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理实一体化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作者:肖雄亮方月娥来源:《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2015年第05期[关 ; 键 ; ;词] ;一体化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5)15-0029-01一、现有评价方式与不足(一)传统式评价指一体化课程教学出现之前的评价方式。
该评价方式存在着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分离,并倾向于理论的情况。
对于教学内容理论实践一体化、组织形式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方法实行项目化等的新教学类型,而用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很难来对其进行针对性的科学合理评价。
(二)全过程跟踪式评价随着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院校认识到传统式评价对一体化教学的不适应,并积极探索适合一体化教学的评价方式,并形成论文成果。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李月清等人在《高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质量评价探讨》中提出的“全过程跟踪式评价”。
以上评价方式应该来说是在传统理论课程的评价方式上,将一体化课程的技能和职业素养作为指标纳入到评价指标体系中间,占用相应权重,形成总分制的评价方式。
这种方式虽然考虑到了一体化教学的独特性,但是具体实施起来却存在以下不足:1.评价指标的繁多,却削弱了彼此的评价力度。
2.评价指向脱离了课程质量,偏重与对教师教学能力或学生的评价。
3.总分制的评价方式使“德才兼备”难以落实。
综上所述,需要一个更能准确反映一体化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用以评价和指导一体化的教学。
二、评价设置原则(一)效果原则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质量评价是对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教学活动的价值和教学效果进行判定。
构建的指标体系应系统而全面地反映培养目标,有助于一体化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工作中各个环节的规范和监督也是为了保障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是课程的目标是教学的主体,教学其他环节是保障,地位不能颠倒。
(二)明确原则高职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即高职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本位。
高职《电路分析》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研究综述【摘要】许多高职院校在教学中仍沿袭传统学科课程的教学模式,虽有实训环节的教学,但仍偏重于学科理论体系的完整传授,理论和实践有所脱节,而一体化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界限,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模块化整合,教材内容的针对性删改,授课方式的灵活性变化,再加上教师教学观念的科学改变等,将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课程的理论知识,更使他们懂得怎样灵活应用这些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各种综合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自我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
【关键词】电路分析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驱动1研究的价值1.1研究的理论价值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必须以“应用、实践”为主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由于受普通教育学科体系课程教学方式的影响,许多高职院校在教学中仍沿袭传统学科课程的教学模式,虽有实训环节的教学,但仍偏重于学科理论体系的完整传授,理论和实践有所脱节,而一体化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界限,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模块化整合,教材内容的针对性删改,授课方式的灵活性变化,再加上教师教学观念的科学改变等,将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从感性认识入手,加大直观教学的力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激情,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成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
基于理实交融理念,许多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专业技术基础课如何在任务驱动、理实交融的大背景下进行课程改革,极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还需要不断的探索与实践,这对于高职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2研究的实践价值采用任务驱动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改革《电路分析》课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①《电路分析》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具有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课程特征。
理实一体化教学课堂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本文以《理实一体化教学课堂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为标题,探讨理实一体化教学课堂质量评价体系在现代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对理实一体化教学课堂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其适用性和有效性,以期更好地推动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的发展。
现代教育是一种立体化、综合性的教学形式,理论与实践的有序结合,可以使教学更有效、更有生命力。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突出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协同辅助的作用,把学生从被动地听课转变为被动地实践,使学生加深理解,形成思想,提高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心智发展。
因此,在这种教学形式下,必须对理实一体化教学课堂的质量进行评价,以确保教学质量。
理实一体化教学课堂质量评价体系通常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课堂环境、教师的表现、学生的表现、教师和学生互动情况以及教学效果。
每一项内容都有自己的重点和标准,以及有效的评价方式。
