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室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实验室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实验室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实验室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中的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各种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技术,通过实验室检查来确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实验室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血液学检查

血液学检查是实验室诊断学中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它可以通过检查血液中的各种成分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血液学检查包括血常规、血型鉴定、凝血功能检查、血清学检查等。其中,血常规是最基本的检查方法,它可以检测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对于贫血、感染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二、生化学检查

生化学检查是通过检测血液、尿液、体液等样本中的生化指标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生化学检查包括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等指标的检测。其中,肝功能检查可以检测肝脏的代谢和排泄功能,对于肝炎、肝硬化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三、微生物学检查

微生物学检查是通过检测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的存在和数量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微生物学检查包括细菌学、病毒学、真菌学等方面的检测。其中,细菌学检查可以检测细菌的种类和数量,对于细

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四、免疫学检查

免疫学检查是通过检测体内免疫系统的功能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免疫学检查包括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细胞因子等指标的检测。其中,免疫球蛋白检查可以检测体内抗体的水平,对于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五、分子生物学检查

分子生物学检查是通过检测体内基因、DNA、RNA等分子水平的变化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分子生物学检查包括PCR、基因测序、基因芯片等技术的应用。其中,PCR技术可以检测病原体的DNA或RNA,对于病毒感染、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室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各种检查方法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诊断和治疗依据。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实验室诊断学的技术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手段。

实验室诊断学知识点

实验室诊断学知识点 实验室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中的重要学科,通过实验室检查对疾病进行辅助诊断和监测。本文将介绍一些实验室诊断学的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这一领域。 一、实验室常用标本及其采集方法 1. 血液标本采集 血液是一种重要的生物体液,包含丰富的生物信息。常见的血液标本采集方法有针头穿刺、静脉留置针等。 2. 尿液标本采集 尿液是另一种常用的生物体液,反映了人体的代谢和排泄情况。尿液标本采集方法一般为清洁中段尿,避免采集首末尿。 3. 痰液标本采集 痰液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标本,可以通过咳出或者支气管镜等方法采集。 4. 组织标本采集 组织标本采集主要通过手术或穿刺等方法进行,用于病理学检查和诊断。 二、常见实验室检验项目 1. 血常规检验

血常规检验是检测血液中不同类型血细胞数量和形态的检测项目,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等。 2. 生化检验 生化检验主要检测血液中各种生化指标的浓度,常见的有血糖、肝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等。 3. 微生物学检验 微生物学检验主要用于检测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等。 4. 免疫学检验 免疫学检验是检测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方法,包括抗体检测、免疫球蛋白测定等。 5. 检验标本的保存与运输 为确保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标本的保存和运输至关重要。常见的方法有冷藏、冷冻等。 三、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1.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指通过标本品质的控制、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的控制,确保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质量保证

质量保证是在实验室检验过程中保证质量的一系列措施,包括日常 质量控制、仪器校准与维护等。 四、临床应用与疾病诊断 1. 实验室诊断与疾病监测 实验室诊断在临床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辅助医生进行疾病的 诊断和监测,提供及时、准确的实验室检验结果。 2. 常见疾病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学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辅助诊断,例如血液系统病变、肾脏疾病、肝脏疾病等。 3. 新技术在实验室诊断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实验室诊断技术不断涌现,例如基因检测、分子诊断等。 结语 实验室诊断学是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学科,对疾病的诊断和监测有着 重要的作用。通过了解实验室常用标本、检验项目以及质量控制与质 量保证等知识点,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实验室诊断学的重要性和应用 价值。同时,结合临床实际,合理应用实验室检验结果,能够更好地 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诊疗方案和健康管理建议。

实验诊断学重点概要详细版

临床意义:RBC及Hb增多: (1)相对性增多:血容量减少所致。严重呕吐、严重腹泻、大面积烧伤、多汗、多尿等。(2)绝对性增多:多为缺氧引起EPO代偿性增加导致RBC增多,少数为EPO非代偿性增加或造血系统异常所致。 1)生理性增多:胎儿、新生儿、高原地区居民、剧烈运动等。 2)病理性增多: 严重的慢性心、肺疾患如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房/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 异常Hb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RBC可达(7-10)×1012/L,Hb可达170-250 g/L,部分患者可进展为(CML);某些肿瘤和肾脏疾患可使EPO非代偿性增加导致RBC和Hb增多,如肾癌、肝癌、肾盂积水、多囊肾等 临床意义:RBC及Hb减少: (1)生理性减少:3m-15y的儿童,比正常成人低10%-20%;妊娠中晚期及部分老年人。(2)病理性减少:各类贫血。 ***注:熟记RBC及Hb的参考值;贫血程度的分级(p67) 1、WBC计数 参考值:成人:(4-10)×109/L;新生儿:(15-20 )×109/L; 6m-2y: (11-12 )×109/L WBC总数高于参考范围称WBC增多;WBC总数低于参考范围称WBC减少。 2、WBC分类计数 ●嗜酸性粒细胞 ●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杆状核粒细胞 ● ●中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分叶核粒细胞 ●大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 小淋巴细胞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①核左移:PBC中不分叶粒细胞(中、晚幼、杆状核粒细胞)的比例增高超过5%时。 常见于感染(化脓性)、急性失血、急性中毒、急性溶血反应。 ②核右移:PBC中出现5叶以上分叶核粒细胞的比例超过3%时。 主要见于巨幼贫、应用抗代谢类药物,如阿糖胞苷、6-巯基嘌呤等。 异型淋巴细胞 正常人PBC中可出现<2%的异淋,实质为T淋巴细胞增生亢进所致。 可见于:1)感染:传单、流行性出血热。2)药物过敏。3)输血、血液透析及体外循环后。4)其他:免疫性疾病、粒细胞缺乏、放疗后。 Downey分型Ⅰ型:泡沫型Ⅱ型:不规则型Ⅲ型:幼稚型 中性粒细胞增多常伴有WBC总数的增多。 生理性增多

