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诗人介绍《夜书所见》
- 格式:docx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1
叶绍翁《夜书所见》译文、注释及赏析(部编本三年级上册)p因为他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创作背景:江上的秋风吹过来,梧桐树沙沙作响,使人感受到了寒意。
秋风的声音,最能触动在外的人的思乡之情。
夜已深了,还有儿童点着灯,在篱笆边找并捉蟋蟀。
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
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
简析: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他深夜难眠,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
于是他明白了原来是有孩子在捉蟋蟀p赏析一:《夜书所见》中的“见”是一个古今字,但在本文中是看见,所见的意思。
所以在这里应读“jiàn”。
全诗的理解应为:(题目)在孤寂夜里写写所思念的景象。
(诗句)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最记挂是自己疼爱的孩子,此时可能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夜深人静了还不肯睡眠。
本诗交织作者的凄情暖意、欢怀挂心。
表现古诗《夜书所见》唯美性,可从九方面赏析。
1、借景抒情,以景入情。
一二两句写自然环境,落木萧萧,寒声阵阵,秋风秋江,传达漂泊不定、凄怆落寞之感;引发后两句书写的思忆之情,思念家中小儿此时可能还在挑灯夜戏,挑逗斗蟀。
孤独之时幻想天伦之情,萧索之景催发想念嬉耍之乐。
以景入情,情景交融,相互映衬,构思神妙。
2、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秋叶、秋风、秋声、秋江、秋舟、孤灯、顽童、斗蟀,均是写动景,动得有声有色、有光有影;篱落小屋,幽深夜晚,漆黑无边,这是写静景,静得凄神寒骨,令人惆怅满怀。
那落叶片片,萧萧风声,却又引动诗人在幽静的深秋半夜挂念家中亲人思绪。
3、悲欢交织,以欢掩悲。
一二句写悲景,秋风扫落叶,长天送寒意;三四句叙欢情,深夜挑促织,异地思欢情。
一悲一喜,悲喜交潜,以欢掩悲,更显游子流浪天涯的孤寂无奈、强烈思亲之情。
4、虚实相益,以实映虚。
全诗四句中一、二句写所见实景:叶落声寒,水动风凉;三、四句写引发想象:黑夜明灯,童观蟋斗。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说课稿第1篇】《夜书所见》说课稿今天我说的课题是《夜书所见》。
现在我就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设计理念、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特色几方面阐明我的教学思路。
首先我说说对教材的理解:《夜书所见》是三年级上册第二组课文中的古诗。
这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写的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感所代替。
根据我对教材、课标的理解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我把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个方面:知识、技能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2.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过程、方法目标: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
也就是要抓住重难点,这课的重难点是: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理念是先导,基于以上目标我说说这堂课的设计理念:《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让学生更多的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现代古诗教学注重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诗。
所以我在教学中以品诗赏画的新理念,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联系儿童的生活体验,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人的感情。
渗透对比阅读,体会诗中有诗,激发读诗的热情。
对于教学过程我是这样预设的:一、课前活动,接近文本大量背诵学过的古诗提醒古诗的节奏与感情可以适时夸张。
这是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及联系以前的古诗激起学古诗的热情.二、引题,走入文本,准确地朗读古诗A .出示诗题,读题,说题目的意思。
(要求读得整齐,响亮)题目中的书是什么意思?(古代用书解释为写)作者写了什么内容?B.出示诗歌,自己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生字多读几遍。
三年级上册语文《夜书所见》说课
《夜书所见》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古诗,出自南宋诗人叶绍翁之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外地游玩时,秋风萧瑟,落叶纷纷,他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猜想可能是小孩在捉蟋蟀,这不禁让他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因此那种孤独郁闷的情感被一种亲切的感觉所取代。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语言积累的意识,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让学生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同时,该课程标准也强调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的重要性。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让学生能认读并掌握本课的生字;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情景;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在说课的过程中,我将重点阐述如何通过这篇优美的文章,引导学生提高阅读水平,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特别是对于古诗的理解,我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们一起探讨自己不懂的词语和诗句,以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由于这是学生在本册书中接触到的第一首古诗,因此我将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古诗,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又为本课后两首诗的学习打下基础。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夜书所见》(学案)导言《夜书所见》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该诗为五律,篇幅不长,但是深情表达了诗人晚间读书时的心理状态,以及他对于人生的思考和领悟,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一篇值得我们品味的珍贵文化遗产。
本文将为学生带来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首古诗的基本内涵和艺术特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文化兴趣和创造力。
学习目标•了解《夜书所见》的作者背景和创作背景;•理解和把握《夜书所见》的基本内涵和艺术特点;•能够借助老师的帮助,背诵并朗读《夜书所见》;•自学两篇类似的古诗,能够类比分析比较,加深对《夜书所见》的理解。
