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增长与产业涉及之间的关系
- 格式:docx
- 大小:23.98 KB
- 文档页数:8
中国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福利的影响摘要:近几十年来,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在推动国家经济增长、就业和创造财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研究中国对外贸易的演变历程,分析了对国民经济福利的影响。
文章认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润和就业机会,促进了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但也带来了环境损害和“失业者”的问题。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贸易的积极作用,政府应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促进市场化,加强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以及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中国;对外贸易;国民经济福利;产业升级;技术创新一、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按照国际收支统计数据,1994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仅为3278亿美元,而到2019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已经增长到了 4.6万亿美元。
外贸对于中国经济的贡献巨大,对于加速国家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率、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贸易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货币升值导致的出口减少、环境污染等问题。
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探讨了中国对外贸易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解决负面影响。
二、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历程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开展了大规模的对外贸易,以此促进经济发展。
随着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对外经贸体系也逐渐建立。
中国先后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多个国际组织,形成了对外贸易合作的多边框架。
1980年代,中国进行了高度集中的对外贸易。
这一时期的贸易以出口经济为主,其结构比较单一。
1990年代,中国开始通过积极引入外资、推动产业升级等措施,加强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
进入21世纪,中国对外贸易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推动着国内得以快速发展。
2011年,中国超过了德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
在2018年和2019年,中国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分别达到了4.6万亿美元和4.7万亿美元。
三、对国民经济福利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于推动中国经济健康发展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越来越深入,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也愈发密切,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处地位也逐渐被各国重视,同样的产品只有当其附加值充足时,才能在国际市场中国形成充足的竞争力。
而中国历来在服务贸易出口方面占据重要市场份额,但是量的优势并代表质的取胜。
对这些出口的服务贸易进行考察发展其内涵的技术程度远远无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提并论。
在产业结构上也不如发达国家完善。
而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能够促进服务业水平更具有竞争力,从而使得产业结构更加完善。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研究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对产业升级产生的影响。
因此,笔者尝试针对我国目前的服务产业进行考察,并得出其规模提升结构完善的结论。
但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服务贸易总额也不断增加,但贸易逆差也持续扩大,传统服务贸易仍然占主要部分。
其次,笔者以定量的方式对服务贸易出口进行测量,并对技术密集型和服务密集型两类服务业进行比较发现前者的基础更为复杂,而且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中,发达国家服务贸易所涵盖的技术程度更高。
最后,笔者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探寻技术复杂度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并在研究结果中得出两者呈现正相关的关系。
除此之外,研发投入状况、外商投资以及人力资本等问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产业升级的效果。
但是类似个人GDP等问题却并没有呈现出与产业升级密切相关的结果。
关键词: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产业升级、实证分析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links between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re getting closer and closer, and countries are pay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ir position in the global value chain. The same products can only form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China when their added value is sufficient Sufficient competitiveness. China has always occupied an important market share in service trade exports, but the quantitative advantage does not represent a qualitative victory. Examining these exported service trades and developing the technical level of their connotation is far from being comparable to that of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erm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t is not as perfect as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increasein the complexity of service trade export technology can promote the level of competitiveness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thereby mak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more complete. In this context, this article will study the impact of service trade export technology complexity on industrial upgrading.Therefore, the author attempt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ervice industry in China, and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its scale upgrade structure is perfect. But there is still a big gap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total amount of service trade also continues to increase, but the trade deficit also continues to expand, and traditional service trade still accounts for the main part.Secondly, the author measures the export of service trade in a quantitative way, and compares the technology-intensive and service-intensive service industries, and finds that the former is more complex, and i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level of technology covered by national service trade is higher.Finally, the author uses the method of empirical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ical complexity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e, and draw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in the research results. In addition, the status of R & D investment, foreign investment and human capital will also affect the effect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to a certain extent. However, issues such as personal GDP have not shown results closely related to industrial upgrading.Key words:s ophistication in service export, industrial upgrading, empirical analysis目录一、引言 (4)(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二)研究内容和框架....................................................................................................................(三)研究方法................................................................................................................................二、文献综述 (6)(一)服务贸易出口复杂度的影响因素 ......................................................................................(二)服务贸易出口复杂度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 ..................................................................(三)服务贸易出口复杂度测算方法..........................................................................................(四)文献评述..............................................................................................................................三、我国服务业现状分析 (9)(一)服务产业现状......................................................................................................................(二)服务贸易现状......................................................................................................................