诊断学实验室检查重点内容

第五篇实验室检查 血液实验室检查 正常外周血细胞发育过程 ▲造血肝细胞(HSC)→造血祖母肝细胞( ▲血红蛋白由亚铁血红素和珠蛋白肽链联接形成 血液RBC和Hb正常值: 对象RBC(10/L)Hb(g/L) 男性(4.0~5.5)120~160g/l 女性(3.5~5.0)110~150 g/l 新生儿(15~20)180~190 g/l 儿童(5~12)120~140 g/l RBC及Hb的病理变化 一、病理增多1.相对性增多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浓缩,如严重呕吐和大量面积烧伤 2.继发性增多见于缺氧性疾病→RBC代偿性增多,见于肺心病,先天性心脏病 3.原发性增多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二、病理减少当血液中的RBC及Hb低于参考值称为贫血 贫血根据Hb的水平将贫血分为四级 性别/分级轻度贫血中度贫血重度贫血极重度贫血 男性Hb <120 g/L Hb <90g/L Hb <60g/L Hb <30g/L 女性Hb <110 g/L 血细胞比容测定 血细胞比容(HCT)旧称血细胞压积(PCV)是指血细胞占全血容积的比值 临床意义: (1)增多:引起红细胞增多的原因均可使HCT增高 1.HCT是掌握血液稀释程度的可靠指标 2.作为判断血液粘滞度的指标 (2)减少:见于各种贫血和血液稀释 红细胞三种平均值主要用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红细胞平均值测定:血细胞分析仪法:MCV:80~100fl; MCH:27~34pg,MCHC:320~360g/L (MCV为红细胞平均体积; MCH为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 MCHC为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类型MCV MCH MCHC病因 正常细胞性贫血80~10027~34320~360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失血,急性溶血,白 血病 大细胞性贫 血 >100>34320~360巨幼细胞贫血(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80<27320~360慢性感染,炎症,尿毒症,肝病,恶性肿瘤所 致的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80<27<320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铁粒 幼细胞性贫血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红细胞大小分布的离散程度

实验室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实验室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实验室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中的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各种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技术,通过实验室检查来确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实验室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血液学检查 血液学检查是实验室诊断学中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它可以通过检查血液中的各种成分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血液学检查包括血常规、血型鉴定、凝血功能检查、血清学检查等。其中,血常规是最基本的检查方法,它可以检测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对于贫血、感染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二、生化学检查 生化学检查是通过检测血液、尿液、体液等样本中的生化指标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生化学检查包括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等指标的检测。其中,肝功能检查可以检测肝脏的代谢和排泄功能,对于肝炎、肝硬化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三、微生物学检查 微生物学检查是通过检测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的存在和数量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微生物学检查包括细菌学、病毒学、真菌学等方面的检测。其中,细菌学检查可以检测细菌的种类和数量,对于细

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四、免疫学检查 免疫学检查是通过检测体内免疫系统的功能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免疫学检查包括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细胞因子等指标的检测。其中,免疫球蛋白检查可以检测体内抗体的水平,对于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五、分子生物学检查 分子生物学检查是通过检测体内基因、DNA、RNA等分子水平的变化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分子生物学检查包括PCR、基因测序、基因芯片等技术的应用。其中,PCR技术可以检测病原体的DNA或RNA,对于病毒感染、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室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各种检查方法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诊断和治疗依据。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实验室诊断学的技术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手段。

实验诊断学(第4版)

实验诊断学(第4版) 引言 实验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与实验室医学结合的重要学科,通 过分析患者体内的实验室数据,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本文将介绍实验诊断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领域,并以第4版为基础,详细讨论其中的内容。 一、实验诊断学的定义和意义 实验诊断学是指利用实验室方法和技术进行诊断和鉴定疾 病的科学。它通过观察、测量和分析生理、生化和免疫指标等实验室数据,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诊断学的意义在于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早期诊断率,指导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预测疾病进展和预后,评估治疗效果,控制疾病的传播和流行趋势,推动精准医疗的发展。

