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5长亭送别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2
长亭送别高中课文原文
长亭送别
庾信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中文翻译:
在长亭外,古道旁边,茂盛的青草延伸到无边无际的天际。
夜风轻轻拂过柳树,笛声悠扬,在夕阳的余晖下,山山相连。
1.诗人描绘的是一幅自然的景象,长亭、古道、芳草、晚风、柳树、夕阳、山山相连,通过诗人的描绘,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和壮观。
2.古代的旅行方式十分艰苦,长亭就是许多旅人的休息站,在这里,人们可以歇脚、喝水、休息片刻,唯恐沿途的路途太蔓延漫长,辛苦不堪,所以长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诗人用长亭作为诗篇的开端,充分
表现了旅途中的疲惫和艰辛。
3.古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们不仅注重自然的美丽,更是注重自然的声音,比如笛声,这个古代乐器可以十分神奇地模仿各
种物声,用笛声来表现晚风的轻柔和柳树的柔韧,给人以美妙的想象
空间。
4.山山相连,广阔辽阔的自然景象,让人感受到无穷无尽的宏伟与博大。
山脉特别是对于古代的人们来说意义更为重大,它们是人们向往的所在,以山水之间形成的山水田园为理想的家园。
5.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感受到古代人对自然的热爱,更是感受到他们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诗人的离别之情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似乎
之前的旅途已经走了很长时间,他在长亭与友人分别,面对未来的路途,诗篇的余下内容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
《长亭送别》原文及翻译《西厢记·长亭送别》是元代诗人王实甫写的,此篇是戏剧冲突的焦点,接下来小编搜集了《长亭送别》原文及翻译,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长亭送别(夫人、长老上,夫人云)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
我和长老先行,不见张生、小姐来到。
(旦、末、红同上,旦云)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
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
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
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
此恨谁知!(红云)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旦云)你那知我的心里呵!(旦唱)【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
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做到科)(见夫人科)(夫人云)张生和长老坐,小姐这壁坐,红娘将酒来。
张生,你向前来,是自家亲眷,不要回避。
俺今日将莺莺与你,到京师休辱末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
(末云)小生托夫人余荫,凭着胸中之才,觑官如拾芥耳。
(洁云)夫人主见不差,张生不是落后的人。
(把酒了,坐)(旦长吁科)(旦唱)【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
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
【小梁州】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
【幺篇】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
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夫人云)小姐把盏者!(红递酒,旦把盏长吁科云)请吃酒!(旦唱)【上小楼】合欢未已,离愁相继。
想着俺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
2022年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长亭送别》《长亭送别》原文翻译注释赏析[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正宫】【端正好】碧蓝的天空,开满了菊花的大地,西风猛烈吹,大雁从北往南飞。
清晨,是谁把经霜的枫林染红了?那总是离人的眼泪。
【赏析】这是王实甫《西厢记》里的名句。
借秋日的萧瑟景调来写别情的凄苦——云天蓝碧,黄花落满地,西风紧紧吹,更有北雁纷纷往南飞。