四、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测算 (19)(一)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概念界定................................................................................................(二)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测度及分析............................................................................................五、实证分析 (23)(一)模型构建................................................................................................................................(二)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三)产业结构高度化指数测算结果及分析 ..............................................................................(四)结果分析................................................................................................................................六、结论及建议 (29)(一)研究结论................................................................................................................................(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出口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10级经济学专业柏钰【摘要】一国的出口贸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国的经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阐述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其次利用搜集到的数据,通过计量经济研究来建立模型,从量化角度说明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经过检验,得到结论;最后,根据结论结合我国具体的实际情况,提出调整出口政策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出口贸易经济增长计量经济研究关系研究中国一、引言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经济高速持续发展,出口被誉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
从理论上来看,出口贸易贸易发展在很多方面是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但是,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又会导致了巨额的贸易顺差,因此也存在着许多的危险,比如国际收支顺差会导致通货膨胀加剧,加剧国际贸易摩擦,影响外汇及外汇安全,增加生产成本,人民币升值以及贸易壁垒对出口的压力等。
并且在一个具体的国家是否发挥作用和发挥作用的大小以及效果,往往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国家政策和国际环境的影响。
本文针对出口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探究我国出口贸易是否真的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如果是真的,那么出口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增长。
Chow(1978)研究的结论,在巴西、以色列、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等地区和国家,出口贸易与GDP 增长之间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双向因果关系,而在阿根廷出口贸易与GDP增长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并不存在[1]。
Jang 和Eden (1996)研究表明,美国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表明美国的出口增长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明显[2]。
因此,本文将就他们研究的基础上来,来探究出口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二、数据说明经济增长在物质上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数量的增加,在价值形态上是指一定时期内的国民收入的增加,衡量的指标可以选取总量指标GDP或者GNP,也可以选取人均指标人均GDP或者人均GNP。
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关系的格局及趋势作者: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张莉信息来源: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时间:2010-06-28 11:28:00对外贸易是我国对外经贸关系的具体体现,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增进与世界各国的友谊和合作,是我国的一贯方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各贸易伙伴的贸易关系稳定发展,对外贸易不但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成为我国与各个国家和地区保持良好经贸关系的重要标志。
(一)深刻融入全球分工体系,确立世界贸易大国地位1、与贸易伙伴货物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已成为第一大出口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贸易伙伴的贸易往来不断加深,贸易规模持续扩大。
1978年至2009年,我国进出口货物贸易总额由206.4亿美元扩大至22072.7亿美元,共计增长了105.9倍,其中,进口由108.9亿美元增至7916.1亿美元;出口由97.5亿美元增至9690.7亿美元,分别增长了71.69及98.4倍。
2009年我国占世界贸易比重达到9%,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其中,出口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进口则仅次于美国、德国,为世界第三大进口国。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在全球的贸易地位更是迅速上升,1999年,世界前五大出口国分别为美国、德国、日本、法国和英国。
五国共占全球前40大国家出口值的43%,中国排名第九,2009年,中国已越居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年均增长率为20%,比美国4%的年均增长率高出16个百分点。
国际货币仅仅组织(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认为,中国正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大推动力。
表1978-2009年中国货物进出口及出口额在世界的比重和位次资料来源:根据WTO统计数据计算2、与贸易伙伴服务贸易稳定增长,进出口位列世界第五服务贸易也是我国发展对外经贸关系的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贸易伙伴的服务贸易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也随之表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出口贸易在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整理: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码: ___________)[摘要] 出口贸易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实证方法肯定了出口贸易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同时也分析了我国出口贸易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出口贸易经济增长作用问题对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已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经济一个重要的助推器。
我国经济的发展主要靠消费、投资、出口三大因素来拉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口贸易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然而,要实现我国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尚存在诸多的问题,我们要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
一、出口贸易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出口为导向的发展战略使经济迅速发展。
1978年我国的GDP为3624.1亿元,到了2005年我国的GDP就增长到了182321亿元,是1978年的50.3倍,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二十几年保持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历史上的“中国奇迹”。
与此同时,对外贸易也迅速发展,尤其是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从1978年出口额的97.5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7620亿美元,27年的时间出口额增长了约78倍,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内生产总值与出口额的增长曲线大体一致,二者都是经历了一个平稳增长期(1978元~1990年),然后进入快速增长期,每年都有较快增长,1991年GDP为21617.8亿元,1993年为34634.4亿元,1996年为67884.6亿元,2001年为97314.8亿元,2005年为182321亿元,这15年时间增长了约8.4倍;我国的出口额也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1991年出口额为3827.1亿元,1993年为5264.8亿元,1996年为12576.4亿元,2003年已达到36299.5亿元,2005年为63067.3亿元,15年间增长了约16.5倍。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中国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围绕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
在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即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性;其次明确了研究目的,即分析这些影响因素;最后阐明了研究意义,为深入了解中国对外贸易提供理论支撑。
在首先解释了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定义和作用,然后进行了中国进出口贸易现状的分析,接着详细分析了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中国出口和进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并综合分析了其综合影响因素。
结论部分总结了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并探讨了研究的一些局限性和改进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机制,为未来政策制定和对外贸易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国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现状分析、综合影响因素分析、未来展望、局限性、改进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参与者。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在国际贸易中起着重要作用。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备受关注。
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不仅影响着国内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也直接影响着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
深入研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的贸易状况,为制定有效的政策和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探讨这些因素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性和作用。
