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骨料
- 格式:ppt
- 大小:1.93 MB
- 文档页数:49
本细则按照《建筑用砂》(GB/T14684-2001)编写2.1细骨料的定义及分类2.1.1细骨料的定义细骨料是指在自然或人工条件作用下形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亦即为普通砂。
2.1.2砂的分类(天然砂、人工砂)2.1.2.1天然砂:由自然风化、水流搬运和分选、堆积形成的、粒径小于4.75mm 岩石颗粒,但不包括软质岩、风化岩石的颗粒。
2.1.2.2人工砂经除土处理的机制砂、混合砂的统称。
机制砂: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但不包括软质岩、风化岩石的颗粒。
混合砂:由机制砂和天然砂混合制成的砂。
2.2分类与规格2.2.1分类砂按产源分为天然砂、人工砂两类:天然砂:包括河砂、湖砂、山砂、淡化海砂;人工砂:包括机制砂、混合砂。
2.2.2规格砂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三种规格,其细度模数分别为:粗砂 3.7~3.1中砂 3.0~2.3细砂 2.2~1.62.2.3类别砂按技术要求分为Ⅰ类、Ⅱ类、Ⅲ类。
2.2.4用途Ⅰ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Ⅱ类宜用于强度等级C30~C60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Ⅲ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和建筑砂浆。
2.3技术要求2.3.1颗粒级配砂的颗粒级配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颗粒级配2.3.2含泥量、石粉含量和泥块含量2.3.2.1天然砂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
2.3.2.2人工砂的石粉含量和泥块含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2.3.3有害物质砂不应混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煤块、炉渣等杂物。
砂中如含有云母、轻物质、有机物、硫化物及硫酸盐、氯盐等,其含量应符合表4的规定。
2.3.4坚固性2.3.4.1天然砂采用硫酸钠溶液法进行试验,砂样经5次循环后其质量损失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3 石粉含量表4 有害物质含量表5 坚固性指标2.3.4.2人工砂采用压碎指标法进行试验,压碎指标值应小于表6的规定。
表6 压碎指标2.3.5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砂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应符合如下规定:表观密度大于2500Kg/m 3; 松散堆积密度大于1350Kg/m 3;空隙率小于47%。
混凝土碱一骨料反应的预防-中国水泥技术网2011-1-18 作者: 常翔: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摘要:混凝土碱一骨料反应是导致水泥混凝土结构产生病害的一种有害反应。
论述了碱一骨料反应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通过对实际工程的观测、调查、钻探取样及化验分析,详细剖析了混凝土碱一骨料反应的机理和过程。
最后对碱一骨料反应的预防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混凝土耐久性碱一骨料反应预防中图分类号:U457+.2 文献标识码:A1 概述目前国内相当普遍的既有混凝土工程存在着质量病害,其主要表现在混凝土裂缝、工程结构受到破坏等方面。
产生该质量病害的主要原因是以往对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和重视不够。
结合工程实例探讨对?昆凝土质量影响较大的混凝土碱一骨料反应问题,对今后的混凝土施工很有必要。
2 碱一骨料反应的特征和影响因素2.1 碱一骨料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特征(1) 碱一骨料反应发生的条件①混凝土中的含碱量要达到一定值;②骨料中有相当数量的活性成份;③外部潮湿环境能提供硅胶反应所需要的水份。
(2) 碱一骨料反应的特征①从外观特征看,在少钢筋约束的部位为网状裂缝,在受钢筋约束的部位多沿主筋方向开裂,在很多情况下可看到从裂缝处溢出白色或透明胶体的痕迹;②在同一工程中潮湿部位发展严重;③内部特征表现为从破坏的试样里可以鉴定出碱一硅酸凝胶的存在,骨料颗粒周围出现反应环;④表面开裂:碱一骨料反应的最重要特征是混凝土表面开裂。
如果混凝土没有施加预应力,裂缝成网状,每条裂缝长约数厘米。
开始时,裂纹从网接点三分岔成三条放射状裂纹,夹角约120。
随着碱一骨料反应程度的增加,最终这些裂纹相互连通,形成网状。
2.2 影响碱一骨料反应的主要因素(1) 混凝土中的碱含量混凝土中的碱含量越大,混凝土发生碱一骨料反应的可能性越大,引起的破坏越严重。
(2) 混凝土的水灰比在通常的水灰比范围内,随着水灰比减小,混凝土碱一骨料反应的膨胀量有增大趋势,在水灰比为0.4时膨胀量为最大。
骨料生产线工艺流程
《骨料生产线工艺流程》
骨料生产线是指将大块的石料进行加工,以用于建筑材料的生产。
骨料主要用于混凝土、水泥砂浆、路面工程等领域。
在骨料生产线上,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原料采集:首先需要根据需求采集适当的石料原料,通常是从矿山或河流中挖掘出来的大块石料。
2. 破碎:原料通过破碎机进行初步的破碎,将大块的石料破碎成适合后续加工的小块石料。
3. 筛分:破碎后的石料需要通过筛分机进行筛分,将不同尺寸的骨料进行分离,以满足不同工程的需求。
4. 洗涤:部分骨料需要进行洗涤处理,以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泥土,提高骨料的质量和清洁度。
5. 叠料:经过以上处理后的骨料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以达到混凝土或其他建筑材料的配合比要求。
6. 储存:最后,混合好的骨料需要进行储存,通常会存放在大型的储存仓库中,便于后续生产使用。
以上是一般骨料生产线的工艺流程,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
