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萧太后河综合治理工程设计方案

萧太后河综合治理工程设计方案

萧太后河综合治理工程设计方案
萧太后河综合治理工程设计方案

萧太后河综合治理工程设计方案

发表时间:2019-08-27T16:00:03.1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作者:钟小彦

[导读] 摘要:现阶段城市的发展,对河道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保障河道防洪功能,而且要将生态、人文、景观等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将河道打造为防洪为主,兼顾景观效果的生态型自然型河道。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20

摘要:现阶段城市的发展,对河道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保障河道防洪功能,而且要将生态、人文、景观等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将河道打造为防洪为主,兼顾景观效果的生态型自然型河道。本文所述的萧太后河工程,基于上述原则进行了设计,工程建成后,有效改善了河道防洪现状,明显提升了区域环境品质,为河道综合治理提供一定的经验。

关键词:河道防洪;生态治理;景观建设

传统的河道治理一般是按防洪等级确定过水断面,设计为渠化的人工河道,岸线边缘通常为数米高的梯形或复式的防洪堤。河岸堤线的位置选择决定了可设计绿地的规模与空间尺度,本次萧太后河工程设计时,综合考虑防洪和景观的前提下,将河道蓝线和绿化带结合,扩宽上口,融合河道设计与景观设计,形成缓坡微地形景观;堤防与规划道路结合,节省工程投资;工程措施与人文休闲结合,营造滨水绿道;将萧太后河建设为一条具有浅滩湿地、生态驳岸的生态景观河道。

1 工程概况

萧太后河原为辽代开凿的运河,属凉水河支流,起点位于西大望路和弘燕路交会处东南,向东穿越四环路、垡头西路以及十八里店、豆各庄、黑庄户等地区,最后穿通马路进入通州区界内,于张家湾汇入凉水河,长约22.5km。1958年通惠排干修建时,将萧太后河“拦腰”截断,上游段位于通惠排干以西,长约8.9km,经通惠排干由北向南汇入凉水河;下游段位于通惠排干以东,长13.6km,流域面积

74.6km2,河道走向保持不变。通州区萧太后河由区界向东穿越京哈高速、东六环路于张家湾村汇入凉水河,长10.14km。

本次设计范围为南大沟汇入处至大高力庄闸,总长4.46km。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河道开挖、岸坡防护、景观建设等。治理段河道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洪水设计,洪峰流量为240m3/s。堤防工程等别为Ⅱ等,建筑物级别为2级。工程区地表动峰值加速度为0.2g,主要建筑物地震设防烈度为Ⅷ度。

2 工程地质

工程场地位于潮白河冲洪积扇中下部地带,场地自西向东倾斜。项目区地层分布为人工填土层和一般第四系沉积层两大类,地层岩性为粘质粉土填土、杂填土、粉质粘土~粘质粉土、重粉质粘土~填土、粘质粉土、粉砂、粉细砂、细中砂等。河床岩性主要坐落于粉质粘土~粘质粉土层、砂质粉土~粉砂层、粉质粘土~粘质粉土层夹砂质粉土~粉砂层。

3 工程设计

3.1 河道工程

(1)断面设计

本次采用规划断面和河道景观融合断面进行了断面形式比选。

方案一:采用规划断面。规划采用两种断面型式:断面一为梯形断面,底宽50m,边坡比不大于1:3,上口宽80m~120m(详见图1);断面二为矩形断面,底宽40m,上口宽40m(详见图2)。规划绿化隔离带宽度为20m~30m。

图1 规划梯形断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