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中国模式”创造

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中国模式”创造

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中国模式”创造
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中国模式”创造

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中国模式”创造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三十年的总结,一定会触及中国经济成功是否创造了一种发展模式的问题。通过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演进的分析,可以发现中国经济成功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并建筑在一种多层次、全方位竞争格局基础上的。这种发展模式不仅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模式不同,也与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模式有所区别。因此得出结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即“中国模式”。

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制度创造;“中国模式”

1978年开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现已进入“而立之年”。这一标志成熟的年份,引起人们许多的反思,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三十年改革的巨大成就到底得益于怎样的因素2008年初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举办的光华新年论坛,其主题就是“中国改革三十年:评价和展望”。两位在中国改革过程中有过重要贡献的经济学家——厉以

宁和吴敬琏,对改革三十年的得失做了评价。谈到改革的成就,厉以宁选择的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民营经济发展;而吴敬琏选择的是十二届三中全会

明确了商品经济的改革目标、十四届二三中全会后全面改革、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两位经济学家,实际上谈的都是中国改革的制度创新问题。正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在上述论坛中谈到的,中国改革的核心是制度创新。为什么中国经济会在1978年划了一个分界线其主要的区别就是制度发生了变化,而且在不断的改革中,制度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创新过程。回顾这段制度创新的历程,中国改革的制度创新实现的是一种全新的制度,既不同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也不同于西方的市场经济体制。因此,中国改革的制度变迁应该是一个制度创造的过程,其结果是构建了一种全新的“中国模式”。本文拟深入地分析这一制度创造的历程,并对这种制度创造加以评价。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初步探索

对制度创造的要求新中国成立后,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影响、为适应迅速工业化战略、更由于长期落后挨打凝结的改变民族命运的期盼,我们选择了集中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除了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要求外,它具有的一个最大优点是在经济资源相对缺少的情况下,能够达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效果。因此,必须改变一种认识,既然计划经济体制是我们改革的对象,那么我们在开始为什么

还要建立这样一种体制,或者这种体制是不是从一开始就不应该建立只要认真地了解一下当时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背景,并且设身处地想一想当时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那么选择计划经济体制并没有错。如此,为什么在后来要对这种体制加以改革这确实是一个无法绕开的问题,或者说是必须回答的问题。其实,只要把它放在一个历史进程中,那么,这个问题是容易理解的。概括地讲,后来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没在经历了初步探索后,由于历史条件的改变而提出的一种新要求。

20世纪50年代中期计划经济体制基本建立,从此,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历史资料表明,这个时期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使得中国从建国初一个农业占绝对比例的典型农业国变成了具有相对完整工业体系的新兴国家,到1958年,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的比重就超过了第一产业。另外,我们在这种体制下还办成了那些非社会主义国家在相同发展程度无法想象的大事,如“两弹一星”等。在此,我们必须改变一种认识,即当说到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时,人们不惜赞美的辞令,而谈到改革开放之前的经济发展时,就感觉是一片漆黑。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偏见,表明对中国建国初期经济发展的情况并不十分了解。不过,对于中国建国初期经济发展的情况也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就是这种体制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缺乏

持续的机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之所以在社会主义国家建国初期都表现得非常高效,是由于这个时期能够提供计划经济体制运行的基础条件。首先是计划经济体制需要集中资源,而生产资料的国家占有可以为这种集中提供坚实的基础;其次是计划经济体制需要人们富有集体主义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在建国初很容易由人们高涨的政治热情转化而成;最后是计划经济体制需要尽可能地完备信息,而这一点在建国初期相对简单的经济结构状况下比较容易得到满足。因此,中国建国之初较好的经济表现,是因为当时的一些特殊条件使得计划经济体制相对最优地发挥了自己的作用。然而,进一步分析这些满足计划经济体制运行的条件,我们会发现,它们都随经济发展而变得无法持续。国有经济垄断资源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进而使本来并不丰富的资源变得更加紧缺,从而使计划经济体制的集中资源的效应越来越小。而人们的政治热情是难以长期保持的,因而集体主义精神的发扬失去了一种有效的支撑。至于完备的信息随经济发展而变得越来越复杂的经济结构也难以获得。正是随经济发展而丧失了这些基础条件,计划经济体制才变得不能适应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要求。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因此成为中国谋求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既然必须改革经济体制,那么这种改革的方向是什么实现经济发展对经济体制改革提出的要求是什么

这些都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或制度创新无法回避的问题。

在计划经济体制运行过程中,建国之初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很短时间里为新中国的经济发展积累了重要的基础。但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必需的,有效地利用稀缺的资源、最大程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培育高效的竞争机制等要求,是计划经济体制无法满足的。因此,实现制度创新就是要尽可能地来满足这些要求,而这也正是制度创新的目标。

二、经济体制改革与“中国模式”创造中国经济体制

改革之初具有很大的自发成分,因为在当时,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遇到比较大的经济困难、都具有强烈的变革冲动。因此,中国的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几乎在同时一些国有企业也在尝试着放权让利的改革。即使是政府,虽然也意识到改革的必然性,但是心理却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因此用一个非常形象的用语表达当时的心境,即“摸着石头过河”。这样的情形,造成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制度变迁体现为一个自发的过程,也正是这一自发过程创造了一种“中国模式”。

经济体制改革意味着要改变过去的经济制度,但是,最终建立一个怎样的制度,这是改革最重要的目标。而确立怎

样的目标,可以复制成熟且被经验证明有效的模式,也可以创造一种新模式。就经济体制来说,标准的类型只有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很容易让人们想到市场经济体制可以作为改革的目标模式。事实上,以俄罗斯为代表的一些前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把目标锁定在标准的市场经济体制上。这种改革目标又被西方经济学家们概括为“华盛顿共识”。1989年,美国国际经济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约翰·威廉姆森在一个会议论文中首次提出了“华盛顿共识”这一术语,用以反映美国所实行的经济制度及其价值观。他认为这种经济制度为世界上其他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蓝图,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被赋予“共识”特性。具体说来,“华盛顿共识”是指以新自由主义为价值观的私有化、自由化和对自由市场的坚定信念,旨在削弱、甚至最小化政府角色的一系列政策,以及辅之以宏观稳定为主要内容的发展战略。“华盛顿共识”具有的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的背景及其“理论优势”,很快被一些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作为改革自身体制的目标

模式。但实际的效果与预期之间相差很大。那些积极践行“华盛顿共识”的南美国家,其结果是贫富差距严重拉大,债台高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社会和政治动乱不断。而那些主动邀请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为其设计改革模式的前社会

