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模拟考试试题4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9
生理学模拟考试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1.当连续刺激的时间间隔短于单收缩的收缩期时肌肉出现
A、一次单收缩
B、一连串单收缩
C、强直收缩
D、无收缩反应
2.尿液流经尿道刺激感受器,使逼尿肌收缩增强,直至排完尿液是
A、自身调节
B、负反馈调节
C、体液调节
D、正反馈调节
3.终板电位的特点是
A、具有全或无性质
B、有不应期
C、不易受药物影响
D、其幅度与递质释放量成正比
4.大脑皮层紧张活动状态时主要脑电活动表现是
A、出现α波
B、出现β波
C、出现θ波
D、出现δ波
5.能产生兴奋总和效应的神经元联系方式为
A、聚合
B、辐散
C、环状
D、链锁状
6.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在
A、下丘脑
B、中脑
C、延髓
D、尾核
7.若某人的血清中含抗A与抗B两种凝集素,其血型是
A、A型
B、B型
C、AB型
D、O型
8.肾功能衰竭引起的贫血主要由于
A、缺乏铁质
B、维生素B12缺乏
C、缺乏叶酸
D、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9.具有舒血管作用的组织代谢产物是
A、组织胺
B、血管舒缓素
C、缓激肽
D、CO2和乳酸
10.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物质交换的形式主要是
A、滤过和重吸收
B、吞饮作用
C、渗透作用
D、扩散作用
11.平均动脉压是
A、收缩压减去舒张压
B、收缩压+脉压/3
C、(收缩压+舒张压)/2
D、舒张压+脉压/3
12.最大吸气末的肺容量是
A、余气量
B、功能余气量
C、肺总容量
D、潮气量+功能余气量
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
A、物理溶解
B、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C、氧合血红蛋白
D、高铁血红蛋白
14.胆汁中参与消化作用的主要成分是
A、胆色素
B、胆盐
C、胆固醇
D、脂肪酶
15.正常时胃蠕动的起始部位在
A、贲门部
B、胃底部
C、胃体中部
D、幽门部
16.当肾动脉压由120mmHg(16kpa)上升到150mmHg(20kpa)时,肾血流量的变化是
A、明显增加
B、明显减少
C、无明显改变
D、先增加后减少
17.特殊动力效应最高的食物是
A、糖
B、脂肪
C、蛋白质
D、混合食物
18.球旁器的生理功能是
A、分泌血管紧张素
B、分泌肾素
C、分泌醛固酮
D、分泌前列腺素
19.胰岛素对糖代谢的作用是
A、促进组织摄取、贮存、利用葡萄糖
B、促进糖异生
C、促进糖原分解
D、抑制葡萄糖转化为脂肪
20.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激素是
A、甲状腺素
B、甲状旁腺素
C、促甲状腺素
D、降钙素
二、双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0分) 1.神经纤维动作电位除极相与复极相产生的基本原因有
A、K+内流
B、Na+内流
C、Cl-内流
D、K+外流
E、Na+外流
2.参与肌牵张反射的效应器有
A、梭内肌
B、腱器官
C、梭外肌
D、心肌
E、胃肠平滑肌
3.维持血管内外及细胞内外水平衡的因素有
A、血浆中碳酸氢盐浓度
B、血浆与组织液晶体渗透压
C、血浆Ca++浓度
D、血浆O2和CO2浓度
E、血浆胶体渗透压
4.所有心肌都具有
A、收缩性
B、传导性
C、兴奋性
D、自律性
E、细胞间电阻大
5.微循环中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其作用是
A、有利于散热
B、有利于保持血浆蛋白浓度
C、有利于血中白细胞进入组织
D、减少组织细胞对氧的摄取量
E、增加组织液生成
6.吸气时
A、气道阻力减小
B、胸内负压值加大
C、静脉回流减少
D、肺血容量减少
E、肺回缩力减小
7.小肠的运动形式有
A、蠕动
B、集团运动
C、分节运动
D、容受性舒张
E、排空运动
8.人在冷环境中增加产热的方式有
A、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汗液分泌减少
D、肌肉紧张性增加
E、皮肤血管收缩
9.影响和调节肾小管、集合管水重吸收的因素是
A、肾小管、集合管内外两侧渗透压差
B、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
C、近曲小管对水分的通透性
D、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通透性
E、髓袢升支对水分的通透性
10.对组织发挥作用的甲状腺激素是
A、结合T3
B、游离T3
C、结合T4
D、游离T4
E、蛋白结合碘
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至5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反射弧的组成包括
A、效应器
B、神经中枢
C、传出神经
D、传入神经
E、感受器
+进入细胞内是
A、借助通道
B、不耗能
C、主动转运
D、借助泵
E、逆浓度梯度
3.突触前抑制是
A、通过轴突-轴突突触活动引起
B、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减少
C、突触前膜发生超极化
D、突触后膜发生超极化
E、又称去极化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