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学简答题

药学简答题

药学简答题
药学简答题

简答题 (共30题,共分)

缺乏G-6-PD者,其体内还原型谷胱甘肽不足,致使一些药物的氧化产物所生成的过氧化氢不能消除,而使血红蛋白氧化为正铁血红蛋白,引起正铁血红蛋白血症。临床表现为发绀,进一步引起溶血,尿显棕红色(酱油色尿),可致严重的溶血性贫血。

(1)量反应;药理效应的高低或多少,可用数字或量的分级来表示其作用强度的反应,如心率、血压、血糖浓度等。(2)质反应:药理效应是阳性或阴性全或无的关系的反应,如:生存、死亡、惊厥、睡眠等。

(1)半数致死量:即LD50,系指使半数动物出现死亡的剂量。(2)半数有效量:即ED50,系指使半数动物产生某种特定反应的剂量。

(1)习惯性:指长期连续用药后,在精神上对药物产生的依赖性,中断给药后会出现不适应的感觉。(2)依赖性:指长期连续用药后,中断给药时出现戒断症状。如使用吗啡、可卡因等成瘾后,突然停药出现烦躁不安、流泪、流涎等症状。

(1)中枢性镇咳药:直接抑制延髓咳嗽中枢而发挥镇咳作用。它又可分为两类:①依赖性或成瘾性镇咳药:如可待因。②非依赖性或非成瘾性镇咳药:右美沙芬、如喷托维林(咳必清)、氯哌斯汀(咳平)等。(2)外周性镇咳药:通过抑制咳嗽反射弧中的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或效应器中任何一环节而发挥镇咳作用,如那可丁,苯佐那酯(退嗽露)。

大致分以下3类。(1)高效能利尿药:如呋塞米(速尿)、依他尼酸(利尿酸)、布美他尼等。(2)中效能利尿药:如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吲哒帕胺。(3)低效能利尿药:如螺内酯、氨苯蝶啶、阿米洛利。

与一般实验设计一样,有以下三原则。(1)随机:就是使每一个体在实验中都有同等的机会,随机遇分组或受处理。(2)重复:能在同样条件下,把实验结果重复出来,才算是可靠的实验。为此要保证动物数,并进行重复实验。(3)对照:任何实验研究都不能缺少对照研究,所以必须设立对照组。对照有以下几种形式:①空白对照:不加任何处理的对照组。②假处理对照:除不用被试药物外,对照组动物要经受同样处理。③阳性对照:用已知标准药物对照。④组间对照:实验组间,不同剂量的受试药组的对照。

(1)未吸收的毒物处理:采取清洗、催吐、洗胃、导泻等措施排出毒物,防止吸收。(2)已吸收的毒物处理:静脉输液以降低血中毒物浓度,使用利尿剂促进毒物排泄。(3)对症治疗:如抗休克、抗惊厥等。

(4)应用解毒剂:如已确证毒物性质,应选择适当的特异性解毒剂。

(1)可避免首关效应。(2)避免药物口服对胃、十二指肠的刺激。(3)减少消化酶、胃酸对药物的破坏。

(4)不能口服给药的病人可用此方式给药。

10%水杨酸乙醇、50%安钠咖注射液、5%薄荷脑醑、20%磺胺嘧啶钠溶液、10%硼酸甘油5种。10%水杨酸乙醇和5%薄荷脑醑能生成沉淀或混浊,因两者均为亲脂性物质,以高浓度乙醇制成的溶液,稀释时溶剂性质改变,溶质析出,出现沉淀或混浊。

(1)影响药物水解速度的因素:水分、药物浓度、溶液的pH值、温度、溶剂介电常数、离子强度、金属离子、赋形剂及稀释剂等。(2)防止药物自动氧化的方法:①注意密闭保存,保持药物处于干燥状态,必要时做成水溶液。②避免或减少与氧接触,如充入惰性气体或药物充满容器并密闭。③有些药物在光照催化下易自动氧化,故应避光储存。④调节适当的酸碱性。⑤避免引入金属离子或添加络合剂。⑥添加适当的抗氧剂。⑦受热易氧化的药物宜置阴凉处存放;选择适当的消毒灭菌温度,控制加热时间。⑧改变化学结构,制成稳定的衍生物。

