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股骨粗隆间骨折

浅谈股骨粗隆间骨折

浅谈股骨粗隆间骨折
浅谈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

【定义】

股骨粗隆间骨折系指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之间的骨折, 多见于老年人。

本病属于中医“髀杵骨骨折”的范畴。

【诊断标准】

外伤史

老年人遭受轻微的扭转暴力可发生骨折,多数是在走路时滑倒,身体扭转,臀部着地而发生。青壮年发生该骨折较少,多由车祸、高处下坠等强大暴力而引起。

症状

髋部疼痛肿胀,下肢活动受限,不能站立和行走。

体症

1、畸形:患肢多有短缩、外旋畸形。

2、压痛和叩击并痛:大粗隆部有压痛,患肢纵轴叩击痛阳

性。

3、肿胀:局部肿胀及瘀斑。

4、功能障碍:骨折患者下肢活动受限,不能站立和行走。

(四)辅助检查

X线: 摄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可明确骨折部位、类型和移位

情况。

【辩证分型】

中医分型

质红,苔薄白,脉涩,舌下络脉青紫。

仍有受限,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微活动,但尚未能负重行走, 舌质淡,胖嫩,边有齿痕,

西医分型

A0分型

折。A1型:经转子的简单骨折(两部分),内侧骨皮质仍有良好的

支撑,外侧骨皮质保持完好。 1、沿粗隆间线;2、通过大粗隆; 通过小粗隆。A2型:经粗隆的粉碎骨折,内侧和后方骨皮质在数

有数块内侧骨折块;3、在小粗隆下延伸超过 1cm 。A3型:反粗隆 间骨折,外侧骨皮质也有破裂。 1、斜形;2、横形;3、粉碎。A0

分型便于进行统计学分析。既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形态学描 述,又可对于预后作出判断。 同时在内固定物的选择方面也可出建 议。

1、 早期:髋部疼痛,肿胀明显,活动受限,动则痛甚,舌

2、 中期:髋部疼痛有所减轻,但未消失,肿胀减退,活动

3、 后期:髋部疼痛基本消失或时有隐痛,肿胀不显,可轻

A0将股骨粗隆间骨折纳入其整体骨折分型系统中归为

A 类骨

3、 个平面上破裂,但外侧骨皮质保持完好。 1、有一内侧骨折块;

2、

Eva ns 分型

Eva ns 根据骨折线方向分为两种主要类型。I 型中,骨折线

从小粗隆向上外延伸;n 型中,骨折线是反斜形。其中I 型 和I 型2度属于稳定型占72 %,I 型3度、I 型4度和n 型属于

不稳定型占28%。

【治疗方案】

治疗原则

内治:早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中期接骨续筋,和营止痛,

后期补养气血、补益肝肾、强壮筋骨。

外治:诊断明确后,患肢应立即制动,有手术适应征者尽快

手术治疗,保守治疗者予患肢牵引。

辩证施治

(1)早期

治法: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方药:桃红四物汤。

桃仁9g 红花6g 川芎6g 当归9g 白芍g 生地黄12g

中成药:①七厘胶囊,口服,每次 3粒,每日3次。②云南白药

胶囊,口服,每次 2粒,每日3次。③活血通脉胶囊,口服,每

次3粒,每日3次。

(2)中期

1、 2、 1、 辩证论治

治法:接骨续筋,和营止痛。

方药:续骨活血汤。

当归10g 赤芍10g 生地15g 红花3g 地鳖虫6g 骨碎补12g 煅自然铜先煎15g 川断12g 落得打10g 乳香6g 没药6g 白芍10g

中成药:①麝香接骨丹,口服,每次5粒,每日3次。②伤

科接骨片,口服,每次5 粒,每日3 次。

3)后期

治法:补养气血、补益肝肾、强壮筋骨。

方药:八珍汤、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①八珍汤:党参

15g 白术10g 茯苓10g 炙甘草5g 川芎9g 当归10g 熟

地30g 白芍10g; ②六味地黄丸:熟地24g 淮山药12g 茯苓

9g 泽泻9g 山萸肉12g 丹皮9g;③金匮肾气丸:熟地30g

淮山药12g 茯苓10g 泽泻15g 山萸肉9g 牡丹皮10g 肉

桂3g 附子先煎6g.

中成药:①六味地黄丸,口服, 每次6g,每日2次。②金

匮肾气丸,口服,每次6g,每日 2 次。

2、其他治法:卧床,牵引8-12 周。

西医治疗

1 、非手术治疗:卧床,采用伤肢外展位,骨牵引。适用于:患者或家属拒绝手术者;具有多系统疾病的老年患者、存在手术禁忌证的患者。

2、手术治疗

(1)动力髋螺钉DHS DCS

(2)髓内固定系统Gamma丁、PFN PFNA

【诊疗策略选择】

(一)诊疗流程

老年人跌倒后诉髋部疼痛,不敢站立和行走,查体下肢畸形

大粗隆部有叩击痛,局部肿胀、功能障碍,经X线检查诊断为股骨粗隆间骨折。对本病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年龄、骨折的类型

(部位及移位程度)、全身健康情况(包括预期生存时间与生活

活动能力)和骨的质量来制订方案。具体有中医的三期辨证论治:早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中期接骨续筋、和营止痛,后期补养气血、补益肝肾、强壮筋骨;西医的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时可按AD分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辩证要点

无论何种类型内治都应强调三期辩证论治,本病为外伤引起,外伤后早期骨断筋伤,离经之血溢于脉外,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不通则痛,症见髋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动则痛甚,故其病位在股骨粗隆,病性为实证,辩证气滞血瘀。经早期治疗后,中期患者表现为瘀血消而未尽,疼痛减而未退,症见髋部疼痛有所减轻,但未消失,肿胀减退,活动仍有受限。经早中期治疗后,后期表现为髋部疼痛基本消失或时有隐痛,肿胀不显。可轻微活动,但尚未能负重行走,因病必虚,通常辩证为肝肾气血亏虚。

用药特点

1、骨折早期:证属气滞血瘀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瘀肿

严重者在桃红四物汤基础上加玄胡索、川牛膝、炒陈皮、生米仁、泽泻、泽兰等内服,同时外敷散瘀膏。对中老年人伤前即有气血虚弱、肝肾亏虚,受伤暴力不大,髋部肿胀又不明显,即应按益气活血兼补肝肾的原则用药,不宜过分重用活血化瘀之品,以免祛瘀而伤正,因此常选用八珍汤加生姜、大枣、川断、补骨脂等内服。

