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 第一单元第一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 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4.47 KB
- 文档页数:8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第一课《林教
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在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培养学生通过情节、环境、言行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
2.赏析小说曲折的情节。
3.分析景物和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4.了解林冲形象的意义,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教学重点
1.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
2.赏析林冲的形象。
3.在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1.分析林冲形象的意义。
2.小说中环境与细节描写的作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答疑问难--讨论分析--引导总结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播放《水浒传》主题曲。引起学生对《水浒传》电视剧内容的回忆,并适时让学生回答《水浒传》中有关林冲的情节内容。
老师帮助学生理清林冲上梁山前的经历:林冲是《水浒》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受人敬重,生活富裕,有个美满的小家庭。他对封建统治阶级抱有幻想,本无造反之心。然而奸臣高俅(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
蓄意霸占林冲的妻子,虽多次调戏都遭到抗拒但仍不死心,于是高俅利用权势指使他的狗腿子陆谦(陆虞候)、富安等人设下毒计,诬陷林冲手执利刃故入军机重地白虎节堂,图谋行刺,把他送交开封府发落。开封府尹明知林冲冤屈,但迫于高太尉威势仍判定脊杖二十刺配沧州。高俅又令陆谦买通押差,要在赴沧州途中的野猪林害死林冲,幸被鲁智深救了。林冲和鲁智深分手后路过柴进庄院,受到殷勤接待;柴进又写信给沧州官府托请照顾林冲。林冲到了沧州牢营,由于送了银子给差拨、管营,又有柴进荐书,不仅免了一百杀威棒,还被派去看管天王堂。此后(课文节选的内容由此开始),陆谦、富安奉高俅之命追踪来到沧州,与差拨、管营合谋,必欲置林冲于死地。林冲被残酷的现实步步紧逼,虽忍辱求全而不可得,终于杀死仇敌,投奔梁山,走上反抗的道路,成为宋江起义军中著名的首领之一。
二检查预习情况
1.了解《水浒传》中有关林冲的描写。
《水浒传》内容简介及本课节选内容:讲述北宋山东梁山泊以宋江为首的绿林好汉,由被迫落草,发展壮大,直至受到朝廷
招安,东征西讨的历程。又名《忠义水浒传》,初名《江湖豪
客传》,一般简称《水浒》,全书定型于明朝。作者历来有争
议,一般认为是施耐庵所著,而罗贯中则做了整理,金圣叹删
节为七十回本。林冲是《水浒传》中重要的人物,他外号豹子
头,在梁山泊排第五。林冲起初是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有
漂亮的老婆,幸福的家庭,可是因为他老婆张氏贞娘被高衙内
看中,后接连被以高俅为代表的奸臣们陷害,被逼上梁山,他
由委曲求全忍辱负重到彻底反抗,体现出了官逼民反的小说主
题。本课内容节选小说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烧
草料场》。
2.了解《水浒传》的作者。
施耐庵(1296年-1372年),本名彦端,一般被认为是元末明初小说家,关于《水浒传》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目前最广泛认可的说法认为作者是施耐庵。历史上还有其它几种观点,包括了罗贯中说,施惠说,郭勋托名说,宋人说等。
其中一种观点认为百回的《水浒传》前七十回为施耐庵著,后三十回则为罗贯中著。另一种观点是全书为施耐庵撰写,再由罗贯中整理编辑。此说最早见于明代高儒《百川书志》,认为《水浒传》是“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这种观点在学术界有不少人认同。
3.有关林冲的章节内容。
4.检查生字词。
酒馔.zhuàn玷.辱diàn尴尬
..gān gà彤.云tóng央浼.měi洗漱.shù三学生读文本,理清文本情节。
老师在学生自学后,指定中等成绩学生板书小说的情节内容,老师引导学生指正总结:
第一部分( 引子,第1节):林冲偶遇旧知。
第二部分( 开端,2-5 节)::陆谦谋害林冲。
本节主要内容是:陆虞候密谋策划,李小二疑虑警惕,林教头识破阴谋,林冲买刀寻敌。
第三部分( 发展,6-9 节):林冲接管草料场。
本节主要内容:派往草料厂,接管草料厂,沽酒。
第四部分( 高潮和结局,10-12自然段):林冲复仇山神庙。
本节主要内容:破庙借宿,探听真情,报仇。
四学生通过分析情节和人物描写的段落,分析林冲的形象。
1.第一部分从林冲与李小二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林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阅读第一段后,讨论,老师提问,并且引导学生总结:
从林冲帮助李小二看,林冲是一个具有正义感和侠义精神并对现实社会不满的人;从明知是高俅“生事陷害”,自己才吃了官司,被刺配到沧州,但和李小二说到这件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还把高俅称作“高太尉”,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高太尉才受了官司看,林冲是一个善良安分,能忍受屈辱、性格软弱的人。
2.在第二部分里,林冲知道陆谦密谋害他时,他的表现怎么样,这显示出林
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快速阅读第二部分后,讨论,老师提问,并且引导学生总结:从林冲识破真相后,发怒,买解腕尖刀,四处搜寻仇人看:当迫害逼到眼前时,林冲也具有了强烈的反抗意识;从“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时,“林冲也自心下慢了”看:林冲的反抗并不坚决,幻想得过且过,委曲求全。
3.林冲对自己被安排到草料厂的态度怎么样,这说明林冲是一个什么的人?
学生快速阅读第三部分后,讨论,老师提问,并且引导学生总结:
从林冲先是有怀疑,到还是接受了安排,再到长久打算,还祈求神灵保佑看:林冲对统治者还是心存幻想,他还有随遇而安的思想。
4.林冲在最后杀死了仇人,这和他前面对统治者充满幻想,委曲求全,忍辱负重的性格相反,他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快速阅读第四部分后,讨论,老师提问,并且引导学生总结:
听到陆虞候等人的对话,知道高俅指使人谋害自己的真相后,他才清醒地认识到,高俅一伙留给他的只有一条死路。这残酷的现实促使他觉醒,认清了反动统治者的狰狞面目。认识到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反抗斗争。于是,林冲毅然杀死了仇人,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统治者的道路。他转变的主要原因是:官逼。
5.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林冲在文中的形象:林冲是一个充满侠义精神,却又对统治宁可忍辱负重,委曲求全也不愿彻底决裂,而当被逼上绝路后才坚决反抗的低级军官。
6.林冲的形象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请结合历史谈谈。
学生讨论,老师点拨,提问学生,老师引导总结:
林冲由一个委曲求全忍辱负重的教头到奋起反抗的起义领袖,完全是因为官逼所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林冲形象在当时的社会意义就是:他的经历和形象体现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意义。
7.本文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运用哪些手法?
学生自读课文,寻找答案,讨论统一看法,老师提问,学生展示,老师总结:在第一部分里,主要是通过对话描写,另外还通过回忆的方式从侧面写出了林冲的仗义。在第二部分,除过运用语言动作描写外,还运用了密谋等细节描写,环境烘托等。在第三部分,运用了心理和动作语言描写,同时还运用了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