通过研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在引导和规范进出口贸易中的作用机制,为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可以帮助企业和政府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研究还可以为未来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第34卷 第6期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Vol.34 No.6 2020年12月 Journal of Yanbi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Dec. 2020·14·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金俐延(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吉林 延吉 133002)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有了很大发展,同时中国经济也在过去四十年多年的时间里有了稳定且长期的发展。
本文以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作为研究主题,首先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现状,从实证的角度来科学论证和计算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并以此作为分析问题的基础,利用1990-2017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数据和我国GDP 数据,运用Eviews 软件,作出一系列检验,最终解释了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为中国优化对外贸易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对外贸易;进出口;经济增长;实证分析中图分类号:F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564(2020)06-0014-06对外贸易一直是世界各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核心内容,在各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也从之前的贸易逆差转为贸易顺差,丰厚的外汇储备成为了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定心丸。
贸易顺差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纵观世界经济和全球格局的演变历程,对外贸易的发展也是17世纪欧洲发达经济体全面赶超中国的重要因素,相比农业经济而言,贸易经济具有更高的价值创造属性,其价值增值过程对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对于提高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地位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由于中国对外贸易问题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突破口之一,故本文通过研究中国对外贸易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希望为中国贸易的发展给出一定建议,扬长避短,同时希望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论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王俊杰2013-2-28 15:00:54 来源:《当代经济》2012年第7期上内容提要:本文使用一种叫做自回归分布滞后—非约束误差纠正模型(ARDL-UECM)的方法来检验Thirlwall定律在中国的适用性,并测度长期中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
结果表明,长期中,Thirlwall定律在中国成立。
1980—2010年间,出口每增长10%,将推动GDP增长约1.8%。
这个值大于林毅夫和李永军2003年估计的1%,这表明他们的估计方法存在的缺陷可能确实对结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如此之大,所以我国有必要保持外贸的稳定增长。
关键词:出口,中国经济增长,Thirlwall定律,ARDLUECM方法作者简介:王俊杰,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一、引言1978—2010年,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飞速发展,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29727.6亿美元,其中进口从108.9亿美元增加到13948.3亿美元,出口从97.5亿美元增加到15779.3亿美元。
折算成增长率,进口年均增长16.37%,出口年均增长17.23%,而同期中国GDP年均增长9.9%。
出口对于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得到了许多文献的证实(Thirlwall,1979,1983,2003;Feder,1983;徐长生和庄佳强,2008;Jeon,2008)。
林毅夫和李永军(2003)还实证研究了出口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外贸出口每增长10%,基本上能够推动GDP增长1%。
但是林毅夫和李永军的模型设定和估计方法存在问题。
由于他们的基本模型受到多重共线性的困扰,他们不得不去掉多个变量,这可能对结果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根据Thirlwall的理论,并使用一种叫做自回归分布滞后—非约束误差纠正模型(ARDL-UECM)的方法来测度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
这种方法在测度变量之间的长期关系时非常有效,且它的一个突出的优点是它允许解释变量都是I(0)或者I(1),或者是二者的混合,只要被解释变量是I(1)。
由中国进出口贸易现状存在的问题探讨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摘要:消费、投资和进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世界各国间的政治、经济想想文化都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着,因此世界各国间也必然存在着进出口贸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但是,如果从全球经济及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对外贸易,则会发现我国的对外贸易任然存在很多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人多地广,资源丰富,是出口贸易大国,我国与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有进出口贸易沟通。
因此极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本文从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的现状出发,运用了宏观经济学中进出口对GDP的影响、税收与进出口的关系、人民币汇率对进出口的影响、对外贸易乘数等理论知识,通过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当前我进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并提出了解决进出口问题促进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措施。
关键词:中国进出口现状经济发展作用本文共五章,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从宏观角度提出了解决进出口问题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措施。
第一章对当前我国进出口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作为导入正文的绪论;第二章对进出口贸易对一国经济的影响作了简要分析;第三章分析了影响我国进出口打两个主要因素;第四章主要从宏观角度提出了解决进出口问题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措施;第五章是对本文的简单总结。
第一章、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一)中国的对外贸易存在着非市场化的问题1.国内企业要出口产品必须得到政府的批准,大多数生产企业不能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出口产品。
虽然我国对传统的贸易体制不断进行改革,如赋予若干企业进出口自营权,但是,获得进出口自营权的仅仅是少数国有大中型企业,而且其进出口自营权仍然受到很多的约束,经营范围受到严格的限制,拥有进出口自营权的生产企业实际上不能完全自主地经营进出口业务。
此外,虽然我国也允许私营企业获得进出口自营权,但进入门槛很高,数量极其有限。
中国对外经济关系课程中国对外经济关系引言: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对外经济关系日益紧密。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仅在国内拥有庞大的市场,而且在国际上也具备了强大的影响力。
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格局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中国对外贸易、外商投资和对外援助等多个角度来探讨中国的对外经济关系。
一、中国对外贸易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国际贸易在中国的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的出口和进口贸易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也逐渐提高。
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如下:1. 贸易规模持续扩大:中国对外贸易规模逐年扩大,成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19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了31.54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3.4%。
2. 贸易结构优化:中国的贸易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出口产品不再仅仅是低附加值产品,而是逐渐向中高端产品升级。
中国的出口产品涵盖了机电产品、高技术产品、汽车、纺织品等多个领域。
3. 贸易伙伴多元化:中国的贸易伙伴日益多元化,除了传统的发达国家,中国正在加强与新兴市场的贸易合作。
中国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的经贸合作日益密切,为中国拓宽了市场空间。
4. 进一步开放市场:中国积极推动贸易自由化,扩大对外开放。
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并参与了多个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
二、外商投资外商投资在中国的经济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对外商投资的政策环境不断改善,吸引了大量的外国资本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对外商投资的主要特点如下:1. 开放的市场环境:中国积极营造对外商投资的开放环境,制定了一系列便利外商投资的法律和政策。
例如,中国建立了外商投资法律法规体系,提供了外商投资的法律保护。
2. 外资进入战略性产业:中国鼓励外国资本进入战略性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和绿色产业。
中国政府为外商投资提供了税收优惠和其他激励措施,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者。
中国工业行业出口与生产率的关系【摘要】本文选取2001-2009年中国工业行业的统计数据,检验我国工业行业出口与生产率的关系,结果显示:行业的生产率与出口在2001-2004年虽然为正相关,但最近的2005-2009年的数据分析显示相关系数并不理想,且呈现负相关关系,即生产率越高的出口越少, 而生产率越低出口反而越多,这与出口自我选择效应相悖;出口对生产率的影响也不明确,出口贸易并没有提高我国工业行业的生产率,不仅如此,其还对生产率有负面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不符合出口学习效应的。
导致我国工业行业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可能在于我国加工贸易较多,且占据了出口贸易的主体。
【关键词】工业;出口;生产率1.引言国内外诸多学者对出口与增长率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出口的自我选择效应和学习效应两个方面。
就自我选择效应方面而言,大量的经验证据支持了自我选择效应(如aw,( 2000)[1];出口与生产率国际研究组(isgep),2007)[2])。