主义国家,也没有迎来经济的迅速振兴,相反,经济陷入严

重困难的境地。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矛盾的现实,引起人们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的深刻反思,正如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所讲的,“华盛顿共识”太过迷信市场原教旨主义,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的认识严重失误,把目光局限在过于狭隘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过于狭隘的工具上。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所倡导的“华盛顿共识”的命运,对市场原教旨主义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但由此让人想到,以改造市场经济体制而建立的“东亚模式”是否具有普遍性呢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与陷入经济困境的非洲各国及俄罗斯、东欧各国等体制转型国家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东亚地区各国(地区)成为世界的增长中心。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的日本高速经济增长、其后20世纪70年代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NIES)的发展,受到了全世界的注目。这些国家和地区尽管改革程度与方法有所不同,但政府通过财政和金融及产业政策、贸易政策等对市场进行积极干预这一点则是共同的。而且,其中不少国家(地区)采取的并不是民主主义,而是被称之为“威权主义”的政治体制。1993年9月世界银行发表了题为“东亚奇迹”的长篇研究报告。该报告依据东亚地区的成功经验,与新古典经济学的见解不同,对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作用给予了正面的评价。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及体制转型国家共同的市场不发达的阶段,

政府应当发挥适当的职能的见解得到广泛的支持,政府主导的开放政策则被称为“东亚模式”。

如此,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到底要建立怎样的模式从目前改革的结果来看,中国的改革既没有遵循所谓的“华盛顿共识”,也不完全等同于“东亚模式”。我们在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探索中建立了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独特模式,笔者把它称为“中国模式”。这种模式是在渐进式改革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而且却有着不同于“华盛顿共识”和“东亚模式”的许多特点。

要建立一种新的经济体制,或者要构建一种新的经济制度,其核心的内容必须包括:(1)一个用以说明新经济制度合理性的“意识形态”;(2)一个完整的组织构架;(3)一个用来配置资源的机制。中国在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经济制度。

首先,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改革初确立的党的基本路线中强调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但是,我们随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四项基本原则的理解也逐步加深。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变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变成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追求;坚持共产

党领导的重点是探索党的先进性问题;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方向变成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不断深化的理解,最终树起了一面伟大的旗帜,以指引我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向。这面旗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它包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项重要内容。

其次,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就其组织变革来说,包含了两次重要的分权,一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分权;二是国家与企业的分权。前者被认为是地方分权化改革,后者被认为是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经过这两次分权,中国经济体制的组织构架发生了重大变化。

地方分权改革扩大了地方政府的经济功能:

(1)财政收支权力向地方政府转移。在经历了1980年、1985年、1988年的三次财政体制改革,建立起一种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的“财政承包制”,即各地地方政府与中央建立独自的承包关系,按照一定比例或金额将地方财政收人上交中央财政后,剩余部分则可以由地方政府自由支配。这一财政分权化改革的结果,使得全国财政收入中中央财政所占的比例从改革开放以来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直下降,1994年实施“分税制”时已经降低到22%。

(2)国有企业管理权向地方政府下放。改革以前,作为中国工业基础的大中型国营企业均隶属于中央政府的各个

部门,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及地方分权化改革的推进,大部分国有企业的隶属关系以及管理权限也由中央政府下放到

各级地方政府。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国有工业企业中中央所辖的部分只占全体的5%,其余95%左右的企业都在地方政府的管辖之下。

(3)地方政府的经济决策逐步增大。过去由中央政府控制的,如投资立项和决定权、物资分配权、对外贸易权等,现在都下放到地方政府。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地方分权改革,为地方政府发展和振兴地方经济提供了巨大的诱因,地方政府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地方政府成为目前经济制度中一级重要且特殊的经济组织。

中央政府在改革过程中,由于权力的逐步下放,其财力及宏观管理能力和力度相对于过去有所减弱。不过,自1994年以后,随着分税制的建立,以及中央政府采取省一级干部人事的跨地域交流等措施,使得中央政府对经济调控能力又有所加强,特别是针对地方政府的调控能力提高了。而随着国有企业的扩权改革以及进一步深化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改革,中央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直接调控变得越来越小。因此,

中央政府在经济运行中逐步找到了自己应有的位置,成为一级有利于经济灵活运行的组织。

国有企业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无论是在布局上,还是在自身运行的机制上,都有非常大的变化。国有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下降,其不断被推向市场引起经营机制发生了转变。因此,国有企业作为一种经济组织的地位相对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有了根本性改变。再加上迅速成长的民营经济的发展,使得经济组织体系中微观组织越来越多元化。但是,这又不同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微观经济组织。

最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沿着一个不断市场化的方向演进的,这决定了资源配置的方式由过去的计划配置转变为市场配置。就资源配置的方式来说,计划和市场都可以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而且本身也没有优劣之分。现实中二者的不同效果主要是由于它们各自实施所要求条件的严格程度不同。计划经济体制运行的条件太过严格,因此,它的实施受到一些限制。相反,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条件容易满足,因此,目前市场经济体制是最容易实施的制度。从这个意义上讲,对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基于现实条件的有效的选择。我们要建立的新的经济制度是不能缺少市场配置资源这一要素的。不过,我们建立的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具有一些自己重要的特征:(1)市场运行要面对一个

强有力的政府调控;(2)市场主体具有多层次性和多元化,包括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都有很强的利益要求参与竞争,而包括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不同性质主体在市场中表现为

特殊的竞争格局。

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推动的意识形态发展、组织结构变革、资源配置方式转换,最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建了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及民营企业构成的组织体系;建立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机制。这些在我们看来比较熟悉的改革成果,实际上是一次重大的制度创造,再具体说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一种新的“中国模式”。这种模式的核心内容是;(1)在意识形态上,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在组织结构上,形成了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多层次组织体系和由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等组成的多种所有

制企业结构。(3)在资源配置机制上,不仅突出市场的基础配置功能,而且强化了政府的调控作用。

为什么要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创造的这种模式叫做“中国模式”如果它能成为一种特殊的,且具有典型意义的模式,那么这种模式是否是中国经济成功的主要根据对未来中国

