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业课课程思政研究课题

专业课课程思政研究课题

专业课课程的思政研究课题可以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思政融合

-研究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想理论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实现课程思政融合。

-探索如何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 专业课程中的伦理道德教育

-研究如何在专业课程中渗透伦理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探讨如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伦理决策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

3. 专业课程中的社会责任教育

-研究如何在专业课程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探讨专业课程中的实践环节和社会实习项目,对学生社会责任的培养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4. 专业课程中的创新精神培养

-研究如何在专业课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培养

其创新创业能力。

-探讨如何通过项目实践、设计任务和团队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 专业课程中的国家意识培养

-研究如何在专业课程中强化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怀。

-探讨如何通过教材选取、课堂讨论和国内外案例研究等方式,加强学生对国家重大战略和政策的认知。

以上是一些思政研究课题的示例,具体的课题选择应结合专业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进行研究。同时,研究过程中还需关注教师的角色与职责,课程评估与改进,以及课程思政的实际效果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课题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指南汇编 “◎”为委托课题,“★”为重点资助课题,“●”为重点自筹课题、“■”为一般资助课题,其他为一般自筹课题。 2007年: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55) 1、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当今中国社会思潮的相互关系研究★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研究★ 3、科学发展观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 5、主流意识形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关系研究★ 6、西方社会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影响研究★ 7、广东改革开放的经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研究★ 8、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目标、内容与功能整合研究★ 9、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教学转换(教材内容体系→教学内容体系→学生认知体系)能力研究★ 10、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教案与优秀教学片的研制★ 1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效性的评定方法与手段研究■ 1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媒体教学的理论与技术研究★ 13、广东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新课程设置方案的经验、问题与对策研究★ 14、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课程设置方案的选修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15、大班额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16、大班额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17、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青年教师的能力结构及其培养模式研究● 18、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工作绩效评价模式研究★ 19、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纪律与学术自由的关系研究● 20、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专门化培训体系构建研究■ 2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发展规律研究● 22、通识教育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研究■ 2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三观”形成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 2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性研究★ 25、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外部环境研究■ 26、影响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效果的内在因素研究■ 27、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28、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研究 29、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程建设的经费保障机制研究 3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内容与体系结构研究 3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与哲学原理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3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过程中三大组成部分的内容分配与整合研究 33、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在课堂教学中的选择与评述 34、国外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的处理原则与方法研究 35、劳动价值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财富创造与分配 36、新课程体系下经典原著选读的形式安排与结果检查的方法研究 3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发展与思想逻辑关系研究 3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事件与人物研究 3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研究 40、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与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 41、邓小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 4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丰富与发展的内容研究 43、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与重要意义研究 44、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重大创新理论的整体性研究■ 45、党的理论创新与《概论》课程开放性特点的内在关系研究 46、《基础》课程中法治教育与德育整合研究 47、课堂教学中对当前我国社会道德状况评述的视角与方法研究■ 48、《纲要》教学的重点、难点研究 49、《纲要》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切入点研究 50、现代化的主题在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 5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最优化的研究与实践 5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案例教学中的案例选择与解释研究■ 53、学生评教系统的指标设计与统计模式研究 54、基于网络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考试模型构建研究■ 5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统合研究■ 二、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19) 1、“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管理模式研究 2、“形势与政策”课考试改革研究■ 3、“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职业化、专门化研究● 4、“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践基地研究 5、“形势与政策”课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 6、“形势与政策”课教材建设与教学资源开发研究★ 7、“形势与政策”课的学科地位及其作用研究 8、“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9、“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10、大学生形势政策报告的实效性研究■ 11、广东社会经济形势教育专题研究● 12、就业形势教育研究 13、高等教育政策研究 14、“三农”政策教育研究 15、广东省省情教育研究 16、国际形势热点问题教育研究 17、国家安全形势教育研究 18、台、港、澳形势专题教育研究 19、境内高校港、澳、台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专题研究●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工作(45) 1、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2、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保障体系构建研究●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体系研究★ 4、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绩效评估机制研究 5、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特点、规律及发展趋势研究 6、案例的意义分析与高校学生工作方法创新研究● 7、泛珠江三角洲地区高校学生工作比较研究■ 8、中、外(国外、境外)高校学生工作比较研究★ 9、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 10、和谐社会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研究 11、高等教育国际化与中国特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构研究 12、当代社会思潮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研究 14、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特征研究● 15、经济发达地区大学生思想发展变化及其特点研究★ 16、信息化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17、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趋势研究■ 18、价值取向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