伊人即将远别,此情此景的凄苦枯索景象,不禁为之黯然垂泪——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鉴赏:蓝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的白云,那天是蓝的如此昏灰,没有半点眩目之色,虽是碧透碧透的,但却怎么也逃不出悲伤的叹息,只得叹在口上,哀在心中。
低着头看着地面,却是满眼的憔悴的黄花,哭泣着、悲痛着、日渐消瘦着,这些花儿却怎么望也望不到尽头。
秋深了,微风四起,却越刮越急,吹得人心儿凉。
仰头望去,却看见成群的雁儿向南方飞着,让人心底的凉气不免又加了几分。
那天与那地相对着、相映着,颇显出几分离愁,却只得在无际的宇宙中漂泊着,寻找着自己的归宿。
在这暮秋时分,是谁将这些霜叶儿们染成如此让人发醉的红色?是悲秋感冬?是相见恨晚?是热泪盈眶?不是,那是离别之人伤感的眼泪!这是王实甫《西厢记》里的名句。
借秋日的萧瑟景调来写别情的凄苦——云天蓝碧,黄花落满地,西风紧紧吹,更有北雁纷纷往南飞。
伊人即将远别,此情此景的凄苦枯索景象,不禁为之黯然垂泪——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长亭送别》理解性默写1.在《端正好》这支曲子中,作者巧妙化用范仲淹《苏幕遮》中“碧云天,黄叶地”,渲染出深秋季节秋风萧瑟、大雁南飞典型景物的句子是:,,,。
2.作者用“?。
”两句话指出是离人的眼泪染红了层层霜林,衬托了主人公悲伤的心情。
3.《长亭送别》中运用拟人和设问手法写出送别时离愁别绪乃至伤心落泪的两句是“?。
”4.《长亭送别》【端正好】中“?”两句使客观之秋景带上了莺莺浓重的离愁别绪,构成一种“有我之境”。
高中语文《长亭送别》优秀教案高中语文课文《长亭送别》是《西厢记》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断之一,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长亭送别》优秀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长亭送别》教案教学目标1.欣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2.鉴赏富于文采的曲词。
3.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心理性格特征。
4.善于化用或借用古代诗词的语句乃至意境。
5.人物之美、意境之美。
教学重点本文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和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
教学难点《西厢记》的曲文之美;艺术形象崔莺莺的典型意义。
教学设想1.通过教学媒体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初步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和语言特色的能力。
2.以诵读为辅助,以文学鉴赏为纽带,带动词句的理解和思想内容的分析及艺术手法的运用。
课前预习1.对照注解和课前提示,通读全文2.熟读曲词[朝天子][二煞],背诵曲词[端正好][滚绣球][一煞][收尾];3.了解作者王实甫;4.了解《西厢记》的故事情节;5.了解本折《长亭送别》的剧情。
教学内容和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你们认识几个写愁高手?写愁高手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物象,都饶有新意,各具特色。
李煜将愁变成了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又将愁变成随水而流的东西(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李清照又进一步将愁搬上了船(只恐双溪舴艋(zemeng)舟,载不动,许多愁),王实甫则把愁装在了车上(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这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的愁到底是什么愁?二.课堂自学(结合第二教材)1、字词正音:筵(yán)席余荫(yìn) 蹙(cù)愁眉经忏(chàn) 杯盘狼藉(jí)保揣(chǎi)身体憔悴(qiáocuì)暮霭(ǎi) 胸臆(xiōngyì)2.字形比较:倩疏林萋迷婧才凄凉云霄今宵靓丽挣揣靖边惴栗菁华遮蔽腈纶敝衣舞弊罗帏思维维护狼藉书籍3.词语补注:① 筵席:宴饮的酒席。
高中语文《长亭送别》课文解读《长亭送别》课文解读《长亭送别》这折唱词中多次提到了“泪”。
“长亭送别”未尝不是“长亭泪别”,曲白唱腔全都是泪的滋味。
以“泪”为切入点,进行课文的解读,不仅能感受到细腻的人物思想情感,丰满的人物形象,文采与本色相生的戏剧语言,还能感受到张弛有度的戏剧冲突。
一、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离人泪《长亭送别》第一曲【端正好】中渲染了恼人的暮秋天气之后,又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相较于《董西厢》的“莫道男儿心如铁,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血”,少了刺激和血腥,同样是痛苦的离别,却多了小儿女的阴柔与温情。
所以朱权说“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