2、骨折中期:宜接骨续筋,和营止痛。平时体健,胃纳佳者,内服伤科接骨片;脾胃虚弱者在续骨活血汤基础上加茯苓、

莲米、丁香、广木香、甘草等。

3、骨折后期:宜益气血,补肝肾,强筋骨。肾阴虚者服六

味地黄丸,肾阳虚者服金匮肾气丸。

四)治疗特色

1、早期辩证施治应用中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并注意

对骨折又伴有其他严重疾患的治疗。

2、适当应用中医手法及练功促进骨折愈合、关节功能恢复以及改善全身情况。

3,中西医结合治疗,综合考虑治疗方案。采用先进内固定方

式和技术,改进内固定质量,尽早骨折解剖复位。根据骨折解剖

部位、骨折的移位程度、患者年龄、患者的骨质情况,选用最适

合自身情况的内固定方式和材料。动力髋螺钉具有静力性和动力

性加压原理,一度成为治疗股骨粗隆性骨折的金标准。但其属于

偏心的钉板结构,剪切力大,容易发生内翻畸形,钉板连接处断

裂,髋螺钉切割等并发症。由于设计上的原因,单螺钉固定无法

防止其在股骨,颈内旋转,髋螺钉易出现松动。髓内固定系统,

更符合生物力学特性,大大提高了内固定装置的牢度和强度,使

之在治疗不稳定骨折的成功率明显上升,同时使病人早期功能锻

炼和完全负重成为可能,髓内系统的强度明显大于DHS。

五)注意事项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一、定义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由股骨颈基底部至小粗隆水平以上的骨折。 二、诊断依据和诊断标准 (一)诊断依据 1、有明显或轻微外伤史。 2、伤后髋部疼痛,不能站立或行走。 3、患侧髋部肿胀明显,可有皮肤瘀斑,移位型骨折肢体呈短缩、内收、外旋畸形,移动肢体时疼痛加剧,大粗隆上移,按压或叩击大粗隆时疼痛加剧,有时可触及骨擦感,纵轴叩击痛阳性,髋关节功能障碍。 4、X线摄片可明确诊断和骨折的类型。 (二)骨折分型 1、顺粗隆间骨折:伤肢呈短缩、内收、外旋畸形,骨折线自大粗隆点开始,斜向下方行走,达小粗隆部。 2、反粗隆间骨折:伤肢呈短缩、内收、外旋畸形,骨折线自大粗隆下方斜向上方,达小粗隆上方。 三、入院指征 (一)符合转子间骨折的诊断依据 (二)符合转子间骨折的骨折分型 四、治疗常规

1、手法整复牵引固定: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股骨粗隆间骨折,一般行股骨髁上牵引。维持屈髋屈膝各15-30°,外展30°,足部旋中位牵引,牵引重量要足够大,复位后维持牵引量不得少于体重的1/10,如果牵引后复位欠佳,则可用股骨颈骨折整复办法(顺粗隆间骨折)或端提、挤按方法(反粗隆间骨折)整复,尔后维持髁上牵引固定,直至骨折愈合,牵引一般维持8-10周。 2、手法整复固定器固定 主要适用于顺、逆粗隆间骨折,在电视X线机监控下,患者取平仰卧位,两助手分别把持腋窝及小腿行顺势拔伸牵引复位,保持患者肢外展,足部旋中位或稍内旋位,常规皮肤消毒,铺巾局麻。按股骨胫骨骨折鳞纹钉固定方法分别将2板骨圆针,顺股骨颈纵轴,呈倒“V”形,用锤击入至股骨头软骨板下0.5cm,针尾留于皮外3cm,尔后以股骨髁上方100m处与骨干垂直由外向内打入第3板骨圆针及第4板骨圆针,不透过对侧皮肤,然后安装固定器,将打入的4板钢针分别套于固定夹上,固定于主体杆上,拧紧螺母,一般固定6—8周。 3、切开复位内固定 适用于各种类型成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用股骨上段解剖型钢板,先用连硬外麻醉,外侧切口,钢板臵于恰当位臵,

股骨粗隆间骨折西医诊疗方案

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医诊疗方案(2012)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1)年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女性稍多。 (2)病史:多有外伤史。 (3)症状:髋部疼痛,肿胀明显,大粗隆处压痛,典型外旋、短缩畸形,可触及骨擦音,功能障碍。 (4)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及类型。 2.西医诊断:参照《实用骨科学》第三版(徐银坎、葛宝丰、胥少汀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年)。 (1)多见于老年患者。患髋直接或间接暴力外伤史。 (2)外伤后引起髋部剧烈疼痛,不能站立或行走。 (3)患髋肿胀,局部皮下淤血,下肢外旋短缩畸形明显,大粗隆部压痛明显。 (4)拍摄x光片可明确骨折及分型。 (二)骨折分型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5年)》中华中医药学会骨科分会制定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症候分类标准。 1.顺粗隆间型:伤肢有短缩,内收,外旋畸形,骨折线自大粗隆顶点开始,斜向内下方行走,达小粗隆部。 2.反粗隆间型:伤肢有短缩,外展,外旋略形,骨折线自大粗隆下方斜向内上方,达小粗隆的上方。 3.粗隆下型:骨折线经过大小粗隆的下方。 此外,尚有Evans分型,参照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实用骨科学》第三版中介绍 的Evans分型系统进行分型。 I型:顺粗隆间骨折,无骨折移位,为稳定型骨折。 II型:骨折线至小粗隆上缘,该处骨皮质可压陷或否,骨折移位呈内翻畸形。 IIIA型:粗隆间骨折+小粗隆骨折,内翻畸形。 IIIB型:粗隆间骨折+大粗隆骨折,成为单独骨折块。

IV型:粗隆间骨折+大小粗隆骨折,亦可粉碎骨折。 V型:反粗隆骨折,即骨折线自小粗隆至大粗隆下. (三)疾病分期 1.早期:伤后2周内。 2.中期:伤后2周~4周。 3.晚期:伤后4周以上。 (四)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常见证候: 早期:血瘀气滞证; 中期:瘀血凝滞证; 后期:肝肾亏虚证; 二、治疗方案 (一)整复和固定 1.整复 1.1 对于无移位的骨折无须整复。 1.2 对于有移位骨折可先行牵引,待3~4天肿胀消减、缩短畸形矫正后,再运用手法进行整复。 1.2.1 牵引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皮肤牵引、踝套牵引、股骨髁上或胫骨结节骨牵引;一般高龄患者皮肤条件较差,应以骨牵引为主。骨折近端受髂腰肌牵引而出现近端向前,远端向后移位者,应在维持屈髋、屈膝的体位下给予足够大的牵引重量。对于髋内翻

股骨粗隆间骨折诊疗方案

股骨粗隆间骨折诊疗方案 一、概述:股骨粗隆间骨折,又称股骨转子间骨折,系指由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以上部位的骨折,是中老年人常见骨折之一,股骨粗隆部是老年骨质疏松的主要部位,骨折强度降低,很容易发生骨折。 二、诊断 (一)诊断依据 1、病史:有明显外伤史。 2、临床表现: (1)、伤后患部疼痛、活动时加重,疼痛可放射至大腿内侧或膝部,髋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不能站立或坐起。 (2)、患髋疼痛及轻度肿胀,患肢呈内收、外旋和短缩畸形,大粗隆向上移位,股骨大转子处压痛,纵轴冲击痛(+)。 3、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入院后常规检查血、尿、大便检查、生化全套、心电图及胸片,需手术病人查丙肝、乙肝表面抗原、凝血系统、梅毒血清、爱滋病抗体等。 (2)、患肢X线片及CT三维重建检查,了解骨折类型及损伤程度。 (3)、高龄患者,需增加检查双下肢动、静脉彩超、心脏彩超。 (二)证候分类 1、Evans根据骨折线方向分为2种主要类型。其中I型又进一步分4个亚型。I型:骨折线从小粗隆向外、向上延伸。la型:骨折无移位,小粗隆无骨折,骨折稳定;Ib型:骨折有移位,小粗隆有骨折,复位后内存皮质能附着,骨折稳定;Ic型:骨折有移位,小粗隆有骨折,复位后内存骨皮质不能附着,骨折不稳定;Id型:粉碎骨折,至少包括大小粗隆4部分骨折块,骨折不稳定。Ⅱ型:骨折线自小粗隆斜向外下方,骨折不稳定。 2、按骨折线部位分类: (1)、顺粗隆间骨折:骨折线从大粗隆上方斜向小粗隆。 (2)、逆粗隆间骨折:骨折线从大粗隆下方斜向小粗隆。 (3)、粗隆下骨折:骨折线经过大小粗隆的下方,成横形,斜形骨折。 3、中医辨证分型: (1)早期:气血瘀阻型 临床证候:伤后1~2周内,患髋疼痛明显,局部肿胀,瘀血斑,不能站立,患侧髋关节功能丧失,患肢外旋及短缩畸形,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