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研究课题

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研究课题 在教育领域,课程思政教学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课题。教师在课堂上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应该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已经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话题。 我们需要对课程思政教学进行全面的理解。课程思政教学,是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引导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活动。这一理念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显得尤为重要,不仅是因为教育的使命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是因为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领域。 针对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1.培训与学习: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掌握课程思政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这要求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如专题讲座、研讨会等,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教学的认识和掌握。 2.教材与资源:教师需要有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教材支持,这不仅包括传统的教科书,还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技术,如数字化教

材、多媒体教学等,使课程思政教学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3.课堂教学:课程思政教学的目的是要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师需要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营造积极、轻松的课堂氛围,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4.评价与反馈: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评价应该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看学生的成绩,还应该观察学生的思想动向、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发 展情况,以及对社会、国家、民族等方面的认识程度。教师也应该及 时地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认识和克服自身存在的 问题。 5.个人修养:教师作为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者,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和修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自身具备了积极向上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修养,才能更好地传授和引导学生。教师个人修养的培养和提升是课程 思政教学能力的重要保障。 总体来说,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教 育管理部门需要出台更加明确和具体的政策措施,学校和教师需要加 强自身的学习和实践,全社会需要加大对课程思政教学的支持和重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和接班人。

数字化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研究课题

数字化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研究课 题 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第一篇示例: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教育领域也在逐步进行数字化转型。学 前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基础,也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将数字化技术融 入到教学中。数字化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研究成 为当前学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数字化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研究,首先需要 明确学前教育的本质和目标。学前教育旨在培养儿童的基本素养和综 合能力,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数字化背景下,如何结合思 政教育的特点,设计和实施更符合时代需求的专业课程,成为学前教 育工作者和研究者需要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数字化背景下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关注学前教育的 特点和特殊性。学前教育的受众是3-6岁的幼儿,他们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对外界的认知和接受能力非常强。数字化背景下的学前教 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注重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数字化技术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应该得到充分利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提

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数字化背景下,学前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在线教育平台、教育APP等工具,为幼儿提供更广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 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还需要重视德育与智育的融合。学前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的品德修养和情感素质。数字化技术虽然可以带来便利和效率,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网络依赖、信息过载等问题。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应该引导幼儿正确使用数字化技术,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数字化背景下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研究需要关注教师队伍的培训和发展。教师是学前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他们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能,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挑战和需求。学前教育机构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数字化背景下的教学工作。 数字化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研究是当前学前教育领域需要重视的课题。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不断完善和创新学前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可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希望学前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们共同努力,推动学前教育领域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字数:690】 第二篇示例:

课程思政视角下的专业基础金课建设研究与实践

课程思政视角下的专业基础金课建设研 究与实践 摘要:本文探讨目前专业基础课程建设的不足,以《电工基础》金课建设为例,从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教学评价和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专 业基础课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实现全方位育人的总体目标。 关键词:专业基础课;课程思政;金课建设 一、建设价值 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陈宝生部长指出在高校教学中,要把“水课”转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1]。因此金课建设就 是课程在深度、难度与挑战度的建设,这就要求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特点,整合课 程知识、能力与素质目标,改革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形式,将课 堂教学与人才培养的目标相贯通,当然,这也给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知识累积带来 了新的挑战。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 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这就 是“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意在改变专业课程专业教学,思政课程德育教学的 育人观念,通过挖掘专业课程中的德育元素,将思政理念植入所有课程体系中, 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相融合,实现三全育人目标。 二、建设路径分析

图课程建设路径 通过召开校企合作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企业实地调研、分发 调查问卷、兄弟院校交流、学生座谈会等途径,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校企合作 项目等方面的信息,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他们的关注重点,项目课程开课方式 等学生方面的需求,学习兄弟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金课建设等经验。课题组成员 将收集课程思政建设、金课建设等相关方面的论文或新闻素材,通过分析比较, 分析出课程思政建设和金课建设的成功经验与存在问题,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的 建设路径、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考核方案等各个环节。对试点专业实施情况进 行反馈,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该模式。同时思政元素力求贯穿从调研到推广应用整 个课程建设过程。 三、建设内容 1.主要建设内容 (1)重构课程内容,教学资源的建设,从零散到整体 在以往的课程建设过程中,注重专业知识体系的建设与传授,而金课建设还 要强调思政教育在课程中的重要性,要将思政理念贯穿于课程内容的重构、教学 资源的建设等课程建设的不同阶段。 团队将对本课程的内容再次进行梳理和设计,进行基于工作项目的课程开发,课程以项目为载体,由直流电路的分析与测试、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与测试、三 相交流电路的分析与测试、家庭照明线路的安装与调试、典型电气设备的特性与 测试5个项目构成,依据工作情景构建教学情景,根据工作情景明确与教学内容 相关联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以此设计相应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模拟的工作情景

