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陶行知教育思想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4
浅析陶行知教育思想
——学习如何做好教育工作者
【摘要】: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教育思想大家,诗人,民主战士,被宋庆龄称为万世师表,在中国教育史上,他独树一帜,为中国现代教育作出伟大的贡献。
在中华民族危在旦夕的时刻,陶行知先生抱着“教育救国”的思想来建立民主共和,使中国真正强大起来。
他将自己伟大的胸襟、高远的志向和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感投入到人民教育事业和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体现在三个方面: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创造教育是核心,民主教育是目标.他的教育思想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有重要的学习价值,身为师表应该认真学习、研究和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生活教育;研究;实践
在中国民族危难之际,海外留学归来的陶行知怀着“教育救国”的思想,对中国现代教育进行深刻的探索,并建立了中国特色的平民教育、大众教育理论和生活教育理论,为中国现代教育改革有着深远的影响。
“人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这是陶行知先生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宣言。
陶行知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在教育思想上极富创见,在教育实践上勇于探索,为培养国家人才作出了巨大贡献。
了解陶行知先生生平的教育历程,分析与研究他的主要教育思想,将其教育思想实践到中国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中。
1.陶行知的教育之路
陶行知于1891年出生在安徽歙县山乡的农家,他少年时受过私塾简单的启蒙教育,后经历几番坎坷,幸运的进入了南京金陵大学修完本科。
在当时的中国没有专门的教育家或教育学这样的专业学科,因此陶行知选择出国留学,向国外借鉴和学习如何发展现代教育。
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学成归来之初,他倡导“新教育”理念。
在五四运动后,陶行知开展平民教育,极大推动了平民教育运动。
之后以晓庄师范学校为核心开展了乡村教育。
这是陶行知独创的教育理论诞生地。
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克伯屈参观后的演讲代表了人们的观感,他说:“这学校,是我这几年天天所思而想要看到的一所学校。
[1]”以后他还进行了大众教育、普及教育、民主教育等。
虽然在归国前两段对欧美新教育模式简单的模拟,但其后都在为他的“生活教育”宗旨而进行探索实践。
他在晓庄师范学校的探索,试验出了适合中国的教育模式,也诞生了“生活教育”理论。
同时,晓庄师范学校的实践发起了在中国的乡村教育运动,使得中国历史上最难解决的教育难题找到一个出路。
陶行知在晓庄师范学校倾注自己的心血,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当时被抓后就没有再回到晓庄师范,他没想到那是他最后一次在晓庄师范。
陶行知始终不变地为改变中国底层民众的教育努力着,在中国乡村教育问题上,应该没有人比他更了解理解得更深刻了。
2.陶行知核心教育思想
在近代教育史上,对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探讨较多的应首推杜威,他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等教育主张;而陶行知师承杜威的教育思想,深受杜威教育理论的启发和影响。
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结合中国的国情,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进行超越和创新,二者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
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是批判地吸收杜威的学说,并且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而总结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
综观陶行知教育思想体系,可从十个方面进行归纳认识:中国教育改造、生活教育理论、幼儿教育、儿童教育、普及教育、师范教育、女子教育、职业教育与社会大学、小先生制、学做人与其它[2]。
其核心内容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将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阐述。
2.1 “生活即教育”教育思想
2.1.1“教育即生活”与“生活即教育”对比
杜威与陶行知都非常重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打破了教育与生活脱离的状态。
杜威强调教育是
在与他人共同生活中获得的,对人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则更倾向于一种“大众教育”,他提出要让民众在生活中接受教育。
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与“教育即生活”是统一的。
他们认为教育应该在生活中学习,即使离开了学校也要在生活中不断学习,这些思想隐含着终生教育的思想。
由于杜威与陶行知教育思想从不同国家国情、不同社会背景环境产生的,二者教育的目的并不同。