二、实验诊断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实验诊断学的基本原则包括先进性、准确性、快速性和经济性。为了提高实验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严格控制实验室质量,保证实验方法的标准化和全面性。 实验诊断学的方法主要包括生物化学分析、免疫学检测、细胞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技术、放射免疫测定等。这些方法各自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用于疾病的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监测。 三、实验诊断学的应用领域 实验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应用广泛,涉及多个领域,包括疾病的筛查和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监测、疾病的预后评估和流行病学调查等。 在疾病的筛查和诊断中,实验诊断学可以通过检测血液、尿液、组织和体液中的生化指标、免疫标志物和遗传物质等,辅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在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监测中,实验诊断学可以通过检测药物浓度、药物代谢产物、免疫抗体或细胞标记物等,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并监测治疗效果。

在疾病的预后评估中,实验诊断学可以通过检测疾病相关的标志物和遗传标记,预测疾病的进展和转归,指导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实验诊断学可以通过检测疾病相关的感染指标和免疫标志物,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和流行趋势,提供科学依据制定防控措施。 四、实验诊断学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实验诊断学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实验室应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人员培训、设备维护和校准、标本采集和保存、数据处理和分析等。 质量控制包括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评估,通过日常监测和定期参加质检,评估实验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质量保证包括实验室设备的选择和验证、试剂和标准品的选择和采购、实验流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等,以保证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可比性。

实验诊断学 复习材料

【计划6月6日至13日期间考试,闭卷,100分值,题型包括A1、A2、A3、B1、名词解释,问答题。】 一、名词解释: 1、实验诊断(laboratory diagnosis):指医生的医嘱通过临床实验室分析所得到的信息为预防、诊断、治疗 疾病和预后评价所用的医学临床活动。包括实验室前、临床实验室、实验室后。 2、参考值:只对抽样的个体进行某项目检测所得的值;所有抽样组测得值的平均值加减2个标准差即为 参考范围。 3、医学决定水平:志不同于参考值的另一些限值,通过观察测定值是否高于或低于这些限值,可在疾病 诊断中起排除或确认作用,或对某些疾病进行分级或分类,或对预后作出评估,以提示医师在临床上应采取何种处理方式或决定采取某种治疗措施等等。 4、危急值:指某些检验结果出现异常超过一定界值时,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医生必须紧急处理,故把 这些检验数据称之为危急值。 5、床旁检测(POCT):指在病人医疗现场进行的医学检验。该技术最早用于在家庭或医院病人在床边检 测糖尿病人的尿糖和血糖水平,故称为床边检验。 6、核左移:周围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包括杆状核粒细胞、晚幼粒、中幼粒或早幼粒细胞等)的百分 率增高(超过5%)时,称为核左移。常见于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反应等。白血病和类白血病反应,也可出现核极度左移现象。 7、核右移:周围血中若中性粒细胞核出现5叶或更多分叶,其百分率超过3%者,称为核右移。主要见 于巨幼细胞贫血及造血功能衰退,也可见于应用抗代谢药物,如阿糖胞苷或6一巯基嘌呤等。在炎症的恢复期,可出现一过性核右移。如在疾病进展期突然出现核右移的变化,则表示预后不良。 8、杜勒小体:是中性粒细胞胞质中毒性变化而保留的局部嗜碱性区域。圆形或梨形呈云雾状天蓝色或蓝 黑色,直径1~2μm。杜勒小体亦可在单核细胞胞质中出现。 9、棒状小体(Auer bodies):为白细胞胞质中出现红色细杆状物质,一个或数个,长约1~6肚m,故称为 棒状小体。棒状小体一旦出现在细胞中,就可拟诊为急性白血病。棒状小体在鉴别急性白血病类型时有重要价值。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无此种小体,而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时,则可见到。 10、核左移:周围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包括杆状核粒细胞、晚幼粒、中幼粒或早幼粒细胞)的百分率 增高(超过5﹪)时,称为核左移。常见于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反应等。白血病和类白血病反应,也可以出现核极度左移现象。 11、核右移:周围血中若中性粒细胞核出现5叶或更多分叶,其百分率超过3﹪者,称为核右移。主要见 于巨幼细胞贫血及造血功能衰退,也可见于应用抗代谢药物,如阿糖胞苷或6-巯基嘌呤等。在炎症恢复期,可出现一过性核右移。如在疾病进展期突然出现核右移的变化,则表示预后不良。 12、杜勒小体(Dǎhle bodies):是中性粒细胞胞质中毒性变化而保留的局部嗜碱性区域。圆形或梨形呈云雾 状天蓝色或蓝黑色,直径1~2μm。Dǎhle小体亦可在单核细胞胞质中出现。⑤核变性:是中性粒细胞胞核出现固缩,溶解及碎裂的现象。 13、胆酶分离:,“胆酶分离”通常是指在肝炎发展过程中,由于肝细胞的大量坏死,对胆红素的处理能力进 行性下降,因此出现上升;同时转氨酶由于已经维持相当长时间的高水平,从而进行性耗竭,因此出现ALT下降,转氨酶不高。这种转氨酶现象就是所谓的“胆酶分离”。提示肝细胞严重坏死、预后不佳。 14、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hospital infection)又称院内感染或医院获得性感染(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是指在医院发生的感染,其感染范围可分为各种病人、医院工作人员、探视者。 15、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肾小球的功能主要是滤过,评估滤过功能最重要的参数 是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成人每分钟流经肾脏的血液量为1200~1400ml,其中血浆量为600~800ml/min,有20%的血浆经肾小球滤过后,产生的滤过液(原尿)约为120~160ml/min,此即单位时间内(分钟)经肾小球滤出的血浆液体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 16、抗核抗体(ANA):广义的抗核抗体(ANA)的靶抗原不再局限于细胞核内,而是扩展到整个细胞成分, 包括细胞核和细胞浆。经典的ANA是指针对真核细胞核成分的自身抗体的总称。ANA的类型主要是IgG,也有IgM、IgA。这种抗体无器官和种族的特异性。检测方法为间接免疫荧光法(IIF)。 17、类风湿因子(RF):是变性IgG刺激机体产生的一种自身抗体,主要存在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血清和 关节液内。主要为IgM型,也有IgG、IgA、IgD和IgE型。用乳胶凝集法测出的主要是IgM型;速率法敏感但不能分型。 18、自身免疫性疾病:当某些原因削弱或破坏机体的自身免疫耐受时,该机体的免疫系统就会对自身组织 或成分产生免疫应答,这种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或成分产生的免疫应答称为自身免疫(autoimmunity)反应。由于自身免疫反应而产生的疾病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ID)。 按自身抗原分布的范围可分为器官特异性和非器官特异性。 19、A/G倒置:清蛋白降低和/或球蛋白增高均可引起A/G倒置,见于严重肝功能损伤及M蛋白血症,如 慢性中度以上持续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 20、脑脊液(GCF):是循环流动于脑和脊髓表面的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大约70%来自于脑室系统脉络丛的 超滤和分泌,其余由脑室的室管膜和蛛网膜下腔所产生,通过蛛网膜绒毛回吸收入静脉。正常脑脊液容量成人约90-150ml,新生儿约10-60ml。正常成人卧位时脑脊液压力为0.78-1.76KPa(80-180mmH2O)或40-50滴/min,随呼吸波动在10mmH2O之内,儿童压力为0.4-1.0KPa(40-100mmH2O)。

