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入库验收制度
- 格式:docx
- 大小:22.02 KB
- 文档页数:11
药品入库验收制度
1、药剂科负责对全院购入药品进行质量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
2、购入药品仅对其外观、数量、包装等外在项目进行验收,内在质量出现问题均由供货方负责。
对供货单位、药品名称、规格、单位、数量、生产厂家、批号、效期、包装、批准文号等项进行登记。
3、购入的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应建立专册检验登记簿,
验收时保管、
供货方、质检人员三方现场验收,针剂逐支验收,片剂逐盒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
4、对购入的进口药品要求供货方提供“进口药品注册证”、“口岸检验报告”,不能提供者不予验收。
5、有效期为一年的药品效期余三个月不得入库,有效期为
一年以上的药
品,效期余六个月不得入库。
6、验收人员验货时发现近效期的药品及一次性耗材应立即通知供货单位退货。
药品储存、养护制度
1、药品的储存与养护应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药品管
理法实施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
2、保管人员应熟悉药品及器械质量性质及储存要求,按其不同属性分类及相关要求规定码放,储存中应遵守以下各点:
2.1 药品、器械必须分库保存,内服药与外用药必须分开存放,性能相互影响容易串味,名称容易搞错的品种也应分开存放。
2.2 特殊药品应专柜或专库存放,指定专人保管。
2.3 危险品应严格执行公安部颁发的“化学危险品储存管理暂行办法”、“爆炸物品管理规则”和“仓库安全防火管理规则”等规定,按其危险性质分类存放于专柜。
2.4 药品按效期远近依次专码堆放。
2.5 退货药品应存放于退货区域有明显标识并及时处理。
3、药品应按说明书要求进行储存,冷处保管温度控制在2-10度之间;阴凉暗处温度控制在20度以下;室温温度控制在0-30度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45-75%之间。
4、保管人员应定期对在库储存的药品的温度、湿度、效期等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5、药品入库时,对货单不符、质量异常、包装不牢、标志不清等药品有权拒收。
6、搬运或堆垛应严格遵守药品外包装标记的要求,安全操作。
7、要贯彻“先进先出”、“近期先出”和“易变先出”等原则。
8、要有安全意识,注意防火防盗,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药品储存管理制度
1.目的:科学、规范管理药品仓库,保证药品储存质量。
2.适用范围:临床药剂部
3.具体要求:
3.1药品储存时与墙、屋顶(房梁)间距不小于30cm;药品与地而的间距不小于10cm,或有相应隔离措施。
3.2各库温湿度要求:常温库温度为10-30℃,阴凉库温度不超过20℃,冷藏库(柜)温度为2-10℃;各库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5%-75%之间。
3.3药品应按批号及效期远近依序存放,不同批号药品不得混放。
3.4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做好温湿度调控工作,每日上、下午各观测一次,并填写《温湿度记录表》。
根据具体情况和药品性质及时调节温湿度,确保药品储存质量。
当调整温湿度设备出现异常时立即联系维修,并将药品妥善保存。
3.5药品存放实行色标管理。
待验药品区、退货药品区标黄色;合格药品区、待发药品区标绿色;不合格药品区标红色。
3.6药品按如下要求实行分区、分类管理:
3.6.1药品应按贮藏要求分别存放于常温库、阴凉库、冷藏库(柜)。
对有温湿度要求的药品,应根据药品说明书设定相应的库房温湿度及照明条件,保证储存质量。
3.6.2药品与非药品、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分别存放。
3.6.3不同剂型药品分置于相应剂型规定的储存区域。
3.6.4不同药理性质分类摆放。
3.6.5性能相互影响及易串味的药品分库存放。
3.6.6品名和外包装容易混淆的品种应分柜或隔垛存放。
3.6.7药品按品种、规格、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及效期远近依次存放,近效期药品放在前面。
3.6.8不合格药品单独存放于不合格药品区,并有明显标识。
3.6.9特殊管理药品特殊摆放。
3.6.10高危药品专区贮存,且有专用标识。
3.7实行药品效期储存管理,对效期不足三月时,应登记,并及时更换或退货。
3.8保持库房、货架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清理和消毒,做好防盗、防火、防潮、防腐、防鼠、防污染等工作。
3.9未经复核人员检查复核并签字的药品不得出库。
3.10药品出库时,应做好出库复核。
3.11对于发出后退回的药品,应做好退货记录。
3.12药品库房保管人员每月底进行库存盘点工作,做到账物相符。
拆零药品分装管理制度
1.分装前应清理工作台、分装工具、分装器皿,保证其清洁。
2.分装前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检查原药品的包装品名、规格、效期等是否符合规定;分装药品的品名、规格是否与分装计划一致;药袋上印制粘贴的标签是否与分装计划一致。
3.按要求着装,佩戴帽子、口罩、手套。
4.做好分装计划,在保证供应的前提下,少量、多次分装。