以确保骨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通过科学的工艺流程,能够生产出优质的骨料,满足建筑领域各种工程的需求。
骨料一类二类用处
骨料是指在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中作为填充材料的颗粒状材料。
根据其用途和性质的不同,骨料可以分为一类和二类。
一类骨料通常是指粒径较大的骨料,一般用于混凝土中,其主
要作用是填充混凝土中的空隙,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一类
骨料通常是由砂石、碎石等颗粒状材料组成,其粒径一般在5mm到
20mm之间。
在混凝土中,一类骨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改
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同时也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二类骨料通常是指粒径较小的骨料,一般用于沥青混凝土中,
其主要作用是填充沥青混凝土中的空隙,增加沥青混凝土的密实性
和抗压性能。
二类骨料通常是由碎石、砂子等颗粒状材料组成,其
粒径一般在0.075mm到5mm之间。
在沥青混凝土中,二类骨料可以
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同时也可以改善沥青混凝土
的抗水性能和耐久性。
总的来说,骨料在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中起着填充和增强作用,不同类型的骨料在不同的材料中具有不同的用途和作用,能够有效
提高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的性能和耐久性。
在生产砂石料时,我们常说1-2、1-3石子和粗细砂,但很多刚入行的或者想要入行的朋友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这些石子和沙子具体是多大的粒径呢?可能我们入行的朋友很有疑惑,今天就给大家普及一下砂石行业常用术语背后的真相。
在介绍1-2、1-3石子前,先给大家普及一下砂石骨料的相关知识。
骨料:是指在混凝土中起骨架、填充和稳定体积作用的岩石颗粒等粒状松散材料。
通常按照粒径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
粗骨料:是指粒径大于4.75mm的岩石颗粒,包括卵石和碎石。
卵石:由自然风化、水流搬运和分选、堆积形成的,粒径大于4.75mm的岩石颗粒。
碎石:是指未经化学方法处理过的矿山尾矿,经除土、破碎、整形、筛分、粉控等工艺制成的,粒径大于4.75mm的岩石颗粒。
细骨料:也称为砂。
是指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和颗粒。
包括天然砂和人工砂。
关于石子方面的专业术语:
石子粒径通常在5mm-31.5mm之间,其中1-2、1-3石子较为常见。
1-2石子:是指粒径为10-20mm的碎石;
1-3石子:是指粒径为16-31.5mm的碎石;
除了这两种外,其他常见的还有:
0-5石子:是指粒径为0-5mm的砂子;
5-1石子:是指粒径为5-10mm的碎石;
2-4、4-6分别代表二四分、四六分,表示10-15mm、15-20mm的碎石。
砂石料、粗细骨料、1-2、1-3石子分别代表着不同的粒径,我们在生产时,要根据生产需求调节粒径大小。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200mm 骨料用途-回复200mm骨料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项目中。
这种骨料可以用于不同的用途和领域,如基础工程、道路建设、混凝土制造等。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有关200mm骨料的用途问题,并详细介绍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第一步:了解200mm骨料的基本特性在混凝土制造和建筑领域,骨料是指用于增加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石料。
200mm骨料是指其颗粒直径为200mm的石料。
200mm骨料通常是由碎石或者破碎岩石制成的,具有一定的硬度和耐久性。
第二步:基础工程中的用途200mm骨料在基础工程中具有重要的用途。
在建筑物的地基工程中,200mm骨料可以用于填埋和加固基底。
这种骨料可以填充土地上的空洞和凹坑,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此外,它还可以用来加固土地,防止地基下沉和滑动。
因此,200mm骨料在基础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步:道路建设中的用途200mm骨料在道路建设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在道路基层和路基结构中,200mm骨料可以用于填充土壤的空隙,增加道路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这种骨料能够提供道路基层所需的坚固和稳定度,帮助分散交通载荷,并减少路面的变形和损坏。
此外,200mm骨料还可以用于建造路堤和边坡,以提高道路工程的稳定性。
第四步:混凝土制造中的用途200mm骨料在混凝土制造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混凝土中,骨料主要用于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00mm骨料可以与其他规格的骨料混合使用,以获得所需的混凝土配比。
这种骨料可以使用在各种混凝土结构中,如桥梁、建筑物、地下隧道等。
它可以提供混凝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以满足工程项目的需求。
第五步:其他用途除了基础工程、道路建设和混凝土制造,200mm骨料在其他领域中也有一些特殊的用途。
例如,它可以用作河堤和护坡工程中的填料,用于加固和保护土地。
此外,200mm骨料还可以用于筑堤和港口工程,以提供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综上所述,200mm骨料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基础工程、道路建设和混凝土制造等领域。
建筑用骨料
建筑用骨料是指在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等建筑材料中起骨架和填充作用的颗粒状材料。