课堂环境方面,应当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放松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的表现应当有计划、具体、有序,使内容更加丰富;学生的表现应当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力,让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应当能增进双方的互信,使课堂更加有趣;教学效果应当能达到教学计划的目的,使学生在接受教学的基础上,能够掌握所学知识,表达思维。
在理实一体化课堂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中,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定性研究可以揭示理实一体化课堂质量评价体系的内在特点及各参与者对理实一体化课堂质量评价体系的看法;定量研究可以从调查问卷和实验结果中抽取出理实一体化教学课堂质量评价体系的应用状况。
本文深入考察了理实一体化教学课堂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意义,并分析其适用性及有效性。
该评价体系主要以课堂环境、教师和学生的表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情况以及教学效果为基本内容,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以期获取深入的研究结果。
综上所述,理实一体化教学课堂质量评价体系在现代教学中非常重要,并且在实践中有着明显的实用性,可以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研讨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逐渐从“强化实践能力”的过程中,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体发展”转变。
本文通过研讨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分析了此模式的内涵和实施策略,并探讨了其对高职教育的意义和影响。
一、引言“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主要指的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理论知识,并将其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真实的工作环境和项目实践,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3. 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
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能够不仅仅掌握专业知识,还能够培养综合素质,如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
这些综合素质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非常重要。
1.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学校应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和项目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学校还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2.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教师应起到指导和引导的作用,而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合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师还应与学生进行密切的互动,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学习。
3. 提供多种评价方式。
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不够准确。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学校应提供多种评价方式,如项目评估、实践报告、实际操作能力考核等,来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对高职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2. 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具备实践能力的学生更容易适应和融入社会工作环境,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他们的就业创造更好的机会。
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研讨【摘要】本文主要围绕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展开研讨,探讨该模式在教学中的意义和背景选择。
正文部分则从具体内容、实施效果分析、案例探讨、可持续发展策略和未来发展方向五个方面展开论述。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和总结,可以得出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讨成果及对教学改革的启示。
最后结论部分提出总结、未来研究方向和对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展望。
通过深入探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发展趋势,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研讨意义”、“具体内容”、“实施效果分析”、“案例探讨”、“可持续发展策略”、“未来发展方向”、“总结”、“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教学改革”、“启示”1. 引言1.1 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研讨意义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促进高职院校教学理念的更新和转变,推动教育教学内涵的提升。
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往往是割裂的,学生学到的知识与实际运用之间存在隔阂。
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则能够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获得理论知识,又能够进行实际操作和应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讨对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当今社会,用人单位更加看重应用能力和实践经验,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正是培养学生这些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实践操作、项目实训等教学环节,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的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