而到目前为止,关于出口学习效应的经验结论仍不清晰,一些文献支持存在出口学习效应(如de loecker,(2007)[3];张杰等,(2009)[4]),然而,还有部分文献并没有发现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在生产率增长方面存在差异(如bernard和jensen,(1999);clerides等,(1998))。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验证出口与中国工业生产率之间的是否存在自我选择效应和学习效应。
2.实证分析2.1 生产率与出口值的计算本文采用参数法中的近似全要素生产率(approximate tfp,简作atfp)的计算方法,这种方法来自head和ries(2003)文献,其本源是参数方法中的“索洛残值法”的衍生,优点是计算方便,而且集合了参数方法的优势,公式如下:atfp=lnq/l-slnk/l其中:q为产出,l 为劳动投入,k为资本投入,s代表生产函数中资本的贡献度,并引用hall和jones(1999)的文献中对于s的设定s=1/3,做这样的设定基于以下理由:第一,相关文献使用很多,且基本符合实际情形,具有统计上的普遍性;第二,即使设定不够准确, 但其对于行业真实生产率的反映准确性程度也是高于劳动生产率的。
中国的主要进出口商品与贸易伙伴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家之一,其进出口贸易对全球经济具有重要影响力。
本文将介绍中国的主要进出口商品和贸易伙伴,以揭示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中国的主要进口商品1. 矿产资源类: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和第二大天然气进口国。
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等矿产资源是中国主要的进口商品。
这些资源的进口保证了中国工业生产的需要。
2. 农产品类: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之一。
大豆、棉花、玉米、大米等粮食类农产品是中国的主要进口商品。
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使得国内农产品需求无法完全满足,因此依赖进口成为必然选择。
3. 高端装备类:高铁设备、飞机、电力设备、核能设备等高端装备是中国主要的进口商品。
随着中国工业的升级和技术的提升,一些高端装备需要从国外引进,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4. 汽车类: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因此汽车成为中国的主要进口商品之一。
豪华车、电动车、商用车等各类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竞相进口,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求。
二、中国的主要出口商品1. 电子产品类: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和出口国。
手机、电视、计算机、家电等各类电子产品是中国的主要出口商品。
中国电子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因为其品质可靠、价格合理。
2. 纺织品类: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之一。
服装、鞋帽、家纺等纺织产品是中国的主要出口商品。
中国的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有较高的市场份额,以其品质优良、价格具有竞争力而闻名。
3. 机械设备类:中国的机械设备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
工程机械、建筑设备、农业机械等机械产品是中国的主要出口商品。
中国机械设备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以低价格和高品质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
4. 高新技术产品类:中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备受关注。
通信设备、半导体、太阳能产品等高新技术产品是中国的主要出口商品。
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为其出口产品带来了竞争优势。
中国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及其因素决定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及其因素决定。
出口增长一直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一,其背后的二元边际结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对中国出口的长期稳定性和持续性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详细分析这两种边际的含义、特点以及它们在中国出口增长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影响二元边际结构的决定性因素。
我们将对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进行定义和区分。
集约边际指的是在已有出口市场上的出口增长,主要依赖于已有产品的质量和数量的提升;而扩展边际则是指在新的出口市场或新产品的开发上的增长,它反映了中国出口市场的多样性和新产品的研发能力。
接着,我们将对中国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利用相关数据来揭示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在中国出口增长中的贡献程度。
通过对比不同时期、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出口数据,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二元边际结构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
我们将探讨影响二元边际结构的决定性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技术进步、要素禀赋、贸易政策、市场环境等。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出口增长的动力和潜力,为未来的出口策略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旨在全面解析中国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结构及其决定因素,以期为中国出口贸易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随着中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其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广泛研究的焦点。
集约边际主要关注已有出口产品或目的地的贸易额增长,而扩展边际则侧重于新出口产品或新目的地的开拓。
这种二元结构对于理解中国出口增长的动力和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出口增长的集约边际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些研究指出,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断提升,是推动集约边际增长的关键因素。
同时,国内生产成本的相对优势、出口退税等贸易政策也促进了集约边际的增长。
随着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深化,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也为集约边际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出口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中国经济的崛起,出口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其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深入探讨出口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并揭示出口在中国经济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
文章首先回顾了出口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和研究,为后续的实证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随后,文章将利用投入产出表的数据,通过定量分析和模型构建,对出口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进行实证研究。
文章将总结研究结果,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在经济学中,投入产出表是一种重要的分析工具,用于量化经济系统中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投入产出表通过描绘生产过程中各部门的产品和服务流动,揭示了经济活动的内在结构和关联。
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能够更准确地衡量某一特定行业或部门对整体经济增长的贡献。
特别是当考虑到出口这一关键因素时,投入产出表能够清晰地展示出出口活动如何通过各种经济链条影响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
近年来,关于出口对中国GDP增长贡献的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热点。
大量文献表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出口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
这些研究通常采用时间序列数据或面板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出口与GDP增长之间的关系。
然而,较少有研究从投入产出表的视角出发,深入剖析出口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
在已有的文献中,部分学者利用投入产出表数据,对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他们发现,出口不仅直接促进了经济增长,还通过关联产业的间接效应对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影响。
这些研究为理解出口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提供了有益参考。
也有学者指出,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贸易政策、市场结构、国际经济环境等。
因此,在评估出口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作用。
中国的出口,在过去30年当中增长迅猛,中国从完全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国家演变成出口份额第一的国家,在这个过程中对中国制造业的拉动是非常明显的。
2010年是一个非常值得庆贺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当中中国成为了全球制造业的大国,取代了美国,美国作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它已经维持了110年历史,而中国在改革开放的短短30年中就取代了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
那么,这个过程是怎么来产生的?其实跟我们出口增长有很大的相关性。
而中国的出口增长,它其实也是有我们国家独特的自然条件所形成的。
所以,我演讲主要是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中国外贸出口的特征和发展前景;很有意思的是在全球除了美国之外,有四个制造业大国:中国、韩国、德国、日本,这四个国家它有个普遍的特点,就是人均耕地面积非常小,中国人均耕地面积1.4亩,韩国0.54亩,德国2.25亩,日本0.6亩,所以日本地震之后对日本的农业生产影响会更大。
而全球的平均水平是3.5亩,资源丰富的那些国家,比如说美国,人均耕地面积有9.8亩,澳大利亚是最多的,人均是45亩,法国是5.6亩,印度比中国要多1倍,是2.7亩。
我们大致看了一下,耕地面积少的,反而成为全球制造业的第一大国,这其实就是资源禀赋所决定的,因为我们的耕地面积少,我们人口又多,那么我们怎么求生存、怎么求发展?只有通过出口来解决中国人的温饱问题。
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现象,比如说现在日本地震以后,日本的经济从此一蹶不振了,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日本在90年代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后,它就推行了产业空心化政策,虽然日本现在三大汽车巨头在本地已经停产了,但是它在海外的产量要远高于在本土的产量。
日本在海外总投资是5.9万亿美元,那是远超美国,所以,我们现在GDP是超过日本,但是我们的GNP只有日本的一半。
从这一点来看,日本虽然是国土面积很小的国家,但是它却是一个全球投资最多的国家。
同样,我们来看中国,中国在过去一千年中,人口从5500万增加到现在的13亿,我估计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将要达到14亿人口。
