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标准体系培训(基础知识和要求)

  • 格式:pptx
  • 大小:375.94 KB
  • 文档页数:9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化原理:
是指按照特定的目标,在一定的限制条件 下,对标准系统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 选择、设计或调整,使之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是标准化的目的。
(四) 企业标准体系
企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 成的科学有机整体。
标准体系存在着三种联系: 系统联系,企业标准体系内,各分系统之间及分系统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人 们将更加关注安全、健康、环保以及资源合理 利用等问题。
挑战
主要发达国家制定标准化发展战略对我国构成挑战: 国外标准更加强调标准的市场适应性,将信息、环 保、制造技术作为战略的重点;
国外标准与市场紧密联系,与科技更加协调,标准 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各国国际战略的实施,也相对挤压了我国实质参与 国际标准化工作的空间。 这些都对我国构成了极大的挑战。
我国目前技术标准存在的问题
标准的自主技术含量低 未能实质性地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在ISO、IEC TC或SC承担秘书处的情况
美国 法国 德国 英国 日本 中国 ISO 131 85 132 109 32 12 IEC 31 31 25 25 10 3
ISO现有193个技术委员会(TC)和540个分技 术委员会(SC),我国目前仅承担了ISO的6 个TC和9个SC的秘书处工作,占整体2%;
我国标准化发展情况
改革开发初期(1977-1988)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技术标 准: 1 标准的作用主要是为了生产和管理,标准等同与技 术法规; 2 采用国际标准是这一阶段重要标志 3 标准分级:国家标准、专业标准、企业标准
我国标准化发展情况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技术标准(1988年后): 1 标准化法颁布:标准化工作进入了法制化管理阶段; 2 标准的作用:为了生产建设和对外贸易; 3 标准分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
准; 4 标准的性质: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 5 《标准化法》还未彻底摆脱计划经济的痕迹。
我国目前技术标准存在的问题
管理体制不适应 运行机制不适应:计划型、缺乏市场适应性,制定
部门与真正的企业实际情况脱节,标龄长(10.2年), 制定周期长(4.5年),水平低; 科技开发与标准制定相脱节
例如:大米检测 项目数:129项 → 579项;检测费用:→11万余元 • 直接影响:农产品出口额→80亿美元;出口企业 →6000多家
商务部《2005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对 外贸易影响》 • 15%的出口企业,18类产品直接损失
——691亿美元,占全年出口额9%
• 企业生产成本增加
——217亿美元,占全国出口贸易额2.85%
标准概念的6项含义:
目的:获得最佳秩序、促进最大社会效益。 本质属性:对标准对象的统一规定。 标准的对象具有重复性。 标准是协商一致的产物。 标准产生的基础是科技和经验的综合成果。 标准有一套规定的格式和制定颁发程序。
(二) 标准化
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 在的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制定中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是当务之急
战略思想: 提高技术标准的市场适应性 推进中国的“技术制度”建设
战略方针 以市场为主导 以企业为主体 政府宏观管理 社会广泛参与
战略目标的三个阶段:
1、2005年前,完成我国技术标准管理体制由计 划型向市场型的初步转变;(转型战略)
2、2010年前,形成新型的技术标准体系,全面 提高技术标准的市场适应性;(协调战略)
企业开展标准化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完善 和实施标准体系,制定、发布企业标准,组织 实施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 准和企业标准,并对标准体系的实施进行监督、 合格评价和评定并分析改进。
企业标准化的基本原则:
简化、统一、协调、优化。
——李春田的标准系统管理原理 《标准化概论》
简化
简化是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对象(事物)的类型数 目,使之在一定时间内足以满足一般需要的标 准化形式和方法。
标龄:由10.2年缩短到5年 标准制定周期由4.5年缩短到2年 国际标准化组织秘书处席位由1.7%提高到10% 采用国际标准比例达到85%,我国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委 员会、分技术委员会比例达到10%左右 ,争取成为国际标准化 组织(ISO)的常任理事国
三个战略的时间布局 第三阶段(2020年前): 该阶段在企业成为主体的同时,社会(消 费者)也将广泛参与技术标准工作。
话题三:
关于举办山东省企业标准体 系内审员培训班的目的
中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之一: 人力资源的保障
使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逐渐 成为技术标准工作的主力军;
建立标准化人员的培训基地,有目的地培养各类标 准化人才;
在大专院校开设标准化课程,广泛普及标准化知识。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得标准者得 天下”,标准的作用已不只是企业组织生 产的依据,而是企业开创市场继而占领市 场的“排头兵”。
ISO现有国际标准16455项,以我国为主起草 的仅为29项,仅占ISO国际标准的0.18%;
IEC现有89个TC ,88个SC,我国仅承担了4 个TC的秘书处工作,约占整体的2%
我国技术标准的优势
拥有一支强大的标准化工作队伍和数量不少的国家 标准(21410项)、行业标准(33552项)、地方标准 (10304)和企业标准(130多万);
• 中国企业出口贸易机会损失
——1470亿美元,约占全年出口额19.29%
我国标准化发展情况
五六十年代(1949-1976)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 技术标准: 1 以苏联标准为主; 2 是国家组织现代化“生产和建设”的重要手段; 3 标准分级:国家标准、部标准、企业标准; 4 文化大革命标准化工作遭到了严重破坏(19661976仅颁布400个国家标准)
标准化基础
前言
话题一:
我国标准化工作面临的形势
国际标准化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加快,国际贸易对标准的需求 加大。“国际商业的语言就是标准”-美国商务部长唐
纳德.埃文斯;
美国(2000年)、日本(2001年)、英国(2003年) 等发达国家分别制定本国的标准化战略;
抢夺国际标准的组织席位和国际标准的制高点,保 护本国经济利益成为发达国家实施标准战略的根本 目的;
另外:
GB/T 13016-1991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
GB/T 13017-1995 《企业标准体表编制指南》