生物碱是一类含氮的碱性有机化合物,其一般鉴别方法有:①制备生物碱四苯硼盐,测定其沉淀熔点。

②制备生物碱芳磺酸衍生物,测定其熔点。③测比旋光度。④紫外吸收光谱法、红外吸收光谱法。⑤薄层色谱法。⑥沉淀反应。⑦显色反应。⑧微晶反应。

毫渗量/升(mOsm/L)即溶液中能产生渗透效应的各种物质质点(分子和离子)的总浓度,以毫摩尔/升计算。

生药学是一门以天然来源的、未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具有医疗或保健作用的植物、动物或矿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质量和变化规律,探讨其资源和可持续利用的科学。

植物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也是植物进行生理活动的基本单位。典型的植物细胞由细胞壁、原生质体和后含物三大部分组成。植物细胞外围系没有生命而比较坚韧的细胞壁。壁内的生命物质称为原生质体,它包括细胞质、细胞核、质体、线粒体等。此外细胞中含有多种非生命物质,它们是原生质体生理活动的产物,称为后含物,如淀粉、蛋白质、脂肪油、酶、维生素、激素等。

解表药共分两类:(1)辛温解表药:适用于外感风寒发热、无汗、头痛、身体痛、舌苔薄白、脉浮紧等风寒表证。(2)辛凉解表药:适用于外感风热之微恶风寒、发热、咽干、舌苔薄黄、脉浮数等风热表证。

鉴别阿胶的真伪有3种方法:(1)外观检查:阿胶表面黑褐色,平滑而有光泽。碎片对光照视显琥珀色半透明状,质坚脆易碎,不发软粘合。伪品质硬不易碎,或碎后易发软粘合。(2)水试法:阿胶15~20g,置烧杯中,加适量水,加热溶化,溶液呈红茶色,透明,清而不浊。伪品常伴有沉淀、混浊或油状漂浮物。(3)口尝:取阿胶热水溶液口尝,微带腥味,味甜。伪品带有强烈的肉皮汤味(猪皮胶)、豆油味(杂皮胶)或特殊的臭味。

植物体内草酸钙晶体的形成,被认为可以减少体内过多的酸对植物的毒害,有以下几种形态:(1)单晶:又称方晶或块晶,多呈斜方形、菱形、长方形,如甘草、黄柏等。(2)针晶:多成束存在,称针晶束,常存在于粘液细胞中,如半夏、黄精等。(3)簇晶:由许多菱形晶集合而成,一般是多角形星状,如大黄、人参等。(4)砂晶:为细小的三角形、箭头状或不规则形聚集而成,如颠茄、牛膝等。(5)柱晶:长度为直径4倍以上的长柱形,如射干、淫羊藿叶等。草酸钙结晶在生药显微鉴别中具有重要意义。不是所有的植物都含有草酸钙结晶,且不同种类的植物有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结晶,故可作为中草药的鉴别依据。

中草药所含的化学成分很复杂,通常有糖类、氨基酸、蛋白质、油脂、蜡、酶、色素、维生素、有机酸、鞣质、无机盐、挥发油、生物碱、苷类等。每种中草药都可能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明显生物活性并起医疗作用的中草药化学成分称为有效成分,如苷类、生物碱、挥发油等。

苷又称配糖体,是由糖或糖的衍生物(如糖醛酸)的半缩醛羟基与另一非糖物质中的羟基以缩醛键(苷键)脱水缩合而成的环状缩醛衍生物。它能水解生成糖和非糖物质。非糖部分称苷元。常见以下几类:①硫苷。②氰苷。③酚和芳香醇衍生的苷类。④羟基蒽醌衍生物及蒽苷、蒽醌。⑤黄酮类及黄酮苷。⑥香豆素及香豆素苷。⑦强心苷。⑧皂苷。⑨其他类,如环烯醚萜类和裂环烯醚萜类。

