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80.50 KB
- 文档页数:3
七年级第二学期 第二次 月考检测数学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①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②垂线段最短;③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④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都等于它本身的数是0和1; ⑤5的小数部分是51-.A .1B .2C .3D .4 2.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 .25=±5B .81=9C .2(10)-=﹣10D .±9=3 3.下列各数中,不是无理数的是( )A .30.8B .﹣3πC .14D .0.121 121 112…4.实数a ,b ,c ,d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正确的结论是( )A .ac >0B .|b |<|c |C .a >﹣dD .b +d >05.如图,数轴上的,,A B C 三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a b c 、、,其中AB BC =,如果||||||a c b >>那么该数轴的原点O 的位置应该在( )A .点A 的左边B .点A 与点B 之间C .点B 与点C 之间D .点C 的右边6.如图,四个有理数m ,n ,p ,q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为M ,N ,P ,Q ,若n+p=0,则m ,n ,p ,q 四个有理数中,绝对值最大的一个是( )A .pB .qC .mD .n7.对于任意不相等的两个实数a ,b ,定义运算:a ※b =a 2﹣b 2+1,例如3※2=32﹣22+1=6,那么(﹣5)※4的值为( )A .﹣40B .﹣32C .18D .10 8.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21155⎛⎫-= ⎪⎝⎭ B .()239-= C 42=± D .()515-=- 9.381的值( ) A .在6和7之间 B .在5和6之间 C .在4和5之间 D .在7和8之间 10.3的平方根是( )A .±3 B .9 C.3 D .±9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把半径为2个单位长度的圆形纸片放在数轴上,圆形纸片上的A 点对应原点,将圆形纸片沿着数轴无滑动地逆时针滚动一周,点A 到达点A′的位置,则点A′表示的数是_______.12.若x +1是125的立方根,则x 的平方根是_________.13.若实数a 、b 满足240a b ++-=,则a b =_____. 14.估计51-与0.5的大小关系是:51-_____0.5.(填“>”、“=”、“<”) 15.写出一个3到4之间的无理数____.16.按如图所示的程序计算:若开始输入的值为64,输出的值是_______.17.规定:[x]表示不大于x 的最大整数,(x )表示不小于x 的最小整数,[x )表示最接近x 的整数(x≠n+0.5,n 为整数),例如:[2.3]=2,(2.3)=3,[2.3)=2.当﹣1<x <1时,化简[x]+(x )+[x )的结果是_____.18.23(2)0y x --=,则y x -的平方根_________.19.已知,a 、b 互为倒数,c 、d 互为相反数,求31ab c d -+=_____.20.0.050.55507.071≈≈≈≈,按此规500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21.下面是按规律排列的一列数:第1个数:11(1)2--+. 第2个数:()()231112(1)11234⎡⎤⎡⎤----+++⎢⎥⎢⎥⎢⎥⎢⎥⎣⎦⎣⎦. 第3个数:()()()()2345111113(1)111123456⎡⎤⎡⎤⎡⎤⎡⎤------+++++⎢⎥⎢⎥⎢⎥⎢⎥⎢⎥⎢⎥⎢⎥⎢⎥⎣⎦⎣⎦⎣⎦⎣⎦. …(1)分别计算这三个数的结果(直接写答案).(2)写出第2019个数的形式(中间部分用省略号,两端部分必须写详细),然后推测出结果.22.观察下列各式,回答问题21131222-=⨯, 21241333-=⨯ 21351444-=⨯ ….按上述规律填空:(1)211100-= × ,2112005-= × , (2)计算:21(1)2-⨯21(1)...3-⨯21(1)2004-⨯21(1)2005-= .23.(1的一系列不足近似值和过剩近似值来估计它的大小的过程如下:因为2211,24==,所以12,<<因为21.4 1.96=,21.5 2.25=,所以1.4 1.5,<< 因为221.41 1.9881,1.42 2.0164==,所以1.41 1.42<< 因为221.414 1.999396,1.415 2.002225==,所以1.414 1.415,<<1.41≈(精确到百分位),(精确到百分位).(2)我们规定用符号[]x 表示数x 的整数部分,例如[]0,2.42,34=⎤⎢⎥⎦=⎡⎣①按此规定2⎤⎦= ;a ,b 求a b -的值.24.(1)计算:321|2(2)-++-;(2)若21x -的平方根为2±,21x y +-的立方根为2-,求2x y -的算术平方根.25.已知A 、B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用a 、b 表示,且2110|2|02ab a ⎛⎫++-= ⎪⎝⎭,点P 是数轴上的一个动点.(1)求出A 、B 之间的距离;(2)若P 到点A 和点B 的距离相等,求出此时点P 所对应的数;(3)数轴上一点C 距A 点36个单位长度,其对应的数c 满足||ac ac =-.当P 点满足2PB PC =时,求P 点对应的数.26.给定一个十进制下的自然数x ,对于x 每个数位上的数,求出它除以2的余数,再把每一个余数按照原来的数位顺序排列,得到一个新的数,定义这个新数为原数x 的“模二数”,记为()2M x .如()()22735111, 561101M M ==.对于“模二数”的加法规定如下:将两数末位对齐,从右往左依次将相应数位.上的数分别相加,规定: 0与 0相加得 0; 0与1相加得1;1与1相加得 0,并向左边一位进1.如735561、的“模二数”111101、相加的运算过程如下图所示.根据以上材料,解决下列问题:(1)()29653M 的值为______ ,()()22589653M M +的值为_(2)如果两个自然数的和的“模二数”与它们的“模二数”的和相等,则称这两个数“模二相加不变”.如()()22124100,630010M M ==,因为()()()222124630110,124630110M M M +=+=,所以()()()222124*********M M M +=+,即124与630满足“模二相加不变”.①判断126597,,这三个数中哪些与23“模二相加不变”,并说明理由;②与23“模二相加不变”的两位数有______个【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分析】根据平行公理的推论,垂线的性质,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逐个判断即可.【详解】①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①错误;②垂线段最短,故②正确;③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故③正确;④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都等于它本身的数是0和1,故④正确;2,故⑤错误;即正确的个数是3个,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公理的推论,垂线的性质,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等知识点,能熟记知识点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2.B解析:B【分析】根据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求出每个式子的值,再进行判断即可.【详解】A 5,故选项A 错误;B 9,故选项B 正确;C =10,故选项C 错误;D 、=±3,故选项D 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与性质.3.C解析:C【分析】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即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详解】B.3π-是无理数;12=,是有理数; D.0.121 121 112…是无理数;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4.D解析:D【分析】根据实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判断大小,结合实数运算法则可得.【详解】根据数轴,﹣4<a<﹣3,﹣2<b<﹣1,0<c<1,2<d<3,∵﹣4<a<﹣3,0<c<1,∴ac<0,故A错误;∵﹣2<b<﹣1,0<c<1,∴1<|b|<2,0<|c|<1,故|c|<|b|,故B错误;∵﹣4<a<﹣3,2<d<3,∴﹣3<﹣d<﹣2,故a<﹣d,故C错误;∵﹣2<b<﹣1,2<d<3,∴b+d>0,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实数与数轴以及实数的大小比较,熟练实数相关知识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5.C解析:C【分析】根据绝对值是数轴上表示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分别判断出点A、B、C到原点的距离的大小,从而得到原点的位置,即可得解.【详解】∵|a|>|c|>|b|,∴点A到原点的距离最大,点C其次,点B最小,又∵AB=BC,∴原点O的位置是在点B、C之间且靠近点B的地方.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理解绝对值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6.B解析:B【分析】根据n+p=0可以得到n和p互为相反数,原点在线段PN的中点处,从而可以得到绝对值最大的数.【详解】解:∵n+p=0,∴n和p互为相反数,∴原点在线段PN的中点处,∴绝对值最大的一个是Q点对应的q.故选B.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及绝对值.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数轴的特点.7.D解析:D【分析】直接利用题中的新定义给出的运算公式计算得出答案.【详解】解:(-5)※4=(﹣5)2﹣42+1=10.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以及定义新运算,正确运用新定义给出的运算公式是解题关键.8.B解析:B【分析】根据有理数的乘方以及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A.211525⎛⎫-=⎪⎝⎭,所以,选项A运算错误,不符合题意;B.()239-=,正确,符合题意;2=,所以,选项C运算错误,不符合题意;D.()511-=-,所以,选项D运算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运算以及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运算法则.9.B解析:B【分析】利用36<38<49得到671进行估算.【详解】解:∵36<38<49,∴67,∴51<6.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解析:A【分析】直接根据平方根的概念即可求解.【详解】解:∵(2=3,∴3的平方根是为.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的概念,比较简单.二、填空题11.-4【解析】解:该圆的周长为2π×2=4π,所以A′与A的距离为4π,由于圆形是逆时针滚动,所以A′在A的左侧,所以A′表示的数为-4π,故答案为-4π.解析:-4【解析】解:该圆的周长为2π×2=4π,所以A′与A的距离为4π,由于圆形是逆时针滚动,所以A′在A的左侧,所以A′表示的数为-4π,故答案为-4π.12.±2【分析】先根据立方根得出x的值,然后求平方根.【详解】∵x+1是125的立方根∴x+1=,解得:x=4∴x的平方根是±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立方根和平方根,注意一个正解析:±2【分析】先根据立方根得出x的值,然后求平方根.【详解】∵x+1是125的立方根∴x=4∴x的平方根是±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立方根和平方根,注意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2个,算术平方根只有1个.13.﹣【解析】根据题意得:a+2=0,b-4=0,解得:a=-2,b=4,则=﹣.故答案是﹣. 解析:﹣12 【解析】根据题意得:a+2=0,b-4=0,解得:a=-2,b=4,则a b =﹣12.故答案是﹣12. 14.>【解析】∵ . , ∴ , ∴ ,故答案为>.解析:>【解析】∵10.52-=-=20-> , ∴0> , ∴0.5> ,故答案为>.15.π(答案不唯一).【解析】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分析:按要求找到3到4之间的无理数须使被开方数大于9小于16即可求解. 解:3到4之间的无理数π.答案不唯一.解析:π(答案不唯一).【解析】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分析:按要求找到3到4之间的无理数须使被开方数大于9小于16即可求解. 解:3到4之间的无理数π.答案不唯一.16.【分析】根据运算顺序,先求算术平方根,再求立方根,最后求算术平方根,可得答案.【详解】解:=8,=2,2的算术平方根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意义,熟练掌握【分析】根据运算顺序,先求算术平方根,再求立方根,最后求算术平方根,可得答案.【详解】82,2,.【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意义,熟练掌握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意义是解题关键.17.﹣2或﹣1或0或1或2.【分析】有三种情况:①当时,[x]=-1,(x )=0,[x )=-1或0,∴[x]+(x )+[x )=-2或-1;②当时,[x]=0,(x )=0,[x )=0,∴[x]解析:﹣2或﹣1或0或1或2.【分析】有三种情况:①当10x -<<时,[x ]=-1,(x )=0,[x )=-1或0,∴[x ]+(x )+[x )=-2或-1;②当0x =时,[x ]=0,(x )=0,[x )=0,∴[x ]+(x )+[x )=0;③当01x <<时,[x ]=0,(x )=1,[x )=0或1,∴[x ]+(x )+[x )=1或2;综上所述,化简[x ]+(x )+[x )的结果是-2或﹣1或0或1或2.故答案为-2或﹣1或0或1或2.点睛:本题是一道阅读理解题.读懂题意并进行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18.【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及乘方的性质解答,得到y=3,x=2,再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且,∴y-3=0,x-2=0,. .的平方根是.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考查算术平 解析:±1【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及乘方的性质解答,得到y=3,x=2,再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解:23(2)0y x -+-=20,(2)0x -≥,∴y-3=0,x-2=0,3,2y x ∴==.1y x ∴-=.y x ∴-的平方根是±1.故答案为:±1. 【点睛】此题考查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及乘方的性质,求一个数的平方根,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及乘方的性质求出x 与y 的值是解题的关键.19.【分析】根据a 、b 互为倒数,c 、d 互为相反数求出ab =1,c+d =0,然后代入求值即可. 【详解】∵a、b 互为倒数, ∴ab=1,∵c、d 互为相反数, ∴c+d=0, ∴=﹣1+0+1=0.