中国对外贸易的新特点2003年,在全球贸易处于低迷的形势下,中国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高达8512.1亿美元,比上年同比增长37.1%。
其中,出口4383.7亿美元,同比增长34.6%,居世界第三位;进口4128.4亿美元,同比增长39.9%,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进口市场,中国正在崛起成为一个世界贸易大国。
随着中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地位的改变,中国对外贸易所面临的经济环境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需要认真面对、深入研究,并适时转变观念,调整对外贸易的发展思路和政策。
新形势与新要求第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
跨国公司成为全球化的主导力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产业转移的速度加快,东亚地区尤其引人注目;国家之间的竞争不仅取决于生产要素的天然秉赋,更取决于资本、技术、人力资源和制度等要素的动态变化;世界贸易组织全球化的规则日益强化,以往推行进口替代或出口导向战略的政策措施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迫使各国转向更加开放的竞争战略.第二,区域一体化迅速推进。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欧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示范与刺激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方兴未艾。
到2002年底,世界贸易组织累计收到250个区域贸易协议的通报,预计到2005年,世界上将有300个区域贸易协议。
区域贸易协议具有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的双重效应,有利于成员国企业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配置资源,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从而获得分工深化带来的效率提高,区域内贸易将由此增加。
尽管参加区域贸易协议会对国内部分原有产业造成冲击,但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对区域贸易协议采取更积极的态度。
第三,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中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长期以来,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的主要目标是提升本国的出口竞争力。
经过多年的努力,由于国外投资的大量进入,国内外贸体制改革和竞争压力的增强,中国出口竞争力大大提高,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大大提升。
但近年来,中国出口的外部环境日益严峻,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逐年增加,各种形式的“中国威胁论”对中国的经贸环境产生了广泛的负面影响。
中国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研究【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中国经济增长溢出效应展开研究。
首先介绍了溢出效应的概念及相关理论,接着分析了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的因素。
然后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中国经济增长溢出效应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最后提出了针对中国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的政策建议。
结尾强调了中国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清晰地了解中国经济增长对周边国家的影响,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经济,增长溢出效应,概念,理论,因素分析,实证研究,周边国家,影响,政策建议,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结论总结。
1. 引言1.1 中国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研究中国经济增长溢出效应是指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所产生的正面效应向其他国家或地区传递,进而对这些地区的经济和社会产生影响。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增长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溢出效应越来越显著。
中国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中国经济增长对周边国家的影响机制,以及如何最大化利用这种溢出效应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通过对溢出效应的概念、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的特点和规律。
进一步分析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的因素,有助于找出影响溢出效应传播和扩散的关键因素,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中国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研究不仅关注中国经济对周边国家的影响,还需要重点考虑这种溢出效应对中国自身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探究中国经济增长溢出效应对周边国家的影响程度和方式,为深化区域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建议。
2. 正文2.1 溢出效应的概念及相关理论溢出效应是指一个经济活动的产生的正面或负面影响会进一步影响到其他相关经济活动的现象。
在经济学理论中,溢出效应主要分为正溢出和负溢出两种。
正溢出效应是指一个经济活动对其他相关经济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家企业在某一地区投资兴建工厂,不仅会创造就业机会,带动当地居民消费,还会吸引其他企业的投资,形成产业集群效应,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产业升级与国际贸易的协同发展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格局中,产业升级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协同关系。
这种协同发展不仅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至关重要,也是应对全球竞争和挑战的关键策略。
产业升级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从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向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转变的过程。
它通常涉及到技术创新、生产工艺改进、产品质量提升以及产业组织优化等方面。
而国际贸易则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交换活动。
通过国际贸易,各国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率的提高。
产业升级对于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产业升级时,其生产的产品和服务往往具有更高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从而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例如,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通过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使得高铁、5G 通信等高科技产品成功走向国际市场,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市场份额。
此外,产业升级还能够促进贸易结构的优化。
从以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制成品为主的贸易结构,逐步向以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为主的贸易结构转变,提高贸易的质量和效益。
国际贸易也对产业升级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国际贸易为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需求信息。
企业在参与国际贸易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了解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和竞争态势,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研发和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其次,国际贸易促进了技术和知识的传播与交流。
通过进口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企业可以吸收和借鉴国际先进水平,加速自身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同时,出口也能够促使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以满足国际市场的严格标准和要求。
然而,产业升级与国际贸易的协同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给国际贸易带来了不确定性。
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产业,采取了加征关税、设置贸易壁垒等措施,这不仅阻碍了正常的贸易往来,也对产业升级造成了不利影响。
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21卷第5期2023年9月J o u r n a l o f S h a n g h a i E c o n o m i cM a n a g e m e n tC o l l e ge V o l .21N o .5S e p.2023D O I :10.19702/j .c n k i .js e m c .2023.05.003中图分类号:F 7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988(2023)05-0016-14贸易大国出口增长如何突破 临界区域? 基于1973 2018年中国㊁美国㊁德国和日本的实证研究王贞力1 任龙飞2,3(1.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昆明 6502212.云南财经大学国际工商学院,昆明 6502213.英国格林威治大学,伦敦 S E 109L S)摘 要:自1950年以来,贸易大国的出口贸易均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低速增长,20世纪70年代开启的高速增长奇迹,并且保持了近30年之久,推动全球贸易格局形成中国㊁美国㊁德国㊁日本分立的局面㊂然而到了21世纪,这四个贸易大国出口贸易却陆续出现了增速放缓的收敛状态,意味着出口贸易进入 临界区域 ㊂基于1973 2018年中国㊁美国㊁德国㊁日本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技术创新对贸易大国出口增长突破临界区域的可能性㊂实证结果表明,1973 1997年研发支出㊁劳动生产率对出口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1997 2018年研发支出㊁经济复杂性指数对出口增长的抑制作用显著,由此说明技术创新是贸易大国突破当前 临界区域 的关键因素,贸易大国在不同领域的核心技术地位决定了贸易大国在全球贸易市场中的话语权和定价权,进而关系到贸易大国的经济富强和安全稳定㊂关键词:贸易大国;出口增长;临界区域;技术创新中美贸易摩擦和疫情带来的供应链不畅,不仅导致全球产业链部分脱钩,而且对全球贸易体系产生了深刻影响㊂随着全球贸易增速的放缓,世界分工体系逐渐分化,贸易格局呈现出不稳定的局势,增长不平衡㊁经济滞胀㊁区域冲突等问题,标志着全球贸易正从一个稳态走向另一个新稳态㊂从2010年开始,四个贸易大国商品贸易占G D P 的比重均发生了明显的下降,其中中国下降了近20%㊂①从图1可以发现,由全球贸易推动的经济增长出现乏力㊂究其原因,有些学者认为是经济周期的必然结果,但从另一种角度来看,上一波贸易增速的高速发展似乎与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存在同频㊂因此,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探究贸易大国出口增长的全球性瓶颈问题,技术创新是能够再次成为突破的动力,还是只是一种单纯的周期性运动?