完整病历左股骨粗隆间骨折

入院记录 姓名:杨伟工作单位:—— 性别:男性地址:XX市XX区XX路11号 年龄:78岁入院时间:2016-11-28 10:00 婚姻:已婚记录时间:2016-11-28 12:00 民族:汉族病史陈述者:患者及其家属 职业:-- 可靠程度:可靠 籍贯:XX省XX市联系人及电话:陈伊 139******** 主诉:摔倒致伤左髋部肿痛,活动障碍5小时。 现病史:患者于5小时前在家里行走时不慎摔倒,致伤左髋部,伤后患处肿痛,左髋部活动障碍,不能站立及行走。患者当时无昏迷,无头晕头痛,无胸闷气促,无腹痛腹胀,无大小便失禁,无四肢抽搐情况。伤后未做任何处理,患者左髋部疼痛无缓解,后为进一步治疗,家属急拨打我院120出车接诊入院,门诊医师行骨盆正侧位片检查提示:“左股骨粗隆间骨折”。遂拟“左股骨粗隆间骨折”收入院。患者伤后精神疲倦,未进食,小便正常,未解大便。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肾病、心脏病等病史,无肺结核、肝炎等传染病病史, 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重大外伤及手术史,无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祥。 系统回顾: 五官器:头部无疮疖及伤史。双眼视力尚可,无耳痛,外耳道流脓史。无慢性鼻塞及流脓性分泌物史。近年来常有右牙痛,无咽痛史。 呼吸系:无气喘,呼吸困难,长期咳嗽,咯痰及咯血史。无午后低热、胸痛史。 循环系:无心悸、气急、发绀、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史。无心前区疼痛,高血压史。 消化系:无腹痛、腹胀、胀泻史、无喛气、反酸、呕吐史。无呕血、黑便及长期便秘史。 血液系:无皮肤、粘膜出血、瘀点、瘀斑史。无贫血史。 泌尿生殖系:无尿频、尿急、血尿及排尿异常史。无颜面浮肿、腰酸、腰痛史。无阴道流血、痛经、白带过多、外阴瘙痒史。 神经精神系:无头痛、眩晕、昏厥、抽搐、意识障碍、精神错乱史。 运动系:无游走性关节痛及运动障碍史。无关节脱位及骨折史。 个人史:原籍生长,生活条件可。否认去过疟疾、血吸虫病等疫区;否认特殊毒物接触史;否认烟酒嗜好;否认冶游史。 月经史:无。 婚育史:已婚已育多年,配偶及子女均体健,家庭和睦。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否认家族中存在类似病史及恶性肿瘤病史。 体格检查 生命体征:体温:36.4℃,脉搏:8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mmHg。

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医诊疗方案(骨二)

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1)年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女性稍多。 (2)病史:多有外伤史。 (3)症状:髋部疼痛,肿胀明显,大粗隆处压痛,典型外旋、短缩畸形,可触及骨擦音,功能障碍。 (4)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及类型。 2.西医诊断:参照《实用骨科学》第三版(徐银坎、葛宝丰、胥少汀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年)。 (1)多见于老年患者。患髋直接或间接暴力外伤史。 (2)外伤后引起髋部剧烈疼痛,不能站立或行走。 (3)患髋肿胀,局部皮下淤血,下肢外旋短缩畸形明显,大粗隆部压痛明显。 (4)拍摄x光片可明确骨折及分型。 (二)骨折分型 【证候诊断】 1.血瘀气滞证:伤后2周以内。外伤后经络受损,血溢脉外,瘀于皮下筋膜,阻塞气血、气滞血瘀。局部压痛,舌质淡,苔薄白,脉弦。 2.瘀血凝滞证:伤后2-4周。仍有瘀凝气滞,肿痛尚未尽除,断骨已正,骨折未愈,伤处疼痛拒按则加剧,功能活动障碍。舌红或有瘀点,苔白,脉弦。 3.肝肾不足证:骨折4周以上。断骨未坚,筋脉疲软,可出现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两目干涩,视物模糊,五心烦热,遗精盗汗,舌红苔薄,脉细数。 【分期】 一、骨折类型 (一) 顺粗隆间骨折:骨折线的走行方向大致与粗隆间线平行。按照EVAN 标准分为4型。 Ⅰ型:顺粗隆间骨折,无骨折移位,为稳定性骨折。 Ⅱ型:骨折线至小粗隆上缘,该处骨皮质可压缩否,骨折移位呈内翻变位。 ⅢA型:小粗隆骨折变为游离骨片,粗隆间骨折移位,内翻畸形。

ⅢB型:粗隆间骨折如大粗隆骨折,成为单独骨折块。 Ⅳ型:粗隆间骨折外,大小粗隆各成为单独骨折块,亦可为粉碎性骨折。 (二)骨折线与粗隆间线方向相反,小粗隆也可形成为游离骨片。 此外,骨折线经过大小粗隆下方成为横型,斜形、锯齿形,骨折也可能轻度粉碎为粗隆下骨折。 二、治疗方案 (一)整复和固定 1.整复 1.1 对于无移位的骨折无须整复。 1.2 对于有移位骨折可先行牵引,待3~4天肿胀消减、缩短畸形矫正后,再运用手法进行整复。 1.2.1 牵引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皮肤牵引、踝套牵引、股骨髁上或胫骨结节骨牵引;一般高龄患者皮肤条件较差,应以骨牵引为主。骨折近端受髂腰肌牵引而出现近端向前,远端向后移位者,应在维持屈髋、屈膝的体位下给予足够大的牵引重量。对于髋内翻同时合并有明显向前成角,股骨颈前倾角消失或变为负角者,可将患肢置于布朗氏架上行骨牵引予以纠正。 2.固定 2.1 无移位的稳定型骨折或不能耐受手法整复、手术的高龄体弱患者,嘱患者卧床,患肢丁字鞋或牵引固定8~12周。伤后一周可逐步开展功能锻炼。 2.2手法、牵引整复后的骨折,可采用单边外固定支架等方式固定 2.2.1单边外固定支架固定 2.3.内固定 (标准化)动力加压钢板(DHS)改良微创手术、微创经皮植入加压钢板内固定术(MIS-PC.C.P)等,GAMMA钉、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等进行固定。 (二)药物治疗 1.外治 可以外敷膏剂、散剂、巴布剂、水剂等,也可采用熏、洗等方法。2.内服按骨折三期辨证施治进行分期治疗。 (1)骨折初期: 治法: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推荐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红花、牛膝、灵脂、归尾、丹参、独活、木香、赤芍等。 中成药:跌打七厘片等。