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讨意义重大,不仅能够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够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这一教学模式的探讨将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主题选择背景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浅析理实一体化课程多元式评价方案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重要转型期,迫切需要大量富有创新意识,并且掌握一定理论知识水平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高职院校作为以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正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理实一体化教学,将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使学生“做中学,学中做”,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已被广泛采用。
但是评价模式还比较单一,例如常见的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的评价方案,着重在于培养学生的应试技能,容易造成考前突击,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掌握情况。
不突破这种评价方式,只会使得教师一切从既得利益出发,在教學改革与创新面前无能为力,更无所作为,不能达到深化教学改革的预期目标,教学效果也难以体现。
因此,评价方案改革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也势在必行。
1 全程化多元式评价方案以零件的二轴数控编程与加工为例,这是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着眼于传授专业理论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是数控技术专业的学生第一次接触面向实际岗位的课程。
这样的课程,单一的笔试不能反映学生的能力,更不能反映学生的职业素养。
而且操作机床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可能存在学生由于紧张等造成考试发挥失常。
所以,我们修订了评价方案,采用全程化多元式,即过程评价和最终评价相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果相结合,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评价方案见(表1)。
每个项目都给予评价,实现评价全程化。
引入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使评价主体多元化。
为了引导学生全面客观的评价自己,评价小组成员,避免随意打分等现象,制定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详细评分标准见(表2)。
从(表2)中可看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只是作为一个参考,对最终的成绩影响不大,对与教师评分差别大的,可以进行沟通,了解其中的原因,如果其中包含了教师从工件上无法了解的付出,则可以同意;如果是人情分,应该予以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高职院校任职基础类课程“理实一体、案例想定”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作者:崔爱永魏华凯孙海霞牛立娜来源:《现代职业教育》2023年第27期[摘要]为实现高职院校任职基础类课程“学生能力生成”这一核心,基于“理实一体化”思维,探讨了教材体例结构、“案例想定”、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等建设思路和方法,结果表明:教材结构“理实一体化”、“案例想定”实物化、教学内容智慧化、教学资源数字化、实作教学过程正规化、师资队伍“双师化”,可有效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确保教学实施的目标性、针对性,更好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任职基础类;“理实一体”;“案例想定”;机械工程基础[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7-0105-04作者简介:崔爱永(1981—),男,汉族,江苏丰县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高等航空机务维修人才教育与培训。
魏华凯(1969—),男,汉族,江苏兴化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航空机务维修人才教育与培训。
孙海霞(1979—),女,汉族,山东烟台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结构强度分析及航空维修技术方面的研究和教学。
牛立娜(1984—),女,汉族,山东滨州人,硕士,中级职称,研究方向:语言学。
任职基础类课程一般为多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比如机械工程基础,以常用零件、通用机构的运动特性为重点,将原理和设计的内容有机融合,在各专业课程体系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特点显著。
而传统“教师讲授—学生照搬—练习”三段式教学模式制约着学生岗位任职能力的培养,与教学实施的目标性、针对性不相适应,亟须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资源等多方面开展探索和研究。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内涵基于职业教育“实践性”的鲜明特点和“应用性”的培养目标,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理实一体化”的基本理念。
“理实一体化”教学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有机融合,采用“在做中学、在做中教”的教学思路,是融“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新模式,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符合任职教育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已逐渐成为目前职业技术教育界公认的专业课教学的最佳模式之一,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理论源于实践、理论指导实践,有效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课改背景下对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探讨和研究【摘要】中职教育正进行以“职业能力”为目标导向的深度的课程教育教学改革,考核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最后一环,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以及学生职业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效果,本文从考核评价的角度探讨如何在专业课程程教学中通过改变评价方式、优化评价手段、细化评价内容,使考核评价标准更能客观反映学生职业能力的高低,能使教师及时根据教学实际调整教学策略、方法和教学手段,巩固教学效果,从而达到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提高的双赢目的。
【关键词】中职教育课程改革考核评价探讨研究中职教育是以职业为导向的育人教育,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综合职业素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在此背景下,各大职业院校对课程进行了大范围的改革,内容覆盖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课程调整、教材开发、教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实训场地的建设等各个方面,而且都取得了较大的改革成果和较好的实践效果,但在教学效果考核、学生知识素养评价方面,依然保留着旧有“形式单一、书面考试、重结果而不重过程”的特点,严重滞后教育教学改革效果、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违背了职业教育以“技能、就业、综合素养”为导向的宗旨。