经济发展是否能够继续发挥作用对此,必须对“中国模式”做进一步的分析,并给予科学的评价。

三、“中国模式”的分析和评价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有着不同的模式,但人们关注的只是那些经济取得成功的国家所实施的模式。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施的市场经济模式,因为资本主义的经济成就被许多国家认为是一种普遍的模式。当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实施的市场经济模式又有英美模式和日德模式的区别,但它们都作为典型的资本主义,因而习惯上被归为一个类型。还有如社会主义国家所实施的计划经济模式,也因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开始经济建设时期的经济成功为许多后发国家所推崇,因此也取得作为一种经济模式的称号。另外,20世纪7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因为在很短的时间里走出一条发展中国家快速工业化和赶超发达国家的道路,因而被人们概括为“东亚模式”。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上的成功逐渐为世界所公认,并且因为其庞大人口等特性而被称为是一个奇迹。特别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既不同于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也与新兴工业化国家有着较大的差距,而是靠自己独立探索形成的。在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经济发展道路完全可以归结为一种模式,即“中国模式”。

对于“中国模式”,首先要分析的是它在经济高速增长中的独特作用。意识形态是经济发展必要的条件。任何一种经济发展的模式都需要说明,人们遵循它是合理的。这离开

一定意识形态的解释是不可能的。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人们对传统的社会主义有着比较坚定的信念,只是因为经济遇到较大的困难才想到要改变。在这样的时刻,必须说明一个道理,即寻求经济变革是不违反社会主义方向的。为此,对马克思主义加以发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成为一个历史性任务。而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几代领导人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一次又一次的突破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基础。正如凯恩斯所言,经济学家以及政治哲学家之思想,其力量之大,往往出乎人的意料。事实上统治世界者,就只是这些思想而已。因此,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必然包含着思想的发展或创造。

组织结构是“中国模式”的主体。而且“中国模式”中的组织结构的特殊性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中央政府是组织结构中的最高的层次,虽然它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作用相对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不断下降,但是,中央政府不断转变职能,加强宏观测控能力,是中国市场化取向改革得以稳定推进的决定性原因。而地方政府在行政性分权改革中,取得了相对独立的经济地位,或者说地方政府在分权改革后成为一个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主体。这构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力最,而且它们之间相互竞争,大大加强了中国经济内在的竞争程度。内地有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而且无论从人口规模,还是地域广度,许多省

份都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主权国家。特别是随着这些省份的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这种省份间的经济竞争也在不断加强,再加上中央政府对各省级行政领导的考核与经济绩效联系紧密,这使得本来是一级贯彻中央政府行政指令和经济方针、政策的行政部门,变成了具有强大动力且相对独立的经济主体。其结果是,在中国内部形成了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竞争大格局。而且,由于中央政府采取了省一级干部人事的跨地域流动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这种竞争得以控制,大大地减少了产生地区间恶性竞争的可能性。作为最低一级的企业组织,在中国经济中体现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并存的格局,这是中国模式又一个重要特点,也是中国经济增长中一个重要因素。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形成的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并存的格局,这被许多人看成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够深入的一种表现。其实,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此消彼长的过程中,国有企业的存在不仅为民营企业的成长转移了资源,而且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环境。这对于培育民营经济来说,获得了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

市场配置资源是“中国模式”的基础。但是,这种市场配置资源方式受中国模式中特殊的组织结构影响,与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具有很大的区别。首先是受政府主导的程度不仅比资本主义国家大,而且也比新兴工业化国家强。其次是地方政府还充当了推动本地市场化进程的主体,如许多地方政

府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许多的机会。最后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并存构筑的市场主体,虽然不利于展开充分的竞争,但是对于市场的稳定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中国模式”的市场配置资源机制,有利于经济实现稳定的持续增长。

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尽管“中国模式”所具有的这些核心内容并不是改革成功的全部原因,还有一些因素也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对于“中国模式”,仍有必要加以认真地总结。笔者认为,“中国模式”的最大优势是创造了一个多层次、多所有制主体的竞争体系,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保证经济运行的稳定性。而“中国模式”的主要不足在于,尚缺乏对这种模式下的各种行为加以严格的规范,这是指一个有效竞争的格局已经形成,但是竞争的无序和过度也不断地显现,如果不能加以严格的规范,将会严重影响这种模式持续的有效作用。

四、结论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许多人开始认识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创造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从改革的历程来看,中国的改革确实走了一条不同于任何一国的道路。中国在这条道路上的不断探索也确实形成一种新的模式。因此,本文的结论是:

(1)“中国模式”的创造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国情努力探索的结果。它留给我们的一个宝贵经验是,在发展本国经济时,最为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实际,走出一条符合自己的道路。任何为其他经验或所谓标准理论“俘获”的结果,一定是经济遭受困难,发展时机容易错失。

(2)“中国模式”创造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在作为制度的“意识形态”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不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模式”的探索指明了方向。

(3)“中国模式”的一个有效机制在于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竞争格局。包括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间的竞争以及各种性质企业内部的竞争,把中国经济潜在的活力最大程度地调动起来了。

(4)“中国模式”最大的问题是作为基础的市场配置资源的不规范性。这是今后要完善“中国模式”的最大课题,也是“中国模式”还能否继续发挥作用的关键。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经验和基本特点_唐铁汉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8.6 改革开放30周年专稿 [收稿日期]2008-10-13 [作者简介]唐铁汉,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研究员.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经验和基本特点 唐铁汉 (国家行政学院,北京100089)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走过了近30年的历程。30年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经历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从局部到全局的不断深化的历史进程,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当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要更深刻地认识改革的基本特点和规律,认真总结改革的历史经验,采取得力措施,努力实现建立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改革开放;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特点和经验 [中图分类号]D 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314(2008)06-0015-0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分别是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的改革,党的十七大以来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回顾近30年的改革成就,可以用“一个基本判断”和“一个历史性转变”来概括。所谓“一个基本判断”,即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力保障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所谓“一个历史性转变”,即基本实现了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管理体制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行政管理体制的转变。尽管改革还要继续深化,深化改革的任务还很艰巨,尽管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还要经过一些时间,但是,从总体上说,体制转换、政府转型已经取得重要成果。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取得了历史性的新进展和新突破。 总的看,近30年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方向逐渐明确,力度不断加大,成效日趋明显,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正在发生深刻的历史性变革。通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冲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G D P 年均增长9.8%;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进出口额年均增长17%以上;人均G D P 由200多美元增长到2600多美元,创造了世界经济中一个大国持续发展的奇迹。这一巨大的变化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密不可分。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中央政府加强了宏观调控,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供求关系、体制环境、对外经济联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民经济正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经验和基本特点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有六条基本的经验需要肯定。 一是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方向。这就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的着眼点,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改革的核心与关键,加强和完善政府的 DOI :10.14063/j .cn ki .1008-9314.2008.06.006