学习内容第一阶段:导入(10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白居易、唐朝盛世、唐诗的艺术价值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引入《夜书所见》。
第二阶段:朗读(10分钟)老师先朗读《夜书所见》,再让学生全班分角色朗读一遍,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寓意。
第三阶段:欣赏(10分钟)老师指导学生观察白居易的诗歌语言,如何运用词汇、句式、格律等方面,达到了美的意境。
并请学生说出自己对这首诗的感受。
第四阶段:分析(15分钟)老师请学生跟随自己的思维,探究以下问题:•你认为是什么意境创造了这首诗?•通过深入探究白居易的这首诗,你是如何更好的了解诗歌与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的?•为什么这首诗在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代表了什么样的艺术价值?第五阶段:自主阅读(15分钟)老师布置任务,让学生自主阅读并背诵下面的两首古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第六阶段:反思(10分钟)为了巩固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老师请学生再次整合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完成以下思维导图。
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夜书所见》和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总结本次学习,我们深入探究了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夜书所见》这首珍贵的文学遗产,并通过分析、阅读等一系列学习活动,让学生了解了诗歌与文化、历史、文学之间的紧密联系。
夜书所见体裁:诗题文: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作者:名字:叶绍翁年代:宋代描述: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
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
生卒年不详。
曾任朝廷小官。
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翻译:原文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译文: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原文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这是叶绍翁在异乡触景生情之作。
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
《文心雕龙·物色》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
赏析二:思想内容《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的七言古诗。
这首诗是诗人客居异乡,静夜感秋所作,抒发了羁旅之愁和深挚的思乡之情,流露出诗人留恋童年生活之情。
赏析三:艺术特色此诗以叠字象声词置于句首,一开始就唤起读者听觉形象的联想,造成秋气萧森的意象,并且用声音反衬出秋夜的寂静。
接着用一“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
在梧叶摇落的萧萧声中,仿佛含有砭骨的寒气;以听觉引起触觉的通感之法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
第二句方点出“秋风”。
“月寒江风起”,来自江上的阵阵秋风,触发了羁旅行客的孤寂情怀。
晋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因思故乡的莼菜羹和鲈鱼脍,就辞官回家了。
此诗作者耳闻秋风之声,牵动了旅中情思,也怅然欲归。
这两句用“梧叶”、“寒声”和“江上秋风”写出了秋意的清冷,实际上是用以衬托客居心境的凄凉。
再以“动”字揭出“客情”,情景凑泊,自然贴切,弥见羁愁之深。
三四两句,从庭内移到户外,来了个大跨度的跳跃。
这两句是倒装句,按意思顺序,应该前后互移。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译文及赏析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文共收录六首古诗。
其中第4课《古诗三首》包括一首唐诗(《山行》)和两首宋诗(《赠刘景文》《夜书所见》)现对这三首古诗加以整理分享。
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
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赏析】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色彩绚烂、风格明丽的山林秋色图。
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这些景物不是并列地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
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的,起铺垫和烘托作用。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头。
“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这样写,从题意来说,写出了“行”的特点,而从构图来说,却借勾画山路逶迤绵远之特点山势幽深平缓的形体特点,同时自然地把人们的视线沿着山路引向白云生处的人家。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
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
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石径”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
这样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
白云仿佛从山岭中生出,飘浮缭绕,既可见山之高,又表现云之淡白与山之苍翠相映衬,点染出明快色调。
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一定会有另一种景色。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
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
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4.古诗三首夜书所见》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夜书所见》。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说教学方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说教材《夜书所见》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九组课中的古诗。
作者叶绍翁,表达了他目睹秋风落叶和篱笆灯火而勾起的思乡之情。
根据我对教材、课标的理解,把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个方面:知识技能目标:1、会认两个生字萧、梧,会写两个生字促、深,读准一个多音字挑(tiao )。
2、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过程方法目标: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品味诗句蕴含的感情,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这课的重难点是: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由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浅,可能对古诗所表达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不容易理解,需要他们通过画面,以及多次诵读,从字里行间去品味。
三、说教法: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品诗赏画,品味思乡情。
四、说学法:1、诵读法: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人的情感。
