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膝关节置换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6
人工膝关节置换护理
人工膝关节置换护理膝关节的解剖
膝关节的组成: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髌骨三部分共同组成的。股骨内外
髁与胫骨内外髁分别组成内外侧胫骨关节。
人工膝关节结构
股骨部分胫骨部分髌骨部分聚乙烯衬垫
人工关节置换的目的:
1.解除疼痛: 缓解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 创伤性关节炎引起的疼痛等.
2.纠正畸形: 使原先存在的畸形得以矫正和改善.
3.稳定关节: 稳定各种原因引起的关节不稳定。
.改善关节功能:使原先僵硬,活动受限的关节能够活动,功能得到极大的 4 改善。
膝关节置换术的适应症:
1. 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的膝关节晚期病变。
2. 感染性的关节炎引起的膝关节病损并伴有疼痛和功能障碍: 如大骨节病,血友病性关节炎。
3.创伤后的骨关节炎:如粉碎性骨折后关节面未能修复而严重影响功能的病例以及因半月板损伤或切除后导致的继发性骨关节炎等。
4.退变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老年性膝关节骨关节炎占全膝置换术的最大比例。表现为疼痛,畸形,活动受限并呈进行性发展。膝关节置换禁忌症:
1. 膝关节周围或全身存在活动性感染病灶。
2. 膝关节肌肉瘫痪。
3. 全身状况差伴有未纠正的糖尿病,及其它可预见的导致手术危险和术后功
能不良的情况。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1. 感染
2. 深静脉栓塞和肺栓塞
3. 腓总神经损伤
4. 屈曲挛缩
5. 关节不稳
6. 假体松动
全膝关节置换术护理
护理问题一:焦虑——与常年患病及对手术的恐惧有关
护理措施:
1. 关心鼓励病人,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 向患者讲解膝关节置换的相关知识,打消病人对手术产生的顾虑。
3. 增进患者之间的交流和学习,让术后恢复状况良好的病人介绍治疗的体
会,树立榜样,增进信心。
4. 态度热情,语言亲切,体贴入微。
护理问题二:潜在感染的危险——与手术及身体其它部位潜在感染病灶有关
护理措施:
1.入院评估观察病人皮肤状况,注意有无癣及疥,痈等感染症状;
2. 术前备皮细致,认真,避免皮肤刮伤;
3. 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技术操作;
4. 观察伤口处有无红肿,热,痛等的急性炎症表现。
5. 保持引流管通畅,每日做引流液细菌培养,伤口引流管于 48 小时后拔除;
6. 保持留置尿管通畅,每日膀胱冲洗和细菌培养,防止泌尿系感染。尿管于术后 24 小时拔除,病人能自行排尿;
7. 病人术后卧床期间,加强基础护理,每2小时按摩受压部位,每四小时拍背咳痰,防止褥疮及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8. 病房每日开窗通风,预防呼吸道感染;
9. 限制探视人员,防止交叉感染。
护理问题三:潜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与手术和卧床有关
护理措施:
1. 术后24时遵医嘱使用双下肢间歇加压静脉泵,每日四次,每次60分钟;
2. 术后按摩双下肢,每2小时按摩10分钟; 指导患者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每小时练10分钟,每次坚持10秒)
3. 告诉患者多饮水,以降低血粘稠度;
4. 遵医嘱给予低分子肝素钠(钙)5000U皮下注射,QD.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预防
DVT 在 TKA的手术病例中发生率最高,可达 40%,是该手术最常见并发症。术后 3 , 4天及术后两周是发病率高峰。诊断的手段主要是静脉造影和下肢静脉彩超。
预防手段:
1. 术后早期活动,
2. 避免使用促凝药。
3. 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等。
4. 对已出现的 DVT 患者,应避免剧烈的活动,一防止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PE)。
5. 间歇加压式静脉泵在DVT中的应用工作原理:模仿行走式的自然循环过程,每1 , 5 秒快速充气,将 140,180 mmHg的充气压作用于足底静脉丛,与行走时脚掌承受重力过程相似。人的足底静脉丛是一个有效的静脉泵,它的压力可将血液泵回心脏,但当病人卧床时这种有效的循环运动就停止了。使用间歇加压式静脉泵,将血液泵回心脏,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有效的防止下肢深静
脉血栓(DVT)的发生。
护理问题四:疼痛——与手术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有关
护理措施:
1. 股神经阻滞镇痛治疗。
2. 术后观察患者疼痛反应。
3. 及时安慰鼓励患者,给予心理支持。
护理问题五:贫血——与术中出血有关(术后血色素每升7.6克)
护理措施:
1.给予自体血回输;
2.遵医嘱输入全血800ml;
3.指导患者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
自体血回输护理
1. 术后将自体血装置安放在低于伤口处的最低位置,保持各管路的通常,防止受压,打折,扭曲;
2. 观察自体血的颜色,量和性质;
3. 术后六小时内进行自体血的回输,超过六小时的血严禁回输;
4. 输血时观察有无输血反映。
人工膝关节置换康复锻炼的原则
早期开始,循序渐进;被动和主动,等张和等长。人工膝关节置换康复护理方案分五个阶段
1. 术前康复训练阶段指导患者术前的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的肌力训练及
ROM( 保持关节的活动范围 )训练。
2. 起始康复阶段(术后 1,2天 ): 旨在消除疼痛,并同时减轻肌萎缩及炎症反应。
a. 患肢可采用冰袋冰敷冰加压包扎——减少关节出血及患肢肿胀;
b. 采取有效的镇痛及抗炎措施(止痛泵,股神经阻滞,抗炎药物,口服止痛药等)——减轻疼痛及炎症反应。
c. 指导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有效的防止肌萎缩的发生;
d. 早期患肢的 CPM 锻炼——有利于关节的活动。
3. 中间康复阶段(术后2—4天):目的在于不增加疼痛和肿胀的前提下发展肌力。
a.终末伸膝锻炼
b.直腿抬高
c.渐进抗阻训练
4. 促进康复阶段术后4—7天):目标是获得适当的关节活动范围,获得最大的肌力并提高肌肉的耐力。
a. 扶栏杆下蹲练习;
b. 渐进式膝踝屈伸练习;
c. 扶助行器练习平路行走,患肢负10kg 。
5. 恢复活动阶段(术后7—28天):目的是让患者选择某一项或几项特定的活动方式,并继续锻炼直至膝关节功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进一步的ROM训练。
出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