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配套题库 模拟试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 格式:pdf
- 大小:568.74 KB
- 文档页数:32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社会化
2.个案工作
3.小组工作
4.社区工作
5.社会福利
6.个别化
7.剩余性社会福利
8.社会服务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什么是儿童社会社会工作?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简述家庭社会工作的重要性。
3.简述中国城市化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出路。
4.什么是社会行政?试述宏观社会行政与微观社会行政的内容。5.试述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变革与社会工作发展的关系。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论述社会保障体系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的作用以及现阶段我们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问题。
2.论述“标签理论”,并举例说明其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
3.试论述社会工作、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社会化
答: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于人的始终的过程。
2.个案工作
答:个案社会工作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有关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或情感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在个案工作中,工作者在与案主彼此信任合作的和谐关系中,充分调动案主本身的潜能与积极性,共同探讨、研究案主的问题、家庭及社会环境,运用案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主本身及外部资源,增进案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帮助案主成长的目的。
3.小组工作
答:小组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方法之一,它通过有目的的团体经验,协助个人增进其社会功能,以更有效地处理个人、团体或社区的问题。当团体工作人员运用其专业训练和技巧去帮助一群在功能上有困扰的个人所组成团体时,他便是在进行团体治疗工作。
4.社区工作
答:社区工作的一般性定义可以叙述为:社区工作是专业社会工作的一种基本方法,它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案主,通过发动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集体行动,确定社区的问题与需求,动员社区资源,争取外力协助,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或预防社会问题,调整或改善社会关系,减少社会冲突,培养自助、互助及自决的精神,加强社区的凝聚力,培养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和能力,发掘并培养社区的领导人才,以提高社区的社会福利水平,促进社区的进步。
5.社会福利
答: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与文化情境中,针对社会福利的定义与具体实施项目是不同的。从广义上来说,社会福利是指同改善公民生活素质、促进社会发展与提高社会总体文明水平相关的一切物质、活动与相关服务。从狭义上讲,社会福利则是指国家(或政府)针对社会中有特殊需要的个人和群体提供的津贴、物质和社会服务。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6.个别化
答:个别化是一种分别逐一对待的方法,体现了传统的社会工作价值。它把每一个人看作是唯一的、不同的实体,应该受到不同的对待。个别化原则体现了对个人的尊重。个别化处理体现在方方面面。首先,社会工作者要了解每一个当事人的特点,主要是心理特点,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工作。其次,在生活、活动和学习方面也要有相应的措施。另外,在起居上要尊重每一个人的隐私权,尽可能地满足每一个人保守其隐私的需要。
7.剩余性社会福利
答:剩余性的社会福利是指当家庭和市场等常规机制瘫痪时,国家的干预必不可少,从而满足公民的社会需要,解决社会问题。这种福利带有明显的针对性和排他性,同时多数福利项目也需要通过家计调查的监督与评估手段来完成。
8.社会服务
答:社会服务是以劳务为主要形式向有困难的社会成员,特别是社会弱者提供的改善其处境的活动。它是将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传至有需要社会成员的过程。社会服务与营利性商业服务有本质区别,它是社会福利服务。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什么是儿童社会社会工作?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儿童社会工作的概念
儿童社会工作是指以儿童为对象的社会工作。对于这一概念,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的说法。
①我国台湾地区一般将儿童社会工作划归为儿童福利,将儿童社会工作称之为福利服务的一种,并根据联合国1950年儿童权利会议,将其定义为:“凡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全发展与正常生活为目的的各种努力事业均称之为儿童福利。”
②我国内地1993年出版的《社会保障词典》设置的“儿童社会工作”条目中,对儿童社会工作做出了如下的定义:“以儿童为案主的社会工作,不仅限于对贫苦无依儿童的收容教养,而且扩展成为对全体儿童的福利服务。”
(2)儿童社会工作的内涵
儿童社会工作的概念从内涵来讲,应包含如下三个基本要素:
①儿童社会工作是面向儿童的工作,即是一种面向所有儿童的工作。虽然处于特别困难境地的儿童一般会成为工作的重点,但儿童社会工作的对象是所有儿童。
②儿童社会工作的目的是激发儿童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潜能,促进儿童全面健康的发展。儿童社会工作通过对贫苦失依儿童的收容教养、对儿童生活环境的改善、对儿童权益和身心的保护以及面向儿童的教育活动,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增强儿童的幸福与快乐。
③儿童社会工作需要运用专业手段,辅之以非专业手段,需要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的结合。
(3)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①推动有关儿童的立法
儿童福利服务有赖于政府资金及人力上的投入,因此儿童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是积极推动政府在儿童福利、儿童权益保护方面的立法,敦促政府在儿童营养、卫生保健等方面增加投入,并积极为政府出谋划策,提出更多关于儿童福利方面的建议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