实验诊断学重点

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绝对性增多 ①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②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生理性减少: 婴幼儿和15岁以下儿童、部分老年人、妊娠中、晚期 3、红细胞结构异常 嗜碱性点彩、染色质小体、卡—波环、有核红细胞 4、白细胞减少:白细胞总数低于正常值 5、中性粒细胞数量变化的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增多: 急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恶性肿瘤(2)中性粒细胞减少: 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物理化学因素损伤、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自身免疫疾病 6、粒细胞缺乏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5*109/L 7、核左移:周围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杆状核粒细胞、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的百分率增高(超过5%) 时称为核左移 核右移:周围血中若中性粒细胞核出现5叶或更多分叶,其百分率超过3%者称为核右移 8、中性粒细胞中毒性改变: 细胞大小不均中毒颗粒空泡形成杜勒小体核变性 9、中毒颗粒: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出现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染色呈深紫红或紫黑色,谓之为~ 10、淋巴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 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移植排斥反应 11、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的细胞. 12、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意义: (1)血小板的生成障碍 (2)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 (3)血小板分布异常 13、血细胞比容:又称血细胞压积(PCV),是指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 14、溶血性贫血: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破坏增多或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不能相应代偿而 发生的一类贫血. 15、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演变的一般规律 (1)细胞体积 胞体逐渐大→小 (2)细胞质 量:少→多 染色:深蓝→浅染,甚至淡红 颗粒:无颗粒→嗜天青颗粒→特异性颗粒 (3)细胞核 大小:大→小 形态:规则→不规则 染色质:细致疏松→粗糙致密 核仁:有→无 核膜:不明显→明显 (4)细胞核/细胞质比例:大→小

实验诊断学教学大纲

第四篇实验诊断 第一章实验诊断学概论 目的与要求 (一)了解:医院检验科(或实验诊断中心)的专业设置;医学检验(检验医学)的发展前景 熟悉:实验诊断的作用与检验项目的利用;检验标本的采集与影响因素;检验结果的报告方法与结果分析;医学检验的质量控制 掌握:实验诊断学的概念;参考值与医学决定水平 教学内容 一般介绍:实验诊断学的基本概念;医院检验科(或实验诊断中心)的专业设置;临床检验的进展与现状;实验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应用范围及学习要求 详细讲解:临床标本的采集与影响因素;医学检验的质量控制 (三)重点讲解:实验诊断的临床应用与评价;如何正确选择实验室检查项目;何为参考值与医学决定水平 第二章血细胞的自动化分析及临床应用(血液一般检 查)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血细胞自动化分析的历史发展;血细胞自动化分析原理 熟悉:血细胞分布直方图的临床应用;血细胞分析的重要参数的参考值;相关红细胞参数(MCV,MCH,MCHC,RDW)在贫血的形态学分类上的应用掌握:血细胞分析的重要参数及临床应用 二、教学内容 一般介绍: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的类型;血细胞自动化分析的原理;细胞分布直方图 详细讲解:红细胞相关参数(MCV,MCH,MCHC,RDW)的临床应用 重点讲解:血常规分析的重要参数及其临床应用(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检测;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 第三章尿液常规检验与尿液干化学分析(尿液一般 检查) 一、目的与要求 (一)了解:尿液组成及性状与机体各系统功能状态尤其是泌尿系统的关系;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测定原理;尿液干化学分析各测定项目的测定原理(二)熟悉:尿液标本的收集和保存;尿液红细胞形态学检查