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本文从考核评价的角度,探讨如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通过改变评价方式、修正评价内容,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
一、当前专业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一)评价目的有所偏差考核评价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常用的方式,在绝大部分教师以及学生的心里,尤其是学习形态的观念上都是用以甄别学生是否掌握知识技能为目的的,这种想法无形中会带给学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尤其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能力较差的职校生,更容易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加重;对教师而言,评价考核的是学生的学习效果,而非教师的教学效果,不利于教师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及时修正或调整评价内容,使得评价停留在“形而上”的阶段。
因此,本人认为教师应转变现有观念,不应把评价作为甄别学生知识掌握能力的手段,而是把它作为促进学生每一步学习进程、每一段能力发挥、每一次素养养成的指标器和助推器,把考核评价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一部分,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
一体化教学的课堂质量评价体系研究陈益锋缪勤震马福萍(杭州技师学院浙江杭州311500)摘要为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杭州技师学院汽车维修系针对汽车专业的主干课程逐步采用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为保证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配置了“理实一体化”教室、编写了“理实一体化”课程标准、计划、教案等。
经过三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发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但同时对教学设施的配套要求和教学的有效性等方面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本文在介绍一体化教学含义、教学过程的基础上,研究出汽车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评价方案。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评价方案课堂质量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Studies on Classr oom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of Integration TeachingCHEN Yifeng,MIAO Qinzhen,MA Fuping(Hangzhou Technician Institute,Hangzhou,Zhejiang311500)Abs tra ct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skilled"personnel training,Hangzhou Technician Institute for automotive ve-hicle maintenance department of the main course and gradually adopted the"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teaching mod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 implementation,the configuration of the"real reason integration "classroom,prepared a"reasonable real integration"curriculum standards,plans,lesson plans,etc.After three years of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discovery:"the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Teaching greatly improve students'interest in learning,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matching requirements,but at the same time respects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and teaching facilities such as a higher challenge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integrated te aching the meaning of the teaching process,the evalu-ation program developed automobile curriculum"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teaching.Ke y words integration teaching;eveluation;classroom quality0引言为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三年杭州技师学院汽车系针对专业主干课程逐步采用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发现了许多不足。
(4)易操作性原则。
在确定具体指标时,应尽量选择直本文通过大量调研工作建立了符合我院学生使用的理实观、便于理解的指标,特别是针对学生评价的指标,要避免繁一体化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1-2]文缛节、咬文嚼字,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
法实现对评价结果的量化处理,有利于实现教学质量的横[4-[6]3 确定学生“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向和纵向评比。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授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学习过程掌握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在建立学生1 概述的评价指标及权重系数时,必须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
根据调理实一体化教学以实际生产项目为载体,理论联系实际,研结果及指标创建原则建立如表1所示的指标体系(表1中,A为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是当前高职教育中常采用的教学方式。
当前学院已有多门学科采用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但相应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还未建立起来。