股骨粗隆间骨折教学查房

股骨粗隆间骨折教学查 房

股骨粗隆间骨折教学查 房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内容: 第一阶段: 在示教师里,陈芒芒主治医师首先介绍了此次教学查房的程序。 首先,约10分钟,由郑祥坚住院医师在示教室里汇报了病史:1患者,董友肖,女,94岁,既往史无殊,否认药物过敏史。2因“跌倒致左髋部疼痛伴活动受限12小时”入院。3体检:左下肢未见明显畸形,左髋部活动受限,左足趾活动可,浅深感觉正常,血循可。4辅助检查:X片提示:左股骨粗隆间骨折。初步诊断:左股骨粗隆间骨折。目前完善检查,排查手术禁忌,限期行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汇报完毕。 郑祥坚提出自己疑问:1股骨粗隆间骨折有哪些治疗方法2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指征是什么 带着这两个问题,带教老师陈芒芒带着问题,并介绍了问诊技巧,查体要点,及注意事项进入病房。 第二阶段: 在病房,约30分钟,陈芒芒带教老师带领学生到床边问诊,核实病史及治疗经过。并向病人说明了此次教学查房的目的,并获得了她的同意。 郑祥坚住院医师进行问诊和查体。主要的几项查体:1下肢长度的测量2Nelaton’s征3检查了患肢的末梢血循、各趾活动情况,感觉情况,并查阅了X片。问诊及查体完毕后,郑祥坚同学向病人表达了谢意。 陈芒芒带教老师在学生问诊及查体完毕后,进行了补充和说明:骨科不应当忽视病史的重要性。至于查体:1下肢长度的测量是:髂前上棘到同侧肢体内踝远端的距离(真性长度)或自脐到胫骨内踝下缘的距离(相对长度)。2Nelaton’s征:侧卧,髋关节屈90~120度,自坐骨结节至髂前上棘的连线称为nelaton线.如果发生髋关节脱位,股

股骨粗隆间骨折诊断及治疗进展

股骨粗隆间骨折诊断及治疗进展 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emoral fracture,IFF)是指发生于股骨颈基底部至小粗隆水平以上骨折。Liporace 等[ ]的研究结果显示90%的IFF发生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保守治疗时间长,并发症多,死亡率较高;手术治疗已成为目前治疗IFF的基本原则[ ]。近年来,随着生物力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新型固定材料的问世与改进,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技术日趋成熟,现将其综述如下。 1临床分型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分型颇多,目前为大家熟知并广泛应用的有以下4种:Evans分型。Boyd―Griffin分型,Jensen分型以及AO分型。 1.1 Evans分型:1949年Evans[ ]提出了一个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简单分型方法,根据骨折线方向将骨折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2种主要类型,其中I型又进一步分出4个亚型。 I型:骨折线从小粗隆向外、向上延伸。I a型:骨折无移位,小粗隆无骨折。骨折稳定;I b型:骨折有移位,小粗隆有骨折,复位后内侧骨皮质能附着,骨折稳定;I c型:骨折有移位,小粗隆有骨折,复位后内侧骨皮质不能附着,骨折不稳定; I d型:粉碎骨折,至少包括大小粗隆4部分骨折块,骨折不稳定。Ⅱ型:骨折线自小粗隆斜向外下方,骨折不稳定。

1.2 Boyd―Griffin分型:1949年Boyd和Gfiffin[ ]将股骨粗隆间骨折分为4型.包括了从股骨颈的关节囊以外部分至小粗隆下方5 cm的所有骨折。 I型:骨折线沿粗隆间线延伸,稳定无移位。骨折整复较为简单,预后良好。Ⅱ型:为粉碎性骨折,骨折线主要沿粗隆间线,在皮质上形成多个骨片,整复比较困难。其特殊形式是粗隆间前后线型骨折(只能在髋关节侧位片上看到),在x线正位片上骨折同I型。但在侧位片上可见到冠状面的附加骨片。Ⅲ型:骨折在粗隆下基底部,骨折线经过骨干的近端到远端或到小粗隆,有不同程度的粉碎性骨折,整复较为困难,可引起许多并发症。Ⅳ型:骨折包括粗隆区和股骨近端两部分,股骨干多呈螺旋形斜形或蝶形骨折,骨折不稳定。 1.3 Jensen分型:1975年Jensen对Evans分型进行了改进,基于大小粗隆是否受累及复位是否稳定而分为5型[ ]。 I型:2骨折片段,骨折无移位。Ⅱ型:2骨折片段,骨折有移位。Ⅲ型:3骨折片段,由于大粗隆骨折并移位而缺乏后外侧支持。Ⅳ型:3骨折片段,由于小粗隆或股骨矩骨折而缺乏内侧支持。V型:3骨折片段,同时缺乏内侧和后外侧支持,为Ⅲ型和Ⅳ型的结合。 1.4 AO分型[ ]:1981年AO将股骨粗隆间骨折纳入其整体骨折分型体系中。归为A类骨折。 Al型:经转子的简单骨折,内侧骨皮质仍有良好的支撑,

股骨粗隆间骨折教学查房

内容: 第一阶段: 在示教师里,陈芒芒主治医师首先介绍了此次教学查房的程序。 首先,约10分钟,由郑祥坚住院医师在示教室里汇报了病史:1患者,董友肖,女,94岁,既往史无殊,否认药物过敏史。2因“跌倒致左髋部疼痛伴活动受限12小时”入院。3体检:左下肢未见明显畸形,左髋部活动受限,左足趾活动可,浅深感觉正常,血循可。4辅助检查:X片提示:左股骨粗隆间骨折。初步诊断:左股骨粗隆间骨折。目前完善检查,排查手术禁忌,限期行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汇报完毕。 郑祥坚提出自己疑问:1股骨粗隆间骨折有哪些治疗方法2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指征是什么 带着这两个问题,带教老师陈芒芒带着问题,并介绍了问诊技巧,查体要点,及注意事项进入病房。 第二阶段: 在病房,约30分钟,陈芒芒带教老师带领学生到床边问诊,核实病史及治疗经过。并向病人说明了此次教学查房的目的,并获得了她的同意。 郑祥坚住院医师进行问诊和查体。主要的几项查体:1下肢长度的测量2Nelaton’s征3检查了患肢的末梢血循、各趾活动情况,感觉情况,并查阅了X片。问诊及查体完毕后,郑祥坚同学向病人表达了谢意。 陈芒芒带教老师在学生问诊及查体完毕后,进行了补充和说明:骨科不应当忽视病史的重要性。至于查体:1下肢长度的测量是:髂前上棘到同侧肢体内踝远端的距离(真性长度)或自脐到胫骨内踝下缘的距离(相对长度)。2Nelaton’s征:侧卧,髋关节屈90~120度,自坐骨结节至髂前上棘的连线称为nelaton线.如果发生髋关节脱位,股骨颈骨折,