解析:【分析】根据a 、b 互为倒数,c 、d 互为相反数求出ab =1,c +d =0,然后代入求值即可. 【详解】∵a 、b 互为倒数, ∴ab =1,∵c 、d 互为相反数, ∴c +d =0,∴1=﹣1+0+1=0.故答案为:0. 【点睛】此题考查倒数以及相反数的定义,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20.36 【分析】从题目已经给出的几个数的估值,寻找规律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解:观察,不难发现估值的规律即:第一个数扩大10倍得到第三个数,第二个数扩大10倍得到第四个数, 因此得到第三个数的解析:36 【分析】从题目已经给出的几个数的估值,寻找规律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7.071≈≈≈≈,不难发现估值的规律即:第一个数扩大10倍得到第三个数,第二个数扩大10倍得到第四个数,因此得到第三个数的估值扩大1022.36≈. 故答案为22.36. 【点睛】本题是规律题,主要考查找规律,即各数之间的规律变化,在做题时,学会观察,利用已知条件得到规律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12,32,52;(2)2019-(1+12-)(1+2(1)3-)(1+3(1)4-)…(1+()4036-14037)(1+4037(1)4038-)=40372.【分析】根据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即可求解;按照规律,写出第2019个数:2019-(1+12-)(1+2(1)3-)(1+3(1)4-)…(1+()4036-14037)(1+()4037-14038),化简后,算出结果,即可.【详解】解:(1)12,32,52(2)第2019个数:2019-(1+12-)(1+2(1)3-)(1+3(1)4-)…(1+()4036-14037)(1+()4037-14038)=2019-1436523456⨯⨯⨯⨯×…×4038403740374038⨯=2019-12=4037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乘方和四则混合运算,关键是观察分析出前几个数之间的变化规律,写出第2019个数的形式,并进行计算. 22.(1)99101100100⨯,2004200620052005⨯;(2)10032005. 【分析】(1)观察已知等式可知等式右边为两个分数的积,其分母相等且与等式左边分母的底数相等,分子一个比分母小1,一个比分母大1,由此填空(2)根据(1)发现的规律将每个括号部分分解为两个分数的积再寻找约分规律. 【详解】 解:(1)211100-=99101100100⨯,2112005-=2004200620052005⨯.(2)2112⎛⎫-⨯ ⎪⎝⎭ 211...3⎛⎫-⨯⎪⎝⎭ 2112004⎛⎫-⨯ ⎪⎝⎭ 2112005⎛⎫- ⎪⎝⎭=1322⨯ ×2433⨯ ×…×2003200520042004⨯×2004200620052005⨯ =12×20062005. =10032005..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运算能力,关键是根据已知等式由特殊到一般得出分数的拆分规律和约分规律.23.(1)2.24;(2)①5,②3-【分析】(1近似值的方法解答即可;(22的范围,再根据规定解答即可;的整数部分a b 的值,再代入所求式子化简计算即可. 【详解】解:(1)因为2224,39==,所以23,<<因为222.2 4.84,2.3 5.29==,所以2.2 2.3<<,因为222.23 4.9729,2.24 5.0176==,所以2.23 2.24,<<因为222.236 4.999696,2.237 5.004169==,所以2.236 2.237<<,2.24≈.(2)①因为3.12=9.61,3.22=10.24,所以3.1 3.2<<,所以5.12 5.2<<,所以2⎤⎦=5;故答案为:5;②因为12,23<<<,所以1,2a b ==,所以原式12=)12123=-==【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夹逼法求算术平方根的近似值、对算术平方根的整数和小数部分的认识以及实数的简单计算,属于常考题型,正确理解题意、熟练掌握算术平方根的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24.(11;(2【分析】(1)根据立方根、绝对值、乘方进行运算即可;(2)利用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求出x 、y 的值,再利用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即可解答 【详解】解:(1)原式=1334-+-++=(2)∵21x -的平方根为2±,21x y +-的立方根为2-∴2x 142x y 18-=⎧⎨+-=-⎩∴5x 2y 12⎧=⎪⎨⎪=-⎩∴52=2+12=172-⨯x y∴2x y - 【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乘方、平方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计算的方法,准确的进行化简求值.25.(1)12;(2)-4;(3)2--或14-【分析】(1)根据平方与绝对值的和为0,可得平方与绝对值同时为0,可得a 、b 的值,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可得答案;(2)根据A 和B 所对应的数,可得AB 中点所表示的数,即为点P 所表示的数; (3)根据题意可以得到c 的值,然后利用分类讨论的方法即可求得点P 对应的数. 【详解】解:(1)∵2110|2|02ab a ⎛⎫++-= ⎪⎝⎭, ∴11002ab +=,20a -=, 解得:a=2,b=-10,∴A 、B 之间的距离为:2-(-10)=12; (2)∵P 到A 和B 的距离相等, ∴此时点P 所对应的数为:()21042+-=-;(3)∵|ac|=-ac ,a=2>0,∴c <0,又|AC|=∴c=2-BC=12- ∵2PB PC =,①P 在BC 之间时,点P 表示(2101223-+⨯-=--②P 在C 点右边时,点P 表示(1021214-+⨯-=-∴点P 表示的数为:2--或14-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轴上的点与绝对值的关系和平方与绝对值的非负性,另外此题有一个易错点,第(3)题中,要注意距离与数轴上的点的区别. 26.(1)1011,1101;(2)①12,65,97,见解析,②38 【分析】(1) 根据“模二数”的定义计算即可;(2) ①根据“模二数”和模二相加不变”的定义,分别计算126597,,和12+23,65+23,97+23的值,即可得出答案②设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为a ,个位数字为b ,根据a 、b 的奇偶性和“模二数”和模二相加不变”的定义进行讨论,从而得出与23“模二相加不变”的两位数的个数 【详解】解: (1) ()296531011M =,()()221010111108531596M M =+=+ 故答案为:1011,1101()2①()()222301,1210M M ==, ()()()222122311,122311M M M +=+=()()()22212231223M M M ∴+=+,12∴与23满足“模二相加不变”.()()222301,6501M M ==,, ()()()222652310,652300M M M +=+= ()()()22265236523M M M +≠+, 65∴与23不满足“模二相加不变”.()()222301,9711M M ==,()()()2229723100,9723100M M M +=+=,()()()22297239723M M M +=+,97∴与23满足“模二相加不变”②当此两位数小于77时,设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为a ,个位数字为b ,1a 70b 7≤≤<<,; 当a 为偶数,b 为偶数时()()2210002013,a b M M +==,∴()()()()22222301,102310(2)(3)1001M M M a b M a a b b +=++++++== ∴与23满足“模二相加不变”有12个(28、48、68不符合) 当a 为偶数,b 为奇数时()()2210012013,a b M M +==,∴()()()()22222310,102310(2)(3)1000M M M a b M a a b b +=++++++== ∴与23不满足“模二相加不变”.但27、47、67、29、49、69符合共6个 当a 为奇数,b 为奇数时()()2210112013,a b M M +==,∴()()()()222223100,102310(2)(3)1010M M M a b M a a b b +=++++++== ∴与23不满足“模二相加不变”.但17、37、57、19、39、59也不符合 当a 为奇数,b 为偶数时()()2210102013,a b M M +==,∴()()()()22222311,102310(2)(3)1011M M M a b M a a b b +=++++++== ∴与23满足“模二相加不变”有16个,(18、38、58不符合) 当此两位数大于等于77时,符合共有4个 综上所述共有12+6+16+4=38故答案为:38【点睛】本题考查新定义,数字的变化类,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能够理解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 第二次月考检测测试卷一、选择题1.任何一个正整数n 都可以进行这样的分解:n=p×q (p ,q 都是正整数,且p≤q ),如果p×q 在n 的所有分解中两个因数之差的绝对值最小,我们就称p×q 是n 的黄金分解,并规定:F(n)=p q ,例如:18可以分解为1×18;2×9;3×6这三种,这时F(18)=3162=,现给出下列关于F(n)的说法:①F(2) =12;② F(24)=38;③F(27)=3;④若n 是一个完全平方数,则F(n)=1,其中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a a =,则0a > B .若22a b =,则a b = C .若a b >,则11a b> D .若01a <<,则32a a a <<3.已知4a ++(b ﹣3)2=0,则(a +b )2019等于( ) A .1B .﹣1C .﹣2019D .20194.将不大于实数a 的最大整数记为[]a ,则33⎡⎤-=⎣⎦( )A .3-B .2-C .1-D .05.观察下列各等式:231-+= -5-6+7+8=4-10-l1-12+13+14+15=9 -17-18-19-20+21+22+23+24=16……根据以上规律可知第11行左起第11个数是( ) A .-130B .-131C .-132D .-1336.在如图所示的数轴上,点B 与点C 关于点A 对称,A 、B 两点对应的实数分别是3和﹣1,则点C 所对应的实数是( )A .1+3B .2+3C .23﹣1D .23+17.如图,若实数m =﹣7+1,则数轴上表示m 的点应落在( )A .线段AB 上B .线段BC 上C .线段CD 上D .线段DE 上8.下列实数中,..31-40.2π0-8647,3,,,,,无理数的个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9.已知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3a +1和a +11,这个数的立方根为( )A .4B .3C .2D .010.已知实数x ,y 满足关系式241x y -++|y 2﹣9|=0,则6x y +的值是( ) A .±3B .3C .﹣3或3D .3或3二、填空题11.若x +1是125的立方根,则x 的平方根是_________. 12.已知M 是满足不等式36a -<<的所有整数的和,N 是满足不等式x ≤3722-的最大整数,则M +N 的平方根为________. 13.64的立方根是___________. 14.实数,,a b c 在数轴上的点如图所示,化简()()222a a b c b c ++---=__________.15.如果一个有理数a 的平方等于9,那么a 的立方等于_____. 16.实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2a b b a ++-=___________.17.31.35 1.105≈3135 5.130≈30.000135-≈________. 18.1111111111112018201920182019202020182019202020182019⎛⎫⎛⎫⎛⎫⎛⎫--++----+ ⎪⎪ ⎪⎪⎝⎭⎝⎭⎝⎭⎝⎭________.19.将2π,933-272这三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连接________. 20.34330035.12=30.3512x =-,则x =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21.先阅读第()1题的解法,再解答第()2题:()1已知a ,b 是有理数,并且满足等式253a 2b 3a 3=+,求a ,b 的值. 解:因为253a 2b 3a 3-=+所以()52b a =-所以2b a 52a 3-=⎧⎪⎨-=⎪⎩解得2a 313b 6⎧=⎪⎪⎨⎪=⎪⎩()2已知x ,y是有理数,并且满足等式2x 2y 17--=-x y +的值.22.阅读型综合题对于实数x y ,我们定义一种新运算(),L x y ax by =+(其中a b ,均为非零常数),等式右边是通常的 四则运算,由这种运算得到的数我们称之为线性数,记为(),L x y ,其中x y ,叫做线性数的一个数对.若实数 x y ,都取正整数,我们称这样的线性数为正格线性数,这时的x y ,叫做正格线性数的正格数对.(1)若(),3L x y x y =+,则()2,1L = ,31,22L ⎛⎫= ⎪⎝⎭; (2)已知(),3L x y x by =+,31,222L ⎛⎫=⎪⎝⎭.若正格线性数(),18L x kx =,(其中k 为整数),问是否有满足这样条件的正格数对?若有,请找出;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23.观察下列两个等式:1122133-=⨯+,2255133-=⨯+,给出定义如下:我们称使等式 1a b ab -=+成立的一对有理数,a b 为“共生有理数对”,记为(),a b ,如:数对12,3⎛⎫ ⎪⎝⎭,25,3⎛⎫⎪⎝⎭,都是“共生有理数对”. (1)判断下列数对是不是“共生有理数对”,(直接填“是”或“不是”).(2,1)- ,(13,2) .(2)若 5,2a ⎛⎫-⎪⎝⎭是“共生有理数对”,求a 的值; (3)若(),m n 是“共生有理数对”,则(),n m --必是“共生有理数对”.请说明理由; (4)请再写出一对符合条件的 “共生有理数对”为 (注意:不能与题目中已有的“共生有理数对”重复).24.七年某班师生为了解决“22012个位上的数字是_____”这个问题,通过观察、分析、猜想、验证、归纳等活动,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师生共同探索如下: (1)认真填空,仔细观察.因为21=2,所以21个位上的数字是2 ; 因为22=4,所以22个位上的数字是4; 因为23=8,所以23个位上的数字是8;因为24= _____ ,所以24个位上的数字是_____;因为25= _____ ,所以25个位上的数字是_____;因为26= _____ ,所以26个位上的数字是_____;(2)小明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他利用上述方法继续探索,马上发现了规律,于是猜想:210个位上的数字是4,你认为对吗?(3)利用上述得到的规律,可知:22012个位上的数字是_____;(4)利用上述研究数学问题的思想与方法,试求:32013个位上的数字是_____.25.计算:2-+--(1)|2|(3)+-(2)||2||1|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对于任意实数x,符号[]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在数轴上,当x是整数,[]x就是x,当x不是整数时,[]x是点x左侧的第一个整数点,如[]33=,[]22-=-,[]3.4=________,[]-=________.-=-,则[]5.71.522.52=,[](2)2015年11月24日,杭州地铁1号线下沙延伸段开通运营,极大的方便了下沙江滨居住区居民的出行,杭州地铁收费采用里程分段计价,起步价为2元/人次,最高价为8元/人次,不足1元按1元计算,具体权费标准如下:①若从下沙江滨站到文海南路站的里程是3.07公里,车费________元,下沙江滨站到金沙湖站里程是7.93公里,车费________元,下沙江滨站到杭州火东站里程是19.17公里,车费________元;②若某人乘地铁花了7元,则他乘地铁行驶的路程范围(不考虑实际站点下车里程情况)?