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三下知识点整理(新版)
- 格式:doc
- 大小:270.50 KB
- 文档页数:8
安吉县实验小学三下《科学》学习辅导
班级:
姓名:
二O一一学年第二学期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家长:组长:】
1.植物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但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充足的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4.播种前的准备工作有:(1)准备一些凤仙花的种子;(2)查阅凤仙花的有关资料,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3)准备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2.种植我们的植物【家长:组长:】
1.(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播种的第一步是(选种),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2.把种子放入透明的玻璃杯并紧贴杯壁,是为了观察(种子的发芽、长根)情况。
3.凤仙花播种时,种子在土中的深度约(1厘米)左右,浇(适量)的水。
4.凤仙花的最适宜的播种时间是每年的(4月),花期约(2个多月)。
3.我们先看到了根【家长:组长:】
1. 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较快)。根的生长方向与种子放置的方向(没有)关系。
2.植物根的作用有:(1)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2)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3.实验:研究植物根的作用
(1)实验材料:一棵带根的植物、水、试管、植物油
(2)实验方法:A、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B、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C、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D、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3)实验现象:试管中的水量减少了。
(4)实验结论: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分。
4.种子变成了幼苗【家长:组长:】
1.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仅需要水,还需要(养料)。
2.凤仙花出土后长出的第一对“叶子”是(子叶),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同的。
3.绿色植物的(叶子)能制造自己生长所需要的(养料);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依靠(阳光)提供能量。
4.叶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 水——→ 氧气+ 养料
阳光
5.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后来,实验证明这是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6.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来。
7.密闭玻璃钟罩里的小老鼠为什么没有被憋死?
答:因为在阳光下,绿色植物的叶能够将水和小老鼠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成养料,释放出氧气供小老鼠呼吸,所以没有被憋死。
8.绿色植物的叶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这样的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5.茎越长越高【家长:组长:】
1.实验:研究植物茎的作用
(1)实验材料:一段新鲜的芹菜、红色水、烧杯
(2)实验方法:A、取一段新鲜的芹菜和装有红色水的烧杯;B、将芹菜放入烧杯中;
C、观察芹菜的变化;
D、将芹菜横切开,观察它的横切面。
(3)实验现象:芹菜变红了,茎的横切面上有许多红色的点。
(4)实验结论:植物的茎具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2.植物茎的作用:(1)支撑植物;(2)运输水分和养料。
3.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4.凤仙花出土后,茎(越长越高),长到(一定高度)就不再往上长。
6.开花了,结果了【家长:组长:】
1.当凤仙花不再长高时,就意味着它快要(开花)了,凤仙花开花后,就会结出(果实),果实里面有(种子)。
2.刚长出来的凤仙花果实呈(纺锤形),成熟后的果实呈(椭圆形),在成熟的过程中,由(绿色)变成(黄褐色)。
3.凤仙花的果实长在植株的(茎)上。
7.我们的大丰收【家长:组长:】
1.一株凤仙花大约结(20)个果实,每个果实里大约有(18)粒种子,种下一粒凤仙花种子,大约可以收获(360)粒种子。
2.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种子)—>(发芽)—>(长成幼苗)—>(开花)—>(结果)。
3.凤仙花植株的六个组成部分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4.凤仙花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5.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它是茎最本质的特征。
6.凤仙花等植物的茎垂直地面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直立茎);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缠绕茎);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叫(攀缘茎);红薯的茎平卧地面蔓延生长,叫(匍匐茎)。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家长:组长:】
1.动物的生命周期要经历(出生)、(生长)到(死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形态变化(不大),有的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形态)有很大的差异。
2.(蚕)是一生要经过多次变化的(昆虫)。
3.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蚕卵是(紫黑色)的,形状是(扁圆形),中心处有点(凹下去),大小和(芝麻)差不多。
4. 蚕宝宝爱吃(桑叶),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毛笔)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
5.给小蚕吃的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
6.小蚕要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不能在养蚕的房间里喷洒(杀虫剂)。
7.刚孵出的小蚕是(黑褐色)的,很小,多毛,像(蚂蚁),所以叫蚁蚕。
8.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空气)。
2.蚕的生长变化【家长:组长:】
1.从小蚕孵出开始,(观察)、(测量)小蚕的生长变化情况并记录下来。还可以采用(拍照)、(画图)、(写观察日记)、(制作标本)等方式记录小蚕的生长。
2.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3. 蚕从蚕卵里出来后,在生长过程中,会发生(6次)蜕皮,其中在幼虫时(4次)蜕皮,在茧里(2次)蜕皮。蚕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发生变化。
4.蚕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比较(小),两侧各分布着6只黑褐色的单眼;胸部由(3个)体节组成,各有(1对)胸足;腹部由(10个)体节组成,第3、4、5、6节各生(1对)腹足,是蚕的运动器官;第10节有(1对)尾足。第8节背面,生有一尖形肉质突起,叫(尾角)。
5.蚕身体两侧的黑点是(气门),是蚕呼吸器官的开口。
6.蚕的胸部有(3对)足,协助口器把持桑叶进食;腹部有(5对)足,帮助身体运动。
7.蚕不吃桑叶,身体开始(发黄发亮),说明它快要(吐丝结茧)了。
3.蚕改变了新模样【家长:组长:】
1.蚕蛹的身体像(纺锤形),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很小,长有(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3对胸足)和(翅);腹足、尾足消失。
2.蚕蛹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动,当受到(外界刺激)时会动。
3.养蚕、抽取蚕丝织成丝绸,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远在(40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养蚕了。
4.蚕茧抽丝时,先把蚕茧放在(热水)中浸泡一下,在用(竹签)把丝头挑出来,将丝绕在纸板上。
4.蛹变成了什么【家长:组长:】
1.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蚕蛾不吃东西也不会飞。
2.雄蛾和雌蛾的区别是:(雌蛾体大,触角灰色,腹部肥大,翅短小,爬行慢;雄蛾体小,触角黑色,腹部狭长,翅大,爬行较快,翅膀振动快)。
3.一只雌蛾可产(400~500)粒蚕卵,刚产下的卵是(黄色)的。
4.昆虫的特点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和翅),蚕蛾也具有这样的特征,所以蚕蛾是(昆虫)。
5.蚕的生命周期【家长:组长:】
1.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种形态。
2.蚕的生命周期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蚕的生命周期大约(56)天。
6.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家长: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