粗隆间骨折,大转子可移到上方。当然,也可以查体阴性。3查体要先和患者沟通好,切勿粗暴独行。陈主治并进行提问:股骨粗隆间骨折和股骨颈骨折在查体上有哪些鉴别点 郑祥坚回答:1股骨粗隆间骨折淤青较为严重。2股骨粗隆间骨折下肢外旋度数高,可为90度。这些可能与其解剖特点有关,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关节外骨折,而股骨颈骨折是关节囊内骨折。 第三阶段: 回到示教室讨论阶段。讨论完毕后,由陈芒芒主治医生进行了规范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教学上课。期间,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和同学互动,相互提出问题。陈芒芒带教老师指出:汇报病史的过程,仍有一定的不足,需严格按照格式,勿前后颠倒,顺序混乱。我们骨科的查体顺序是:视触叩动量。 陈芒芒主治医生提出问题: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郑祥坚医生回答:1.外伤后局部疼痛、肿胀、压痛和功能障碍均较明显,有时髋外侧可见皮下淤血斑,伤后患肢活动受限,不能站立、行走。2.大粗隆部肿胀、压痛、伤肢有短缩,远侧段处于极度外旋位,严重者可达90°外旋。还可伴有内收畸形。 陈芒芒主治医生提出问题: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分型 郑祥坚医生回答:一类为顺粗隆间骨折,可分为4型。 Ⅰ型:顺粗隆间骨折,无骨折移位,为稳定性骨折。? Ⅱ型:骨折线至小粗隆上缘,该处骨皮质可压陷或否,骨折移位呈内翻变位。? ⅢA型:小粗隆骨折变为游离骨片,粗隆间骨折移位,内翻畸形。? ⅢB型:粗隆间骨折加大粗隆骨折,成为单独骨折块。? Ⅳ型:除粗隆间骨折外,大小粗隆各成为单独骨折块,亦可为粉碎性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至小转子水平以上部位的骨折。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年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女性稍多。 2.病史: 多有外伤史。 3.症状:髋部疼痛,肿胀明显,大粗隆处压痛,典型外旋、短缩畸形,可触及骨擦音,功能障碍。 4.X线摄片、CT检查可明确诊断及类型。 (二)证候诊断根据病程,可分为早期、中期、后期三期。 1.早期:血瘀气滞型 临床证候:伤后2周内,患髋疼痛明显,局部肿胀,瘀血斑,不能站立,患侧髋关节功能丧失,患肢外旋及短缩畸形,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 征候分析:外伤跌仆初期,骨折筋伤,血离经脉,瘀织不散,气血瘀阻不通,故局部肿胀,疼痛明显。骨折后肢体不能支撑负重,故不能站立,患肢外旋短缩畸形。舌质紫暗,脉弦涩均为骨折初期血瘀气滞之象。 2.中期:瘀血凝滞型 临床证候:伤后2-4周,肿胀逐渐消退,疼痛减轻,仍有瘀凝气滞,肿痛尚未尽除,断骨已正,骨折未愈,伤处疼痛拒按则加剧,功能丧失未恢复,动则有疼痛感。舌红或有瘀点,苔白,脉弦。 证候分析:伤后中期,经适宜的治疗及正气抗邪的作用下,使气血瘀滞逐渐消退,故肿胀逐步消退,疼痛减轻。断骨初步连接而未坚,瘀滞虽消而未尽,故功能未恢复,动则有疼痛,舌质紫暗,脉弦为气血仍有瘀滞之征。 3.后期:肝肾不足型 临床证候:伤后4周以上,疼痛已消,断骨未坚,筋脉疲软,或年迈体弱,头晕目眩,腰膝酸软,两目干涩,视物模糊,五心烦热,遗精盗汗,舌嫩红苔薄,脉细数。 证候分析:年老体弱,肝肾精血不足,不能上润清窍,故头晕目眩,“腰为肾之府”“肾主骨”肝肾精血不足,故腰膝酸软,倦怠乏力,舌嫩红,脉细皆为肝肾两亏精血不足之象。(三)分型 ⒈根据骨折线的走向和骨折的程度分型: 顺粗隆间型:伤肢有短缩,内收,外旋畸形,骨折线自大粗隆顶点开始,斜向内下方行走,达小粗隆部。 反粗隆间型:伤肢有短缩,外展,外旋畸形,骨折线自大粗隆下方斜向内上方,达小粗隆的上方。 粗隆间粉碎型:骨折线经过大小粗隆的下方。 ⒉采用EWANS分型系统分型: Ⅰ型:顺粗隆间骨折,无骨折移位,为稳定型骨折。 Ⅱ型:骨折线至小粗隆上缘,该处皮质骨可压陷或否,骨折移位呈内翻形。 ⅢA型:粗隆间骨折+小粗隆骨折,内翻畸形。 ⅢB型:粗隆间骨折+大粗隆骨折,成为单独骨折块。 Ⅳ型:粗隆间骨折+大小粗隆骨折,亦可粉碎骨折。 Ⅴ型:反粗隆骨折,及骨折线自小粗隆至大粗隆下。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

股骨粗隆间骨折护理常规 一、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⒈心理护理加强与病人的交流,解除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关心安慰病人,增强治疗的信心。 ⒉一般护理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床单位的卫生。注意饮食卫生,提供丰富营养易消化饮食,多吃水果蔬菜,适量纤维及及多饮水防止便秘及泌尿系感染。 ⒊疼痛的护理骨折病人疼痛原因很多,针对不同原因和时间进行护理。 ⑴骨折断端移动刺激周围软组织可引起疼痛:要轻搬少动。 ⑵由于肿胀压迫引起疼痛:抬高患肢,早期冷敷减少血液循环,减轻水肿,止痛,并防止出血;晚期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水肿,止痛。 ⒋骨牵引病人的护理 ⑴保持牵引的效能,患肢外展中立位。 ⑵密切观察患肢末梢血运、感觉及运动情况。 ⑶牵引针眼的护理:保持牵引针眼处清洁干燥,每日在针孔处滴75%酒精2次,无菌敷料覆盖。 ⑷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长时间卧床的病人应预防坠积性肺炎、压疮、泌尿系感染、便秘等并发症,指导病人经常做深呼吸有效咳嗽,每2小时协助病人改变一次体位,并按摩受压部位,鼓励病人多饮水,多吃粗纤维食物,指导病人每日沿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 ⑸功能锻炼:牵引后即行股四头肌的收缩运动,行踝关节的主动背伸及足趾的伸屈运动,防止足下垂,每日被动活动髌骨,防止关节僵硬。 二、手术治疗的护理: ㈠术前护理 ⒈心理护理 ⒉完善各项术前准备 ㈡术后护理 ⒈病情观察: ⑴观察生命体征至平稳。

⑵密切观察患肢末梢血运及感觉运动情况。 ⑶术后卧床3天,2周后可在床上进行下肢伸屈活动,4-6周后患者不负重扶双拐下地,8-12周逐渐开始负重锻炼。 3、功能锻炼 ⑴复位后即可行股四头肌舒缩及踝关节伸屈活动。 ⑵若骨折稳定,1周后可扶双拐下床不负重,并保持下肢外展位活动,4周后轻负重活动,6-8周扶双拐逐渐负重;行牵引治疗者待骨折愈合,钢针拔除后扶双拐轻负重活动。 ⑶半年后始可扶单拐逐步负重。