【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B 解析:B 【分析】将2,24,27,n 分解为两个正整数的积的形式,再找到相差最少的两个数,让较小的数除以较大的数进行排除即可. 【详解】 解:∵2=1×2, ∴F (2)=12,故①正确; ∵24=1×24=2×12=3×8=4×6,且4和6的差绝对值最小 ∴F (24)=42=63,故②是错误的; ∵27=1×27=3×9,且3和9的绝对值差最小 ∴F (27)=31=93,故③错误;∵n 是一个完全平方数,∴n 能分解成两个相等的数的积,则F (n )=1,故④是正确的. 正确的共有2个. 故答案为B . 【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与信息获取能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弄清题意、理解黄金分解的定义.2.D解析:D 【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平方根的性质、倒数的性质、平方和立方的性质对各项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若a a =则0a ≥,故A 错误; 若22a b =则a b =或=-a b ,故B 错误; 当0a b >>时11b a<,故C 错误; 若01a <<,则32a a a <<,正确, 故答案为:D .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运算,掌握有理数性质的运算是解题的关键.3.B解析:B【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非负数的和为0,即每个数都为0,可求得a、b的值,代入所求式子即可.【详解】根据题意得,a+4=0,b﹣3=0,解得a=﹣4,b=3,∴(a+b)2019=(﹣4+3)2019=﹣1,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以及-1的奇次方是-1,理解非负数的性质是解题关键.4.B解析:B【分析】-的范围,即可得出答案3【详解】解:∵12∴﹣23<﹣1∴3⎤=⎦﹣2故答案为B【点睛】.5.C解析:C【分析】通过观察发现:每一行等式右边的数就是行数的平方,故第n行右边的数就是n的平方,而左起第一个数的绝对值比右侧的数大1,并且左边的项数是行数的2倍,前一半的符号为负,后一半的符号为正.【详解】解:第一行:211=;第二行:224=;=;第三行:239=;第四行:2416……第n行:2n;∴第11行:211121=.∵左起第一个数的绝对值比右侧的数大1,并且左边的项数是行数的2倍,前一半的符号为负,后一半的符号为正.∴第11行左起第1个数是-122,第11个数是-132.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探索数与式的规律,正确找出规律是解题关键.6.D解析:D【详解】设点C所对应的实数是x.根据中心对称的性质,对称点到对称中心的距离相等,则有()x1-,解得.故选D.7.B解析:B【分析】+1的取值范围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实数m,23<<∴﹣2<m<﹣1,∴在数轴上,表示m的点应落在线段BC上.故选:B.【点睛】8.B解析:B【分析】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由此分析判断即可.【详解】解:∵=-24=,故是有理数;..0.23是无限循环小数,可以化为分数,属于有理数;17属于有理数;0是有理数;π2个.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如下三种形式:①含π的数,如π,2π等;②开方开不尽的数;③像0.1010010001…这样有一定规律的无限不循环小数.9.A解析:A【分析】根据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可知3a+1+a+11=0,a=-3,继而得出答案.【详解】∵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3a+1+a+11=0,a=-3,∴3a+1=-8,a+11=8∴这个数为64,所以,这个数的立方根为: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立方根的性质:一个正数的立方根式正数,一个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式0.10.D解析:D【分析】由非负数的性质可得y2=9,4x-y2+1=0,分别求出x与y的值,代入所求式子即可.【详解】2﹣9|=0,∴y2=9,4x﹣y2+1=0,∴y=±3,x=2,∴y+6=9或y+6=3,3=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绝对值、二次根式的性质;熟练掌握绝对值和二次根式的性质,能够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2【分析】先根据立方根得出x的值,然后求平方根.【详解】∵x+1是125的立方根∴x+1=,解得:x=4∴x的平方根是±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立方根和平方根,注意一个正解析:±2【分析】先根据立方根得出x的值,然后求平方根.【详解】∵x+1是125的立方根∴x=4∴x的平方根是±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立方根和平方根,注意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2个,算术平方根只有1个.12.±2【分析】首先估计出a的值,进而得出M的值,再得出N的值,再利用平方根的定义得出答案.【详解】解:∵M是满足不等式-的所有整数a的和,∴M=-1+0+1+2=2,∵N是满足不等式x≤的解析:±2【分析】首先估计出a的值,进而得出M的值,再得出N的值,再利用平方根的定义得出答案.【详解】<<a的和,解:∵M a∴M=-1+0+1+2=2,∵N是满足不等式x∴N=2,∴M+N=±2.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估计无理数的大小,得出M,N的值是解题关键.13.2【分析】的值为8,根据立方根的定义即可求解. 【详解】解:,8的立方根是2, 故答案为:2. 【点睛】本题考查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明确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解析:2 【分析】8,根据立方根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8=,8的立方根是2, 故答案为:2. 【点睛】本题考查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明确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4.0 【分析】由数轴可知,,则,即可化简算术平方根求值. 【详解】解:由数轴可知,, 则, ,故答案为:0. 【点睛】此题考查数轴上数的大小关系,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整式的加减计算.解析:0 【分析】由数轴可知,0b c a <<<,则0,0a b b c +<-<,即可化简算术平方根求值. 【详解】解:由数轴可知,0b c a <<<, 则0,0a b b c +<-<,||()()0c a a b c b c a a b c b c =-+++-=--++-=,故答案为:0. 【点睛】此题考查数轴上数的大小关系,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整式的加减计算.15.±27【分析】根据a的平方等于9,先求出a,再计算a3即可.【详解】∵(±3)2=9,∴平方等于9的数为±3,又∵33=27,(-3)3=-27.故答案为±27.【点睛】本题考查了解析:±27【分析】根据a的平方等于9,先求出a,再计算a3即可.【详解】∵(±3)2=9,∴平方等于9的数为±3,又∵33=27,(-3)3=-27.故答案为±27.【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及有理数的乘方.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平方根的概念及有理数乘方的法则. 16.【解析】由数轴得,a+b<0,b-a>0,|a+b|+=-a-b+b-a=-2a.故答案为-2a.点睛:根据,推广此时a可以看做是一个式子,式子整体大于等于0,把绝对值变为括号;式子整体小解析:2a-【解析】由数轴得,a+b<0,b-a>0,=-a-b+b-a=-2a.故答案为-2a.点睛:根据,0,0a aaa a≥⎧=⎨-<⎩,推广此时a可以看做是一个式子,式子整体大于等于0,把绝对值变为括号;式子整体小于0,把绝对值变为括号,前面再加负号.最后去括号,化简. 17.-0.0513【分析】根据立方根的意义,中,m 的小数点每移动3位,n 的小数点相应地移动1位.【详解】因为所以-0.0513故答案为:-0.0513【点睛】考核知识点:立方根.理解立方解析:-0.0513【分析】n =中,m 的小数点每移动3位,n 的小数点相应地移动1位.【详解】5.130≈≈-0.0513故答案为:-0.0513【点睛】考核知识点:立方根.理解立方根的定义是关键.18.【分析】设,代入原式化简即可得出结果.【详解】原式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设将式子进行合理变形是解题的关键. 解析:12020【分析】 设1120182019m =+,代入原式化简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原式()111120202020m m m m ⎛⎫⎛⎫=-+--- ⎪ ⎪⎝⎭⎝⎭ 221202*********m m m m m m =-+--++ 12020=故答案为:12020.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设1120182019m =+将式子进行合理变形是解题的关键. 19.<<【分析】先根据数的开方法则计算出和的值,再比较各数大小即可.【详解】==,==,∵>3>2,∴<<,即<<,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大小比较,正确化简得出和的值是解解析:3<2π 【分析】的值,再比较各数大小即可. 【详解】3=33=22=32-=32, ∵π>3>2,∴22<32<2π,即3<2π,故答案为:3<2π 【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大小比较,正确化简得出3的值是解题关键. 20.-0.0433【分析】 三次根式变化规律为:三次根号内的式子扩大或缩小1000倍,则得到的结果扩大或缩小10倍,根据规律可得x 的值.【详解】从35.12变为-0.3512,缩小了100倍,且添解析:-0.0433【分析】三次根式变化规律为:三次根号内的式子扩大或缩小1000倍,则得到的结果扩大或缩小10倍,根据规律可得x 的值.【详解】从35.12变为-0.3512,缩小了100倍,且添加了“-”∴根据规律,三次根式内的式子应该缩小1000000倍,且添加“-”故答案为:-0.0433【点睛】本题考查三次根式的规律,二次根式规律类似:二次根号内的式子扩大或缩小100倍,则得到的结果扩大或缩小10倍.三、解答题21.x y 9+=或x y 1+=-.【分析】利用等式左右两边的有理数相等和二次根式相同,建立方程组,然后解方程即可.【详解】因为2x 2y 17--=-所以()2x 2y 17-=- 所以2x 2y 17y 4-=⎧=⎨⎩, 解得{x 5y 4==或{x 5y 4=-=,所以x y 9+=或x y 1+=-.【点睛】本题是一个阅读题目,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其中关键是理解解方程组的思路就是消元.对于阅读理解题要读懂阅读部分,然后依照同样的方法和思路解题. 22.(1)5,3;(2)有正格数对,正格数对为()26L ,【分析】(1)根据定义,直接代入求解即可;(2)将31,222L ⎛⎫= ⎪⎝⎭代入(),3L x y x by =+求出b 的值,再将(),18L x kx =代入(),3L x y x by =+,表示出kx ,再根据题干分析即可.【详解】解:(1)∵(),3L x y x y =+∴()2,1L =5,31,22L ⎛⎫= ⎪⎝⎭3 故答案为:5,3;(2)有正格数对. 将31,222L ⎛⎫= ⎪⎝⎭代入(),3L x y x by =+, 得出,1111323232L b ⎛⎫=⨯+⨯= ⎪⎝⎭,, 解得,2b =,∴()32L x y x y =+,,则()3218L x kx x kx =+=, ∴1832x kx -=∵x ,kx 为正整数且k 为整数∴329k +=,3k =,2x =, ∴正格数对为:()26L ,.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数的运算,理解新定义是解此题的关键.23.(1)不是;是;(2)a=37-;(3)见解析;(4)(4,35)或(6,57) 【分析】(1)根据“共生有理数对”的定义即可判断;(2)根据“共生有理数对”的定义,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3)根据“共生有理数对”的定义即可判断;(4)根据“共生有理数对”的定义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2-1=-3,-2×1+1=1,∴-2-1≠-2×1+1,∴(-2,1)不是“共生有理数对”,∵3-12=52,3×12+1=52, ∴3-12=3×12+1, ∴(3,12 )是“共生有理数对”; 故答案为:不是;是;(2)由题意得:a-5()2- =512a-+,解得a=37 -.(3)是.理由:-n-(-m)=-n+m,-n•(-m)+1=mn+1∵(m,n)是“共生有理数对”∴m-n=mn+1∴-n+m=mn+1∴(-n,-m)是“共生有理数对”,(4)3344155-=⨯+;5566177-=⨯+∴(4,35)或(6,57)等.故答案为:是,(4,35)或(6,57)【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共生有理数对”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4.(1)16,6;32,2;64,4;(2)对;(3)6;(4)3.【分析】(1)利用乘方的概念分别求出24、25、26的结果,即可解决;(2)算出210的结果,即可知道个位数是多少,即可解决;(3)按照上述规律,以4为周期,个位数重复2、4、8、6,故2012中刚好有503组,故能得出答案;(4)分别求出31,32,33,34,找出规律,个位数重复3,9,7,1,2013中是4的503倍,而且余1,故得出结论.【详解】解:(1)∵24=16、25=32、26=64∴24的个位数为6;25的个位数为2;26的个位数为4;(2)∵210=1024∴个位数是4,该说法对(3)可以知道规律,以4为周期,各位数重复2、4、8、6,故2012中刚好有503组,故22012个位数刚好为6;(4)∵31=3,32=9,33=27,34=81,35=243;∴个位数重复3,9,7,1∵2013中是4的503倍,而且余1∴个位数为3.本题主要考查了乘方的运算以及找规律,熟练乘方的运算以及找出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5.(1)9;(2)3-;(3)-3;(4)1【分析】(1)分别根据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有理数的乘方以及算术平方根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2)先去绝对值,再合并即可;(3)先分别根据算术平方根以及立方根的意义进行化简,再进行回头运算即可得解; (4)先分别根据算术平方根以及立方根的意义进行化简,再进行回头运算即可得解.【详解】(1)2|2|(3)-+-=2+9-2=9;(2)|2||1|+-=21=3-(3 =13+522- =-3;(4= =524433--+ =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此题的关键.26.(1)3;6-;(2)①2;3;6.②这个乘客花费7元乘坐的地铁行驶的路程范围为:大于24公里小于等于32公里.【分析】(1)根据题意,确定实数左侧第一个整数点所对应的数即得;(2)①根据表格确定乘坐里程的对应段,然后将乘坐里程分段计费并累加即得;②根据表格将每段的费用从左至右依次累加直至费用为7元,进而确定7元乘坐的具体里程即得.(1)∵3 3.44<<∴[]3.43=∵6 5.75-<-<-∴[]5.76-=-故答案为:3;6-.(2)①∵3.074<∴3.07公里需要2元∵47.9312<<∴7.93公里所需费用分为两段即:前4公里2元 ,后3.93公里1元∴7.93公里所需费用为:2+1=3(元)∵19.212174<<∴19.17公里所需费用分为三段计费即: 前4公里2元,4至12公里2元,12公里至19.17公里2元;∴19.17公里所需费用为:2226++=(元)故答案为:2;3;6.②由题意得:乘坐24公里所需费用分为三段:前4公里2元,4至12公里2元,12公里至24公里2元;∴乘坐24公里所需费用为:2226++=(元)∵由表格可知:乘坐24公里以上的部分,每一元可以坐8公里∴7元可以乘坐的地铁最大里程为:24+8=32(公里)∴这个乘客花费7元乘坐的地铁行驶的路程范围为:大于24公里小于等于32公里 答:这个乘客花费7元乘坐的地铁行驶的路程范围为:大于24公里小于等于32公里.【点睛】本题是阅读材料题,考查了实数的实际应用,根据材料中的新定义举一反三并挖掘材料中深层次含义是解题关键.。