(完整版)实验诊断学重点知识点大汇总_考试前复习用

1、网织红细胞参考值 成人:0.005~0.015(0.5~1.5%) 新生儿:0.03 ~0.06(3~6%) 绝对值:24~84×109 / L 2、溶血性贫血 是RBC寿命缩短、破坏加速,超过骨髓造血代偿能力时所引起的一组贫血。属于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3、血细胞的发展规律 原始→成熟 [ 胞体] 大→小(巨核细胞相反) [ 胞浆] 量:少→多 染色:深蓝→浅蓝→浅红 颗粒:无→有,非特异性→特异性 [ 胞核] 大→小(巨核细胞相反) 核型:规则→不规则 染色质:细致疏松→粗糙密集→紧缩成块 核仁:有→无 核膜:不明显→明显 [ 核浆比] 大→小(巨核细胞相反) 4、粒红比值的定义: 粒细胞系统各阶段总和与有核红细胞系统(成熟红细胞除外) 总和之比。 正常值:2~4 : 1 5、造血干细胞 既可产生和自己功能相同的细胞,又能产生造血祖细胞及各种不同系列的血细胞。 造血干细胞的特点: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多向分化能力 6、骨髓增生程度的分级

(1-10%) (0.5-1%) (<0.5%) 临床意义: 增生极度活跃:亢进 增生明显活跃:旺盛 增生活跃:基本正常 增生减低:减低 增生极度减低:衰竭 7、骨髓各细胞比例: 名称比例(%) 粒细胞系统40-60 红细胞系统20 淋巴细胞系统20 单核细胞系统<4 浆细胞系统<2 巨核细胞系统7-35个/L 8、尿液比重 参考值: 成人在1.015 - 1.025间,晨尿一般大于1.020 临床意义: 增高: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失水等肾血流灌注不足。 降低:大量饮水﹑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多尿期﹑尿崩症。若持续固定在1.010左右,提示肾实质严重损害。 9、渗出液与漏出液鉴别:

实验诊断学重点

第一局部血液的一般检验 名词解释 1.核右移:周围血中假设中性粒细胞核出现5 叶或更多分叶,其百分率超过3%者,称为核右移,主要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及造血功能衰退,也可见于应用抗代谢化学药物治疗后。 2.核左移:周围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包括出现晚、中、早幼粒细胞及杆状核粒细胞等〕的百分率增高〔超过5%〕时。常见于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反响等。 3.棒状小体:白细胞细胞质中出现呈红色的杆状物质,长约1-6um,1 条或数条不等,称为棒状小体,其对急性白血病类型的鉴别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局部亚型呈阳性,而急淋那么不出现棒状小体。 4.网积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到成熟红细胞之间尚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胞质中尚残存核糖体等嗜碱性物质。说明骨髓造血功能的指标。 5.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沉降的速率,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血浆中各种蛋白的比例改变;红细胞数量和形状等 6.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是反映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由血细胞分析仪测量而获得。对贫血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7.中毒颗粒: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出现较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的深蓝紫色或蓝黑色的颗粒称为中毒颗粒,多见于较严重的化脓性感和大面积烧伤等情况。 8.贫血: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血细胞比容低于参考值低限,称为贫血。 9.小红细胞:红细胞直径小于6μm,中央淡染区扩大,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见于低色素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 10.血细胞比容:又称血细胞压积(PCV),是指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 问答题 1.网织红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答:网织红细胞计数〔Ret〕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 〔1〕判断骨髓增生能力,判断贫血类型:①网织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常见于溶血性贫血〔尤其急性溶血〕、急性失血;造血恢复期可见Ret短暂和迅速增高,是骨髓功能恢复较敏感的指标;②网织红细胞减少,表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危象。〔 2〕评价疗效,判断病情变化:Ret 是贫血患者随访检查的工程之一。〔3〕骨髓移植后监测骨髓造血恢复。 2.红细胞沉降率〔血沉〕病理性增快的临床意义: 答:病理性增快可见于:①各种炎症:感染是血沉加快最常见的原因,如急性细菌性感染;结核病、结缔组织炎症、风湿热等慢性炎症于活动期血沉增快,病情好转时血沉减慢,故血沉〔ESR〕可动态观察病情变化。②组织损伤及坏死:见于较大范围组织损伤或手术创伤。心肌梗死时血沉增快,而心绞痛时血沉多正常,可作为两者鉴别指标。③恶性肿瘤血沉增快,而良性肿瘤血沉多正常。④高球蛋白血症。⑤贫血。 ⑥高胆固醇血症。血沉是较为常用而缺乏特异性的指标,血沉常作为疾病是否活动的监测指标。 3.试述中性粒细胞病理变化的临床意义。 答:1)急性感染,特别是化脓性球菌感染如败血症,大叶性肺炎等;2)严重的组织损伤,如手术创伤,大面积烧伤,急性心肌梗死等;3)急性溶血;4)急性大出血,特别是内出血如脾破裂,肝破裂等;5)急性中毒,如代谢性中毒或化学性药物中毒;6)恶性肿瘤和白血病。 4.何谓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其临床意义是什么? 答:中性粒细胞核象是指粒细胞核的分叶状况,它反映粒细胞的成熟程度,而核象变化那么可反映某些疾病的病情和预后。正常人周围血液中中性粒细胞的分叶以3叶居多,但可见到少量杆状核粒细胞〔1%-5%〕,杆状核与分叶核之间的正常比值为1∶13,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是指外周血杆状核粒细胞增多超过5%,甚或出现杆状核以前更幼稚的粒细胞。常见于化脓性感染,基辛溶血,急性失血及急性中毒等。核左移可伴白