课程思政育人模式课题申报书

课程思政育人模式课题申报书 课题名称:思政育人模式探究及实践 1. 课题背景和意义 思政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础。然而,在现代社会背景下,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已经面临到新的挑战和问题。为了更好地实施思政教育,我们需要探索新的思政育人模式。 本课题的意义在于:(1)研究和总结现有的成功思政育人模式,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2)探索创新的思政 育人模式,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推动思政 育人模式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现有的成功思政育人模式:通过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总结国内外高校成功的思政育人模式,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和特点。 (2)探索创新的思政育人模式:基于现有模式的优点和不足,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开展创新思政育人模式的研究,探索更加适应时代要求的思政育人方式和方法。 (3)实施和评估思政育人模式:在我校选取若干班级进行思

政育人模式的实施,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等方法,对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 3. 预期成果 (1)研究报告:撰写一份关于思政育人模式的研究报告,总结和归纳现有的成功模式,提出创新思政育人模式的建议和实施方案,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参考。 (2)实施效果评估:根据调研和评估结果,提出改进意见,并形成对思政育人模式实施的具体指导方案,以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3)学术论文:在研究过程中形成若干学术论文,提交相应的学术期刊发表,提高学校的学术声誉和研究水平。 4. 预算和工作安排 预算:本课题预计需要资金20万元,用于调研、实施和评估等研究活动的费用。 工作安排:(1)第一年: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总结现有思政育人模式;(2)第二年:开展创新思政育人模式的研究和设计,并在我校实施;(3)第三年:实施效果评估,撰写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 5. 预期影响

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研究

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研究 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是当前高校教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大学 生教育的改革,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逐渐加强思政课程建设和专业思政研究。本文将从 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的概念、意义,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概念及意义 课程思政是指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 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性认同和情感认同。专业思政 是指在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健全的人格 品质、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尚的知识追求和主人翁意识。 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的融合,可以有效地增强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能力, 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它有助于将学生培养成德才 兼备、德技双馨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1. 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分割严重 目前在高校教育中,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仍然存在明显的分割。大部分思政课程仍然 注重思想政治理论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专业课程虽然重视专业知识 的传授,但却忽视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这导致了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之间的脱节,无法形成有机的整体。 2. 思政课程内容和形式单一 部分高校的思政课程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大部分时间都是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缺 乏与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相适应的方式和内容。这导致了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兴趣不高,难 以取得实际的效果。 3. 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 在一些高校中,思政课程的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思政课程教师对思政教育理论研究不够深入,教学经验不足,对学生的启蒙教育 和引导不够到位。 三、解决措施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职院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职院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摘要:课程思政教学在高职院校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我们要不 断提升对课程思政教学的认知,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水平和能力,更好地开展课程 思政教学,让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获得思政意识的培养,实现为社会主义建 设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职院校;专业课程 课题: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课题:《基于“三全育人”的高职院校大数据 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课题编号:LJZJY-2022-YB-03) 1.“三全育人”与课程思政 1.1“三全育人” “三全育人”即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结合,是我国新时代 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是在习近平教育思想的正确引领下教育事业的新发展。相比 起传统的教育理念,三全育人强调“全”的重要性,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 业的优越性,能够充分调动起社会各界的教育力量为育人事业服务,能够将终生 学习、终生教育观念贯彻实施,体现了我国对新时代教育形势的思考,对我国社 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建设有很大帮助。在高职院校中,“三全育人”观念同样深入 人心,尤其是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中,“三全育人”的观念有助于课 程体系的建设,提升了教师把握课程方向,选择课程内容和进行课程考核的素养,有助于全员全程全方位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1.2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是在“三全育人”教学理念下形成的教学新体系。在“三全育人” 教育理念提出后,课程思政便与“三全育人”相结合,二者相辅相成,成为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大抓手,在“三全育人”基础上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在传统的课程教学的背景下进行课程思政的改革,既保证了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学习到专业知识,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提升思想政治水平的空间,以一种学生普遍欢迎的方式,润物细无声地开展思想政治教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的人才。课程思政要求在其他专业课程中融合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如在《财务管理》课程中,通过专业知识的教学和教师的讲解,将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课程思政教学方式目前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重点环节,与思政课程共同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 2.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理念陈旧,缺乏建设思路 尽管课程思政在我国已有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但是课程思政这一教学方案正式在高等院校中开展,却只有寥寥数年。因此在当前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观念陈旧等问题,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理念尚未形成,课程思政教学的效果难以发挥。课程思政教学与课程教学是有机结合的整体,从课程的设计之初,便应该将思政教学的相关事项融入到课程教学之中,如在教材中对思政相关内容加以突出强调,在教学案例中鼓励学生结合思政内容进行分析等,各个院校还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对课程思政教学进行系统的设计。但是在目前的高职院校思政教学中,上述要求很难实现,高职院校普遍效仿普通本科院校进行思政课程的设计,在思政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没有考虑到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整体上看,思政教学缺乏系统布局和整体指导,建设思路模糊。 2.2教学能力欠缺,思政元素挖掘能力不佳 目前高职院校为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教师作为教育第一线工作者,在课程思政教学中责无旁贷,理应仔细研读相关资料,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实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目标。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教师教学能力的欠缺是影响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课程思政教学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挖掘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提炼整合,最终形成教学内容。这些思政元素一般是蕴含在教学内容之中的,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