浅析行政生态学对中国行政管理的启发

浅析行政生态学对中国行政管理的启发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里格斯运用生态学的观点研究政府的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的互动关系,从而创立了以生态学研究行政管理理论的新体系,里格斯认为行政生态学是研究“自然与人类文化环境与公共政策运行之间的相互影响情形”的学科。本文运用他的思想来研究中国公共行政的价值选择。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进入全面改革开放的发展新阶段。我国的现代化历程,是在世界上有很多发达国家成功的发展模式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发展的,所以行政生态学中关于发展中国际行政的异质性、形式主义和重叠性的现象在我国表现很突出。 一、中国行政生态的异质性 里格斯认为异质性的存在是过渡性社会的重要特征。所谓“异质性”是指一个社会在同一时间里,同时

呈现了不同的制度、不同的行为观点。从历史纵向来看,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时间较短,在基础起点很低的情况下,迅速掌握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不可能,短期内迅速提高国民素质不可能、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都迅速达到发达国家那种状态更是不可能。从整体而言,我国处于典型的过渡性社会,既有传统因素的存在,又有现代的因素凸现。从区域发展状态来看,我国农村相对于城市而言,中西部相对于东部和南部而言,传统的农业社会的特征更显著,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同时,现代工业文明又势不可挡的强力推进。东部沿海地区如上海广东深圳等地已经发展的相当充足,某些领域已步入后现代社会。 二、中国行政管理的形式主义 中国行政管理的形式主义行政生态理论认为所谓的“形式主义”,是指“理论与实际的严重脱节,应该的与事实的之间有一大段距离,政府有一套漂亮的宪法,但做的完全是另一套。”在过渡社会形态中,国家虽然有着完整的法律制度,但实际上起不到约束和规范的作用,仅仅是形同虚设。传统的东西在实际上仍有巨大的影响力。如许多国家宪法规定了议会制和内阁制,

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工作方案

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工作方案 一、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 (一)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原则。按照建立公共财政框架要求,进一步理顺县乡收入分配关系,取消乡镇收入包干基数,建立县对乡镇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合理确定乡镇财政收支范围,做到权责结合,促进乡镇事权与财权相匹配。 (二)统筹兼顾分类管理原则。按照“一级政府,一级预算,科学管理,确保平衡”的要求,在综合考虑乡镇经济发展水平、税源基础、财政收支规模等因素的基础上,合理划分乡镇类型,实行区别对待、分类管理。同时,加大对乡镇财力的倾斜支持力度,提高乡镇财政保障能力。 (三)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原则。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鼓励乡镇加快经济发展,调动乡镇依法理财、科学理财积极性,努力增收节支,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强化乡镇对村(社区)的财务管理职能,提高财政运行效率。 二、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 (一)收支划分 1、收入划分。以2016年为收入基数年,以合理确定的乡镇所辖区域内国税、地税(含耕地占用税、契税)实有税收收入为收入存量基数,基数之内的作为县本级收入上划;基数短收的,等额扣减县对乡镇的转移支付资金;超基数的县级留存部分,县与乡镇按2∶8的比例分成。乡镇非税收入除属省、市、县固定非税收入外,其它非税

收入归乡镇所有。 2、支出划分。按照公共财政要求,根据县与乡镇事权划分,合理确定县乡两级财政支出划分。县财政支出主要包括:县级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县级负担的公共安全、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村级运转等各项支出。乡镇财政支出主要包括:乡镇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乡镇负担的公共安全、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村级运转等各项配套支出。 (二)收入计划。由县国税局、地税局、财政非税局等收入征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根据全县经济发展目标,将收入任务分别下达到乡镇。 (三)转移支付。县财政对乡镇转移支付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一般性转移支付主要包括:全额保障乡镇在编在岗财政供养人员的工资和津贴、补贴;定额保障乡镇机关运转经费;参考乡镇辖区人口、面积等因素,合理确定的乡镇发展、公共服务资金。专项转移支付由县财政局单独或会同县直有关部门根据相关政策文件规定,直接分配下达到乡镇。除政策性支出安排和村级运转经费外,县财政不再对村(社区)安排其它支出。 (四)资金调度。县财政根据县对乡镇转移支付补助额度,直接确定各乡镇的资金留解比例,实行资金均衡调度。取消县财政对乡镇财政往来借款,县对乡镇不再发生各种往来借款和专项借款。

中国行政管理困境及体制创新

中国行政管理困境及体制创新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并在各国政府治理一轮又一 轮的改革浪潮中,各国对行政管理治理有取得长足的进步,但是在进步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行政管理治理的困境,这便是当今行政管理治理发展存在矛盾的地方, 中国,作为一个从成立到发展只有不到七十年的国家来说,其行政管理治理体制 的不足之处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但也有其自身的优势。 关键词:行政管理治理;体制困境;体制创新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虽然进行了多次行政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行政体制创新目标和方向、行政权力配置结构、行政机关设置、行政管理运 行机制、政府管理方式等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特别是运用法治思维深化改革、 推动发展、促进创新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中提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 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 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由此所决定,创新行政管理体制也必然成为全面 深化改革的核心,而遵循法治维度积极推进行政体制创新是构建中国特色行政管 理体制基本路径。 1.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困境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民主政治 建设不断推进,社会管理体制逐步理顺。但一些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性障碍还严重 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的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现阶段改革的复杂性、 艰巨性和风险性比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大大增加,也面临着诸多的阻力和 困难。一方面改革创新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直接借鉴,必须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最终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另一方面改革创新必须确 保正确发展道路方向,确保要在法治框架下,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改革 发展创新。因此,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既具有必然性和必要性,也具有矛盾性和挑 战性。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困境主要包括三方面: (1)、行政管理体制法制保障不足。行政管理体制创新过程中法治思维约束力难以形成。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法治发展始终是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 进行,其特殊的法治发展模式既具有国家权力资源和制度工具的强力优势,也存 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 (2)、行政管理体制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边界难以厘定。行政行为和行政体制创新的形式合法化出现逻辑悖论,由于政府行政机关身兼立法与执法双重职能,也使得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法制化趋势明显强化。因此,行政行为和行政体制创 新的实质合法化也出现逻辑悖论。在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实践中行政合法化的逻 辑悖论非但没有消除却进一步加剧。 (3)、行政管理体制的必要社会法治环境缺失。行政体制创新的合法性欠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理想目标,建成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 府和廉洁政府,而行政体制创新的所有目标的基本前提和保障是法治,而行政体 制创新的合理性认同度较低。行政体制创新的社会法治环境缺失。目前我国行政 体制创新难以取得实质进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主体法治信仰的普遍缺失,服务型 政府和法治政府建设缺乏基本的社会法治环境。 2.行政管理体制创新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 年年会暨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观点综述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需要政府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创新。为了认真总结各级政府部门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有益经验,及时探讨行政管理改革的理论进展,2006 年8 月19 ~20 日,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和广东省行政管理学会在广东佛山联合召开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 年年会。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郭济,广东省委副书记、省行政管理学会会长刘玉浦,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夏书章、顾家琪,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小平等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央国家机关有关方面领导同志,国内行政管理学界著名专家、学者,地方党政部门的实际工作者,科研院所从事行政管理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共380 人参加了会议,研讨会共收到论文338 篇。 根据年会主题,本次研讨会集中探讨了四大专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治理创新,政府决策科学化和依法行政,政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务公开、电子政务和绩效评估。与会人员经过深入讨论,分析了当前我国行政管理运行中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探讨了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路径,并对政府行政管理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现将会议的有关观点综述如下。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会议首先强调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高效管理和科学发展存在辨证的关系,实现科学发展要靠高效管理,管理要以科学发展为方向。正确的发展观是高效管理的保证,现代公共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意全面发展,强调协调发展,保证可持续发展。有学者回顾和分析了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历程,认为改革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和宝贵的经验,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了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实施。一是始终没有制定一个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规划,理论研究尚不足,改革目标不清晰。二是由于改革总体目标不清晰,转变政府职能思路比较模糊,缺少科学发展的思想理念,只注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经济管理部门的改革,而忽略了社会管理部门和公共服务部门的改革,转变职能没有新突破,人民群众需要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高度重视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性。与会人员强调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性。行政体制改革的进步能推进其它方面的改革,而其滞后则会对各方面改革造成体制性障碍。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的很多问题,其