“晓来”二字更是延长了流“泪”的时间,“泪湿罗巾梦不成”,我们可以想见,那一夜,莺莺流了多少眼泪;那一夜,莺莺多少次从梦中惊醒;那一夜,莺莺经历了多少次的“长亭泪别”。
莺莺所遭遇的离别是被迫的,用当下时尚的话说,是“被离别”了。
她不是“悔教夫婿觅封侯”,而是恨“拆鸳鸯在两下里”。
此种离别绪便不仅仅是伤离别那么简单了,“离人泪”中夹杂着太多的矛盾冲突和复杂的人物情感了。
且看开篇,舞台说明里出现的是(夫人、长老上)、(旦、末、红同上),一场送别,分作两批,封建势力与年青一代的矛盾冲突暗含其中。
再看宾白部分,连酒席的座次,老夫人也安排好了“张生和长老坐,小姐这壁坐”,人家小夫妻都要离别了,还不让人坐在一起,怨不得莺莺对老夫人埋怨“若不是酒席间子母们当回避,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
虽然是厮守得一时半刻,也合着俺夫妻们共桌而食。
”《长亭送别》作为戏剧,这一场景人物情感复杂,矛盾冲突暗波涌动。
当是最能撩动观戏者与听戏者的心思和情怀了,最能让人为他们暗生恨、干着急,甚至为他们叹气和流泪。
这一幕又当是最能考验演员功力的,“张生”和“莺莺”总不能傻呆呆地干坐着吧,他们的眉目里,眼波底,总有些东西要和着这个宾白表现出来的。
而那老夫人“揣着明白装糊涂”,“拆”的动作如何虚拟化、合理化、正当化,除了语言之外,也需要人物的形体动作加以表现。
语文:高二必修 5 第二专题《长亭送别》教案1.理解课文的主旨。
2.理解本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3.理解本文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融古代诗词和民间口语为一体的语言特色。
同学们,前一课我们学习了关汉卿的《窦娥冤》,了解了元杂剧中的一个个性鲜明、敢于对抗的妇女窦娥的光芒形象,今天我们将学习了解元杂剧中另一个勇于对抗现实的妇女崔莺莺的形象。
王实甫(约 1260-1336),名德信,字实甫,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
他的创作活动时期约在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
据贾仲明《凌波仙》吊词介绍,王实甫在当时即颇负盛名,常与演员、歌伎往。
所作杂剧十四种,仅存《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四丞相高会丽春堂》《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三种及《韩彩云丝竹芙蓉亭》《苏小卿月夜贩茶船》各一折。
剧作大都以青年女性对抗封建礼教为题材,塑造了崔莺莺、红娘、刘月娥等不同妇女的典型形象。
他的作品戏剧性强,曲词优美,对元杂剧和后戏曲的开展有很大影响。
《西厢记》和《西厢记诸宫调》相比,在思想上更趋深刻。
它正面提出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为了眷属”的主张,具有更鲜明的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题。
首先,《西厢记》歌颂了以爱情为根抵的结合,否认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
作为相国小姐的崔莺莺和书剑漂零的书生相爱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以门第、财产和权势为条件的择偶标准的违忤。
崔莺莺和张生始终追求真挚的感情。
他们最初是彼此对才貌的倾心,经过联吟、寺警、听琴、赖婚、逼试等一系列事件,他们的感情内容也随之更加丰富,这里占主导的正是一种真挚的心灵上的相契合的感情。
其次,崔莺莺和张生实际上已把爱情置于功名利禄之上。
张生为崔莺莺而“滞留蒲东”,不去赶考;为了爱情,他几次险些丢了性命,直至被迫进京应试,患上中之后,他也还是“梦魂儿不离了蒲东路”。
崔莺莺在长亭送别时叮嘱张生“此一行患上官不患上官,疾便回”,她并不看重功名,认为“但患上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即使张生高中的消息传,她也不以为喜而反添症候。
长亭送别
一、教学要求:1、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与成就。
2、了解本课曲词富于抒情性和音韵美的特点。
体味剧作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鉴赏剧作富于文采的语言。
3、把握剧情,鉴赏女主人公莺莺的艺术形象。
认识王实甫《西厢记》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二、教学重难点:(要求中的2、3点)
三、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要求学生疏理剧情,并重点赏读重点曲子,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
体会曲词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第二课时,改编本曲为课本剧并交流。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西厢记》是脍炙人口的艺术杰作,同学们是从什么时候起知道这部作品的?读过那些与《西厢记》有关的书,是否观赏过相关的影视戏曲作品?