经济周期背后的推动力是否与科技进步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助于调整贸易大国出口贸易的发展模式,也为科技创新的产业化㊁商业化和贸易化等相关经济活动提供实证参考㊂61 收稿日期:2022-07-07作者简介:王贞力(1992- ),女,山东威海人,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讲师㊁世界经济博士,研究方向:大国贸易㊁贸易增长㊂任龙飞(1989- ),男,山西运城人,云南财经大学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项目管理㊂基金项目: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 综合要素约束条件下云南农业发展极限的优化问题研究 (202301A U 070089)㊂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图1 四个贸易大国商品贸易占G D P 的比重(%)一、相关文献回顾目前对于科技创新因素与国际贸易关系的最新研究,分为两个类型:一是探讨普遍意义上的技术因素对国际贸易竞争力和不同行业的影响;二是研究新型技术手段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影响㊂第一类研究的主要观点是技术因素虽然不直接促进出口贸易,但通过经济机制和政策机制等间接地提升出口贸易,代表性研究是李重燕等㊁金成国等和江永洪等㊂杨宁研究了技术因素与中美贸易失衡的关系,发现技术通过对劳动的分解,间接影响双边贸易,既存在扩大贸易差额的作用,也存在缩小贸易差额的作用[1]㊂李重燕等探讨了技术进步与出口贸易的双向关系,指出技术进步能够显著促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并且在结构特征上,表现出高技术产品的增速快于低技术产品的增速,但是出口贸易对技术进步的反向作用却不明显[2]㊂陈晓通等基于创业活动,分析技术创新是否能够推动对外贸易的内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创业活动的兴起㊁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与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发展存在相辅相成的正向关系[3]㊂金成国等侧重研究了科研资金投入强度与高科技产业出口发展的关系,从三个资金来源的角度出发:一是企业自有资金在科技研发领域的投入力度;二是政府㊁金融体系等对科技发展的支持力度;三是国际上对行业发展的资金支持㊂研究发现,企业自发的科研投入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最直接且力度最强,其他来源的资金虽然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起到促进作用,但是其持续力和全面性较为欠缺㊂这说明必要的科研资金投入会对富含科技元素的出口行业带来利好,但是需要密切关注科研资金的使用方式和预期效果[4]㊂江永洪等通过研究技术创新与贸易开放度的关系,阐述了促进出口增长的又一个可能的因素,研究表明:当技术创新处于较低水平时,对外开放度的提高不能带来有效的技术扩散和技术转移;当技术创新处于较高水平时,技术进步与对外开放程度处于同向变化,原因是技术进步能够显著促进出口贸易的绝对优势,因此技术进步与对外开放度之间呈现出U 形关系[5]㊂蔡继明等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深刻分析了技术进步与贸易利益分配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从短期看,一国的技术进步会带来贸易利益的重新分配,但是对存在技术溢出效应的两国来讲,不仅实际人均收入有所提升,贸易质量也会提高㊂这种结论在两个贸易大国 中国和美国的贸易实践中有深刻体现,也就是说,与其通过贸易保护和贸易壁垒的方式约束他国技术进步,不如想尽办法参与到全球技术发展㊁共享技术成果的局势中来[6]㊂71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第二类研究分析了新兴科技对国际贸易格局和劳动分工的影响,如区块链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代表性研究是於积琼㊁欧阳日辉等和黄晓凤等㊂於积琼的研究发现,目前区块链技术在国际贸易结算体系中逐渐应用,表现为降低结算风险㊁提高结算效率㊁减少支付成本等优势,同时又面临相关法律和制度不健全的问题[7]㊂欧阳日辉等也对区块链促进贸易创新发展机制做了理论研究,主要包括共识机制㊁协同机制和治理机制三方面,研究表明区块链技术推动的数字贸易能够有效地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贸易风险,但是困境存在于技术支持㊁场景应用和规模推广上[8]㊂对于这项技术是否能促进出口贸易的问题,上述研究并未做深入探讨㊂黄晓凤等对于人工智能技术是否能促进国际贸易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表明人工智能技术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引擎,会形成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优势,带动国际贸易模型的变革,但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还不足以形成新的国际贸易模式,需要推动人工智能与各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连锁的学习优势以及全球的规模效应[9]㊂综上所述,最新研究视角主要涵盖技术因素与出口贸易的总量㊁结构特征㊁竞争力㊁贸易模式的关系与机制研究等㊂对于技术因素的衡量主要以专利数量㊁论文数量㊁高新技术企业㊁高新技术出口量等作为指标,较少涉及宏观层面的科技指标;出口贸易的研究范围多集中于中国与他国的双边贸易,较少对一类国家进行贸易规律的提炼与归纳㊂因此,研究重心就是对贸易大国出口贸易增长的共性问题进行讨论,即科技创新因素在贸易大国的发展进程中到底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㊂至于贸易大国出口贸易增长突破临界区域的问题,目前还未有学者进行研究㊂本研究一方面依托于前人的研究经验,另一方面补充该领域的研究不足,拓展多元技术指标,采用实证方法测算技术要素与出口贸易的关系,总结技术要素推动下贸易大国出口增长的一般规律,尝试解答贸易大国出口增长突破临界区域的可能路径㊂ 二、研究设计(一)模型设定基于前期的基础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四个贸易大国的高速增长时期的启动年份均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从1978年开始,美国和联邦德国从1974年开始,日本从1965年开始㊂为了方便整体的统计测算,面板模型的启动时期统一地从1973年开始㊂四个贸易大国进入减速收敛时期均在2000年前后,中国的出口贸易减速从2000年开始,美国从2007年开始,德国从1990年开始,日本从1985年开始㊂更进一步讲,通过对面板数据进行图形解析和回归计算时发现,当以1997年为分段年份时,其前后的面板回归模型科技创新指标对出口增长的影响系数存在明显的正负差别,本次分段面板模型以1997年为四国统一的分段年份㊂首先,1973 1997年的技术创新因素对出口增长的基准回归模型(1)为:E x p o r t =α0+α1R D +α2ðC o n t r o l s +α3ðD u m _ye a r +ε(1)式中,E x po r t 表示四个贸易大国(中国㊁美国㊁德国和日本)的出口贸易总额(单位:亿美元),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和各国官方统计年鉴㊂R D 表示四个贸易大国的年度研究与科研发展支出费用(简称研发支出,单位:亿美元);C o n t r o l s 表示可能影响出口贸易增长的控制变量集,包括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 D P )㊁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r g d p )㊁消费价格指数(C P I )㊁固定资本形成总额(c a p i t a l )㊁广义货币供应量(M 2)㊁财政收入(r e v e n u e )㊁农业生产总值(a g r i c u l t u r e )㊁工业生产总值(i n d u s t r y )㊁发电量(e l e c -t r i c i t y )㊁煤炭消耗量(c o a l )㊁原油消耗量(o i l )㊁天然气消耗量(g a s )㊁铁路货运量(r a i l w a y );模型还引入了控制四个贸易大国出口贸易发展的年份虚拟变量(D u m _ye a r )㊂其次,注重研发支出提高带来国内生产率增加,进而推动出口贸易增长的中介效应㊂因此,进一步在基81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准回归模型的基础上使用劳动生产率替代研发支出,讨论国内劳动生产率与出口规模扩大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作为科技创新因素对出口增长的稳健性分析,设定1973 1997年的回归模型(2)为:E x p o r t =β0+β1p r o d u c t i v i t y +β2ðC o n t r o l s +β3ðD u m _y e a r +ε(2)再次,采用两阶段面板回归结果的对比分析,讨论技术创新因素对出口增长在不同贸易发展时期的效果差异,因此1997 2018年的研发支出对出口增长的基准回归模型(3)为:E x p o r t =γ0+γ1R D +γ2ðC o n t r o l s +γ3ðD u m _ye a r +ε(3)最后,用经济复杂性指数(E C I )代替研发支出(R D ),进一步分析解释变量调整后对出口增长的影响是否稳定,以此作为1997 2018年技术创新因素对出口贸易增长的稳健性分析,设定1997 2018年的回归模型(4)为:E x p o r t =μ0+μ1E C I +μ2ðC o n t r o l s +μ3ðD u m _ye a r +ε(4)本研究是基于1973 2018年的四个贸易大国(中国㊁美国㊁德国和日本)3个解释变量(研发支出㊁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复杂性指数)㊁13个国民经济发展宏观环境的控制变量的面板数据㊂根据模型中不可观测的个体异质性是否与解释变量有关,可以将面板模型大体分为两类常用的模型: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通过H a u s m a n 检验得到固定效应更适合本研究数据特征结构和数据影响模式,并且在回归测算过程中引入了年份虚拟变量(D u m _ye a r ),控制年份变化效应判断技术创新因素对出口增长的效果是否保持显著和稳定㊂(二)解释变量的数据来源和变量说明1.研发支出(R D )㊂学者对于技术创新和出口增长的关系论证,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观点:技术创新能够实现国内产业结构升级,高技术附加值的产品占据产业结构的重要位置;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会显著促进出口产品具有比较优势,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强,可以显著提高出口贸易的垄断势力和利润空间,最后通过技术外溢效应改善相关产业链的技术水平和一国出口的综合国际竞争力[10][11]㊂本研究采用研发支出指标作为衡量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式,研发支出是一个国家在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领域投入的经费金额,所以该指标能够直接和具体地表达国家在推动科技创新和科学研发领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讨论研发支出强度和出口增长的相互影响和阶段性变化,以此说明技术创新在出口贸易发展不同阶段的作用㊂2.劳动生产率(p r o d u c t i v i t y )㊂劳动生产率②的计算方法是国内生产总值(产出)除以总工作时数㊂国内生产总值以美元计价,并且根据各国之间的购买力平价和通货膨胀率进行调整㊂数据来源是宾夕法尼亚世界表(PWT ),可提供的数据长度从1950年至2018年㊂技术创新对国内生产体系的作用,最直接体现在工业技术设备的革新带来单位劳动产出的快速增长㊂因此采用劳动生产率的计算指标作为技术创新在经济运行中的表现形式,讨论劳动生产率与出口增长的相互影响㊂3.经济复杂性指数(E C I )㊂经济复杂性指数(E C I )③衡量经济活动的相对知识丰富程度㊂E C I 的计算过程使用S I T C4位数产品分解考虑其出口产品的知识强度,以出口产品的技术等级和价值量高低来衡量一个国家整体国民经济的知识丰富程度,即通过平均显性比较优势(R C A )进一步确定一个国家综合显性比较优势(R C A )㊂经济复杂性指数记录了出口数据,并将一个国家的经济体系简化为两个方面:出口结构中产品的数量指标和多样化程度,以及出口产品的质量指标和高科技附加值含量㊂从出口产品的知识含量和技术水平高低角度,进一步刻画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㊁产品流通㊁出口贸易结构中的作用,从而解释出口产业结构技术复杂性和出口增长的相关关系,为技术创新角度增添了产业结构层面㊂以下表1呈现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㊂91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表1 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变量名样本量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e x p o r t 184.005881.495705.4158.7624874.01R D 184.001119.471222.6417.385815.53p r o d u c t i v i t y184.0036.5715.229.7470.59E C I 184.001.610.740.092.62G D P 184.0043194.4045286.281385.03204941.00r g d p 184.0027524.8415176.961207.0053980.56C P I 184.00122.3260.9235.92317.77c a p i t a l 184.009987.4310866.79333.9257518.40M 2184.0039836.8548692.38437.34275943.20r e v e n u e 184.008492.038102.11399.5633436.34a g r i c u l t u r e 184.001513.071738.92172.759282.87i n d u s t r y 