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研究文献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15872527.html, 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研究文献综述 作者:明雅萍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20年第20期 摘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成为现实要求,解决“三农”问题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農业现代化建设艰巨而重要的任务。杜润生作为20世纪80年代初制定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的核心人物,也被评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曾在中央农业经济政策制定和农村改革实践中提出一系列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和前瞻性的重要思想。其思想对当下“三农问题”的解决、城乡之间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国内国际学者对杜润生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研究给予了一定关注,多以单一、孤立的视角零散、片面地整理和论述了杜润生某方面的改革思想,包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规模经营、土地股份合作制等方面的改革思想及对杜润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整体评价。通过整理文献可以发现,对于杜润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研究存在欠缺和不足之处,大多研究只停留在表面,缺乏对杜润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系统和深入研究。 关键词:杜润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外对杜润生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研究有所涉猎,但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综述。 一、国内文献综述 总的来说,关于杜润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研究文献数量较少,但类型多样,多以采访、传记、访谈、会议记录为主,以思想为主体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献很少。通过研究得出,杜润生的改革思想在时间继承上包括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杜润生对于包产到户的施行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制定以及完善的一些思想,另一部分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杜润生对于农村经济体制深化改革和完善的一些思考。学界研究对两部分内容都有涉猎,但前者居多。国内学者对于杜润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研究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关于改革开放初期杜润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解读 国内学者关于改革开放初期杜润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解读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从内容角度出发,阐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具体内涵。例如,张艳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研究30年回顾》一文按照时间顺序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规模经营、土地流转及历史趋势等方面的阶段性理论成果进行了总结回顾。二是从制定和形成过程角度出发,梳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定过程和逻辑顺序。例如,李斌的《改革开放后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变迁研究》一文从初步探索,持续完善,稳定发展三个方面论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成发展

中国行政管理的特色

中国行政管理的特色 学生姓名 专业 教学点 申请学位 指导教师职称 答辩时间年月日 目录 摘要-------------------------------------------------------------------Ⅰ 1、中国行政管理总论------------------------- 2、当前我国行政管理特色------------------------------------------- 2.1显著的“物本行政”特色------------------------------------------------- 2.2传统的“经验行政”特色------------------------------------------------ 2.3典型的“人治行政”特色----------------------------------------------- 3、中国行政管理特点分析 4、加强中国特色行政管理学的建设 4.1中国行政管理学的研究与发展------------------------------------------ 4.2建设中国特色行政管理学的路径--------------------------------------- 4.3行政管理学建设的路径设计--------------------------------------------- 5、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行政管理策略--------------------------------------------- 6、总结--------------------------------------------- 6.1.铸就共同的认识和思考--------------------------------------------- 6.2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6.3不同研究组织或机构的关注和参与---------------------------- 6.4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和合作------------------------- 参考文献

铁岭市县乡财政体制运行情况调查报告完整版

编号:TQC/K186 铁岭市县乡财政体制运行情况调查报告完整版 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 【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岭市县乡财政体制运行情况调查 报告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铁岭市县乡财政体制运行情况调查报告 铁岭市财政局局长孙耀民 作为全省三个困难市之一,铁岭市县乡财政经济的运行一直引人关注。尤其是近两年,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省市财政体制的调整,省政府对困难县乡特别关注,铁岭县、开原市、昌图县、西丰县和调兵山市5个县(市)从体制上得到了省共享税种增量返还的政策扶持,尤其

中国财政体制的改革

中国财政体制的改革 以事权与财权对等为核心的新一轮分税制完善和改革能早日启动,才是中国经济有可能走上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司长徐林前不久表示,我国将实施一系列税收体制改革,重点增强地方财政收入的能力,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充分发挥分税财政体制在新形势下的积极作用。 十多年以来,分税制使得中央政府能够集中大量财力来调控经济发展,但是地方政府的财政捉襟见肘,为了充实地方财政的“腰包”,中国财政体制改革将在阵痛中开始“破冰”! 分税制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财政体制,符合市场经济原则和公共财政理论要求,是市场经济国家运用财政手段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较为成功的做法。 1994年,中国开始实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较好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问题,十多年来,对于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调动中央、地方两个积极性,加强税收征管,保证财政收入和增强宏观调控能力,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有待于深化改革和加以完善的地方,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的不对等。

