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计划书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2
问卷分析计划任务书
一、问卷结构汇总
教师基本信息:所属学院、性别、年龄段、本学期主讲课程、最高学历、教龄(Q0)、
任课班级(Q1)、任课性质(Q2)
分类数据:Q3、Q8、Q9、Q10、Q11、Q12、Q15
顺序数据:Q4、Q5、Q6、Q7、Q13 、Q14
主观题:Q16
二、单个题目分析计划
完成数据的审核、筛选等预处理后,具体数据整理分析如下:
1. 教师基本信息整理与分析
可不做单项分析,主要用于与其他数据结合分析,具体见“多个题目分析计划”。
2. 分类数据整理与分析
2.1 列示各类别
如:对于Q3列示出其7个选项“查阅资料熟悉内容、做PPT、写教案、准备案例、设计互动环节、课堂活动的内容及形式设计、其他”后为后续分析做准备。
2.2 计算各类别统计量
可计算统计量有频数【落在各类别中的数据个数】、比例【类别数据个数占全部数据个数的比值】、百分比【将对比的基数作为100而计算的比值】、比率【不同类别数值个数的比值】等。
可对每一个问题答案标号被选择的次数取众数,了解对于各个问题大多数教师的看法;也可对答案标号计算方差,反映对于每个问题看法的差异程度,对于差异程度大的问题可联系其他问题进行分析,探究造成大差异的原因。
2.3 制作频数分布表
将计算出的各类别频数、频率等汇总在一张表格里,对每个问题的各个类别选项被选情况进行统计。
2.4 用图形显示数据
可对每个问题所得分类数据都进行如下图示处理:
【条形图】:用宽度相同的条形的高度或长短来表示各类别数据,反映分类数据的频数分布;
【帕累托图】:按各类别数据出现的频数多少排序后绘制柱形图,展示分类数据的分布;【饼图】:用圆形及圆内扇形的角度来表示数值大小的图形,表示样本或总体中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例,研究结构性问题;
每种图形可反应出数据的不同信息,综合以上几种图形进行分析。
3. 顺序数据整理与分析
3.1 计算统计量
可计算累积频数【各类别频数的逐级累加】、累积频率【各类别频率(百分比)的逐级累加】
3.2 制作频数分布表
将计算出的各类别频数、频率等汇总在一张表格里,对每个问题的各个类别选项被选情况进行统计。
3.3 用图形显示数据
【累计频数分布图】:将各类别累计频数作为Y轴,各类别按升序或降序作为X轴,反映
数据的频数分布
【环形图】:样本或总体中的每一部分数据用环中的一段表示与饼图类似,但又有区别——饼图只能显示一个总体各部分所占的比例,环形图则可以同时绘制多个样
本或总体的数据系列,每一个样本或总体的数据系列为一个环,用于结构比
较研究,用于展示分类和顺序数据。
4. 主观题
首先要将各位老师的答案进行综合,并适当的合并后,作为分类数据按照相应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三、多个题目分析计划
1. 教师基本信息与其他
1)可根据需要与任意问题进行结合后绘制图表如:当要研究教师教龄与备课准备方面的关系时,可以将教师按教龄分组,横向比较同教龄组的备课情况,可得到不同教龄组的教师备课差异。这里可以绘制直方图,不仅能进行横向比较,还能纵向比较,观察同一选项在不同组之间的差异。
2)可作列联表分别以教师的性别,教龄,所在学院、主讲课程、最高学历为列变量,以Q3等问题的各选项为行变量,以选择各选项的人数以及比例为数据,建立列联表,进行相关性、独立性检验等。
2. 对于两个分类或顺序数据间可进行列联表分析
探究两问题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的问题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可以利用excel做出相关的数据透视图进行探索。
3. 对于两个或多个顺序数据间可进行相关表分析
探究两个及多个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大小,先对定性数据进行定量化处理,如“非常好”“较好”“普通”“较差”“非常差”分别赋值为5,4,3,2,1,然后再对各变量进行相关分析。
4. 进行列联表或相关表分析后可进行卡方检验
利用卡方检验统计量进行检验,探究研究两个因素之间是否独立,推断因素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