股骨粗隆间骨折诊疗方案

股骨粗隆间骨折诊疗案 一、概述:股骨粗隆间骨折,又称股骨转子间骨折,系指由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以上部位的骨折,是中老年人常见骨折之一,股骨粗隆部是老年骨质疏松的主要部位,骨折强度降低,很容易发生骨折。 二、诊断 (一)诊断依据 1、病史:有明显外伤史。 2、临床表现: (1)、伤后患部疼痛、活动时加重,疼痛可放射至大腿侧或膝部,髋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不能站立或坐起。 (2)、患髋疼痛及轻度肿胀,患肢呈收、外旋和短缩畸形,大粗隆向上移位,股骨大转子处压痛,纵轴冲击痛(+)。 3、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入院后常规检查血、尿、大便检查、生化全套、心电图及胸片,需手术病人查丙肝、乙肝表面抗原、凝血系统、梅毒血清、爱滋病抗体等。 (2)、患肢X 线片及CT 三维重建检查,了解骨折类型及损伤程度。 (3)、高龄患者,需增加检查双下肢动、静脉彩超、心脏彩超。 (二)证候分类 1、Eva ns根据骨折线向分为2种主要类型。其中I型又进一步分4个亚型。 I 型:骨折线从小粗隆向外、向上延伸。la 型:骨折无移位,小粗隆无骨折,骨折稳定;Ib 型:骨折有移位,小粗隆有骨折,复位后存皮质能附着,骨折稳定;Ic型: 骨折有移位,小粗隆有骨折,复位后存骨皮质不能附着,骨折不稳定;Id 型:粉碎骨折,至少包括大小粗隆4部分骨折块,骨折不稳定。U型:骨折线自小粗隆斜向外下,骨折不稳定。 2、按骨折线部位分类: (1)、顺粗隆间骨折:骨折线从大粗隆上斜向小粗隆。 (2)、逆粗隆间骨折:骨折线从大粗隆下斜向小粗隆。 (3)、粗隆下骨折:骨折线经过大小粗隆的下,成横形,斜形骨折。 3、中医辨证分型: (1)早期:气血瘀阻型临床证候:伤后1~2,患髋疼痛明显,局部肿胀,瘀血斑,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股骨粗隆间骨折(修订) 草案 1 范围 本指南提出股骨粗隆间骨折(又名股骨转子间骨折,下同)的诊断、辨证、治疗和功能康复。 本指南适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本指南适合骨伤科、中西医结合骨科、中医科、康复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 fracture of femur 凡发生于股骨颈基底部至小转子部位的骨折均称为股骨粗隆间骨折。 3 诊断[1] 3.1病史 有明确的外伤史。 3.2症状体征 临床表现为患侧髋部疼痛、肿胀,功能受限,有移位的骨折可出现外旋短缩畸形,有广泛的皮下瘀斑。无移位骨折可仅有髋部疼痛。 3.3影像检查 X线片可见骨折线及移位情况,必要时进行CT、MRI检查。 3.4 分型 3.4.1 根据骨折线的走向和骨折端的位置分型: (1)顺粗隆间型:伤肢有短缩,内收,外旋畸形,骨折线自大粗隆顶点开始,斜向内下方行走,达小粗隆部。 (2)反粗隆间型:伤肢有短缩,外展,外旋畸形,骨折线自大粗隆下方斜向内上方,达小粗隆的上方。 3.4.2 Evans-Jensen 分型[2] Ⅰ型: 2 部分骨折,骨折无移位。 Ⅱ型: 2 部分骨折,骨折有移位。 Ⅲ型: 3 部分骨折,由于大转子骨折块移位而缺乏后外侧支持。 Ⅳ型: 3 部分骨折,由于小转子或股骨矩骨折缺乏内侧支持。 Ⅴ型: 4 骨折片段,缺乏内侧和外侧的支持, 为Ⅲ型和Ⅳ型的结合。 3.5 鉴别诊断 本病需要与髋部病理性骨折相鉴别。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帮助鉴别。 4、辨证 本辨证分型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在《中医骨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5]的基础上结合前期的文献整理进一步完善和形成。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辨证以三期辨证为主,需结合患者年龄、体质等因素,综合辨证。就骨折而言,分型如下: 4.1早期 伤后1-2周,主证为血瘀气滞、瘀血内阻。 主症:骨折,疼痛,肿胀,瘀斑等。 次症:口渴,尿赤,便秘,舌质红或有瘀斑,苔黄,脉浮数或脉浮紧。

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诊疗规范样本

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诊疗规范样本 [定义]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由股骨颈基底部至小粗隆水平以上部位的骨折,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因血液供应好,骨折均能良好愈合,但若处理不当,极易发生髋内翻畸形。 [诊断依据] 一、病史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见于老人,男性多于女性。老年人因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部脆弱,即使轻微外伤如平地滑倒,大粗隆部着地,或患肢突然扭转,都可引起骨折。青壮年发病者较少,若发生本骨折,必因遭受强大暴力如车祸、高处跌下等。 二、症状和体征 伤后髋部疼痛,不能站立与行走。 患侧髋部肿胀明显,可有皮下瘀斑,移位型骨折肢体呈短缩、内收、外旋畸形,移动肢体时疼痛加剧,大粗隆上移,按压或叩击大粗隆时疼痛剧烈,有时可触及骨擦感,纵轴叩击痛阳性,髋关节功能障碍。 三、特殊检查(无)

四、辅助检查 X线摄片可明确骨折类型和移位情况。 五、别诊断 应注意与髋关节脱位、股骨粗隆间骨折相鉴别。 [证候分类] 根据骨折线的方向和位置,临床上可分为三型。(中医伤科学岑泽波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19) 一、粗隆间骨折:骨折线自大粗隆顶点开始,斜向内下方行走,达小粗隆部。依据暴力的情况不同,小粗隆或保持完整,或成为游离骨片。但股骨上端的骨支柱保持完整,骨的支撑作用还比较好,髋内翻不严重,移位较少。由于骨折线在关节囊和髂股韧带附着点的远侧,因而骨折远段处于外旋位。粉碎型则小粗隆变为游离骨块,大粗隆及其内侧骨支柱亦破碎,髋内翻严重,远端明显上移、外旋。 二、反粗隆间骨折:骨折线自大粗隆下方斜向上行走,达小粗隆的上方。骨折线的走向与转子间线或转子间嵴大致垂直。骨折近端因外展肌与外旋肌的收缩而外展、外旋,远端因内收肌与髂腰肌的牵拉而内、向上移位。 三、粗隆下骨折:骨折线经过大小粗隆的下方。 [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健康教育

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健康教育 1、心理康复指导:股骨粗隆间骨折行胫骨结节牵引需8-10周,心理康复决定 肢体功能的康复,住院期间建议患者多听音乐、看报纸、杂志等,有条件看电视,使患者一直保持良好的心态渡过长期牵引阶段。 2、保持牵引正确有效指导:患者应取半卧位,骨盆放正,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 牵引,牵引砣应悬空;床尾抬高约15-20cm;患者及其家属,不能擅自改变体位,不能 自行增减重量,否则造成牵引失效而影响治疗。 3、饮食指导:老年人胃肠功能减退,入院1-3天内进食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禁牛奶、甜食,以免引起腹胀。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3天后逐渐改成普食,多食 高蛋白含钙丰富的食物,如乳类、鸡蛋、瘦肉、鱼等,以增强体质,促进骨折愈合。进食时要细嚼慢咽,避免进糯米制品及果冻,以免堵塞气道,引起窒息。 4、预防各种护理并发症指导:(1)预防褥疮:每2h按摩臀、背部及足跟一次, 左右臀2h轮换一次;做好二便护理,以保持床辅清洁、干燥,经常用温水擦浴。(2)预防便秘:督促患者多饮水,饮食平衡,多吃含纤维素多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一日数次按摩腹部;对有便秘倾向的患者可以口服适量的蜂蜜或用决明子泡茶饮用。(3)预防肺部感染:鼓励患者做扩胸、深呼吸、咳嗽以锻炼肺功能;保持口腔卫生,室内空气清洁,温度适宜。 5、功能锻炼指导:指导患者在床上做些力所能及的运动,如上肢运动、健侧下肢运动,练习“三点支撑”即抬臀运动,患肢主要锻炼髌骨被动活动和踝关节屈伸及足部活动。去除牵引后逐渐进行膝、髋关节屈伸活动,注意患肢仍要保持外展位,平卧时两大腿间应放一枕头,侧卧时不能卧于健侧。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以不感到疲劳为度。 6、出院指导:(1)安全指导指导病人及家属评估家庭环境的安全性,有无活动 的障碍物,如台阶等,防止发生意外骨折。增强抵抗力,促进骨折愈合,有(2)教会患