有关统计数据表明,自1994年实施分税制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从1993年的78%下降到2004年的42.7%;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却明显上升,从1993年的22%上升到2004年的57.2%。但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却没有相应变化,一直在70%左右的水平上波动。也就是说,地方政府用43%左右的相对财政收入支撑了70%的相对财政支出责任,与分税制改革前地方政府用68.4%的相对财政收入仅仅支撑59%的相对财政支出责任恰恰相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是政府必须承担的最重要的职责,带有非常强的外溢性特征,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理应由中央政府提供,政府的基本职能也必须依此来确定。如果由财力严重匮乏的基层政府来承担,必然会导致这些基本公共服务的不足或严重不均等,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正是由于各级政府财权与事权严重背离,分税制就无法起到平衡地区差异的作用,更导致了地方政府财源缩减,促使其从预算外寻找收入来源,出现了诸多不合理的财政现象,表现最为突出的有两方面:一是“土地财政”。据统计,1999至2008年间,中国土地出让面积从45391公顷上升至165860公顷,年均增长率15.5%。同期的土地出让金收入也不断上升,成交价款从514.3亿元上升至10259.8亿元,后者大约是前者的20倍,年均增长率39.5%。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土地出让金成交价款年

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讨

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讨- 一、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概况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进行了四次政府机构的改革,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政府机关本身的精简,还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了政府职能,特别是转变了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内在动因都有所不同,使其呈现出了极其鲜明的个性,表现在:⑴变革的深刻性。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进行的革命性变革,对政府职能的简化、政府组织结构的调整、政府行为方式的改革乃至政府工作人员观念的冲击都是史无前例的;⑵改革与发展相互依存度高;⑶内外部制约因素的相互交织。 二、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的必要性 行政管理体制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科学文化、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并且其改革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基点,以重塑政府形象和增强政府公信力为推动力,全面履行行政职责,提高政府的行政意识和能力。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己经适应不了飞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了,甚至成为其阻力和障碍。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所以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成为了当务之急。 2、中国的行政管理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官僚主义严重,影响力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也影响党和群众的关系,这个问题亟待解决。 3、政府部门职能交叉、权责脱节、机构重叠、办事效率低、考核体系不健全。 4、国民收入分配不合理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影响了党的群众基础。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能够消除经济社会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环节。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社会经济和谐的发展与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矛盾使得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势在必行啦。同时加上外因的作用,即世界经济的发展进步、世界环境的变化和WTO的基本原则也是促进其改革的原因。 三、针对行政管理体制的问题提出几点改革建议和看法 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正处于深刻变革和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面临错综复杂的矛盾,改革进程应稳中求进。必须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体部署,深刻分析行政管理体制自身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任务对行政管理体制提出的客观要求,在此基础上制定正确的行政管理改革战略。深化改革的重点主要做到:进一步调整政府机构设置;是合理规范党政机构设置;理顺上下级政府机构设置;减少行政层级。大力培养选拔德才兼备的后备干部,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加大调整不称职干部力度;建立健全干部监督机制;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逐步完善激励机制。 通过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使政府职能更明确,政府机构设置更科学,政府权力划分更细化,政府行为准则更规范,政府运行成本更合理,政府行政能力提高,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职能明晰的、管理科学的、廉洁高效的、依法运行的公共服务型政府。 1、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我国所处经济和社会转型的特殊发展阶段,并且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特定的要求,根据这一实际来决定“放松政府管制”和引入市场机制的幅度、力度和方式,力求稳中求进,同时加强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监管。 2、建立和健全政府行政机制和民主科学决策机制 对于关系到全局的重大决策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对于涉及群众利益的决策,要进行专家论证、咨询以及社会公示,由社会组织、公民自主决策;要推行政务公开,建立透明的 1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30年(96分)

一、单选(共10小题,总分:40 1.国务院的四类机构从1982-2003, 分) 从数量来看减少了()。 A.0.47 B.0.48 C.0.49 D.0.5 2. ( 根据《国务院组织法》规定,各大部委的副职至少是( )个,最多不得超过 )个, 这是1982年国务院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成果。 A.2, B.2, C.3, D.3, 3. 1988年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是为了落实()报告的决定。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 4. D.十六大 国务院全体会议一般每()召开一次,由国务院37位组成人员出席。 A. 一年 B.9个月 C.半年 D.3个月 5. 1993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亮点是() A.减少了副职,促进了干部年轻化

B. 提出转变经济部门职能 T|c.提出转变政府职能 * D.以服务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导向 6.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 A.邓小平理论 B. 毛泽东思想 C. 胡锦涛在十七大上的讲话 D. 江泽民理论 7. 1978年~2008年,我国进行过()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r 河 A. 四 * B.五 "O c.六 D.七 8. 2003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亮点是()。 A. 市场经济制度改革 * B.注重市场监管与社会管理 C. 减少副职干部人数 D. 注重发展农村建设 9. 1982年,我国的国务院组成部门是()个;2008年,国务院组成部门()个。 A.51 ;27

B. 51 ;28 C. 61; 27 D. 61; 28 10.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是()年以来最大的一次金融危机. A. 1928 * B.1929 C. 1930 D. 1931 二、多选(共5小题,总分:20分) 11. 哪些部门不在大部门体制的六大猜想之列? "A.建立经济部 B. 建立大能源部 C. 建立国土建设部 “ D.建立科学发展部 12. 从2008年到2020年之间,深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需要按照哪几个建设政府的要求。 "A.建设服务政府 “ B.建设责任政府 “ C.建设法制政府 |7 D. 建设廉洁政府 13. 哪几项属于深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7 A.坚持以人为本 "B.坚持发挥中央与地方的积极性

当代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发展与展望

当代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发展与展望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行政管理学(亦称行政学)作为政治学与管理学的交叉边缘性学科,作为与中国改革开放现实密切相关的应用性学科,在中华大地上异军突起,锋芒毕露;并且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中国行政管理学正在向新的广度与深度发展。因此,探讨当代中国行政管理学发展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寻求中国行政管理学发展的对策,展望中国行政管理学发展的前景,便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当代中国行政管理学发展的主要成就 当代中国行政管理学基本上是从“零”开始发展的。但是在改革现实的需求、领袖权威性的倡导、传统理论的影响、国际环境的促进以及学科本身的适用性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中国行政管理学取得了飞速发展与长足的进步,为学术繁荣、人才培养及机构改革的推进作出了突出贡献。总的说来,中国行政管理学经过20多年的研究与探索,其取得的成就主要有: 1.使行政管理学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初步确立了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基本范畴和框架体系,使行政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的科际界限越来越清晰,并取得了自己应有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 2.学术研究进一步细化和专门化,形成了若干个部门行政管理学和专业化比较强的研究领域。中国行政管理学在注重研究行政管理的一般理论原则的基础上,加大了对部门行政管理学,如工商行政管理、教育行政管理、文化行政管理、科技行政管理等的研究力度,促进了中国行政管理学研究的进一步细化和专门化。 3.行政管理学的学术团体与教学科研机构急剧增加,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教学、科研体系。在学术团体方面,1988年建立了中国行政管理学会;1987年成立了全国行政管理教学研究会;1993年还成立了全国行政管理青年研究会;1995年以后全国各省市相继建立了行政管理学会。在研究机构方面,国务院有关部委、各省市人民政府人事编制部门、各省市社会科学院及部分高等院校都创办了大量的研究机构或研究中心,在行政管理学教学方面,全国除国家行政学院外,还成立了30余个地方行政学院。在高等院校,有20多家建立了行政管理学系或专业,在教学层次上:有博士、硕士、大学本科和大专等各个层次的学历教育,并且我国自90年代末期还开展了公共管理硕士 MPA、学位教育。 4.培养了大量的行政管理学专业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他们大多数目前已成为各级政府行政管理的中坚,同时向社会,特别是向青年学生和党政机关传播了行政学方面的知识,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政府管理有其客观规律,政府管理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当前的财政政策和财政体制改革