诊断学的内容

诊断学的内容 诊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疾病及其诊断方法的学科。它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等辅助手段,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别。本文将从诊断学的基本概念、诊断方法和诊断的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诊断学的基本概念 诊断学是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研究的是疾病的诊断方法和原理。诊断学的目的是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结果的分析,确定疾病的种类和性质,为治疗提供依据。诊断学的基本任务是识别疾病的存在、确定疾病的性质、判断疾病的发展和预后,并对疾病进行分类和鉴别。 二、诊断方法 诊断学是以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基础的,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来确定疾病的种类和性质。临床表现是指患者主诉的症状和医生观察到的体征。症状是患者主诉的主观感受,如头痛、发热等;体征是医生通过检查患者的身体所观察到的客观变化,如体温升高、肿块等。除了临床表现外,还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等辅助手段来帮助诊断。 实验室检查是通过检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如血液、尿液、组织等,来获取疾病的信息。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生

化、免疫学检查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诊断出一些隐匿性疾病和炎症反应,对于一些疑难疾病的诊断也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影像学是通过使用X射线、CT、MRI等技术,对患者的内部结构进行影像学观察,以获取疾病的信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射线胸片、腹部超声、CT扫描、MRI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诊断出一些肿瘤、器质性病变等疾病,对于一些外科疾病的诊断也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三、诊断的意义 诊断是医学的基础,是治疗的前提和基础。诊断的准确性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准确的诊断可以帮助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效果和预后。同时,诊断的准确性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减轻患者的负担和痛苦。 诊断学的发展对于医学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诊断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出了许多高精确度的诊断方法,如基因检测、分子影像学等。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也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思路。 四、总结 诊断学是医学的重要分支,它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

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doc

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中医学、四年制医学影像本科专业用) 一、实验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诊断学》是医学各专业本、专科学生的必修课,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诊断学实验则在诊断课中占很大比重,主要目的是通过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将来进入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诊断学实验的内容,包括收集临床资料的步骤和方法、全身体格检查、心电机使用及心电图讲解,是医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基本实验技能。 二、实验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 《诊断学》的实验教学环节包括临床技能培训、课间实习、临床技能考试等。除课堂教学外,大量的实践课是在技能训练室和病房中进行,在病房中了解病史采集方法,了解各种异常体征及正规的检查手法。在反复医疗实践中,逐步学会临床思维方法、检查方法和检查技术,逐步提高对疾病的诊断水平。考试是检验实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实验考试成绩为20分(占总成绩的20%),实验考试是检验学生的实际动手查体的能力,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检验与考核。 三、课程总学时 根据教务处下发的教学计划,中医学、医学影像本科专业诊断学实验总学时为36学时,其中:体格检查18学时等,技能考核4学时,心电图实习8学时,临床见习6学时。 实验教学进度及学时分配表 注:实习内容遵着《诊断学实习指导》执行 四、实习内容及要求 第一次实习一般状态检查头颈部检查; 目的要求 通过观看《一般状态、头颈部检查》录像片和老师讲解示教使学生掌握一般状态、头颈部检查的内容、顺序、操作手法及注意事项。 实习内容 1.一般检查:观察发育、营养、面容、意识等; 2.一般状态: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3.头颈部检查:头部视诊、触诊;眼、耳、鼻、口检查; 4.浅表淋巴结的检查;甲状腺的视、触、听诊。

实验诊断学课程设计

实验诊断学课程设计 课程介绍 实验诊断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课程,主要涵盖实验室诊断技术的基本概念、方法、流程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旨在让学生掌握临床实验室检查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为临床医生提供实验室技术支撑。 课程特点 本课程主要以实践教学为主,学生需要通过实验操作、实际案例探讨等方式来 学习和理解实验诊断学的相关知识。同时,课程还强调实验室质量管理、安全操作、数据分析和实验室信息化等内容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科学的实验精神。 课程设置 本课程主要分为实验室基础课程和实验案例课程两部分内容: 实验室基础课程 1.实验室质量管理概述 2.实验室安全操作 3.常用实验室设备的使用和操作方法 4.常见实验室反应原理、方法和技巧 5.实验室信息化和数据分析技术 实验案例课程 1.血液常规检查 2.生化检验技术 3.免疫学与血清学检测技术