股骨粗隆间骨折教案

“股骨粗隆间骨折”教案 学科名称:中医伤科学 题目:股骨粗隆间骨折 教学目的:了解: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固定方法、药物治疗;熟悉: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分型;掌握: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鉴别诊断要点、复位手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难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鉴别诊断要点;重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分型及复位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述和讲解为主,结合图片演示和病例讨论。 教具:powerpoint 课件(内含股骨粗隆间骨折X线片)、板书示意图、患者伤后畸形照片。教学进程: 一、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概念(5分钟) 简要讲述股骨粗隆间的解剖位置。导入新课——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常见下肢骨折,好发于老年人。 利用powerpoint 课件、股骨粗隆间骨折X线片讲解其定义。 二、病因病理 (一)病因(5分钟) 利用几组示意图讲述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生的原因和典型受伤姿势。 (二)病理(5分钟) 先讲解解剖特点:股骨粗隆全部在关节囊外,血运丰富,较多肌肉附着。 解剖特点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预后比股骨颈骨折好,少见骨折不愈合,少见发生股骨头坏死,但过早负重可发生髋内翻畸形。 采用股骨粗隆间骨折后髋内翻畸形X线片:描述发生髋内翻后对下肢活动功能的影响。 并发症:褥疮、泌尿系感染、结石、坠积性肺炎、血管栓塞、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 (三)分类(5分钟)

利用多个示意图、课件、X线片讲述分类:顺转子间型、反转子间型、转子下型。 三、诊断要点(10分钟) 利用患者伤后畸形照片,X线片讲解诊断要点。 并用病例讲述容易误诊的原因及与股骨颈骨折鉴别诊断方法。 四、辨证论治(5分钟) 原则:新鲜无移位骨折或嵌插骨折不需要整复,但患肢要制动;移位骨折应尽早整复和固定。 1.复位手法:课堂演示具体手法,请学生扮演患者。 2.固定方法:与股骨颈骨折类似。 利用多个示意图、课件、X线片讲述固定方法、器械等,以加强感性认识。 3.练功活动 卧床期间加强全身锻炼,主动咳嗽排痰,避免发生褥疮;积极进行股四头肌锻炼、踝关节、足趾屈伸锻炼。不宜过早负重。 课堂演示具体练功方法。 4.药物治疗 按三期辨证用药。 五、病例讨论(10分钟) 以X线片提供病例资料,让学生进行讨论,作出诊断,提出治疗方案。 教师归纳诊疗思路,结合介绍诊断方法进展。 六、小结(5分钟) 课堂教学内容简要小结。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见老年人。因老年人骨质疏松,跌倒时下肢突然扭转或急剧过度外展或内收,或外力直接冲击大粗隆即可发生骨折。若不及时治疗,因长期卧床,可引起褥疮等并发症。且治疗不当可引起畸形愈合,影响患肢功能,所以应及时治疗。 疾病简介 股骨粗隆间骨折系指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之间的骨折,多见于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约为1.5∶1, 股骨粗隆间骨折 属于关节囊外骨折。 由于股骨粗隆部位的血液供应丰富,很少发生骨折不愈合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凡伤后髋内翻越严重,骨折越不稳定,反之,原始髋内翻越轻或无内翻者,骨折越趋稳定。因此,骨折的稳定性似与骨折走向方向无关。 股骨上端包括股骨头、股骨颈及大小粗隆。由股骨颈基底以远至小粗隆水平以上部位所发生的骨折,称之为股骨粗隆间骨折,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粗隆间部位的骨质为海绵质骨,老年时这部分骨质也是脆而疏松,所以容易发生骨折。 由于这部分有许多肌肉附着,所以局部的血液供给丰富,加以骨折的接触面积大,因此,骨折后愈合连接一般不成问题。主要问题是有发生髓内翻的趋势,形成畸形连接,造成跛行,并由于承重线的改变,可能在后期引起患肢创伤性关节炎。 临床表现 外伤后局部疼痛、肿胀、压痛和功能障碍均较明显,有时髋外侧可见皮下瘀血斑,远侧骨折段处于极度外 股骨粗隆间骨折 旋位,严重者可达90°外旋。病人多为老年人,伤后髋部疼痛,不能站立或行走。下肢短缩及外旋畸形明显,无移位的嵌插骨折或移位较少的稳定骨折,上述症状比较轻微。检查时可见患侧粗隆升高,局部可见肿胀及瘀斑,局部压痛明显。扣击足跟部常引起患处剧烈疼痛。往往需经X线检查后,才能确定诊断,并根据X线片进行分型。 疾病诊断 诊断依据 (1)有外伤史 股骨粗隆间骨折 (2)上述临床症状和体征:疼痛压痛外旋畸形等 (3)X线摄片可见骨折 鉴别诊断

(完整版)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一、初期:(术后1~2 周) 1、目的:以患肢的肌肉舒缩活动为主,目的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减轻肿胀,防止关节僵硬,利于骨痂生长,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以不感到疲劳和疼痛为主 2、练习 (1)手术当日 6 小时后,指导患者进行主动或被动的足趾屈伸运动(2)术后第1~2 天开始指导患者进行患肢足部的跖屈(脚尖向下 踩)、背伸运动(向上勾脚尖)等踝泵运动,每日3~4次,每次 5~20min,一天约完成500 个;同时指导患肢股四头肌和臀肌的等长舒缩(静力舒缩)运动:踝关节背屈,绷紧腿部肌肉5s后放松,再绷紧,再放松,20次为一组,每天 3 组,并逐渐增加次数及延长时间 (3)术后第3-5 天可抬高上身20~30 °,可逐渐进行膝关节的屈伸运动,动作轻柔,被动逐渐转为主动活动,同时可进行全身的功能锻炼,患者平卧或半卧,患肢外展中立,健侧下肢屈膝支撑床面,双手拉住吊环,并协助患者下身,臀部做引体向上运动,一般活动10min/ 次,2~3次/组,开始时2组/h,以后每天增加1~2组,术后早期定时按摩下肢肌肉,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及静脉血栓形成。 (4)术后第2天开始利用CPM机进行髋、膝、踝关节屈伸被动运动,30min/次,2次/d,—般从20~30。开始,以后每天增加5~10 °,术后

2 周达到屈髋90 °,但最多不能>90 °患肢主动和被动运动锻炼以不痛及自觉有轻度疲乏感为限 二、中期:(术后2~4 周) 1、目的:加强活动度及肌力练习 2、练习: (1)一般术后 2 周拆线,逐渐被动活动髋关节,但屈曲不宜超过 90 °,仰卧位屈髋、屈膝运动,主动为主,被动为辅,10min/ 次, 4~8次/d;并在初期的基础上增加运动量和强度 (2)直腿抬高训练,足跟距床20cm,在空中停留5~10s放下,如此 循环,30~50下/次,3~4次/d (3)在不负重的情况下进行各关节功能锻炼.开始练习在床边坐,小腿下垂,并且坐在床上主动屈伸膝关节,逐渐增加运动幅度,行患肢外展、坐起、躺下等主动练习 ( 4)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及踝背伸肌等长收缩训练(静力舒缩) ( 5) 4 周后床边活动及扶双拐或步行架不负重练习 ( 6)下床方法:患肢先移至健侧床边,健侧腿先离床,并使脚着地, 患肢外展、屈髋, 由他人协助抬起上身使患侧腿离床并使脚着地,再扶习步架由他人搀扶站起,每次站立5~10mi n,上下午各一次,时间可逐渐延长 三、后期:(术后5~12 周) 1 、目的:对症锻炼,使肢体功能尽快恢复 2、练习

