躁就事理不明,主上必然生疑心;时机已经成熟而不去干,叫做迟缓,迟缓就办不成事情,主上必然怨恨。意谓做事要适时而动,不急躁也不迟缓。【原文】累日以取贵,积久以致官,是以廉耻贸乱,贤不肖浑淆。《汉书·董仲舒传》【译文】仅凭工作时间长就可以取得富贵,做事时间久就可以得到官职,这样只能使廉耻变易纷乱,贤与不贤相互混淆。意谓提拔官员不能仅以时间长短来确定。【原文】治本在得人,得人在慎举,慎举在核真。《资治通鉴》【译文】求治得根本在于取得贤才,取得贤才得途径在于慎重举贤,慎重举贤得办法在于考核人才得真实情况。【原文】上易知则下亲矣,上难知

则下畏上矣。下亲上则安,下畏上则上畏。《荀子·正论》【译文】当政者易于被人们了解,民众就会亲近他们;当政者难于被人们了解,那么民众就会惧怕他们。民众亲近当政者,当政者就安全;民众畏当政者,当政者就危险。【原文】上下不相和,则上非下,下怨上矣。《吕氏春秋·慎小》【译文】上下互相不了解,主上就会责怪臣下,臣下就会怨恨主上了。【原文】严则下暗,下暗则上聋,聋暗不能相通,何

国之治也? 《说苑·政理》【译文】太苛严下面就成了哑巴,下面成了哑巴上面就成了聋子,聋子哑巴思想不能互相沟通,这还治理什么国家呢?【原文】君人也者,无贵如其言。《管子·君臣上》【译文】君临天下的人,没有什么比他的言论更为重要的了。【原文】任势守数以为常,周听远近以续明。《管子·七臣七主》【译文】利用形势遵循客观规律以建立常规常法,普遍地了解远近情况深入明察国事。【原文】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孝经·广要道章》【译文】要教育人民亲近热爱自己,没有比自己行孝更好的了;要教育人民恭敬顺从自己,没有比自己行悌更好的了。意谓上行下效,君主行孝悌,人民就会跟着效法。【原文】君人之道,处静以修身,俭约以率下。静则下不扰矣,俭则民不怨矣。《淮南子·主术》【译文】君主的正确原则,应该是处于宁静以修养自身,生活节俭以为臣下表率。宁静就不会侵扰下面,做到节俭老百姓就不会有怨恨了。【原文】国之隆替,时之

兴衰,察其任臣而已。唐·李德裕《任臣论》【译文】国家的兴亡,政治形势的好坏,只要看什么人被任用就知道了。【原文】尽小者大,慎微者著。《资治通鉴·汉纪九》【译文】在许多小的事情上努力,才能干出大事业;能够在小事上谨慎,他的德行才能显耀。【原文】听言不可不察,不察则善不善不分。《吕氏春秋·听言》【译文】听到话不可不考察分析,不考察分析,那么对与不对就不能分清。【原文】言不在多,在于当理;施不在丰,期于救乏。《孔丛子·连丛子下》【译文】言语不在多,在于说得合乎情理;施与不在丰厚,只望能帮助人解决困难。【原文】知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墨子·公孟》【译文】有智慧的人必先衡量自己的力量所能达到什么程度,然后才去做事。强调量力而行。【原文】可而不为,殆。《管子·法法》【译文】事可做而不做,要失败。【原文】贵轻重,慎权衡。《史记·管晏列传》【译文】重视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审慎地权衡得失利弊。【原文】谋贵众,断贵独。宋·辛弃疾《美芹十论·自治第四》【译文】计议事情贵在人多,决定事情贵在独立决断。【原文】人才难得而易失,人主不可不知之。清·梁佩兰《金台吟》【译文】有才能的人难以得到而又容易失去,做君主的不能不清楚这一点。【原文】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译文】君子不只凭某人说几句正确的话就提拔他,也不凭对某人的印象就摒弃他的正确言论。【原文】见贤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