三、企业标准体系的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是“各种类型和不同规模的企业”, 并且明确了“本标准规定的要求是通用的,不 同类型企业可根据产品类型和生产特点,适当 剪裁。
剪裁不能影响企业符合适用法律法规要求及 企业标准体系的系统性和有效性。”
以专利技术为支撑的技术标准能够为 标准的拥有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企业标准体系 实施指南
第一部分 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
第一节、 企业标准体系概论
一、基本概念
(一) 标准 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
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 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注: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 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应符合GB/T15496、GB/T15497和 GB/15498的要求;
(三) 企业标准化 为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
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使用 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注1:上述活动尤其要包括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 制定、发布企业标准和贯彻实施各级标准的过程。
注2:标准化的显著好处,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 的适用性,使企业获得更大成功。
协调:
是针对标准系统的,以系统的 观点处理标准内部 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协调标准系统中各相关标准之 间的相互关系;以标准为接口协调各部门、各专业、 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解决各有关方连接和配合的 科学性和合理性,使标准在一定时间保持相对平衡 和稳定。
协调是标准化活动的一项基本任务。一个先进的技 术标准,应该是一个最佳协调的结果;一个好的产 品、先进的工艺、合理的设计结构、最佳的参数、 正确的管理方法等都应是经过系统内外协调的产物。
与子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联系。 结构联系,包括上下联系和左右联系。 功能联系,包括相同功能联系和不同功能联系。
二、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的构成
GB/T 15496-2003 《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
GB/T 15497-2003 《企业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 GB/T 15498-2003 《企业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 GB/T 19273-2003 《企业标准体系 评价和改进》
四、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
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 规、方针政策;
建立并实施企业标准体系; 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制定和实施企业标准; 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参加国内、国际有关标准化活动。
五、建立企业标准体系的总要求 ( GB/T 15496 5.1 )
简化一般是事后进行的,也就是事物的多样化 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才对事物的类型数 目加以缩减。
统一
统一是把同类事物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 或限定在一个范围内的标准化方法。
统一的实质是使对象的形式、功能(效用)或其他技 术特征具有一致性,并把这种一致性通过标准确定 下来。因此,统一的概念与简化的概念是有区别的。 前者着眼于取得一致性,即从个性中提炼共性;后 者则着眼于精炼,在简化过程中往往保存若干合理 的品种,简化的目的并非简化为只有一种。
科技发展将以“重点跨越”为基本目标,为技术标 准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良好平台;
制度及总体经济实力的支撑:GDP居世界第四位, 制度上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
话题二: 中国技术标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国的市
场经济体制将进一步完善,这将为我们提高技 术标准的市场适应性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苛刻的技术要求 检测成本的大量增加
我国出口的技术产品仅德国一年损失——1000多万美元
核心——标准
(2)日本肯定列表制度
• 涉及范围:302种食品,799种农业化学品,54782个 限量标准
• 成本增加: – 产品检测项目大幅度增加 – 限量指标更为严格 – 检测费用成倍增加 – 通关速度大大减缓
注1.上述活动主要是包括编制、发布和实施标准的过程。 注2.标准化的主要作用在于为了其预期目的改进产品、过程 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
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佳秩序和效益,是一个包括制订 标准、实施标准等内容的活动过程。
标准化的本质可以说是为了增加标准化对象的有序化程度, 防止其向无序化发展。
百度文库
国际标准化发展趋势
“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全球化”来进行技 术垄断,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个重要举措。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标准,将产生几何级数经济 效益;(DVD事件)
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阻碍国际贸易的主要手段;利用 标准形成贸易技术壁垒,必要时成为阻止他国产品进 入本国市场的工具;(如欧盟颁布涉及八大类电子电 器产品中禁止使用六种有害物质的指令;日本的肯定 列表)
3、2020年前,显著提升我国技术标准工作在国 际标准化领域中的地位。(突破战略)
三个战略的时间布局 第一阶段(2005年前): 该阶段将创造企业为主体的“条件”,处 于起草标准的“主体”向企业过渡的阶段。该 阶段的主体将是“政府”和“企业”。
三个战略的时间布局
第二阶段(2010年前):
该阶段企业将成为起草标准的主体,政府转向宏观 引导,并且政府的一部分工作转向推动突破战略的实施。 到2010年,争取实现:
(1)欧盟电气指令(ROHS)
提出了六种有害物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PBB)、多溴二 苯醚(PBDE)的最大限量值。
其中铅(Pb)、汞(Hg)、六价铬(Cr6+)、多溴联苯(PBB)、多溴二苯醚 (PBDE)的最大允许含量为0.1%(1000ppm),镉(cd)为0.01%(100p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