4.细菌学与微生物学检测技术 5.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课程目标 1.掌握实验室常用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流程。 2.能独立使用实验室设备进行常规实验检测,包括各种检测方法的准备、 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等流程。 3.能够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实验室检测方案,提供有效的实 验技术支撑。 4.具备实验室质量管理、数据分析和实验室信息化等相关技能,能够科 学、严谨、安全地进行实验研究工作。 课程评估 课程评估主要由考试和实验操作两部分构成,其中考试占总分的60%,实验操 作占总分的40%。为了保证评估的科学公正性,课程考试和实验检测都由专业教师 严格监考和评分。 教学团队 本课程教学团队由临床实验室医师、临床医生和医学院教师组成。团队成员具 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 总结 本课程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提供了一种全面、系统的实验诊断学知识体系,更 好地满足了实验室检测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需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实验室基本技能和诊断实践经验,还能够提高自身的实验精神和实验技术水平,为今后的临床医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实验诊断学 总结笔记

一、实验诊断学概论及质控 (一)检验全过程质量控制 1.分析前质量控制 分析前过程是指从医生开出检验医嘱开始,到实验室收到标本这一阶段,包括检验申请、患者准备及标本采集、运送到实验室。分析前过程大部分由医生、护士、护理人员在实验室以外完成. (1)实验的准确性受下列因素干扰/影响: ①标本因素:全血、血浆、血清、体液等。 ②生理因素:年龄、性别、饮食、运动、服用药物、应激状态等. i.昼夜周期变化举例: 清晨:皮质醇↑、ACTH↑、血清铁↑、胆红素↑ 入睡时:生长激素高峰,皮质醇最低 午夜:蛋白质最低 垂体激素:多在入睡1~2小时开始升高,在睡眠的中段达高峰 ii.月周期变化 性激素:女性按月经周期而变化 胆固醇:月经前高,排卵时最低 纤维蛋白原:月经前增高 iii.长周期影响 维生素 D夏天高,冬天低 副甲状腺激素、钙有轻度的相同变化 ③运动因素 长期运动可导致:CK↑,AST↑,LDH ↑,尿酸↑(男性,可能因排泄减少),内分泌素↓(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泌乳素、性激素) (停止运动后数日可恢复正常) ④饮食因素 ⑤药物因素 药物对血、尿等成分及试验结果的影响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 2.分析中质量控制 3. 分析后质量控制 (二)检验结果的临床评价(流病学过) 1.确立金标准 2.诊断方法的对比 3.列出四格表 4.诊断性实验的评价 真实性、精确性、实用性(诊断效果、成本-效益) (三)循证实验医学的概述 二、循证实验医学(evidence based laboratory medicine,EBLM):是根据临床应用的经验和当今研究的最佳证据,结合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 合理明确评估和应用实验室检验项目和检验结果,使病人获得最大的利益。 二、临床一般检验与疾病 (一)血液 1.血液常规检验 (1)红细胞参数 ①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 ②红细胞比容的测定(Hematocrit,HCT) 男性:42~49%,女性:37~48% ③红细胞平均值参数MCV、MCH、MCHC——用于贫血的形态学诊断 平均红细胞容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80-100fl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27-34pg

《实验诊断学》教学大纲(本科)