虽然杜威提出教育无目的论,但是杜威的教育目的是很明确的,把教育作为巩固和发展美国社会制度的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美国社会生活的人。
陶行知则站在中国广大人民当中,推行的是大众教育,他强调生活就是教育。
而且要随着人民生活需要的变化而变化,人民需要什么就要行什么教育[3]。
2.1.2解读“生活即教育”思想
陶行知认为: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如果教育只是书面上的,那么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意义。
将生活作为教育内容,才不会使得教育的内容狭隘,才会广阔丰富,将好的生活改造不良的生活。
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是叫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
[4]”陶行知所说的生活是包含生活实践的意义。
有怎样的生活就有怎样的教育,生活决定教育,而教育可以改造生活。
他所说的生活即教育是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创造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人类本来就有的,随着人类的生活而改变,在各种生活中学习、教育,并且应该是终身的教育、活的教育,这个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不谋而合。
当代中国教育中,学校教育应该将生活更好的融入学校中,融入学习中,尤其在学前教育阶段,更应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将儿童已有经验融入新的教学中,贴近儿童生活,更好的促进儿童的发展。
将终身教育意识灌输进儿童思维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热爱学习。
2.2“社会即学校”教育思想
2.2.1“学校即社会”与“社会即学校”对比
与“教育即生活”相联系,杜威提出了“学校即社会”,也就是说学校本身就是社会生活。
他认为“社会环境能通过个体的种种活动。
塑造个人行为的智力和感情的倾向。
[5]”教育不能离开环境,学校是学生学习成长的环境,利用学校这个特殊的环境进行教育。
杜威认为,个人的成长是离不开社会生活的,如果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脱离,那么学校教育将失去作用。
因此,学校应提供一种微小的社会生环境,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把学校看作一个简化的社会环境,为学生未来融入社会环境做准备。
但杜威所提出的“学校即社会”只是将一些社会生活放在学校里让学生模仿。
而陶行知所提出的“社会即学校”是真正把学校摆进社会里,使学校真正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因此他鼓励人们在社会中学习,通过社会的大学校来接受教育。
在谈到与杜威“学校即社会”这一观点的区别时,陶行知作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学校即社会,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而“社会即学校则不然,它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大自然里去”[6]。
因此他主张扩大教育的范围,提倡“社会即学校”,要把学校办成符合社会实际情况,使广大人民都能受到教育,在实践和总结经验中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思想。
2.2.2解读“社会即学校”思想
“社会即学校”与“生活即教育”的主张紧密相联,这是对杜威“学校即社会”教育思想的批判与继承。
陶行知对教育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社会即学校是要将小鸟放飞到天空中,使学校延伸到社会去,而不应把他们关在鸟笼里,把鸟笼做的像整个社会一样。
整个社会才是教育的范围,各个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要先能做到“社会即学校”,然后才能讲“学校即社会”;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然后才能讲到“教育即生活”。
要这样的学校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7] 。
他结合合中国只有少数人能得到教育的国情,提出了要根据社会需要办学的思想。
他提出“社会即学校”的目的在于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受教育。
在学校里的学习内容太少了,应该把教育放到社会中去,使更多人能接受到教育,无论在校外校内,都有师生的角色,都可以学习,同时学习更加符合生活,符合中国实际情况。
对于坏的环境也应该学会辨识,将好的环境改造不好的环境。
学校不可以与社会脱离。
作为教师,应该让学生除了在学校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应走向社会,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扩展其见识,丰富其社会经验,为其进入社会做好准备,不脱离社会生活,才是只真正好的教育。
2.3“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
2.3.1“做中学”与“教学做合一”
杜威的“做中学”的思想就是从经验中学习,他主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动手、多动脑、多用心。
使儿童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更好地了解社会和培养社会习惯以及应付新的环境的能力,这样有助于儿童的全面发展。
但杜威主张的“从做中学”过分强调了工作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而杜威指出的“做”主要是儿童自己尝试的工作和活动,仅仅是获得个人经验。