第1篇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数中,属于有理数的是()A. √2B. πC. 0.1010010001…D. 3/22. 下列各数中,绝对值最小的是()A. -3B. -2C. -1D. 03. 若a=2,b=-3,则a²+b²的值为()A. 1B. 5C. 9D. 134.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A. (2,-3)B. (-2,-3)C. (3,-2)D. (-3,2)5. 如果a、b是方程x²-3x+2=0的两个根,那么a+b的值是()A. 1B. 2C. 3D. 46. 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长方形B. 正方形C. 等边三角形D. 梯形7. 若a、b、c是等差数列的连续三项,且a+b+c=12,a+c=8,则b的值为()A. 2B. 4C. 6D. 88. 下列函数中,是反比例函数的是()A. y=x²B. y=2x+1C. y=1/xD. y=x³9. 若|a|=5,|b|=3,则|a+b|的最大值是()A. 8B. 5C. 3D. 210. 在等腰三角形ABC中,若AB=AC,则底角A的度数是()A. 45°B. 60°C. 90°D. 120°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1. 已知a=-5,b=3,则a²-b²的值为__________。
12.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2,3),点B(-1,-2),则AB的长是__________。
13. 若m、n是方程2x²-5x+3=0的两个根,则m+n的值为__________。
14. 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是__________。
15. 在△ABC中,若∠A=45°,∠B=60°,则∠C的度数是__________。
七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数学检测试卷(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 8080080008.0 ,8 ,31.0 ,41, ,2 ,14.33--π(每两个8之间依次多1个0)这些数中,无理数的个数为(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2222=-xx B 、 2222555d c dc =+C 、xy xy xy =-45D 、532532m m m =+、将一元一次方程13321=--x 去分母,下列正确的是( )A 、1-(x -3)=1B 、3-2(x -3)=6C 、2-3(x -3)=6D 、3-2(x -3)=1下列近似数中,含有3个有效数字的是 ( ) A.5430 B.5.430×106C.0.5430D.5.43万.下列各式中去括号正确的是( )A 、22(22)22x x y x x y --+=-++B 、()m n mn m n mn -+-=-+-C 、(53)(2)22x x y x y x y --+-=-+D 、(3)3ab ab --+= 下列式子中: 12,b ,y x + ,032=-y ,ts 整式的个数为(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B.无限小数是无理数。
C.23-读作3-的平方 D.5的平方根是5±、哥哥今年15岁,弟弟今年9岁,x 年前哥哥的年龄是弟弟年龄的2倍,则列方程为( ) A、)9(215x x -=- B、)15(29x x -=- C、)9(215x x +=+ D、)15(29x x +=+ 9、如图,数轴上一动点A 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 ,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到达点C .若点C 表示的数为1,则点A 表示的数为 A .7B .3C .3-D .2-10,在甲组图形的4个图中,每个图是由4种简单图形A 、B 、C 、D(•不同的线段或圆)中的某两个图形组成的,例如由A 、B 组成的图形记为A ·B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含答案)第二次月考测试范围:第一~第三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各式结果是负数的是( )A.-(-3)B.-|-3| .3 D.(-3)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2+1是二次单项式B.-a2的次数是2,系数是1.-23πab的系数是-23 D.数字0也是单项式3.下列方程:①3x-y=2;②x+1x-2=0;③12x=12;④x2+3x-2=0.其中属于一元一次方程的有( )A.1个B.2个 .3个 D.4个4.如果a=b,那么下列等式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A.a+1=b+1B.a-3=b-3.-12a=-12b D.a=b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3x2-x2=3B.-3a2-2a2=-a2.3(a-1)=3a-1 D.-2(x+1)=-2x-26.若x=-1是关于x的方程5x+2-7=0的解,则的值是( )A.-1B.1 .6 D.-67.如果2x3ny+4与-3x9y6是同类项,那么,n的值分别为( )A.=-2,n=3B.=2,n=3 .=-3,n=2 D.=3,n =28.甲、乙两地相距270千米,从甲地开出一辆快车,速度为120千米/时,从乙地开出一辆慢车,速度为75千米/时.如果两车相向而行,慢车先开出1小时后,快车开出,那么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遇?若设再经过x小时两车相遇,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A.75×1+(120-75)x=270B.75×1+(120+75)x=270.120(x-1)+75x=270 D.120×1+(120+75)x=2709.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20%后标价,又以9折优惠卖出,结果每件服装仍可获利8元,则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 )A.100元B.105元.110元 D.115元10.定义运算a b=a(1-b),下列给出了关于这种运算的几个结论:①2 (-2)=6;②2 3=3 2;③若a=0,则ab=0;④若2 x+x -12=3,则x=-2.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①②③B. ②③④ .①③④ D.①②③④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比较大小:-67 -56.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我们牢记心间,小明在“百度”搜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找到相关结果约为4280000个,数据428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3.若a+12=0,则a3=.14.若方程(a-2)x|a|-1+3=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a=.15.若a,b互为相反数,,d互为倒数,的绝对值是2,则2-2017(a+b)-d的值是.16.若关于a,b的多项式3(a2-2ab-b2)-(a2+ab+2b2)中不含有ab项,则=.17.已知一列单项式-x2,3x3,-5x4,7x5,…,若按此规律排列,则第9个单项式是.18.爷爷快八十大寿,小明想在日历上把这一天圈起,但不知道是哪一天,于是便去问爸爸,爸爸笑着说:“在日历上,那一天的上下左右4个日期的和正好等于爷爷的年龄.”则小明爷爷的生日是号.三、解答题(共66分)19.(12分)计算及解方程:(1)81÷(-3)2-19×(-3)3; (2)-12-12-23÷13×[-2+(-3)2];(3)4x-3(20-x)=-4; (4)2x-13-5-x6=-1.20.(6分)先化简,再求值:4(xy2+xy)-13×(12xy-6xy2),其中x=1,y=-1.21.(8分)某种商品因换季准备打折出售,如果按照原价的七五折出售,每件将赔10元,而按原价的九折出售,每件将赚38元,求这种商品的原价.22.(8分)一个正两位数的个位数字是a,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2.(1)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这个两位数;(2)把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交换位置得到一个新的两位数,试说明新数与原数的和能被22整除.23.(10分)小明解方程2x-13=x+a4-1,去分母时方程右边的-1漏乘了12,因而求得方程的解为x=3,试求a 的值,并正确求出方程的解.24.(10分)用正方形硬纸板做三棱柱盒子,每个盒子由3个长方形侧面和2个正三角形底面组成.硬纸板以如图所示两种方法裁剪(裁剪后边角料不再利用).A方法:剪6个侧面;B方法:剪4个侧面和5个底面.现有19张硬纸板,裁剪时x张用A方法,其余用B方法.(1)分别求裁剪出的侧面和底面的个数(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2)若裁剪出的侧面和底面恰好全部用完,问能做多少个盒子?25.(12分)阅读下列材料,在数轴上A点表示的数为a,B点表示的数为b,则A,B两点的距离可以用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表示,即AB=b-a.请用这个知识解答下面的问题:已知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为-2和4,P为数轴上一点,其对应的数为x.(1)如图①,若P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则P点对应的数为;(2)如图②,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点到A,B两点的距离和为10?若存在,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与典题详析1.B2.D3.A4.D5.D6. 7.B 8.B 9.A 10.11.<12.4.28×106 13.-18 14.-215.3或-5 16.-6 17.-17x1018.20 解析:设那一天是x号,依题意得x-1+x+1+x-7+x+7=80,解得x=20.19.解:(1)原式=81÷9+3=9+3=12.(3分)(2)原式=-1+16÷13×(-2+9)=-1+12×7=52.(6分)(3)去括号,得4x-60+3x=-4,移项、合并同类项,得7x=56,系数化为1,得x=8.(9分)(4)去分母,得2(2x-1)-(5-x)=-6,去括号,得4x-2-5+x=-6,移项、合并同类项,得5x=1,系数化为1,得x=0.2.(12分)20.解:原式=4xy2+4xy-4xy+2xy2=6xy2.(4分)当x=1,y=-1时,原式=6.(6分)21.解:设这种商品的原价是x元,根据题意得75%x+10=90%x-38,解得x=320.(7分)答:这种商品的原价是320元.(8分)22.解:(1)这个两位数为10(a+2)+a=11a+20.(3分)(2)新的两位数为10a+a+2=11a+2.(5分)因为11a +2+11a+20=22a+22=22(a+1),a+1为整数,所以新数与原数的和能被22整除.(8分)23.解:由题意得x=3是方程12×2x-13=12×x+a4-1的解,所以4×(2×3-1)=3(3+a)-1,解得a=4.(4分)将a=4代入原方程,得2x-13=x+44-1,去分母得4(2x-1)=3(x+4)-12,去括号,得8x-4=3x+12-12,移项、合并同类项得5x=4,解得x=45.(10分)24.解:(1)因为裁剪时x张用A方法,所以裁剪时(19-x)张用B方法.所以裁剪出侧面的个数为6x+4(19-x)=(2x+76)个,裁剪出底面的个数为5(19-x)=(95-5x)个.(4分)(2)由题意得2(2x+76)=3(95-5x),解得x=7.(8分)则2×7+763=30(个).(9分)答:能做30个盒子.(10分)25.解:(1)1(3分)(2)存在.(4分)分以下三种情况:①当点P在点A左侧时,PA=-2-x,PB=4-x.由题意得-2-x+4-x=10,解得x=-4;(6分)②当点P在点A,B之间时,PA=x-(-2)=x+2,PB=4-x.因为PA+PB=x+2+4-x=6≠10,即此时不存在点P到A,B两点的距离和为10;(8分)③当点P 在点B右侧时,PA=x+2,PB=x-4.由题意得x+2+x-4=10,解得x=6.(10分)综上所述,当x=-4或x=6时,点P到A,B两点的距离和为10.(12分)。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x2+x2=x4B.(2x)3=6x3C.(﹣2a﹣3)(2a﹣3)=9﹣4a2D.(2a﹣b)2=4a2﹣2ab+b22.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直线l1∥l2的是()A.∠1=∠3B.∠2=∠3C.∠4=∠5D.∠2+∠4=180°3.下列事件中,是必然事件的是()A.任意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是2的倍数B.13个人中至少有两个人生肖相同C.车辆随机到达一个路口,遇到红灯D.明天一定会下雨4.如图,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的距离,先在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BC=CD,再作出BF的垂线DE,使点A、C、E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可以说明△ABC≌△EDC,得AB=DE,因此测得DE的长就是AB的长,判定△ABC≌△EDC,最恰当的理由是()A.SAS B.HL C.SSS D.ASA5.某校八年级同学到距学校6千米的郊外春游,一部分同学步行,另一部分同学骑自行车,如图,l1、l2分别表示步行和骑车的同学前往目的地所走的路程y(千米)与所用时间x (分钟)之间的函数图象,则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骑车的同学比步行的同学晚出发30分钟B.步行的速度是6千米/时C.骑车的同学从出发到追上步行的同学用了20分钟D.骑车的同学和步行的同学同时到达目的地6.如图,已知方格纸中是4个相同的小正方形,则∠1+∠2的度数为()A.30°B.45°C.60°D.90°7.如图,在Rt△ABC中,∠ACB=90°,点D在AB边上,将△CBD沿CD折叠,使点B 恰好落在AC边上的点E处,若∠A=26°,则∠CDE度数为()A.71°B.64°C.80°D.45°8.如图,在△ABC中,AB=AC,∠A=36°,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D,交AB于E,下述结论错误的是()A.BD平分∠ABC B.△BCD的周长等于AB+BCC.AD=BD=BC D.点D是线段AC的中点9.如图,两个正方形边长分别为a、b,如果a+b=18,ab=60,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144B.72C.68D.3610.如图,已知△ABC的周长是10,点O为∠ABC与∠ACB的平分线的交点,且OD⊥BC 于D.若OD=2,则△ABC的面积是()A.20B.12C.10D.8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若a m=3,a n=2,则a2m﹣n=.12.华为Mate20手机搭载了全球首款7纳米制程芯片,7纳米就是0.000000007米.数据0.000000007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3.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2,4,第三边长为偶数,第三边长为.14.如图,m∥n,直角三角板ABC的直角顶点C在两直线之间,两直角边与两直线相交所形成的锐角分别为α、β,则α+β=.15.如图,AD是∠BAC的平分线,EF垂直平分AD交BC的延长线于点F,若∠F AC=65°,则∠B的度数为.16.