184.0027890.3231676.941404.02174010.60e l e c t r i c i t y 184.0017080.8915884.801668.0071117.70c o a l 184.00381.12453.6146.921969.07o i l 184.00356.89290.6953.83939.29g a s 184.00194.87234.625.33817.11r a i l w a y184.00837312.40922996.5019852.132702736.00三㊁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一)1973 1997年研发支出对出口增长的影响表2报告了1973 1997年研发支出与出口额的面板回归结果,模型(1) (8)的控制变量个数逐渐增加,模型(1)的控制变量有消费价格支出(C P I )㊁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r g d p )㊁固定资本形成总额(c a p i t a l )㊁货币供应量(M 2),在模型(1)中研发支出对出口额的估计系数在5%显著性水平下为正,随着控制变量个数的增加,在模型(8)的构建中控制变量个数达到11个,涵盖了产业结构㊁能源消耗㊁交通运输等方面,模型(8)中研发支出对出口额的正向显著性比模型(1)中的正向显著程度有所增加,从5%的显著性水平增加到1%的显著性水平,说明控制变量的增添不仅没有削弱研发支出对出口增长的促进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研发支出对出口贸易的正向影响㊂为了得到更稳健的估计结果,引入了年份控制变量,结果显示研发支出对出口额仍旧保持正向的显著影响,说明研发支出随着时间和年份的改变,对出口额的积极影响并没有减弱趋势㊂控制变量中消费价格指数㊁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㊁固定资本形成总额㊁原油消耗量㊁天然气消耗量和铁路货运量对出口额的回归系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为正,表明研发支出与国内物价水平㊁国内工资水平㊁能源消耗情况等存在同向变动趋势㊂表2 1973 1997年研发支出与出口额的面板模型回归结果模型(1)模型(2)模型(3)模型(4)模型(5)模型(6)模型(7)模型(8)R D 0.792**0.795**0.769*1.991***1.475**4.220***4.697***4.473***(0.369)(0.386)(0.395)(0.609)(0.635)(0.663)(0.557)(0.540)C P I7.330***7.375***6.958***12.05***15.27***15.92***18.26***19.77***(1.451)(2.250)(2.553)(3.163)(3.387)(2.771)(2.334)(2.303)02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续表)模型(1)模型(2)模型(3)模型(4)模型(5)模型(6)模型(7)模型(8)r g d p 0.202***0.202***0.198***0.175***0.162***0.119***0.0771***0.0802***(0.0309)(0.0332)(0.0354)(0.0354)(0.0350)(0.0294)(0.0253)(0.0243)c a p i t a l 0.351***0.352***0.324***0.299***0.299***-0.073-0.088-0.154*(0.0716)(0.0788)(0.112)(0.109)(0.107)(0.104)(0.0862)(0.0860)M 2-0.106***-0.106***-0.107***-0.117***-0.10***-0.130***-0.126***-0.099***(0.0144)(0.0150)(0.0151)(0.0152)(0.0162)(0.014)(0.0116)(0.0146)a g r i c u l t u r e -0.009-0.0930.3280.4880.3040.0880.011(0.358)(0.431)(0.449)(0.443)(0.363)(0.304)(0.293)i n d u s t r y 0.02040.00082-0.01530.136***0.131***0.138***(0.0580)(0.0567)(0.0558)(0.0510)(0.0424)(0.0408)e l e c t r i c i t y -0.097**-0.030-0.218***-0.256***-0.287***(0.037)(0.046)(0.047)(0.040)(0.039)c o a l -2.635**-1.512-0.304-3.831**(1.138)(0.945)(0.809)(1.458)o i l 8.693***5.351***4.933***(1.308)(1.211)(1.172)g a s 8.242***6.148***(1.313)(1.458)r a i l w a y 0.0019***(0.00065)D u m _ye a r Y E S Y E SY E SY E SY E SY E SY E SY E S_c o n s -3694***-3686***-3613***-2931***-2856***-4062***-3430***-2969***(509.5)(583.6)(622.0)(658.3)(643.4)(556.5)(473.6)(482.5)P r o b >c h i 20.00000.00000.00000.00010.00000.00000.00000.0000H a u s m a n固定固定固定固定固定固定固定固定N 100100100100100100100100R20.9350.9350.9350.9400.9430.9620.9740.977 注:圆括号内为标准误,*㊁**㊁***分别表示在10%㊁5%㊁1%的水平上显著㊂下同㊂现实情况是,出口贸易增长与国家的技术投入和科技研发有很强的关联性,国际贸易中的技术优势是依靠国家政策性引导和资金帮扶而实现的,技术产业化的时效性和效果力度是影响国际贸易先发地位的决定性因素㊂具体来看,德国政府注重共性技术④的传播和转化,德国各个科研联合会在共性技术的传播和转化中起到重要的作用[12]㊂例如,弗劳恩霍夫应用促进协会独特的筹资机制㊁合作模式㊁评估方式和转化机制保障了技术研发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㊂日本政府在泡沫经济之后,及时明确了 技术立国 的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新技术立国“(1994年)和‘科学技术创造立国“(1995年),相应的产业政策都是为了推动技术创新和技术研发,具体如下:(1)采用税收特别措施鼓励企业技术进口;(2)税收优惠㊁财政补贴㊁低利率贷款鼓励民间的技术开发;(3)通产省引导㊁支持并组织半导体行业的技术研发㊂在日本,政府在高新技术投资的力度是非常大的,日本政府对技术发展的远见卓识帮助了日本新一代产业革命的推进,也深刻地反映在出口贸易的节节攀升,但是日本的沿袭技术在国际市场推广时,会造成以此技术为核心的产业由垄断逐渐走向竞争状态,因此只能获取相对不高的贸易利润㊂美国在电子计算机㊁航空㊁能源技术㊁生物工程等方面的研究较早,美国政府在研制方面的资助㊁订货采购上面的支持㊁税收优惠㊁立法支持和提供风险资本的建设,都是这些高技术部门发展初期乃至后期延续的重要支柱㊂与12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此同时,技术创新的持续投入和美国政府对全球范围技术人才的高薪聘请以及礼遇优待,都为美国贸易持续增长提供了技术源泉和人力保障,掌握了领先技术并积极开展商业化的美国,常常掌握着高技术产业贸易的垄断地位㊂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中国政府起到杠杆性和建设性的作用,通过科学地制定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实现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道路[13]㊂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本质是一种政府行为,其旨在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营造公平㊁公开㊁公正的竞争环境,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集聚和产业规模效应,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14]㊂(二)1973 1997年劳动生产率对出口增长的影响表3报告了1973-1997年劳动生产率与出口额的回归系数估计值在模型(1)至模型(8)均在1%的显著水平下呈现出正向影响,说明四个贸易大国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会显著带动出口规模的快速增加㊂模型(1)至模型(8)的主要控制变量选择是名义国内生产总值㊁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货币供应量这三大国民经济宏观指标,辅助控制变量是财政收入㊁农业生产总值㊁工业生产总值㊁发电量㊁煤炭消耗量㊁原油消耗量㊁天然气消耗量和铁路货运量,其中财政收入㊁工业生产总值㊁发电量和天然气消耗量与出口额之间是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显著促进工业生产效率提升,工业生产能力增强会直接带动相关能耗部门工作量的增加和基础能源的使用情况,进一步推动出口规模的显著扩张㊂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控制变量个数的增加,劳动生产率与出口额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的显著程度也有所提高,并且引入时间虚拟变量并不改变其回归系数符号和显著程度,说明劳动生产率对出口额的积极促进作用不随其他变量增加和时间周期改变的影响,具有极高的稳定性㊂表3 1973 1997年劳动生产率与出口额的面板模型回归结果模型(1)模型(2)模型(3)模型(4)模型(5)模型(6)模型(7)模型(8)p r o d u c t i v i t y74.25***61.46***60.25***52.38***81.56***73.27***67.05***64.62***(7.184)(9.044)(9.121)(10.47)(10.88)(11.37)(9.680)(9.643)G D P 0.01850.002370.000847-0.0223-0.037**-0.0223-0.043**-0.0327*(0.0112)(0.0131)(0.0132)(0.0202)(0.0182)(0.0191)(0.0165)(0.0171)c a p i t a l -0.0880*-0.113**-0.142**-0.133**-0.0503-0.152**-0.102*-0.113*(0.0474)(0.0477)(0.0557)(0.0556)(0.0520)(0.0698)(0.0596)(0.0591)M 20.01300.0248**0.0227**0.0321**0.006580.01190.0188*0.0124(0.0102)(0.0113)(0.0115)(0.0130)(0.0126)(0.0126)(0.0107)(0.0111)r e v e n u e 0.300***0.364***0.362***0.414***0.257***0.286***0.307***0.327***(0.044)(0.052)(0.052)(0.062)(0.063)(0.063)(0.054)(0.054)a g r i c u l t u r e 0.419**0.2820.06200.2290.2010.2070.189(0.186)(0.230)(0.271)(0.244)(0.240)(0.203)(0.201)i n d u s t r y 0.02640.03400.0499**0.0752***0.0581**0.0523**(0.026)(0.026)(0.024)(0.026)(0.022)(0.022)e l e c t r i c i t y 0.03880.196***0.136***0.154***0.144***(0.0258)(0.0380)(0.0468)(0.0397)(0.0395)c o a l -4.89***-4.12***-3.26***-1.03(0.94)(0.99)(0.85)(1.45)o i l2.235**-1.265-0.810(1.049)(1.048)(1.062)22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续表)模型(1)模型(2)模型(3)模型(4)模型(5)模型(6)模型(7)模型(8)g a s 6.878***8.042***(1.092)(1.243)r a i l w a y -0.001*(0.00053)D u m _y e a r Y E S Y E S Y E S Y E S Y E S Y E S Y E S Y E S_c o n s-1276***-1260***-1255***-1291***-2033***-2381***-2379***-2584***(143.4)(140.8)(140.8)(141.9)(190.5)(248.4)(210.3)(234.5)P r o b >c h i 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H a u s m a n固定固定固定固定固定固定固定固定N 