而陶行知所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并不是死读书,应该是活的教育,学生应该主动学习而不是教师将知识塞给学生,做到“教”、“学”、“做”三者合一,寓教于乐。
陶行知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
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8]他强调教学做三者不可分割,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中的主体,都应发挥其主动性学习,才能真正做到“教”、“学”、“做”三者合一。
这一教育思想对目前我国的教育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陶行知是杜威的学生,但是他对杜威的教育思想不仅仅单纯的继承,更多的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2.3.2解读“教学做合一”思想
陶行知在反思、探索和批判中,在前两大主张基础上又创立“教学做合一”学说。
从哲学上讲,这一思想的形成,是对王阳明哲学思想的批判,也是对自己早年哲学崇拜的否定;从教学规律上讲,又是对其师杜威“从做中学”教育思想的继承和改造[9]。
陶行知认为教师的责任在于教学生学,而教师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来。
不仅教师要教学同时也应该学习。
也就是说教师教的与学生学的是联系的,相关连的。
同样的,教师所教与自己所学的也要联系在一起。
如果教师做好了,教育的关键所在也就解决了。
在当时所处的时代里,陶行知勇于实践和探索,将自己的理论真正应用到教育实践中。
他发表了许多著名论文和讲话,比如《生活工具主义之教育》、《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上劳心》、《行是知之始》等。
他否认了王阳明所说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的言论,并在其基础上认为应该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陶行知将自己的思想注入中国教育事业中,为中国现代教育作出巨大的贡献,并为中国教育改革提供良好的借鉴。
中国当代的教育中,学生仍然缺乏实、做是融合在一起的,并不是分开做的。
学生应学以致用,应用于实践中,不是停留在知识层面上,才能更好地将知识应用起来,使得学有所用。
3. 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实价值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中国教育史上出现的一致奇葩,他的主张和思想是鲜活的、亲切的、有用的,但是我们仅仅学习和研究还不够,应该真正实践起来。
纵观中国教育三千年的历史,从古至今教育被改革了多次,从孔子等圣人的席地而坐的教育开始,私塾,政府学堂的兴起,科举制度的形成发展到废除,洋务运动学堂的兴起,一直到中国现代教育。
自实行科举考试制度开始,中国教育几经改革和创新,却一直沉浸在应试教育里。
我们既传承了中国传统优良的教育思想又学习、借鉴和吸收了外国教育思想和模式。
但是素质教育却一直难以实现,如今学生的学习负担非常沉重,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是他们的负担而不是他们的快乐,为什么?而学校的教育与社会是脱节的,大学的教学质量及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却逐年下降,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现象?我们的教育缺少了什么?当代中国教育中,学校不能只停留在形式的表面,为了应试教育而学习而教授,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授给学生什么。
应该将社会生活更好的融入学校教育,并将终身教育的思想灌输进学生意识里。
作为教师,让学生学习丰富的文化知识,同时应该走向社会中去,不仅增长见识而且有一定社会实践经验,使学校不脱离社会。
学生将学习的文化知识学以致用,使得学有所用。
陶行知的教育主张把我们思考的、没思考的都想到了并且实践了,他所创造的思想既符合中国农业大国的国情又吸收和批判国外先进优秀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将它付诸实践。
如何使大众都能接受到教育,开拓现代教育新路,陶行知无疑为现代教育工作者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如何使现代教育改革创新,剔除中国教育应试中的弊病,是中国教育工作者要深深思考的一大问题。
如何才能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实,让教育变得更加人性化、更符合社会要求,而不是让学校在梦中,教育在梦中。
参考文献:
[1] 陈平原.生活的教育[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7
[2]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和实践[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
[3] 泄菲.杜威与陶行知教育思想之比较[J].科教文汇,2008.12
[5][8] 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M] 赵祥麟,王承绪,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6]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4][7] 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9] 华丹,何兴楚.研究与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实价值[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