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庄子故事两则阅读练习1无答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2
《庄子故事两那么》练习一、基础知识1. 以下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yuān chú )..B.非醴.(lĭ)泉不饮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háo )(liáng )之上..D.鯈.(tiáo )鱼出游从容2. 以下加点字说明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惠子相.梁(做宰相)B.非梧桐不止.(栖息)C.是.鱼之乐也(这)D.安.知鱼之乐(平安)3.以下加点字说明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国家)B. 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于:在)C.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吓:吓唬)D.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全:全数)4.庄子是()家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例如()、()。
5.“之”字用法不同凡响的一项为哪一项( )A.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B.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C.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子知之乎D.其名为鹓鶵..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习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肥沃,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字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6. 文中划线句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用了哪一种修辞方式?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比喻B.拟人C.反问D.夸张巧借鸩鶵的故事辛辣地讥讽了惠子。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
秋水《庄子》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假设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已假设’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那么殆矣。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20《庄子》故事两则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20《庄子》故事两则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20《庄子》故事两则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20《庄子》故事两则我夯基我达标1给加点的字注音。
惠子相.梁( ) 鹓. ( )醴.泉( )鸱.得腐鼠()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3)固.不知子矣( )(4)请循.其本(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4指出下面两个疑问句的语气强弱特点和表达效果。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5《〈庄子>故事两则》,均选自__________。
庄周,是________(朝代)哲学家,是诸子百家中__________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我综合我发展一、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惠子相梁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NF79B,子知之乎?夫鹓NF79B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鹓NF79B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6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惠子相.梁()(2)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 )()(3)非梧桐不止.()(4)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也()7翻译“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第二十课《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同步练习一、基础题1.庄子著名,庄周,是(朝代)哲学家,是诸子百家中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答案:哲学家|战国|道解析:分析:本题文学常识的填空要按课本注释的内容来填空,每个字都不能写错。
点评:此题考查文学常识,关键在学习中强加记忆。
文学常识记忆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作品主题及风格等。
2.就《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则故事看,惠子觉得每个人无论如何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灵状态,对此,你是否赞同?为什么?答案:赞同。
人之所以不一样正是因为内心的私密性.不同的经历和天生的性格造就出来的人格是互不相同的.即使是所谓的心理治疗也不过是推断病人有可能的心理状态解析:分析: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只要有观点,理由充分,句子通顺即可。
点评: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只要有观点,理由充分,句子通顺即可。
3.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庄子曰:“请循其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答案: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
”|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解析:分析: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
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
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翻译句子,先理解大意,再抓关键字语,最后疏通句子。
翻译要做到准确、通顺,完整。
4.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固.不知子矣____________②请循.其本_____________答案:本来|遵循解析:分析:解释文言实词,很多都是直译,对于多义词要根据语境来分析。
注意(1)“固”是古今异义形象。
点评:古文中字词的多义性和活用是常见的,也是常考的,学习要要注意归纳记忆,考试时要根据句意判断字词的含义和作用。
5.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20《<庄子>故事两则》1.翻译下面句子。
(4分)⑴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⑵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2.“之”字用法与众不同的一项是( ) (2分)A.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B.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C.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D.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3.句中加点词含义与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于是鸱得腐鼠B.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C.鯈鱼出游从容D.至于斟酌损益4.下面两个疑问句的语气的强弱特点和表达效果有何不同?(4分)(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5.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4分)6.你认为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4分)当堂达标检测参考答案:1.(1)如今你要用你的梁国来吓唬我吗?(2)你确实是不知道鱼的快乐!2.( C )3.( C )4.(1)这句是惠子针对庄子知“鱼之乐”而发起的疑问,语气较轻。
(2)这句是庄子针对惠子的问话的回答,用的是反问的语气,语气较强。
这句话不从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而从反面相对,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5.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也是如此,他来到濠水之滨,“从容出游”感到快乐,于是见到“出游从容”的鱼也快乐。
所以庄子说自己是到了濠水时才感到鱼的快乐,否则哪能见到鱼的快乐呢?6.①从故事本身看,庄子占了上风。
结尾处,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了,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点,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
他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或“怎样知道”,而惠子的本意是“怎么(能)知道”。
②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