5.对使用量小且易引湿、潮解、氧化的有效期短的药品应小批量
分装,严格控制分装数量,选择适当的包装材料。
6.一次只能分装一个品种,不得同时分装不同批号的同一品种,分装后应及时清理废弃的包装材料。
7.分装后应立即在《分装登记本》上登记分装前后药品的名称、批号、效期、规格、数量、生产厂家、分装日期等项目并由分装人和核对人签字。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制度
根据国务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卫生部《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印鉴卡):医院建立由分管院领导负责,医、药、护和保卫等部门参加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小组,并结合实际制定出管理制度和人员职责,定期组织专项检查,保证安全合理用药。
1.“印鉴卡”的申办及管理
医院根据以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取得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批准核发的“印鉴卡”由专人负责保管并按规定要求及时更换,医疗机构医疗部门负责人、药学部门负责人、采购人员变动时应当向当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变更申请,办理变更手续。
2.药品采购与验收
药库特殊药品管理人员根据药品用量和库存情况提出采购计划,药品采购员应凭印鉴卡向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定点批发企业购买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药品送达后必须货到即验,至少双人开箱验收,清点验收到最小包装,验收记录双人签字,入库验收应当采用专用本记录,内容包括:日期、凭证号、品名、剂型、规格、单位、数量、
批号、有效期、生产单位、供货单位、质量情况、验收结论、验收和保管双签字,无误后方可入库。
3.药品的储存和保管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验收后应全部储存于专用保险柜内,保险柜应双锁双人负责,除库管人员和调剂部门专门领药人员外,任何人不得进入库内。
4.专用保险柜和基数卡的管理
各调剂部门、临床各科储存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必须使用专用保险柜,专人负责。
药库与各调剂部门,各调剂部门与临床用药科室均实行基数管理,基数卡注明所用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由双方管理特殊药品人员及部门负责人签字。
5.药品的领发
各调剂部门及临床各科指定专人,凭处方、专册登记本、领药本领取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数量不得超过基数卡限定的数量,发药人和领药人需认真核对药品名称、规格、数量、批号、有效期等后,签字办理领药手续。
领药人必须亲自运送药品至用药部门,并将药品储存于专用保险柜中,完成入帐等相关手续,中途不得停留或办理其它事宜。
6.调剂部门的药品使用管理
调剂部门应指定符合资质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管理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对于使用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进行专册登记,内容包括:患者(代办人)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明编号、病历号、疾病名称、药品名称、规格、数量、处方医师、处方编号、处方日期、发药人、复核人,并将当日处方按年、月、日逐日编制顺序号进行装订,做到日清日结。
药品调剂人员应按《处方管理办法》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有特殊药品的调剂资格。
调剂人员应严格按照《处方管理办法》中对特殊药品的规定进行处方审核,并核对是否与处方医师的签名留样一致,对门(急)诊癌症
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需要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应按《处方管理办法》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处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暂行)执行。
7.临床科室的药品管理
临床科室需要留存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时,应书面申请,相关部门签字同意后在调剂部门建立基数卡,由双方特殊药品管理人员、负责人签字审核,临床需求变化时应按相关规定及时变更基数。
临床科室在管理使用上应遵循《临床科室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保管管理制度》。
8.管理人员交接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人员调整时,需在组长的
监督下进行交接清点,并记录签字。
9.药品过期、损坏申报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药品的有效期、数量和质量情况,以保证质量合格,过期药品需要单独存于专用保险柜中,并有明显的标志并及时处理。