已知△ABC中,AB=AC,过点B的直线将△ABC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则∠ABC =°.三、解答题(共7小题,计52分,解答应写出过程)17.(8分)计算:(1)(﹣)﹣2+4×(﹣1)2019﹣(π﹣5)0.(2)﹣2a2b5•(﹣4a2b)﹣(﹣3a2b3)2.18.(5分)先化简,再求值:[4(x﹣y)2﹣(2x﹣y)(y+2x)]÷(﹣2y),其中x=2,y=﹣1.19.(6分)某商场为吸引顾客,设立了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并规定每购买100元商品可以获得一次转动转盘的机会,如果转盘停止转动时,指针正好落在哪个区域,就根据所转结果付账.求一个顾客转动一次转盘但不打折的概率.20.(6分)如图,已知Rt△ABC,∠C=90°,请用尺规作斜边AB边上的高CD,垂足为D.(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1.(7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DC,点E是CD的中点,AE=BE.求证:∠D=∠C.22.(8分)南宁市某中学环保兴趣小组对南湖清除淤泥工程进行调查,并从《南宁晚报》中收集到下列数据:南湖面积(单位:平方米)淤泥平均厚度(单位:米)每天清淤泥量(单位:立方米)160万0.70.6万根据上表解答下列问题:(1)请你按体积=面积×高来估算,南湖的淤泥量大约有多少万立方米?(2)设清除淤泥x天后,剩余的淤泥量为y万米3,求y与x的函数关系.(不要求写出x的取值范围)(3)为了使南湖的生物链不遭破坏,仍需保留一定量的淤泥.若需保留的淤泥量约为22万米3,求清除淤泥所需天数.23.(12分)我们曾学过“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知识,常可利用它来解决两条线段和最小的相关问题,下面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道习题:如图1,已知,A,B在直线l的同一侧,在l上求作一点,使得P A+PB最小.我们只要作点A关于l的对称点A',根据对称性可知,P A=P A',因此,求AP+BP最小就相当于求BP+P A'最小,显然当A'、P、B在一条直线上时A'P+PB最小,因此连接A'B,与直线1的交点,就是要求的点P.有很多问题都可用类似的方法去思考解决.(1)观察发现:如图1,在△ABC中,点D、E分别是AB、AC边的中点.请你在BC 边上确定一点P,使得△PDE的周长最小.(三角板、刻度尺画图,保留痕迹,不写作法)(2)实践运用:①如图2,为了做好五一期间的交通安全工作,西安市交警执勤小队从A处出发,先到公路m上设卡检查,再到公路n上设卡检查,最后再到达B地执行任务,他们应如何走才能使总路程最短?画出图形并说明做法.②如图3,△ABC中,∠BAC=90°,AB=6,BC=10,AC=8,BD是∠ABC的平分线,若P、Q分别是BD和AB上的动点,则P A+PQ的最小值是.(3)拓展延伸:如图4,在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确定一点P,使∠APB=∠APD.(三角板、刻度尺画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x2+x2=x4B.(2x)3=6x3C.(﹣2a﹣3)(2a﹣3)=9﹣4a2D.(2a﹣b)2=4a2﹣2ab+b2【分析】根据整式的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A)原式=2x2,故A错误.(B)原式=8x3,故B错误.(D)原式=4a2﹣4ab+b2,故D错误.故选:C.2.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直线l1∥l2的是()A.∠1=∠3B.∠2=∠3C.∠4=∠5D.∠2+∠4=180°【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分别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A、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判断直线l1∥l2,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2=∠3,不能判断直线l1∥l2,故此选项符合题意;C、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判断直线l1∥l2,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判断直线l1∥l2,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B.3.下列事件中,是必然事件的是()A.任意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是2的倍数B.13个人中至少有两个人生肖相同C.车辆随机到达一个路口,遇到红灯D.明天一定会下雨【分析】必然事件就是一定发生的事件,依据定义即可判断.【解答】解:A、“任意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是2的倍数”是随机事件,故此选项错误;B、“13个人中至少有两个人生肖相同”是必然事件,故此选项正确;C、“车辆随机到达一个路口,遇到红灯”是随机事件,故此选项错误;D、“明天一定会下雨”是随机事件,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4.如图,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的距离,先在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BC=CD,再作出BF的垂线DE,使点A、C、E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可以说明△ABC≌△EDC,得AB=DE,因此测得DE的长就是AB的长,判定△ABC≌△EDC,最恰当的理由是()A.SAS B.HL C.SSS D.ASA【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进行判断,注意看题目中提供了哪些证明全等的要素,要根据已知选择判断方法.【解答】解:因为证明在△ABC≌△EDC用到的条件是:CD=BC,∠ABC=∠EDC=90°,∠ACB=∠ECD,所以用到的是两角及这两角的夹边对应相等即ASA这一方法.故选:D.5.某校八年级同学到距学校6千米的郊外春游,一部分同学步行,另一部分同学骑自行车,如图,l1、l2分别表示步行和骑车的同学前往目的地所走的路程y(千米)与所用时间x (分钟)之间的函数图象,则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骑车的同学比步行的同学晚出发30分钟B.步行的速度是6千米/时C.骑车的同学从出发到追上步行的同学用了20分钟D.骑车的同学和步行的同学同时到达目的地【分析】根据图象上特殊点的坐标和实际意义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骑车的同学比步行的同学晚出发30分钟,所以A正确;步行的速度是6÷1=6千米/小时,所以B正确;骑车的同学从出发到追上步行的同学用了50﹣30=20分钟,所以C正确;骑车的同学用了54﹣30=24分钟到目的地,比步行的同学提前6分钟到达目的地,所以D错误;故选:D.6.如图,已知方格纸中是4个相同的小正方形,则∠1+∠2的度数为()A.30°B.45°C.60°D.90°【分析】首先判定△DAE≌△CAB,进而可得∠1=∠AED,再根据余角的性质可得答案.【解答】解:∵在△DAE和△CAB中,∴△DAE≌△CAB(SAS),∴∠1=∠AED,∵∠AED+∠2=90°,∴∠1+∠2=90°,故选:D.7.如图,在Rt△ABC中,∠ACB=90°,点D在AB边上,将△CBD沿CD折叠,使点B 恰好落在AC边上的点E处,若∠A=26°,则∠CDE度数为()A.71°B.64°C.80°D.45°【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可求得∠ACD=∠BCD,∠BDC=∠CDE,在△ACD中,利用外角可求得∠BDC,则可求得答案.【解答】解:由折叠可得∠ACD=∠BCD,∠BDC=∠CDE,∵∠ACB=90°,∴∠ACD=45°,∵∠A=26°,∴∠BDC=∠A+∠ACD=26°+45°=71°,∴∠CDE=71°,故选:A.8.如图,在△ABC中,AB=AC,∠A=36°,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D,交AB于E,下述结论错误的是()A.BD平分∠ABC B.△BCD的周长等于AB+BCC.AD=BD=BC D.点D是线段AC的中点【分析】由在△ABC中,AB=AC,∠A=36°,根据等边对等角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ABC与∠C的度数,又由AB的垂直平分线是DE,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即可求得AD=BD,继而求得∠ABD的度数,则可知BD平分∠ABC;可得△BCD 的周长等于AB+BC,又可求得∠BDC的度数,求得AD=BD=BC,则可求得答案;注意排除法在解选择题中的应用.【解答】解:∵在△ABC中,AB=AC,∠A=36°,∴∠ABC=∠C==72°,∵AB的垂直平分线是DE,∴AD=BD,∴∠ABD=∠A=36°,∴∠DBC=∠ABC﹣∠ABD=72°﹣36°=36°=∠ABD,∴BD平分∠ABC,故A正确;∴△BCD的周长为:BC+CD+BD=BC+CD+AD=BC+AC=BC+AB,故B正确;∵∠DBC=36°,∠C=72°,∴∠BDC=180°﹣∠DBC﹣∠C=72°,∴∠BDC=∠C,∴BD=BC,∴AD=BD=BC,故C正确;∵BD>CD,∴AD>CD,∴点D不是线段AC的中点,故D错误.故选:D.9.如图,两个正方形边长分别为a、b,如果a+b=18,ab=60,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144B.72C.68D.36【分析】由题意表示出AB,AD,CG、FG,进而表示出BG,阴影部分面积=正方形ABCD+正方形ECGF面积﹣三角形ABD面积﹣三角形FBG面积,求出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AB=AD=a,CG=FG=b,BG=BC+CG=a+b,∴S阴影=S正方形ABCD+S正方形ECGF﹣S直角△ABD﹣S直角△FBG=AB•AD+CG•FG﹣AB•AD﹣BG•FG=a2+b2﹣a2﹣(a+b)b=(a2+b2﹣ab)=[(a+b)2﹣3ab],∵a+b=18,ab=60,∴S阴影=×(182﹣3×60)=72.故选:B.10.如图,已知△ABC的周长是10,点O为∠ABC与∠ACB的平分线的交点,且OD⊥BC 于D.若OD=2,则△ABC的面积是()A.20B.12C.10D.8【分析】作OE⊥AB于E,OF⊥AC于F,连接OA,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OE=OF =OD=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作OE⊥AB于E,OF⊥AC于F,连接OA,∵O为∠ABC与∠ACB的平分线的交点,OD⊥BC,OE⊥AB,OF⊥AC,∴OE=OF=OD=2,∴△ABC的面积=△AOB的面积+△BOC的面积+△AOC的面积=×(AB+BC+AC)×OD=×10×2=10,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若a m=3,a n=2,则a2m﹣n=.【分析】根据a m÷a n=a m﹣n;(a m)n=a mn得到a2m﹣n=a2m÷a n=(a m)2÷a n,然后把a m=3,a n=2代入计算即可.【解答】解:∵a2m﹣n=a2m÷a n=(a m)2÷a n,而a m=3,a n=2,∴a2m﹣n=32÷2=.故答案为.12.华为Mate20手机搭载了全球首款7纳米制程芯片,7纳米就是0.000000007米.数据0.000000007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7×10﹣9.【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解答】解:0.000000007=7×10﹣9;故答案为:7×10﹣913.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2,4,第三边长为偶数,第三边长为4.【分析】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先确定第三边的范围,进而就可以求出第三边的长.【解答】解:设第三边为a,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知,4﹣2<a<4+2.即2<a<6,由周长为偶数,则a为4.故答案为:4.14.如图,m∥n,直角三角板ABC的直角顶点C在两直线之间,两直角边与两直线相交所形成的锐角分别为α、β,则α+β=90°.【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过C作CE∥m,∵m∥n,∴CE∥n,∴∠1=∠α,∠2=∠β,∵∠1+∠2=90°,∴∠α+∠β=90°,故答案为:90°.15.如图,AD是∠BAC的平分线,EF垂直平分AD交BC的延长线于点F,若∠F AC=65°,则∠B的度数为65°.【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CAD=∠BAD,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F A =FD,推出∠FDA=∠F AD,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出∠FDA=∠B+∠BAD,代入求出即可.【解答】解:∵AD平分∠CAB,∴∠CAD=∠BAD,设∠CAD=∠BAD=x°,∵EF垂直平分AD,∴F A=FD,∴∠FDA=∠F AD,∵∠F AC=65°,∴∠F AD=∠F AC+∠CAD=65°+x°,∵∠FDA=∠B+∠BAD=∠B+x°,∴65°+x°=∠B+x°,∴∠B=65°,故答案为:65°.16.已知△ABC中,AB=AC,过点B的直线将△ABC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则∠ABC=72或()°.【分析】分两种情况讨论,依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到∠ABC的度数.【解答】解:①如下图,若AB=AC,AD=BD=BC,∴∠ABC=∠C,∠BAC=∠ABD,∠BDC=∠C,∵∠BDC=∠A+∠ABD=2∠BAC,∴∠ABC=∠C=2∠BAC,∵∠BAC+∠ABC+∠C=180°,∴5∠BAC=180°,∴∠BAC=36°,∴∠ABC=72°;②如图下图,若AB=AC,AD=BD,CD=BC,∴∠ABC=∠C,∠BAC=∠ABD,∠CDB=∠CBD,∵∠BDC=∠BAC+∠ABD=2∠BAC,∴∠ABC=∠C=3∠BAC,∵∠BAC+∠ABC+∠C=180°,∴7∠BAC=180°,∴∠BAC=()°,∴∠ABC=()°,故答案为:72或().三、解答题(共7小题,计52分,解答应写出过程)17.(8分)计算:(1)(﹣)﹣2+4×(﹣1)2019﹣(π﹣5)0.(2)﹣2a2b5•(﹣4a2b)﹣(﹣3a2b3)2.【分析】(1)直接利用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以及零指数幂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积的乘方运算法则以及单项式乘以单项式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解答】解:(1)(﹣)﹣2+4×(﹣1)2019﹣(π﹣5)0.=9﹣4﹣1=4;(2)﹣2a2b5•(﹣4a2b)﹣(﹣3a2b3)2.=8a4b6﹣9a4b6=﹣a4b6.18.(5分)先化简,再求值:[4(x﹣y)2﹣(2x﹣y)(y+2x)]÷(﹣2y),其中x=2,y=﹣1.【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多项式除单项式的运算法则把原式化简,代入计算即可.【解答】解:[4(x﹣y)2﹣(2x﹣y)(y+2x)]÷(﹣2y)=[4(x2﹣2xy+y2)﹣(4x2﹣y2)]÷(﹣2y)=[(4x2﹣8xy+4y2)﹣(4x2﹣y2)]÷(﹣2y)=(5y2﹣8xy))÷(﹣2y)=4x﹣y,当x=2,y=﹣1时,原式=4×2﹣×(﹣1)=.19.(6分)某商场为吸引顾客,设立了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并规定每购买100元商品可以获得一次转动转盘的机会,如果转盘停止转动时,指针正好落在哪个区域,就根据所转结果付账.求一个顾客转动一次转盘但不打折的概率.【分析】用不打折的区域除以总区域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不打折的概率是:=.20.