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作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4
101.浅谈地质工作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地质工作是指运用地质科学理论和各种技术方法、手段对客观地质体进行调查研究,经济有效地摸清地质情况和探明矿产资源的工作。
地质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矿产普查:它是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并以迅速的步伐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2.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海洋地质、地震地质以及地下热能的开发利用等。
3.能源矿产地质、矿产综合利用研究、灾害地质、环境地质、城市地质和农业地质也是地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4.地质工作所需的各种地质理论及有关的自然科学理论与勘探技术方法,如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探矿、地形测量、钻探工程、山地工程、岩矿测试、遥感探测、数学地质乃至地质资料的综合研究等,也是地质工作的重要内容。
温家宝总理曾指出,“地质工作是经济建设的先行,贯穿于长期建设的全过程,渗透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许多方面。必须加强地质工作与经济建设的结合。
在现代社会中,地质工作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满足人类物质生产和生活需要方面,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地质工作在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基础和支撑作用,通过对涉及资源、能源、环境、生态、自然灾害等重大问题的地质调查,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资料,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前进,人民群众更加重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更加关心生活质量和人居环境的提高,地质工作在保护和改善人类居住环境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再次:地质工作解决了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所面临的地球表层及内部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推进了我国地质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的协调利用和发展。
最后:地质工作为国家资源安全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保障。
总之,地质工作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石,其基础地位和支撑作用无可替代,在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主动地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服务这些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02.举例说明资源和环境与我国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答:可持续发展是指:建立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或技术系统,在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以使环境资源不致减少的前提下,实现持续的经济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或者说,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在不破坏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使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系统得到协调发展”即实现零资源消耗及无污染的绿色发展
人口、资源、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要素,是整个人类社会也是我国在21世纪共同面临的三大主题。
“人口”是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主体,是可持续发展三大要素的核心;“资源”是建设和发展的基础;“环境”则是建设和发展的载体。人口、资源、环境构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又相互促进。人口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对资源利用得当,可以使人类社会在获得最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保持良好的发展和生存环境,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人类对于自然的态度,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必须注重对环境资源的保护。
我国从自己的国情出发,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确定了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并将这种战略思想充分体现在国家各项经济政策中。
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就十分重视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是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与保护资源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和人口压力增大是世纪我国生存与发展的三大突出问题。如何协调好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我们只有坚持资源、环境并重,资源开发与保护并举;合理利用、保护自然资源,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才能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我们只有充分掌握我国资源的动态信息,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处理好开发与保护关系,生产与生活关系,近期与长期关系,局部与整体关系,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