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模版

XX县中医院 入院记录门诊号: 住院号:医疗保险号:200816446 科别:骨病 房:高1 床 号: 科住院病历 主诉:摔伤后左髋部肿痛,活动受限2小时。 现病史:两小时前,患者在修葺自家院墙时不慎从两米高处坠落,伤及左髋部,当即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在别人帮助下急来我院就诊。经检查以1、“左股骨粗隆间骨折”2、AIDS为诊断收入病房,受伤以来神志清,精神差,表情痛苦。饮食稍差,二便正常。 既往史:患者否认有肝炎、结核病等传染病史,无外伤手术及输血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有有偿献血史。 个人史:出生本地,78年到82年在武汉服兵役。有烟酒史。 婚姻史;23岁结婚,爱人体健,夫妻感情好。育1男1女,均体健。 家族史:父亲自然去世,母亲健在。一哥一姐两弟一妹,均体健。无家族遗传及传染病史记载。 体格检查 T :36.5℃,P:78次/分,R:20次/分,BP:130/8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一般,神志清,表情痛苦,强迫体位,查体合 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头颅无畸形。双眼 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 鼻及口腔未见明显异常。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不肿 大。胸廓无畸形,双侧呼吸运动对称,胸壁无压痛,双肺叩诊清 音,听诊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界无扩大,心率:78 次/分,节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坦,未见肠 型及蠕动波,腹肌软,无反跳痛,未触及肿块,肝脾胆囊肋缘下未 触及肿大,叩诊无移动性浊音,肝肾区无叩痛,脊柱生理弯曲存 在,除患肢外,余肢体活动自如,生理反射存在,未引出病理反射 专科情况 伤后左髋部肿痛,压痛,活动障碍,畸形。可闻及骨擦音,纵向 叩击痛(+),左下肢外旋位,较健侧短缩2公分,远端皮肤感觉无 异常,足背动脉搏动尚可。 辅助检查 血常规:HGB:133.35 RBC:3.79 WBC:7.28 PLT:121.00 HCT: 36.50 血糖:5.46 HBsAg:(-)HIV:(+) DR片示:左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 心电图:1、正常心电图。 2、T波改变。 3、明显的逆钟向转位。 入院诊断:1、左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 2、AIDS。 住院医师: 主治医师:

股骨粗隆骨折

股骨粗隆骨折 股骨粗隆骨折 定义是股骨颈基底部至小粗隆水平以上部位的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常见原因 1、骨折多为间接外力引起。 2、下肢突然扭转、跌倒时强力内收或外展,或受直接外力撞击均可发生。 因局部骨质疏松脆弱,骨折多为粉碎性。 3、老年人骨折疏松,当下肢突然扭转、跌倒甚易造成骨折。由于粗隆部受到 内翻,引起髋内翻畸形。 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型 ?有多种分法,目前常用的有两大类:顺粗隆间骨折与逆粗隆间骨折。 ?一类:顺粗隆间骨折,骨折线的走行方向大致与粗隆间线平行。按照Evan 标准分为4型: ?1型:顺粗隆间骨折,无骨折移位,为稳定型骨折。 ?2型:骨折线至小粗隆上缘,该处骨皮质可压陷或否,骨折移位呈内翻变位。 ?3a型:小粗隆骨折变为游离骨片,粗隆间骨折移位,内翻畸形。 ?3b型:粗隆间骨折加大粗隆骨折,成为单独骨折块。 ?4型:除粗隆间骨折外,大小粗隆各成为单独骨折块,亦可为粉碎性骨折。 ?二类:骨折线与粗隆间线方向相反,即骨折线自大粗隆下方斜向内上方走行,到达小粗隆上方。此外,骨折线经过大小粗隆的下方,成为横行,为 粗隆下骨折。 ?一类发生率最高达80%,其中以不稳定型骨折最常见(一类的3a型跟4型) 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表现 1.外伤后局部疼痛、肿胀、压痛和功能障碍均较明显,有时髋外侧可见皮下 瘀血斑,伤后患肢活动受限,不能站立、行走。 2.大粗隆部肿胀、压痛、伤肢有短缩,远侧骨折段处于极度外旋位,严重者 可达90°外旋。还可伴有内收畸形。 诊断依据 (1)有外伤史 (2)上述临床症状和体征:疼痛压痛外旋畸形等 (3)X线摄片可见骨折

鉴别诊断 股骨转子间骨折和股骨颈骨折均多发于老年人,临床表现和全身并发症也大致相仿。但股骨转子部血运丰富,肿胀明显,有广泛的瘀斑,压痛点多在大转子处,下肢短缩一般大于3cm,患肢呈短缩,内收,外旋,其外旋比股骨颈骨折更明显,预后良好;股骨颈骨折瘀肿较轻,压痛点多在腹股沟中点,下肢短缩一般少于3cm,患肢呈曲髋、短缩、外旋,囊内骨折愈合较难。X线片可帮助鉴别。 治疗措施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包括皮牵引、骨牵引。牵引重量以能使臀部稍悬离床面为宜,多采用罗索氏骨牵引法,悬重8磅—10磅,牵引8周—12周。 ?手术治疗:1.外固定支架2. 多枚钉3侧方钉板类(DHS) 4. 髓内钉系统 5.. 人工假体置换术,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即使行DHS 固定,卧床时间也是很长,患者的风险仍然很大。人工关节置换(特 别股骨头置换)创伤差不多,患者活动提早,利大于弊,值得推广。 功能锻炼 初期: 术后1-2周,以患肢的肌肉收缩活动为主,目的是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防止关节僵硬,利于骨痂生长。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以不感到疲劳和疼痛为主。 手术当日6小时后,指导患者进行主动和被动的各足趾屈伸运动。 术后1-2天,指导患者进行患肢足背的跖屈与背伸运动及踝关节的踝泵运动。每日3-4次,每次5-20分钟,一天约完成500个。指导患肢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运动,每日3-4次,每次5-20分钟,一天约完成500个。 有条件可用空气压力波(静脉泵)治疗,每次30分钟,2次/日。 术后3-5天可抬高上身20-30度,可逐渐进行膝关节的屈伸运动,动作轻柔,被动逐渐转为主动活动。同时进行全身的功能锻炼,如手拉吊环等。 中期: 术后2-4周,一般术后2周拆线,逐渐被动活动髋关节,但屈曲不宜超过90度。并在初期的基础上增加运动量和强度。可遵医嘱扶拐下床活动,但不主张过早下地负重。 后期: 5-12周,对症锻炼,使肢体功能尽快恢复。6周内避免髋关节主动内收及屈曲,患肢负重须待12周骨折愈合坚实之后才可确定。 1、下床活动,务必有家人保护,注意安全,以防跌倒再次损伤。 2、骨折愈合不牢固时,应始终保持患肢外展位,忌内收。 3、继续加强患肢的被动功能活动,患肢按摩,活动踝关节和膝关节,髋关节活动不宜超过90度。 4、定期复查:术后2周拆线,1月后复查,遵医嘱扶拐下地,患肢不负重。2-3个月复查,X线摄片,骨折愈合后可弃拐负重行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