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律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
《〈庄子〉故事两则》文言文字词专项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安知我不知鱼之乐?B.曾益其所不能。
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D.子墨子九距之。
2.下列加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呼尔而与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B.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万钟于我何加焉C.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D.将以攻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3.下面每组句子中加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于是惠子恐/于是鸱得腐鼠B.庄子往见之/胡不见我于王C.安知鱼之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是鱼之乐也/非独贤者有是心也4.下列句子中加线的“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庄子往见之B.仰而视之曰C.我知之濠上也D.是鱼之乐也5.下列语句中加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惠子相梁相:做宰相B.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国都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游:游玩D.请循其本本:本心6.下列语句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名为鹓鶵(yuān chú)其如土石何B.夫鹓鶵(yuān chú)发于南海子墨子闻之,起于鲁C.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拔山倒树而来D.我知之濠上也辍耕之陇上7.下列加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胡不见我于王(引见)B.曾益其所不能(曾经)C.故患有所不辟也(通“避”,躲避)D.惠子相梁(做宰相)8.下列加线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A.子墨子之守圉有余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D.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9.下面加线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故不为苟得也两狼之并驱如故B.万钟于我何加焉因使唐雎使于秦C.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多助之至.天下顺之D.生,亦我所欲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0.下面句子中加线词意思有误的一项是()A.委而去之(放弃)B.池非不深也(护城河)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疆域)D.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11.下面选项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舜发于畎亩之中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B.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C.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D.战必胜矣必先苦其心志。
《V庄子〉故事两则》练习题编制: 郭菊兰审核:刘海平-X基础练习1.给下列句子中加粗字注咅⑴•南方有鸟,其名为鸦鑛(⑵•非醴)泉不饮(3)・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鱼出游从容2.解释下列加粗字(1)•惠子相梁(2).非梧桐不止(3).是鱼之乐也(4).安知鱼之乐(4)・储鱼出游从容(5).请循其本(6).于是鸥得腐鼠3.《〈庄子〉故事两则》节选自《庄子》是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家经典之一,庄子即国时期宋国蒙人, 家。
《庄子,》一书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例如4•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搜于国屮三口三夜(国:国家)B.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于:在)• •C.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吓:模仿鸥发怒的声咅。
)D.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全:完全,确定是)■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属古今界义的一项是()A.于是鹘得腐鼠B.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 •C.请循其本D.鶴鵲过之• •6.《惠子相梁》中,庄子见了利欲熏心、薄情寡义的惠施,用讲故事的方法奚落他,这与直言痛斥惠子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7.《惠子相梁》中,鹤雛比喻__________________ 的人;鹘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人;腐鼠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8.从《惠子相梁》中,你看出惠子是个怎样的人?9.《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一文中,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二、深层探究10.《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一文,在庄子与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三.比较探究阅读《鱼我所欲也》第1自然段和《惠子相梁》,完成练习:11・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孟子《鱼我所欲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思想也体现了这种追求。
(1分)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0《庄子》故事两那么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
1.辞汇明白得(1)惠子相.梁( ) (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 (3)非醴泉..不饮( ) (4)是.鱼之乐也( ) (5)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 (6)请循其本...( ) 2.一词多义(1)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对男子的尊称子.非鱼 (2)之⎩⎪⎨⎪⎧ 庄子往见之.代词,代指惠子安知鱼之.乐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3)于⎩⎪⎨⎪⎧于.是鸱得腐鼠 夫鹓发于.南海介词,从而飞于.北海 (4)吓⎩⎪⎨⎪⎧ 仰而视之曰:“吓.!”读hè,模仿鸱发怒的声音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5)固⎩⎪⎨⎪⎧ 子固.非鱼也副词,本来我非子,固.不知子矣3.古今异义(1)欲代子.相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儿子。
(2)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国家。
(3)或.谓惠子曰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或许,或。
(4)于是..鸱得腐鼠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发的。
(5)是.鱼之乐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经常使用于判定。
(6)非梧桐不止.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庄子》故事两则达标训练1、《〈庄子〉故事两则》,均选自。
庄周,是(朝代)哲学家,是诸子百家中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2、《惠子相梁》中比喻巧妙贴切,“鹓鶵”比喻,“鸱”比喻,“腐鼠”比喻。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惠子相.梁()(2)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3)是.鱼之乐也()(4)子非鱼,安知鱼之乐()4、翻译下列句子。
(1)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2)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5、就《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则故事看,惠子觉得每个人无论如何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灵状态,对此,你是否赞同?为什么?能力提高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题目。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岸渚崖之间,不辨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秋水》)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秋水时至..:(2)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3)东面..而视:(4)而轻.伯夷之义者:2、下列句子中的“于”与“至于北海”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吾非至于子之门D.生于忧患3、翻译句子“我之谓也”译为:4、本选段主旨为:开放探究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