实验诊断学 一、课程简介 《实验诊断学》是一门涉及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专门讲授用实验室手段对人体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和组织细胞等标本进行分析检验,其检验结果应用于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判断预后。也为科学研究、预防疾病、健康普查和遗传咨询等提供实验依据。实验诊断学是临床医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必修课。学习实验诊断学,着眼于“掌握”和“了解”两个层次,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熟悉正确采集、保存和送检标本的方法,掌握各项检验的适应症,熟悉检验项目的原理和方法,重点掌握其参考值及临床意义,并能运用这些检验结果,结合其它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为学习其它临床课程及今后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二、理论教学内容 1.概论 掌握内容:临床实验室常用试验的分类、特征与应用;实验诊断的影响因素和结果分析。 了解内容:当前实验诊断学的发展趋势,实验诊断的应用范围。 2.血液系统疾病的实验诊断 掌握内容:全血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和血细胞比容检测,红细胞形态学参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网织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形态(红细胞大小异常、红细胞形态异常、红细胞着色反应异常、红细胞中出现结构异常和红细胞分布异常),白细胞形态(中性粒细胞的中毒性改变、核象变化、棒状小体和异型淋巴细胞);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适应症、检查内容、临床意义);常用血细胞化学染色(髓过氧化物酶、酯酶染色、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糖原染色、铁染色);铁代谢试验;叶酸与维生素B12 代谢试验;溶血性贫血的相关试验(溶血性贫血的筛查试验、免疫性溶血检验、红细胞膜缺陷检验、红细胞没缺陷检验、异常血红蛋白检验);ABO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的临床意义。贫血的分类及常见贫血的实验室诊断特点;髓系肿瘤的实验诊断策略;淋系肿瘤的实验诊断策略;常见骨髓增殖性肿瘤的实验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实验室诊断。 了解内容:造血干细胞/祖细胞计数;血小板形态(血小板大小、血小板分布异常,灰色血小板);红细胞沉降率;骨髓细胞学检查应用评价;骨髓和血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及其临床意义;白血病相关基因检验(PML-RARA 融合基因、BCR-ABL 融合基因);Rh 血型鉴定的临床意义;贫血的实验室诊断策略;常见白血病良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白细胞减少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类白血病反应);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的分类;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的分类;常见成熟淋巴细胞肿瘤的实验诊断。 自学内容:白血病相关基因检验(RUNX1 融合基因、CBFB-MUH11 融合基因、FLT3 串联重复、MLL 基因重排);假性佩尔格尔-休特异常;HLA 抗体及分型试验;急性髓系白血病和相关前体细胞肿瘤的实验诊断;混合表型白血病的实验诊断;前体淋巴细胞肿瘤的实验诊断。 3.出血与血栓性疾病的实验诊断 掌握内容:凝血因子检验(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抗凝血功能试验(血浆抗凝血酶、血浆蛋白C 与蛋白S、血浆肝素、血浆狼疮抗凝物、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纤维蛋白溶解功能试验(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血浆D-二聚体、血浆优球蛋白溶解时间);常见筛查试验的结果判断与临床应用;通过筛查试验对出血性疾病进行初步分类;血栓性疾病的实验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抗栓和溶栓治疗的实验室监测)。 了解内容:初期止血试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实验、出血时间、血小板功能试验、血小板膜糖蛋白、血小板自身抗体);凝血因子检验(单个凝血因子促凝血活性、凝血活化分子标志物); 124

实验诊断学笔记

实验诊断 第一节概述 一、实验诊断的概念 实验诊断(laboratory diagnosis )指医生的医嘱通过临床实验室分析所得到的信息为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预后评价所用的医学临床活动。 二、实验诊断的影响因素和质量体系 淤(一)实验诊断的影响因素: 分析前:检验项目选择、患者准备、标本采集与处理 分析中:仪器、试剂、实验方法、人员等 分析后:记录、书写、计算机输入 (二)实验诊断的质量保证体系 1. 室内质量控制(internal quality control, IQC ) 指在实验室内部对所有影响质量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系统控制。 保证检验结果的精密度。 2. 室间质量评价(external quanlity assesment, EQA ) 是指多家实验室分析同一标本,有外部独立机构收集、分析和反馈实验室检测结果,评定实验室常规工作的质量,观察实验的准确性,建立起各实验室分析结果之间的可比性。 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度。 3. 全面质量管理:患者准备、标本采集、设施与环境、仪器、试剂、标准操作规程、室内质控、室间质评、人员、记录、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 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 LIS )。 ※(三)检验报告的临床应用 在一项临床实验应用之前,应选择参考人群确定合适的参考区间和医学决定 水平,以便在临床应用时参考。在临床医疗实践中,一些实验在建立参考区间后,就可以开始应用;但是,医学决定水平往往需要在不断的临床医疗实践中反复验证后才能确定。 1. 参考区问(reference interval ) 是指用稳定、可靠的实验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检测健康人群所得的包括95%测定值(正态分布)的范围。对一个测定值呈正态分布的参考区问,只能代表

实验诊断学总结

《实验诊断学》 《绪论》 【名词解释】 1.实验诊断(Laboratory diagnosis):是指医生的医嘱通过临床实验室分析所得到的信息为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预后评价所用的医学临床活动。包括实验室前、实验室和实验室后3个部分。 2.全程质量控制(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 3.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 EBA):即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来源与医学文献的研究报告。可通过系统回顾或荟萃分析两种方法进行。证据来源途径之一:大量的医学实验室资料 4.危急值(critical value):当某检验项目出现这种结果时,说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能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生命可以得到挽救,否则可能出现不良后果。(属于医学决定水平的一种) 5.医学决定水平(medical decision level):综合参考范围与病理值得分布范围及医生的临床经验而制定的在临床上应采取措施的特殊阈值,同一试验可以定几个医学决定水平。[用于确定病情、判断疗效和预后] 6.参考范围(Reference value range):在参考人群中进行抽样和根据该项目检验结果的分布特征用统计学方法处理后得出的衡量该项目是否异常的指标,常采用参考人群的95%区间。(人群,方法) 【思考题】 1.实验结果的影响因素: ①分析前影响因素: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运输 ②分析中影响因素:检测时的质量控制 ③分析后影响因素:结果复核、结合临床进行正确的解释 《临床血液学检测》 【第一节】血液的一般检测 1.血常规(仪器法)检查内容有哪些(英文缩写,参考区间) 2.贫血的生理性和病理性原因 3.红细胞增多的生理性和病理性原因 4.RDW的概念和意义 5.Reti概念及检测临床意义 6.ESR的概念和检测临床意义 7.白细胞分类计数概念 8.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增多和降低的临床意义 9.白细胞分类计数仪器三分群报告方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