通常包括砂石、碎石、砾石等天然骨料,以及粉煤灰、矿渣、钢渣等工业废渣制成的人工骨料。
骨料的质量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优质的骨料应该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级配合理、强度高、耐久性好等特点。
此外,骨料的选择还需要考虑工程的具体要求,如抗压强度、耐久性、施工工艺等。
在建筑工程中,骨料通常经过筛分、清洗、破碎等处理工艺,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同时,为了提高骨料的性能,还可以采用外加剂、改性剂等方法进行改性处理。
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建筑用骨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例如,高性能混凝土对骨料的质量和性能要求更加严格,需要具有更高的强度、更好的耐久性和工作性。
因此,研究和开发新型骨料,以及提高骨料的质量和性能,成为建筑材料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总之,建筑用骨料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骨料,并严格控制其质量和使用方法。
第四章建筑骨料普通混凝土(简称为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和水所组成,另外还常加入适量的掺合料和外加剂。
在混凝土中,砂、石起骨架作用,称为骨料;水泥与水形成水泥浆,水泥浆包裹在骨料表面并填充其空隙。
在硬化前,水泥浆起润滑作用,赋予拌合物一定的和易性,便于施工。
水泥浆硬化后,则将骨料胶结为一个坚实的整体。
普通混凝土的四种基本组成材料:一、水泥二、水三、砂子四、石子四种组成材料在混凝土中所起的作用:砂、石:骨架作用;抑制混凝土的收缩。
水泥+水→水泥浆:水泥浆包裹在砂粒的表面并填充砂粒间的空隙而形成水泥砂浆,水泥砂浆又包裹石子表面并填充石子间的空隙,形成混凝土。
凝结硬化前:起填充、润滑、包裹的作用凝结硬化后:起胶结作用骨料,按其粒径大小不同分为细骨料和粗骨料。
细骨料:粒径在150μm~之间的岩石颗粒;粗骨料:粒径大于的称为粗骨料。
粗、细骨料的总体积占混凝土体积的70%~80%。
因此,为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对骨料技术要求主要有:1.有害杂质含量少;2.良好的颗粒形状及表面特征,3.适宜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4.性能稳定、坚固耐久等。
二、细骨料砂一定义:粒径在~之间的岩石颗粒。
混凝土的细骨料主要采用天然砂或人工砂。
二分类:天然砂:是由自然风化、水流搬运和分选、堆积形成的粒径 小于4.75mm 的岩石颗粒,但不包括软质岩、风化岩石的颗粒。
分为:河砂、湖砂、山砂和淡化海砂。
建筑工程中一般采用河砂作细骨料。
人工砂:是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 的岩石颗粒,但不包括软质岩、风化岩石的颗粒。
机制砂:天然岩石用机械轧碎、筛分后制成混合砂:是由机制砂和天然砂混合制成的。
砂的规格:按细度模数M 大小分为粗、中、细三种规格;贝壳指的是5mm以下的被破碎了的贝壳。
海砂中的贝壳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强度及耐久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对于C40以上的混凝土,两年后的混凝土强度明显下降,对于低等级混凝土影响小,因此C10及以下的混凝土用砂的贝壳含量可以不予规定。
一种参数化混凝土随机骨料模型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混凝土已经成为了建筑材料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混凝土中,骨料的选取和分布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混凝土中骨料的分布和性质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参数化混凝土随机骨料模型,旨在更好地描述混凝土中骨料的分布和性质。
一、研究背景混凝土是由水泥、骨料、水和掺合料等原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人造材料。
其中,骨料是混凝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填充水泥砂浆中的孔隙,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混凝土中骨料的种类和分布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传统的混凝土骨料模型主要采用离散元方法或有限元方法进行建模,但这些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离散元方法需要对混凝土中的每个颗粒进行建模,计算量大,而且难以反映实际混凝土中骨料的分布情况。
有限元方法则需要将混凝土分割成小块进行建模,但这种方法也难以反映实际混凝土中骨料的分布情况。
因此,研究一种更加准确、可靠的混凝土骨料模型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内容本文提出了一种参数化混凝土随机骨料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骨料分布模型本文采用三维随机分形模型来描述混凝土中骨料的分布情况。
该模型可以生成具有不规则形状的骨料,同时还可以控制骨料的密度和分布情况。
通过调整模型参数,可以得到不同种类、不同密度的骨料分布情况,从而更好地反映实际混凝土中骨料的分布情况。
2. 骨料性质模型本文采用随机有限元方法来描述混凝土中骨料的力学性质。
该方法可以将骨料看作是由多个随机分布的点组成的,通过计算这些点的力学性质来反映骨料的力学性质。
同时,该方法还可以考虑骨料的形状和大小对其力学性质的影响,从而更加准确地描述混凝土中骨料的力学性质。
3. 模型参数化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模型参数化方法,可以通过优化模型参数来得到更好的骨料分布和性质模型。
具体来说,该方法可以将模型参数看作是遗传信息,通过不断地迭代和选择来得到更好的参数组合,从而得到更好的骨料分布和性质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