(6分)如图,已知Rt△ABC,∠C=90°,请用尺规作斜边AB边上的高CD,垂足为D.(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分析】利用基本作图,过点C作直线AB的垂线,垂足为D.【解答】解:如图,CD为所作.21.(7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DC,点E是CD的中点,AE=BE.求证:∠D=∠C.【分析】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证出∠DEA=∠CEB,由SAS证明△ADE ≌△BCE,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证明:∵AE=BE,∴∠EAB=∠EBA,∵AB∥DC,∴∠DEA=∠EAB,∠CEB=∠EBA,∴∠DEA=∠CEB,∵点E是CD的中点,∴DE=CE,在△ADE和△BCE中,,∴△ADE≌△BCE(SAS),∴∠D=∠C.22.(8分)南宁市某中学环保兴趣小组对南湖清除淤泥工程进行调查,并从《南宁晚报》中收集到下列数据:南湖面积(单位:平方米)淤泥平均厚度(单位:米)每天清淤泥量(单位:立方米)160万0.70.6万根据上表解答下列问题:(1)请你按体积=面积×高来估算,南湖的淤泥量大约有多少万立方米?(2)设清除淤泥x天后,剩余的淤泥量为y万米3,求y与x的函数关系.(不要求写出x的取值范围)(3)为了使南湖的生物链不遭破坏,仍需保留一定量的淤泥.若需保留的淤泥量约为22万米3,求清除淤泥所需天数.【分析】(1)根据给出的体积公式,列表已经给出了面积和高,直接求解即可.(2)剩余的淤泥量=淤泥总量﹣清除的淤泥的量,由此可得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3)将y=22代入(2)所求的式子中,得出的x的值就是所求的天数.【解答】解:(1)160×0.7=112万米3;(2)由题意y=112﹣0.6x(3)当y=22时,112﹣0.6x=22,解得:x=150天答:需要150天.23.(12分)我们曾学过“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知识,常可利用它来解决两条线段和最小的相关问题,下面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道习题:如图1,已知,A,B在直线l的同一侧,在l上求作一点,使得P A+PB最小.我们只要作点A关于l的对称点A',根据对称性可知,P A=P A',因此,求AP+BP最小就相当于求BP+P A'最小,显然当A'、P、B在一条直线上时A'P+PB最小,因此连接A'B,与直线1的交点,就是要求的点P.有很多问题都可用类似的方法去思考解决.(1)观察发现:如图1,在△ABC中,点D、E分别是AB、AC边的中点.请你在BC 边上确定一点P,使得△PDE的周长最小.(三角板、刻度尺画图,保留痕迹,不写作法)(2)实践运用:①如图2,为了做好五一期间的交通安全工作,西安市交警执勤小队从A处出发,先到公路m上设卡检查,再到公路n上设卡检查,最后再到达B地执行任务,他们应如何走才能使总路程最短?画出图形并说明做法.②如图3,△ABC中,∠BAC=90°,AB=6,BC=10,AC=8,BD是∠ABC的平分线,若P、Q分别是BD和AB上的动点,则P A+PQ的最小值是.(3)拓展延伸:如图4,在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确定一点P,使∠APB=∠APD.(三角板、刻度尺画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分析】(1)如图1中,作点D关于直线BC的对称点D′,连接ED′交BC于点P,连接PE,点P即为所求.(2)①如图2中,分别作A、B关于公路m、n的对称点A′、B′,连接A′B′交m、n于M、N两点,连AM、BN,则A→M→N→B即为最短路线.②如图,作点Q关于直线BD的对称点Q′,作AM⊥BC于M.由P A+PQ=P A+PQ′,推出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当A,P,Q′共线,且与AM重合时,P A+PQ的值最小,最小值=线段AM的长.(3)作B关于AC的对称点E,连接DE并延长交AC于P,连接PB,点P即为所求的点.【解答】解:(1)如图1中,点P即为所求.(2)①如图2中,线路A→M→N→B即为所求.②解:如图3中,作点Q关于直线BD的对称点Q′,作AM⊥BC于M,∵P A+PQ=P A+PQ′,∴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当A,P,Q′共线,且与AM重合时,P A+PQ的值最小,最小值=线段AM的长.∵△ABC中,∠BAC=90°,AB=6,BC=10,∴AC=8,∴AM===.故答案为.(3)如图4中,作B关于AC的对称点E,连接DE并延长交AC于P,连接PB,点P 即为所求的点.∵点B、E关于AC对称,∴∠DPC=∠BPC,∴∠APB=∠APD.故点P即为所求的点.。
七年级数学(下)第二次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仔细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30分)1、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个有效数字,得到近似数44.010⨯的是( A )A 、39500B 、40725C 、39400D 、405032、如图:AB ∥CF ,DE=EF ,AB=12,CF=7,则DB=( B )A 、4B 、5C 、6 C 、73、已知下列条件仍不然作出唯一三角形的是( C )A 、已知三边B 、已知两边及夹角C 、已知两边以及其中一边的对角D 、已知两角及夹边4、如果小明将镖随意投中如图所示的正方形木板,那么镖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为( B )A 、112B 、19C 、18D 、165、若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3和5,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可能是( C )A 、8B 、9C 、15D 、166、如图,一长为40cm ,宽为20cm 长方形木板,现要在长边上截去长为xcm 的一部分,则剩余木板的面积S(cm 2)与x (0≤x<40)之间的关系式为( D )A 、S=800-xB 、S=20xC 、S=40xD 、S=800-2x7、在△ABC 与△DEF 中,已知AB=DE ,还需添加两个条件才能使△ABC ≌△DEF 不能添加的一组条件是( D )A 、∠B=∠E ,BC=EFB 、∠A=∠D ,∠B=∠EC 、BC=EF ,AC=DFD 、∠A=∠D ,BC=EF8、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规定∠F AB=90°,DE 与AF 成20°角,DC 与AB 成34°角,工人师傅量得∠EDC=α,则下列结果能判定零件有可能合格的是( A )A 、144°B 、145°C 、126°D 、143°9、如图,△ABC 的底边边长BC=a ,当顶点A 沿BC 边上的高AD 向D 移动到达E 点时,若DE=12AE ,则△ABC 的面积变为原来的( B ) A 、12 B 、13 C 、14 D 、1510、乌鸦口渴到处找水喝,它看到一个装有水的瓶子,但水位较低,且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沉思一会儿后,聪明的它衔来一个个小石子,放入瓶中,水位上升后,乌鸦喝到了水,在这故事中,设从乌鸦看到瓶的那刻起向后的时间为x ,瓶中水位的高度为y ,下列图象中最符合故事情景的是( C )二、认真填一填(每小题3分,共24分)11、“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央视于5月18日承办了《爱的奉献》晚会共募集善款约1514000000元,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1.514×109元。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联盟校第二次月考初一数学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2023的绝对值是()A.﹣2023B.C.D.20232.2023年9月23日亚运会在杭州正式开幕。
据杭州文旅大数据统计,亚运会期间,外地游客量超过20000000人次,请将2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2×106B.0.2×108C.2×107D.2×1083.如果x=y,那么根据等式的性质下列变形正确的是()A.x+y=0B.=C.x﹣2=y﹣2D.x+7=y﹣74.下列各图中,表示“射线CD”的是()A.B.C.D.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3ab+2ab=5ab B.5y2﹣2y2=3C.7a+a=7a2D.m2n﹣2mn2=﹣mn2 6.某网店进行促销,将原价a元的商品以(0.9a﹣20)元出售,该网店对该商品促销的方法是()A.原价降价20元后再打9折B.原价打9折后再降价20元C.原价降价20元后再打1折D.原价打1折后再降价20元7.若∠A=32°18′,∠B=32°15′30″,∠C=32.25°,则()A.∠C>∠A>∠B B.∠B>∠A>∠C C.∠A>∠C>∠B D.∠A>∠B>∠C 8.某校教师举行茶话会。
若每桌坐10人,则空出一张桌子;若每桌坐8人,还有4人不能就座。
设该校准备的桌子数为x,则可列方程为()A.10(x﹣1)=8x﹣4B.10(x+1)=8x﹣4C.10(x﹣1)=8x+4D.10(x+1)=8x+49.一个小立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有A、B、C、D、E、F,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情形如图所示,则字母B的对面是字母()A.点D B.点E C.点F D.点A10.如图,在一个长方形(长为5cm ,宽未知)木框中,一些大小不一的长方形纸片不重叠地放在里面,在长方形木框里面左侧是2个相同的大长方形纸片,右侧是4个相同的小长方形纸片,右侧的小长方形纸片长为n cm ,宽为m cm ,则此长方形木框的周长是()A .(6m ﹣2n +10)cmB .(6m +2n +10)cmC .2(3m +n )cmD .2(3m ﹣n )cm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单项式﹣5mn 3的系数为.12.从一个九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有条对角线。
A.402B.403C.404D.405(1)的值能否为79?若能,求a 的值;若不能,说明理由;(2)值能否为51,若能,求a 的值;若不能,说明理由;(3)若,求的最小值为 (直接写结果)22.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两问均需用方程求解)第19届亚洲夏季运动会于2023年9月23日在杭州举行,通过不同色彩、不同纹饰向世界讲述“江南忆”的美丽故事.现有工厂生产吉祥物的盲盒,分为1S 12S S +12187S S =+12S S -【简单应用】如图1,点A 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点B 表示的数为)则A 、B 两点间的距离________, A 、B 两点的中点M 5-AB =∴甲捐书本,乙捐书本,丙捐书为本.21.(1)不能,理由见解析;(2)能,的值为或;(3)【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理解、的实际意义是解题关键.(1)设“T ”型阴影覆盖的最小数字为,则其他数字分别为、、,根据的值为79列方程,求出的值,再根据的实际意义分析,即可得到答案;(2)根据题意,将其他数字用、表示出来,然后根据值为51列方程,得到,再根据、的实际意义分析,即可得到答案;(3)根据,得到,再根据、的实际意义,找出满足条件的、的值,然后得出,即可求出最小值.【详解】(1)解:不能,理由如下:设“T ”型阴影覆盖的最小数字为,则其他数字分别为、、,,解得:,由月历可知,时,不能构成“T ”型阴影,即的值不能为79;(2)解:能,的值为或,理由如下:设“T ”型阴影覆盖的最小数字为,则“T ”型阴影覆盖的其他数字分别为、、,,设“田”型阴影覆盖的最小数字为b , “田”型阴影覆盖的其他数字分别为、、,,,整理得:,、都是正整数,当时,,满足条件;当时,,“田”型阴影条件不满足;当时,,满足条件;值能为51,此时的值为或;(3)解:由(2)可知,、、,585x =8136x =9153x =a 1513-a b a 1a +2a +8a +1S a a a b 12S S +6a b +=a b 12187S S =+40a b +=a b a b ()1245S S a b -=--a 1a +2a +8a +()()()112841179S a a a a a ∴=++++++=+=17a =17a =1S a 15a 1a +2a +8a +()()()1128411S a a a a a ∴=++++++=+1b +7b +8b +()()()2178416S b b b b b ∴=++++++=+12442751S S a b ∴+=++=6a b +=a b 1a =5b =2a =4b =5a =1b =12S S ∴+a 151411S a =+2416S b =+124427S S a b +=++,,,、都是正整数,满足条件的、的值为或或,,即当的值最小时,最小,当,时,有最小值,为,故答案为:22.(1)生产盲盒的工人人数为600人(2)该工厂应该安排250名工人生产,750名工人生产才能使每天生产的盲盒正好配套【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设生产盲盒B 的工人人数为x 人,则生产盲盒A 的工人人数为人,根据该工厂共有1000名工人,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即可;(2)设安排m 人生产盲盒A ,则安排人生产盲盒B ,根据盲盒大礼包由2个盲盒A 和3个盲盒B 组成.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即可.【详解】(1)设生产的人数为人,则生产的人数为人,于是解得:(人)答:生产盲盒的工人人数为600人.(2)设安排人生产,则安排人生产于是解得:(人)答:该工厂应该安排250名工人生产,750名工人生产才能使每天生产的盲盒正好配套.23.(1)选择类卡(2)类卡通话200分钟,类卡通话350分钟12187S S =+ 4427187a b ∴++=40a b ∴+=a b ∴a b 1921a b =⎧⎨=⎩2020a b =⎧⎨=⎩2119a b =⎧⎨=⎩()()1241141644545S S a b a b a b -=+-+=--=-- a b -12S S -∴19=a 21b =12S S -()41921513⨯--=-13-A A B ()2200x -()1000m -B x A ()2200x -()22001000x x -+=400x =22002400200600x ∴-=⨯-=A m A ()1000m -B()3202101000m m ⨯=⨯-250m =10001000250750m ∴-=-=A B B A B(3)当通话时长小于50分钟时,选类卡;当通话时长等于50分钟时,选类卡或类卡皆可;当通话时长大于50分钟时,选类卡【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根据题意分别表示出两种卡的费用是解题关键.(1)根据付费标准分别得出通话费用即可求解;(2)根据付费标准分别得出通话时间即可求解;(3)设他一个月通话时长为分钟,根据付费标准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1)解:由题意可得:类卡:(元),类卡:(元),∴他应该选择类卡.(2)由题意可得:类卡通话时间为:(分钟),类卡通话时间为:(分钟)答:类卡通话200分钟,类卡通话350分钟;(3)设他一个月通话时长为分钟,类卡付费关系式为:元,设通话分钟,类卡付费关系式为:元,则,解得:.所以,当通话时长小于50分钟时,选类卡;当通话时长等于50分钟时,选类卡或类卡皆可;当通话时长大于50分钟时,选类卡.24.(1)5;(2)35分;(3) 3场.【详解】解:(1)设这个球队胜x 场,则平(8-1-x )场,依题意可得3x+(8-1-x=17解得x=5;(2)打满14场最高得分17+(14-8)×3=35(分);(3)由题意可知,在以后的6场比赛中,只要得分不低于(12分)即可,所以胜场不少于4场,一定可达到预定目标.而胜3场,平3场,正好也达到预定目标.因此在以后的比赛中至少要胜3场.答:(1)这支球队共胜了5场;(2)最高能得35分;(3)至少胜3场.【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运用,此类试题难度很大,考生解答此类问题时要求熟练把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运算.25.【小问1】9, 【小问2】或2A AB B x 0.6150.3x x =+A 1000.660⨯=B 1000.31545⨯+=B A 1200.6200÷=B ()120150.3350-÷=A B x A 0.6x x B ()150.3x +0.6150.3x x =+50x =A A B B 0.5-12-。