当前的财政政策和财政体制改革 引言: 我们之前进行了有关绩效预算的内容的介绍,现在我们对绩效预算进行一些探讨。(一)政府的绩效评价:如何构建政府的绩效评价体系? 1、政府的绩效评价是政府绩效预算的基础 2、如何构建政府的绩效评价体系 3、政府的绩效评价本质上是政府发展观和政绩观的具体体现 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一个政府的发展观,政绩观和理财观是有一定的内在因果联系的。(二)发展观、政绩观和理财观 1、发展观是基础,决定了他的政绩观 (1)要选择何种发展道路?有两种道路可以选择:一是经济和社会的全方位的大推进,二是经济的发展带动社会的发展。 (2)如何看待发展观的区域角度?是地区协调发展还是单兵突进的模式? 2、正确的政绩观取决于科学的发展观 西方国家政绩观考核为社会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进步。中国政绩观考核更多的为经济的发展:经济的稳定和经济的增长。作为执政者来说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追求。 3、快速经济增长的影响 经济增长在带来福利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矛盾: (1)经济的增长必然带来外部负效应,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 (2)在市场条件下,经济的增长将直接带来收入分配的不公,差距的拉大等; (3)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短期和长期矛盾 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经验证明,过快的经济增长并不一定能让全体公民享受到相对均等的经济增长的福利。 4、发展观和政绩观决定了政府的理财观 政府理财的理念和理财观主要分为两类: 1、追求财政的收支平衡理财观——(古典理财观) 财政收支平衡的理财观是政府将收支平衡放在第一位,不寻求收和支,可以让政府不必要承担经济的风险和过多的负担。 2、打破收支平衡的理财观——(现代理财观) 一是追求周期性的平衡,比如五年、十年的平衡,例如西方国家很多采用的是周期性的预算;二是放弃平衡,不怕负债,而依靠滚动的负债来支撑负债。此种理财观是政府将经济增长目标放在首位,政府承担一定的风险,将资源更多地掌握在手中,按照政府的意念来推动经济的发展。 理财观是被动的,依从于政府的发展观和政绩观 (三)政府绩效评价的分类 1、在发展观、政绩观和理财观的发展基础上,构建政府绩效评价体系 2、在分类评价基础上确定支出和预算 3、政府绩效评价的分类:评价政府的绩效,需要分类评价,在这个基础上来确定支出。 (1)政府行政行为的合规性:政府行为是否遵行法律法规和行政规定以及总原则;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是直接构成并影响国民经济重要指标的其中之一。自建国以来,政府就出台了各种政策来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远意义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中央的积极支持和大力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初,全国农村已有93%的生产队实行了这种责任制。 家庭承包制是继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之后具有重大意义的第三次的土地制度改革,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最成功的一步。稳定以农户为基础的土地承包关系是我国土地制度的核心,是解决农村所有矛盾和问题的前提。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人地之间的矛盾,就必须把着眼点放在加快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上。真正地将土地使用权交给农民,激励农民增加对土地的投入,而其关键是稳定以农户为基础的土地承包关系。只有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才有意义,购买、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权才有积极性,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才有可能。只有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那些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户,才愿意把不便自己经营的土地转让出去,那些擅长经营农业的大户才能放心地接包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才有可能发展起来。应当说,我国人地矛盾还将会长期存在,但只有用市场经济的眼光,用改革发展的眼光,才能逐步地得到解决。 同时,只有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农户才能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自觉利用农业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的显著差别,即劳动时间只是生产时间的一部分,还包括从事副业生产、发展多种经营、进城或就地务工经商办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必然要积累属于自己所有的经营性资产,发展自营经济,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就会逐渐形成起来。一旦农户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强有力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使农产品不断地丰富起来,当农户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就会利用自己的经营性资产,积极参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专业化、商品化、市场化、现代化才会成为可能。如果说我国农村是构建市场经济体制的发源地,那么家庭承包经营则是发育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引擎。 在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人们都把家庭承包制和乡镇企业的兴起,合称为中国农民的两项“伟大创造”。它们不仅使中国农村的面貌发生深刻变化,而且对中国的全面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伴随着乡镇企业的大发展,解决了农村中大批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并因