(二)整体感知
《长亭送别》是《西厢记》的第四本第三折,(《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这在元杂剧中是颇为少见的。
全剧剧情,可参看课本题解)也是全剧最为脍灸人口听精彩片断之一。
随着剧情的发展,莺莺终于克服了身心解放的要求与封建精神桎梏的矛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与张生私下结为夫妻。
但接下来便是老夫人逼张生赶考,并说考不取功名便“休来见我”,崔、张爱情又面临新的威胁。
无奈中张生只好起程“上朝取应”。
这场送别戏共有十九支曲文,由莺莺主唱,既是塑造莺莺形象的重场戏,也充分体现了王实甫剧作情景交融、富于文采的特点。
(三)疏理剧情:《长亭送别》写莺莺、红娘、老夫人到十里长亭送别上京赶考的张生,莺莺是最重要的剧中人,经过的时间线索。
课文可划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叨叨令”结束):赴长亭途中。
第二部分(承上至“四边静”之前):长亭别宴。
第三部分(承上至“小生又生些念”):临别叮咛。
第四部分(“一煞”至此折剧终):长亭别后。
(四)赏读曲词《端正好》等曲子。
1.赏读曲词《端正好》。
全曲拢共六句二十五字,可要求学生先背诵,后作赏析。
提问这支曲子在修辞上有什么特点?是怎样渲染出剧中主人公的离愁别恨的?
【曲子句子式既整饬又参差错落,前3个三字句构成对偶、排比。
后又各有一个四字句、七字句和五字句。
前四句一句一景,点明送别的季节,以景衬情。
后二句用设问手法,说是“离人泪”“染霜林醉”,一“染”“一醉”,下得极度有分量。
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
】
2.与《端正好》对比,赏读剧本末尾的《一煞》、《收尾》。
提问:和《端正好》一样,《一煞》和《收尾》也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
王季思教授评点这两支曲子说:“末二曲写张生去后莺莺的怅望情景,景中有人、有情,虚情实写,正语反诘,俱臻妙境。
”试说说你对这段评语的理解。
【“虚情实写”,就是寓情于景,借生动的景物来传情。
这两支曲子写夕阳残照、青山疏林、淡烟暮霭、秋风马嘶,我们仿佛看到莺莺满怀凄楚,怅然痴立,目送张生转山坡、出疏林,“离愁渐远渐无穷”,此时的满目秋景,都是莺莺悲凉心境的外化。
《收尾》的末句“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便是“正语反诘”,即用反问句抒写心境。
比之于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舟,载不动许多愁”的正面直说,更显得激越真切。
】3.与以上三支曲子对比,赏读《滚绣球》和《叨叨令》。
提问:这两支曲子主要写什么?有人说,只有《端正好》、《一煞》和《煞尾》这样的曲词,才可以称为“绝纱好辞”,《滚绣球》与《叨叨令》便相形见绌,你的看法怎样?
【《滚绣球》仍是莺莺的内心独白,借去长亭途中的景物,从正面刻画莺莺与张生难以离
舍的复杂内心世界。
《叨叨令》由红娘的问话引发,叙说动身前无心打扮的原因,没想今后孤凄的生活情景。
关于曲词的评价。
《端正好》、《一煞》等化用唐诗宋词精美语句固然堪称“绝妙好辞”,而《滚绣球》、《叨叨令》亦各有特色。
这两支曲子使用对偶、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写得也很生动真切,同时,又更多地融口语入曲,语言通俗,才能使演员宜于演唱,听众容易接受,雅俗共赏。
《叨叨令》多用叠词、衬字,更能体现口语化的音韵美。
有时委婉含蓄,有时尽情倾泻,两种曲子风格各异而能统一,正是王实甫才具超群之处,不必硬性分出高下。
】
(五)总结、扩展
本课时我们只重点赏读了五支曲子,对课文华美曲雅、富于文采的语言已多有领会。
王实甫是酿造气氛、描摹环境的圣手,他描绘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有使人感泣的魅力;他又是杰出的语言大师,曲词艳丽曲雅,又自然流利,毫不矫揉造作。
(六)改编本曲为课本剧并交流。
(第二课时)
附板书设计:
剧情分析曲词赏读
一、(《端正好》至《叨叨令》)送别途中《端正好》:浓色重彩以景写情
二、(《脱布衫》至《朝天子》)长亭别宴《滚绣球》:借景抒情哀婉动人
三、(《四边静》至《二煞》)临别叮咛《叨叨令》:口语入曲通俗真切
四、(《一煞》至《收尾》)长亭别后《一煞》、《收尾》:虚情实写正语反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