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的职业病防护问题
- 格式:pdf
- 大小:173.35 KB
- 文档页数:3
312 接触组中不同工龄间体检结果比较 从工龄组与总体来
比较,肝功能异常与脾肿大发生与工龄有关系,通过不同工龄间卡方分割比较进行分析,按α=0.0125检验水准,可以认为肝功能异常及白细胞异常发生情况<1a 组与1~3a 组、>3a 组间差异明显,1~3a 组和>3a 组亦有差别。脾肿大各工龄组间无差异。见表3。各工龄组两两卡方检验结果见表4。
表3 张家港市人造革企业接触DMF 组
不同工龄体检异常检出情况(例)
工龄(a )
检查人数
肝功能异常
脾肿大
白细胞异常
<1
244271210~3
382265>3
32
1020χ2值51.18 5.697 6.044P 值
<0.01
>0.05
<0.05
表4 张家港市人造革企业接触二甲基甲酰组体检异常检出者
不同工龄间两两卡方检出结果
工龄(a )
肝功能异常χ2值P 值
脾肿大χ2值
P 值
白细胞异常
χ2值
P 值<1与~350.22<0.0139.5<0.01 5.36<0.05<1与>3
9.93<0.0133.41<0.01 1.36>0.05~3与>3
4.97
<0.05
1148
>0.05
4.53
<0.05
注:Stata 软件分析,卡方分割比较,界值α=0.0125。
4 讨论
DMF 能通过呼吸道、皮肤及消化道吸收,进入人体后,主要
由肝内代谢,排泄较快,主要靶器官为肝脏,对肾脏也有一定损
害[1]。
在接触DMF 的314名职工的体检结果看,基本上没有出现异常的自觉症状。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异常总体情况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脾肿大发生总体情况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认为接触DMF 职工脾肿大发生率要比对照组发生率高。从工龄与体检结果看,接触DMF 1a 以上肝功能异常、脾肿大发生率明显增高。
在了解DMF 的毒性中没有对脾脏的损害,但本次调查情况发现脾肿大发生尤其明显,值得我们作进一步探讨。
从3家人造皮革企业的作业场所空气中DMF 检测情况来看,湿式涂台、干式涂台、后处理烘干岗位DM F 有超标现象,特别是湿式涂台、干式涂台超标严重,应重点做好这些岗位的防护[2]。
5 小结
张家港市皮革行业中DMF 的职业病危害事实存在,在湿式
涂台、干式涂台、后处理烘干岗位较为严重,是皮革业中重点防护岗位。本次调查发现DMF 对人体的慢性损害主要为肝功能异常及脾肿大,一般在接触DMF 1a 以上发生,但多较轻,常不出现自觉不适症状。并提示不要忽视对脾脏的损害。
6 参考文献
[1]何凤生,王世俊,任引津,等1中华职业医学1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1999:679-6801
[2]周国泰1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1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303-3041
(收稿:2006-05-25)
(本文编辑:方弘)
农民工的职业病防护问题
【卫生学调查】
张宏,单永乐
关键词 农民工;职业病危害;对策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257(2007)01-0009-03作者简介:张宏,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职业卫生工作。作者单位: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250062
自上世纪后期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以农民工为生产主体的各类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目前,我国使用农民工的用人单位有1600多万个,农民工1亿多人[1]。由于农民工居无定所,组织松散,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构成了一个游离于城乡边缘的特殊的弱势社会群体。农民工在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其自身的健康状况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农民工,其职业病防护问题,日渐成为新时期职业卫生工作的一个新课题。笔者通过分析农民工自身特点、主要职业病危害状况以及可能导致这种危害的深层次原因,进而探讨有效的防护对策,为政府部门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撑。
1 农民工的主要特点
1.1 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人口众多、经济状况差、教育经费逐
年攀升以及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等综合因素,决定了农民受教育程度的先天不足,造成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1.2 维权意识淡薄 由于文化素养,农民工自我维权意识极为
淡薄甚至匮乏。不与用人单位签定劳动合同、不了解所从事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患职业病后不知道如何申诉、如何索赔等等,甚至为此留下终生残疾或付出生命也漠然置之。
1.3 为生计所迫,铤而走险 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普遍落后,
青壮年男性劳力大多为家庭的经济支柱,其打工的收入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只要挣钱,无论脏活、累活,甚至是有毒有害的危险作业也在所不惜,遭受职业病危害的机会大大增加。
1.4 居无定所,管理松散 目前,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大多以老
乡、亲友关系结伴或以个体形式出现,无统一组织形式,游走不定,居无定所,基本处于松散状态,给有效的统一管理带来极大困难,更谈不上建立健康监护档案了。
2 农民工所受主要职业病危害
实际工作中农民工可以接触到各种职业危害因素而罹患多种职业病,但以粉尘、噪声及各种化学毒物为主,所患职业病也以尘肺病、物理性疾病及各种职业中毒为主。近年来,农民工职业病危害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2.1 危害范围逐年扩大,患病危险系数大增 随着近年来农村富余劳力大量涌入进城变成农民工,城镇用人单位使用农民工的现象非常普遍,农民工人数日益庞大,全国农民工约占城镇劳动力人口的1/4,部分大城市和沿海城市占到了1/3多。农民工人数的日益扩大,为职业病患病人数的增多埋下了巨大隐患。同时,农民工所从事的工种也更加复杂多样,尤其是那些脏、累、差、危险有害的工作岗位,如矿山开采、皮革制造、箱包加工、家具业、制鞋业等多被农民工所承担,因而大大增加了农民工罹患各种职业病的危险系数。
2.2 职业相关疾病越来越多 显而易见,农民工因直接接触粉尘、毒物等职业危害因素可以引发多种职业病,同时,由于农民工的特殊性,不但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生活无规律,住宿条件差,饮食缺营养,还要经常加班加点,致使机体抵抗力减弱。农民工的劳动多为长期从事某种单调的重复性劳作,极易引发各种职业相关疾病,如“胃肠职业相关疾病”、“颈椎职业相关疾病”、某些职业性肿瘤等。而从事装修、耐火材料生产、化工生产的一些农民工,则由于长期处于污染物质浓度高的环境,易出现中毒等身体不适症状。虽然这些病症都没列入国家法定的职业病类型中,但从广义的职业病角度讲,这些疾病都是和工作有关的常见疾病,覆盖人群广泛,可看作是现代生活中的一些“职业病”,应当引起社会及专业人士的重视。