人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 第二次 月考检测数学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设[x]表示最接近x 的整数(x≠n+0.5,n 为整数),则[1]+[2]+[3]+…+[36]=( )A .132B .146C .161D .6662.若2a a a -=,则实数a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一定在( )A .原点左侧B .原点或原点左侧C .原点右侧D .原点或原点右侧 3.现定义一种新运算:a ★b=ab+a-b ,如:1★3=1×3+1-3=1,那么(-2)★5的值为( )A .17B .3C .13D .-17 4.25的算术平方根是( )A .5±B .5C .52±D .5 5.若2(1)|2|0x y -++=,则x y +的值等于( )A .-3B .3C .-1D .16.若将代数式中的任意两个字母交换,代数式不变,则称这个代数式为完全对称式,如a b c ++就是完全对称式(代数式中a 换成b ,b 换成a ,代数式保持不变).下列三个代数式:①2()a b -;②ab bc ca ++;③222a b b c c a ++.其中是完全对称式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7.在如图所示的数轴上,点B 与点C 关于点A 对称,A 、B 两点对应的实数分别是3和﹣1,则点C 所对应的实数是( )A .3B .3C .3 1D .38.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91634B 91634;C 91638D 91634 9.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 37B .无理数都能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C 174D 5510.有下列说法:(1164;(2)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是非负数;(3)某中学七年级有12个班,这里的12属于标号;(4)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5)一个有理数与一个无理数之积仍为无理数;(6)如果a ≈5.34,那么5.335≤a <5.345,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个A .2B .3C .4D .5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把半径为2个单位长度的圆形纸片放在数轴上,圆形纸片上的A 点对应原点,将圆形纸片沿着数轴无滑动地逆时针滚动一周,点A 到达点A′的位置,则点A′表示的数是_______.12.a 10的整数部分,b 的立方根为-2,则a+b 的值为________.13.观察下列各式: 123415⨯⨯⨯+=; 2345111⨯⨯⨯+=; 3456119⨯⨯⨯+=;121314151a ⨯⨯⨯+=,则a =_____.14.313312+333123++33331234+++333312326++++=__________.15.对于三个数a ,b ,c ,用M{a ,b ,c}表示这三个数的平均数,用min{a ,b ,c}表示这三个数中最小的数.例如:M{-1,2,3}=123433-++=,min{-1,2,3}=-1,如果M{3,2x +1,4x -1}=min{2,-x +3,5x},那么x =_______. 16.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__.17.比较大小:512__________0.5.(填“>”“<”或“=”) 18.为了求2310012222+++++的值,令2310012222S =+++++,则234101222222S =+++++,因此101221S S -=-,所以10121S =-,即231001*********+++++=-,仿照以下推理计算23202013333+++++的值是____________.19.已知,a 、b 互为倒数,c 、d 互为相反数,求31ab c d -+=_____.20.11133+=112344+=113455+=,……请你将发现的规律用含自然数n (n≥1)的等式表示出来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用两个面积为2200cm 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1)则大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______;(2)若沿着大正方形边的方向裁出一个长方形,能否使裁出的长方形纸片的长宽之比为5:4,且面积为2360cm ?22.观察下来等式:12×231=132×21,13×341=143×31,23×352=253×32,34×473=374×43,62×286=682×26,……在上面的等式中,等式两边的数字分别是对称的,且每个等式中组成两位数与三位数的数字之间具有相同规律,我们称这类等式为“数字对称等式”.(1)根据以上各等式反映的规律,使下面等式成为“数字对称等式”:52×_____=______×25;(2)设这类等式左边的两位数中,个位数字为a ,十位数字为b ,且2≤a +b≤9,则用含a ,b 的式子表示这类“数字对称等式”的规律是_______.23.观察下列各式的计算结果2113131-1-24422===⨯ 2118241-1-39933===⨯ 21115351-1-4161644===⨯ 21124461-1-5252555===⨯ (1)用你发现的规律填写下列式子的结果:211-6= × ; 211-10= × ; (2)用你发现的规律计算: 22222111111-1-1-1-1-23420162017⨯⨯⨯⋯⨯⨯()()()()() (3)计算()2222211111111112341n n ⎡⎤⎛⎫-⨯-⨯-⨯⨯-⨯-⎢⎥ ⎪⎝⎭-⎢⎥⎣⎦()()()(直接写出结果) 24.概念学习 规定:求若干个相同的有理数(均不等于0)的除法运算叫做除方,如2÷2÷2,(﹣3)÷(﹣3)÷(﹣3)÷(﹣3)等.类比有理数的乘方,我们把2÷2÷2记作2③,读作“2的圈3次方”,(﹣3)÷(﹣3)÷(﹣3)÷(﹣3)记作(﹣3)④,读作“﹣3的圈4次方”,一般地,把n a a a a a ÷÷÷÷个(a≠0)记作a ,读作“a 的圈n 次方”.初步探究 (1)直接写出计算结果:2③=________,1)2-(⑤=________; (2)关于除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 .任何非零数的圈2次方都等于1; B .对于任何正整数n ,1=1; C .3④=4③ D .负数的圈奇数次方结果是负数,负数的圈偶数次方结果是正数.深入思考我们知道,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除法运算可以转化为乘法运算,有理数的除方运算如何转化为乘方运算呢?(1)试一试:仿照上面的算式,将下列运算结果直接写成幂的形式.(﹣3)④=________;5⑥=________;1)2-(⑩=________. (2)想一想:将一个非零有理数a 的圈n 次方写成幂的形式等于________;(3)算一算:()3242162÷+-⨯④. 25.(12的一系列不足近似值和过剩近似值来估计它的大小的过程如下:因为2211,24==,所以122,<<因为21.4 1.96=,21.5 2.25=,所以1.42 1.5,<< 因为221.41 1.9881,1.42 2.0164==,所以1.412 1.42<< 因为221.414 1.999396,1.415 2.002225==,所以1.4142 1.415,<<2 1.41≈(精确到百分位),5(精确到百分位).(2)我们规定用符号[]x 表示数x 的整数部分,例如[]0,2.42,34=⎤⎢⎥⎦=⎡⎣①按此规定2⎤⎦= ;a ,b 求a b -的值.26.阅读下列材料: 问题:如何计算1111122334910++++⨯⨯⨯⨯呢? 小明带领的数学活动小组通过探索完成了这道题的计算.他们的解法如下:解:原式1111111(1)()()()22334910=-+-+-++- 1110=-910= 请根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计算:111112233420192020++++⨯⨯⨯⨯; (2)计算:111126129900++++; (3)利用上述方法,求式子111115599131317+++⨯⨯⨯⨯的值.【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 解析:B【解析】分析:先计算出1.52,2.52,3.52,4.52,5.52,即可得出中有2个1,4个2,6个3,8个4,10个5,6个6,从而可得出答案.详解:1.52=2.25,可得出有2个1;2.52=6.25,可得出有4个2;3.52=12.25,可得出有6个3;4.52=20.25,可得出有8个4;5.52=30.25,可得出有10个5;则剩余6个数全为6.故=1×2+2×4+3×6+4×8+5×10+6×6=146.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2.B解析:B【分析】根据非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可得答案.【详解】解:由a-|a|=2a,得|a|=-a,故a是负数或0,∴实数a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在原点或原点左侧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利用了非负数的绝对值,非正数与数轴的关系:非正数位于原点及原点的左边.3.D解析:D【分析】根据新运算的定义即可得到答案.【详解】∵a★b=ab+a﹣b,∴(﹣2)★5=(﹣2)×5﹣2﹣5=﹣17.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基本的知识迁移能力,运用新定义,求解代数式即可,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要认真掌握.4.B解析:B【分析】直接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计算即可.【详解】,∴5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关键是掌握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解析:C【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x、y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根据题意得,x-1=0,y+2=0,解得x=1,y=-2,所以x+y=1-2=-1.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绝对值和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数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6.A解析:A【分析】在正确理解完全对称式的基础上,逐一进行判断,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根据信息中的内容知,只要任意两个字母交换,代数式不变,就是完全对称式,则:①(a-b)2=(b-a)2;是完全对对称式.故此选项正确.②将代数式ab+bc+ca中的任意两个字母交换,代数式不变,故ab+bc+ca是完全对称式, ab+bc+ca中ab对调后ba+ac+cb,bc对调后ac+cb+ba,ac对调后cb+ba+ac,都与原式一样,故此选项正确;③a2b+b2c+c2a 若只ab对调后b2a+a2c+c2b 与原式不同,只在特殊情况下(ab相同时)才会与原式的值一样∴将a与b交换,a2b+b2c+c2a变为ab2+a2c+bc2.故a2b+b2c+c2a不是完全对称式.故此选项错误,所以①②是完全对称式,③不是故选择:A.【点睛】本题是信息题,考查了学生读题做题的能力.正确理解所给信息是解题的关键.7.D解析:D【详解】设点C所对应的实数是x.根据中心对称的性质,对称点到对称中心的距离相等,则有()x1-,解得.故选D.8.A解析:A=±34,所以可知A选项正确;故选A.9.C解析:C【分析】运用实数大小的比较、绝对值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定义和性质逐项分析即可.【详解】解:A是无理数,原说法正确,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无理数都能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原说法正确,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44,原说法错误,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大小的比较、绝对值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定义和性质等知识点,灵活运用相关定义和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B解析:B【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绝对值的性质、数轴的意义实数的运算及近似数的表示方法逐一判断即可得答案.【详解】,4的算术平方根是22,故(1)错误,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是非负数;故(2)正确,某中学七年级共有12个班级,是对于班级数记数的结果,所以这里的12属于记数,故(3)错误,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故(4)正确,0与无理数的乘积为0,0是有理数,故(5)错误,如果a≈5.34,那么5.335≤a<5.345,故(6)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有(2)(4)(6),共3个,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实数的运算、绝对值的性质及近似数的表示方法,熟练掌握相关性质及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11.-4解:该圆的周长为2π×2=4π,所以A′与A的距离为4π,由于圆形是逆时针滚动,所以A′在A的左侧,所以A′表示的数为-4π,故答案为-4π.解析:-4π【解析】解:该圆的周长为2π×2=4π,所以A′与A的距离为4π,由于圆形是逆时针滚动,所以A′在A的左侧,所以A′表示的数为-4π,故答案为-4π.12.-5【解析】∵32<10<42,∴的整数部分a=3,∵b的立方根为-2,∴b=-8,∴a+b=-8+3=-5.故答案是:-5.解析:-5【解析】∵32<10<42,a=3,∵b的立方根为-2,∴b=-8,∴a+b=-8+3=-5.故答案是:-5.13.181【分析】观察各式得出其中的规律,再代入求解即可.【详解】由题意得将代入原式中故答案为:181.【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运算类的规律题,掌握各式中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解析:181【分析】n=求解即可.观察各式得出其中的规律,再代入12由题意得()31=⨯++n nn=代入原式中将12a==⨯+=12151181故答案为:181.【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运算类的规律题,掌握各式中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14.351【分析】先计算题干中四个简单式子,算出结果,找出规律,根据规律得出最后式子的的值.【详解】=1=3=6=10发现规律:1+2+3+∴1+2+3=351故答案为:351【点解析:351【分析】先计算题干中四个简单式子,算出结果,找出规律,根据规律得出最后式子的的值.【详解】=10+=1+2+3+n+=351=1+2+326故答案为:351【点睛】本题考查找规律,解题关键是先计算题干中的4个简单算式,得出规律后再进行复杂算式的求解.15.或【解析】【分析】根据题中的运算规则得到M{3,2x+1,4x-1}=1+2x,然后再根据min{ 2,-x+3,5x}的规则分情况讨论即可得.【详解】M{3,2x+1,4x-1}==2x+1解析:12或13【解析】【分析】根据题中的运算规则得到M{3,2x+1,4x-1}=1+2x,然后再根据min{2,-x+3,5x}的规则分情况讨论即可得.