大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
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
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
’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大宗意乃解。
又谓房玄龄曰:“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
”(选自《贞观政要》)1、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答:2、皇后谏言中讲到晏子历数养马人的罪状,晏子的真正用意是什么?答:3、文中有几句活没有标点符号,请用“/”线标示出需要加际点符号的位置。
《〈庄子〉故事两则》文言文语句专项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B.公输盘/为我/为云梯C.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D.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2.对下列特殊句式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宋何罪之有”是倒装句,“之”是倒装的标志。
B.“舜发于畎亩之中”是被动句,“之”是被动的标志。
C.“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是省略句。
D.“臣以主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是判断句,“也”是判断的标志。
3.对下列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鱼之乐也(判断句)B.子固非鱼也(否定判断句)C.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宾语前置句)D.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状语后置句)4.下面对句子的翻译准确的一项是()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A.儿子说“汝安知鱼乐”等等。
B.儿子像云一样轻飘飘地说“汝安知鱼乐”。
C.你像云一样轻飘飘地说“汝安知鱼乐”。
D.你说“汝安知鱼乐”等等。
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译文:公输盘九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墨子九次挡住了他的进攻。
)B.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通过那样的途径)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C.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译文:既然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却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D.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译文: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
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初三下)doc初中语文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一〕整体感知«惠子相梁»是<庄子>一书中具有代表性的语言故事。
文中庄子不直言表露自己的方法,而借讲鹓鶵鸟的故事,辛辣地嘲笑了醉心于功名利禄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清高自守,视爵禄如〝腐鼠〞的态度。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那么故事,采纳充满机智的文字描写了庄子与惠子的一次辩论。
显示了二者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惠子好辩,关于事物更多的是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缺乏美学意义上的观赏与关照。
而庄子偏于美学上的观赏,能从自由爽朗的生命中由衷地感受到轻松、闲适、愉悦,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深受感染。
«〈庄子〉故事两那么»选的差不多上庄子和惠子的故事。
«惠子相梁»表现了庄子和惠子两人截然不同的生活志趣,«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表现了两人能够相与游玩、辩论的朋友关系,从那个矛盾能够约略看出«庄子»一书的突出特色:迷离倘恍,无所拘谨。
〔二〕学法引导«庄子»一书有极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关于一样性的读者来讲,明白得起来有相当的难度。
学习时,能够查阅有关庄子的生平和思想,以及〈庄子〉的要紧艺术特点的资料,以助于对本文的了解。
也能够拓宽阅读视野,增加对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
〔三〕审美鉴赏杰出的诡辩«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整个一个故事,便是由人物之间的论辩组成的。
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但从论辩的过程和结果看,充分表达了庄子的论辩的机敏和巧妙。
专门是故事的结尾,是庄子最后的反击。
庄子讲:惠子你讲我怎明白鱼的欢乐时,便已显示你差不多明白我明白了鱼的欢乐才咨询。
从逻辑上讲,惠子本来不确信庄子是否知鱼之乐,且有不知鱼的欢乐的意思,而庄子却讲惠子差不多过明白他是明白的,可讲是扭曲了惠子的原意。
【关键字】语文、方法、掌握、特点、关键、安全、基础、需要、重点、分析、拓展、加强初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练习新人教版一、基础知识1. 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yuān chú )B.非醴.( lĭ)泉不饮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háo )(liáng )之上D.鯈.(tiáo )鱼出游从容2. 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惠子相.梁(做宰相)B.非梧桐不止.(栖息)C.是.鱼之乐也(这)D.安.知鱼之乐(安全)3.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国家)B. 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于:在)C.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吓:吓唬)D.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全:全部)4.庄子是()家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例如()、()。
5.“之”字用法与众不同的一项是( )A.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B.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C.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D.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习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肥沃,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字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6. 文中划线句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正确的一项是()A.比喻B.拟人C.反问D.夸张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
秋水《庄子》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故事两则一、自学评估达标训练1、《〈庄子〉故事两则》,均选自。
庄周,是(朝代)哲学家,是诸子百家中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2、《惠子相梁》中比喻巧妙贴切,“鹓鶵”比喻,“鸱”比喻,“腐鼠”比喻。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惠子相.梁()(2)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3)是.鱼之乐也()(4)子非鱼,安知鱼之乐()4、翻译下列句子。
(1)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2)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5、就《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则故事看,惠子觉得每个人无论如何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灵状态,对此,你是否赞同?为什么?能力提高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题目。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岸渚崖之间,不辨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秋水》)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秋水时至..:(2)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3)东面..而视:(4)而轻.伯夷之义者:2、下列句子中的“于”与“至于北海”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吾非至于子之门D.生于忧患3、翻译句子“我之谓也”译为:4、本选段主旨为:开放探究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
大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
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