112112112112112112112112R20.9700.9720.9720.9720.9780.9790.9850.986现实情况是,技术创新带来国民产业体系的劳动生产率提高,这种内在生产能力的增进源泉,一方面来自本民族内部创新精神的自然激发,另一方面来自国际贸易中的学习效应,即国际贸易带来技术外溢㊂通过这两种方式主动或被动地改进国内生产方式㊁改组生产设备运行效率㊁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等,能够全方位地推动国家出口贸易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增长㊂具体来看,四个贸易大国在推动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出口贸易增进方面所做的准备:首先,德国机械工业技术自古以来的发展趋势都是从师匠⑤技术的传统出发,拼命致力于机械各种因素的组合并提高其精密度,这种技术主体至今仍占着支配地位㊂德国的机械制造业需要技术熟练的劳动力,在车间里存在学徒㊁师匠㊁工头等明确的身份资格秩序,对于维持和发展传统机械加工技术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德国在海外市场上经常充当技术溢出的来源方㊂与此同时,在海外市场活动中,德国企业通过与当地合作伙伴和竞争者的互动获得新的知识,建立海外研发中心,雇用当地高水平人才㊂德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出口与创新之间的双向驱动机制自我选择效应和出口学习效应[15]㊂其次,日本出口商品国际竞争能力的快速提高是由于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归根结底是具备对欧美国家技术进行学习和改造的能力,一方面降低了研发费用,另一方面日本改良的技术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因此市场需求面广㊂但是,从1980年开始,日本的产业方向逐渐由注重对国外技术的吸收转变为内生创造的技术研发,越来越多的原创技术涌现构成了日本贸易新的增长点[16]㊂再次,战后美国科技政策的制定是源于开拓原创性技术以获取技术竞争的制高点[17],美国的教育㊁经济㊁政治㊁宗教等,尤其是美国特殊的文化基因构成了科学原创性生成的大环境与宏观机制;美国大学的精英选择制度㊁传承原创的学术传统㊁蕴积原创的学术积累㊁助力原创的学术交流与激励原创的高效竞争等机制,构成了科学原创性赖以生长的专业基地[18],美国是创新知识的原创性国度,通过国际贸易向其他国家输入有形或无形的技术外溢是不可避免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获得美国的外溢技术知识存量的比重最高㊂最后,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基础和研发能力相对薄弱,通常采用进口贸易的形式来获得发达国家的技术溢出㊂总体上来讲,进口贸易通过国际技术溢出对中国技术进步有着积极而显著的影响㊂(三)1997 2018年研发支出对出口增长的影响表4报告了研发支出对出口额在模型(1)至模型(6)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得以实现,说明在1997 2018年研发支出与出口增长呈现反向互斥的发展趋势,研发支出对出32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的出口,在过去30年当中增长迅猛,中国从完全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国家演变成出口份额第一的国家,在这个过程中对中国制造业的拉动是非常明显的。
2010年是一个非常值得庆贺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当中中国成为了全球制造业的大国,取代了美国,美国作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它已经维持了110年历史,而中国在改革开放的短短30年中就取代了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
那么,这个过程是怎么来产生的?其实跟我们出口增长有很大的相关性。
而中国的出口增长,它其实也是有我们国家独特的自然条件所形成的。
所以,我演讲主要是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中国外贸出口的特征和发展前景;很有意思的是在全球除了美国之外,有四个制造业大国:中国、韩国、德国、日本,这四个国家它有个普遍的特点,就是人均耕地面积非常小,中国人均耕地面积1.4亩,韩国0.54亩,德国2.25亩,日本0.6亩,所以日本地震之后对日本的农业生产影响会更大。
而全球的平均水平是3.5亩,资源丰富的那些国家,比如说美国,人均耕地面积有9.8亩,澳大利亚是最多的,人均是45亩,法国是5.6亩,印度比中国要多1倍,是2.7亩。
我们大致看了一下,耕地面积少的,反而成为全球制造业的第一大国,这其实就是资源禀赋所决定的,因为我们的耕地面积少,我们人口又多,那么我们怎么求生存、怎么求发展?只有通过出口来解决中国人的温饱问题。
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现象,比如说现在日本地震以后,日本的经济从此一蹶不振了,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日本在90年代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后,它就推行了产业空心化政策,虽然日本现在三大汽车巨头在本地已经停产了,但是它在海外的产量要远高于在本土的产量。
日本在海外总投资是5.9万亿美元,那是远超美国,所以,我们现在GDP是超过日本,但是我们的GNP只有日本的一半。
从这一点来看,日本虽然是国土面积很小的国家,但是它却是一个全球投资最多的国家。
同样,我们来看中国,中国在过去一千年中,人口从5500万增加到现在的13亿,我估计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将要达到14亿人口。
那么,人口在过去1千年当中增长了22倍,但我们的耕地面积只增长了4—5倍。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恶劣的条件,在过去30年当中我们的经济增长依然是非常迅猛,创造了奇迹。
比如说,我们拿深圳而言,深圳去年出口额大概是2000多亿美元,超过印度一个国家的出口总额。
我们把目光聚的更小一点,比如像东莞,东莞磁头跟电脑机箱,它的产量占到全球40%,覆铜板和驱动器占了全球的30%。
另外,羊毛衫的产量,它又是中国家织最大的出口基地,这么小的一个地方,就能创造这么巨大的能量,整个全球格局也是一样的,就是极小的地方创造了全球大部分的GDP。
全世界占土地面积1.5的地方,它就创造了一半的全球GDP。
中国为什么要发展出口导向这么一种积极模式?本质原因还是在于中国它不能够向外移民。
所以说我们这种出口导向的策略,从本质来讲的话是从移民替代,按道理来说最好的是中国向美国移民、澳大利亚移民,但是不能够移民,所以我们要解决吃饭问题、发展问题,那么只有替全世界的消费者打工,这就是中国为什么要发展出口的本质。
事实上,中国在过去15年中,中国的出口也是非常成功,我们出口的产品升级也是非常明显的,工业品在出口当中的比重已经从85%提升到95%。
在工业品出口比重上升的过程当中,我们的制造业也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我们已经成为了全球很多工业品、很多制造业的第一大生产基地。
比如说我们的汽车、汽车零部件、家电行业,尤其是机电产品。
我们可以发现,工业制成品它的出口在过去十几年当中是非常稳定的增长。
此外,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过去我们一直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逐步向资本密集型的产品进行转化。
尤其我们可以发现,比如说我们的化工产品、机电产品、仪器仪表,它的比重在过去十年当中都是显著上升的。
而我们的传统优势产业,比如说像纺织品、服装、鞋帽、箱包的比重是在下降的,还有像玩具,这一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在下降的。
当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工厂之后,对于中国整个制造业的拉动是非常明显的,它也是改变了全球的工业制造格局。
中国的出口增长率,2010年达到34%,在出口份额当中已经达到11%,2009年是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
今年的外贸整体格局来讲,我们的出口增速是要下降的,这个从二季度我们出现了较低的出口增长率,出现了贸易逆差,从这一点上面也可以发现,我们的出口在次贷危机之前创了新高之后,它还是出现了回落。
在全球次贷危机之后,经济出现反弹,我们的出口也相应的出现了反弹,但是最近又会开始回落。
中国整体出口总量来讲,已经到达了一个瓶颈了,这个瓶颈也就是10%。
我们可以看到像美国、德国、日本,当它的全球出口份额达到10%以后,它的出口增速就开始下降。
那么看来中国也是难以幸免。
我们的进口增速依然还是在上升的,这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的;另一方面也是体现了全球贸易从不平衡走向平衡的趋向。
这条深蓝色的线就是我们的进口(见PPT),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进口增速超过出口增速是从2007年年中开始的,包括到现在为止。
所以我们预期,2011年我们的出口增长率是18%左右,进口增长率大概在29%左右。
所以说2011年中国的贸易顺差就是要大幅度的缩减。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作为出口大国的地位会得到任何的动摇,我觉得中国的出口推动中国制造业的升级。
当然像这么一种过程,其实在全球都是一样的。
我们可以看到,从2009年开始,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它的经常帐户顺差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就是发展中的国家它的经常帐户顺差开始缩减,而发达国家,包括美国在内的经常帐户逆差也开始收敛。
那么,整个就中国在全球的出口份额我觉得到了11%之后有可能也会缩小,但是这不影响中国出口产品的升级,也不影响中国通过出口来拉动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
第二,中国出口产业升级次序;其实有很多案例,就是韩国和日本,我们在走的就是韩国和日本70年代、80年代走过的路。
70年代韩国的机电产品已经从原先的20%提升到50%,这个是非常惊人的。
同样我们也发现日本的机电产品,它是从60年代开始增长,一直到2000年的时候它的比重提高了47%,就到了这么大的峰值。
而韩国在2004年的时候,它的峰值也达到63%。
所以,我们预期在今后的十年当中,中国的机电产品市场份额还有望进一步提升,也就是从50%提升到60%,这个我觉得是全球经济格局变化的结果。
再把它细分一下的话,比如像中国的机电产品当中的办公用品、电信录音设备,这种增长目前还是比较迅猛的。
但是中国落后的地方,就是机电产品还是偏向于低端,落后的地方还是像运输设备、仪器仪表,这方面我们还是比较落后的。
中国制造业的崛起,把它简单的归纳为低端崛起,虽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的第一大国,但是跟美国的制造业地位还是不能够同日而语,美国虽然成为第二大制造业国家,但是它的技术领先、它的制造业在产业链当中的地位,那都是中国所不能及的,但是中国也还是在进步。
那么,中国的机电产品,它也是在升级的过程当中的。
比如说,我们的通用工业机械设备、动力机械设备,这两个我们在出口的份额当中还是得到提升的。
反过来讲的话,像特种工业专用机械,还有仪表仪器,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是要进口的,就是进口额要大于出口额,但是在未来也给我们提供了比较大的空间。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参照韩国所走过的路。
就是韩国的机电产品,它的发展也是一样的。
它一开始发展也是向电力机械,到后来仪器仪表行业也就起来了,就是整个产业升级过程跟一个国家的国力强盛,以及国家的经济地位是相联系的。
第三,新兴市场需求通过了中国产业升级。
这个我想是非常明显的,真个经济格局就是我们的发达国家经济份额,它是在下降的。
而发达国家市场份额是在提升的,而发展中国家正在走的路就是中国刚刚走过的路,所以中国的产品,尤其中国的机电产品,对这些国家来讲是更加适销对路的。
在座各位有不少是企业家,不少都是来自上市公司的,不少都是从事制造业的,在座各位都是专家,都在亲身经历的变革当中,就是我们的产品越来越多的出口于新兴市场国家,因为他们的经济也在发展,他们的产品需求、消费升级,也跟我们过去90年代走过的路非常相近。
以汽车为例,中国的汽车主要出口国家也是发展中国家。
所以,我们可以预期到2020年,我们的年均汽车销量应该要超过3000万辆,在那个时候估计20%的汽车是出口的。
我们也可以发现,像光学仪器的出口占比,向巴西的、马来西亚、韩国的出口比重就比较大,我们相对向美国、欧盟、日本的出口比重比较小。
对于越南出口的产品比重当中,比较大的就是机电产品、音响设备;我们向他们进口的,就是矿产品。
越南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条高速公路,而中国的高速公路,现在是全球第二,再过十年的话,就应该超过美国了。
所以,与此相关的,像印度,印度的铁路、公路相对还是比较发达,但是高速公路总的里程数量还是非常少。
今后像工程机械,向这些国家出口量还是比较大。
比如像地铁,中国现在到处都在修地铁,再过五年、十年,很多发展中国家他们也要修地铁,那么想这类技术和产品就向那些国家出口。
所以这样来讲,我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对中国未来的产业升级,包括我们的出口产品的升级前景还是非常看好,因为世界很大,中国有了东部的沿海城市的高速增长,现在又是中部崛起、西部开发,整体都在不断的创造新的需求、创造新的动力。
相反来讲,由于全球贸易的平衡需要,我们对美国的出口在未来肯定要下降。
这是我们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一些主要产品。
你会发现我们纺织品出口增速是趋缓的;我们对美国的农产品是净进口的,我们的机电产品对美国的出口比重是不断上升的。
所以,这张图把中国和美国隐去的话,美国倒成了农业大国,而中国倒像是一个工业大国。
所以,全球的贸易格局确实在发生变化。
我前面也已经讲到,就是为什么发展中国家是中国今后出口主要目的地,是拉动中国增长的动力呢?是在于我们的发展中国家它的出口增速,就是它的经济增长增速是非常可观的。
未来五年根据国家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发展中国家经济平均增长是6.65%,而发达国家平均经济增长速度只有2.5%。
所以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是发达国家的2倍多。
那么,在这种格局下面,推动中国出口增长,拉动中国产业升级的主要动力还是在于发展中国家。
尤其是亚洲,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出口比重上升过程当中,亚洲是最显著的。
所以未来十年、未来二十年,应该是一个亚洲的时机,在亚洲里面,除了我们传统的东亚国家具有很强的优势之外,比如中国、日本、韩国,还有要崛起的印度、东南亚这些国家,那么这个使得我们亚洲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更加密切。
从这张图(现场PPT)也可以看到,在过去十年当中,亚洲区域内的贸易占亚洲各国贸易比重从原先的18.7%提高到45%。
所以说,推动中国产业升级的第三大动力,就是在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