2.3 缺乏及时有效的医疗保障 农民工的弱势社会地位,决定了这一群体不被社会所重视,不但在人格尊严上受到歧视,卫生保健方面更是缺乏及时有效的医疗保障。在许多用人单位看来,农民工就是为钱而来,得了病给点钱了事。更有甚者,在工人中毒患病后,为逃脱《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所要求的医疗费用和经济赔偿,想尽办法洗脱责任,这对职业病患者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自己不但要忍受身体受到损害的痛苦,还需要承担经济上的损失。
3 农民工职业病危害深层次原因分析
农民工深受职业病危害除了自身文化素质低、维权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等客观原因外,更主要的还是由于以下几方面更深层次的原因。
3.1 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我国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完善过程当中,依现有的水平尚难完全覆盖到社会各个层面,尤其像农民工这样的社会弱势群体,更是当前社保体系的盲区,由于他们尚未纳入工伤保险范围,患病后得不到基本的医疗保障等现象,已成为关系到广大农民工切身利益的后顾之忧。
3.2 缺乏应有的社会认同 据中国社科院人口经济研究所去年的1份调研报告表明,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劳动力流动对
G DP贡献率达21%,1亿左右的农民工已占第2产业岗位的
57.6%,商业和餐饮业的52.6%,加工制造业的68.2%,建筑业的79.8%。农民工的贡献如此之大,而生存现状却不容乐观。同种岗位工资差距因素中,对农民工的歧视因素达39%;拖欠工资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超时劳动得不到应有报酬;在城市中没有选举权,甚至被视为社会不稳定因素之一;子女入学无门,医疗缺乏保障等,种种现象表明目前农民工尚难以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和应有的重视。
3.3 政府监管不力 农民工权益难保障,从表面上看是由于企业主缺乏法制意识,为获取利润最大化,不惜以牺牲职工的生命健康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但从深层剖析,根子在于基层执法力量的薄弱、行政监管的缺位以及某些地方政府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卫生、劳动等相关的行政执法部门在日常工作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片面强调地方经济发展,把吸引投资、改善投资环境与加强对劳动者权益保护对立起来,职业卫生工作人员进入企业检测甚至要政府主要领导签字才允许,对职业卫生防疫部门监督检测企业职业卫生进行干预,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损害农民工利益现象的发生。
4 对策探讨
解决农民工职业病危害问题,关键是从深层次原因入手,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进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切实保障广大农民工的权益。根据农民工的特殊性,结合我国国情,重点应采取以下具体举措[2]。
4.1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是由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法规,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救助和补贴的一种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内容。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它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是经济运行的“减震器”,是实现社会公平的“调节器”。农民工是我国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这部分人要一视同仁。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要依法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解决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障,探索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4.2 依法规范农民工劳动管理 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劳动力资源可在整个市场范围内进行最充分、最有序、最大限度的自由流通,不受人为的、非市场因素的限制。因此,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把农民工当作产业工人对待,进一步完善用工制度,严格执行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对用人单位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指导和监督。依法保障农民工职业安全卫生权益。同时要大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保证农民工享受与当地城市居民相等的权利,重视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4.3 加强农民工管理,提高农民工素质 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发挥社区管理功能,逐步健全覆盖农民工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针对农民工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的实际,结合其自身特点,积极开展文化教育,提高农民工文化素养,提高劳动技能,增强识别和预防职业危害因素的意识和能力。
4.4 加强农民工防护知识培训与引导 各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要发挥专业技术优势,配合社区,积极主动的开展农民工防护职业病危害知识培训,增强维权意识,引导农民工正确佩带和使用防护用品,加强自我防护。
在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人的生命健康是最珍贵的。农民工是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国企改革的必然结果,是我国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必然出现的后果,是我国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而必然出现的社会现象。关注农民工职业病防护问题,扶助弱势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