《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重点课题

一、导言 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也应该注重思想政 治教育。今天的社会发展对于大学生不仅要求具备优秀的专业技能, 更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 课程的思政教育,需要给予充分重视和系统指导。 二、课程设置 1. 经济学原理:在教授经济学原理的要引导学生思考经济学与现实社 会的联系,关注社会公平和正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操。 2. 管理学原理:在教授管理学原理的应当重点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和 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3. 营销学:在教授营销学的课程中,要突出消费者权益保护和诚信经 营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珍惜企业品牌和消费者信任。 4. 企业伦理:设置企业伦理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企业社 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学习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案例。 5. 创新创业:在教授创新创业的课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 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将创新与社会价值相结合。 三、教学方法 1. 实践教学:引导学生走进企业、走上社区,深入了解企业的管理实 践和社会责任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2. 课堂讨论: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现象背后 的道德和社会责任问题,促进学生的思想深度和广度。

3. 课外阅读:鼓励学生阅读相关的思政教育书籍和文章,引导学生对社会责任感、道德情操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和理解。 四、考核方式 1. 学术论文:鼓励学生撰写有关社会责任、企业伦理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表达能力。 2.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和思考能力,注重学生的思想深度和逻辑严谨性。 3. 实践报告:要求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并撰写实践报告,评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五、师资队伍建设 1. 增加思政教育课程的专职教师,确保思政教育的专业性和深度。 2. 对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师进行思政教育培训,提升教师的思政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六、校企合作 1. 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邀请企业专业人士进行专题讲座,共享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经验和案例。 2. 把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融入实习和毕业设计,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实践。 七、总结

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申报书范例: 《高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实施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课题设计论证

《高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实施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 课题设计论证 内容提要: 1、课题设计论证参考资料 2、课题设计论证撰写提纲 3、课题设计论证内容通用部分模板 《高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实施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课题设计论证 一、课题背景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专业教师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素养。然而,当前高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实施现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课程思政意识淡薄、课程思政内容单一、课程思政方法陈旧等。因此,研究高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实施现状与提升策略具有重 要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目的 本课题旨在分析高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实施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为高校专业教

师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三、课题内容 1. 高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实施现状分析: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高校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态度和实践情况,分析其实施现状。 2. 高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从教师自身、学校管理、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导致高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实施现状不佳的原因。 3. 高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提升策略研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提升策略,包括加强教师培训、完善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建议。 4.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高校进行案例分析,验证所提提升策略的有效性。 四、课题结构 本课题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课题背景、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总结国内外关于高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第三部分为实证分析,分别对高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实施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第四部分为结论与建议,总结研究成果,提出提升策略并给出案例分析。 五、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等多种研

专业课课程思政研究课题

专业课课程思政研究课题 思政课是大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思政课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专业素养与思想道德品质的有机融合。 专业课课程与思政研究的结合,可以说是一种创新实践。传统的专业课往往侧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往往忽视。然而,实践证明,单纯的专业知识并不能完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很容易导致学生在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方面的空白。因此,在专业课中引入思政课的思想和观念,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专业课融入思政元素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事业观念和职业道德。通过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专业的重要性和社会影响力。同时,思政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使他们能够在专业发展中保持社会责任感,遵循职业道德准则。

其次,专业课融入思政元素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思政教育强调的是人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思维的启迪和创新能力的 培养。在专业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 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在专业领域具备独 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专业课融入思政元素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约 束力。专业课的学习和实践往往与社会联系紧密,学生需了解并解决 社会问题。然而,单纯的技术能力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这时就需要 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思政教育的引导,学生 能够在专业发展中保持道德约束,始终坚持正确的道德标准,实现自 身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最后,专业课融入思政元素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思政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 化素质和创新能力等。这些素质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也是他们成 为有价值和有竞争力的专业人才的重要保障。专业课与思政研究的结合,为学生提供了全面发展的机会,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