中国行政管理成本全球最昂贵

中国行政管理成本全球最昂贵 中国:全球第一的行政管理成本 关于这件事,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全国人大代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教授、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说,我国行政成本高居世界第一:1978年至2003年间,我国财政收入从1132亿元增长到3万亿元,增幅约20倍。而同期行政管理费则从50亿元升至7000亿元,增长87倍。公务员的职务消费增长140倍多。而且,近年来平均每年增长23%。 他说,调查报告得出一个结论:2005年到现在,大概每年行政经费的增加额度是以1000亿元的速度在递增,中国公务员的职务消费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近1/4。而在国外,行政管理一般只占财政收入的3%至6%。 2010年3月6日人民网报道说:2010年两会期间,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从2005年到现在,我国行政经费仍然大约以每年一千亿元的速度在递增。 而据中央党校周天勇教授的研究表明:2007年,我们政府供养人员的支出比例是全部实际支出比例的44%左右。 然而,事实却是:1995年,我国行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中比重11%,到2006年,已接近30%;而同年的日本仅2.38%、英国4.19%、韩国5.06%,印度为6.3%,美国为9%。 著名经济学家张曙光曾大声疾呼,2007年我国财政支出中行政事业支出浪费晾人,单公车出行和公款招待就达6700亿。 仅说三二制的公务车(公事公用、领导私用、司机自用)就支出约60亿人民币。而且每年以25%的速度递增。 而公费旅游开支更是惊人,一个厅局给干部去一趟欧洲公费开支至少6万元,相当于中国西部建一所希望小学的费用。而一个单位的考察团一次国外考察,花费动辄上100万元。这样的情况目前在中国各省都存在。 一根烟二两油,一顿饭一头牛,屁股底下坐栋楼。这是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范柏乃写的一首打油诗,形象地揭示了当前政府行政性开支浪费现象。 中国政府官员数量总共约7000万,由此可计算出中国官员绝对数量与官员密度均居世界第一。 公务员贵族化了,还能称公仆吗 这几年来,中国公务员贵族化的进程非常之快,而且还在加速,这种情况让人忧心忡忡。我们很难想象,如果公务员贵族化了还是公仆吗,中国又会怎么样呢? 中国公务员贵族化的进程是可以量化的。这个量化最直观的标准便是逐年急剧提高的公务员报考人数和录取比例,它所体现的是全社会的职业估价。 2003年报考公务员,当时报名的人数不过8.7万人,七年后,2010年报考国家公务员的人数激增,突破了140万人,角逐1.6万个岗位。考生人数暴涨16倍,平均录取比例达到88:1。 国家能源局的一个主任科员的职位,计划仅招收一人,但是竟然有4961人报名,创下了历届考试中最热职位的记录。此外,竞争比例最高的前6个职位都达到了三千比一。 我们应当深思的是,为什么公务员的岗位有着如此强大的诱惑力?答案是公务员已成为中国蒸蒸日上的新贵族。 公务员的收入怎么样?

县乡财政体制

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改革的基本原则。 实施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的重点在乡镇财政改革。乡镇财政体制自1984年建立至今,对县域经济发展和壮大起过积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县乡财政困难突出且普遍,改革势在必行。其改革的基本原则为: 1.坚持分类指导。依据各省制定县乡财政改革政策框架,根据辖区自然、经济和社会特点,合并归类,结合当地不同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改革,并加强跟踪指导,逐步总结经验,形成统一的管理办法。 2.坚持事权与财权对称,权责对等。县乡财政体制不顺主要症结就是财权上移,事权下移,人员增多,机构膨胀,管理落后。要改革当前财政体制,以事权定财权,规范政府职能范围,层层规范财力配置,合理确定各级政府的职责,一项事权对应一项财权,限制举债积极还债,精简财政供养人员,保运转保发展。 3.分步实施,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行“乡财县管”,根据地方财力困难程度,分步实施。

在前半阶段,按照《预算法》关于县乡财政之间的收入范围和支出责任的有关规定,坚持乡镇预算管理权、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财务审批权不变的三权不变原则,选取试点,逐步展开;后半阶段,制定统一办法,完善配套措施,颁布实施。 (二)改革的目标。 我国共有2800多个县,面积占国上面积的90%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以上,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超过75%。可见县乡基层政权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与进步方面担负着重要使命,而县乡财政是政府职能实现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县乡财政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并完善农村公共财政框架和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总目标。 1.逐步建立农村公共财政框架。公共财政是我国财政改革的基本方向。其宗旨就是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为全体居民提供公共物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就目前情况来看,农村公共财政框架建设比较好的县乡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县乡一般仅仅维持在“吃饭财政”的水平上,且债务缠身,陷人困境,根本谈不上公共财政。因此要冲破“二元社会”的传统模式,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

2020年(金融保险)财政金融体制改革

(金融保险)财政金融体制 改革

第四讲财政金融体制改革 本章重点: 1、我国传统金融体制的特点 2、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历程、成效和问题 3、什么是公共财政?它有哪些特点? 4、为什么说公共财政是社会主义市场的必然要求? 第壹节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壹、传统金融体制的特征 1、“大壹统”的银行制度。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逐步消失,只剩下银行业,而银行业也只剩下中国人民银行,所有从事金融业的部门和机构基本上都是人民银行的下属机构,人民银行同时承担宏观调控和日常金融业务的双重任务,其终极目标是服务于计划经济,是全国的信贷中心、结算中心、货币发行的中心。 2、银行的运作服从于上级指令。银行运行实行行政化的管理方式,体当下金融体制上,就是按行政区划设置机构,即省市设分行,区县设支行,区县以下设分理处。这种和行政管理的职能和层次结构高度壹致的组织结构,决定了金融决策是集中经济计划决策的壹部分,国家的计划决策对金融活动起支配和导向作用,成为金融决策的依据。 3、简单直接的货币传导机制。所谓货币供给的传导机制是指货币供给的变化对经济运行影响的途径。在以服从指令为运作方式的“大壹统”的银行体制下,货币供给的变动直接传统导至实体经济活动,没有任何中间变量。这种直接的货币传导机制对经济活动影响的力度极其有限。 4、直接被动的金融调控方式。在计划经济的三大管理体制,即计划体制、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中,金融体制从属于计划体制和财政体制,计划体制实际处

于核心位置,起支配作用。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主要通过经济计划来进行,信贷计划只是计划指令执行和操作的工具,完全不具备自主运作和调节经济的独立性,也无需独立承担宏观调控经济的重任。 传统金融体制的之上特点决定了要在满足计划经济运作要求的同时,扭曲了我国银行的基本运作方法和货币基本职能,形成了货币供给的倒逼,不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和深入,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 二、金融体制改革的历程 始于1978年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过程,大体上能够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1978-1984年,拆分原来的“大壹统”银行体系,建立中央银行制度。首先,恢复和设立了专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相继于1979年恢复成立或独立运营。中国农业银行负责统壹管理支农资金,集中办理农村信贷;中国银行作为国家指定的外汇专业银行,统壹运营和集中办理全国的外汇业务;建设银行全要办理拨改贷业务,此外仍利用自己吸收的存款发放基本建设贷款,重点支持企业为生产国家急需的短线产品而进行的挖潜改造工程,且发放城市综合开发和商品房建设贷款。这样,建设银行逐渐由完全办理财政业务,逐步过渡到既办理财政业务又办理金融业务,且金融业务比重越来越大的专来银行。1984年1月1日,成立中国工商银行,承办原来由人民银行办理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经过多年的发展,现今中国工商银行已成为以人民币资金为主和城填金融业为主的、提供多功能服务的中国最大的专业银行。国有专业银行的重建和发展是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必要条件,没有国有专业银行的重建和分担原来“大壹统”银行所承担的大部分具体金融业务,人民银行就无法专门发挥中央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