一般生物碱的提取方法为溶剂法。(1)提取原理:生物碱盐类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其游离碱易溶于有机溶剂,难溶于水。(2)一般操作:用%一1%矿酸水液提取,提取液浓缩成适当体积后,再用碱(如氨水、石灰乳)碱化游离出生物碱,然后用有机溶剂如氯仿、苯等进行萃取,此时如有沉淀析出则需滤集,最后浓缩萃取液得生物碱。

《本草纲目》系明朝李时珍所着。全书共52卷,载药1892种,附药图1 109幅,附方1 1096个。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积累我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知识,是我国本草史上最伟大的着作,已被译成多种外文流传世界。

主要有下列4种分类法: (1)按药物功能分类:如解毒药、清热药、理气药等。(2)按药用部位分类:如根类、茎类、叶类、花类等。(3)按有效成分分类:如生物碱类、苷类、挥发油类等。(4)按自然属性和亲缘关系分类:先把生药分成动物类、植物类、矿物类,再根据其亲缘关系分类和排列次序,如麻黄科、木兰科等。

生地黄、玄参两药物均可清热养阴,同服用于温病邪入营血及温病后期热邪伤津诸证。生地凉血之功较强,对热邪迫血妄行的多种出血最为适宜。玄参解毒之功效大,对温病发斑、发疹及肿痛疮毒,效力为佳。

茯苓是多孔菌(属)科真菌茯苓的菌核,由于切制加工所用部位不同而有所区别:①真菌核连同松根的白色部分作茯神入药。单用菌核中的松根则作茯神木入药,有安神作用。②茯苓菌核的内部色白者作白茯苓入药,主要用于健脾、利水。色淡红者作赤茯苓入药,功能是清利湿热。③菌核的外表呈黑褐色,作茯苓皮入药,主要用于利水消肿。④茯苓用朱砂拌后作朱茯苓入药,主要用于宁心安神。

枳实、枳壳,本出一物,大者为壳(即接近成熟的去瓤果实),小者为实(即未成熟果实)。两者均微寒而苦泄辛散,均能行气消积,化痰除痞。既可治食积胀痛、大便秘结或泻痢不畅、里急后重,又可治痰湿阻滞之胸膈痞满等,还可用于胃扩张、胃下垂、脱肛、阴挺等症。近年又发现两者制成注射液,静脉给药,有升高血压作用。所不同的是,枳实作用力强,破气消积导滞,通利大便多用之。枳壳作用力缓,理气宽中,消除胀满多用之。

柏子仁和酸枣仁皆味甘性平,入心经以养心安神,用治血不养心所引起的虚烦不眠,惊悸怔忡,常相须为用。所不同者,柏子仁质润多油,能润肠通便而治肠燥便秘;酸枣仁安神作用强,又有收敛止汗之效,可用于体虚自汗、盗汗。

中药炮制,古称“炮炙”,如《雷公炮炙论》;“修治”,如《本草纲目》;“修事”,如《修事指南》。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方书是《五十二病方》。记述有:炮、炙、燔、煅、细切、熬、酒渍等炮制方法。

“脚注”是指医师在处方药名旁对某些药物提出的简单说明或要求。其内容包括:(1)煎服要求:有先煎、后下、另煎、包煎、冲服、烊化、研末服等。(2)药物用量单位:如以个为单位的大枣、白果等,

以片为单位的生姜,以具为单位的紫河车,以条为单位的蜈蚣、白花蛇等,以对为单位的蛤蚧,以只为单位的荷梗等。(3)加工方法:如捣、去心、去刺、去核、去芦等。(4)“药引”:医师根据药剂性质或病情需要,要求病人自备的一些药物或辅料,加入药剂中一同煎服。如生姜、葱白、大枣、粳米、黄酒、荷叶等。(5)药拌:中医处方中的某些药物要求用另一种药物辅料相伴,以增强疗效,如朱砂拌茯苓,青黛拌灯心,砂仁拌熟地,鳖血拌柴胡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