因此,根据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对课程建设及实施的目标、要求,构建符合学院实际情况的理实一体化课堂质量评价体系是当务之急。
[3-4]2 确定建立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原则评价指标是评价教学质量的依据。
科学的制订内江职业技技术学院“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保障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客观性的关键。
为了确保评价结果能真实反映课堂教学过程,对不同的评价主体要订制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学院当前的现状,参考其他兄弟院校的指标体系,确定选取原则如下所示。
(1)导向性原则。
要确定评价指标,首先要明确评价目标,即选取的指标必须体现“理实一体化”的特点,对评价对象能够起到导向性和督促作用。
因此,确定评价指标时,一定4 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要结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特点。
根据调研结果建立如表2所示的指标权重体系。
(2)层次性原则。
为了更好地认识和分析各项评价指标,可按照各指标的结构特点和内在联系将其进行划分,逐层进行分解,最终建立具有一定层次的指标体系。
中等职业学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与探讨摘要:本文从理实一体化师资培养、教学中心建设、教材开发、管理制度制定、评价体系建立等五个方面研究与探讨中职学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改革研究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048-01理实一体化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由于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让学生的学习有了新的动力。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一直倡导的,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是使得理论教学更直观,实践教学更准确。
这样一来,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适合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
根据我校近几年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践,对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1 培养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硬的师资队伍1.1 实施一体化教学,要求我们的教师是一体化的教师一体化的教师能够把理论与实践真正融合,用一体化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在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学习上效率会更高,效果会更好。
双师型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具备良好的操作技能,能够解决实际生产中的一些问题,带领学生在就业前了解企业真实的需求。
在综合能力培养中传授知识、经验、技能、职业操守等。
当前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比较缺乏。
为了培养双师型教师,可以采取理论教师下工厂企业工作,实训指导教师外出进修。
对于经验相对缺乏的年轻教师来说,下企业锻炼是很好的途径。
通过企业实践锻炼,可以让教师了解当前的新工艺与新方法,了解所教授专业的发展趋势,对于今后的教学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积累作用。
由于现在学校之间的交流越来越普遍,在师资培养上我们可以采用互换授课,或者将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引入学校,担任一些课程,同时引入一些生产项目。
教师可以去企业承担一些课题攻关,这样一来,企业了解了学校的教学情况,学校也了解了企业的用工需求。
有效的缩短了学校与社会、社会与企业、企业与学校的距离,也可以大大缓解学校对于双师型教师的需求。
浅谈理实一体化课程的考核模式作者:袁媛来源:《科学大众·教师版》2019年第06期摘要:《建筑工程计算机辅助绘图》主要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绘制二维建筑施工图的能力。
传统理论课程大部分采用期末理论试卷考试的模式进行,但这种考核方式对于理实一体化课程却不够全面,它只能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能考核实际操作能力,所以在本课程中采用的是过程考核,而且是全过程考核。
从学期开始一直到期末,過程考核贯穿于整个课程的各个阶段。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 全过程考核; 计算机辅助绘图; 建筑工程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6-160-001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高等院校,需要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巧妙穿插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充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做到理实结合,形成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那么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应该如何进行考核呢?考核的形式和结果到底能不能真正的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能不能直接拿到工作岗位中应用呢?在这里我们以典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建筑工程计算机辅助绘图》来进行讨论。
《建筑工程计算机辅助绘图》主要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绘制二维建筑施工图的能力,在实际施工中,对绘图质量和速度都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工程绘图人员在较短时间内绘制正确合理的电子建筑施工图,这就对我们的授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把学生教会使用软件,而且要熟练掌握,快速识图绘图。
传统理论课程大部分采用期末理论试卷考试的模式进行,但这种考核方式对于理实一体化课程却不够全面,它只能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能考核实际操作能力,所以在本课程中采用的是过程考核。
传统意义上的过程考核是在临近期末阶段,教师拟定题目,让学生通过一段时间,而不是考试的90分钟去完成,期间需要完成理论试卷的答题,同时需要动手完成理论支持的实践任务,将考核工作安排在整个学期的最后时段,这种考核模式对学生考核不一定是全面的,会有两个弊端:一是教师自拟的题目有可能漏掉一些小的知识点和技术点,无法达到考核全面;二是这样考核只能考核学生某一阶段的学习成果,不能检测每一个知识阶段的学习成果和学生的学习表现。
高职理实一体化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
【摘要】深入开展对本专业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根据课程特点,确定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结果、评价过程等要素。