在验收中发现缺少、缺损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应当双人清点登记,报医疗机构负责人批准并加盖公章后向供货单位查询处理。
10.药品的销毁管理
破损和过期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统计后报经药学部门负责人审批后,报地区卫生局批准进行监督销毁,并登记记录。
11.药品丢失、被盗案件的报告
药品使用中,一旦发现骗取、冒领者或发生药品丢失、被盗、被抢案件时,应立即报告药学部门负责人和医疗机构保卫部门,并向地区卫生局、公安局、药监局报告。
12.值班巡查
节假日值班人员应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储存设施进行巡查,以保证药品储存、保管处于安全状态,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13.专用账册的保管
专用账册的保管期限应按相关的法律法规执行。
第二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卫生部发布的《处方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加强第二类精神药品的安全管理,保障用药安全,医院根据药品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管理规定。
1.定点采购
采购第二类精神药品,应从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具有第二类精神药品经营资质的企业购买。
2.验收
根据临床用药需求,制定采购计划,购入药品双人验收,查验购药凭证,清点药品数量,检查与药品质量相关的内容,详细记录相关信息,双人签字。
3.专柜加锁储存
储存药品必须有安全防范措施,严防药品丢失。
4.专用账目管理
出账入账要有购(领)药或处方使用凭据,做到购(领)入、发出、结存数量平衡。
调剂部门使用药品应用专用登记本登记患者姓名、使用数量、发药日期,做到日清日结。
定期盘点,做到账物相符
5.使用专用处方,规定用量
医师应按照《处方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开具处方。
处方应单独储存,保存不少于两年。
6.发药
药师应按《处方管理办法》规定认真审核处方后发药。
7.定期检查药品质量
要定期检查药品的质量情况,对过期、损坏的药品要登记造册,
按规定及时申请销毁。
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
为加强不合格药品管理,防止不合格药品用于临床,保证药品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1、不合格药品是指入库验收时不合格或购入验收时合格的,
但在本院贮运过程中发生了破损、变质、过期、污染等情况。
2、在药品验收过程中发现不合格药品,应存于不合格药品区
并及时退货;特殊情况应填写有关单据,报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3、药品在养护或出库中发现不合格药品,应立即停止销售和
出库,同时按销售记录追回已销出的不合格药品,存放于药库不合格区,待处理。
4、药剂科在每月的质量检查过程中发现不合格药品、不合格
耗材等,应立即通知药库停止出库,药房各点停止销售,同时按销售记录追回已销出的不合格药品或耗材,放于不合格药品区,并根据情况进行处理。
5、上级药监部门抽查,检验判定为不合格品时,或上级药监、
药检部门公告、发文、通知查处发现的不合格时,应立即停
止销售,并追回销出的不合格药品,统计出所销售的数量,并尽最大力量追回;将收回的不合格品移入不合格药品区封存,等待处理。
6、不合格药品销毁时,应对销毁药品登记造册,由药剂科质
量负责人提出申请,经院领导审批同意后,填写“药品销毁记录”,上报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统一销毁。
7、特殊药品因上述情况而导致的质量问题,应单独存放于保险
柜内,登记造册,并及时上报医院相关领导,同时报所在地区卫生行政部门及药监部门,及时销毁处理,妥善保存销毁凭据。
药品效期管理制度
1、购入药品的生产批号、效期等内容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对近效期的药品如临床急需,应按临床需求,适量购入。
3、药品应按批号的先后进行储存养护,根据药品有效期相对集中存放。
出库时要以“先进先出”、“近期先出”为原则。
4应定期检查药品效期,并记录。
凡有效期在6个月以内的药品必须登记造册,密切关注临床使用情况,以免过期造成医疗事故。
中药材的储存和养护方法
1、仓库要求
仓库须备有防虫、防鼠、通风、防火设施。
在仓库门内侧放置挡鼠板、库内放置鼠夹,库房门口安装灭蝇灯以防昆虫进入。
2、库内温、湿度标准:
常温库:
温度10℃~30℃
相对湿度30~75%
阴凉库:
温度不超过20℃
相对湿度30~75%
冷藏库温度2℃~10℃
3、中药仓库的性能要求
仓库的地板和墙壁应是隔热、隔湿的,以保持室内的干燥,并减少库内温度的变化;通风性能良好,以散发中药材自身产生的热量,又是保持干燥的重要条件;密闭性好,避免空气流通而影响库内的湿度与温度,同时对防治害虫也有重要作用;建筑材料能抵抗昆虫、鼠的侵蚀。
避免直射阳光的照射;应具备一些必要的现代仓贮设备、控调设备、装卸搬运设备、防毒与灭火消防等设备。
4、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分类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