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
’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大宗意乃解。
又谓房玄龄曰:“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
”(选自《贞观政要》)1、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答:2、皇后谏言中讲到晏子历数养马人的罪状,晏子的真正用意是什么?答:3、文中有几句活没有标点符号,请用“/”线标示出需要加际点符号的位置。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20*《庄子》故事两则01积累与运用1.读一读,并给加点字注音。
相.梁(xiàng)鹓.(yuān)(chú)醴.泉(lǐ)濠.梁(háo)鱼(tiáo) 从.容(cóng)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惠子相.梁(这里用作动词,做宰相的意思)(2)是.鱼之乐也(这)(3)安.知我不知鱼之乐(疑问代词,怎么)(4)请循.其本(追溯)(5)于是..鸱得腐鼠(在这时)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A.于是惠子.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B.子知之.乎/是鱼之.乐也C.安.知鱼之乐/安.能辨我是雄雌D.游于.濠梁之上/发于.南海(解析:A.对人的尊称/第二人称代词,您;B.代词,它/助词,的;C.哪里,怎么;D.在/从。
)4.翻译下列句子。
(1)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所结的子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
(2)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白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5.《〈庄子〉故事两则》均选自《庄子·秋水》。
庄周,战国(朝代)哲学家,是诸子百家中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惠子相梁》中比喻巧妙贴切,“鹓”比喻志向高洁之士(文中比喻庄子),“鸱”比喻醉心功名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文中比喻惠子),“腐鼠”比喻功名利禄。
(2)《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一文中暗示出庄子愉悦心情的句子是: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02课内精读(一)阅读《惠子相梁》,完成下面的题目。
7.翻译下列句子。
(1)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有人对惠子说:“庄子到梁国来,想要取代你做宰相。
”(2)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相位)来恐吓我吗?8.惠子怕庄子夺取相位而“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其中的“搜”字好在哪里?“三日三夜”又说明了什么?“搜”字简练而准确地写出了惠子捉拿庄子的决心之坚、行动之大。
九年级语文下册《庄子》故事两则练习(一)新人教版一、知识积累与运用(22分)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惠子相梁(xiāng)濠梁之上(háo) 不为苟得(gǒu)B.一豆羹(gēng) 蹴尔而与之(cù)所识穷乏者得我与(de )C. 鸱得腐鼠( chī) 死亦我所恶(wù) 乞人不屑也( xiè)D.一豆羹(dān)醴泉(lǐ)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xià)2.下列各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故患有所不辟也B.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C.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D.乡为身死而不受3.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B.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C.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D.子/非我。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4.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翻译:你并不是鱼,你没法儿知道鱼是不是快乐。
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翻译: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比生命还宝贵的。
C.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翻译:(如果是)高官厚禄,就不讲礼义而接受它,这高官厚禄对我又有什么益处呢?D.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翻译:有人对惠子说:“庄子(到梁国)来,想要取代你做宰相。
”5.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它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为“四书”。
B.《庄子》是庄子及后学的著作集,道家经典之一;庄子,名庄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C.《惠子相梁》中比喻较为巧妙贴切,“鹓鶵”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比喻醉心功名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腐鼠”比喻功名利禄。
D.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孟子以《礼记·檀弓》中“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生动地说明了人们把“义”看得比“生”更为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就舍生取义。
20《〈庄子〉故事两则》阅读练习1
一、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习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肥沃,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字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
1.解释下列加线词
(1)鯈鱼出游从容
(2)请循其本
(3)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2.判断文中划线句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修辞方法。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3.翻译句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4.就《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则故事看,惠子觉得每个人无论如何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灵状态,对此,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的问题。
[甲]王著教帝学书
太宗①朝②,有王著学右军③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④。
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
又以问著,对如初。
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⑤称善,恐帝不复用意。
”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选自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注释】①太宗:宋太宗赵匡义。
②朝:一代君主的统治时期③右军:指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
④翰林:皇帝的文学侍从官。
⑤遽:匆忙。
[乙]陈番立志
番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1.下面句中的“其”,与“其后,帝笔法精绝”的“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百姓多闻其贤
B.其如土石何
C.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D.其一犬坐于前2.解释加线的字在文中的意思。
(1)闲处一室()(2)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
(3)甚奇之()(4)安事一室乎()
(5)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6)书固佳矣()3.依据加线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写出一个成语。
太宗益刻意临学 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给乙文画线处断句。
番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又以问著,对如初。
(2)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
6.读罢这两篇短文,可否产生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关的联想,试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深层探究
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一文,在庄子与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
三、中考链接
1.我国古诗文意蕴丰富,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火花。
请举一例,并简要说明其中蕴含的哲理。
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哲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