构建起以“综合职业能力发展”为基点,以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网络为载体、工学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考核评价体系
1.构建考核评价体系的思路
探索多元化考核方式的改革,根据课程性质和类型确定不同的考核方式,采用闭卷考试与开卷考试相结合、理论考试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阶段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试评价体系,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采取笔试、口试、论文答辩、以证代考、以真实的作品考核、现场操作考核、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等合适的考核方式。
继续加强”双证书”培养制度,在人才培养规格制定和课程方案设计中充分考虑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行业企业职业资格标准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对接行业企业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开展职业资格证书认证制度。
如我院龙头专业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岗位核心课程《铁路轨道施工与维护》、《铁路桥梁施工与维护》的考核对接线路工、桥隧工岗位资格取证,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岗位核心课程《桥涵施工》、《施工组织与概预算》的考核对接施工员、预算员职业资格取证,构建统一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是今后改革的重点。
根据高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系统规划考核内容、考核标准、考核形式、管理评价体系,设计出一套相对完整、切实
可行的能充分发挥考核的检测功能、引领功能和激励功能的考核评价制度体系。
2. 构建考核评价体系的具体措施
2.1形成性考核评价的实施
所谓形成性考核,是指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全面测评,是对学习者课程学习成果的阶段性考核,是对学习者学习目标的阶段性测试,是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形成性考核有其明确的目的即有效监控教学过程管理、改善教学时空相对分离的状况、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形成性考核成绩的评定是对学习过程的质量控制,建立健全有效的控制系统就必须首先设立科学合理的评定原则,这些原则不仅是形成性考核成绩控制的依据,还是教学管理部门评价控制系统效能的尺度,同时也是判定形成性考核成绩真实性和权威性的标准。
(1)完整性,形成性考核是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全面测评,现阶段,高职理实一体化课程的课程设计采用模块化设置,其核心是学习情境过程考核,内容应由作业(大作业,平时作业)、课堂考勤、考核情境标志性成果、能力目标等构成一个较完整的体系,以全面反映其学习过程,它们在形成性考核成绩中的权重分别为20%,10%,20%,50%。
每一项考核项目对应具体的考核登记表,做到有据可查。
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等考核,增设附加分环节,如以小组为单位时团队表现、情境模拟时当场最佳角色扮演、个人创新能力等以附加
分的形式计入平时总分,不超过20分。
如表1所示。
(2)达标性,形成性考核是对学习者学习目标的阶段性测试,其各项内容须有一个完成达标的标准,如作业完成率为100%,自主学习计划落实率80%以上,讨论参与率90%以上,小组活动参加率90%以上等。
对上述几项大指标可根据其内容进行再次细分,并定出达标率,综合而成总达标率。
只有逐项分解,才能明确,具体,便于操作。
(3)时间性,形成性考核是对学习者学习成果的阶段性考核,必须强调形成性考核内容完成的时间性。
班主任和课任教师对所布置的形成性考核工作依据教学进程须有一个完成时间表,学生应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对超限者应有一定的处罚。
如对平时作业而言,正常时间完成者按100%计;超过1周者,只计相应成绩的70%;超限两周者,只计相应成绩的50%;超限四周者,则是次作业成绩计零分。
平时作业未完成者或不及格者(及格线70分),将取消该门课的考试资格。
其他形成性考核的时间性限制以此类推。
(4)创新性,形成性考核内容的设计还应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和特点,在确定考核成绩时对那些创造性解答问题,分析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学生应有一个奖励,以鼓励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习积极性。
2.2终结性考核的实施
终结性考核主要是指知识性考核即期末考试占40%,具体内容结
合职业资格取证的理论考核部分实施,实行教考分离制度。
无论计算机题库还是成卷题库,都应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变化使其处在不断更新、逐步完善的动态之中。
在建库过程中,要严把质量关,对数量也要有一定的要求。
考试完成后填写学生考核分析报告,对考试结果提供的材料、数据进行全面的定性、定量分析,及时反馈给学生,并提出改进措施。
3.实施效果分析
近几年岗位核心课程中加强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通过在我院铁道工程技术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2010级至2012级学生中实施,取得一定的效果。
达到了以考促学、以考促教为目的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重视过程考核,突出了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考核评价贯穿于教学全过程,重视具体过程环节,依据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能力构建了相应的能力考核目标,突出了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
促进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考核指标的建立给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认真梳理实训项目中的专业核心技能及其考核目标。
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提高了教学质量。
4.结束语
高职理实一体化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基础,如何真实反映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是考核重点。
考核评价体系改革注重过程考核即形成性评价占据的比重,现阶段
考核实施过程比较繁琐,评价指标不够细化,这也是今后考核评价体系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荣瑞芬,李祖明,闫文杰. 技术应用型实践课程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施[j]. 职业技术教育,2011,14:73-75. [2]杨凤敏. 试述我国高职教育考核评价制度体系的构建[j]. 职教论坛,2009,11:4-5.
[3]周霞. 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障碍与对策[j]. 天津电大学报,2010,02:17-18+42.
[4]胡胜亮,白培康. “形成性考核评价”在本科教学中的实践[j]. 中国校外教育,2010,24: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