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讲: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187.50 KB
  • 文档页数:1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Fra Baidu bibliotek •
5、后工业社会的文化矛盾 (1)理性、节俭、效益与享乐主义。 (2)政治控制与自由民主。 (3)意义的嬗变。
• • • • •
6、后工业社会的大众传媒 (1)社会隔离的消除 (2)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改变。 (3)视觉文化 (4)性欲崇拜取代了金钱崇拜
• 7、宗教 • 公众家庭
四、评价
• 未来学的意义。
• • • • • • • • •
3、后工业社会的变革 (1)智能技术的产生。 (2)知识阶层的扩张 (3)从物品到服务 (4)劳动性质的改变 (5)妇女社会地位的改变。 (6)精英统治 (7)信息经济 (8)理论及理念的重要性
• • • • • • •
4、后工业知识社会学 (1)技术成为提升人民生活的火车头。 (2)技术产生工程师阶层。 (3)技术合理性。 (4)运输与通讯造就的一体化。 (5)美学感觉的改变。 (6)知识分子的内分层。
第二十六讲:丹尼尔· 贝尔 的后工业社会理论
一、生平
• 1、Danil Bell (1919-2011)生于纽约的一位 东欧犹太移民家庭。 • 2、少年时代成长于孤儿院。 • 3、纽约城市学院上学,后于哥伦比亚大学 获学位。 • 4、曾担任杂志社主编,任教于芝加哥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后成为哈佛大学的终身教 授。
二、著作
• • • • 1、《意识形态的终结》 2、《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3、《第三次技术革命》 4、《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三、主要理论观点
• 政治自由主义 • 经济社会主义 • 文化保守主义
• 1、中轴原理方法论 • (1)研究社会事实观察视角的多元性。 • (2)多元视角中的重点视角选择。
• 2、意识形态的终结 •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趋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