【详解】M{3,2x+1,4x-1}=321413x x+++-=2x+1,∵M{3,2x+1,4x-1}=min{2,-x+3,5x},∴有如下三种情况:①2x+1=2,x=12,此时min{2,-x+3,5x}= min{2,52,52}=2,成立;②2x+1=-x+3,x=23,此时min{2,-x+3,5x}= min{2,73,103}=2,不成立;③2x+1=5x,x=13,此时min{2,-x+3,5x}= min{2,83,53}=53,成立,∴x=12或13,故答案为12或13.【点睛】本题考查了阅读理解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等,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依题意分情况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进行求解.16.0或±1.【分析】根据立方的定义计算即可.【详解】解:∵(﹣1)3=﹣1,13=1,03=0,∴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0或±1.故答案为:0或±1.【点睛】本题考查了乘方的解析:0或±1.【分析】根据立方的定义计算即可.【详解】解:∵(﹣1)3=﹣1,13=1,03=0,∴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0或±1.故答案为:0或±1.【点睛】本题考查了乘方的定义,熟练掌握立方的定义是解题关键,注意本题要分类讨论,不要漏数.17.>【分析】首先把两个数采用作差法相减,根据差的正负情况即可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详解】∵,∵-2>0,∴>0.故>0.5.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实数大小比较,解题关键在于解析:>【分析】首先把两个数采用作差法相减,根据差的正负情况即可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详解】12>0,∴22>0.>0.5.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实数大小比较,解题关键在于掌握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可以采用作差法、取近似值法等.18.【分析】令,然后两边同时乘以3,接下来根据题目中的方法计算即可.令则∴∴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问题,掌握题目中的运算技巧以及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是解 解析:2021312- 【分析】令23202013333S =+++++,然后两边同时乘以3,接下来根据题目中的方法计算即可.【详解】令23202013333S =+++++ 则23202133333S =++++∴2021331S S -=- ∴2021312S -= 故答案为:2021312-.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问题,掌握题目中的运算技巧以及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9.【分析】根据a 、b 互为倒数,c 、d 互为相反数求出ab =1,c+d =0,然后代入求值即可.【详解】∵a、b 互为倒数,∴ab=1,∵c、d 互为相反数,∴c+d=0,∴=﹣1+0+1=0.解析:【分析】根据a 、b 互为倒数,c 、d 互为相反数求出ab =1,c +d =0,然后代入求值即可.∵a、b互为倒数,∴ab=1,∵c、d互为相反数,∴c+d=0,∴1=﹣1+0+1=0.故答案为:0.【点睛】此题考查倒数以及相反数的定义,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20.【分析】观察分析可得,,,则将此规律用含自然数n(n≥1)的等式表示出来是【详解】由分析可知,发现的规律用含自然数n(n≥1)的等式表示出来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找(1)=+≥n n【分析】=+=(2=+n(n≥1)的等式表示出来是(3=+≥(1)n n【详解】由分析可知,发现的规律用含自然数n(n≥1)的等式表示出来是=+≥(1)n nn n=+≥(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找出题中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观察各式,归纳总结得到一般性规律,写出用n表示的等式即可.三、解答题21.(1)20cm ;(2)不能剪出长宽之比为5:4,且面积为2360cm 的大长方形,理由详见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得到大正方形的面积为4002cm ,求出算术平方根即为大正方形的边长; (2)设长方形纸片的长为5xcm ,宽为4xcm ,根据面积列得54360x x ⋅=,求出x =520x =>,由此判断不能裁出符合条件的大正方形.【详解】(1)∵用两个面积为2200cm 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大正方形的面积为4002cm ,20cm =故答案为:20cm ;(2)设长方形纸片的长为5xcm ,宽为4xcm ,54360x x ⋅=,解得:x =520x =>,答:不能剪出长宽之比为5:4,且面积为2360cm 的大长方形.【点睛】此题考查利用算术平方根解决实际问题,利用平方根解方程,正确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22.(1)275,572;(2)(10b+a )[100a+10(a+b )+b]=(10a+b[100b+10(a+b )+a].【分析】(1)观察等式,发现规律,等式的左边:两位数所乘的数是这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变为百位数字,十位数字变为个位数字,两个数字的和放在十位;等式的右边:三位数与左边的三位数字百位与个位数字交换,两位数与左边的两位数十位与个位数字交换然后相乘,根据此规律进行填空即可;(2)按照(1)中对称等式的方法写出,然后利用多项式的乘法进行写出即可.【详解】解:(1)∵5+2=7,∴左边的三位数是275,右边的三位数是572,∴52×275=572×25,(2)左边的两位数是10b+a ,三位数是100a+10(a+b )+b ;右边的两位数是10a+b ,三位数是100b+10(a+b )+a ;“数字对称等式”为:(10b+a )[100a+10(a+b )+b]=(10a+b[100b+10(a+b )+a]. 故答案为275,572;(10b+a )[100a+10(a+b )+b]=(10a+b[100b+10(a+b )+a].【点睛】本题是对数字变化规律的考查,根据已知信息,理清利用左边的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变化得到其它的三个数字是解题的关键.23.(1)5766⨯;9111010⨯(2)10092017(3)12n n+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题目中所给的规律直接写出答案;(2)根据所得的规律进行计算即可;(3)根据所得的规律进行计算即可德结论.试题解析:(1)5766⨯ , 9111010⨯; (2)原式=1324352016201822334420172017⎛⎫⎛⎫⎛⎫⨯⨯⨯⨯⨯⨯⨯⨯ ⎪ ⎪ ⎪⎝⎭⎝⎭⎝⎭() =1201822017⨯ =10092017 ; (3)12n n+. 点睛:本题是一个数字规律探究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为: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问题.24.初步探究(1)12;—8;(2)C ;深入思考(1)213;415;28;(2)21n a -;(3)—1. 【解析】试题分析:理解除方运算,利用除方运算的法则和意义解决初步探究,通过除方的法则,把深入思考的除方写成幂的形式解决(1),总结(1)得到通项(2).根据法则计算出(3)的结果.试题解析:概念学习(1)2③=2÷2÷2=,(﹣)⑤=(﹣)÷(﹣)÷(﹣)÷(﹣)÷(﹣)=1÷(﹣)÷(﹣)÷(﹣)=(﹣2)÷(﹣)÷(﹣)=﹣8故答案为,﹣8;(2)A 、任何非零数的圈2次方就是两个相同数相除,所以都等于1; 所以选项A 正确; B 、因为多少个1相除都是1,所以对于任何正整数n ,1ⓝ都等于1; 所以选项B 正确;C 、3④=3÷3÷3÷3=,4③=4÷4÷4=,则 3④≠4③; 所以选项C 错误;D 、负数的圈奇数次方,相当于奇数个负数相除,则结果是负数,负数的圈偶数次方,相当于偶数个负数相除,则结果是正数.所以选项D 正确;本题选择说法错误的,故选C ;深入思考:(1)(﹣3)④=(﹣3)÷(﹣3)÷(﹣3)÷(﹣3)=1×()2=;5⑥=5÷5÷5÷5÷5÷5=1×()4=; (﹣)⑩=(﹣)÷(﹣)÷(﹣)÷(﹣)÷(﹣)÷(﹣)÷(﹣)÷(﹣)÷(﹣)÷(﹣)=1×2×2×2×2×2×2×2×2=28; 故答案为,,28.(2)a ⓝ=a ÷a ÷a…÷a=1÷a n ﹣2=. (3):24÷23+(﹣8)×2③=24÷8+(﹣8)×=3﹣4=﹣1.【点睛】本题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也是一个新定义的理解与运用;一方面考查了有理数的乘除法及乘方运算,另一方面也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注意:负数的奇数次方为负数,负数的偶数次方为正数,同时也要注意分数的乘方要加括号,对新定义,其实就是多个数的除法运算,要注意运算顺序.25.(1)2.24;(2)①5,②35-【分析】(12近似值的方法解答即可;(210102的范围,再根据规定解答即可; 3的整数部分a 5b 的值,再代入所求式子化简计算即可.【详解】解:(1)因为2224,39==, 所以253,<<因为222.2 4.84,2.3 5.29==, 所以2.25 2.3<<,因为222.23 4.9729,2.24 5.0176==,所以2.23 2.24,<< 因为222.236 4.999696,2.237 5.004169==,所以2.236 2.237<<,2.24≈.(2)①因为3.12=9.61,3.22=10.24,所以3.1 3.2<<,所以5.12 5.2<<,所以2⎤⎦=5;故答案为:5;②因为12,23<<<,所以1,2a b ==,所以原式12=)12123=-==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夹逼法求算术平方根的近似值、对算术平方根的整数和小数部分的认识以及实数的简单计算,属于常考题型,正确理解题意、熟练掌握算术平方根的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26.(1)原式=20192020 (2)原式=99100 (3)原式=417 【分析】(1)类比题目中的拆项方法,类比得出答案即可;(2)先把原式拆分成题(1)原式的样子,再根据(1)的拆项方法,类比得出答案即可; (3)分母是相差4的两个自然数的乘积,类比拆成以两个自然数为分母,分子为1的两个自然数差的14即可. 【详解】解:(1)原式=(1-12)+(12-13)+(13-14)+……+(12019-12020) =1-12020 =20192020; (2)原式=111112233499100++++⨯⨯⨯⨯ =(1-12)+(12-13)+(13-14)+……+(199-1100)=1-1 100=99 100(3)原式=14×(4444155********+++⨯⨯⨯⨯)=14×(1-15+15-19+19-113+113-117)=14×(1-117)=14×1617=4 17【点睛】本题考查算式的规律,注意分子、分母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根据规律灵活拆项,并进一步用规律解决问题.。
七 年 级 数 学 第 二 次 月 考 测 试 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各数中,负数是 ( ) A —(—3) B —3- C (—3)2 D —(—3)3 2、单项式342h r π 的 ( ) A 系数是4, 次数是2 B 系数是3,次数是3 C 系数是34π,次数是3 D 系数是34,次数是4 3、在(—1)2,(—1)3,(—1)2007,(—1)2008中,值为1的有( ) A 1 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冬季某天我国三个城市的最高气温分别是—10 0C ,1 0C ,—7 0C 它们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 —10 0C ,—7 0C ,1 0C B —7 0C , —10 0C ,1 0C C 1 0C ,—10 0C ,—7 0C D 1 0C , —7 0C , —10 0C 5、已知51=-a , 则a 的值为( ) A 6 B —4 C 6或—4 D —6或4 6、如图,数轴上A 、B 两点所表示的两数的( ) A 和为正数 B 积为正数 C 和为负数 D 积为负数 7、若-4a 2b 与3a m b n 是同类项,则( ) A m=2 n=0 B m=0 n=2 C m=2 n=1 D m=1 n=2 8、若a 2=(—2)2 则a 等于( ) A 2 B —2 C 4 D 2或—2 9某种细菌在培养过程中,每半小时分裂一次(由1个分裂为2个),那么这种细菌由1个分裂为32个要经过( ) A 2小时 B 3小时 C 2.5小时 D 5小时 10、有下列各组数:(1)—52与(—5)2 (2)—33与(—3)3 (3)—(—2)5与25 (4)0100与0200 (5)(—1)2008与(—1)2009其中相等的共有 ( ) A 1对 B 2对 C 3对 D 4对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112-的相反数是________,112-的倒数是________ 112-的绝对值是________ 2、某天早晨气温为a 摄氏度,中午上升了b 摄氏度,晚上又下降了c 摄氏度,则晚
上的气温是_____________摄氏度(上升记为+)。
3、在式子:0)1(,a )2(,3)3(t ,2)4(y x +,b a 22
1)5(-,1)6(22-+y x ,y x -2)7(中,单项式_____________,多项式_____________,整式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绝对值大于1而小于5的所有整数的和是_______
5、多项式1322
--x x 是____次____项式,项有______________,其中常数项是_____ 学校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_考
号_________________ --------------------封-------------------------------------线------------------------------------ 01-1-2-4
6、截止2009年10月底,中国内地感染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35900例,用科学记数法应记为 (精确到千位),有效数字有__个,分别是_____________
7、1-2+3-4+5-6+......+2009-2010的值是________
8、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统称为整式
9、若a,b 互为倒数,c,d 互为相反数,则(ab)4—3(c+d )3=_______
10、如图,用火柴棒拼成一排由三角形组成的图形,如果图中
含有1,2,3,4,5,6,7,8,…个三角形,分别需要火柴
根数3,5,7,9,11,13,15,17,…;若图中含有n 个三角形,则需要________根火柴
三、解答题
21、计算题(每题4分共20分)
(1)(—20)+(—18)—(—14) (2))8(436737-⨯-÷
(3) 241)12116532(÷+--
(4)2)4(3
1)5132(97-⨯--÷- (5)4ab —2(a 2—2ab )—4(2ab —a 2)
22、正常人的脉搏平均为每分钟72次,医生测试了6个人,每人每分钟脉搏跳动次数如下:
54,68,78,65,76,79
(1) 请你用正、负数分别表示这6个人的脉搏(与正常人的脉搏相比),
并计算他们的脉搏(与正常人的脉搏相比)每分钟一共快多少次?
(2) 你能计算出他们的脉搏平均每分钟跳动多少次吗?请计算。
(10分)
23、求(3a 2—4)—(2a 2—5a+6)—(a 2—5a )的值,其中a=2
1-
(10分)
24、已知:A=.14,1422-+=--x x B x x 计算(1)A+B (2)A-B. (10分)
25、(10分)先观察以下各式 )411(31411-=⨯ ,)7141(31741-=⨯ ,……)311(31)3(1+-=+⨯n n n n (03和-≠n ) 根据以上规律计算:
200820051107174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