2、想象法:联系儿童的现实生活想象画面。
五、说教学流程对于教学过程我是这样预设的:(一)、引入文本,读准古诗。
A 出示诗题,读题,说题目的意思。
(要求读得整齐,响亮)题目中的书是什么意思?(古代用书解释为写)B 出示诗歌,自己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生字多读几遍C 谁愿意来露一手,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大家评议;字音读准了吗?再读,注意找出多音字“挑”,请同学标上拼音,把字带到诗句里读。
还有两个生字朋友:“促”、“深”,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这是渗透《课标》第二学段目标中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给学生创设主动参与和表现的机会。
D 指名读古诗,全班齐读古诗。
这是让学生充分的读书,让学生正确流利的读通古诗。
(二)、深入文本,理解诗意。
A 诗人夜晚所看见了什么?(快速找出来)梧叶灯儿童捉蟋蟀B 你从哪句看出儿童在捉蟋蟀?(知有儿童挑促织)你怎么知道促织是蟋蟀?因为诗歌的左下角多了一项注释。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夜书所见》人教部编版《夜书所见》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的七言古诗。
诗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
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该诗以景衬情,动静结合,以梧叶声和风声衬出秋夜的寂静,还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儿童夜捉促织的乐景反衬自己客居他乡的悲情。
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课前准备:1.教师:搜集古诗的相关的音频、图片资料等,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课前查阅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与生对话,导入古诗。
1.与学生对话,体会如果自己在外孤单心情。
2.板书课文题目,理解课文题目中的“书”是什么意思?3.理解整个诗名是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相关的谈话的交流,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古诗的情感基调,也有利于学生理解诗题和诗句的意思。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
借助拼音、字典等读准字音,把这首诗正确、流利地读出来。
2.同桌互读互查。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有重点地指导识记。
4.在读准字音的情况下,注意读准节奏。
5.教师范读,指导停顿。
节奏应该是二二三拍。
6.学生熟读。
【设计意图】自主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来读准、读通古诗,再通过适时的全班交流学习来达到巩固自主学习的效果,实现对古诗的初步感知。
三、初读古诗,感知大意。
1.给古诗加注释,这是我们第一次见到,注释是为了帮助我们理解那些非常难的词语,但是不要生硬的往里面套,只要明白诗人所写内容和所要表达的感情即可。
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借助字典和注释,理解词语的意思。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说课(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说课第【1】篇〗设计理念本课我把“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古诗,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作为说教学目标,确定了“初读古诗,正音划分节奏”“结合插图和注释理解古诗”“结合配乐、动画诵读想象,感悟诗情””“采用表演、写话来加深理解”等教学环节来实现以上说教学目标。
说教材分析《夜书所见》是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其中一首。
《夜书所见》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感所代替。
本首诗和学生的生活经历距离较远,教师要多营造情景,通过感情朗读、表演来等方法突破难点。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虽然有了古诗阅读的基础,但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浅,对于古诗的理解、思想感情的体会能力还很不足。
本节课,需要他们通过画面、音乐,以及诵读、表演等,从字里行间去品味。
说教学目标1.认识1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古诗,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
4.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说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古诗,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说教学难点理解古诗,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
说教学准备课件、字词卡片说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1.你读过哪些古诗?(让自告奋勇的的同学背诵古诗。
教师进行表扬,增强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
)2古诗内容丰富,其中有不少是思念家乡的。
叶绍翁的《夜书所见》就是其中很有名的一首,今天就让我们学习。
3.教师用课件展示《夜书所见》,然后介绍叶绍翁的生平。
(如果学生课前搜集过叶绍翁的生平,也可以让学生来介绍。
)4.解题:题目的意思是写诗人在秋天的一个夜晚把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写下来。
5.我们知道诗人客游在外。
那么他在夜晚看见了什么?听到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
部编版-语文-上册-打印版
《夜书所见》叶绍翁介绍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丽水市龙泉市)人,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
祖籍建阳。
原姓李,后嗣于龙泉叶氏,祖父李颖士于宋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曾任处州刑曹,后知余姚。
南宋建炎三年(1129),颖士抗金有功,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因赵鼎党事,被贬。
绍翁因祖父关系受累,家业中衰,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
光宗至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真德秀过从甚密。
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叶绍翁著有《四朝闻见录》,补正史之不足,被收入《四库全书》。
诗集《靖逸小稿》、《靖逸小稿补遗》,其诗语言清新,意境高远,属江湖诗派风格。
叶绍翁是江湖诗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游园不值》:“应怜屐齿(jī chǐ)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其他如《夜书所见》写儿童夜挑促织,景象鲜明,反衬出客中的孤寂;《嘉兴界》写江南水乡景色,颇饶风味;《田家三咏》写田家的生活片断,平易含蓄,词淡意远,耐人寻味。
另外,周密《齐东野语》载其咏史诗《汉武帝》一首,颇尽讽刺揶揄之能事。
叶绍翁诗集《靖逸小集》,有《南宋群贤小集》本。
他别著《四朝闻见录》,杂叙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轶事,颇有史料价值,有《知不足斋丛书》本、《丛书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